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商贸流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1620
颗粒名称: 第七章商贸流通
分类号: F72
页数: 28
页码: 143-170
摘要: 本章内容包括:供销合作商业、粮油贸易、饮食服务业。
关键词: 酒泉市 肃州区 贸易经济

内容

第七章商贸流通
  第一节商业经营
  酒泉市商业局主要负责商品的收购、销售、调运、储存及商业流通企业管理。1990年管辖10户企业,108个营业网点,从业人员1989人。1997年4月,商业局更名为商业总公司,保留商业局牌子,内设党政办公室、企业管理股、财务审计股、资产经营管理股,挂酒类专卖局牌子,行使酒类专卖管理职能,有干部职工17人。1999年4月,撤销商业总公司,恢复商业局名称,隶属市经贸委,同时取销资产经营管理职能,设党政办公室、企业管理股、行业执法办公室、财务审计统计股,行业执法办公室履行酒类专卖管理和生猪定点屠宰管理职能,有干部职工13人。2000年,增设流通办公室,负责农产品流通协调服务。2001年先后增加生猪定点屠宰稽查办公室、酒类检查大队,行使市场建设服务中心和清真牛羊定点屠宰厂的业务管理。2002年9月,酒泉市商业局更名为肃州区商业局,设党政办公室、行业执法办公室、财务统计股,并挂酒类专卖管理局、流通办公室、畜禽定点屠宰稽查办公室的牌子,有干部职工11人,辖10个经营单位,82个营业网点,从业人员1489人。
  企业改革1984年开始商业体制改革,在企业内部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1991年,开始第二轮承包,各企业将主管部门下达的各项经济指标分解到经营网点,年终按照销售、利润、上缴税金、费用水平、库在等指标进行考核。1993年,根据市委(关于贯彻全民所有制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精神,商业系统有7户企业率先推行招工、用工、分配制度完全自主的“三项制度”改革,新招合同制工人317人,进厂(公司)带资220万元,用工方面打破干部与工人界限,实行择优录用、选贤任能、双向选择,从工人中聘用干部86人。分配方面推行工效挂钩、岗位技能工资制,实行完成任务保工资、超额任务得奖金的分配形式。在此基础上,按照省、地、市有关文件精神,借鉴外地经验,结合企业实际状况,将商业综合公司、食品公司等11个经营门店作为国有民营改革试点,实行承包经营,在商品批发零售方面,打破行业界限,实行跨地区、跨行业经营,进一步拓宽商品流通领域和经营渠道,经济效益迅速提高。同时,将糖烟酒公司、食品公司、食品厂合并,组建糖烟酒食品总公司,实行联合经营。1994年,开始在商业系统全面推行国有民营制改革,企业根据不同地段、柜台和承包人情况制定标底、期限等,由全体职工投标,中标者交足押金,与企业签订承包合同,至年底,全系统有12户经营网点实行承包经营。1995年,市委颁布《关于城市企业延续承包经营考核、奖励办法》,进一步明确企业经营形式、考核体系、基数确定、奖罚原则,为进一步完善企业改制提供了政策依据。糖烟酒食品公司和蔬菜果品公司联合组建酒泉东方副食品集团公司,拥有糖酒副食批发公司、蔬菜果品公司、商业物资公司、水产品经销公司、三叶装饰安装工程公司、肉联厂、食品厂、豆制品加工厂、彩虹桥仓储批发市场、东方购物中心、东方美食娱乐城、汽车队、食品商场、南苑商场、西关商场及20个零售门店组成的紧密型企业和甘肃省金良大厦房地产公司酒泉分公司、酒泉商业大厦、彩虹桥饭店、蓉城酒家、映雪城酒店等企业组成的非紧密型企业,职工近千人,资产7000多万元,成为酒泉市规模最大的商贸流通企业。分配方面,不同企业实行不同的分配形式,管理服务部门实行岗位技能工资,批发及有关业务部门实行百元销售含量工资,零售单位实行百元销售联利提成工资,极大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企业效益和社会服务效益显著提高,年底完成商品销售2.05亿元,实现利润791.7万元,缴纳利税1172万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72%、20%、319%,职工人均年工资达到4200元。为进一步完善用工制度,有6户企业以《劳动法》为依据,坚持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符合法规的原则,与1519名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其中,长期合同611人,中期合同454人,短期合同454人。1996年,东方副食品集团公司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酒泉地区首户商业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将所辖商业网点出租、合并或关闭,在居民较多、空档较大地段增加网点,形成联锁经营的框架,企业零售公司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全年实现利润90.7万元,占公司计划的113.4%。百货公司跨行业兼并多年亏损、扭亏无望的市针织厂,组建为华利百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97年开始,按照国家控股、法人代表持大股、买断产权3种方案,建立股份制企业。12月在保留华利百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基础上,将所属百货大楼、招待所、北关批发部、新华商场、批发公司及所有出租门点与华利公司脱离分立,组建酒泉市百盛百货有限责任公司。百盛公司招待所与该公司脱离,组建诚成大酒店,当年9月改制为股份制企业,更名为诚成餐饮娱乐有限责任公司。原华利集团公司所辖的华利商厦、东关批发部、南街批发部、华利地下室、机关办公地点和公司批发部组建酒泉市隆泰百货有限责任公司。1998年,友联商贸总公司解体,分设酒泉市望达百货有限责任公司、春园餐饮娱乐有限责任公司、友联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五交批发总公司改制为酒泉鑫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饮食服务公司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定名为昌兴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汉武酒业集团在联合果园、金佛寺、总寨3户乡镇酒厂组建企业集团的基础上,按照优化资源配置、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要求,联合市印刷制箱厂和市印刷厂,按照子母公司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重新组建了新的企业集团,年底,商业系统的所有企业全部完成改制,其中国家控股、按有限责任公司形式改制的1户(汉武酒业集团),诚成餐饮娱乐有限责任公司为法人代表持大股、合伙买断产权,东方副食品集团公司、百盛百货有限责任公司、友联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隆泰百货有限责任公司、望达百货有限责任公司、春园餐饮娱乐有限责任公司等8户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企业总资产由改制前的2.63亿元增至2.71亿元,职工总数由改制前的2234人减为2148人,股东占职工总人数的75.1%,采取现金入股和存量资产折量配股等方式募集股金6741.43万元,选举产生股东会10个,董事会10个46人,监事会10个20人,聘任基层管理人员71人。从2001年起,在商业企业中开展以建立现代企业为目标的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行民有民营制度,置换企业资产、置换职工身份、出资人整体承担企业债权债务和整体接受企业员工、保障股东和员工的合法权益的“两置换、两整体、一保障”企业改革,企业自定改制方案,员工自选改制形式,坚持面向社会公开竞价拍卖、资产出售、明晰企业资产,并延续企业员工的社会保障关系。2001年6月,温州大厦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蔡福进出资4300万元收购东方副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行民有民营,百盛百货有限责任公司、汉武酒业集团产权面向社会公开出售,诚成餐饮娱乐有限责任公司、春园餐饮娱乐有限责任公司、望达百货有限责任公司、友联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产权由原企业法人代表购买,鑫利商城有限责任公司、昌兴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产权由原企业经营班子整体收购,商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
  商业结构1990年,商业系统有百货公司、五金公司、糖烟酒公司、食品公司、蔬菜公司、饮食服务公司、东方副食品集团公司、食品厂、酒厂等9户国有企业,1户集体企业(商业综合公司),从业人员约2000人。1995年,食品公司、蔬菜公司、食品厂并入东方副食品集团公司,国有商业减为6户。此后,随着商业企业经营方式和产权制度改革,国有、集体企业逐步向民有民营性质转变。1996年,在商业系统企业内部逐步推行以经营方式和产权制度改革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改制。1998年,商业系统企业按照国家控股、法人代表持大股、买断产权、实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全部实行股份制企业管理,其中汉武酒业集团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鑫利商城有限责任公司、东方副食品集团公司、百盛百货有限责任公司、友联商贸有限责任公司、隆泰百货有限责任公司、诚成餐饮娱乐有限责任公司、春园餐饮娱乐有限责任公司、昌兴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盛和百货有限责任公司、望达百货有限责任公司等10家企业买断产权,为股份制企业,职工人数达到1468人。国有商业企业只有1户,从业人员427人。2002年,商业企业全部完成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转为民有民营。
  1990年,有个体商业户1665户,从业人员2025人。此后,随着商品流通市场的逐步开放,个体商业得到逐步发展。1993年,个体商业户达到2846户,从业人员4138人,分别比1990年增长70.9%和104%,注册资金1268.2万元。1999年达到7436户,从业人员9592人,分别是1990年的4.5倍和4.7倍,比1993年增长161%和132%,注册资金达到8788.2万元。2000年,逐步规范商贸流通市场,部分商业户转行或停业,个体商业户减为4451户,从业人员减为5529人。2001年,城乡个体商业户有所增加。2002年,个体商业户增为5641户,从业人员增为6640人,注册资金7752万元。
  商品经营90年代初,商品市场营销的主要有日用百货、针棉织品、五金、交电、家用电器、糖、烟、酒、食品、奶粉、食盐、茶叶、洗涤用品、自行车、摩托车、缝纫机、照相机、钟表、服装、鞋帽、文化用品、化妆品以及肉、禽、蛋、牛奶、蔬菜、水果等,商办工业主要生产白酒、酱油、醋和食品加工。各企业为了进一步满足市场供应,不断拓展销售渠道,千方百计调整商品结构,缩短库存周期,减少购销中转环节,采取降低批发起点,延期付款、售后服务,畅开账簿、货源、拆整付零等多种形式,对于供大于求的商品采取削价处理,紧俏商品则积极从外地组织货源,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需求。1990年,蔬菜公司从外地调进蔬菜70.8万公斤投放市场,五金公司从外地调入彩电3916台,缓解了供求矛盾。商业系统所属公司与全国23个省、市700多个生产厂家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关系。1991年,百货公司、五金公司和糖烟酒3个二级批发公司将批发业务不断向工业和零售延伸,开展向市区内外供销社和零售门点送货上门服务,蔬菜公司为配合酒泉市赛瓜会,从四川、广州等地购进各类蔬菜99.5万公斤,收购当地蔬菜45万公斤投放市场。1992年,贯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条例》,实行经营方式改革,促进了商品市场的快速运转。同时,按照商贸城规划设计,对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进行了调整。从1993年起,相继建成糖烟酒公司南苑商场、五金公司鑫利商城、饮食服务公司新亚商场、综合公司步步高娱乐城、食品厂综合楼以及新世纪商厦、东方美食城、贸易大厦、酒泉商厦、东方购物中心、供销商场、华利商厦等大型商业网点和农机一条街、汽配一条街等专业市场,商业网点逐步增加,商品经营范围扩大,增加了钢材、建材、土特产、水产品、皮制品、卫商品展销生洁具、手机、计算机、音像制品等商品种类,商品的批发零售打破行业界限,实行跨地区、跨行业经营,厂家进货、直购直销,减少中转环节,降低流通费用。对名、优、新、特、奇商品实行全区总经销、总代理,扩大经营份额。东方副食品集团公司实行厂商挂钩、直购直销。与省内外400多个生产厂家建立购销关系,经销名优白酒25种,调进小食品和饮料2万吨,当年全公司批发销售额达到4803万元,占销售总额的60%。五金公司为民政部门开展的社会福利募捐有奖销售活动提供自行车1700多辆,摩托车120辆,踏花被1000套,实现销售额300万元。同时举办各种形式的供货会、展销会以及有奖销售等促销活动。1995年,全市商业经营网点2334个,从业人员4256人,商品销售额达到2.7亿元,其中商业系统商品销售额达到2.05亿元,利润791.7万元,上缴税金1172万元,个体商品销售额6562.2万元。1998年起,商业企业商品经营根据市场需求,注重一般商品、名优商品和品牌商品的结构调整,规模小的企业逐步退出了商品经营领域,转向资产经营,以对外租赁承包、合资经营等,个体商业经营份额逐步扩大。1999年,商业网点达到7495个,营业人员1.06万人,商品销售额3.6797亿元。其中商业系统商品销售额1.2043亿元,占全市商品销售总额的33%,个体商业户销售额2.4754亿元,占67%,其中城镇个体商品销售额1.7374亿元,占城乡个体商业销售总额的70%。2000年开始,商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商业经营企业全部转为民有民营股份制企业,商品流通逐步形成了以个体商业为主,股份合作制商业为辅的格局。2002年,个体商品销售额4.4589亿元,其中,城镇个体商品销售额3.043亿元,占城乡销售额的68%。
  1990—2002年商品经营情况统计表表7—1年度 商业系统 个体商业 商品销售总额 (万元) 商品销售额 (万元) 商品销售额 (万元) 城镇销售额 (万元) 农村销售额 (万元)1990年 13554 11889 1665 一 —1991年 15720 13227 2493 一 —1992年 16794.8 13537 3257.8 — —1993年 25171.8 20126 5045.8 — —1994年 20907.4 14937 5970.4 — —1995年 27033.2 20471 6562.2 — 一1996年 33212.4 22050 11162.4 8371.8 2790.6表7—1—1 年度 商业系统 个体商业 商品销售总额 (万元) 商品销售额 (万元) 商品销售额 (万元) 城镇销售额 (万元) 农村销售额 (万元)1997年 34425 19148 15277 10693.9 4583.11998年 30429 10843 19586 13710.2 5875.81999年 36796.8 12043 24753.8 17373.8 73802000年 39157 10551 28606 200024 85822001年 45647 9195 36452 29506 69462002年 44589 44589 30430 1415.9盐务管理1949年,酒泉的盐务由设在兰州的西北盐务局管理。1950年,成立酒泉盐务查验卡°1956年,盐务查验卡改为盐务支局,查辑私盐、征收盐税。1957年,盐务支局改为盐业公司,不仅管理盐政、税收,而且经销食用盐、农牧业用盐、工业用盐,当年销售250万斤,销售额30万元,其中酒泉县销售140万斤。1958年,盐务机构撤销,业务移交酒泉县副食品购销站(酒泉县糖烟酒公司)经营。1992年,成立酒泉市盐务管理站。1999年为酒泉市盐务局。2002年更名为肃州区盐务管理局。其主要职责是宣传贯彻《盐务管理条例》,查处、制止、纠正盐务违法行为,行使盐务专营职责,保证辖区碘盐供应。近年来,盐务管理部门广泛宣传食用碘盐的意义,提高民众食用碘盐的意识,同公安、工商、卫生等部门,加大市场监管,开展盐业联合执法,维护盐务市场秩序,进行食盐购销,满足民众食盐和工业用盐需求。1999—2002年,购进食用盐5724吨,工业用盐2648吨,销售食用盐5669吨,工业用盐2739吨。
  烟草专卖1949年始,卷烟由国营商业和供销社兼营,1985年以后由中国烟草公司及分支机构专营。由于商业运行机制的变化,卷烟的购进渠道不断变化,1950—1955年从兰州购进,1956—1969年从武威调入,1969—1989年从嘉峪关购入。1992年5月,酒泉市烟草专卖局成立,并在酒泉市设立卷烟销售经理部,专管卷烟销售和烟厂烟草专卖,管理烟草市场、打假治乱、维护烟草市场秩序,重点查处非法批发、长途贩运、制假走私等案件。1993年,按照卷烟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的规定,与经营户签定卷烟购销协议书,实行协议管理。1995年,与工商部门密切配合,开展维护消费者权益咨询,散发宣传材料,建立销售户档案,取缔无证经营,查禁、焚烧假烟。1997年,在卷烟条包上加贴防伪标志,监督卷烟销售。1998年,实行“分区划片、承包管理、责任到人”的办法,加强市场管理,净化卷烟市场。2000年,对卷烟经营户进行普查,绘制经营户分布图,实行分片承包管理,加大检查频率,并将管理成效与管理人员工资挂钩。2001年,实行微机管理,统一烟滩摆放,统一烟价标签,规范户籍化管理。
  1985年以后全市各烟草经营单位直接从生产厂家进货。在销售方面,最初实行按计划平价敞开销售,之后改为凭票限量销售,改革开放后实行平价敞开销售的方式。酒泉市烟草专卖局1992—2001年累计购进卷烟6.84万箱,1992年最低2744箱,2001年最高8593箱,累计销售卷烟6.73万箱,1992年最少2660箱,1999年最多8492箱。行业管理1990年以来,商业企业把行业管理与企业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为推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商品流通繁荣提供保证。1993年,设立纠正不正之风办公室,定期到企业、网点检查,各企业主要批零门点设立举报电话和投诉箱,防止侵害消费者利益的现象发生。糖烟酒公司为取信消费者,建立了假1补10制度和名酒追踪登记制度,对营业员、服务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整顿仪容仪表和柜台纪律,强化优质服务,提高效益。1995年,酒泉酒厂为维护企业产品声誉,抽调专人对酒类市场进行检查,查获假冒西汉贡酒530件,价值9.8万元。1996年,行业管理以酒类、盐政专卖、生猪定点屠宰为重点,全年共查处违犯酒类专卖管理条例经营户116家,查没生产、制售的假冒伪劣白酒127件,金额5万元,私盐27吨,检疫统屠生猪1.23万头,检出病疫生猪49头。1998年,根据《甘肃省酒类专卖管理办法》和国务院《生猪定点屠宰管理条例》,设立生猪定点屠宰稽查办公室,对生猪定点屠宰进行集屮管理。同时,抽调专人,政企联手,分4次深入城乡各市场、门点进行突击检查,查获假冒伪劣白酒50箱,价值2万余元,审核签发专卖许可证92份。1999年9月,商业局制定下发《酒泉市生猪定点屠宰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工作的意见》,使生猪屠宰管理进一步得到规范。半年完成定点屠宰生猪1.08万头,增加税收13.7万元,检出病疫猪肉500公斤,查没市场销售的白条肉、黄膘肉1000多公斤。查没各种假酒60余件,价值2.2万元。2002年,在三墩乡和清水镇新建2个生猪定点屠宰场,城市屠宰场内搭建120平方米的肉品交易大厅,安装彩色钢座椅70把,购置电子秤1台,为屠宰户提供了宽松、方便、快捷的服务场所。同年,投资180万元,建成面积776平方米的新型牛羊定点屠宰场1处,并借鉴外地经验采取自管自律的管理方式,成立了酒泉市生猪流通协会,生猪贩运从无组织管理变为自我管理,无序竞争转变为有序竞争。
  从2001—2002年,全市定点屠宰生猪7.51万头、牛3500头、羊2.8万只,检出病猪135头,病牛5头,病羊25只,白条肉1000多公斤,捣毁私设屠宰窝点4个,同时查获各类假酒1741件,价值21万余元,捣毁制造假酒窝点6个,收缴各种制造假酒商标、酒瓶、酒盒、瓶盖2270多套(件)。
  企业管理1990年,商业企业发挥国营商业主渠道作用,强化二级批发公司内部功能,实行降低批发起点、延期付款、售后服务、让利销售、畅开帐簿和货源、拆整付零等经营形式。1991年,商业改革不断深入,商品经营形式和企业管理制度发生变化,原国有商业企业实行承包经营,企业内部实行竞争上岗、公开招标、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全面优化劳动组合,从管理人员到柜台组长、工人和营业员全部进行公开答辩、竞争上岗,企业各分支机构和零售门点则推行利润与奖金挂钩、销售与工资挂钩的内部分配办法,并实行全员风险抵押,形成了共享经济效益,共担风险的企业管理新格局。1993年,企业全面实行以招工、干部人事、分配制度为内容的三项制度改革,使企业亨有招工、干部任用、分配自主权。同时将商业综合公司、食品厂作为国有民营试点企业,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在运营机制上,打破行业界限,以多品种、宽渠道、跨区域、跨行业经营,实行总公司、总经理负责制,划小核算单位,开展直购直销,把经营和各个环节推向市场。东方副食品集团公司、百货公司、五金公司等企业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按职工所在的岗位、业务技术水平的高低和劳动量的大小确定岗位工资等级,兼顾工龄等其他因素,使职工的收入与企业的效益直接联系起来。酒泉商厦实行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的激励机制,对营业员实行划级管理,用百分考核确定分配系数。酒泉酒厂在确定分配档次时向生产第一线倾斜,把奖金分配与产品产量、质量、节耗结合起来,调动了生产一线职工的积极性。1996年开始,企业逐步调整内部经营结构和商品结构,对内设机构采取兼并整合,在经营结构上突出名、优、新、特、奇商品,在销售环节上采取总经销、总代理、厂家直销等方式,拓宽了销售渠道。结合企业改制,在企业中开展职工政治、业务培训活动,东方集团公司和百货公司邀请法院、质检、工商、审计、税务等部门的有关人员对公司中层管理人员、机关科室及经营网点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饮食服务公司举办以学业务、学政治、强管理、炼内功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和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各企业举办各类形式的培训班6期,参加培训人员达到489人,占全部职工的21%。1997年,企业改制以后,本着清仓查库、盘活资金、减员增效的原则,釆取走出去的经营战略,参与农村集市贸易,实行以资产为纽带的总公司管理体制,赋予分公司较大的经营自主权。在干部人事制度上,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对中层领导干部实行聘任制,一线员工实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对经营困难的企业实行分块经营、持大股经营、分类租赁承包经营,采取内筹外措、职工入股、向上争取等办法解决资金困难。1999年,企业全面推行法人持大股经营以后,在不断完善三项制度改革的同时,建立新的运营机制,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各尽其职,完善企业内部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议事规则,普遍建立了厂务公开制度,设立厂务公开栏,使企业民主议事、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得到加强。
  企业选介酒泉酒厂1990年,酒泉酒厂有职工252人,工业总产值237.1万元,实现利润31.3万元,上交利税6.2万元,主要生产白酒,辅助生产酱油、食醋和豆制品。1998年元月,组建以酒泉酒厂为核心,果园肃州酒厂、金佛寺酒厂、总寨酒厂以净资产入股,成立了汉武酒业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实行由国家控股,派专职国资代表进入企业工作,按有限责任公司经营。同年10月,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有关精神,从企业实际出发,按照优化资源配置,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的要求,联合酒泉市印刷制箱厂、印刷厂,按照母子公司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组建了新的企业集团。1999年,有职工429人,工业总产值5665万元,销售额3208万元,实现利润320.2万元。2002年7月,汉武酒业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向社会公开出售,由酒泉巨龙供销集团整体收购,成为民有民营企业。
  鑫利商城有限责任公司位于北大街2号,前身为酒泉地区五金交化批发总公司,始建于1954年,1985年改称酒泉市五金交电公司,1993年6月为酒泉地区五金交电化工批发总公司,1998年改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更名为酒泉鑫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改制为法人代表持大股经营,2002年改制为整体买断企业产权的民有民营制企业,定名为鑫利商城有限责任公司。商城现有营业面积2.2万平方米,建有5500平方米的大型超市和近1000平方米的手机超市,是河西地区商业领域规模最大、经营品种最齐全、设施最完善、档次最高的大型零售商场。主要经营五金、家电、百货,烟酒、副食、服装、鞋帽等18个大类5万多个规格品种。同时,还加盟全国知名品牌德克士西餐经营店,是集购物、休闲、停车、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商业零售企业,被中宣部等8部委授予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称号,多次被省政府有关部门授予“全省优秀商业企业”、省级“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以及地级消费者信得过单位、物价计量信得过单位、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和地、市级模范文明单位。2002年,有员工488名,实现销售2825万元,上交税金84.4万元。
  百盛百货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东大街1号,是酒泉市老字号商业企业,始建于1950年1月。当时为国营西北贸易公司酒泉分公司,内设秘书科、人事科、财会科、计划科、物价科、储运科、粮库、批发部。业务范围除本地市场外,还管理敦煌、安西、玉门、赤金、金塔、鼎新、高台、肃北、肃南、临泽、张掖、山丹、民乐、永昌等地14个贸易公司和商店。1951年12月,改称甘肃省百货公司酒泉百货商店,隶属酒泉地区行政公署工商科。1953年,更名为中国百货公司酒泉分公司。1956年,划归酒泉县商业局,并分设酒泉县文化公司、针织品公司、百货公司。1958年,将上述公司合并成立酒泉县贸易经理部。1959年,更名为酒泉县工业品商店,次年改称酒泉县工业品公司。1963年3月,更名为酒泉地区百货公司,归酒泉地区商业局管理。1971年和1972年分别改称酒泉地区工业品贸易公司和酒泉地区百货公司。1978年6月,划归酒泉县商业局,更名为酒泉县百货公司,同时,保留酒泉地区百货公司牌子。1986年县改市后,定名为酒泉市百货公司。1992年,公司在新疆博乐市设分公司,开展二级批发。1993年,有固定资产657万元,销售收入6004万元,实现利润209.8万元。1997年1月兼并酒泉市针织厂,组建酒泉市华利百货百货大楼集团公司。并实现了与张掖纺织总厂联营。1998年,公司从华利集团公司分出,组建为酒泉市百盛百货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被酒泉市福华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整体收购,随之定名为酒泉市世纪鑫百货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日用百货、针纺织品、文化用品、搪瓷、服装、鞋帽、糖酒副食、五金家电、音像制品、黄金首饰等9大类。2002年,有职工206人。
  1990—2001年商业局系统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7—2年度 商品销售(万元) 实现利润(万元) 缴纳税利(万元) 商品库存(万元) 毛利率%1990年 11889 657.8 279.5 3420 14.41991年 13227 669.4 264.3 3958 14.31992年 13537 688.2 267.2 3811 15.71993年 20126 840.7 285.9 6200 14.61994年 14937 817.3 224.5 4687 19.51995年 20471 791.7 1172 6453 15.91996年 22050 537.9 1059.2 6301 15.11997年 19148 298.6 1207.1 5175 15.41998年 10843 380 1248.9 3762 16.11999年 12043 514.1 1430.7 — 20.32000年 10551 363.5 1289.8 — 20.42001年 9195 164.2 1057.5 3109 19.7第二节供销合作商业酒泉市供销合作联社(以下简称市联社)既是市供销系统的管理机关,又是独立经营的经济实体,担负着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供应、农副产品收购、引导农民发展经济的重要职责。1990年,有农副日杂生产资料公司、综合贸易公司和西峰、西洞、东洞、红山、金佛寺、丰乐、屯升、清水、下河清、总寨、上坝、枠尖、果园、泉湖、银达、怀茂、三墩、临水、黄泥堡19个乡镇基层供销社,有职工1035人,其中干部110人,固定职工450人,招聘职工390人,临时工85人。1992年,成立酒泉市棉花公司。1993年,将清水供销社划归综合贸易公司,金佛寺供销社划归农副公司管理,农副公司将原设置生资、日杂等职能股室变革为经营性实体,成立糖烟酒、建材等分公司。1996年,以棉花公司、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工业品公司、糖酒副食公司、日杂土产公司、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建材物资公司、农副畜产品公司、脱水蔬菜公司、餐饮娱乐中心和科技示范农场为龙头,19个农村基层供销社为基础,以工业品联购分销、农副产品分购联销为主要经营形式,组建了巨龙供销集团公司,市联社与集团公司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联社内部设党委办、行政办、财务审计部、业务物价信息部、储运安全保卫部。同年8月,成立酒泉市脱水菜公司,隶属巨龙供销集团蔬菜瓜果公司,下设上坝脱水菜厂和临水脱水菜厂。再生资源回收公司新办了农业机械公司和摩托车经销公司。在下河清乡与清水镇交界处的白疙瘩滩划地1万亩,开办科技示范农场。投资10万元在黑龙江省东宁县设立洋葱经销公司。1999年,投资450万元控股兼并敦煌宇迪钒业公司,成立甘肃敦煌三龙钒业有限公司。2002年,投资145万元收购敦煌郭家堡棉花加工厂,出资1820万元并购汉武酒业有限公司,总寨、上坝2个基层供销社依托原有资产组建起有限责任公司,巨龙集团公司改制为民营企业,在岗经营人员522人,买断工龄人员1055人,下岗职工47人,离退休人员255人,下岗职工全部领取了生活费,离退休人员全部纳入社会养老保险体系,退职的24人领取定期生活费。至2002年底有管理机构1个,经营机构36个,酒泉市供销合作联社更名为肃州区供销合作联社。
  体制改革1991年,日杂商店多年亏损被撤消,84名职工和72万元库存商品、80万元亏损由各下属企业安置消化。1999年,基层供销社和城市零售门点实行抽资租赁经营,工业品公司、糖酒副食品公司等6个批发企业实行法人代表持大股、职工自愿参股形式租赁经营,各企业和门点共抽回资金1682万元。生资、棉花、脱水菜、农副果菜、科技示范农场和供销商场6个龙头企业实行股份制经营。2002年,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基层供销社明显暴露出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债务包袱和人员负担沉重、服务功能薄弱等一系列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矛盾,为使其尽快走出困境,根据省、地供销社转发的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进一步深化基层供销合作联社改革的意见》,经职工代表大会和巨龙集团股东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制定了《酒泉市供销合作联社进一步深化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在企业改制中对符合补偿条件的1055名在职、下岗、解除劳动关系、离职离岗人员采取一次性以现金和实物给予补偿的办法,全部进行身份置换,共支付各种补偿金2003.19万元。企业法人于9月份正式签订产权整体转让协议,接转巨龙供销集团(供销合作联社),承担企业负债1724.79万元,原集体所有制企业一次性改制为民有民营企业。同时,出资1820万元并购汉武酒业有限公司,实现产权制度改革一步到位。
  1991年,市供销联社成立农资专营领导小组,农副公司设立农资专营股,确定41个专营网点,实行农资供应分配方案、供应品种、办法、数量、价格五公开,严格执行供应证、发票、底册三相符制度,保证农资专营顺利进行。1992年7月开始,各企业施行经营、价格、用工、分配四放开,经营业务有新发展,购销大幅上升,完成商品销售总额1.37亿元,比1991年增长17.59%,实现利润193.3万元,人均创利2169元。1993年,坚持合作社原则不变、办社宗旨不变、企业性质不变、社有资产所有权不变的原则,按照风险抵押、独立经营、自负盈亏、交足承包费的要求,在银达、东洞、临水、泉湖4个供销社推行社有自营改革。1994年,全系统推行一级所有、多级法人、统一管理、分级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经营体制,实行经营形式自主、经营渠道自主、经营范围自主的经营体制,促进企业自主经营、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克服吃大锅饭的依赖思想和短期行为。由于管理体制的制约,先后将推行社有自营改革试点的银达、东洞、临水、泉湖4个供销社全部收回,仍由集体经营。1996年,组建酒泉巨龙供销集团公司后,经营机制随之转变,市联社由原来的行政领导职能转变为经营、管理、服务相结合的职能,各专业公司由小而全转变为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基层供销社由买卖型转变为农村综合服务组织。1998年,按照为农服务龙头企业集体承包经营、批发企业股份合作经营、餐饮娱乐中心抵押承包经营、零售门店抽资租赁经营、仓储设施资产承包经营、机关工作实行责任承包制6种改革形式,将9个专业公司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餐饮娱乐中心全部完成抵押承包经营,城市小型零售门点全部抽资租赁经营,工业品、糖酒副食品、日杂土产3个公司实行抽资经营,基层供销社在坚持性质不变的前提下,按照企业股份合作、职工面向市场、门店多元经营、三农集体承包的改革思路,对大多数工业品零售门店实行抽资经营。
  1999年,按照调整组织结构、明晰产权关系、优化资源配置、开展制度创新,以股份合作为主,多种经营形式并存,重点发展资产运营和资本扩张,建立多元经营格局的工作思路,根据不同的经营情况进一步深化经营体制改革,建立起经营承包制、财产租赁制、会计委派制、企业股份合作制等新机制。对15个基层供销社清产核资,制定了包死承包基数、保证三农服务、保证资产保值增值、保证承包费上缴、保证两金上缴、保证职工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承包经营管理体制,有效地解决了部分基层供销社存在的亏损、潜在亏损及负盈不负亏的问题。采取扩、改、租、建等多种形式,由商品经营转向资产经营,将南关贸易大厦库房改建成了商品市场。2000年,全系统推行经营承包制,落实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制度和审计监督制度,实现了资产保值增值。2002年,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企业由原来向主管机关负责转变为向出资人和股东负责,摆脱了行政干预,集团公司将有效资产投入到各子公司,确定不同的控股比例,实行控股经营,同时吸纳经营者和员工入股,形成股权多元化、营销市场化的格局。基层供销社的零售门店面向社会公开出售,仓库及院落进行承包经营或租赁经营。各子公司占有的空闲土地实行整体开发和有偿使用,使企业所有权、经营权更加明晰。
  1992年,各企业根据经营情况进行收入分配。1993年,调升职工工资标准,人均月增资26元。包括离退休人员工龄工资,人均月增资24元,两项合计人均月增资50元。1994年,再次调升职工工资标准,离退休人员人均月增资40元,在职职工人均月增资118元,职工年收入达4021元。1995年,职工人均年收入由1990年的2000元增长到4138元,人均增加2138元。1999年,基层供销社和城市零售门点实行抽资租赁经营,全部放开搞活,引入个体经营机制,相继对工业品公司、糖烟酒副食品公司等6个城市批发企业实行法人代表持大股、职工自愿参股经营后,人、财、物的分配和收入分配全部由经营者直接管理。基层供销社釆取主任整体承包经营的办法,转换机制,放开分配。至2002年,全系统实行工效挂钩制,计件、计时、定额提成和绩效分配,实现收入能高能低、能升能降、易岗易薪,形成了人人盼望赢利、担心亏损的氛围,充分调动了企业经营者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了分配的激励作用。
  1990年,安排23名待业子女在系统就业。1992年后,各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企业用工制度随之放开,企业用工由经营者自己决定。1998年,基层供销社实行抽资经营后,职工或参与承包经营或面向市场自主择业。2000年,推行全员合同用工制度。2002年,全员身份置换后彻底打破职工身份界限,不再是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按照持有企业股份和不持有企业股份,分为股东和员工,入股者既是企业股东又是企业员工,享有参与企业管理和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双重权力。同时,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工人能进能出的用工机制,企业与职工解除原有合同,重新签订劳动合同,明确双方的责权利关系,实行定员定岗、压缩编制,避免了人浮于事的不良现象。
  经营与加工1990年,有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网点82个,专门从事农业生产资料的工作人员150多人,主要经营化肥、农药、农膜、种子、农机具等40多个品种。年销售各种化肥10万多吨、农药150多吨、农膜600多吨。1996年起,温室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化肥、农药、农膜等销售量逐年增加,供销社采取多口进、一口出的措施,早计划、早安排、早供应,季节使用,常年准备,重点抓化肥调运,满足生产需要。
  1990—2002年农资供应情况表表7—3年度 化肥(吨) 农药(吨) 农膜(吨) 供应量 同比增加 供应量 同比增加 供应量 同比增加1990年 58901 3000 7503 27.5 370 501991年 63000 4099 133 57.7 444 741992年 65052 2052 73 -60 509 651993年 65395 343 65 -8 450 -591994年 77318 11923 71 6 450 01995年 43608 -33710 77 6 434 -161996年 43608 0 125 48 596 1621997年 72000 28392 64 -61 329 -2671998年 81500 9500 230 166 684 3551999年 42526 -38974 50 -180 270 -4142000年 53916 11390 110 60 410 1402001年 66751 12835 150 40 400 -102002年 108914 42163 181 31 577 1771990年,生活资料经营品种逐渐增加,销售额上升,城乡供应网点增加到100多个,供应品种由锅、碗、瓢、盆、食盐、食油、五金、针织品、文化用品等逐步扩展到季节服装、鞋帽、灯具、家具、家用电器等2660多种,并增加了医药销售、图书代销、租赁等业务,门类繁杂、品种齐全,完成生活资料销售3.729亿元,比上年增长4.7%,新增销售47.4万元,压缩库存商品93万元,处理有问题商品80万元,库存商品适销率达96%。同时,开展送货上门服务活动,送货金额443万元。1991年,开展生活资料批发业务和代化肥调运理批发业务,建立批发点13个,批发销售额900多万元。1994年,增设批发网点6个,批发网点增至27个,有13个基层供销社搞批发业务。199年,集团公司举办首届交易会,会期35天,交易额突破740万元,创当地历届交易会最高记录1998—2002年,每年完成商品销售总额2.4亿元。1990年以来,在巩固和发展传统性农副产品购销业务的基础上,采取信息导向、合同指导、技术传授、价格调节、产品推销等办法,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重点扶持洋葱、西瓜、大蒜、黑瓜籽等产品发展。1990年,完成农副产品收购278万元,外销洋葱3780吨、大蒜270吨、西瓜2210吨,为农民增收120万元。1991年,完成农副产品收购200万元。1992年,市联社与15个省、市的150个调供单位建立购销关系,与30个村签订种植合同,共收购、运销粮食3500吨、西瓜715吨、洋葱6420吨、大蒜207吨、黑瓜籽197吨。1993年,完成农副产品收购总值720万元。1994年,完成收购总值1877万元。1995年,完成收购总值4426.1万元,同比增长137.7%。1996年,完成收购3619.5万元。1998年,完成农副产品收购总值6610万元。1999年,完成农副产品收购总值7000万元。2000年,完成农副产品收购总值4821万元。2002年,由于农副产品市场进一步放开,农副产品经纪人队伍扩大,加之企业改制后农副产品经营体系不够完善等,农副产品收购只完成总值945万元。
  1990—2002年农副产品收购情况表表7—4年度 收购总值(万元) 增长率(%) 其 中 洋葱(吨) 玉米(吨) 西瓜(吨) 黑瓜籽(吨)1990年 278 — 3780 2600 2210 3201991年 200 -28 3100 2500 2000 2601992年 600 200 6420 2700 715 1971993年 720 20 5800 6000 1500 1501994年 1877 160.7 11000 5800 1200 —1995年 4426.1 136 21000 32000 — —1996年 3619.5 -18 231()0 28000 一 —1997年 4860 5.2 52000 33000 — 一1998年 6610 36 100800 32000 — —1999年 7000 5.9 130000 35000 — —2000年 4821 -31 11000() 3000() — —2001年 2230 -54 12000() 26000 —2002年 945 -58 52000 10000 — —1992年,扶持农户种植棉花1100亩,亩均收入300元以上。1994年,亩均产籽棉150多公斤,亩均收入605元,最高的亩收入达1148元。1995年,釆取赊销籽种、预付地膜、技术员驻守指导等办法,落实棉花种植面积50()亩,收购加工籽棉55吨,亩均收入770元,最高达1500元。1996年,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以下河清乡为重棉花收购点,在三墩、银达、总寨、上坝等10个乡镇落实棉花种植面积3000多亩,亩均产籽棉208公斤,总产750吨,亩均收入1115元,全市农民种棉收入400多万元。同年,建起年加工750吨皮棉的棉花加工厂。1998年,推行划片包干责任制,在技术、生产、管理上实行一体化服务,落实棉花种植面积1.2万多亩,当年收购加工皮棉3426吨,收购总值达4401万元。1999年,收购加工皮棉3000吨。2000年,棉花公司向农户提出棉花收购、技术服务等8项承诺,确定最低收购保护价,落实棉花种植面积1.5万亩,共收购加工籽棉9965吨,同比增加1780吨。2002年,酒泉、敦煌2个棉花公司延伸收购领域,区内棉花加工厂达到3个,共收购籽棉1.02万吨,加工皮棉2506吨。
  1996年,为解决农产品原买原卖问题,按照兴办一个加工企业、带动一项产业的思路,供销社投资65万元买断上坝脱水菜厂,租赁临津脱水菜厂,成立脱水菜公司,当年加工销售脱水洋葱220吨、脱水青椒30吨,产值达365万元,实现经营利润68万元。1997年,投资300万元收购上坝、临水、下河清、泉湖4个处于半停产的脱水菜厂,发展洋葱、青红椒等脱水菜产品的加工销售,年产值达1000万元,实现利税100多万元。1998年,投资264万元买断临津、酒津脱水菜厂,并进行了技术改造,依托脱水菜公司收购洋葱、青椒1.2万吨,生产脱水菜700多吨,产值达672万元。1999年,投资250万元扩建上坝脱水菜厂,增加产量250吨,投资50万元对泉湖、临水两个脱水菜厂进行技术改造,增加产量150吨,使脱水菜公司年产量由800吨增加到1300多吨,增加产值500万元。2。00年,在脱水蔬菜价格下跌、销路不畅的情况下,开发四季豆、白萝卜、南瓜、菜花和其它蔬菜品种脱水加工,提高产品质量、拓宽销售渠道,加工销售各类脱水菜1273吨。2002年,脱水菜公司依托对外贸易拓宽市场,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着重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与韩国、日本、台湾等众多外商签定脱水菜订单,加工销售各类脱水蔬菜1283吨,出口创汇120万美元。
  1991年,采取自办与联办结合、以木器加工和兴办小型加工业为主、低粗加工与精细加工、集中加工与扩散加工、自营加工与来料加工并举方针,办起加工企业10个,从事木器家具、面粉、食品、瓜籽等加工,产值达150万元,上缴利税7.5万元。1993年,三墩乡供销社开展煤炭经营业务,并购进1台蜂窝煤机,加工销售蜂窝煤,当年销售煤炭850吨,实现纯利2.5万元。1994年,总寨、怀茂、下河清、丰乐、金佛寺、屯升6个乡镇的基层供销社新上了蜂窝煤加工项目,生产蜂窝煤2000吨,产值达38万元,销售原煤4000多吨。西峰、怀茂2个基层供销社新上烟筒加工,加工烟筒2万节,产值达16万元。1995年,屯升供销社购进2台蜂窝煤机,加工生产蜂窝煤500多吨,在清水镇开办了加工分厂1个,蜂窝煤加工设备增加到9台,年加工销售蜂窝煤2582吨。西峰、怀茂2个基层供销社开展烟筒、水桶等加工生产,怀茂供销社年加工销售烟筒1.46万节,水桶、炉拐等加工品种达10多个,产值达14.6万元,银达供销社筹办面粉、榨油、饲料加工厂,年产值达15万元。社办加工企业除个别被买断、租赁承包的效益状况良好外,大部分企业随市场变化自生自灭。棉花加工和脱水菜加工成为集团公司的重点龙头企业。
  企业管理1990年以后,市联社和各分公司从规范完善制度入手,建立健全用工、财务管理与审批、职工例会、职工考勤、工资奖金福利发放、职工晋级加薪与处罚管理、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策等制度。1996年,制定规范公司章程、股东大会制度、董事会议事规则等,使企业管理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1990年,用以会代训形式培训财务人员,从财务制度、帐务记载、报表核对等环节入手,以自查互查等方法,加强财务、统计基础管理工作,进行财务审计,审查了第一轮经营承包和任期目标责任制执行情况。1991年,加强结算资金管理,各企业派员催收欠款,收回多年挂帐资金53万元。同时,开展内部资金拆借,互调资金45万元。严格审批制度,节省费用支出,费用下降0.4%。1992年,强化资金管理,挖掘内部潜力,开展内部资金有偿拆借,调剂拆借资金150万元,节约利息9万元,完成8个审计项目任务,查出违纪资金7925元。1993年,企业与企业之间资金余缺有偿拆借,调剂资金130万元,节约利息2.1万元,缓解了企业的资金需求。1994年,按照地区合办处的安排部署,开展全系统清产核资工作,清产核资总额达9097万元,盘盈固定资产470万元,坚持自愿互利、有偿调剂、数额不限、时间不限、按月结息、不得拖欠原则,系统内各企业之间开展资金有偿拆借调剂,拆借资金50万元,节约利息1.2万元,解决了部分企业高息贷款、部分企业低息贷款的矛盾,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1995年,狠抓清欠,大力压缩结算资金和非商品资金占用,通过定专人、定任务、定期限等措施,收回拖欠资金2300多万元,釆取赶集、摆摊设点、系统内商品余缺调剂、少进量多进样等措施,加强库存商品管理,通过清仓利库,加速资金周转速度,积极处理各种经济包袱34.6万元,企业与企业之间资金余缺的有偿拆借,调剂资金110万元,节约利息、增加效益3万元。1996年,集团公司建立内部银行制度,实行多渠道筹资、内部划转、一个口子对外等办法,防止资金的浪费和流失,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农资商品资金实行专户存储、按期结算,内部挪用、拖欠资金数量大大降低。系统内开展托收承付业务和内部资金融通,解决资金此处闲置、彼处不足和频繁催款所造成的麻烦。加强费用管理,压缩非经营性支出,费用支出实行多人签字,财务人员把关,领导一支笔审批。重新修订了差旅费、医药费和电话费管理办法,并把压缩招待费、业务活动费同廉政建设结合起来,对部分下属单位私自购买汽车、办理移动电话、架设住宅电话的问题进行处理,节省费用开支5.3%。加强审计监督,坚持开展抽查审计、离任离职审计、半年年终交叉审计,并及时对违纪问题做出处理,全年审计总金额达2231万元。1999年,市联社安排会计审计人员对各公司和基层供销社的经营情况及财务管理进行日常监督,对反映出的问题及时予以处理,8名基层供销社主任和会计被给予经济处罚和通报批评。2000年,采取层层签订清欠责任书、经常抓、重点清、集中处理等办法,加大对有问题资金的清收和有问题商品的处理力度,全年收回有问题资金334.7万元,处理有问题商品293.3万元,处理各类挂帐损失218.9万元,最大限度地挽回了企业损失。2002年,对控股子公司的会计人员全部由集团公司委派,签订责任制合同,负责企业资金管理、资本管理和资产管理,各企业内部划细核算,各生产加工单位委派会计人员负责内部核算工作,有效发挥了财务工作的核算与监督作用。
  1990年,举办中级营业员培训班2期,农资系列化培训班2期,保管员培训班1期,培训职工163名。同时,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提高职工素质,加强合同工管理,先后清退合同工8人。1993年,釆取带资入股的办法,面向社会招收工人,募集股金194万元,招收工人70人。1996年,有453名职工自愿认购企业股份,成为企业股东。19个基层供销社的571名职工,留岗412人,下岗分流119人,待岗19人,21名职工自动离职或调离。
  行业管理90年代,市联社转变经营理念和服务方式,改变坐等上门的被动局面,主动为农民提供服务,对农业生产资料、棉花和烟花爆竹及烟酒、食盐等部分生活资料实行专营管理,并制定《生产资料经营管理办法》。1998年,烟酒、食盐等专营物资由专营单位严格管理,化肥、农药、农膜和棉花等农资市场逐步放开,不再由供销社专营,供销社与公安、税务、卫生防疫、技术监督、城管等部门联手协作,进行专项整治,净化市场环境。1999年,配合公安、技术监督、城管等部门对烟花爆竹市场进行监管,烟花爆竹由市联社负责调供批发,并与个体经营者签订责任书,办理专营手续,确保烟花爆竹市场安全有序运行。
  企业选介巨龙供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0月成立,由综合贸易公司、农副日杂生资公司、棉花公司等9个专业公司和19个农村基层供销社联合组建而成,下辖农资公司、棉花公司、脱水菜公司、汉武酒业、农副果菜公司、三龙钒业有限公司、科技示范农场等11个子公司。2002年9月,马建邦、茹世乐、刘玮林3人购买,改制为民营企业。总资产2亿多元,职工1200余人,年产值过亿元,销售收入2.5亿多元,上缴利税近960多万元,经营领域涉及农副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食品酿造加工、生产资料流通等。
  巨龙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位于南后街35号,2002年,资产总额9000万元,有82个供应网点,职工150多人。主要经营化肥、农药、农膜、种子、农机具等,年购销各种化肥10多万吨、农药150多吨、农膜600吨。同时,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供信息、良种、物资、科技等。
  巨龙棉业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10月,位于东大街74号,隶属供销合作联社,辖酒泉棉花分公司、敦煌棉花分公司、金塔棉花分公司和下河清、城关、三墩等3个棉花加工厂,有职工117人,资产2000万元,年加工皮棉5000多吨,年产值5000万元,销售收入5000多万元,上缴利税131.6万元。1999年实行股份制经.营。
  巨龙科技示范农场成立于1996年,地处下河清乡与清水镇交界处的白疙瘩滩,距市区55公里,占地1万亩,资产总额达1700万元。1999年承担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项目以来,按照科学科技示汜农场化管理、规范化建设、集约化经营、技术集成组装配套、形成特色的要求,完成了高新节水、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新型日光温室及反季节新品种示范3项主体项目和沙区土壤改良技术、防风固沙林网建设、秸秆氨化养殖、节能节水农机化作业等4个项目。项目总投资1980万元,核心示范面积1.2万亩,定植防风固沙林40万株、经济林15万株。引进美国、以色列及国内先进的节水灌溉设备和技术,釆用滴灌、喷灌、低压管道、U型渠输水灌溉、机井联动网络化输水和微机控制灌溉等多项节水新技术,年节水总量1000多立方米。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等院校和科研部门联姻,引进美国提子葡萄、日本油葵、大板仁用杏、杂交一代白兰瓜、花卉制种等新品种6大类80多个品种及相关的新技术11项,年产值460多万元。现入场农户72户,256人,人均纯收入近4000元。
  汉武酒业有限公司位于公园路23号,由20世纪80年代的酒泉酒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2002年,由巨龙供销集团买断重组,总资产L2亿元,占地面积16.1万平方米,职工400余人,年产白系列白酒酒5000余吨,年综合生产能力达8000余吨,其中酱油、食醋3000吨。公司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先后投资200多万元,购进高强力过滤器、新酒老熟机等先进设备66台(件)、配备电脑、气像色谱分析仪等现代化检测仪器20余台,建成中心化验室。档案管理、财务数据、质量检测全部实行计算机联网,企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从1991年开始,汉武酒业连续开发了三代新产品,第一代酒泉酒系列以茅型酒为代表,由日本著名作家井上靖先生起名,在品牌塑造上独辟蹊径,产品供不应求;第二代汉武御酒系列以其精美的包装、优良的品质、合理的价格赢得市场,成为中华白酒行业的名牌产品;第三代新产品开发,充分适应了人们由单纯饮酒向滋补保健发展的需求,公司与台湾六经学会董事长张渊量先生合作,采用独家秘方,以天然名贵药材沉香、藏红花和锁阳为原料,研制开发了锁阳保生酒,该酒具有活络经血、补五脏、生精补肾、滋阴壮阳等功效,由国内贸易部技术开发中心监制,经国家卫生部组织专家评审鉴定,为高级滋补保健酒,填补了甘肃省滋补营养酒的空白。目前,公司所生产的汉武御、神舟、酒泉酒等高中低档三大系列42个品种的优质白酒,以传统双轮发酵工艺,辅以古今闻名的“酒泉”之水和现代工艺技术精酿而成,酒液清澈透明、香气纯正、人口柔绵、诸味协调、醇厚味长、别具风味;尤其是新开发的醴泉长生酒,釆用特殊工艺精酿,经多年设窖深藏,具有延年益寿的独特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酒泉酒系列、汉武御酒系列先后获得国际食品巴拿马金奖及国优、部优、省优称号和金、银奖等荣誉50多项,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评定为“绿色食品”,被评为甘肃省“著名商标”、“区域最畅销品牌”、“最受欢迎产品”。
  第三节粮油贸易1990年,酒泉市根食局设党委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人教股、监察保卫股、财会股、农管股、城供股、工业股、议价股、储运股10个股室,机关干部职工44人,下辖粮油食品供应公司、面粉厂、植物油厂、饲料公司、汽车队及农村18个粮管所(库),企业职工762人。1992年,成立宏粮贸易公司。1993年,成立宏庆粮油食品公司。1995年7月,成立酒泉市军需粮油采购供应站。1996年3月,成立粮油批发市场,与宏粮贸易公司合并运营。1997年,市粮食局改为粮油总公司。1998年3月,粮食局汽车队解体,成立油脂仓库。1999年4月,撤销酒泉市粮油总公司,设置市粮食局,内设党政办公室、企业管理股、监察审计股、财务统计股。是年,组建酒泉市粮食收储公司,承担粮食收购、销售、调拨业务,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内设党政办公室、业务科、财统科、劳资老干科。粮食局编制18人,经费由财政全额供给,粮食收储公司核定编制18人,经费从粮食流通费中列支。2001年12月,撤销军需粮油采购供应站,成立酒泉地区军供站酒泉代理部,与市中心粮油仓库合并,统一管理。2002年9月,粮食局改称肃州区粮食局,辖飞天面粉公司、中粮油脂公司、油脂仓库、天河饲料公司、粮油食品供应公司、宏庆粮油食品公司,粮食收储公司管理中心粮油仓库和西峰、果园、银达、怀茂、锋尖、临水、三墩、西洞、总寨、上坝、东洞、红山、金佛寺、丰乐、清水、屯升、下河清18个独立核算的粮管所(库)及销售分公司、粮油批发市场、生活服务站。正式职工410人,离退休职工230人,职工遗属63人。
  体制改革粮食定购1985年,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1988年,实行粮食产量、收购、销售、调拨、财务五包干政策,粮食合同定购实行定购粮食与化肥、柴油、发放预购定金挂钩(简称“三挂钩”)政策。1990年,又将合同定购改为国家定购,当年,收购小麦3800万公斤,兑现化肥1.48万吨,兑现柴油2175吨,发放预购定金539万元,占应发放数的84%。1993年,放开粮食价格,允许私人参与粮食经营,出现个体粮食贩运户竞相抬高粮价、抢购粮食的问题。同时,因国家定购粮食价格偏低,农户不愿交定购粮食,粮食部门发放预购定金492万元,兑现化肥4302吨,调动农民交粮积极性。1994年,取消“三挂钩”政策。1995年,实行价外补贴政策。1996年,取消价外补贴政策,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
  粮油价格1990年,议购小麦指导价每50公斤42元,最低保护价每50公斤40元,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扩大议价粮油供应范围,定购粮小麦每公斤统购价0.3718元,超购加价0.1302元。专项储备粮小麦在平价粮0.3718元的基础上加价0.4282元,收购价为每公斤0.80元。1991年5月1日起提高小麦、玉米等23种粮食及葫麻油、菜籽、葫麻等18种油品(油料)和黑粉、麸皮等4种副产品的统销价格。议购价格随行就市,小麦每公斤混合价0.70元,玉米每公斤混合价0.44元,蚕豆每公斤二级价0.79元。1992年4月1日起,按照有调有稳,确保重点和购销同价的要求,调整统购销价格,解决购销价格倒挂问题。中等小麦由每公斤0.502元调整为0.622元,中等玉米由每公斤0.346元调整为0.412元。统销价平均每50公斤标准粉由27元提高到40元,特一粉由50公斤36元提高到54元,标二粳米由50公斤33元提高到49元。职工发放粮食提价补贴,城镇居民粮食供应仍实行限购。议价粮油销售按随行就市保本微利原则进行,小麦销价每公斤由0.94元调整为0.84元,玉米由每公斤0.61元调整为0.55元,粳米由每公斤1.60元调整到1.50元,袖米由每公斤1.40元调整为1.30元,葫麻油由每公斤5.80元调整为5.60元。1993年4月1日,放开粮食销售价格,取消凭证限量供应,国家允许私人经营粮食,小麦、玉米、稻谷实行定购,其他品种实行市场调节,自由购销。定购价每公斤中等小麦0.706元,玉米每公斤0.496元(均包括化肥、柴油价外加价0.084元),取消粮食统销和平价供应,取消各种粮票和粮证存粮,保留城镇定量人口粮食关系,销售价格由省粮食局根据各地(州)粮食收购成本、运输距离确定。酒泉市销售价格,特一粉每公斤1.30元,特二粉每公斤1.20元,标准粉每公斤1.10元,黑粉每公斤0.56元,麸皮每公斤0.50元。为平抑市场粮价,稳定群众生活,根据当时市场行情和酒泉市实际,当年6月25日,将面粉销售价格进行调整,特一粉由每公斤1.30元调整为1.24元,特二粉由每公斤1.20元调整为1.14元,标准粉由每公斤1.10元调整为1.04元。1994年,中等小麦收购价格为50公斤49元,提价57.56%,玉米为50公斤41元,提价99%,取消“三挂钩”政策。面粉销售价格调整为特一粉每公斤1.34元,特二粉每公斤1.24元,标准粉每公斤1.14元。1996年7月1日起,再次大幅度提高粮食购销价格,中等小麦每50公斤由49元提高到71元,中等玉米每50公斤由41元提高到57元,取消每斤定购粮价外补贴0.05元和粮肥挂钩0.02元的政策,粮食销售价格每50公斤标准粉由69兀提高到110元,特二粉由每50公斤89元提高到122元,特一粉由每50公斤101元提高到131元。城镇供应定量由每人每月10公斤成品面粉调整为每人每月7.5公斤,双月作废,不留结余。1998年,每50公斤中等小麦定购价68元,保护价为64元,每50公斤玉米定购价55元,保护价为51元。1999年,定购、保护实行一价,每50公斤中等小麦保护价61元,玉米43元。2000年,每50公斤春小麦中等混合价52元。10月1日玉米退出保护价收购范围,由市场调节购销。
  流通经营1996年,粮食部门实行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相分离的双线运行机制,粮食局制定《两线运行方案》,将全系统26个独立核算单位划分成19个政策性业务单位和7个商业性经营单位,成立内部结算中心,管理政策性业务单位帐目,盈亏由粮食局统一核算。商业性经营单位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1998年,实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顺价销售、资金封闭运行,加快粮食企业自身改革,粮食收储企业放开经营,基层粮管所变为法人,独立销售粮食,将固定资产在10万元以上的粮管所(库)的非政策性业务从政策性业务中分离出来,成立了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10个经济实体。撤销市局结算中心,将历年挂帐的亏损和离退休人员下划粮管所。认定1992年4月1日至1998年5月31日的政策性财务挂帐金额为2449万元。继续执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实行户交户结,并利用原飞天酶制剂厂123亩空闲地,积存各所(库)粮食2286万公斤,同时,采取外出设点、联络客户的办法销售存粮,保证粮食顺价销售。在此基础上,贯彻《粮食收购条例》,釆取收支两条线,确保收购资金封闭运行,放开销售,管好收购。2001年5月1日,城乡居民粮食关系转移证停止办理,口粮彻底放开。
  企业改革1990年,商业企业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粮油工业企业推行和完善经营承包责任制,汽车队实行单车核算,责任目标联利计奖管理办法,粮管所(库)多种经营实行单项承包经营责任制,各企业闲置资产实行租赁经营。1995年,在粮油工业企业实行统一管理、分级核算,推行吨产量工资含量包干、费用包干、计件工资等工效挂钩形式,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增强企业内部活力。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粮食企业有757名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占职工总数94%。1997年,进行用工、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制定《酒泉市粮油总公司“三项制度”改革方案》和酒泉市粮油总公司“三项制度”改革方案实施办法》,并于1998年1月1日起实行。1998年,飞天面粉公司、中粮油脂公司、饲料公司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3户股份合作制改制企业评估前资产总额2253.9万元,评估后1625.2万元,负债总额评估前1229.1万元,评估后1255.1万元,净资产370.1万元,各项剥离后剩余资产为负19.2万元。改制企业根据企业实际,设置资格股、风险股、工龄股和投资股,3户企业设置总股本196.33万元。改制前企业有职工254人,改制期间退休10人,调走6人,离岗8人,买断工龄35人,发放补偿金15.58万元,改制后职工总数195人,占改制前职工总数的76.8%。饲料公司股份制改造后,又与银达乡天河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组建天河饲料有限责任公司,粮油食品供应公司采取全员风险抵押、承包经营和连锁经营。汽车队实行单车出售、职工买断、单位解散的改制方案,将8辆东风货运车,按先内部职工,后对外的原则竞价拍卖。原资产183.79万元,评估后资产106.51万元,负债168.18万元,8名职工买断工龄,解除劳动关系,其余职工、退休人员和遗属得到妥善安置。2001年4月,按照市委、市政府深化企业改革的意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动产权、变身份、转机制、增效益,加快企业改革。粮食政策性购销企业暂不进行产权转让,继续按照政企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新老挂帐分开,完善粮食价格机制。同年6月,采取整体转让产权、整体置换职工身份、整体负担离退休养老金和医疗保险、整体承担债权债务、整体安置职工、产权出售一步到位的方法进行彻底改革。9月,天河饲料公司以出售底价50万元向原企业领导班子整体出售。11月,粮油食品供应公司采取先内部、后外部整体出售的方式,以215万元由原企业法人买断产权。2002年6月,飞天面粉公司釆取向社会公开出售方式,以底价622.5万元出售,由原企业法人买断产权。宏庆粮油食品公司采取先破产、再重组,后向社会公开出售方式,于1999年4月26日由酒泉市人民法院宣布破产,清算全部资产81.17万元,破产费用16.55万元,破产财产64.62万元,清偿职工工资12.19万元,职工养老金117.3万元,职工劳动保险0.45万元,清偿率为48%。宏庆粮油食品公司于2002年7月,以底价90万元出售,由企业负责人买断产权。中粮油脂公司采取分块出售安置职工,再行破产的改革方式,2003年9月,以底价35万元向社会公开出售,由社会自然人以40.6万元买断公司部分产权。经过近三年改革,酒泉市粮食系统城市5户工商企业全部改制,涉及在职职工268人,退休及遗属168人,涉及企业资产2701万元,负债1654万元,净资产1047万元,落实职工转换资金、离退休补贴与医疗金、遗属补贴等资金1064万元,土地出让金714万元用于职工安置。
  粮油购销粮油收购1990年,粮食部门严格执行粮油政策,及时兑现挂钩物资,开展优质服务,做到随到随收,及时结算,不拒收、不限收、不停收,当年收购粮食7583万公斤。由于种植油料作物产量低,农民不愿多种,种植油料作物3.4万亩,产量457万公斤,收购油料88.06万公斤。根据粮食产量、收购、销售、调拨、财务五包干政策,国家油品定购任务为36万公斤,对未完成的7万公斤,从外地购买议价油品补交,补足价差11万元。1991年,国家专项粮食储备由敞开收购改为定额收购。在完成小麦定购任务的前提下,收购专项储备粮食,当年收购国家专项储备粮2100万公斤。同时规定,凡有粮食定购任务的生产单位和农户,每交售40公斤甜菜,抵顶1公斤储备粮入库定购粮,当年抵顶定购粮食任务275.3万公斤,完成国家定购粮食7670.9万公斤,完成油料收购94万公斤,兑现定购粮油收购奖励费1.68万元。1992年,粮食定购任务仍为7550万公斤,将小麦定购任务由原来4001.5万公斤,调整为3848万公斤,油料任务由原来115万公斤调减为99万公斤,甜菜抵顶粮食定购任务383万公斤,交售1吨甜菜抵顶定购粮16.6公斤。1993年,是农业连续增产、增收的第七年,粮食总产量2.43亿公斤,比上年增加172.45万公斤。因受外地粮价波动影响,粮食收购入库缓慢,至12月14日,只完成入库任务的60%。对完不成任务的农户,按每公斤小麦0.11元、玉米0.18元收取差价弥补定购任务。交差价农户不享受“三挂钩”优惠政策,甜菜抵顶粮食定购任务的政策停止执行,当年完成定购4487.05万公斤。1994年,严格执行按质论价政策,粮油收购资金贷款列入农业发展银行,农业税折征小麦,纳入定购任务,各粮管所(库)以每公斤中等小麦按0.98元的标准同财政部门结算,丰歉调整,完不成小麦定购任务,可用玉米弥补,当年收购粮食1.49万公斤。1995年,采取奖励的办法鼓励农民交售粮食,每户交售粮食万斤以上奖励200元,人均交售1000公斤以上的农户每户奖励200元,人均交售1500公斤以上每户奖励300元,人均2000公斤以上每户奖励400元。全市有15个乡镇的1127户获奖金24.97万元,收购粮食1.53亿公斤。1999年,将沿山的屯升、清水、丰乐、金佛寺、红山、东洞6个乡镇的小麦退出国家保护价收购范围。90年代,酒泉市为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年定购任务占全省任务的十分之一,粮食商品率在30%以上。1992年11月被商业部表彰为全国粮食购销工作先进单位。1990—2002年收购总量为10.7亿公斤,年平均8227万公斤,1995年最高,达到1.53亿公斤。
  粮油销售1990年,粮油供应仍实行统销政策,市镇居民粮油供应按标准、按比例供应,行业用粮按指标销售,年初,换发粮油供应证2.05万本,核定城镇人口6.07万人,月供应粮食92.2万公斤,食油1.52万公斤,年城市供应销售粮食1218.5万公斤,销售食油29.56万公斤。1991年,对市镇粮油供应工作进行整顿,人、粮、户、工种定量“四对口”,换发粮证2.33万户,核定供应人口6.4万人,核定月供应粮食95.14万公斤,食油1.6万公斤,人均月供应14.88公斤,居民结存粮食782.86万公斤,食油5.62万公斤。核实奶牛192头,月供应饲料1.44万公斤。1992年,国家调整粮价,出现抢购热潮,3月16日至4月10日的24天,供应户5.37万户次,供应粮食556万公斤,食油12万公斤,相当于平常5个半月的供应量。7月15日,遭受雨、雹、洪灾,粮食减产2087万公斤,油料减产13万公斤。对受灾严重的怀茂、屯升、红山、金佛寺、清水等乡(镇),救济返销口粮12万公斤。1993年,粮油销价放开,居民购粮证作为掌握粮油节余情况档案,换发购粮证2.46万本,收回历年积存粮票103.9万公斤,上缴69.6万公斤,市粮食局留全国通用粮票34.3万公斤。随着粮油经营放开,加大议价粮油购销力度,坚持随行就市、灵活购销、保本微利、快购快销的原则,搞活粮油流通,活跃粮食市场,基层粮食企业在新疆都善、兰州等处设立经营网点,开辟外地市场,扩大销售。销售议价粮食2138万公斤,实现利润48万元。1996年,下拨救灾粮25万公斤,以解决部分重灾户、贫特困户及移民口粮短缺困难。1999年,对522万公斤陈化粮食进行降价销售,差价损失293万元。2000年,确定陈化粮食2270万公斤,其中小麦1045.5万公斤,玉米1224.5万公斤,陈化粮销售形成差价损失挂帐1632万元。同时,在销售上实行“等量对冲,借销补库”的办法,促销压库,推动顺价销售,并完善销售组织及奖励办法,在四川、酒泉分别设立销售分公司,形成销售网络,抽调业务骨干充实销售队伍,保证促销压库目标的实现。2001年,玉米退出保护价经营范围,粮食收储公司针对酒泉市玉米品质好、数量多、省外需求量大的优势,积极开拓市场,销售玉米2289万公斤。1990—2002年,销售粮食4.47亿公斤,年均3439万公斤。1990—2002年国有粮食购销情况表表7—5年度 购进(万公斤) 销售(万公斤) 年度 购进(万公斤) 销售(万公斤)1990年 8493 1732 1997年 9495 10491991年 7671 2654 1998年 9894 27051992年 8667 1742 1999年 9915 60981993年 6215 3016 2000年 2650 49701994年 14930 5931 2001年 2810 29781995年 15317 4449 2002年 3008 36741996年 7891 3713 合计 106956 44711粮油储运仓储运输设施1989年,粮食部门有仓库121座,建筑面积3.92万平方米,容量6786万公斤,有清杂、烘干、灌包、输送等仓储机械243粮食储存仓台(件、套),运输车辆21台,仓院地坪全部硬化,粮台地坪晒场6.76万平方米。1990年,建成中心粮油仓库、铧尖、怀茂粮管所库房,容量425万公斤。2001年,筹措资金236万元,建成商业门点、综合楼3处3606平方米,投资52万元用于购置粮用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2002年,投资200万元修建粮油供应公司六粮站综合楼,投资108万元修建总寨粮管所综合楼。1998—2002年,先后向银行贷款800余万元,从经营费用中筹集资金200万元,新建储粮库仓,库容1000多万公斤,修缮报废仓容,增加库容2400万公斤,新建粮台120个,修建水泥地坪2.1万平方米,扩大储粮场地10万平方米,新增储粮能力1亿公斤。2002年,粮食局所属收储企业仓容9472万公斤。
  粮油库存1990年,库存各类粮食4725万公斤。1993年开展清查工作,清查国库粮食5877.9万公斤,因水分自然减量和损耗等。2001年3月,开展清仓查库,清查18个单位,核查库存粮食1.94亿公斤,其中小麦1.12亿公斤,玉米0.81亿公斤,差数760.8万公斤,差率为3.75%,扣除水分减量因素,差率为0.88%,差率在国家规定允许的范围内,验收合格。2002年底,库存粮食1.97亿公斤。
  粮食仓储保管贯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落实《国家粮油仓库管理办法》、《粮油储藏技术规范》、《“四无”粮仓鉴定验收办法》,因地制宜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坚持每年春季、秋季两次粮油普查,落实各项规储油灌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探索和应用科学保粮技术,推行低温、低药量、机械通风、电子监测等保粮新技术,成立科学保粮小组18个。2001年,协调落实保粮费用资金30万元,用于购置电脑水分测定仪、电子测温表、粮情探测仪等设备1302台(块),使保粮器材趋于现代化、科技化,科学保粮率达到70%以上。2002年12月,经甘肃省粮食局核查验收,建成一类帐实相符、无害虫、无变质、无鼠雀、无事故的“一符四无”粮仓县。1993年,果园、银达、三墩、临水、总寨、上坝、东洞、金佛寺、屯升9个粮管所,代理省级储备粮1175万公斤,其中小麦51。万公斤,玉米665万公斤。专储粮保管,做到专人管理、专仓专垛保管、专账记载,人员、品种、数量、地点属实的“三专、四落实”。1994年,国家专项储备粮划为省级储备粮小麦600万公斤,11月,按结算价每公斤0.92元,从国家专项储备粮中划出小麦1500万公斤,转为代省保管周转粮。2002年,代保管省级储备粮小麦600万公斤。
  粮油调运1990—1998年调出粮食5.04亿公斤,年均5598万公斤,之后,指令性调拨取消,自主经营销售,油品调拨停滞。
  1990一2002年国有粮食调运储存情况表 表7-6年度 调出(万公斤) 存储(万公斤) 年度 调出(万公斤) 存储(万公斤)1990年 6408 4725 1997年 2220 117981991年 6608 2223 1998年 1457 177801992年 7520 2233 1999年 — 210301993年 3951 625 2000年 — 193751994年 7926 2496 2001年 — 213541995年 12563 1879 2002年 一 196501996年 1729 5602 合计 50382 130770粮油加工进入90年代,乡镇村组及个人兴办粮油加工企业增多,打破了国营企业独家经营粮油加工的局面。2002年,有各种性质的面粉加工企业90面粉加工户,日生产能力660吨,企业总资产3300万元,面粉加工产值7000万元,飞天、星火面粉公司占51%。市面粉厂克服原料不足、资金短缺、市场疲软、销路不畅的困难,投入资金,增加设备,形成加工粮食3.8万吨、酿造品500吨、食品加工100吨、饲料加工1000吨的生产能力。1993年,对豆粉和薰醋、酱油生产线进行改扩建。1998年,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注册资本99万元。2001年,投资50万元新建钢板立筒仓两座,进行小麦搭配以及制粉工艺调整改造。1990—2002年,实现产量22.56万吨,产值1.2148亿元,销售收入4899万元,利润243.5万元。
  植物油厂拥有200型榨油机3台,日处理油料30吨平转浸出设备1套,精炼设备2套,年处理油料6000吨,油饼6000吨,固定资产225.8万元,职工总数93人,专业技术人员6人,后因油料社会产量及国库收购量的减少,加工所需的油料严重不足等原因,生产逐年下滑,形成亏损。1990—1997年完成产量7167吨,产值1706万元,累计亏损39.4万元,1992年后企业停产。1998年,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2000年,分设为中粮油脂公司和油脂仓库两个实体。
  饲料加工1989年,乡、村两级有配混合饲料加工厂(点)19个,年生产配合饲料750吨的2个,300吨的17个,共生产配合饲料6600吨,专业户、饲料加工点9个,生产饲料395吨,粮食系统饲料加工点4个,生产饲料5750吨。1990年,饲料公司拥饲料有配合饲料加工机组1套,颗料饲料加工设备1台,年生产能力1.2万吨,占地面积3769平方米,注册资本62万元,从事全价配合饲料、浓缩饲料、颗粒饲料3个类型30个品种。1997年,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2001年,完成饲料喷涂及粉碎设备更新项目。1990—2002年,完成产量5.2万吨,产值5662万元,销售收入4482万元,利润47.5万元。
  行业管理1990年以来,对粮油市场管理坚持区外管住、区内搞活,完成定购任务前管住,完成定购任务后搞活,宏观上管住、微观上搞活,旺季管住、淡季搞活的原则,不断加大管理力度。1994年,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平抑粮价,稳定市场的决定。对粮油实行最高限价,标准粉、特一粉、特二粉每公斤销价分别控制在0.94元、1.16元、1.08元以内,食油每公斤销价限定为6.60元。保质保量地做好军粮供应,抓紧收购,增加并合理摆布粮源,搞好粮食调拨工作。组织油源安排好市场供应,开展优质服务活动,做到明码标价、挂牌服务。1998年,进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实行政企分设,结束40多年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6月,国务院发布《粮食收购条例》,8月,国务院发布《粮食购销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确立粮食管理部门行政执法主体地位。据此,粮食系统注重健全行政执法机构,加强执法人员培训,落实行政执法职责。2000年,具有行政执法资格的人员99人,2001年调出6人,4人因违纪被取销执法资格。在粮食购销旺季,执法人员配合工商管理部门对粮食市场进行检查,取缔无证经营,打击扰乱市场行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规范运行,配合技术监督部门对食用产品进行检查,对过期食品、劣质产品进行没收及处罚,使群众买到放心粮油。同时,监督粮食收储企业贯彻落实敞开收购,顺价销售,资金封闭运行政策。1998年,对256户粮食加工销售经营户进行整顿登记,核发粮食经营许可证。1999年,稽查城区成品粮食经营门店71户,其中有营业执照、无粮油经营许可证4户,无证经营8户。2001年,与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检查粮油质量,检查门店79户,抽查大米4.74万吨,面粉3.16万吨,5月,在粮食行业开展“放心粮油”、“放心粮店”活动。飞天面粉公司、星火面粉公司分别取得“放心粮油”标志认证。同时,在粮食系统开展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为帮扶村、学校、贫困学生提供物资资金2万元,为果园、怀茂等受灾乡捐资4150元,为武警酒泉支队资助资金2000元,为下河清部队购买电视机、洗衣机等物品。是年,成立护卫队5个、民调组织6个,配备专兼职人员55人,调处纠纷8件,调查处理来信来访6件,防止越级和集体上访,促进行业稳定发展,建成文明行业。2002年,为帮扶村、学校、贫困学生帮扶物资资金1.13万元。
  企业管理制度建设1992年,制定《多种经营管理办法》和《酒泉市粮食商业企业费用开支管理办法》,加强各项成本费用管理。1993年,针对多种经营项目多、规模小的特点,制定《商业企业门店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办法》,明确承包经营权责,规范管理。1995年,印发《酒泉市粮食局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1996年,修订印发《市局机关科室职责范围和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及7个配套制度和《粮油收购管理制度》、《粮油保管及“一符四无”粮仓建设管理办法》、《粮油装具器械管理办法》、《酒泉市粮食局两条线运行后的财务管理办法》。1997年,印发《关于加强内部治安防范工作的通知》、《酒泉市粮食局货币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建立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制度的通知》。2000年,制定实施《关于加强国有粮食企业管理若干意见》,明确企业职责范围,理顺经营管理体制,进行规范化管理,推进企业科学化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经营管理1990年以来,酒泉市粮食局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不断完善经济目标管理责任制,走“以粮为主、多业并举”的路子,既注重粮食经营,又大力发展多种经营,把政策性业务同粮油购销经营、多种经营结合起来,做好省级储备粮食保管、军粮采购供应、退耕还林补助粮供应、敞价收购、顺价销售等工作,在粮油经营管理上,发挥粮食部门主渠道作用,建立对外调销粮油审批制度,既完成购销数量,又保证粮油质量标准,粮油购销严格执行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1990年,议购粮食2276万公斤,油品0.8万公斤,议销粮食285万公斤,油品15万公斤,议转平小麦1500万公斤,实现利润113.1万元,多种经营上,先后投资40万元,购置机械设备38台(件),落实养殖场地6027平方米,修建门店10个,农村粮管所养鸡1.31万只,养猪3074头,城市企业完成食品加工量109万公斤,实现多种经营利润51.07万元。1991年,农村18个粮管所(库)以经营养殖业为主,兼营运输、加工、种植业,养猪3291头,养鸡1.6万只,实现利润22.64万元,城市食品业以灵活多样的经营方式,增加新品种和节令性食品,沿街设点,流动服务,完成食品加工量1028吨,完成产值147万元,实现利润32万元。1992年,进一步明确“本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思路,发挥部门优势,开展以养殖、食品加工、运输、商业门店、种植等为主的多种经营,经营利润达到189.56万元。1990一2002年,粮食议价经营利润541.4万元,多种经营利润738.33万元。
  财务管理1993年,粮食企业亏损挂帐累计1700多万元,粮食经营放开后,费用实行“总额控制、分项把关”办法,核定费用包干指标,实行新发生的经营亏损由企业自负,盈利分成,实行存贷合一,及时回笼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减少利息开支和物耗,做到勤俭节约,精打细算。1995年,粮油收购资金实行“上贷下划”管理办法,在支行营业室统一开户,实行统贷统还、统一结算、统一付息。1996年,实行粮食管理体制双线运行,财务管理分为政策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管理。政策性基层业务单位改为报账单位,商业性经营的财务管理由粮油批发市场代理,实行一次买断、二次结算,多种经营由各单位自主经营。政策性库存、贷款、亏损挂帐,实收资本上划市粮食局统一管理。1998年,实行资金封闭运行,粮食收储企业实行基层所(库)核算、所(库)和粮食局、公司二级管理,农业发展银行对所(库)、公司的资金实行政策监督。
  1995年,开展清产核资和清理小金库工作,清库存、清资金、清账目,对各企业进行清产核资,清查出外借、短少麻袋32.64万条,面袋3.34万条,油桶568只,蓬布92块,粮油31.43万公斤,各类损失总额491万元。对财务、粮油、包装物、运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以整改。1997年,粮油总公司成立审计监察科,并建立健全内审监督制度,审计企业4户,复审企业2户,审计资金总额3486万元。2000年,审计9个粮管所和企业,审计金额1.0278亿元,查出违规违纪金额38万元,收回19万元,并配合检察机关查处中心粮油仓库、怀茂粮管所职工经济犯罪案件,有3人受到刑事追究。
  单位万元 1990-2002年国有粮食商业盈亏情况表 表7—7第四节饮食服务业1990年,酒泉市饮食服务企业主要有商业系统所属的饮食服务公司和商业综合公司,个体饮食服务业经营餐饮、旅店、理发、沐浴、照相、日用品修理业等行业。有饮食服务网点938个,从业人员1791人。此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社会服务业中增加了娱乐服务、信息咨询、计算机应用等项目,到1995年,全市共有饮食服务业网点2657个,从业人员4513人。其中国营、集体网点28个,从业人员478人,私营网点2629个,从业人员4035人。1998年,对原有国营、集体饮食服务企业进行改革,企业实行股份制经营,饮食服务公司改制为昌兴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商业综合公司改制为春园餐饮娱乐有限责任公司,并增设了诚成餐饮娱乐有限责任公司,到2002年底,商业系统共有饮食服务企业3户,21个经营网点,从业人员318人。个体饮食服务业网点达2062个,从业人员4039人。其中饮食业网点858个,从业人员2461人,服务业网点1204个,从业人员1678人,理发业498个,从业人员745人,旅馆25个,从业人员55人,娱乐服务业79个,从业人员148人,信息咨询服务业26个,从业人员60人,计算机应用服务业94个,从业人员110人,日用品修理业110个,从业人员150人,沐浴业16个,从业人员35人。餐饮业酒泉地方小吃有牛肉面、糊锅、面筋、馄饨、水饺、牛羊肉粉汤、臊面、绘面片、杏壳宾馆娄、麻什子、拨疙瘩、拉面、炒面、大米饭、豆浆、油条、凉粉、凉面、酿皮、馒头、花卷、小笼包子等。以街面门点和摆摊设点经营为主,饭店、菜馆主要经营大众化炒菜,规模稍大的饭店增加川菜、鲁菜、粤菜等,冷饮则有杏皮水、酸梅汤、冰淇淋等。1990年,有餐饮网点523个,从业人员991人,其中商业系统所属经营网点15个,从业人员283人,个体餐饮网点508个,从业人员708人,营业收入345.5万元。1995年,餐饮业网点增加到1317个,个体餐饮网点达到1303个,从业人员2467人,营业收入2474.5万元。此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方便快捷的餐饮业进一步发展与规范,形成了饮食一条街,设施齐全、品位高雅的酒店、火锅店相继出现,并对原有酒店、饭店内部设施进行改造,增设包厢雅座,聘请名师高厨,提高饭菜品位,扩大经营范围,部分餐馆增设了西餐及糕点。到2002年,商业系统有餐饮网点8个,从业人员181人,个体餐饮网点858个,从业人员2461人,营业收入达到1.0192亿元,其中城镇餐饮业营业收入9281万元。
  美容理发1990年,从事理发业的企业有饮食服务公司和商业综合公司,有经营网点7个,从业人员71人,个体理发店305处,从业人员334人,营业收入67.4万元。服务项目以男女理发、烫发、吹风为主。此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个体经济的不断发展,1996年底商业系统经营的理发店减少为4个,从业人员减为8人。1997年,国营、集体理发店和人员全部退出市场。服务项目逐步发展为集理发、吹风、烫发、局油、美容、纹眉、按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2002年,有理发店514个,从业人员780人,营业收入2161万元,其中城镇理发店111个,从业人员143人,营业收入1214万元。
  摄影1990年,市内摄影业有饮食服务公司下属的祁连照相馆、酒泉照相馆、迎春照相馆、丽光照相馆及彩色扩印部等,从业人员46人,个体照相网点19个,从业人员36人,其经营范围主要有摄照像馆内景一隅影、冲洗、放大,照相器材销售和照相机维修,服务项目有艺术照、生活照、化妆照、广告照等。经营活动以固定网点为主,逢春节等重大节日,在鼓楼、文化广场、夜光杯广场等繁华街区、景点等地段搭建临时景点,经营照相。1996年,饮食服务公司所属摄影企业有祁连照相馆、迎春照相馆、丽光照相馆3家,从业人员62人。此后,随着企业经营制度和产权制度改革,国有摄影企业逐步转为租赁经营或个体经营。
  旅馆业1990年,饮食服务公司经营的旅社、饭店共有8处,从业人员225人,其中规模大、条件较好的有酒泉饭店和祁连饭店2家。西关旅社、青年旅社、明泉旅社、永丰旅社、三旅社均为平房,规模小、条件简陋。百货公司在商场四楼设公司招待所,以接待与公司洽谈业务的客商,同时也向社会开放,从业人员15人。此外,还有酒泉地区招待所、酒泉市招待所和有关部门内部设的招待所。个体旅社12户,从业人员17人,营业收入39.6万元。1991年1月,民族饭店建成投入使用。1992年,蔬菜公司在其新建的综合服务楼上设招待所1处,从业人员10人。糖烟酒公司在南大街综合楼设招待所1处,从业人员6人。在增设住宿网点的同时,对旅馆及饭店内的服务设施进行改造,通过室内装璜,增设洗浴、电视机、电话等服务设施及服务项目,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接待能力。1995年,旅馆经营企业和个体旅社达至到20个,从业人员168人,其中商业系统8个,从业人员151人,个体旅馆12家,从业人员17人,年营业收入144.1万元。1998年,诚成餐饮娱乐有限责任公司设旅馆部,经营住宿业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大,以及流动人员的不断增加,使旅馆业逐步得以发展,城区内先后建成龙腾宾馆、西部口岸宾馆、神舟宾馆、金泉宾馆、飞天宾馆、天河宾馆、实习宾馆、康盛日月潭宾馆、金利宾馆等10多家设施齐全、服务优良的大型旅馆。2002年,城区内共有旅馆35家,从业人员163人,其中商业系统10家,从业人员1。8人,个体经营25个,从业人员55人,营业收入202万元。
  日用品修理日用品修理主要有摩托车、自行车修理,钟表、家电、电话机维修、修鞋、修锁、配钥匙等。1990年,有经营户394户,从业人员462人,营业收入200.1万元。1995年增加到515户,从业人员572A,营业收入881.5万元,其中城镇163户,从业人员176人,营业收入222.3万元。1999年达到589户,从业人员619人,营业收入达到1354.1万元,其中城镇257户,从业人员283人,营业收入665.6万元。2002年,经营日用品修理业的共有110户,从业人员150人,营业收入减为1001万元。
  其他服务业其他服务业包括娱乐服务、信息咨询、计算机应用服务等。1991年,有信息咨询机构1个,从业人员1人,营业收入7.7万元。此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娱乐服务业和计算机应用服务逐步发展,特别是娱乐服务业发展迅速。1995年有娱乐服务企业137户,从业人员200人,1999年发展到166户,从业人员368人,信息咨询19户,从业人员33人,计算机应用服务93户,从业人员156人,营业收入总额1134.1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为476.9万元。从2000年起,娱乐服务、信息咨询、计算机应用服务逐年减少,到2002年底,经营上述服务项目的有199户,从业人员318人,营业收入2770万元,其中娱乐服务79户,从业人员148人,营业收入1850万元,信息咨询26户,从业人员60人,营业收入170万元,计算机应用服务94户,从业人员110人,营业收入750万元。
  诚成餐饮娱乐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鼓楼东南侧,始建于1998年2月,在原华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待所基础上组建而成,定名为诚成大酒店。当年9月改制为股份合作制企业,更名为诚成餐饮娱乐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底,企业产权整体出让,改制为民有民营企业。公司地处市区繁华的商贸中心地段,以餐饮业为主,兼营住宿、娱乐、健身及其他服务项目。公司所属的诚成大酒店为城区内具有鲜明特色、服务优良、设施齐全的餐饮企业之一。拥有3个宴会厅,近百个包厢,餐位总数达800多个,企业员工120多人。同时,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80%的厨师具有各类技术职称。目前,酒店已逐步形成了大餐和早餐同供,包厢和宴会同开的服务格局。酒店主要经营西北风味特色菜肴,同时经营南方菜肴和酒泉风味小吃。餐位入座率达90%以上,客房入住率达到95%以上。酒店坚持“恪守诚信,追求成功”的经营理念,在企业管理、经营和装修设计上,形成了以敦煌文化和航天文化为主轴,吸收传统文化精华和江南水乡文化特色的餐饮文化,使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知识出处

酒泉市肃州区志

《酒泉市肃州区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本书分为人口、民族宗教、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农业、工业、商贸流通、旅游、交通、邮电通讯、城乡建设、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肃州区委员会、民主党派、群众团体、肃州区人民代表大会、肃州区人民政府、政协肃州区委员会、军事、公安、检察、审批、乡镇概况、人物等三十八章,记述了酒泉市肃州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

相关人物

蔡福
相关人物
张渊量
相关人物
井上靖
相关人物
马建邦
相关人物
茹世乐
相关人物
刘玮林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酒泉市
相关地名
四川
相关地名
广州
相关地名
兰州
相关地名
三墩乡
相关地名
清水镇
相关地名
韩国
相关地名
日本
相关地名
台湾
相关地名
西峰
相关地名
西洞
相关地名
东洞
相关地名
红山
相关地名
金佛寺
相关地名
丰乐
相关地名
屯升
相关地名
下河清
相关地名
总寨
相关地名
上坝
相关地名
枠尖
相关地名
果园
相关地名
泉湖
相关地名
银达
相关地名
怀茂
相关地名
临水
相关地名
黄泥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