第三十一章卫 生
1990—1996年,卫生局设医政股、药政股、人秘股。1997年,将内设机构调整为党政办公室、医政股、药政妇幼股,有干部职工12人。2002年6月,药品监督管理业务上交酒泉地区药品监督局。公费医疗职能划交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接管职业卫生监察工作。撤销药政妇幼股,增设疾病预防控制股和基层卫生及妇幼保健股,有干部职工9人。挂靠机构有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简称市爱卫办)和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一节体制改革1990年,酒泉市卫生局总结医院一轮承包的经验教训,取消医院承包合同经济收入指标,增设提高社会效益和改善医德医风等内容。各院(站)继续完善考核办法,推行定人员、编制、岗位职责、质量指标与工资奖金挂钩的改革方案。对审计考核承包期已满的5所医院、未到期的16所医院和租赁的1所医院,一律终止承包,实行综合目标管理责任制。1991年,依据《全省县、乡两级文明医院建设千分考核标准》和年初签订的责任书,检查考核验收各医疗卫生单位。1993年,对各医疗卫生单位继续实行千分考核综合目标责任制,将职工基础理论教育、基础技能教育、基本操作教育列入其中,实行干部聘任制、工人合同制、专业人员评聘分离制。1998年,乡镇卫生院采取竞争上岗,分流清退临时工和临时聘用人员,实行效益同工资挂钩。2000年,实行档案工资与实际工资分离,工资、奖金与岗位风险、责任大小、技术含量、服务态度、工作量挂钩,分配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拉开分配档次,临时聘用人员和正式职工同工同酬。2001年,实行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类管理,推行病人选择医生制度,将医务人员姓名、职称等情况公布在醒目位置,供病人选择。
1990年,各医疗机构公开收费项目和药品价格,设立意见箱和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1999年,整顿各医疗单位药品购销,摸底登记供货单位,各医院采购药品实行公开招标,确定信誉好、有实力、质量好、价格合理的药品生产厂乡镇卫生院家和公司为供货单位。2001年,组建卫生监督所,培训提高卫生执法人员素质,解决分散、多头执法及执法不严、监管形不成合力的问题,实现监督、监测彻底分离的目标。
1991年,农村卫生体制改革,各乡镇制定方案和具体管理办法,整顿村级卫生组织,恢复一村一所,将村级卫生所由个人承包改为集体承包。1994年,农村医院实行分级管理,总寨、金佛寺、怀茂等8所卫生院达到一级甲等标准。1996年,乡镇卫生院94%达到甲级乙等标准。1999年,推行乡村院所一体化管理,采取村办乡管、乡办乡管的形式,实行聘任制、养老保险制、工资制和业务、药品、价格、财务四统一的管理体制。2000年,动员城市医疗卫生单位从资金、设备、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支持乡镇卫生院,促其完善服务功能,建起三级预防保健网,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2002年,在红十字医院进行试点,成立东南街社区服务卫生中心,下设南苑小区卫生服务站,开展疾病预防、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医疗与伤残康复、残疾人员保健等工作。红十字医院投入30余万元,开展社区卫生建设,初步形成政府领导、部门协调、各方配合、医院先行的管理体制。各乡镇卫生院成立计划生育服务站,承担辖区内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各项手术。2002年8月,推行医疗事故责任保险,减轻医疗单位和患者经济负担。
第二节卫生队伍2002年,市卫生系统25个医疗卫生单位,有职工792人,其中农村290人,城市502A,职工总数比1990年增加161人。行政工勤人员156A,乡村医生培训比1990年减少5人。卫生技术人员636人,比1990年增加156人。副高以上职称17人,比1990年增加10人,中级166A,增加72人,初级453A,增加52人。乡镇IE生院290人,中级职称61人,初级229人,村级卫生技术人员247人,乡村医师109人,乡村医士 102人。医护人员总数比1990年增加39人。
90年代以来,采取派出去请进来、脱产进修与在职学习结合的办法,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1990年,请专家讲学示教,送省级医院进修9人、地市级医院进修72人,自学考试、电大、函授158人。1993年,市医院组织业务人员50名,参加医院分级管理专题考察4次。卫生系统考核职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三基”教育40次1200人(次),合格率97%。1996年,市医院开办电大医疗班,录取学员27人,举办心电图诊断学习班20人(次)。1997年,5名业务骨干考入兰州医学院成人大专班进修。1998—2002年,举办乡村医师培训班18次,培训697人(次)。2000年,市医院邀请德国医学博士格特.施外格尔来院讲学,举办全身适形放射治疗学术研讨会,邀请北京、天津知名专家9人、省内外来宾50多人、本区域专业人士 100余人参加会议。当年培训专业人才179人(次),158A (次)参加继续教育,举办临床急救、心电图、妇产科培训班3期,培训102人,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41篇。1990—2002年,累计投入资金188万元,送外地进修497人(次),培训卫生技术人员3534人(次),在职教育710人(次),18项科研成果获地市级科技进步奖,乡镇卫生院大专以上学历的医护人员87人,中专以上人员占农村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98%。城乡医疗卫生单位人力资源配置基本合理,人才断档状况基本改善。同时,大力开展两德教育,进行医风医德建设。1990年,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教育、优质服务竞赛、医德医风评比。1991年,开展向全省医德医风先进个人市医院外科主治医师刘永久学习活动。1993年,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核定收费标准,制止乱收费。清理各医疗单位不合理收费14项,纠正医务人员搭车开药等问题。1996年,制定印发文明用语和忌语40条,建立医德医风档案。1999年,卫生系统被确定为行风建设重点部门,24个医疗单位参加行风评议,城乡各医疗卫生单位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活动,解决收费不合理、药品质量低、服务态度差、收受红包、急诊不急、非法行医等问题。建立革命功臣医疗优待制度和优抚门诊,办理核发《革命功臣医疗优待证》。建立定点、定人巡诊制度,下乡支农义诊4000人(次)。开展向全国百名优秀医生、甘肃省先进工作者冯国成学习活动。2001年,开展树卫生行业新风活动,狠抓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市医院制定出台《医务人员服务用语规范》,建立监督奖罚制度。市医院外科被甘肃省卫生厅、团省委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2002年,卫生系统开展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精益求精、文明行医树行业新风活动,坚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促进行业风气好转。1990—2002年,医疗卫生系统14个单位、16人(次)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创建地级文明单位2个,市级文明单位8个,市级模范文明单位16个。
第三节医疗机构2002年,酒泉市有酒泉市人民医院、中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红十字医院、19个乡镇卫生院和酒泉地区人民医院、酒泉地区防疫站、酒泉地区妇幼保健站、酒泉地区计划生育指导站、酒泉卫校门诊部、解放军第二十五医院、酒泉糖厂医院、农垦下河清医院、酒泉监狱医院、酒泉市计划生育指导站、酒泉市红十字肛肠医院等35个医疗单位。
酒泉市人民医院下设鼓楼、龙腾、西关分院,占地3.94万平方米,业务用房3.44万平方米,有职工26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10人,病床200张,设普外、脑外、普内、心内、妇产、五官、骨科等24个临床科室及38个专业医技科室。
1988年,接诊门诊病人12.19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4536人(次)。 1994年,经省卫生厅评审为二级甲等医院。2002年,接诊门诊病人11.75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3552人(次)。拥有万元以上先进设备100余台件,开展新业务、新技术150余项,获奖的科研成果10项,初步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综合医院。肿瘤医院隶属市医院,是诊治各类肿瘤的专业单位。1998年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放射治疗肿瘤。1999年3月,成立酒泉市肿瘤综合治疗中心,9月成立肿瘤泌尿科,形成以手术、介入治疗、放射治疗、化疗、热疗、中西医结合为一体的肿瘤综合治疗体系。2000年2月,医院相继装备X一刀及铱192后装治疗机和模拟定位系统等为代表的国内先进的肿瘤治疗设备。4月,酒泉市肿瘤医院成立,新建放疗科。8月,医院举办全国全身适形放射治疗学术研讨会,成功施行首例肺叶切除术,并开展肾透析、膀胱全切或部分切,可控性肠袋膀胱、输尿管再造术等11项新业务。2001年釆用三维TPS放疗计划系统、CT定位下的放疗技术,治疗恶性淋巴瘤、宫颈癌、卵巢癌、膀胱癌、食道癌、肝癌、肺癌等各类早、中、晚期肿瘤疾病。
1986年10月,成立中医院,占地1665平方市中医院新院开业米,业务用房1846平方米。2002年,占地增至3.1万平方米,业务用房增至2.34万平方米,有职工131人,其中技术人员117人。1988年,接诊门诊病人6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458人,设病床40张。1996年被甘肃省卫生厅评为二级甲等中医院。2001年,投资1800万元修建新城区门诊、住院部大楼,占地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1万平方米。2002年,病床增加到120张,门诊量10.67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1249人(次)。
1989年酒泉市防疫站有职工3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9人,设防疫、检验、结核病、地方病、综合门诊及性病专科。2000年,撤销防疫站,成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有职工25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人,有业务用房1323平方米。同年,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酒泉市妇幼保健站承担全市妇女儿童卫生保健业务。有职工2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人,业务用房733平方米,有诊疗设备20台件。1999年被评为一级甲等妇幼保健站,2000年,在开展妇女儿童卫生保健的同时,拓展防治影响妇女、儿童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的多发病、常见病业务。
2001年4月,成立酒泉市卫生监督所,设食品科、卫生科、市场管理科、财务科、办证科、办公室,主要职能是监管辖区内公共卫生,职工2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0人。
1990年2月,城关镇卫生院更名为红十字医院,是医疗、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工作为一体的集体所有制综合医院,占地609平方米,业务用房1400平方米,设门诊、住院部和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住院部设病床50张,有200mAX光机、B超、心电监护仪、胃镜、自动血球分析仪等诊疗设备50余台件,职工3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人。
1990—1999年,多方筹资,加强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筹资1032万元,改造业务用房2.3万平方米。筹资780万元,购置大中型医疗设备176余台(件)。2002年,11个卫生院配备大型B超、X光机,10个卫生院配备三导式或多导式心电图机,12个卫生院配备血球、半自动生化仪,5个卫生院所配备呼吸机,1个卫生院配备奥林帕斯胃镜,15个卫生院配备金杯、德利卡救护车,15个卫生院建成供暖系统,8个卫生院配备微机。2002年,18个乡镇卫生院可开展下腹部手术,其中12所卫生院可开展下腹部、上腹部、骨科、妇科等手术。
1990年,19个乡镇有村级卫生所159所,乡村医生170人,其中甲级卫生所37个。1995年,有村级卫生所155个,其中甲级卫生所98个,乡村医生197人。2002年,村级卫生所154个,其中甲级卫生所133个,乡村医生247人。有清水、金佛寺、总寨、银达、临水5个中心卫生院。
清水中心卫生院占地6010平方米,业务用房1933平方米,职工2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人,病床20张,可做胃大部切除术、子宫全切术、剖腹产、胆囊摘除、甲状腺瘤摘除等手术,有200mAX光机、B超、多参数心电监护仪、自动生化仪等诊疗设备20余台(件),救护车1辆。1994年,被地区卫生处评审为一级甲等医院。1998年,建成爱婴医院。2002年,门诊量4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360A (次)。
金佛寺中心卫生院占地9660平方米,业务用房建筑面积2946平方米,设病床25张,职工23人,其中卫技人员11人,有200mAX光机、进口纤维胃镜、电介质分析仪、半自动生化仪等诊疗设备40余台(件),救护车1辆,能开展胃大部切除、剖腹产、子宫全切、胆囊摘除、植皮术、骨科四肢等手术。2002年,门诊量3.8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350人。
总寨中心卫生院占地7680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2800平方米。有职工3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6人。开设病床40张,有200mAX光机、心电监护仪、母婴监护仪、半自动生化仪、B超、牙科综合治疗仪等42台件,救护车1辆。2002年门诊量6万人(次),收治住院病人3402人(次)。
银达中心卫生院占地7029平方米,业务用房1742平方米,职工1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1人,设病床15张,有200mAX光机、B超、心电图、尿十项分析仪等诊疗设备10余台(件),能开展下腹部、胃大部切除、剖宫产等手术。
临水中心卫生院占地7984平方米,业务用房1656平方米,职工16人,卫生技术人员16人,病床15张,有200mAX光机、心电图机、B超、心电监护仪、生化分析仪等诊疗设备20台(件),救护车1辆,能开展阑尾切除、疝气、修补、剖宫产、子宫次全切、甲状腺瘤摘除、骨科内外固定等手术。
2002年乡镇卫生院情况统计表表31-1单位名称 职工(人数) 床位数(张) 占地面积 (平方米) 业务用房面积 (平方米) 评审达标清水中心卫生院 20 20 6010 1933 1994年评为“一级甲等医院”金佛寺中心卫生院 23 25 9660 2946 1993年评为“一级甲等医院”总寨中心卫生院 33 40 7680 2800 1993年评为“一级甲等医院”临水中心卫生院 16 15 7984 1656 1994年评为“一级甲等医院”银达中心卫生院 15 15 7029 1742 1994年评为“一级甲等医院”屯升乡卫生院 14 15 5897 1189 1994年评为“一级甲等医院”丰乐乡卫生院 9 8 3888 1155 1995年评为“一级甲等医院”红山乡卫生院 11 14 2925 784 1993年评为“一级甲等医院”下河清乡卫生院 10 20 3500 798 1995年评为“一级乙等医院”上坝乡卫生院 16 16 4080 1490 1995年评为“一级甲等医院”东洞乡卫生院 9 10 2018 860 1996年评为“一级乙等医院”华尖乡卫生院 9 20 3000 1200 1996年评为“一级甲等医院”泉湖乡卫生院 22 14 2839 1384 1995年评为“一级甲等医院”三墩乡卫生院 18 30 4718 1587 1995年评为“一级甲等医院”怀茂乡卫生院 17 32 3607 1510 1994年评为“一级甲等医院”西峰乡卫生院 20 17 3350 853 1996年评为“一级乙等医院”西洞乡卫生院 14 20 5700 1177 1995年评为“一级甲等医院”果园乡卫生院 11 19 4500 1120 1996年评为“一级乙等医院”黄泥堡裕固族乡卫生院 3 1600 432 第四节医疗技术1990—2002年,各医疗单位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购置先进医疗设备。市医院1991—2002年自筹资金556万元,修建鼓楼分院、住院部大楼、龙腾分院和整形美容专科楼,扩建住院部大楼,总面积为6012.53平方米。市中医院1991年自筹资金62万元,修建屯升乡卫生院1072平方米门诊大楼,1993年自筹资金17万元购置214平方米门点一处,1998年自筹资金12万元修建200平方米制剂室,2002年投资1800万元修建新城区门诊、住院部大楼,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市防疫站、市妇幼卫生保健站1992年投资150万元修建2663平方米综合业务办公楼1栋。红十字医院1997年投资98万元新建1460平方米业务办公楼。各乡镇卫生院1990—2002年筹资1032万元,13所卫生院改造业务用房2.3万平方米,1所整体搬迁,6所建成了花园式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全部解决供暖。1990 —2002年全市24个医疗卫生单位投资3712万元,新建房屋5.19万平方米。1990—2002年,市医院购置CT、医用直线加速器、X一刀、钛192后装治疗机、500MA电视监控X光机等设备200余台(件)。中医院购置心腹两先进的医疗设备用B超、布氏显微亚健康检测系统、彩超、重要制剂全套设备等70余台(件)。市防疫站购置原子吸收仪、气象色谱仪等10余台(件)。市妇幼保健站购置儿童保健电脑、乳腺远红外线影像诊断仪等20余台(件)。红十字医院购置电解质分析仪、半自动生化仪等10余台(件)。各乡镇卫生院投资680万元,购置B超、X光机等常规检查设备176台(件)。有16所卫生院购置医用救护车,19所卫生院配置大中型X光机、B超,10所卫生院配置三导或多导心电图机,12所卫生院配备血球仪、半自动生化仪,5所卫生院配备呼吸机,1所卫生院购置奥林巴斯胃镜,8所卫生院配备微机。城乡各医疗卫生单位累计筹资2386万元,购置中型以上设备569余台(件)。各医疗单位购置、引进医疗设备和技术,增设新科室,在诊疗常规病症的基础上,积极诊疗各类重症、难症。
1990—2002年,市医院外科相继开展颅脑、肛肠、腔镜、肿瘤泌尿等外科专业。1991年新建手术麻醉科。1993年恢复胸外科,做手术两例,新做开颅手术1例,泌尿外科手术17例。1995年施行硬脑膜下引流术。1996年开始颅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清除术疗效观察、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成形术、门奇静脉断流术、胆肠吻合术。1997年开展颅内肿瘤摘除术、高血压脑出血引流术、颅内血肿清除术、中上段食管癌手术等新业务。2000年新建中心监护室,负责外科大、中型手术后以及其它科室危重患者的监护工作,开展弥漫性腹膜炎引流术后冲洗的临床应用、慢性硬膜下血肿负压引流术,肛肠科用射频治疗机根治内外痔,麻醉科开展静脉复合和静吸复合吸入诱导依托咪酯全麻等新业务。2002年开展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疾病。市中医院外科开展下腹部、甲状腺瘤、胆囊摘除,胃大部切除等手术。有18所乡镇卫生院可开展下腹部阑尾切除、疝气修补、肠梗阻及甲状腺、胆囊摘除、胃大部切除、计划生育、夕卜伤处理等手术。1996年,市医院内科开展溶栓治疗大面积心梗3例、放血治疗脑出血两例、钾镁液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等新项目,承担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糖尿病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任务。1997年11月,撤销大内科,设立内一、内二科,开展参麦注射剂治疗冠心病、酚妥拉明和多巴胺等联、用治疗肺心病,并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一茶色素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疗效观察100例。1999年,开展心肌梗塞和脑梗塞溶栓疗法。2000年,内二科整体搬迁至鼓楼分院,新设内科综合病区,开展糖尿病综合治疗。2001年,成立呼吸消化内科。2002年,'开展电子胃镜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项目,内一科开展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1996年9月,市医院妇产科创建爱婴医院,1998年引进新式剖宫产术。1999年开展激光治疗宫颈糜烂。2000年开展电子阴道镜诊断,微波治疗妇科病,前列醇在中晚期引产中的应用等项目。市中医院,1990年开展子宫输卵管造影术。1993年,开展药物流产。18所乡镇卫生院开展剖宫产、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宫外孕等妇产科手术。
1991年,市医院新建五官科。1997年成功施行睑外伤成形修补术1例,白内障晶体摘除术12例,人工晶体植入术6例,购置五官科显微手术器械1套,开展五官科显微外科手术,为白内障致残患者做人工晶体植入手术257例。1998年,市医院成立眼科复明中心。1999年,开展鼻内窥镜手术。12月分设眼科,开展弱视、斜视、白内障、青光眼等眼科疾病的诊治。
1994年,市医院将骨科列为重点建设专科,1995年开展颈椎减压术、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和椎体植骨融合术,马蹄内翻足矫形术。1996年开展腰椎间盘脱出髓核切除术。1997年开展颈椎减压术和烧伤湿润疗法疗效观察。1999年新开展股骨颈骨折加压空心螺旋钉固定、先天性髓关节脱位、骨盆内移位骨并粗隆下旋转截骨复位术,取得很好疗效。2000年4月,骨伤科分设为骨科、脊柱外科。同年开展骨密度测定。18所乡镇卫生院可开展四肢骨折内外固定手术。
1993年,市医院口腔科开展C1—I型玻璃离子牙髓和牙体病填充术。1994年,将口腔科列为医院重点建设专科。1996年,新开展颌骨骨折内固定术,解决了因颌骨骨折做颌间结扎术后带来的诸多不便。1997年,开展腮腺混合瘤术、舌下腺囊肿摘除术、下颌贯通伤复位整形术,疗效甚好。1999年,开展牙颌畸形矫形术,为牙颌畸形患者解除痛苫。2000年,口腔科并入五官科。2002年,有两项科研成果通过专家鉴定并获地市级科技进步奖。市中医院2000年组建口腔科,开展口腔修复及光固复合体牙体美容、超声波洁牙治疗牙周病等业务。2001年引进隐形瓷设备及修复新技术。12所乡镇卫生院能开展牙科镶复及口腔病治疗。
1990—2002年,市医院小儿科主要开展小儿科常见多发病的诊疗,在小儿喘息性肺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的治疗及抢救小儿呼吸窘迫方面取得较好疗效。1997年开展多巴胺治疗小儿喘息性肺炎和西米替丁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瘢等新疗法。1999年开展紫瘢性肾炎使用激素时应用丙种球蛋白肌肉注射治疗方法疗效观察。
市医院放射科主要开展常规放射检查、造影、介入及CT检查等业务。1993年在已开展的11项技术基础上又新开展脊髓腔造影、周围血管造影检查。1997年开展500MA电视下的肝癌、肺癌、胰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介入治疗业务,疗效显著。1998年配置日本东芝300—30全身CT/台,遂开展全身各部位CT平扫、扫描检查,CT引导下穿刺抽吸检查治疗,颈、胸、腰椎管的CTM检查,放射、X一刀治疗前的CT定位等4项CT检查百余种普通CT检查业务。1999年开展放射治疗业务,同年其除层动脉灌注热化疗法在各类中晚期肿瘤中的疗效探讨》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新开展肝血管瘤栓塞术。
市医院在细菌、临床、生化检验的基础上,新开展狼疮细胞、甲胎蛋白、丙肝抗体测定、恶性肿瘤因子等多种检验项目。1995年,相继开展放免、酶联免疫,引入尿12项分析仪、全离子测定仪、血细胞分析仪、生化自动分析仪等设备,生化、理化检验精确,临床诊疗水平提高。市中医院检验科至2002年开展肝功、抗链”0”类风湿因子测试、血小板计数、乙肝三系统、血液18项分析、肝酶、尿液本周氏蛋白等107种检查项目。市防疫站在1995年前开展生化、理化、细菌检验120项。1996—1998年引进光谱、色谱分析技术,1999—2002年开始食品掺杂、掺假检验分析,为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2002年,15个乡镇卫生院可开展尿、痰、血、便及肝功检验。
1991年12月,市医院在B超室、心电图室、胃镜室的基础上新组建功能检查科。1999年,购进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开展全身各器官的检查诊断,开展红外线乳癌诊断及病理检查业务,填补医院在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空白。2000年设立病理科,开展胃快速显影剂的应用。2001年11月,功能科扩大业务,下设心电图室、B超室、彩超室、病理科、脑地形图室、胃镜室等。2002年,市医院成立医学整形美容科,开展双眼睑成形术、隆胸、吸脂、祛皱等整形美容业务。
1990年,市医院护理部按照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三个层次,全面修改已实施的各级护理考核内容,并组成医院护理考评小组,负责医院护理考核工作。内科配备感染专干,监测院内无菌操作情况,外科护理组运用维生素E、654—2油纱布综合治疗褥疮。1991年,建立健全护士长查房、病区护理、考核等5项工作制度。1992年,市医院实行1床1套湿式扫床、1针1管1洗手、1桌1擦布和空气消毒、细菌培养监测制度。1993年建立健全护理差错登记等21项管理制度,4月正式使用长期、短期两种治疗单,减少差错发生。1994年,市医院护理工作通过二级甲等医院验收达标。制定医院分级管理规章制度55种,疾病护理常规65种,建立健全护理质控小组,初步形成三级质控体系。1996年,市医院实施责任制护理。1998年,市医院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建立护士长对出院病历签字等护理文件管理制度和对特异性感染物品采取一消毒双灭菌制度。1999年,市医院开展社区护理,成立社区护理小组。2001年市医院建立重症监护室,提高重症病人救治成功率。2002年,开展专科专病专护,实行首次负责制,开展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多一声问候、多一点微笑、多一些帮助活动,护理工作走向人性化服务轨道。市中医院放射科,1991年始开展上消化道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1998年开展腰椎室造影等8项造影业务及腰椎间盘切吸术等5项业务。2000年购置300MA摄片机一台。20所乡镇卫生院均可开展透视、X光拍片等放射检查业务。1995年在心电图室、B超室的基础上成立功能科。2000年购进脑电图、胃镜各1台并开展相关业务。1996年4月,市屮医院成立护理部,10月通过二级甲等医院护理考核评审。1994年,重点加强农村护理队伍建设,80%的卫生院有了正规护士。护理操作合格率城市95%,农村85%。护理5种表格书写合格率城市89.8%,农村63.8%。1994年,有129名护理人员拿到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护士执业证》。1995年,105名护理人员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考试,90%以上合格,护理人员持证上岗率达95%。2000年,各医疗单位建立健全护理文书管理、评分、评比、检查等制度。
1990—2002年,各医疗单位在24项护理技术操作及护理常规基础上,相继开展股静脉穿刺、锁骨下静脉穿刺、留置针使用、腔内照射插管、肾透析、诺和笔注射胰岛素、磁疗等新技术24项。开展心理、康复、社区、专科专病等19项护理。
第五节药品管理1990年,酒泉市有专兼职药品监督员13人,19所乡镇卫生院配备21名兼职药品监督员,各医疗单位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定期培训药品监督员,组织药品监督人员学习勤品管理法》以及相关政策和法规。2002年,酒泉市共有专兼职药品监督员32名,其中,城市有11名,乡镇有21名。
1990年,加大对药品生产管理,对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和经营药品个体户337家,进行排查。查获、收缴、销毁假劣药品48种,依法处罚15起。检查230个村保健站及个体户的用药和药品加工炮制情况,销毁假、劣药品68公斤、704盒(件),组织药品从业人员健康检查686人,将患传染病的29人调离药品岗位。1992年,更换 《购用麻醉药品审批印签卡》和《精神药品购用印签卡》。1993年,各医疗单位整顿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对上述药品实行专人、专柜、专锁、专帐、专处方管理。1996年,抽查各医疗单位药品购销折扣、回扣等问题,遏制药品购销违法活动。1990—1997年,开展药品大检查19次,查获非法经营、假劣、霉变、失效药品1138种,价值9.31万元,查处游医药贩53起。1999年,制定《酒泉市医疗机构药品购销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对各级各类医疗单位药品购销的审批程序和监督管理提出具体要求,规定药品购销让利幅度要符合国家的物价政策及有关法律法规,让利部分必须进入单位财务大帐,印制《药品购销登记本》和《药品采购计划审批表》,监督检查药品购销。2000年6月,召开药品购销公开招标大会,对中标单位核发《酒泉市外来企业药品购销“准销证”》和《酒泉市药品营销人员“注册证”》,并对药品进行质量跟踪,对药品质量差、违纪违法者吊销准销证和注册证,取消经营资格。2001年,将药品批发零售差率调整为8%。2002年,新《药品管理法》颁布实施,地区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后,市卫生局不再承担药品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节中医药1990年,从事中医药专业人员128人,其中中医院61人,市医院16人,乡镇卫生院51人。2002年,增加到182人,其中中医院117人,市医院18人,市妇幼保健站4人,乡镇卫生院44人。1990年,城区有个体中医诊所6家,2002年增加到12家。
1990年,市中医院有职工73人,设病床40张,占地面积1665平方米,业务用房建筑面积1846平方米,临床科室3个,医技科室4个,行政后勤科室3个,院外门诊部两处,固定资产256万元。2002年,职工增加到131人,设病床120张,占地面积3.06万平方米,业务用房建筑面积2.3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493万元,科室36个,其中临床科室16个,医技科室6个,行政后勤职能科室6个,分院1处,社区卫生服务站7处,中医专科专病科室12个。1996年10月,市中医院被甘肃省卫生厅评审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被省教育厅、卫生厅确定为甘肃省中医学院教学医院和甘肃省中医学校教学医院。1999年,被国家卫生部指定为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2002年3月,该院风湿病专科被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甘肃省首批重点中医药风湿病科。1990—2002年,医院的整体服务功能和综合管理水平提高,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急救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医院。1995年,有200MAX光机、国产B超及心电图机、心功能诊断仪等万元以上设备16台(件)。 1996—2002年,医院釆用银行贷款、单位自筹、职工集资等方式,相继购置美国产心腹两用B超、彩超、500MA电视监控X光机、日本产电子胃镜、布氏一滴血等大中型诊疗设备56台(件),日本产三菱救护车和国产金杯救护车各1辆,中药制剂设备24台(件)。中医内儿科主要诊治各类内科疾病和儿科疾病,住院病人多为肺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急性胃肠炎、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胆囊炎、胆石症及肾炎、肾盂肾炎等患者。糖尿病专科采用中药降糖I、II号丸、降糖通脉胶囊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头痛专科采用中西医结合内服外敷等新疗法治疗各种头痛。研制的中药制剂痛快丸、三仙脱力丹、利胆清胶囊,治疗各种头痛、疲劳、眩晕和胆囊炎等症疗效明显。气管炎专科采用中药冬病夏治,用咳喘膏穴位贴敷治疗哮喘、支气管炎等症,治愈率86%。小儿科研制的中药咳喘I、II号、小儿退热口服液、扶正防感口服液等制剂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小儿寒热症咳喘。骨伤科釆用手法正骨、牵引复位、中药内服外洗相配合,治疗各种骨折及骨关节痛。肛肠科采用内注射消痔灵四步疗法治疗各种痔疮,采用中药、手术、坐浴等综合疗法治疗肛肠疾病疗效快、痛苦少。针灸康复科采用针灸疗法治疗各种疼痛、中风、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面部神经麻痹、颈肩腰腿痛,芒针减肥获2000年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风湿病专科采用中药黄藤系列制剂为主、中草药熏蒸、坐浴为辅治疗类风湿病、皮肤病疗效独特。精神病科采用全开放式管理模式,因人因病制定中西医治疗方案,并配合针灸、推拿按摩、心理治疗等综合措施为病人解除痛苦。
1989年,市中医院中药制剂科,用仅有两口铅锅、1个电炉、1套分筛,研制中药,研制生产糖浆1种、酊剂1种、散剂2种、治疗风湿病的药物6种,年产值6000元。1991年,购置中型制剂设备10台(件)。1994年增加硬胶制剂,能生产5个剂型14个品种的药品。1995年,医院派人赴省药检所学习,整改软件资料,完善中药制剂规章制度,省卫生厅验收并核发制剂许可证。同时增添部分设备,可生产7个剂型24个品种,年产值5万元。1999年,医院自筹资金28万元,修建制剂生产厂房200平方米,购置大型制剂成套设备12台件,年产值29万元。2002年,中药制剂已形成规模,能生产12个剂型的中药特色制剂,年产值39万元。研制的9项中药制剂通过省卫生厅专家鉴定,其中4项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5年12月,市中医学会成立,1990年7月,全省中医学术研讨会在市中医院召开。1991年11月13日,市中医学会召开第三次理事会,参会代表31人,交流学术论文17篇。1993年10月—1997年10月,相继召开第四、五、六、七届理事会,交流论文55篇,评出优秀论文47篇。1998年8月,在酒泉召开全省中医科技工作会,参会代表200余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领导、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主要领导及省内各地州市中医界知名人士参加会议。2002年1月26日,市中医学会召开第九届理事会,会员120人,收论文40篇,交流18篇,评出优秀论文10篇,同时成立酒泉市针灸学会,选举产生理事会。1991—2002年,中医药专业人员撰写论文178篇,国外刊物发表4篇,在全国性刊物发表29篇,省级刊物发表29篇,在全国性学术交流研讨会上交流17篇,省级学术交流研讨会上交流30篇。
第七节诊所管理1989年,根据城市人口和医疗点的布局,对个体诊所实行统一管理,每月收取日收入3-5%的管理费。1994年,酒泉城区有个体诊所10个,人员25人,农村有个体诊所122所,个体卫生人员190人。1995年城区个体诊所增加到60个,人员186名。1996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对个体诊所重新注册、发证,关闭20所,处罚取缔非法行医1所,城区个体诊所减为39所。1997年,根据《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城区个体诊所减至12所。1999年,增加到65所。2000年,个体诊所改为营利性医疗机构,办理工商登记证,医疗服务价格放开,依法自主经营,照章纳税。2002年,有43所个体诊所,个体卫生人员132名。
第八节卫生监督执法根据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规范要求,城市选择两个监测点。农村根据不同类型水源供水范围及覆盖人口确定采水点,对生活饮用水源常年监测。1987年检验15项,城市用水合格率85.71%,农村58.33%。1997年定点25个,检验感官性状及理化指标26项,毒理学指标10项,细菌学指标4项,城市用水合格率100%,农村合格率90.91%,饮用手压井和水窖合格率53.33%。2001—2002年,在沿山7乡镇新建水窖5539个,受益人口 1.52万人,水窖总数1.66万个。2002年农村打机井建水塔22眼(座),受益人口 1.59万人,农村共有深机井262眼,饮用人口 16.47万人。2002年底,饮用一级水人口29.67万人,饮用二级水人口4.43万人,饮用三级水人口 1.49万人,饮用一、二级即安全水人口34.10万人,占总人口的97.15%。
2002年8月4日,市看守所、拘留所、戒毒所有139人急性发病,临床症状为消化道吐泻,市防疫站检验出水塔水和管网末梢水细菌总数分别超标290倍、260倍,大肠杆菌超标3倍。起因为同地沟并行的下水管破裂,粪便流入水井而进入上水管道,严重污染生活饮用水源。后经修复管道,彻底消毒水井及供水管网,重新开启水源,感染性腹泻病人全部治愈。
1988年,纳入公共卫生场所管理的单位129家,其中理发美容36户,宾馆旅店48户,文化娱乐30户,公浴游泳池、商场、候车室等行业15户,有从业人员1200人。1999年,增加到526户,其中美容理发406户,旅店55户,文化娱乐35户,公共浴池11户,游泳池2户,大中型商场6户,其它11户。在公共卫生管理上,实行公共场所卫生准入制度,凡申请开业的单位,根据行业卫生标准及本市制定的卫生要求先审查验收,合格后颁发《卫生许可证》,经营单位持许可证到工商行政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凡患病毒性肝炎、痢疾、伤寒、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和渗出性皮肤病(以下简称“五病”)患者在治疗期间不得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1988—2002年共查出“五病”患者643人,不发健康证或调离服务岗位。同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卫生知识培训。1992年培训1261人。1997年培训1164人。
市防疫站履行执法监督职责,对公共场所卫生进行监督检查。1990年,行政处罚从业单位个人违法行为42起,其中警告26起,罚款9起690元,停业整顿5起,吊销卫生许可证2起。1990—2002年,执行行政处罚676起,其中警告368起,罚款206起1.25万元,停业整顿100起,吊销许可证2起。
食品卫生实行卫生准入制度。1991年向1532个单位的6348人颁发了《健康证》。从1993年起,相继制定出食品生产行业卫生要求,对申请开业的按要求审验合格后颁发《卫生许可证》。1990—2002年对查出的“五病”患者2919人全部调离服务岗位。同时,对食品从业人员加强培训。1992年,有242人参加省卫生厅、省广播电台举办的卫生知识及法规培训班。至2002年,共培训3.85万人。1991年,分级监督管理城市食品从业单位,酒泉糖厂、啤酒厂、酒泉宾馆、迎宾馆由酒泉地区卫生处管理,市属单位及个体户由市卫生局监管。1999年,酒泉市被评为全省食品卫生示范县(市)。 1997年,有农贸市场23个,食品从业单位和人员2360户6293人。1998年,新任农村卫生监督员15人,监督员总数达到30人。1996年,开始执行食品卫生索证规定,重点索杳外埠食品、食品卫生检验报告单、食品卫生合格准销证。1988年,城区餐饮业开始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1991年,城乡餐馆普遍使用。1999年,市卫生局制定《卫生监督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办法》,健全监督队伍自我管理约束机制。2002年,西部熟食品加工市场建成投付使用,一期工程建筑面积3930平方米,迁入加工户54家。
在食品卫生监督管理上,每年分类采样监测食品卫生。1991年抽检8类食品297份,合格率83.8%。1992年,抽检12类食品406份,合格率81.1%。1995年,重点检验掺杂、掺假食品。2000年,抽检15类食品956份,合格率为82.7%。植物油、糕点、罐头、糖果100%,牛奶、豆制品分别为52.5%、51.8%。2001年抽查植物油。2002年,检测面粉。
在食品监督执法方面,1991年,销毁87120部队从山东荣城购进的一批腐败变质带鱼455袋,价值6.84万元。1990—2002年,处理行政处罚案件5296起,其中警告2006起,罚款2229起16.47万元,销毁过期变质食品9万千克,吊销卫生许可证3起,处理群众投诉229起。
1990年,城区两所中学和1所小学、农村1所中学和1所小学3990名学生体检,视力不良率城市小学10.4%、初中32.2%、'高中35.0%,农村小学1.6%、初中5.3%、高中13.3%。测定3040人乙肝表面抗原,乙肝病毒感染率7.3%。1991年城乡中小学生相继建立健康档案。1998年,体检城市中小学生6239人,视力不良率47.6%,沙眼患病率12.2% ,龋齿患病率24.3%,营养不良率28.6%,肥胖率5%,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携带率小学生1.1%,中学生5.5%。1993年4月,全市4.64万名中、小学生服驱蛔虫药阿苯达哩后,蛔虫感染率由35.3%降至15.3%。1998年,测定城乡9所中、小学教室采光情况,20间教室56个测量点,合格点38个,占67.9%,光线最好的达1500勒克斯,不合格18个,占32.1%,光线最低仅210勒克斯。
1988年,酒泉市属企业建立工业卫生档案,有工矿企业113户,职工9306人,核实尘毒危害岗位94个,占企业总数83.19%。监测水泥厂、面粉厂等5户企业的36个粉尘作业点,合格仅2个。1989年,重点调查乡村工业企业149户,存在职业危害的有144户企业,占96.6%。主要为烧砖、铸造、农机具修理、石棉开釆制品及食品加工等行业,职工5741人,其中从事有害作业的职工2468人,占职工总数的43.1%,有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的企业占被调查企业数的12.1%,发放保健食品费的企业32户,报销或部分报销医药费的55户。监测各粉尘作业点,浓度最高者为市水泥厂包装车间,超标达1174倍。石棉制品厂采取防尘措施后,造棉车间的粉尘浓度由15.3毫克/平方米降至4.5毫克/平方米。1992年,监测水泥厂、石棉制品厂等5户企业13个岗位的粉尘浓度,8个岗位超标,占61.5%。1993年,监测粉尘危害较重的水泥厂、铸造厂等5户企业11个岗位的粉尘浓度,超标岗位9个,占81.80%。1998年,市属企业改制为股份制或民营企业,原有企业的劳保组织、保健制度废弃,大部分企业职业病防治机构撤销。
1989年,实行农药中毒报告制度,乡卫生院防疫专干每月向市防疫站报告检测情况。1990—1994年,全市共发生农药中毒人员388例,治愈269例,死亡119例。生产性中毒11例,占2.84%,非生产性中毒377例,占97.16%。农药杀虫剂致毒占65.72%,除草剂19.85%,混合剂8.5%,灭鼠剂4.38%,其它1.55%。到2000年,共报中毒人数907人,其中死亡190人,死亡率20.94%。
2002年,酒泉市有医用放射装置的单位25家,有放射设备38台,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40人,31人参加省放射卫生监督所在本地举办的放射人员培训班,通过检查,4人受照剂量超标,27人健康。第九节疾病预防控制1977年前,酒泉市通过有计划地注射卡介苗、三联制剂、麻疹疫苗,口服脊灰糖丸,预防结核、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小儿麻痹、麻疹6种传染病,注射伤寒三联菌苗、流脑疫苗、流感疫苗、霍乱菌苗等,预防伤寒、流脑、流感、霍乱等疾病。1978年后,计划免疫工作逐步规范。1983年,农村乡镇由分管卫生工作的副乡长、卫生院长、防疫专干组成防保组,分管辖区计划免疫工作。城市由地、市8个医疗卫生单位划片管理计划免疫。农村建立应免儿童预防接种卡,发放预防接种证,记录接种内容。城市儿童一卡一证。1985年,有7岁以下儿童2.63万人,建卡率93.89%。1989年,实行出生儿童计划免疫保偿合同制,划片医疗单位负责入保儿童基础免疫。城区开设8个接种门诊,每周接种1—2次。农村164个村设预防接种点156个。1990年,流动接种改为定点接种。1992年,有学龄前儿童3.17万人,乙肝疫苗接种率55.23%, 0—4岁儿童服小儿麻痹糖丸率98%以上。1996年,开始对学龄前儿童注射甲肝、腮腺炎疫苗,在预防接种中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配备培训、网络通讯器材5台件,中国政府与国际免疫联盟理事会全球儿童合作项目启动。2000年接种率95%以上。2001年,酒泉市被定为中日合作计划免疫项目试点县,日本政府投资“尼桑”皮卡车1辆及毁形机械,回收、消毒、毁形全市预防用注射器。2002年使用率达100%。
1984年,在1041人中做锡克氏试验,阴性率77.10%, 1991 年试验664人,阴性率87.80% 。1985年在1064名儿童中做结素试验,阳性率53.83%, 1990年在418名1岁儿童中试验,阳性率73.51%。1988年送59份儿童血清到省防疫站做麻疹血凝抗体测定,保护率93.13%。1988年测定59份血样白喉凝集效价,阳性率93.22%。1990年送26份儿童血清到地区防疫站测定,保护率96.15%。1990年测定38份,阳性率76.32%。证明计划免疫是成功的。1990—2002年,麻疹发病143例,百日咳发病4年,报告11例,流行周期消失,此病已被控制。41年无白喉报告病例。13年无儿童结核性脑膜炎报告病例,报告甲型肝炎1174例,乙肝6989例,丙型肝炎38例,戊型肝炎2例,流行性脑膜炎1例。1980年,酒泉市被确定为全省艾滋病监测重点县,1998、2000年分别在看守所、戒毒所的吸毒、性犯罪高危人群中做艾滋病抗体测定,均未查出病毒携带者及现症病人。1990年,首次发现淋病3例,到1999年共报告327例,其中淋病121例,梅毒11例,其余为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软下疳。2000年,报告6种性病777例,发病率2.34%。。
其它传染病主要有肺结核、细菌性痢疾。1988—1990年,农村19个乡镇登记肺结核病人591例。1992—2001年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卫V)启动,至2002年,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病人1.06万人,确诊管治三型病人1361人。1996年,在西峰、银达、总寨的4599人中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查出活动性肺结核46人。同时将就诊的各医疗单位肺结核病人转到防疫站统一诊疗管理。1991年以前,痢疾占传染病总发病数60%以上。随着农村改水改厕进程加快,农村卫生条件得到很大改善。1992年起,传染病发病呈持续下降,1993年报告270例,2002年报告223例,至此再未形成流行高峰,无中毒性病人及死亡病例报告。
酒泉市的地方病主要有碘缺乏病、鼠疫、布病、地方性氟中毒等。碘缺乏病是因缺碘所致的甲状腺肿。预防此病的主要方法是,提高碘盐食用率。1980—1999年,7—14岁儿童每年服碘油胶丸人数在2.5—3万人,每年孕妇服碘油胶丸2500—4000人,新婚女性注射碘油3000—4000人(次)。1990—1996年,每年向沿山饮用窖水区居民投放碘砖1.5—2万块。1999年,在8—10岁学生中做尿碘测定,碘含量逐年上升。1991年,在农村调查2873人,甲状腺肿大率占总人口的9.58%,碘缺乏病患病率占总人口的4.0%。2000年调查8—12岁学生419人,甲状腺肿大率7.88%,患病率0.48%。1995年后,已看不到嗦袋子。2000年,抽样调查甲状腺肿大及患病状况,综合考评各项指标基本达到《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规划纲要》标准,实现了阶段性防治的目标。1973年,清水榆林坝村农民岳天成在肃南克斯湾剥食旱獭感染腺鼠疫,救治痊愈。1974年开始,先后在屯升黄草坝、清水榆林坝、丰乐涌泉坝、小坝口、金佛寺丰乐口、观山口、红山乡红山口、东洞瓷窖口建立8个鼠防检疫卡,宣传鼠疫防治知识,执行不接触、不捕捉、不剥食旱獭的规定。1989—1999年,有5.85万人(次)进山者接种预防鼠疫菌苗,检疫下山车辆1.8万辆,检疫出山人员10.1万人次,没收猎獭工具754付,报告处理可疑疫情19起,报告死獭7起25只。1999年,防疫站处死上坝东湾1农户饲养的旱獭。1992年,调查12乡19村2234人,经血清学检验确诊布病患者20人,加原有的病人,对100余人采用中药参桂再造丸、独活寄生丸及布氏丸治疗,疗效显著。1994年后,很少发现新病人,布病疫情控制。1996年,检验病区水样14份,2001年检验81份,水氟含量均未超标。1997年,建立氟病区改水档案,检查机井、窖水及其供水管网,清除水源周围污染源,完成氟病区改水项目,国债投资321.2万元,地方内配资金154万元,在9乡镇22村打深机井建水塔22眼座,受益人口 1.59万人。1991年诊断58例氟骨症病人,1995年复查时只有29人,且全部好转。1994年后再无氟病发生。青少年氟斑牙发病率由1990年的30.90%降至2001 年的 11.36%。
第十节妇幼保健围产保健是保障妇女健康和胎儿正常发育采取的有力措施。1990年,在农村实行保健保偿合同制,培训乡村接生员189人。19个乡(镇)登记结婚1315对,95.3%加入保健合同,新法接生96.5%,孕产妇死亡率降至0.5%。,婴儿死亡率降为23.98%。。1995年,各医疗单位创建爱婴医院,乡镇卫生院全部实行母婴同室,市妇幼保健站给乡镇卫生院配发活动式婴儿床45个,婴儿秤17个,儿童秤3个,全年出生3750人,新法接生3619人,新法接生率为96.5%,孕产妇死亡率为8.04%。,婴儿死亡率18.23‰。从2000年起,妇幼工作由单纯服务转向孕产妇系统保健、生殖保健和妇女多发病、常见病防治。积极开展围产医学保健、乳腺疾病、婚前保健与咨询、高危妊娠综合管理,孕产妇保健率由1990年的81.3%提高到2002年的97.8%,孕产妇系统管理率由1990年的65%提高到2002年的71.1%,新法接生率由1990年的96.5%提高到2002年的99.9% o 1998年后无新生儿破伤风病例发生。2002年,孕产妇死亡率为1.99%。,婴儿死亡率20.8‰,围产儿死亡率为23.7‰。
1990年,城区农副公司、蔬菜公司、食品加工厂、被服厂、玻璃厂、南关小学、造纸厂、饮食服务公司、灯具厂、边湾农场等10个单位的377名已婚女性,经检查176人患有各种妇科疾病,患病率46.7%。1995年,对城区内18个单位的994名已婚妇女进行妇科检查,患病率为38.2%。2002年,普查已婚妇女8947人,患病率19.6%,城区582名妇女中乳腺疾病患者45%。
1990年,城乡共有托、幼园所16所,保教人员201名,入托入幼儿童2366人。市妇幼站配合城市托、幼园所落实卫生保健制度,定期检查指导卫生保健。乡(镇)卫生院负责农村托、幼园所卫生保健指导及入园儿童的健康检查。1995年,城区有托幼园所12所,保教人员259人,入托入园儿童3310人,体检率98%。2002年,城区18所托幼园所有保教人员232人,体检率为76.7%,在园儿童3220人,体检率为95%。
1990年5—8月,在农村0—7岁儿童中调查生长发育情况,调查1255人,身高、体重、头围、胸围在均值以上的分别为649人、640人、427人、473人,农村0—7岁儿童生长发育曲线符合一般规律。1995年,调查农村19个乡(镇)卫生院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新生儿死亡率为26.95‰,婴儿死亡率为31.4%。,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6.63‰,因依次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意外事故。2000 —2002年,监测第一幼儿园3—6岁儿童4170名,肥胖儿童占0.9%,营养不良儿童占0.1%,同龄男孩体重大于女孩,砂眼、乳牙龋齿发病率分别为3.4%、34.2%。
1990年开始婚前医学检查。1995年,确定市妇幼保健站、金佛寺、清水、总寨、临水、银达、下河清等6个乡镇卫生院为婚前医学检查定点单位。截止2002年,共检查2.17万对,婚检率95.78%。检出病患778人,患病率1.79%。其中传染病人348人,生殖系统疾病34人,内科疾病337人,不能生育者16人,暂缓结婚的218人。
第十一节爱国卫生运动1989年,调整酒泉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简称市爱委会),主任由政府主管领导担任,财政、人事、教育、工商、文化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其职责是组织全市城乡爱委会贯彻国家爱国卫生和防治疾病的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单位和社会团体,动员群众,开展除“四害”(老鼠、苍蝇、蚊子、蟑螂)、讲卫生、防治疾病活动,进行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公民卫生素质,开展群众性卫生监督,改善城乡生产、生活环境和卫生质量,检查和评价卫生效果,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爱委会下设办公室,挂靠市卫生局,主任由卫生局主管领导担任。1992—2000年,先后3次调整爱委会,乡镇、街道办事处、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层层建立爱卫会组织,专人主抓爱国卫生工作。
1990—2002年,市爱国卫生工作实行政府组织、部门协调、群众动手、科学治理、社会监督的爱国卫生工作方针,积极开展卫生城市创建和爱国卫生月活动,强化爱国卫生科学化管理,健全完善目标责任制,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将每年4月5日定为爱国卫生月宣传日。1992年,出动宣传车27辆,10所中小学的3000余名师生组成彩旗队、鲜花队、军乐队、锣鼓队、标语队,在城区大街小巷宣传,地市19所医疗单位的200余名医务人员走上街头,设点宣传卫生与健康、灭鼠与防病等。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5万份,增强了群众的卫生观念,净化、美化、绿化家园的思想深入人心。1995年,爱委会组织4次大型灭鼠活动,采取块块领导、条条保证、条块结合、逐级承包、层层签定责任书的形式,坚持统一指挥、统一时间、统一方法、统一制作毒饵的办法,开展灭鼠工作,投放灭鼠药2.1万斤,老鼠密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被省爱委会命名为甘肃省灭鼠先进城区。1998年,开展2次大型灭鼠活动,177个单位派员参加灭鼠培训班,印发灭鼠宣传材料1000余份,发放灭鼠毒饵3200斤,在居民楼院的垃圾桶(场地)、居民院厕、水厕、土公厕定期喷洒灭蝇药物,老鼠密度由22.44%降至1.4%,居民肠道类传染病明显减少。
1990—2002年,结合卫生城市创建活动,重点治理脏、乱、差,树立城市净化形象。1995年3月,首次开展有100多个单位、上万名干部群众参加的万人卫生大扫除,出动清扫车辆102辆,清运垃圾620吨,清理树沟花坛5.38万平方米,清理卫生死角21处,清理地段46处。1990年以来,农村开展了管水、管粪、改水、改厕、改圈、改炉灶、改善环境的“两管五改”为重点的爱国卫生运动。至2002年底,用于农村改水资金4426.56万元,其中国家投资1488.33万元,群众自筹2349.43万元,集体投资413万元,其他方面投资175.8万元,建成自来水厂(站)297个,手压抽水井3500眼,大小水窖1.39万个,改水受益人口达21.92万人。在村民中推广使用沼气池、水冲厕所、卫生厕所,无害化处理粪便等,使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大大改善。截止2002年底,农村共建成沼气式卫生厕所1320座,改造厕所4.47万座。
1990年以来,坚持环境卫生与城市管理、常年维护与集中整治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集中整治与检查落实包门前卫生、绿化、秩序的“三包”责任制相结合,部门主抓与全员参与相结合的管理方式,狠抓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和城市综合管理,成效明显。1998—2002年,共查处店外违章经营案件2万多起,取缔马路市场12处,收缴违章占道物品9000多件,查处交通违章行为1200起,非法广告680起,收缴违章广告860块。与沿街门点签定“门前三包”责任书2597户,制定了《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方案》,明确管理责任。2002年,开展爱国卫生突击周12次,清理煤土堆、砖瓦石块堆、垃圾堆45处,清除卫生死角89处,房顶垃圾杂物590间,垃圾176吨。同时,首次组织开展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信得过单位评选活动,肃州宾馆餐饮部等31家单位被命名为食品卫生信得过单位,西北宾馆等5家旅店被命名为公共场所卫生信得过单位。
第十二节卫生城市创建1991年,酒泉市爱委会制定《酒泉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实施办法》,投入资金1355万元,新建水冲式公共厕所28座,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18%,人均公共绿地达到3平方米。1998年,酒泉市印发《关于1998年创建卫生城市的安排意见》和《酒泉市创建卫生城市实施方案》,召开创建卫生城市动员大会,重点抓垃圾、厕所、灭鼠、“门前三包”、窗口单位服务质量和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的整治工作。经第四次全国卫生检查团验收评比,各项工作任务达到规定指标,被省爱委会命名为全省卫生城市。2002年,市爱委会印发《迎接全省卫生城市复查暨市容市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制定《酒泉市城市卫生近期工作落实进度表》和《全省城市卫生检查评比标准任务分解表暨各有关单位任务分解进度表》。 9月10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召开市属部门、各企事业单位、乡镇、驻酒部队负责人会议,市委、行署领导讲话动员,分解任务,落实进度。经省第五次城市卫生检查评审,被省政府命名为甘肃省卫生城市。同时,积极开展卫生乡镇及卫生村建设工作,金佛寺、清水、总寨、西洞四镇被命名为地级卫生镇,下河清乡五坝村、泉湖乡春光村、银达乡银达村、三墩乡二墩村、红山乡小庄村等12个村被命名为地级卫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