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城乡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1710
颗粒名称: 第二节城乡建设
分类号: F299.274.2
页数: 13
页码: 192-204
摘要: 本节内容包括:街道建设、房屋建设、集镇建设等。
关键词: 酒泉市 肃州区 城乡建设 城市经济

内容

第二节城乡建设
  街道建设1989年起,按照《酒泉市城市总体规划》,有计划、分步骤新建、扩建和维修城区道路,合理设置沿街商业网点及公共建筑,使城市街道功能逐步完善,设施逐步齐全。
  道路建设重点改、扩建312国道城区段、酒火路及市内道路,到1991年底,完成312国道和酒火路7.25公里改建、扩建工程,铺筑沥青路面13.1万平方米,安装道牙3.53万块,建桥3座,修涵洞12座347米,开防洪渠1028米。完成北关路、南环路、自强巷、平等巷、点式楼南等29条街巷道路,新建、维修、铺筑沥青路面11条19.1万平方米,维修道路3.81万平方米,维修、铺设人行道1.53万平方米,新架路灯140盏。城区道路总长27.4公里,路灯903盏。1992年,维修城区道路29条1.2万平方米,铺设人行道6447平方米,架设路灯74盏。1994年开始,完成东环路1.7公里扩建工程,铺筑沥青路面3.2万平方米,完成晋城门道路160米铺筑工程以及城门加固装饰。新建小西街,拓宽北关路,维修街巷道路36条2.1万平方米,维修、装饰人行道1万平方米,南大街盘旋路拆迁住房150户及其他建筑1万平方米,延伸城区照明线路6公里,新架设、更换路灯238盏。1996年,城区道路建设以主干道及小巷道路建设为主,搬迁8户居民,完成北关至酒金公路、南后中路、富民巷、北后三巷、北关楼群、南市街、平等巷、酒金公路和3个开发小区11项道路建设工程,施工路段长达6395米,面积7.2万平方米。维修城区道路27条1万平方米,铺设、维修人行道2.2万平方米,完成城区50条街巷道路名称标牌制作安装。完成南关交通指挥岗设置、“腾飞”雕塑和五叉路口高杆灯安装,架设北关道路双排式路灯40盏,在南大街安装花灯16柱,建成花灯一条街。1997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950万元,其中城市道路建设投资869万元,拆迁安置居民35户,单位36个,总拆迁面积1.1万平方米,拓宽改造道路6条,总长20公里,其中拓宽公园路1公里,面积2万平方米。拓宽酒银公路1.5公里,面积2.6万平方米,建涵洞4座。拓宽、新建酒金公路3.6公里,铺筑沥青路面5.8万平方米,行车道由7米扩至16米。东文化街、南大街至青年街段,路面由6米拓为9米。完成北环东路1公里路段路基建设,312国道9.2公里加宽改造工程,行车道由9米拓至16—18米,并埋设道牙。投资85万元在酒银公路、酒金公路、公园路等架各式路灯170盏,在鼓楼周围安装花灯8柱,在火车站广场安装18米高杆灯1柱。投资73万元,维修城区街巷23条2万平方米,人行道1万平方米,火车站广场8000平方米。在城区道旁新种、补种国槐、垂柳1526株,松柏等常青树1581株,红叶小柏552株,各类花灌木3000余株。到年底,城市道路总长115公里,是1991年的2.1倍;道路面积141.18万平方米,是1990年的2.6倍;人行道面积23.08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6.3平方米;路灯1294盏,是1990年的1.8倍。1998—1999年,以创建全省文明城市为中心,严格按照《酒泉市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两年投资2815万元,拆迁安置居民180户,单位41个,拆迁面积9800平方米,完成酒火路南段、滨河西路、西峰寺路、北环路、小西街、南后中路、公园路、肃园街、尚武街、仓后街、建设路等道路新建和拓宽改造,总长28.66公里,面积35万平方米。酒火路建设中,组织包括省地驻酒单位、驻酒部队在内250个单位参加建设,投入机械850辆(台),劳动日3.2万个,完成8公里绿化带开挖换土,工程量达12万立方米。完成仿古一条街规划设计方案,拆迁沿街32户居民住宅,23个单位,拆迁面积1.8万平方米。修城区道路1.7万平方米,封闭4大街树沟围栏路口220个,粉刷围栏9709米,制做围栏150。米,修整、铺设人行道2.38万平方米,改造路灯线路3.2公里,安装更换路灯200盏,安装灯箱广告150副。完成霓虹灯一条街(南大街)规划设计和部分路段安装。2000年,坚持“跳出老区建新区、建好新区带老区”整体思路,城市道路建设速度随之加快。重点完成新城区世纪大道、肃州路、敦煌路、富康路、安康路、雄关路新建和南郊工业园区道路改扩建。完成老城区街巷道路新建、扩建和路灯架设。到2002年底,施工道路23.74公里40.8万平方米,铺筑沥青路面47.3万平方米,镶道牙20.15公里,维修、更换人行道砖4.6万平方米。为亮化城市,敷设电缆24.6公里,架设路灯392盏,改造路灯122盏,架设高杆灯、礼花灯22柱,射灯、树荫灯260盏,轮廓灯400米,彩虹拱灯管28个600米,安装灯箱广告仿古一条街504副,护栏广告1416块。按规划完成公园路汉唐一条街道路改造及配套工程,埋设喷灌管网1.36公里,种植垂柳197株,埋设电缆1.5公里,架设5火仿古花灯50柱,铺筑混凝土路面7400平方米,铺设人行道彩砖8400平方米。城区道路总长147.3公里,面积262.66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31.1万平方米,桥梁24座,其中立交桥1座,路灯3760盏。
  公共设施1989年后,公共设施建设逐步展开,在老城区改造中,按照建造十大专业市场、十大商场、十大旅游景点规划,商业、文化、教育、旅游、服务等,以鼓楼为中心,向四大街辐射,发展为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商业网络。到1991年底,在城市主要街道建成文化馆、新华书店、市医院、中医院、卫生防疫站、食品商场、民族饭店、汽车站。中小学和幼儿园相继建成教学楼,各街区建成游乐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从1992年开始,鼓楼西南角建成文化长廊,南环西路建成贸易大厦,南关雕塑南侧建成酒泉电视台,北环西路建成第三幼儿园。投资68万元,在体育场建成游泳池1处,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水面面积1750平方米。完成南盘旋路中心花坛、北方小游园等景点建设。1994年起,东街建成酒泉商厦、东方美食娱乐城、肃州市场、万佳超市,南街建成新世纪商厦、新亚商场、步步高娱乐城、温州大厦、华联超市、彩虹桥批发市场,以及鑫利商城、天山大厦、春光蔬菜批发市场、东洲家俱城、金利地下农贸市场、华鑫建材市场、汽车批发交易市场、水磨沟市场、福华市场、南方装饰城等。完成点式楼前名为《春》、演亮船》、《比力气》、《母子情》4座雕塑建设和“金泉”雕塑维修。建成夜光杯广场、怡心园、白腊园等景点,并新建北郊公园、航天公园和植物园。
  房屋建设1990年,城区有房屋162.1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楼房8.16万平方米,住宅平房14.67万平方米,办公及商业用房139.3万平方米,住房中私产房1000余户7万平方米。住宅楼房多为4层,平房多为土木结构或砖土木结构。较集中的住宅楼群有专署街楼群、北关楼群、东关楼群、点式楼住宅小区等。此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多方筹集资金,建设经济适用房,大力发展商品房,改善干部职工及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城建开发、西峰、银达、泉湖、果园、金佛寺等建筑公司,进行房地产开发,房屋建设向“规模连片、配套合理、综合开发”的方向发展。1998年,投资7070万元对公园路进行整体改造,按汉唐风格新建沿街房屋5.96万平方米。2002年,投资3940万元改造尚武街南段,建成欧式风格的住宅4栋2.91万平方米,商业铺面1.23万平方米。至2002年,先后在城区新建新世纪花园、北新花园、康盛花园、明珠花园、月亮湾小区、阳光小区、南苑小区、东关苑、世博花园等住宅小区18个,建筑面积112.77万平方米,占住宅建筑面积的37.6%,城区有房屋701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由1990年的8.42平方米提高到18.1平方米。
  集镇建设1990年以前,酒泉市基础设施较好的乡镇有总寨镇、清水镇、西洞镇、金佛寺镇。此后,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小城镇试点建设工作推进,根据西部大开发和“再造酒泉”战略目标,把集镇建设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措施,坚持“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抓点带面、分类指导”原则,全面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全市19个乡镇设立由乡镇分管领导负责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站,制定集镇建设规划,签订目标责任书,集镇建设迈入科学有序的发展轨道。1990年,全市乡镇共新建文化室394处,建成示范村60个,改造居民点52个,新建、翻建农户住宅773户。新建小学16所,集镇建设项目16个,建筑面积3478平方米。新建道路32公里,铺筑沥青路面4480平方米。当年酒泉市被评为全省村镇建设先进单位。
  1991年,村镇建设坚持以示范村建设为重点,通过现场测量、编制《示范村村庄规划汇编》和农宅设计等措施,促进村镇建设发展。到1993年,铺筑村镇沥青路面68公里,新建、改造农贸市场9处,硬化市场1.5万平方米,新建货棚2970平方米,新建各类建筑3.23万平方米,新建农宅2150户26万平方米,改造10个村组的村容村貌,架设路灯120盏。
  1994年开始,集镇建设结合小康工程,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引导”原则,编制总寨镇、清水镇、西洞镇、金佛寺镇和西峰乡为重点的“四镇一乡”小城镇规划,在新村1组、水磨沟3组、中深沟8组进行农民住宅建设试点及村容村貌改造。到1996年底,有1.636万户农民新建、改建住宅428万平方米,新建标准化居民点849个,新建农贸市场3个,其中总寨镇西部市场为全市农乡镇一角村规模最大的批发市场,完成公共和生产性建筑14万平方米。14个乡镇、41个村开通程控长途电话,5个乡镇4500户开通闭路电视,19个乡镇全部用上自来水或安全卫生的水窖水,有67户农民新建“四位一体”沼气池。太阳能、生态农业、养殖等科技成果在农村广泛应用。
  1997年起,集镇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先易后难、整体推进”的指导思想,根据三种不同类型小城镇建设标准具体实施。总寨镇、西洞镇、清水镇、三墩乡、金佛寺镇等一批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水平较高、投资环境优越的小城镇逐步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镇,并涌现出一批具有“一镇(乡)一品”特色的小城镇,如泉湖乡蔬菜基地、银达乡蘑菇种植基地、果园乡奶牛养殖基地、上坝乡制种基地。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建制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集贸市场、商业网点、教育、医疗、水、电、通讯设施。省、国道公路网络和村村通道路网络普遍形成。到2002年,小城镇道路总长85公里,硬化率达70%,其中建制镇达到100%;自来水管道总长26公里,其中建制镇15公里,自来水供应量达到3397吨,其中建制镇2794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其中建制镇达到98%;住宅面积44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5平方米;小城镇园林绿化覆盖率达到21%,城镇化水平按常住人口计算达到4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新城区2000年4月,成立新城区建设管理委员会,为正县级事业单位,编制15人。主要监管开发区规划执行和重大项目实施,落实开发区建设有关政策,协调解决水、电、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以及资金筹措、土地征管等事宜。至此新城区建设拉开帷幕。从2002年起,在城郊西峰、泉湖2个乡紧毗老城区西、南地界实施新城区开发,计划一期工程4平方公里,二期工程(含玉门油田生活基地)6平方公里。
  土地征用和农户安迁新城区建设用地依照《土地管理法》及相关规定,依法征用,依法补偿,妥善安置,至2002年已征地5149.59亩,其中,玉门油田生活基地建设用地2607亩,主干道路建设用地1399.66亩,世纪广场占地261亩,市政大厦建设用地132.07亩,有偿出让749.86亩。一期工程涉及西峰、泉湖2个乡6村21个村民小组1260户农户4426人。至2002年底,对已征土地上3700间房屋、360座蔬菜温室大棚等设施勘测丈量、造册登记、分门別类补偿兑换,搬迁农户560户1960人。采取划拨自建住宅楼、货币安置、村组统一规划修建门点出租、鼓励农户从事第三产业等办法,解决失去耕地的农民生活问题。期冋,货币安置134户488人,整体搬迁的4个村民小组住宅楼正在建设中。
  基建工程道路工程计划投资7423万元,2002年底,完成工程量4571万元,铺筑道路11条18.5公里,安装道牙68公里,铺筑沥青路面30万平方米,敦煌路、肃州路、盘旋西路、西关路4条道路工程竣工,世纪大道、世纪广场周围网格道路正在施工中。上下水工程计划投资2292万元,2002年底完成工程量1332万元,累计开挖回填管道沟30公里,土方量67.5万立方米,铺设上水管道12.5公里,下水管道13.5公里,设置检查井780座。供热工程由热力总公司中标投资建设,工程计划投资1.056亿元,2002年底完成工程量728万元,管道铺设及锅炉安装就绪供热。通讯工程由酒泉电信局牵头组织实施,各通讯单位共新城区同投资建设,计划投资1128万元,2002年底完成工程量640万元,埋设通讯管网19公里,设置检查井220座。电力工程由嘉峪关电业局与地方政府共同投资建设,其中地方政府负责电力电缆沟砌筑工程,计划投资1000万元,完成电缆沟砌筑工程量432万元,嘉峪关电业局负责电力电缆穿线工程,计划投资1585万元,已完成工程量700万元,穿线2公里,设置箱变、分节箱14台。绿化工程计划投资1585万元,2002年底完成工程量548万元,道路建设与绿化工作同步进行,完成肃州路、敦煌路、盘旋西路、西关路、世纪大道中段及网格道路绿化,栽植绿化隔离带19公里,人行道树木33公里,栽植各类树木1.5万株,花灌木7.7万株,种植草坪3500平方米。各项目建设单位进行庭院绿化,栽植各类树木1000多株,种植草坪1.5万多平方米。灯饰工程合同总投资2331.2万元,完成工程量1072万元,架设敦煌路东段、盘旋西路、西关路、肃州路北段及酒火路南段等5条道路的路灯453柱906盏、中杆灯8柱32盏,埋设路灯电缆20公里。世纪湖建设工程由水务局负责组织实施,工程计划总投资1158万元,完成工程量1158万元,已竣工蓄水。世纪广场建设工程按原广场106亩的设计方案,计划投资3523万元,完成广场平整碾压、绿化树木栽植、水道开挖、管线埋设及部分景点建设等工程量511万元。世纪广场主体雕塑及环岛雕塑,分别由中国美院和陕西庞氏雕塑艺术有限公司设计制作和安装,合同总造价732万元,完成两雕塑设计和制作小样。
  入驻单位至2002年底,批准入驻单位投资项目35个,其中农民投资自建住宅楼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18亿元,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年底完成项目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三正世纪学校教学楼、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武装部办公楼竣工使用,市政大厦、建设大厦、酒泉市(地级)中级人民法院、甘肃省检察院酒泉分院、酒泉市(地级)地方税务局、酒泉市(地级)国家税务局、中国移动通信公司酒泉分公司办公楼等建设项目竣工在即。
  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建区2000年,酒泉市委、市政府在广泛调查研究基础上,针对以往项目建设规模小、档次低、布局分散、辐射带动能力弱的状况,决定建设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打造招商引资新平台。4月,酒泉地区行署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批准设立酒泉市高新技术工业园区,2001年8月被甘肃省经贸委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工业园,2002年被甘肃省乡镇企业局批准为省级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园区位于酒泉市南郊,南邻兰新铁路复线,北接正在开发的新城区,以酒火公路为界,向西4公里,向东2公里至茅庵河西岸,南北长约9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远期规划面积36.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种子加工、生物制药、新型建材和仓储运输等主导产业。
  园区自然条件园区所处区域地势平坦、地形开阔,除部分耕地外,其余均为戈壁砾石地带,地层岩性单一,承载力大于300吨/平方米,为工业建设理想用地。园区地处内陆,海拔1450—1590米,干燥少雨、日照长、温差大、蒸发强烈,大气环境质量符合GB3095—82二级标准。区内蕴藏着丰富的可利用地下水资源,静储量250亿立方米,动储量10.5亿立方米,水质符合国家卫生饮用二级标准。酒火二级公路南北贯穿园中,1。公里地方铁路干线和8.3公里支线与兰新铁路线相接,连云港至霍尔果斯国道主干线清一嘉高速公路穿园而过,交通便捷,物流畅通,是酒泉人流、物流、商流必经之地。
  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设立后,严格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运作”建园思路和“因地制宜、立足实际、着眼长远、适度超前”的原则,修订完善园区总体规划。采取“政府专项投入、有关部门超前投资、施工单位垫付投入、民间资金参与建设”四位一体筹资方式筹措资金进行建设。至2002年底,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750万元,先后铺筑砾石路基4.5公里,铺油罩面20公里,镶嵌道牙12公里。扩建洪水河净化水厂,启用专为园区供水的市自来水公司第三水厂,日供水能力5000吨,敷设供排水管线20公里,确保园内单位用水需求。清挖树沟11.2公里,开挖绿化带7.7公里,挖运砂石16万立方米,定植树木8500株,种植绿地7.5万平方米,铺设绿化灌溉管线11公里,完成园区中心标志性建筑和喷灌系统安装,清运垃圾1万立方米。园内企业积极开展绿化、美化,改变企业内部环境面貌,大业种业、好牛乳业、丰乐种业、西部商贸公司、飞翔建业等企业,在厂区内外挖石换土4万立方米,定植树木800株,种植绿地2000平方米。改造5公里10千伏高压输电系统,架设高压线路14.4公里。中国电信、联通、铁通公司铺设光缆20余公里,固定电话装机容量2000门,移动电话实现信号无缝隙覆盖。在2.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通路、通上水、通排水、通电、通讯和场地平整的“五通一平”基础设施体系已基本形成。
  招商引资酒泉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横向经济联合的若干政策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在土地使用、税费减免、事业性收费和投资者权益保障等方面提出优惠措施,并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适时修订完善,始终保持招商政策的优越性、可靠性,让投资者看到招商者让利求发展的决心和诚心。建园之初,投资600多万元帮助好牛乳业公司建起高标准厂区和生活设施,无偿提供企业使用。2001年玉门石油管理局生活基地建设,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提供土地173.34万平方米,仅此一项,市财政补贴2340万元。
  工业园区管委会积极捕捉商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商引资活动,多次派员赴北京、往海南、上山东、下天津,主动寻求合作关系,并釆用网上招商、组团招商、节会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招商引资,坚持把亲商、安商、帮商、富商放在与招商同等重要地位,釆取“放水养鱼”、“欲取先与”、“扶上马送一程”等措施,扶持入园企业做强做大。牢固树立“客商要求无小事,服务工作无始终”的理念,建立健全招商引资首问制、承诺制、限时办理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使客商办理手续少跑冤枉路,少做无用功。同时,把部分引资项目树立为全市龙头企业,以企业名称命名工业园区新拓道路,并利用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企业,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入驻企业与效益工业园区成立前,园内共有酒泉糖厂、啤酒厂、中央粮库、铁管处、石油公司仓库和酒泉工业学校等26户企事业单位。随着园区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一些项目纷至沓来。2001年,浙江王中集团投资500万元新建的王丰不锈钢型材于5月18日投产。酒泉西部商贸公司投资200多万元,盘活原盛昌食品厂破产后的闲置资产,新上脱水菜及大麦青苗保健品加工项目,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地。成都大业集团投资2995万元新建的牧草及草坪种子加工项目,嘉峪关西部公司与酒泉市政府合作投资1709万元新建的好牛乳制品生产项目及合肥丰乐种业集团投资600万元新建的种子加工及仓储中心相继建成。2002年上半年,好牛乳业日处理50吨鲜奶生产线、四川大业5000吨牧草及草坪种子加工厂、丰乐种业种子加工仓储中心、福利保温材料厂和西部商贸公司脱水菜生产线相继建成投产。敦煌种业种子加工厂、四川大业10万吨牧草加工生产线,兰州大得利生化制药胰肽酶原料加工生产线、玉门石油管理局机械厂一期工程等19个项目开工建设,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92亿元,其中引进资金6543万元。敦煌种业种子加工中心、大业牧草饲料公司、草原兴发清真肉食品厂、中央粮库扩建、万丰家具公司和玉管局预制厂等8个项目当年建设、当年投产。此外,美国先锋公司、甘肃省七建总公司、上海交大国飞能源科技公司和博峰水泥管件公司等10个项目已申请入驻园区。
  随着园区建设步伐的加快,规模集聚效应日益显现,园区初步成为农副产品集中加工区、高新技术示范区和乡镇企业密集区,基本形成先进生产技术组装配套、产品开发规模化的工业体系,已成为酒泉市工业发展中心、对外开放窗口和财政增收新亮点。
  供水与排水酒泉市城市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全部抽取地下水供应,分市供水公司与厂、矿企业自备水两部分。90年代初,年用水量在800万吨左右,此后,随着城市居民不断增加,工业、商业生产服务规模扩大,城市供水量加大,到1993年,城市年供水量达1227万吨,其中生产用水963万吨,生活用水264万吨,分别比1989年增长49%、64%、13%,用水人口达7.5万人,人均日生活用水96.4升,供水管道总长37公里,当年产值80万元,利润19万元。1994年起,新建自来水厂1座,更换北关楼群自来水管道220米,敷设南苑小区和水磨沟小区、东关路、军民团结路等供水管道6.2公里,改造水井3眼,日供水能力由原0.7万吨提高到13.4万吨,供水不足矛盾缓解,城区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保证。到1996年底,自来水管道总长度增加到112公里,年供水量1501万吨,其中生活用水567万吨,用水人口达8.6万人,人均日生活用水180.63升,用水普及率达到99.8%。根据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逐渐增加的现状,市供水公司分别在市东部和西部建成自来水厂2座。1997年,投资94万元,改建延伸上水主管自来水厂线,安装管径100—200毫米铸铁管3.2公里。1998年,投资90万元,更换管径100—300毫米供水管道1370米,新建水表井94座,安装管径50—150毫米输水管道1908米,并改建延伸部分输水管道。2000年,以扩建第二水厂为中心,建成第三水厂配套设施,完成南郊工业区、新城区供水主管道铺设工程,改造老城区26条街巷供水管网,铺设管道总长47.4公里,改造给水管网2公里,修砌检查井265座,供水设施基本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和企业生产用水。2002年,城区内建有自来水厂3个,供水管道总长177.7公里,自来水日生产能力由1998年的13.4万吨,增加到18.4万吨,增加37.3%,年供水量达到1854万吨,增长20.4%,其中,生产用水1153万吨,公共服务用水167万吨,居民生活用水420万吨,消防及其他用水114万吨,销售水量1370万吨,免费供水4.5万吨,自来水用户5.43万户,用水家庭4.4万户14万人,人均日生活用水114.87升,用水普及率达到99%。市供水公司日生产自来水能力为6.2万吨,输水管线长89.5公里,供水井2680座,年供水量达到579万吨,其中生产用水170万吨,公共服务用水100万吨,居民生活用水240万吨,消防及其他用水69万吨,销售水量510万吨,用水户数达到3.33万户,用水家庭2.5万户8万人。
  排水20世纪80年代以前,酒泉城市污水主要由地面自然排出。生活污水和废水不经处理,靠渗漏或直接排入河流,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民群众健康。1980年,酒泉市城市排水工程被列入“六五”计划,兴建污水处理厂,城内建成以鼓楼为中心、分4条大街和环城路构成5大街坊及其余街道构成的方格网状街坊内路管道,水流方向由南向北,由西向东为重力流,汇集污水处理厂排水系统。
  1990年以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逐渐增多,工业、商业迅速发展,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为此,市排水公司在对原有排水设施进行改建的基础上,新建排水管线,增设排污设施。到1993年底,新铺设排污管道21.4公里,清洗污水井2553座次,疏通污水管道40公里,年污水排放量712万吨,比1989年增长107%,排污管道长达69公里,增长116%。污水处理厂技术改造,使日处理污水能力超过8000吨,实际年处理污水292万吨,污水处理率为41%。其中,市排水公司辖区内污水年放量540万吨,排污管道长度42公里。相继扩建更换酒金公路至污水厂段、酒银公路、312国道黄草至“腾飞”雕塑段以及人民街、仓后街、南环中路、公园路等路段8.23公里排污管道,排水主管道超负荷运作、髙峰期污水外流等问题得以解决,管网覆盖面积逐渐扩大,到1999年,城区内排污管网覆盖率达到95%,疏通率98%,排水量1250万吨,排污管道129.3公里,污水处理量834万吨。2000年开始,按设计规划先后完成新城区雄关路、富康路、肃州路、敦煌路、世纪大道、南郊工业园区、好牛乳业集团等42公里管道铺设工程,老城区4条大街10条街巷52公里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新世纪花园2.2公里排水管网建设工程和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2002年,建成日处理污水能力4万吨的二级生化处理污水厂1座,有排污井3200个,排污疏通车2辆。城市排水管道总长度达178.5公里,污水排放量1060万吨,处理率达60%以上,再生利用量140万吨。
  水费收缴1995年4月之前,居民生活及机关团体、医院、学校、环卫、绿化、公厕用水每吨0.3元,生产及商业用水每吨0.4元,基本建设用水每吨0.45元,由自来水公司根据用户水表显示用水数量收取水费,无表用水户按每人每月0.3元收取。4月1日起调整水价,居民生活及机关、团体、医院、学校、环卫、绿化用水每吨0.5元,生产及商业用水每吨0.9元,基建用水每吨1.2元,无表户居民每人每月0.7元。1999年11月,再次调整水价,将居民生活用水和行政事业单位用水调整为每吨0.7元,无表户居民每月每人1元,建筑及工业用水每吨1.3元,商业用水每吨1.3元,特种用水每吨2元,城市道路洒水和绿化专用水每吨0.35元。同时征收污水处理费,以居民生活用水为基数,每吨0.1元,非居民生活用水每吨0.2元。1990—2002年供水、售水情况一监表 表11-2供热酒泉市供热公司成立于1983年6月,为全民自收自支科级事业单位,办公地点在公园路49号,1984年投入营运。1990年加入全国供热协会,成为正式成员,是甘肃省河西地区第一家加入全国供热协会的企业。2001年,酒泉市供热公司改名为酒泉市热力总公司。2002年9月市改区后更名为肃州区热力总公司,为民营民有制企业,有职工7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8人,辖大众巷、北关、东关村、祁连、市招待所、西南、南苑、新村、糖厂9个供热分公司和正在建设的新城区供热站。
  80年代中期,酒泉市开始修建办公楼和家属住宅楼,供热面积不大。80年代末,住宅楼、办公楼和商业网点楼房的投资建设规模日益扩大,供热事业随之发展。1990年,集中供热面积达30万平方米,其中市供热公司供热面积13万平方米,比1984年增加5.5万平方米,增长73%。
  为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求和日益发展的房产市场需要,部分企业、学校和医疗单位修建锅炉房自行供热。市供热公司投资近300万元,先后新建西南片、泉湖乡东关村等锅炉房6处,对东南片锅炉房改造扩容,扩大集中供热面积,到1995年底,市内供热管道总长94公里,供热单位89家,锅炉172台,其中年供热面积4万平方米以上11家,3—4万平方米8家,2—3万平方米11家,1—2万平方米25家,1万平方米以下34家,供热面积达78万平方米,其中市供热公司供热面积24万平方米,装机总容量72吨。1996年,供热公司开展企业精神创建活动,实施“123职工工程”,即强化一个思想——为人民服务思想,提高2个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3个热爱爱公司、爱岗位、爱自己。以此树立企业整体形象,强化自我管理意识。同时,针对供热质量问题,在10个锅炉房设立20个供热监测点,形成用户、供热公司、建设局3级监督检查网络。对祁连、小西街、北关、南苑4处锅炉房扩容。至年底,全市供热面积达90.1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供热53.51万平方米,供热管道总长度42公里。市供热公司集中供热面积达39.85万平方米,供热管道长度8公里,职工人数120人,产值355万元。1997年,对全市77家供热企业、195台锅炉关闭和技术改造,实行连片集中供热。开挖地沟铺设管径219—108毫米型供热主管道3万米,集中供热面积达到国家建设部规定的25%集中供热规模标准。1998年后,酒泉市房地产业迅速发展,供热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扩建、维修部分陈旧锅炉房,改造供热管线,相继新建东关、新世纪花园、酒泉糖厂等处集中供热锅炉房,大修和检修东南片、东关村和西南片11处21台供热锅炉,同时,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生态保护,全面推行集中供热的通知》精神,关闭19家单位和个人21台4吨以下小锅炉,减少污染源21个,节约煤炭5000多吨,减少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约200吨。2001年,新城区集中供热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市供热公司中标,并经省计划委员会批准立项。2002年底,市内有供热锅炉房110座,安装供热锅炉164台,总装机容量737吨,供热面积265万平方米,供热3.85万户。市热力总公司装机容量182吨,供热管线62公里,连片集中供热84万平方米,覆盖城区456栋楼房,供热用户1.5万户,产值1200万元。1983—2002年底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07.6万元。
  采暖费收缴1994年以前,采暖费以住房使用面积为标准,年每平方米10.92元,供热增容费按每平方米30元征收。1994年1月1日起,采暖费调整为年每平方米15.29元,增容费每平方米40元。1996年再次调整采暖费收交标准,营业性供暖锅炉年每平方米19.30元,非营业性锅炉年每平方米17元。
  1990—2002年供热情况一览表 表11-3供电1997年以前,酒泉城区只有酒泉变电站(110千伏)和西洞变电站(35千伏),供电范围包括酒泉城区、南郊工业园区、酒泉火车站、茅庵河滩。1997年,对变电站进行技术改造,将2万千伏安更换为4万千伏安,变电容量由4万千伏安增加到6万千伏安。同时,新建开闭所,改造原来的一回线、二回线,新建的酒开一回线、酒开二回线作为进线,开闭所5条出线为城区供电,解决城乡线路混接问题,提高城区供电可靠性。1998年,西洞变电站扩容,增装1万千伏安主变1台。1999年,新建果园变电站(110千伏),安装3.15万千伏主变2台,供电容量6.3千伏安,建成酒开一回线、酒开二回线、疗养院线、造纸厂线、国道线、制药厂线、西南一回线、新区一回线、新区二回线、肃州路支线。
  供电范围扩大为老城区、新城区、南郊工业区、西郊高新农业区、西郊经济园区、北郊开发区、站厂区7个区域。2000年,城区供电用户1.47万户,用电负荷15.24万千瓦,供电量1.61亿乡镇变电站千瓦时,售电量1.46亿千瓦时。2002年,将西洞变电站0.2千伏安主变更换为1万千伏安,开中线、开东线、开西线、开苑线、开南线增容改造结束,完成城区电网改造工程,城市居民用电实现1户1表。2002年,城区10千伏配电线路由1990年的10条增加到21条,线路总长由287.87公里增加到469.87公里,10千伏配电变压器由393台增加到1037台,总容量由3.24万千伏安增加到12.41万千伏安。城区供电用户由2000年的1.47万户增加到2.97万户,用电负荷由15.24万千瓦时增加到26.1万千瓦时,供电量由1.61亿千瓦时增加到2.03亿千瓦时,售电量由1.46亿千瓦时增加到1.82亿千瓦时。
  绿化20世纪70年代开始,酒泉市将城市绿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城市建设规划,逐步对城区道旁及主要街道釆取更换树种、新栽树苗、开辟绿地等措施,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面貌。进入90年代,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绿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组成部分,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通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庭院绿化、景点绿化、公园绿化等活动,城市环境面貌大为改观,到2002年底,城市绿地面积增加到318.84万平方米,公共绿地84.96万平方米,是1990年的4.5倍,人均绿地7.21平方米,比1990年增加4.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26.86%,比1990年提高6%。各类树木(乔木)总株数达到2236万株,草坪总面积26.76万平方米。
  道旁绿化道旁绿化以城区四周主要交通干线、公路道旁以及城内主要街巷、景点绿化为主。1990年,酒火公路拓宽后,在3公里段内两侧挖石换土,栽种各类树木2000株,种植绿篱、花草2000平方米。1992年,在城区四大街栽种国槐等苗木3000株,新辟绿地3000平方米。从1993年开始,按照城市规划和城市绿化建设以大环境绿化为重点的原则,先后完成312国道、酒火公路两侧、西关、军民团结路以及4大街、22条街巷、东环东路等地段和点式楼前等7个花坛绿化。到1994年底,栽种各类树木1.13万株,花草6176平方米,在法幢寺开辟桃花园6.66万平方米,植苗1.53万株。1995年,继续完成城区主要街巷、312国道、酒火公路、军民团结路绿化任务,同时,新辟法幢寺绿地5.66万平方米,当年共栽种各类苗木16万株,新辟绿地5500平方米,种植草、花坪1.9万平方米。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20%。1996年,在法幢寺种植8万株白杨、白榆,补种水磨沟娱乐中心近万株苗木,新辟怡心园、南关盘旋路群雕、肃园、北小游园和卫生街小游园等绿化景城市绿化点。1997年,城市绿化以旅游景点、公共绿地、单位庭院、居民楼院和苗木培育5大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为中心,增加绿化精品为措施,先后投资120万元,在公园路、酒银路、北关路、南关路、南环路等5条路段种植2.5米以上松、柏常青树2100株,绿化路段总长4.6公里。
  在点式楼、钟鼓楼、“腾飞”雕塑、盘旋路花坛等处种植常青树、草花、草坪3.5万平方米,在主要街巷、312国道等新开路段栽种国槐1341株、垂柳185株、常青树1581株、红叶小柏552株和各类灌木3000多株。为确保树木成活,投资46万元建成绿化水井14座,设置树沟围栏2608米。32个行政事业单位配合,在城区摆放鲜花2万盆。1998年,城市绿化建设围绕“绿荫工程”,先后投资260万元,更新、新栽和补种城区4条大街33条街巷以及酒金公路城区段、公园路、雄关路、酒银路、南关路、北关路、双拥路等路段林木,共栽种国槐、云彬、垂柳、馒头柳、樟子松等1万株,真正做到“建1条路,绿1条道”,道路绿化面积达到道路用地面积的25%以上。结合道路改建,在公园路、市农修厂西侧、南苑小区等处新辟公共绿地3块4060平方米,新辟夜光杯广场绿地、陇苑广场绿地、汉武御广场绿地、专署街广场绿地,使城市绿地面积大幅度增加。2000年后,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正确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制定以“四路二区”,即解放路、酒嘉绿色通道、滨河西路、国道312线航天公园段、南郊工业园区、新城区为重点的城市绿化规划方案,城市绿化建设纳入科学、健康发展轨道。到2002年底,完成“四路二区”一期、二期绿化工程总里程95.5公里,清运砂石100万立方米,平整绿化带55.7万平方米,绿化换土96万立方米,种植垂柳、国槐、松、柏等各类树木20.25万株,灌木11.8万株,种植草、花坪30万平方米,打机井2眼,建成U型渠20公里,埋设输水管道26公里。城区绿化主要完成4大街、33条街巷的树木新栽补种和景点绿化,在4大街、景点摆放鲜花10万盆,摆放欧式玻璃钢盆花(绢花)280盆。1990—2002年底,城区累计植树57万株,绿化投资5700万元。
  庭院绿化庭院绿化以单位门前和居民楼院绿化为主。1990年,庭院绿化面积8400平方米,种植各类苗木992株。1993年起,采取签订责任书、制定目标、评选达标单位等措施,使庭院绿化面积迅速增加,到1994年底,新增庭院绿化面城市幼儿园一角积3.5万平方米,评选出9个绿化达标单位,召开城市绿化建设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推进城市庭院绿化。1995年,新增庭院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评选出绿化达标单位11个。1996年,在南苑小区、水磨沟、东关、中深沟等4个小区新辟绿地1.7万平方米。10个单位庭院绿化达标,绿化面积达5万平方米。从1997年开始,庭院绿化被列为城市绿化建设五大工程之一,先后完成水磨沟住宅小区、南苑小区、尚武街小区、东文化街小区、东关住宅小区、北关小区等居民楼院绿化,共破水泥地坪1020平方米,建成花坛83个、花池56个,种植花草5200平方米,植树1089株,摆放鲜花1140多盆,面积1.5万平方米,对庭院绿化成绩突出单位进行达标验收,评选出酒泉中学等16个庭院绿化先进单位,并召开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推广先进经验。2002年开始,庭院绿化建设以创建“花园式”单位为目标,创建标准化小区为重点,实行责任区绿化制度,年底,庭院绿化达标单位发展到89个,4个居民小区被评为绿化先进小区。各小区共种植各类乔、灌木1.47万株,草坪5.43万平方米,花坛5000平方米。
  城市绿化建设—览表 表11—41990—2002年城市绿化情况统计表 表11—5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酒泉市肃州区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为人口、民族宗教、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农业、工业、商贸流通、旅游、交通、邮电通讯、城乡建设、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肃州区委员会、民主党派、群众团体、肃州区人民代表大会、肃州区人民政府、政协肃州区委员会、军事、公安、检察、审批、乡镇概况、人物等三十八章,记述了酒泉市肃州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酒泉市
相关地名
甘肃省
相关地名
兰州
相关地名
四川
相关地名
日本
相关地名
韩国
相关地名
北京
相关地名
海南
相关地名
山东
相关地名
天津
相关地名
连云港
相关地名
霍尔果斯
相关地名
总寨镇
相关地名
西洞镇
相关地名
清水镇
相关地名
三墩乡
相关地名
金佛寺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