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城乡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1690
颗粒名称: 第十一章城乡建设
分类号: F299.274.2
页数: 22
页码: 187-208
摘要: 本章内容包括:城乡规划、城乡建设等。
关键词: 酒泉市 肃州区 城乡建设 城市经济

内容

第十一章城乡建设
  第一节城乡规划
  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酒泉自西汉设郡即有城,东汉时古城毁于地震,荡然无存。前凉永和二年(公元346年)复建城(今鼓楼以西,即西半城),面积0.6平方公里。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展筑东半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增筑东关厢,面积达1.62平方公里。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用砖包肃州大城。1940年建西城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区面积扩大,各项设施逐步完善,但因无城市规划,城市布局松散,绿化覆盖面积小,道路系统和基础设施不完善。1979年,酒泉城市总体规划筹备工作启动。1982年,由清华大学建筑系师生设计,编制完成酒泉市《城市总体规划》,1983年10月由省政府审查批准实施。规划近期1990年,远期2000年。规划确定,酒泉城市是以农副产品加工和支农工业为主,具有古城风貌,文明朴素的区域中心城市。近期城区人口5万人,远期人口6一7万人。城区分为旧城、南石滩、西石滩、火车站、黄草粮站5片,旧城以行政生活区为主,南石滩为工业仓库区,火车站为对外交通用地,西石滩为建材工业用地,黄草粮站为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区。规划范围,南至火车站,西至酒嘉交界处,北至北崖头,东至茅庵河滩,期末城市面积达到8.44平方公里,人均1.5平方米。1985年县改市以后,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逐步增加。
  为适应开发战略需要和城市发展要求,1991、2001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和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在原总体规划基础上,先后两次修编《酒泉市城市总体规划》。新编《酒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遵循《城市规划法》规划原则,以省、地宏观经济规划和酒泉“八五”、“九五”计划和十年规划为依据,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体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整体统一。规划确定,把酒泉城市建成以农业优质资源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及商贸、教育为主导,旅游为特色的地域经济城市。此规划近期到2005年,总人口36.61万人,城市人口16万人,城区面积17.6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44%。远期到2020年,总人口48.16万人,城市人口30万人,城区面积33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达到62%。城市规划区包括城市建成区,南至西洞镇,西至西峰乡,东至泉湖乡及总寨镇一部分,北至果园乡、银达乡部分村,面积240平方公里,人均110平方米。城市分为老城区、新城区、南石滩区、火车站区4个功能区。
  城市规划1983年编《酒泉市城市总体规划》,市区划分为旧城区、南石滩、西石滩、火车站、黄草粮站5片。1991年规划,城区由旧城区、新城区、南石滩(南区)、火车站、西石滩(西区)、茅庵河滩(东区)6片组成。2001年编《酒泉市城市总体规戈盼将城市分为老城区、新城区、南石滩区、火车站区4个功能区。
  城区规划老城区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为综合区,以居住、商业、文化娱乐为重点。居住区以街坊成片改造,开发城北、城东居住小区,逐步完善各个居住区生活、教育、保健、文娱、饮食服务以及供排水、供热、供电、邮电、通讯、金融等公共设施。商业区以鼓楼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大街延伸,设置商业服务点和农贸市场。文化娱乐区在原有文化娱乐设施改造基础上,在各分区设置体育馆、游泳馆和其他文化娱乐设施。在北郊公园南侧设置中、高等院校和科研设计单位。进一步完善现有医疗卫生、卫生防疫、医药储备等设施,提高医疗水平,健全医疗保障体系。在对旧城改造时,力求突出古城格局,保护历史文化。确定鼓楼为城市标志,在周围划出一定保护区域,围绕保护区开辟城市中心活动场地。以鼓楼为中心,半径45米区域内为禁建区,除道路外禁设任何建筑物,在半径70—85米之间,建筑高度不得超过2层,在半径85米以夕卜,每后退7米,限高可增加1层,老城区内建筑物高度不得超过5层,其它区域不得超过6层。同时确定东关什字向东至酒泉公园路段两侧为古城保护建筑控制区。以鼓楼为中心,东南西北4条大街沿街建筑形式要与鼓楼相协调,反映古城特色。
  新城区以行政、商业贸易、科技、居住为主,为行政办公中心地域,修建办公用房,逐步搬迁老城区行政部门。由世纪大道与西大街延伸段布置商业服务区,形成市级商业服务中心。在世纪大道东侧,敦煌路北侧设置文化娱乐中心,修建俱乐部、展览馆、影剧院、青少年科技馆及文艺场所等。在肃州路西侧设置体育中心,设置2处中等规模综合医院及高中等院校和科研单位。
  南石滩区为工业区,安排无污染工业。将工业集中至南石滩工业区,把城区宜于发展旅游、商业或其它产业用地置换出来。火车站区为对外交通、商业服务区,重点布置站场、仓储及站前服务设施。
  对外道路规划对外交通主要是铁路和公路。兰新铁路距城区12公里,酒火公路与此连接。312国道从城区西南部穿过。由于城市建设零散,造成对外交通和城市交通混杂,影响城市交通和各项事业发展。规划建议高速公路沿南干渠以南通过,城市过境公路沿外环路过北大河与甘新公路相接。
  城市道路规划城市道路采用环状加方格路网系统,南北向、东西向道路与环城路构成路网骨架。环城路分内环路和外环路。内环路为老城区环城路,主要解决老城区内部交通,并保护古城风貌;外环路主要解决过境交通。城区道路分为主干道、次主干道、支路。主干道联系城市各个功能区,由27号路及6号路作为城市主轴线,连通各区及城市纵横干道。主干道红线宽度30-50米,釆用3幅、4幅路形式。东西向主干道有1号、2号、3号、4号路。南北向主干道有5号、6号、7号、8号路及20号路。次干道和支路为城市分流道路,红线宽度分别为28—40米、18—20米,采用3幅、1幅路形式。主次干道总长114.5公里,主干道网密度3.5公里。城市主干道路中,5号、8号、4号路和20号路作为城市主要干道,15号路作为生活性干道,结合市政广场和绿化,形成市区一条景观大道。城区道路规划一览表 表11-1公共道路规划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期末公交车需求量200辆,市中心区公交线网密度为4公里/平方公里,边缘地区2.5公里/平方公里。公交站覆盖率按300米步行半径计算,不小于城市建设用地的50%。按500米步行半径计,不小于90%。出租车拥有量每千人3辆。公交线路在保留原有1路、2路、3路、4路、5路、6路基础上,开通地区客运站至西峰乡、市客运站至火车站及从地区客运站为起、终点,经过广场和商业中心的新城区环路7、8、9路公交车。
  停车场规划设置外来机动车停车场3处,分别设置在外环路东、西、南3个入口处,每处面积1万平方米。内部停车场主要设置在火车站、城区公共设施中心和人口密集居住区,人均0.8平方米,共需公共停车场面积24万平方米。
  城市广场规划4处城市广场,总面积11.4万平方米。火车站广场,以交通和公共活动为广场夜景主;市政府广场和夜光杯广场,以游憩活动为主;新城区市政广场,以集会、大型活动为主;新城区东南部绿化广场,以绿化、休闲为主。
  绿地规划规划期末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11.26平方米,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大于85%,新建居民区、机关团体等绿地率大于30%,改建用地绿地率大于20%,新建工业商业区等绿地率大于15%。2005年,人均公共绿地6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25%。绿地以城市中心公园、北大河绿化带、世纪大道绿化带、两个交通绿环、主要道路两侧绿带、城区各类公园为框架,点、线、面结合,构成城市绿化系统。
  绿化走廊北大河为城区和北部的自然分隔带,沿岸多留绿地。旧城区绿地宽度控制在10-15米,新城区控制在50—100米。世纪大道绿化带与北大河绿化带相接,形成城市绿色通道。
  公园规划保留原有航天公园、北郊公园和西汉酒泉胜迹,在城市中心广场设综合性公园,为旅游和市民服务。在新城区北部沿北大河带状绿地,设滨河公园,为居民晨练、散步、休闲提供开放性场所。南郊生活区内设区级公园。
  街道绿地规划沿城市外环400米宽绿化带,为城区生态环境保护带,内环10-15米绿化带,为古城保护绿带和隔离带,形成2个绿环。在城市其他主干道两侧,规划带状绿地。充分利用街道空地和房前屋后,种树养花,绿化美化环境,结合旧城改造和道路拓宽拉直,建设小型游园绿地。
  供水排水规划规划2005年用水指标为人均日供水200升,日供水量5万吨。到2020年,人均日供水220升,日供水量10万吨。近期新、旧城区日供水量4万吨,火车站及南郊为0.5万吨,北大河以北区域为0.5万吨。2020年,新旧城区日供水量7万吨,火车站及南郊区为2万吨,北大河以北区域为1万吨。按城市布局设水厂3处,分片供水。
  工业废水可直接进入城市下水道,纳入污水处理厂。规划近期排水量按给水量的70%计,日排水3.5万吨,远期按80%计,日排水量8万吨。污水管网分干管和支干管,按远期环状管网布置,到2005年,管网普及率达到80%,2020年达到95%。近期设南郊和东郊2个污水处理厂,远期增加北大河污水提升泵站。东郊污水处理厂到2005年扩建为日处理污水3万吨,2020年达到6.5万吨。南郊污水处理厂建在南干渠以南、南郊工业园区东北角,2003年日处理污水0.5万吨,2020年为1.5万吨。污水处理厂均为二级生化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应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供电按照《城市电力网规划守则》、《城市电力规划规范》和《酒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用电量预测为1.5亿千瓦时,最大负荷3.5万千瓦时,2020年为5亿千瓦时,最大负荷11万千瓦时。城市供电仍由酒泉、果园2座110千伏变电站承担,变电总容量由123兆伏安增加到规划期末160兆伏安。在南郊工业区设置1座35/10千伏变电站,西洞变电所容量升级为2x10兆伏安。城区道路10千伏线路,采用电缆埋地方式。酒泉变电站与果园变电站供电范围在高新农业开发区以北,南郊及火车站由各自的35千伏变电站供电,规划期末将35千伏南郊变电站升级为110千伏,与酒泉变电站、果园变电站形成三足鼎立格局,10千伏供电线路半径均保持在5公里以内,每回线负荷控制在4000—5000千伏安以内。
  电信规划远期市内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40部,市区电话用户达到12万户,交换总容量15万门,长途电话电路3万门,交换总容量升至3.5万门,移动用户达到15—20万户。新建电信大楼1处,设交换机6万门,使其成为城区中心汇接局。并将东关、西关、酒金什字模块局交换容量升至1.5万门,对城市东、西、北区域开通市话交换服务,在南部工业区增设南郊模块局,交换机容量2万门。设邮政局(所)15-17处,每个局(所)服务半径为0.75公里。
  供热规划结合近期和远期城市集中供热发展规模和步骤,规划近期新建若干单台容积不小于7.0兆瓦小型集中供热锅炉房,关闭单台容量小于2.8兆瓦非生产用燃煤锅炉房,严禁新建小型燃煤锅炉房。至2010年,修建大型区域集中供热锅炉房。远期建成区域供热锅炉房6座,最大供热能力806兆瓦。除个别锅炉房直供95—70度低温水及65度的低温水外,其余区域供热锅炉房至小区热力站为1次热网,介质为130—70度高温水,从小区热力站至用户为2次热网,介质为95—70度低温水及65度低温水。设6座热力站,作为1次热网与2次热网换热连接系统。
  环境卫生规划规划期末,垃圾日产日清,清运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100%,粪便处理率100%。市区建9座中型垃圾转运站,商业繁华区或人口密度大的地区,按300—500米服务半径设公厕,一般街道,公厕间距不大于800米,公厕均为水冲式。建9个环卫站和1个环卫总站,环卫人员400—500人。增加环卫用车,达到每万人有大中型环卫专用车3辆标准。设环卫工人休息场合20处。在市区西北5公里处石滩上,建垃圾处理厂,日处理垃圾400吨。设置1处使用年限为10年的垃圾湮埋场。
  城镇规划酒泉市城镇规划,根据市域城镇分布特点、资源条件和产业状况,坚持系统和整体优化原贝U,合理确定城镇性质、职能、空间布局结构、发展战略目标及等级规模体系,旨在改善生存环境,提高城镇质量,带动市域经济持续发展。除现有西洞镇、清水镇、金佛寺镇、总寨镇4个建制镇外,将三墩乡改为建制镇。城镇体系为1个中心,3个产业延伸带,4个经济分区。即以市区为中心,总寨镇、三墩镇、金佛寺镇、清水镇为4个分中心,带动乡镇、村经济和城乡建设快速发展。沿铁路以西洞镇、东洞乡、清水镇为基点,沿酒金公路以银达乡、三墩镇为基点,沿312国道以总寨镇、上坝镇、泉湖乡、西峰乡为基点,沿城市3条对外交通干道形成市域产业延伸带。以工业、商贸为主导,旅游为特色,形成大产业、大市场。总寨镇、上坝镇、下河清乡城镇群,依托甘新公路,发挥交通便利,水土条件好等优势,以生产粮油为主,逐步扩大甜菜生产,利用荒地,发展林牧生产,建成中部粮油糖林牧经济区;三墩镇、怀茂乡、临水乡、铧尖乡、黄泥堡乡城镇群,发挥水土条件好、荒地资源多、西邻嘉峪关、北通航天城、交通便利等优势,在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基础上,围绕旅游开发和相关设施建设,以旅游服务为主,建成北部经济区;清水镇、屯升乡城镇群,发挥邻甘新公路、兰新铁路、清水铁路支线,交通便利优势,依托农副产品加工及建材,以物资集散、交流为主,建成东部经济区;金佛寺镇、丰乐乡、红山乡、东洞乡城镇群,发挥用水条件好,矿产资源丰富优势,建成南部经济区,作为产业扩散基地。市域总人口2005年35—36万人,城镇化水平44%,2020年达到48万人,城镇化水平62%。
  城镇规模分为四级。一级为酒泉市区及西峰乡、泉湖乡、果园乡的一部分,人口有12万,2020年发展到30万。二级为清水、总寨、金佛寺、三墩、西洞镇,期末人口控制在1.5—3万人左右。三级为西峰乡、泉湖乡、果园乡、银达乡、临水乡、怀茂乡、上坝镇,人口控制在0.5—1万人左右。四级包括丰乐、东洞、屯升等乡,规划期末人口控制在0.2—0.5万人左右。
  总寨镇在发展规模农业和机械化生产基础上,重点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清水镇交通便利,主要发展物品交易、砂石等建材业。金佛寺镇在发展农业基础上,发展果品、畜牧产品等加工业。三墩镇在发展农业基础上,发展旅游服务产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西洞镇主要发展对外交通、物资集散。西峰乡、果园乡、泉湖乡、银达乡向非农型产业发展。临水乡、黄泥堡乡、上坝乡、红山乡、屯升乡、下河清乡重点发展农业型经济。怀茂乡、铧尖乡、东洞乡发展过渡型经济。
  修整和拓宽原有道路干线路面,打通怀茂至银达、三墩线路,形成北部地区环网交通,开通南部环线东洞至西洞段,形成东西交通复线,使市域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扩建南部水厂,远期在火车站区建1水厂,完善城区供水系统,解决旧城区和近郊结合部农民用水。乡镇继续进行防氟改水,洪水片解决饮水困难。远期结合农宅改造和居住集中化,逐步解决自来水。一般乡镇采用渗坑、渗井等方式对污水初步处理再排放或灌溉。市区及周边重点镇可集中处理,统一规划,设置污水处理厂,逐步加强对城镇污水排放科学管理,做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同时完善和改造城镇供电网络和通信系统。
  第二节城乡建设街道建设1989年起,按照《酒泉市城市总体规划》,有计划、分步骤新建、扩建和维修城区道路,合理设置沿街商业网点及公共建筑,使城市街道功能逐步完善,设施逐步齐全。
  道路建设重点改、扩建312国道城区段、酒火路及市内道路,到1991年底,完成312国道和酒火路7.25公里改建、扩建工程,铺筑沥青路面13.1万平方米,安装道牙3.53万块,建桥3座,修涵洞12座347米,开防洪渠1028米。完成北关路、南环路、自强巷、平等巷、点式楼南等29条街巷道路,新建、维修、铺筑沥青路面11条19.1万平方米,维修道路3.81万平方米,维修、铺设人行道1.53万平方米,新架路灯140盏。城区道路总长27.4公里,路灯903盏。1992年,维修城区道路29条1.2万平方米,铺设人行道6447平方米,架设路灯74盏。1994年开始,完成东环路1.7公里扩建工程,铺筑沥青路面3.2万平方米,完成晋城门道路160米铺筑工程以及城门加固装饰。新建小西街,拓宽北关路,维修街巷道路36条2.1万平方米,维修、装饰人行道1万平方米,南大街盘旋路拆迁住房150户及其他建筑1万平方米,延伸城区照明线路6公里,新架设、更换路灯238盏。1996年,城区道路建设以主干道及小巷道路建设为主,搬迁8户居民,完成北关至酒金公路、南后中路、富民巷、北后三巷、北关楼群、南市街、平等巷、酒金公路和3个开发小区11项道路建设工程,施工路段长达6395米,面积7.2万平方米。维修城区道路27条1万平方米,铺设、维修人行道2.2万平方米,完成城区50条街巷道路名称标牌制作安装。完成南关交通指挥岗设置、“腾飞”雕塑和五叉路口高杆灯安装,架设北关道路双排式路灯40盏,在南大街安装花灯16柱,建成花灯一条街。1997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950万元,其中城市道路建设投资869万元,拆迁安置居民35户,单位36个,总拆迁面积1.1万平方米,拓宽改造道路6条,总长20公里,其中拓宽公园路1公里,面积2万平方米。拓宽酒银公路1.5公里,面积2.6万平方米,建涵洞4座。拓宽、新建酒金公路3.6公里,铺筑沥青路面5.8万平方米,行车道由7米扩至16米。东文化街、南大街至青年街段,路面由6米拓为9米。完成北环东路1公里路段路基建设,312国道9.2公里加宽改造工程,行车道由9米拓至16—18米,并埋设道牙。投资85万元在酒银公路、酒金公路、公园路等架各式路灯170盏,在鼓楼周围安装花灯8柱,在火车站广场安装18米高杆灯1柱。投资73万元,维修城区街巷23条2万平方米,人行道1万平方米,火车站广场8000平方米。在城区道旁新种、补种国槐、垂柳1526株,松柏等常青树1581株,红叶小柏552株,各类花灌木3000余株。到年底,城市道路总长115公里,是1991年的2.1倍;道路面积141.18万平方米,是1990年的2.6倍;人行道面积23.08万平方米,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6.3平方米;路灯1294盏,是1990年的1.8倍。1998—1999年,以创建全省文明城市为中心,严格按照《酒泉市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两年投资2815万元,拆迁安置居民180户,单位41个,拆迁面积9800平方米,完成酒火路南段、滨河西路、西峰寺路、北环路、小西街、南后中路、公园路、肃园街、尚武街、仓后街、建设路等道路新建和拓宽改造,总长28.66公里,面积35万平方米。酒火路建设中,组织包括省地驻酒单位、驻酒部队在内250个单位参加建设,投入机械850辆(台),劳动日3.2万个,完成8公里绿化带开挖换土,工程量达12万立方米。完成仿古一条街规划设计方案,拆迁沿街32户居民住宅,23个单位,拆迁面积1.8万平方米。修城区道路1.7万平方米,封闭4大街树沟围栏路口220个,粉刷围栏9709米,制做围栏150。米,修整、铺设人行道2.38万平方米,改造路灯线路3.2公里,安装更换路灯200盏,安装灯箱广告150副。完成霓虹灯一条街(南大街)规划设计和部分路段安装。2000年,坚持“跳出老区建新区、建好新区带老区”整体思路,城市道路建设速度随之加快。重点完成新城区世纪大道、肃州路、敦煌路、富康路、安康路、雄关路新建和南郊工业园区道路改扩建。完成老城区街巷道路新建、扩建和路灯架设。到2002年底,施工道路23.74公里40.8万平方米,铺筑沥青路面47.3万平方米,镶道牙20.15公里,维修、更换人行道砖4.6万平方米。为亮化城市,敷设电缆24.6公里,架设路灯392盏,改造路灯122盏,架设高杆灯、礼花灯22柱,射灯、树荫灯260盏,轮廓灯400米,彩虹拱灯管28个600米,安装灯箱广告仿古一条街504副,护栏广告1416块。按规划完成公园路汉唐一条街道路改造及配套工程,埋设喷灌管网1.36公里,种植垂柳197株,埋设电缆1.5公里,架设5火仿古花灯50柱,铺筑混凝土路面7400平方米,铺设人行道彩砖8400平方米。城区道路总长147.3公里,面积262.66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31.1万平方米,桥梁24座,其中立交桥1座,路灯3760盏。
  公共设施1989年后,公共设施建设逐步展开,在老城区改造中,按照建造十大专业市场、十大商场、十大旅游景点规划,商业、文化、教育、旅游、服务等,以鼓楼为中心,向四大街辐射,发展为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的商业网络。到1991年底,在城市主要街道建成文化馆、新华书店、市医院、中医院、卫生防疫站、食品商场、民族饭店、汽车站。中小学和幼儿园相继建成教学楼,各街区建成游乐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从1992年开始,鼓楼西南角建成文化长廊,南环西路建成贸易大厦,南关雕塑南侧建成酒泉电视台,北环西路建成第三幼儿园。投资68万元,在体育场建成游泳池1处,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水面面积1750平方米。完成南盘旋路中心花坛、北方小游园等景点建设。1994年起,东街建成酒泉商厦、东方美食娱乐城、肃州市场、万佳超市,南街建成新世纪商厦、新亚商场、步步高娱乐城、温州大厦、华联超市、彩虹桥批发市场,以及鑫利商城、天山大厦、春光蔬菜批发市场、东洲家俱城、金利地下农贸市场、华鑫建材市场、汽车批发交易市场、水磨沟市场、福华市场、南方装饰城等。完成点式楼前名为《春》、演亮船》、《比力气》、《母子情》4座雕塑建设和“金泉”雕塑维修。建成夜光杯广场、怡心园、白腊园等景点,并新建北郊公园、航天公园和植物园。
  房屋建设1990年,城区有房屋162.13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楼房8.16万平方米,住宅平房14.67万平方米,办公及商业用房139.3万平方米,住房中私产房1000余户7万平方米。住宅楼房多为4层,平房多为土木结构或砖土木结构。较集中的住宅楼群有专署街楼群、北关楼群、东关楼群、点式楼住宅小区等。此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多方筹集资金,建设经济适用房,大力发展商品房,改善干部职工及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城建开发、西峰、银达、泉湖、果园、金佛寺等建筑公司,进行房地产开发,房屋建设向“规模连片、配套合理、综合开发”的方向发展。1998年,投资7070万元对公园路进行整体改造,按汉唐风格新建沿街房屋5.96万平方米。2002年,投资3940万元改造尚武街南段,建成欧式风格的住宅4栋2.91万平方米,商业铺面1.23万平方米。至2002年,先后在城区新建新世纪花园、北新花园、康盛花园、明珠花园、月亮湾小区、阳光小区、南苑小区、东关苑、世博花园等住宅小区18个,建筑面积112.77万平方米,占住宅建筑面积的37.6%,城区有房屋701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由1990年的8.42平方米提高到18.1平方米。
  集镇建设1990年以前,酒泉市基础设施较好的乡镇有总寨镇、清水镇、西洞镇、金佛寺镇。此后,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小城镇试点建设工作推进,根据西部大开发和“再造酒泉”战略目标,把集镇建设作为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措施,坚持“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抓点带面、分类指导”原则,全面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全市19个乡镇设立由乡镇分管领导负责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站,制定集镇建设规划,签订目标责任书,集镇建设迈入科学有序的发展轨道。1990年,全市乡镇共新建文化室394处,建成示范村60个,改造居民点52个,新建、翻建农户住宅773户。新建小学16所,集镇建设项目16个,建筑面积3478平方米。新建道路32公里,铺筑沥青路面4480平方米。当年酒泉市被评为全省村镇建设先进单位。
  1991年,村镇建设坚持以示范村建设为重点,通过现场测量、编制《示范村村庄规划汇编》和农宅设计等措施,促进村镇建设发展。到1993年,铺筑村镇沥青路面68公里,新建、改造农贸市场9处,硬化市场1.5万平方米,新建货棚2970平方米,新建各类建筑3.23万平方米,新建农宅2150户26万平方米,改造10个村组的村容村貌,架设路灯120盏。
  1994年开始,集镇建设结合小康工程,坚持“典型引路、示范引导”原则,编制总寨镇、清水镇、西洞镇、金佛寺镇和西峰乡为重点的“四镇一乡”小城镇规划,在新村1组、水磨沟3组、中深沟8组进行农民住宅建设试点及村容村貌改造。到1996年底,有1.636万户农民新建、改建住宅428万平方米,新建标准化居民点849个,新建农贸市场3个,其中总寨镇西部市场为全市农乡镇一角村规模最大的批发市场,完成公共和生产性建筑14万平方米。14个乡镇、41个村开通程控长途电话,5个乡镇4500户开通闭路电视,19个乡镇全部用上自来水或安全卫生的水窖水,有67户农民新建“四位一体”沼气池。太阳能、生态农业、养殖等科技成果在农村广泛应用。
  1997年起,集镇建设坚持“统一规划、分类指导、先易后难、整体推进”的指导思想,根据三种不同类型小城镇建设标准具体实施。总寨镇、西洞镇、清水镇、三墩乡、金佛寺镇等一批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水平较高、投资环境优越的小城镇逐步发展成为区域性中心城镇,并涌现出一批具有“一镇(乡)一品”特色的小城镇,如泉湖乡蔬菜基地、银达乡蘑菇种植基地、果园乡奶牛养殖基地、上坝乡制种基地。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建制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集贸市场、商业网点、教育、医疗、水、电、通讯设施。省、国道公路网络和村村通道路网络普遍形成。到2002年,小城镇道路总长85公里,硬化率达70%,其中建制镇达到100%;自来水管道总长26公里,其中建制镇15公里,自来水供应量达到3397吨,其中建制镇2794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其中建制镇达到98%;住宅面积44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15平方米;小城镇园林绿化覆盖率达到21%,城镇化水平按常住人口计算达到4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新城区2000年4月,成立新城区建设管理委员会,为正县级事业单位,编制15人。主要监管开发区规划执行和重大项目实施,落实开发区建设有关政策,协调解决水、电、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以及资金筹措、土地征管等事宜。至此新城区建设拉开帷幕。从2002年起,在城郊西峰、泉湖2个乡紧毗老城区西、南地界实施新城区开发,计划一期工程4平方公里,二期工程(含玉门油田生活基地)6平方公里。
  土地征用和农户安迁新城区建设用地依照《土地管理法》及相关规定,依法征用,依法补偿,妥善安置,至2002年已征地5149.59亩,其中,玉门油田生活基地建设用地2607亩,主干道路建设用地1399.66亩,世纪广场占地261亩,市政大厦建设用地132.07亩,有偿出让749.86亩。一期工程涉及西峰、泉湖2个乡6村21个村民小组1260户农户4426人。至2002年底,对已征土地上3700间房屋、360座蔬菜温室大棚等设施勘测丈量、造册登记、分门別类补偿兑换,搬迁农户560户1960人。采取划拨自建住宅楼、货币安置、村组统一规划修建门点出租、鼓励农户从事第三产业等办法,解决失去耕地的农民生活问题。期冋,货币安置134户488人,整体搬迁的4个村民小组住宅楼正在建设中。
  基建工程道路工程计划投资7423万元,2002年底,完成工程量4571万元,铺筑道路11条18.5公里,安装道牙68公里,铺筑沥青路面30万平方米,敦煌路、肃州路、盘旋西路、西关路4条道路工程竣工,世纪大道、世纪广场周围网格道路正在施工中。上下水工程计划投资2292万元,2002年底完成工程量1332万元,累计开挖回填管道沟30公里,土方量67.5万立方米,铺设上水管道12.5公里,下水管道13.5公里,设置检查井780座。供热工程由热力总公司中标投资建设,工程计划投资1.056亿元,2002年底完成工程量728万元,管道铺设及锅炉安装就绪供热。通讯工程由酒泉电信局牵头组织实施,各通讯单位共新城区同投资建设,计划投资1128万元,2002年底完成工程量640万元,埋设通讯管网19公里,设置检查井220座。电力工程由嘉峪关电业局与地方政府共同投资建设,其中地方政府负责电力电缆沟砌筑工程,计划投资1000万元,完成电缆沟砌筑工程量432万元,嘉峪关电业局负责电力电缆穿线工程,计划投资1585万元,已完成工程量700万元,穿线2公里,设置箱变、分节箱14台。绿化工程计划投资1585万元,2002年底完成工程量548万元,道路建设与绿化工作同步进行,完成肃州路、敦煌路、盘旋西路、西关路、世纪大道中段及网格道路绿化,栽植绿化隔离带19公里,人行道树木33公里,栽植各类树木1.5万株,花灌木7.7万株,种植草坪3500平方米。各项目建设单位进行庭院绿化,栽植各类树木1000多株,种植草坪1.5万多平方米。灯饰工程合同总投资2331.2万元,完成工程量1072万元,架设敦煌路东段、盘旋西路、西关路、肃州路北段及酒火路南段等5条道路的路灯453柱906盏、中杆灯8柱32盏,埋设路灯电缆20公里。世纪湖建设工程由水务局负责组织实施,工程计划总投资1158万元,完成工程量1158万元,已竣工蓄水。世纪广场建设工程按原广场106亩的设计方案,计划投资3523万元,完成广场平整碾压、绿化树木栽植、水道开挖、管线埋设及部分景点建设等工程量511万元。世纪广场主体雕塑及环岛雕塑,分别由中国美院和陕西庞氏雕塑艺术有限公司设计制作和安装,合同总造价732万元,完成两雕塑设计和制作小样。
  入驻单位至2002年底,批准入驻单位投资项目35个,其中农民投资自建住宅楼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18亿元,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年底完成项目投资2亿元,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三正世纪学校教学楼、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武装部办公楼竣工使用,市政大厦、建设大厦、酒泉市(地级)中级人民法院、甘肃省检察院酒泉分院、酒泉市(地级)地方税务局、酒泉市(地级)国家税务局、中国移动通信公司酒泉分公司办公楼等建设项目竣工在即。
  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建区2000年,酒泉市委、市政府在广泛调查研究基础上,针对以往项目建设规模小、档次低、布局分散、辐射带动能力弱的状况,决定建设酒泉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集全市之智、举全市之力打造招商引资新平台。4月,酒泉地区行署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批准设立酒泉市高新技术工业园区,2001年8月被甘肃省经贸委批准为省级高新技术工业园,2002年被甘肃省乡镇企业局批准为省级乡镇企业东西合作示范区。园区位于酒泉市南郊,南邻兰新铁路复线,北接正在开发的新城区,以酒火公路为界,向西4公里,向东2公里至茅庵河西岸,南北长约9公里,东西宽约4公里,远期规划面积36.8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种子加工、生物制药、新型建材和仓储运输等主导产业。
  园区自然条件园区所处区域地势平坦、地形开阔,除部分耕地外,其余均为戈壁砾石地带,地层岩性单一,承载力大于300吨/平方米,为工业建设理想用地。园区地处内陆,海拔1450—1590米,干燥少雨、日照长、温差大、蒸发强烈,大气环境质量符合GB3095—82二级标准。区内蕴藏着丰富的可利用地下水资源,静储量250亿立方米,动储量10.5亿立方米,水质符合国家卫生饮用二级标准。酒火二级公路南北贯穿园中,1。公里地方铁路干线和8.3公里支线与兰新铁路线相接,连云港至霍尔果斯国道主干线清一嘉高速公路穿园而过,交通便捷,物流畅通,是酒泉人流、物流、商流必经之地。
  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园区设立后,严格按“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运作”建园思路和“因地制宜、立足实际、着眼长远、适度超前”的原则,修订完善园区总体规划。采取“政府专项投入、有关部门超前投资、施工单位垫付投入、民间资金参与建设”四位一体筹资方式筹措资金进行建设。至2002年底,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750万元,先后铺筑砾石路基4.5公里,铺油罩面20公里,镶嵌道牙12公里。扩建洪水河净化水厂,启用专为园区供水的市自来水公司第三水厂,日供水能力5000吨,敷设供排水管线20公里,确保园内单位用水需求。清挖树沟11.2公里,开挖绿化带7.7公里,挖运砂石16万立方米,定植树木8500株,种植绿地7.5万平方米,铺设绿化灌溉管线11公里,完成园区中心标志性建筑和喷灌系统安装,清运垃圾1万立方米。园内企业积极开展绿化、美化,改变企业内部环境面貌,大业种业、好牛乳业、丰乐种业、西部商贸公司、飞翔建业等企业,在厂区内外挖石换土4万立方米,定植树木800株,种植绿地2000平方米。改造5公里10千伏高压输电系统,架设高压线路14.4公里。中国电信、联通、铁通公司铺设光缆20余公里,固定电话装机容量2000门,移动电话实现信号无缝隙覆盖。在2.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通路、通上水、通排水、通电、通讯和场地平整的“五通一平”基础设施体系已基本形成。
  招商引资酒泉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横向经济联合的若干政策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在土地使用、税费减免、事业性收费和投资者权益保障等方面提出优惠措施,并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适时修订完善,始终保持招商政策的优越性、可靠性,让投资者看到招商者让利求发展的决心和诚心。建园之初,投资600多万元帮助好牛乳业公司建起高标准厂区和生活设施,无偿提供企业使用。2001年玉门石油管理局生活基地建设,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提供土地173.34万平方米,仅此一项,市财政补贴2340万元。
  工业园区管委会积极捕捉商机,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商引资活动,多次派员赴北京、往海南、上山东、下天津,主动寻求合作关系,并釆用网上招商、组团招商、节会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形式招商引资,坚持把亲商、安商、帮商、富商放在与招商同等重要地位,釆取“放水养鱼”、“欲取先与”、“扶上马送一程”等措施,扶持入园企业做强做大。牢固树立“客商要求无小事,服务工作无始终”的理念,建立健全招商引资首问制、承诺制、限时办理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使客商办理手续少跑冤枉路,少做无用功。同时,把部分引资项目树立为全市龙头企业,以企业名称命名工业园区新拓道路,并利用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企业,提高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入驻企业与效益工业园区成立前,园内共有酒泉糖厂、啤酒厂、中央粮库、铁管处、石油公司仓库和酒泉工业学校等26户企事业单位。随着园区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一些项目纷至沓来。2001年,浙江王中集团投资500万元新建的王丰不锈钢型材于5月18日投产。酒泉西部商贸公司投资200多万元,盘活原盛昌食品厂破产后的闲置资产,新上脱水菜及大麦青苗保健品加工项目,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地。成都大业集团投资2995万元新建的牧草及草坪种子加工项目,嘉峪关西部公司与酒泉市政府合作投资1709万元新建的好牛乳制品生产项目及合肥丰乐种业集团投资600万元新建的种子加工及仓储中心相继建成。2002年上半年,好牛乳业日处理50吨鲜奶生产线、四川大业5000吨牧草及草坪种子加工厂、丰乐种业种子加工仓储中心、福利保温材料厂和西部商贸公司脱水菜生产线相继建成投产。敦煌种业种子加工厂、四川大业10万吨牧草加工生产线,兰州大得利生化制药胰肽酶原料加工生产线、玉门石油管理局机械厂一期工程等19个项目开工建设,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92亿元,其中引进资金6543万元。敦煌种业种子加工中心、大业牧草饲料公司、草原兴发清真肉食品厂、中央粮库扩建、万丰家具公司和玉管局预制厂等8个项目当年建设、当年投产。此外,美国先锋公司、甘肃省七建总公司、上海交大国飞能源科技公司和博峰水泥管件公司等10个项目已申请入驻园区。
  随着园区建设步伐的加快,规模集聚效应日益显现,园区初步成为农副产品集中加工区、高新技术示范区和乡镇企业密集区,基本形成先进生产技术组装配套、产品开发规模化的工业体系,已成为酒泉市工业发展中心、对外开放窗口和财政增收新亮点。
  供水与排水酒泉市城市居民生活、生产用水全部抽取地下水供应,分市供水公司与厂、矿企业自备水两部分。90年代初,年用水量在800万吨左右,此后,随着城市居民不断增加,工业、商业生产服务规模扩大,城市供水量加大,到1993年,城市年供水量达1227万吨,其中生产用水963万吨,生活用水264万吨,分别比1989年增长49%、64%、13%,用水人口达7.5万人,人均日生活用水96.4升,供水管道总长37公里,当年产值80万元,利润19万元。1994年起,新建自来水厂1座,更换北关楼群自来水管道220米,敷设南苑小区和水磨沟小区、东关路、军民团结路等供水管道6.2公里,改造水井3眼,日供水能力由原0.7万吨提高到13.4万吨,供水不足矛盾缓解,城区生产、生活用水得到保证。到1996年底,自来水管道总长度增加到112公里,年供水量1501万吨,其中生活用水567万吨,用水人口达8.6万人,人均日生活用水180.63升,用水普及率达到99.8%。根据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逐渐增加的现状,市供水公司分别在市东部和西部建成自来水厂2座。1997年,投资94万元,改建延伸上水主管自来水厂线,安装管径100—200毫米铸铁管3.2公里。1998年,投资90万元,更换管径100—300毫米供水管道1370米,新建水表井94座,安装管径50—150毫米输水管道1908米,并改建延伸部分输水管道。2000年,以扩建第二水厂为中心,建成第三水厂配套设施,完成南郊工业区、新城区供水主管道铺设工程,改造老城区26条街巷供水管网,铺设管道总长47.4公里,改造给水管网2公里,修砌检查井265座,供水设施基本满足城市居民生活用水和企业生产用水。2002年,城区内建有自来水厂3个,供水管道总长177.7公里,自来水日生产能力由1998年的13.4万吨,增加到18.4万吨,增加37.3%,年供水量达到1854万吨,增长20.4%,其中,生产用水1153万吨,公共服务用水167万吨,居民生活用水420万吨,消防及其他用水114万吨,销售水量1370万吨,免费供水4.5万吨,自来水用户5.43万户,用水家庭4.4万户14万人,人均日生活用水114.87升,用水普及率达到99%。市供水公司日生产自来水能力为6.2万吨,输水管线长89.5公里,供水井2680座,年供水量达到579万吨,其中生产用水170万吨,公共服务用水100万吨,居民生活用水240万吨,消防及其他用水69万吨,销售水量510万吨,用水户数达到3.33万户,用水家庭2.5万户8万人。
  排水20世纪80年代以前,酒泉城市污水主要由地面自然排出。生活污水和废水不经处理,靠渗漏或直接排入河流,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民群众健康。1980年,酒泉市城市排水工程被列入“六五”计划,兴建污水处理厂,城内建成以鼓楼为中心、分4条大街和环城路构成5大街坊及其余街道构成的方格网状街坊内路管道,水流方向由南向北,由西向东为重力流,汇集污水处理厂排水系统。
  1990年以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逐渐增多,工业、商业迅速发展,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为此,市排水公司在对原有排水设施进行改建的基础上,新建排水管线,增设排污设施。到1993年底,新铺设排污管道21.4公里,清洗污水井2553座次,疏通污水管道40公里,年污水排放量712万吨,比1989年增长107%,排污管道长达69公里,增长116%。污水处理厂技术改造,使日处理污水能力超过8000吨,实际年处理污水292万吨,污水处理率为41%。其中,市排水公司辖区内污水年放量540万吨,排污管道长度42公里。相继扩建更换酒金公路至污水厂段、酒银公路、312国道黄草至“腾飞”雕塑段以及人民街、仓后街、南环中路、公园路等路段8.23公里排污管道,排水主管道超负荷运作、髙峰期污水外流等问题得以解决,管网覆盖面积逐渐扩大,到1999年,城区内排污管网覆盖率达到95%,疏通率98%,排水量1250万吨,排污管道129.3公里,污水处理量834万吨。2000年开始,按设计规划先后完成新城区雄关路、富康路、肃州路、敦煌路、世纪大道、南郊工业园区、好牛乳业集团等42公里管道铺设工程,老城区4条大街10条街巷52公里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新世纪花园2.2公里排水管网建设工程和污水处理厂改扩建工程。2002年,建成日处理污水能力4万吨的二级生化处理污水厂1座,有排污井3200个,排污疏通车2辆。城市排水管道总长度达178.5公里,污水排放量1060万吨,处理率达60%以上,再生利用量140万吨。
  水费收缴1995年4月之前,居民生活及机关团体、医院、学校、环卫、绿化、公厕用水每吨0.3元,生产及商业用水每吨0.4元,基本建设用水每吨0.45元,由自来水公司根据用户水表显示用水数量收取水费,无表用水户按每人每月0.3元收取。4月1日起调整水价,居民生活及机关、团体、医院、学校、环卫、绿化用水每吨0.5元,生产及商业用水每吨0.9元,基建用水每吨1.2元,无表户居民每人每月0.7元。1999年11月,再次调整水价,将居民生活用水和行政事业单位用水调整为每吨0.7元,无表户居民每月每人1元,建筑及工业用水每吨1.3元,商业用水每吨1.3元,特种用水每吨2元,城市道路洒水和绿化专用水每吨0.35元。同时征收污水处理费,以居民生活用水为基数,每吨0.1元,非居民生活用水每吨0.2元。1990—2002年供水、售水情况一监表 表11-2供热酒泉市供热公司成立于1983年6月,为全民自收自支科级事业单位,办公地点在公园路49号,1984年投入营运。1990年加入全国供热协会,成为正式成员,是甘肃省河西地区第一家加入全国供热协会的企业。2001年,酒泉市供热公司改名为酒泉市热力总公司。2002年9月市改区后更名为肃州区热力总公司,为民营民有制企业,有职工7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8人,辖大众巷、北关、东关村、祁连、市招待所、西南、南苑、新村、糖厂9个供热分公司和正在建设的新城区供热站。
  80年代中期,酒泉市开始修建办公楼和家属住宅楼,供热面积不大。80年代末,住宅楼、办公楼和商业网点楼房的投资建设规模日益扩大,供热事业随之发展。1990年,集中供热面积达30万平方米,其中市供热公司供热面积13万平方米,比1984年增加5.5万平方米,增长73%。
  为满足城市居民生活需求和日益发展的房产市场需要,部分企业、学校和医疗单位修建锅炉房自行供热。市供热公司投资近300万元,先后新建西南片、泉湖乡东关村等锅炉房6处,对东南片锅炉房改造扩容,扩大集中供热面积,到1995年底,市内供热管道总长94公里,供热单位89家,锅炉172台,其中年供热面积4万平方米以上11家,3—4万平方米8家,2—3万平方米11家,1—2万平方米25家,1万平方米以下34家,供热面积达78万平方米,其中市供热公司供热面积24万平方米,装机总容量72吨。1996年,供热公司开展企业精神创建活动,实施“123职工工程”,即强化一个思想——为人民服务思想,提高2个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3个热爱爱公司、爱岗位、爱自己。以此树立企业整体形象,强化自我管理意识。同时,针对供热质量问题,在10个锅炉房设立20个供热监测点,形成用户、供热公司、建设局3级监督检查网络。对祁连、小西街、北关、南苑4处锅炉房扩容。至年底,全市供热面积达90.1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供热53.51万平方米,供热管道总长度42公里。市供热公司集中供热面积达39.85万平方米,供热管道长度8公里,职工人数120人,产值355万元。1997年,对全市77家供热企业、195台锅炉关闭和技术改造,实行连片集中供热。开挖地沟铺设管径219—108毫米型供热主管道3万米,集中供热面积达到国家建设部规定的25%集中供热规模标准。1998年后,酒泉市房地产业迅速发展,供热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扩建、维修部分陈旧锅炉房,改造供热管线,相继新建东关、新世纪花园、酒泉糖厂等处集中供热锅炉房,大修和检修东南片、东关村和西南片11处21台供热锅炉,同时,根据市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生态保护,全面推行集中供热的通知》精神,关闭19家单位和个人21台4吨以下小锅炉,减少污染源21个,节约煤炭5000多吨,减少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约200吨。2001年,新城区集中供热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标,市供热公司中标,并经省计划委员会批准立项。2002年底,市内有供热锅炉房110座,安装供热锅炉164台,总装机容量737吨,供热面积265万平方米,供热3.85万户。市热力总公司装机容量182吨,供热管线62公里,连片集中供热84万平方米,覆盖城区456栋楼房,供热用户1.5万户,产值1200万元。1983—2002年底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707.6万元。
  采暖费收缴1994年以前,采暖费以住房使用面积为标准,年每平方米10.92元,供热增容费按每平方米30元征收。1994年1月1日起,采暖费调整为年每平方米15.29元,增容费每平方米40元。1996年再次调整采暖费收交标准,营业性供暖锅炉年每平方米19.30元,非营业性锅炉年每平方米17元。
  1990—2002年供热情况一览表 表11-3供电1997年以前,酒泉城区只有酒泉变电站(110千伏)和西洞变电站(35千伏),供电范围包括酒泉城区、南郊工业园区、酒泉火车站、茅庵河滩。1997年,对变电站进行技术改造,将2万千伏安更换为4万千伏安,变电容量由4万千伏安增加到6万千伏安。同时,新建开闭所,改造原来的一回线、二回线,新建的酒开一回线、酒开二回线作为进线,开闭所5条出线为城区供电,解决城乡线路混接问题,提高城区供电可靠性。1998年,西洞变电站扩容,增装1万千伏安主变1台。1999年,新建果园变电站(110千伏),安装3.15万千伏主变2台,供电容量6.3千伏安,建成酒开一回线、酒开二回线、疗养院线、造纸厂线、国道线、制药厂线、西南一回线、新区一回线、新区二回线、肃州路支线。
  供电范围扩大为老城区、新城区、南郊工业区、西郊高新农业区、西郊经济园区、北郊开发区、站厂区7个区域。2000年,城区供电用户1.47万户,用电负荷15.24万千瓦,供电量1.61亿乡镇变电站千瓦时,售电量1.46亿千瓦时。2002年,将西洞变电站0.2千伏安主变更换为1万千伏安,开中线、开东线、开西线、开苑线、开南线增容改造结束,完成城区电网改造工程,城市居民用电实现1户1表。2002年,城区10千伏配电线路由1990年的10条增加到21条,线路总长由287.87公里增加到469.87公里,10千伏配电变压器由393台增加到1037台,总容量由3.24万千伏安增加到12.41万千伏安。城区供电用户由2000年的1.47万户增加到2.97万户,用电负荷由15.24万千瓦时增加到26.1万千瓦时,供电量由1.61亿千瓦时增加到2.03亿千瓦时,售电量由1.46亿千瓦时增加到1.82亿千瓦时。
  绿化20世纪70年代开始,酒泉市将城市绿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城市建设规划,逐步对城区道旁及主要街道釆取更换树种、新栽树苗、开辟绿地等措施,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面貌。进入90年代,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城市绿化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组成部分,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通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庭院绿化、景点绿化、公园绿化等活动,城市环境面貌大为改观,到2002年底,城市绿地面积增加到318.84万平方米,公共绿地84.96万平方米,是1990年的4.5倍,人均绿地7.21平方米,比1990年增加4.4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26.86%,比1990年提高6%。各类树木(乔木)总株数达到2236万株,草坪总面积26.76万平方米。
  道旁绿化道旁绿化以城区四周主要交通干线、公路道旁以及城内主要街巷、景点绿化为主。1990年,酒火公路拓宽后,在3公里段内两侧挖石换土,栽种各类树木2000株,种植绿篱、花草2000平方米。1992年,在城区四大街栽种国槐等苗木3000株,新辟绿地3000平方米。从1993年开始,按照城市规划和城市绿化建设以大环境绿化为重点的原则,先后完成312国道、酒火公路两侧、西关、军民团结路以及4大街、22条街巷、东环东路等地段和点式楼前等7个花坛绿化。到1994年底,栽种各类树木1.13万株,花草6176平方米,在法幢寺开辟桃花园6.66万平方米,植苗1.53万株。1995年,继续完成城区主要街巷、312国道、酒火公路、军民团结路绿化任务,同时,新辟法幢寺绿地5.66万平方米,当年共栽种各类苗木16万株,新辟绿地5500平方米,种植草、花坪1.9万平方米。人均占有公共绿地面积达到3.3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20%。1996年,在法幢寺种植8万株白杨、白榆,补种水磨沟娱乐中心近万株苗木,新辟怡心园、南关盘旋路群雕、肃园、北小游园和卫生街小游园等绿化景城市绿化点。1997年,城市绿化以旅游景点、公共绿地、单位庭院、居民楼院和苗木培育5大建设为重点,以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为中心,增加绿化精品为措施,先后投资120万元,在公园路、酒银路、北关路、南关路、南环路等5条路段种植2.5米以上松、柏常青树2100株,绿化路段总长4.6公里。
  在点式楼、钟鼓楼、“腾飞”雕塑、盘旋路花坛等处种植常青树、草花、草坪3.5万平方米,在主要街巷、312国道等新开路段栽种国槐1341株、垂柳185株、常青树1581株、红叶小柏552株和各类灌木3000多株。为确保树木成活,投资46万元建成绿化水井14座,设置树沟围栏2608米。32个行政事业单位配合,在城区摆放鲜花2万盆。1998年,城市绿化建设围绕“绿荫工程”,先后投资260万元,更新、新栽和补种城区4条大街33条街巷以及酒金公路城区段、公园路、雄关路、酒银路、南关路、北关路、双拥路等路段林木,共栽种国槐、云彬、垂柳、馒头柳、樟子松等1万株,真正做到“建1条路,绿1条道”,道路绿化面积达到道路用地面积的25%以上。结合道路改建,在公园路、市农修厂西侧、南苑小区等处新辟公共绿地3块4060平方米,新辟夜光杯广场绿地、陇苑广场绿地、汉武御广场绿地、专署街广场绿地,使城市绿地面积大幅度增加。2000年后,在加快城市建设的同时,正确处理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制定以“四路二区”,即解放路、酒嘉绿色通道、滨河西路、国道312线航天公园段、南郊工业园区、新城区为重点的城市绿化规划方案,城市绿化建设纳入科学、健康发展轨道。到2002年底,完成“四路二区”一期、二期绿化工程总里程95.5公里,清运砂石100万立方米,平整绿化带55.7万平方米,绿化换土96万立方米,种植垂柳、国槐、松、柏等各类树木20.25万株,灌木11.8万株,种植草、花坪30万平方米,打机井2眼,建成U型渠20公里,埋设输水管道26公里。城区绿化主要完成4大街、33条街巷的树木新栽补种和景点绿化,在4大街、景点摆放鲜花10万盆,摆放欧式玻璃钢盆花(绢花)280盆。1990—2002年底,城区累计植树57万株,绿化投资5700万元。
  庭院绿化庭院绿化以单位门前和居民楼院绿化为主。1990年,庭院绿化面积8400平方米,种植各类苗木992株。1993年起,采取签订责任书、制定目标、评选达标单位等措施,使庭院绿化面积迅速增加,到1994年底,新增庭院绿化面城市幼儿园一角积3.5万平方米,评选出9个绿化达标单位,召开城市绿化建设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推进城市庭院绿化。1995年,新增庭院绿化面积2万平方米,评选出绿化达标单位11个。1996年,在南苑小区、水磨沟、东关、中深沟等4个小区新辟绿地1.7万平方米。10个单位庭院绿化达标,绿化面积达5万平方米。从1997年开始,庭院绿化被列为城市绿化建设五大工程之一,先后完成水磨沟住宅小区、南苑小区、尚武街小区、东文化街小区、东关住宅小区、北关小区等居民楼院绿化,共破水泥地坪1020平方米,建成花坛83个、花池56个,种植花草5200平方米,植树1089株,摆放鲜花1140多盆,面积1.5万平方米,对庭院绿化成绩突出单位进行达标验收,评选出酒泉中学等16个庭院绿化先进单位,并召开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推广先进经验。2002年开始,庭院绿化建设以创建“花园式”单位为目标,创建标准化小区为重点,实行责任区绿化制度,年底,庭院绿化达标单位发展到89个,4个居民小区被评为绿化先进小区。各小区共种植各类乔、灌木1.47万株,草坪5.43万平方米,花坛5000平方米。
  城市绿化建设—览表 表11—41990—2002年城市绿化情况统计表 表11—5第三节城市管理房屋管理1990年,酒泉市房地产公司管理公房21.1万平方米,其中楼房1400套9.1万平方米,平房2850套12万平方米,租赁给具有城镇户口的家庭居住。楼房分楼层计算租金,一、二楼每平方米0.12元,三、四楼每平方米0.14元,五楼每平方米0.12元,六楼每平方米0.1元。机关企事业单位修建的房屋只分配给本单位职工使用,房租有单位按规定收取。1997年,平均月租金每平方米1.32元,其中土木结构平房每平方米0.94元,砖木结构平房每平方米1.04元,砖混结构平房每平方米1.12元,砖混结构楼房每平方米1.40元。在直管公房管理上,坚持租、售、管相结合的方针,重点在加强管理、转换经营机制上下功夫。2002年底,城区存量直管公产房2464间(套),面积11.29万平方米,住户2464户,累计收缴租金1011万元。同时,投入维修资金606.6万元,维修加固危旧房屋1200间,维修面积6.2万平方米,确保公房住户的居住安全。
  1993年,房地产管理部门认真贯彻执行《酒泉市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精神,积极稳妥推进房屋制度改革,将机关事业单位房屋按70%产权出售给个人,出售房屋2730套16.4万平方米,筹集建房资金1亿元。1999年,按照《关于酒泉市进一步深化城镇改革加快住房建设实施办法的批复),将机关事业单位住房按100%产权出售给个人,筹集资金2.33亿元用于住房建设。完全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并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公积金统一提高到职工个人、单位各按职工本人上年度工资总额的7%缴纳。2000年,单位缴纳部分提高到职工个人上年度工资总额的13%。至2002年,有268个单位的15348名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分别占单位总数和职工人数的90.5%和80%。按照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要求,累计为1674户职工发放公积金贷款5090万元,占公积金余额的57.32%,为职工购房、离退休人员支取个人名下的公积金851人,879.3万元。
  1999年以来,酒泉市先后制定《城镇房地产交易规定》、《房屋产权产籍管理实施办法》、緬品房预售管理实施办法》、地产估价管理办法》、地产测绘管理办法》、《城镇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等6个规范性文件,以产权产籍管理为基础,以房屋地产交易为中心,加强房屋产权管理和房屋市场管理,加大对房屋权属登记和交易,规范房屋权属登记,商品房预售、抵押转让、税费核收、租赁发证等,办理直管公产房产权变更手续,促进房地产权属和交易管理水平提高,累计核发房屋权属证书6.63万本,发证面积6213万平方米,累计核发《房屋租赁许可证》6274本,租赁房屋发证面积45.6万平方米。2002年,城区存量直管公产房2464间(套),面积11.29万平方米,住户2464户。
  2000年,市上成立了物业管理机构,按照市场化、专业化的要求,规范房屋物业管理,加强对物业管理企业的资质管理,监督检查物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提高物业管理水平,促使物业管理市场机制形成。2002年底,城区共有物业管理企业24家,从业人员800余人,实施专业化物业管理的小区67个,面积310万平方米,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38.5%。
  环卫管理90年代初,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仍沿用80年代末管理体制与作业区划分,市环卫处由城关镇管理,只负责城区主要街道的清扫保洁和清运生活垃圾。居民楼院环境卫生由各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负责清扫,年清扫面积50万平方米左右,清运垃圾4万吨。此后,随着城市建设速度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特别是居民住宅楼大量修建,城区卫生清扫保洁面积逐步扩大,垃圾清运量逐步增加。到1995年有公共厕所48座393个蹲位,其中,水冲厕29座238个蹲位,旱厕19座155个蹲位。环境卫生清扫保洁面积达70万平方米,清运垃圾5.11万吨,分别比1990年增加75%和38%。1998年,城关镇改革环卫管理体制,将环卫处管理和街道管理区域统一划分到各办事处居委会,并将大部分管理人员分流到各办事处,垃圾清运车辆,统一归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管理使用。年底,共有垃圾清运车6辆,洒水车1辆,吸粪车1辆,推土机1台,垃圾斗150个,垃圾桶180个,果皮箱150个,水冲公厕30座,土公厕10座,年清扫面积86万平方米,清运垃圾5.5万吨。
  2001年1月,按照创建全省一流文明城市要求,将城市环卫工作全部移交市环卫处,实行管理人员竞争上岗、双向选聘、工资浮动、工效挂钩、费用承包的管理体制,并推行城区清扫保洁道路洒水划段竞价承包、市场化运营。投资100余万元,购置罐装垃圾车1辆、道路清扫车1辆、垃圾斗20个、垃圾桶40个。改建、新建公厕,拆除部分严重影响容貌和清洁卫生的公共厕所。增加春、夏、秋三季主要街道洒水和垃圾清扫次数。同时,采取划分责任区和门前三包方式,动员机关干部和商业门点从业人员,定期清扫城市、郊区路段,改善城市环境卫生面貌。2002年,市环卫处有职工426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人,清扫员301人,厕所管理员25人,垃圾清运员27人,收费员30人。有垃圾清运车4辆,清扫车1辆,吸粪车1辆,洒水车1辆,推土机1台。水冲公厕25座,土公厕10座,设果皮箱620个,垃圾斗(桶)1330个,年清扫保洁面积172万平方米,清运、处理垃圾7.2万吨。
  执法监察酒泉市城市管理监察大队组建于1992年,隶属城乡建设局,有工作人员5人,主要负责城市建设工程开工、竣工前的放线、验线,以及违法、违章建筑查处。1997年4月机构改革时,市城乡建设局更名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简称建环委)。5月,正式成立酒泉市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定编5人。当年酒泉市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加入甘肃省城建监察协会,成为会员单位,翌年,编制扩大到35人。1998年底,城市管理监察大队由建环委移交城关镇人民政府管理,市建环委成立规划监察大队,将规划监察职能从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分离出来。2000年5月,成立城市管理协调管理委员会,同时,将城市管理监察大队恢复原管理体制,仍由建环委领导,并成立城市市容监察大队、城乡规划检查中队、供排水监察中队、环卫监察中队、园林监察中队5个专业队,设立果园乡环境卫生监督站,加强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2002年6月,建环委名称又变更为市建设局,同年7月,市政府撤销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所,成立酒泉市城市管理局,下设综合执法大队、环境卫生保洁大队,配备三轮摩托车6辆,客货两用执法监察车2辆,微型面包监察车1辆。
  城市执法监察以《酒泉市城市建设管理监察暂行规定》、《酒泉市城市规划管理暂行规定》、《酒泉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暂行规定》等7个城市管理规范性文件为依据,立足于创建全省一流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开展由城管部门牵头,工商、公安、税务、交通、环卫、文体、环保、广电等部门配合的大规模城市管理综合整治活动。止1995年底,依法拆除违法建筑3起,查处占用街道、人行道等各类违章建筑901起,处理率91%。专项治理三轮车、小货车乱行乱停问题,划定停车点12个,使个体营运车辆停车有站、拉货有点、行车有线,人车同行、交通混乱状况逐步改变。从1996年起,重点开展市容市貌整顿治理,清理、拆迁、转让石棉厂、煤炭公司、金属回收公司、电视台、农行、东关村等单位占用的绿化带、临时建筑,清理酒金、酒银公路两侧的垃圾,对市内213户餐饮服务行业摸底调查,实行强制改造,关、停、并、转34户无条件改造的经营户,消除城区乱倒污水现象,清理4大街摊点和店外经营商品,拆除人行道旁广告牌650块,横幅48条,查处各类违章建筑1105起,破坏道路、毁坏照明设施事件2起。1998年以来,城市执法监察工作以创建全国卫生城市为主要目标,结合“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和“畅通工程”,广泛深入地开展以治理“六乱”(乱摆摊点、乱张乱挂、乱贴乱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停乱靠)为主要内容的消除脏、乱、差宣传教育与综合整顿治理。到2002年底,岀动宣传车9辆,印发宣传材料1.4万份,办法制宣传板报45期,录音宣传3天,法制宣传报道5期,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2.4万起。其中,污染环境185起,违章建筑1.09万起,破坏园林绿化、供排水设施及城区道路42起,超占红线、擅自改变用地性质21起,取缔马路市场362起,乱贴广告等1.25万起,查扣违章车辆279辆,收缴违章占道物品4680件。1998年,城市管理监察大队被省城建监察协会授予“全省城建监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公交管理酒泉市城市公交运营始于1994年,由酒泉市汽车运输公司经营市内公共交通运营业务,投放中巴车2辆,开通西关至酒泉公园线路1条。由于运营经验不足、客流量少、经济效益差等原因,营运半年后于当年底停止营业。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城市人口逐步增加,城市道路设施建设日趋完善。1996年,酒泉市西峰乡农民黄积财率先投放中巴车12辆,在城区开通①路泉湖公园至解放军25医院,②路水文三队至酒金路口,④路拖修厂至鼓楼,经营城市公共交通运输。9月,成立酒泉市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所,隶属酒泉市城乡建设局。1997年1月,成立酒泉市城市公交公司(前身为大众煤场汽车客运队),为民有民营股份制企业,下辖3个车队。投资100多万元修建酒泉市公交公司综合办公场所1处。同年投放公交车12辆,开通③路环城公交线路,至此有公交营运线路4条、公交车24辆,并在酒火路立交桥北侧修建物资流通中心。1998年,制定出台《酒泉市城市公交车管理暂行规定》。公交管理所和公交公司于2000年共同投资530万元,建成北郊停车场和解放路货运市场,先后开通5至12路公交车营运线路。同时,按照配套合理,科学布局的原则,在四大街修建高标准候车亭27个,各路公交沿线设置站点牌162个,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停车场、站。1999年,有2个车组被团省委和省建设厅联合命名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受到表彰奖励。2002年7月,酒泉市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所撤销,其职能并入酒泉市城市管理局。到年底,公交运营车辆81辆,运营线路12条,总里程42.8公里,日客流量3万人次,职工300余人,固定资产投资达800多万元。2。。2年城市公交线路、站点-览表线路 站 点 线路 站 点1路 1路公交线路长4.4公里,设东关车场、泉湖村、公园、酒厂、区党校、东关什字、城建委、邮电街、酒泉商厦、鑫利商城、酒中、市医院、西关车站、酒运司家属院、25医院15个站点 8路 8路公交线路长4公里,设三幼、29号楼、12号楼、酒中、职中、军分区、食品街、天骄宾馆、一幼、师范、一建、一建家属院、一中、东关村、25号楼、东关楼群、四号楼、武警支队8个站点。
  2路 2路公交线路长3.9公里,设河西山庄、北郊公园、怀中林业、水磨沟、北关车场、酒金什字、矿业公司、中医院、鼓楼北、鼓楼南、文化广场、彩虹桥、农行、沙发厂、教育学院、水三、物流中心、东洲家具城18个站点。 10路 10路公交线路长8.3公里,设鼓楼南、文化广场、彩虹桥、农行、沙发厂、教育学院、水三、物流中心、加油站、春光六队、春光七队、春光八队、水厂、地调队、氧气厂、啤酒厂、糖厂、工业园区18个站点。
  3路 3路公交线路设友谊宾馆、征稽站、运管所、石化、福华市场、龙腾宾馆、一中、武警支队、二轻公司、东关什字、航天宾馆、体校、北新花园、住院部、北关什字、水电局、三幼、西峰寺五队、市医院家属院、五金公司、经贸委、西关汽车站、汽修厂、印刷厂、干休所、桑奥修理厂、南方装饰城、西北宾馆、酒泉宾馆29个站点。 12路 12路公交线路长5公里,设鑫利商城、酒中、市医院、西关车站、酒运司家属院、25医院、公路段家属院、财校、桥湾、造纸厂、开发区、车管所12个站点。
  5路 5路公交线路长4公里,共设彩虹桥、文化广场、鼓楼南、鑫利商城、酒中、市医院、西关汽车站、修理厂、干休所、桑奥修理厂、南方装饰城、西北宾馆、酒泉宾馆13个站点。 11路 11路公交线路长5.8公里,设酒泉制药厂、干休所、贸易大厦、财政局、南关车站、建安公司、石化、电机厂、营门村、变电站、面粉厂、拖修厂、永久、拖修厂家属院14个站点。
  6路 6路公交线路长4.3公里,设友谊宾馆、征稽站、运管所、石化、福华市场、龙腾宾馆、一中、武警支队、东关什字、城建委、邮电街、酒泉商厦、鼓楼南、文化广场、彩虹桥15个站点。 101路公交线路长5公里,设肃州市场、住院部、酒金路口、公路段家属院、财校、桥湾、果园乡7个站点。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酒泉市肃州区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为人口、民族宗教、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农业、工业、商贸流通、旅游、交通、邮电通讯、城乡建设、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肃州区委员会、民主党派、群众团体、肃州区人民代表大会、肃州区人民政府、政协肃州区委员会、军事、公安、检察、审批、乡镇概况、人物等三十八章,记述了酒泉市肃州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西洞镇
相关地名
西峰乡
相关地名
泉湖乡
相关地名
总寨镇
相关地名
果园乡
相关地名
银达乡
相关地名
金佛寺镇
相关地名
三墩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