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城乡规划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1691
颗粒名称: 第一节城乡规划
分类号: F299.274.2
页数: 6
页码: 187-192
摘要: 本节内容包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等。
关键词: 酒泉市 肃州区 城乡建设 城市经济

内容

第一节城乡规划
  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酒泉自西汉设郡即有城,东汉时古城毁于地震,荡然无存。前凉永和二年(公元346年)复建城(今鼓楼以西,即西半城),面积0.6平方公里。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展筑东半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增筑东关厢,面积达1.62平方公里。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用砖包肃州大城。1940年建西城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区面积扩大,各项设施逐步完善,但因无城市规划,城市布局松散,绿化覆盖面积小,道路系统和基础设施不完善。1979年,酒泉城市总体规划筹备工作启动。1982年,由清华大学建筑系师生设计,编制完成酒泉市《城市总体规划》,1983年10月由省政府审查批准实施。规划近期1990年,远期2000年。规划确定,酒泉城市是以农副产品加工和支农工业为主,具有古城风貌,文明朴素的区域中心城市。近期城区人口5万人,远期人口6一7万人。城区分为旧城、南石滩、西石滩、火车站、黄草粮站5片,旧城以行政生活区为主,南石滩为工业仓库区,火车站为对外交通用地,西石滩为建材工业用地,黄草粮站为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区。规划范围,南至火车站,西至酒嘉交界处,北至北崖头,东至茅庵河滩,期末城市面积达到8.44平方公里,人均1.5平方米。1985年县改市以后,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逐步增加。
  为适应开发战略需要和城市发展要求,1991、2001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在原总体规划基础上,先后两次修编《酒泉市城市总体规划》。新编《酒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遵循《城市规划法》规划原则,以省、地宏观经济规划和酒泉“八五”、“九五”计划和十年规划为依据,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整体统一。规划确定,把酒泉城市建成以农业优质资源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及商贸、教育为主导,旅游为特色的地域经济城市。此规划近期到2005年,总人口36.61万人,城市人口16万人,城区面积17.6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44%。远期到2020年,总人口48.16万人,城市人口30万人,城区面积33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62%。城市规划区包括城市建成区,南至西洞镇,西至西峰乡,东至泉湖乡及总寨镇一部分,北至果园乡、银达乡部分村,面积240平方公里,人均110平方米。城市分为老城区、新城区、南石滩区、火车站区4个功能区。
  城市规划1983年编《酒泉市城市总体规划》,市区划分为旧城区、南石滩、西石滩、火车站、黄草粮站5片。1991年规划,城区由旧城区、新城区、南石滩(南区)、火车站、西石滩(西区)、茅庵河滩(东区)6片组成。2001年编《酒泉市城市总体规戈盼将城市分为老城区、新城区、南石滩区、火车站区4个功能区。
  城区规划老城区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为综合区,以居住、商业、文化娱乐为重点。居住区以街坊成片改造,开发城北、城东居住小区,逐步完善各个居住区生活、教育、保健、文娱、饮食服务以及供排水、供热、供电、邮电、通讯、金融等公共设施。商业区以鼓楼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大街延伸,设置商业服务点和农贸市场。文化娱乐区在原有文化娱乐设施改造基础上,在各分区设置体育馆、游泳馆和其他文化娱乐设施。在北郊公园南侧设置中、高等院校和科研设计单位。进一步完善现有医疗卫生、卫生防疫、医药储备等设施,提高医疗水平,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在对旧城改造时,力求突出古城格局,保护历史文化。确定鼓楼为城市标志,在周围划出一定保护区域,围绕保护区开辟城市中心活动场地。以鼓楼为中心,半径45米区域内为禁建区,除道路外禁设任何建筑物,在半径70—85米之间,建筑高度不得超过2层,在半径85米以夕卜,每后退7米,限高可增加1层,老城区内建筑物高度不得超过5层,其它区域不得超过6层。同时确定东关什字向东至酒泉公园路段两侧为古城保护建筑控制区。以鼓楼为中心,东南西北4条大街沿街建筑形式要与鼓楼相协调,反映古城特色。
  新城区以行政、商业贸易、科技、居住为主,为行政办公中心地域,修建办公用房,逐步搬迁老城区行政部门。由世纪大道与西大街延伸段布置商业服务区,形成市级商业服务中心。在世纪大道东侧,敦煌路北侧设置文化娱乐中心,修建俱乐部、展览馆、影剧院、青少年科技馆及文艺场所等。在肃州路西侧设置体育中心,设置2处中等规模综合医院及高中等院校和科研单位。
  南石滩区为工业区,安排无污染工业。将工业集中至南石滩工业区,把城区宜于发展旅游、商业或其它产业用地置换出来。火车站区为对外交通、商业服务区,重点布置站场、仓储及站前服务设施。
  对外道路规划对外交通主要是铁路和公路。兰新铁路距城区12公里,酒火公路与此连接。312国道从城区西南部穿过。由于城市建设零散,造成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混杂,影响城市交通和各项事业发展。规划建议高速公路沿南干渠以南通过,城市过境公路沿外环路过北大河与甘新公路相接。
  城市道路规划城市道路采用环状加方格路网系统,南北向、东西向道路与环城路构成路网骨架。环城路分内环路和外环路。内环路为老城区环城路,主要解决老城区内部交通,并保护古城风貌;外环路主要解决过境交通。城区道路分为主干道、次主干道、支路。主干道联系城市各个功能区,由27号路及6号路作为城市主轴线,连通各区及城市纵横干道。主干道红线宽度30-50米,釆用3幅、4幅路形式。东西向主干道有1号、2号、3号、4号路。南北向主干道有5号、6号、7号、8号路及20号路。次干道和支路为城市分流道路,红线宽度分别为28—40米、18—20米,采用3幅、1幅路形式。主次干道总长114.5公里,主干道网密度3.5公里。城市主干道路中,5号、8号、4号路和20号路作为城市主要干道,15号路作为生活性干道,结合市政广场和绿化,形成市区一条景观大道。城区道路规划一览表 表11-1公共道路规划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期末公交车需求量200辆,市中心区公交线网密度为4公里/平方公里,边缘地区2.5公里/平方公里。公交站覆盖率按300米步行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建设用地的50%。按500米步行半径计,不小于90%。出租车拥有量每千人3辆。公交线路在保留原有1路、2路、3路、4路、5路、6路基础上,开通地区客运站至西峰乡、市客运站至火车站及从地区客运站为起、终点,经过广场和商业中心的新城区环路7、8、9路公交车。
  停车场规划设置外来机动车停车场3处,分别设置在外环路东、西、南3个入口处,每处面积1万平方米。内部停车场主要设置在火车站、城区公共设施中心和人口密集居住区,人均0.8平方米,共需公共停车场面积24万平方米。
  城市广场规划4处城市广场,总面积11.4万平方米。火车站广场,以交通和公共活动为广场夜景主;市政府广场和夜光杯广场,以游憩活动为主;新城区市政广场,以集会、大型活动为主;新城区东南部绿化广场,以绿化、休闲为主。
  绿地规划规划期末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11.26平方米,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大于85%,新建居民区、机关团体等绿地率大于30%,改建用地绿地率大于20%,新建工业商业区等绿地率大于15%。2005年,人均公共绿地6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25%。绿地以城市中心公园、北大河绿化带、世纪大道绿化带、两个交通绿环、主要道路两侧绿带、城区各类公园为框架,点、线、面结合,构成城市绿化系统。
  绿化走廊北大河为城区和北部的自然分隔带,沿岸多留绿地。旧城区绿地宽度控制在10-15米,新城区控制在50—100米。世纪大道绿化带与北大河绿化带相接,形成城市绿色通道。
  公园规划保留原有航天公园、北郊公园和西汉酒泉胜迹,在城市中心广场设综合性公园,为旅游和市民服务。在新城区北部沿北大河带状绿地,设滨河公园,为居民晨练、散步、休闲提供开放性场所。南郊生活区内设区级公园。
  街道绿地规划沿城市外环400米宽绿化带,为城区生态环境保护带,内环10-15米绿化带,为古城保护绿带和隔离带,形成2个绿环。在城市其他主干道两侧,规划带状绿地。充分利用街道空地和房前屋后,种树养花,绿化美化环境,结合旧城改造和道路拓宽拉直,建设小型游园绿地。
  供水排水规划规划2005年用水指标为人均日供水200升,日供水量5万吨。到2020年,人均日供水220升,日供水量10万吨。近期新、旧城区日供水量4万吨,火车站及南郊为0.5万吨,北大河以北区域为0.5万吨。2020年,新旧城区日供水量7万吨,火车站及南郊区为2万吨,北大河以北区域为1万吨。按城市布局设水厂3处,分片供水。
  工业废水可直接进入城市下水道,纳入污水处理厂。规划近期排水量按给水量的70%计,日排水3.5万吨,远期按80%计,日排水量8万吨。污水管网分干管和支干管,按远期环状管网布置,到2005年,管网普及率达到80%,2020年达到95%。近期设南郊和东郊2个污水处理厂,远期增加北大河污水提升泵站。东郊污水处理厂到2005年扩建为日处理污水3万吨,2020年达到6.5万吨。南郊污水处理厂建在南干渠以南、南郊工业园区东北角,2003年日处理污水0.5万吨,2020年为1.5万吨。污水处理厂均为二级生化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应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供电按照《城市电力网规划守则》、《城市电力规划规范》和《酒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用电量预测为1.5亿千瓦时,最大负荷3.5万千瓦时,2020年为5亿千瓦时,最大负荷11万千瓦时。城市供电仍由酒泉、果园2座110千伏变电站承担,变电总容量由123兆伏安增加到规划期末160兆伏安。在南郊工业区设置1座35/10千伏变电站,西洞变电所容量升级为2x10兆伏安。城区道路10千伏线路,采用电缆埋地方式。酒泉变电站与果园变电站供电范围在高新农业开发区以北,南郊及火车站由各自的35千伏变电站供电,规划期末将35千伏南郊变电站升级为110千伏,与酒泉变电站、果园变电站形成三足鼎立格局,10千伏供电线路半径均保持在5公里以内,每回线负荷控制在4000—5000千伏安以内。
  电信规划远期市内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40部,市区电话用户达到12万户,交换总容量15万门,长途电话电路3万门,交换总容量升至3.5万门,移动用户达到15—20万户。新建电信大楼1处,设交换机6万门,使其成为城区中心汇接局。并将东关、西关、酒金什字模块局交换容量升至1.5万门,对城市东、西、北区域开通市话交换服务,在南部工业区增设南郊模块局,交换机容量2万门。设邮政局(所)15-17处,每个局(所)服务半径为0.75公里。
  供热规划结合近期和远期城市集中供热发展规模和步骤,规划近期新建若干单台容积不小于7.0兆瓦小型集中供热锅炉房,关闭单台容量小于2.8兆瓦非生产用燃煤锅炉房,严禁新建小型燃煤锅炉房。至2010年,修建大型区域集中供热锅炉房。远期建成区域供热锅炉房6座,最大供热能力806兆瓦。除个别锅炉房直供95—70度低温水及65度的低温水外,其余区域供热锅炉房至小区热力站为1次热网,介质为130—70度高温水,从小区热力站至用户为2次热网,介质为95—70度低温水及65度低温水。设6座热力站,作为1次热网与2次热网换热连接系统。
  环境卫生规划规划期末,垃圾日产日清,清运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100%,粪便处理率100%。市区建9座中型垃圾转运站,商业繁华区或人口密度大的地区,按300—500米服务半径设公厕,一般街道,公厕间距不大于800米,公厕均为水冲式。建9个环卫站和1个环卫总站,环卫人员400—500人。增加环卫用车,达到每万人有大中型环卫专用车3辆标准。设环卫工人休息场合20处。在市区西北5公里处石滩上,建垃圾处理厂,日处理垃圾400吨。设置1处使用年限为10年的垃圾湮埋场。
  城镇规划酒泉市城镇规划,根据市域城镇分布特点、资源条件和产业状况,坚持系统和整体优化原贝U,合理确定城镇性质、职能、空间布局结构、发展战略目标及等级规模体系,旨在改善生存环境,提高城镇质量,带动市域经济持续发展。除现有西洞镇、清水镇、金佛寺镇、总寨镇4个建制镇外,将三墩乡改为建制镇。城镇体系为1个中心,3个产业延伸带,4个经济分区。即以市区为中心,总寨镇、三墩镇、金佛寺镇、清水镇为4个分中心,带动乡镇、村经济和城乡建设快速发展。沿铁路以西洞镇、东洞乡、清水镇为基点,沿酒金公路以银达乡、三墩镇为基点,沿312国道以总寨镇、上坝镇、泉湖乡、西峰乡为基点,沿城市3条对外交通干道形成市域产业延伸带。以工业、商贸为主导,旅游为特色,形成大产业、大市场。总寨镇、上坝镇、下河清乡城镇群,依托甘新公路,发挥交通便利,水土条件好等优势,以生产粮油为主,逐步扩大甜菜生产,利用荒地,发展林牧生产,建成中部粮油糖林牧经济区;三墩镇、怀茂乡、临水乡、铧尖乡、黄泥堡乡城镇群,发挥水土条件好、荒地资源多、西邻嘉峪关、北通航天城、交通便利等优势,在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基础上,围绕旅游开发和相关设施建设,以旅游服务为主,建成北部经济区;清水镇、屯升乡城镇群,发挥邻甘新公路、兰新铁路、清水铁路支线,交通便利优势,依托农副产品加工及建材,以物资集散、交流为主,建成东部经济区;金佛寺镇、丰乐乡、红山乡、东洞乡城镇群,发挥用水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优势,建成南部经济区,作为产业扩散基地。市域总人口2005年35—36万人,城镇化水平44%,2020年达到48万人,城镇化水平62%。
  城镇规模分为四级。一级为酒泉市区及西峰乡、泉湖乡、果园乡的一部分,人口有12万,2020年发展到30万。二级为清水、总寨、金佛寺、三墩、西洞镇,期末人口控制在1.5—3万人左右。三级为西峰乡、泉湖乡、果园乡、银达乡、临水乡、怀茂乡、上坝镇,人口控制在0.5—1万人左右。四级包括丰乐、东洞、屯升等乡,规划期末人口控制在0.2—0.5万人左右。
  总寨镇在发展规模农业和机械化生产基础上,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清水镇交通便利,主要发展物品交易、砂石等建材业。金佛寺镇在发展农业基础上,发展果品、畜牧产品等加工业。三墩镇在发展农业基础上,发展旅游服务产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西洞镇主要发展对外交通、物资集散。西峰乡、果园乡、泉湖乡、银达乡向非农型产业发展。临水乡、黄泥堡乡、上坝乡、红山乡、屯升乡、下河清乡重点发展农业型经济。怀茂乡、铧尖乡、东洞乡发展过渡型经济。
  修整和拓宽原有道路干线路面,打通怀茂至银达、三墩线路,形成北部地区环网交通,开通南部环线东洞至西洞段,形成东西交通复线,使市域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扩建南部水厂,远期在火车站区建1水厂,完善城区供水系统,解决旧城区和近郊结合部农民用水。乡镇继续进行防氟改水,洪水片解决饮水困难。远期结合农宅改造和居住集中化,逐步解决自来水。一般乡镇采用渗坑、渗井等方式对污水初步处理再排放或灌溉。市区及周边重点镇可集中处理,统一规划,设置污水处理厂,逐步加强对城镇污水排放科学管理,做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同时完善和改造城镇供电网络和通信系统。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酒泉市肃州区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为人口、民族宗教、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农业、工业、商贸流通、旅游、交通、邮电通讯、城乡建设、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肃州区委员会、民主党派、群众团体、肃州区人民代表大会、肃州区人民政府、政协肃州区委员会、军事、公安、检察、审批、乡镇概况、人物等三十八章,记述了酒泉市肃州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西洞镇
相关地名
清水镇
相关地名
金佛寺镇
相关地名
总寨镇
相关地名
上坝镇
相关地名
泉湖乡
相关地名
西峰乡
相关地名
银达乡
相关地名
三墩镇
相关地名
怀茂乡
相关地名
临水乡
相关地名
铧尖乡
相关地名
黄泥堡乡
相关地名
丰乐乡
相关地名
红山乡
相关地名
东洞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