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政界职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1387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政界职官
分类号: K820.842
页数: 5
页码: 304-308
摘要: 介绍酒泉政界职官有魏洪发、魏允芝的事迹。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民国 职官

内容

第一节政界职官魏洪发字绍武,甘肃甘谷县人。民国八年至十四年(1919-1925年),曾任直系军阀陆洪涛在甘肃省防军中的参谋,足智多谋,颇有干才。民国十四年(1925年),因陆洪涛潜运赃私案发作,陆于是年被迫离开甘肃。省上人事变动频繁,于民国十八年乃调魏洪发为安肃道尹(后改安肃区观察使,或称安肃兵备使者)在任七年,做出了突出政绩,在民国时期的历任官吏中实属罕见。魏初到任时,见酒泉有不少流落游民,无家可归,沿街乞讨,他便立即进行安置,召集各界士绅商户,筹集资金,研究安置措施,成立救恤院,解决了衣食住宿,不足之数,组织收容人员,进行手工业劳动,以其收入来弥补。并在东关南后街之冬令救济舍饭场和北梢门夷厂修建房舍,全部收容,派专人负责管理。除残废聋哑者外,都安排学习劳动,纺线织布,使他们安心生活,免除冻馁之患。他在救恤院门墙上大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志矜孤恤寡,发动群众整治街道,清除污水垃圾,修饬市容,将四大街路面修为鱼脊形,铺以砾石,两旁修阳沟,引来城外之水,以便洒扫,浇灌花木,居民无不称善。开辟群众文化娱乐场所,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酒泉往昔,毫无文化娱乐场所,魏氏选定了城内东北隅的“水池沿子” 一片空地,开辟经营,每日抽判刑罪犯看守劳动,当时群众感到新奇,并招雇无业市民搬石运土,发给口粮工资,经费来源由县罚款中拨发。未到三月,新建起剧院一所,同时招收贫苦市民中无力就学的十三岁男孩二三十人,聘请戏剧艺人担任教师专门训练,派人赴苏杭购置衣箱,成立了 “正俗剧社”,半年之后,便登台演出,观众座无虚席,盛况空前,被人们称为“娃娃戏班”。在园内以土石置假山,辟泉池,栽花植树,又建修“景山堂”,加盖长廊四十间,每间嵌名人碑刻、拓片,供游人观展,谓之“碑林”。采购优良花草品种,开辟花室,着专人培育。竣工落成,游人云集,命名为“新民公园”。魏氏亲笔撰写对联一副:“事在人为,成大事应立大愿;境由心造,辟新境乃作新民”。足见魏氏胸襟开阔,富有远见和创造精神。抓教育改造城乡小学,彻底废除四书五经。令各县提出教育经费,从兰州中华书局购置新学制课本,使各校一律引用新课本。
  为使购书方便,在酒泉开办“智群书局”,图书课本均从中华书局订货。可惜,魏氏3年任满,受到军阀马步康及地方恶绅的排挤,新书被封闭搁置,空费魏氏对教育改革的热情。创办民众教育馆于中心鼓楼,征集地方公私所藏的兵器等各种文物占迹如弓箭、刀、矛、盔甲、盾牌;量器铜斛、漏斗及各种殉葬陶器等,首次开办地方文物陈列展览。又向地方征集各种文献资料、古典图书、方志等文史资料,为地方文史的学习研究提供了方便。他还发动各界人士给智群书局购赠新书,以充实民教馆的设置,呈现出一派新风尚。
  酒泉肃州鼓楼,原有南北二门,各有对联。南联:“嘉峪西临,气势偕雄关并峙;雪山南耸,叠嶂与檐牙争排”。北联:“虽非近水楼台,应先得月;直对出关门户,可以观人”。为保存文物,魏氏亲笔书写:“关切保护”四字,以示训诫。魏氏去后,迁交女子小学(今共和一校)保管,遂被淹没。开办“民生工厂”,收购祁连山藏民等族的山货皮毛,一面为边民广开销路,一面为便利地方人民的多种需要。利用县城北关的“洋关公署”(《中俄条约》后设)的全部房院,开办制皮革、,毛纺等工艺生产,由于土法上马,工效不高,魏氏离职后停办。此外,魏氏在酒泉还大力宣传妇女“解放缠足,实行天足”。特别对城市妇女放足雷厉风行,对顽抗不放足者,有人揭发,当街示众,对揭发者有奖,还编了放足歌谣在学校教唱。魏氏还对打倒贪官污吏和地方恶霸十分有力。如对地方士绅(建设局长)茹志丛睡懒觉不上班,当场批评指责,对县营利局长徐为儒等有权势之人,进行了严厉打击。任文斌是河北坝有名的恶霸,有人揭发其恶迹,抓起来关进监狱,经过审讯,罚了银洋1800元。当时民间流传出歌谣曰:“酒泉地方名气大,出了个道台魏洪发,修官街为了六大坝,小教场开会挂了红花。任文斌,大恶霸,欺压百姓犯了法,三个快班把他抓,送进监狱受关押,罚了银元1800,乐得百姓笑哈哈。”魏洪发在酒泉的种种创举,显然对社会对人民都有莫大好处,但却引起地方守旧派的军阀、绅商、地富的不满,他们勾结地痞流氓匿名控告,终于被一些官僚政客排挤下台,在兰州闭门安居,不问政治,在酒泉的设置亦相继停办或破产。
  魏允芝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军阀纷争的甘肃局面,已渐平息,国民党排斥了陕军杨虎城在甘肃的代理人孙蔚如的军事势力之后,蒋介石派朱绍良到甘肃主政。各地秩序稍见安定,逐步恢复生产,农耕于野、商立于市,各县有省府接收,正式委派县长到各县接任工作,魏被派来酒泉代理县长职务。魏上任并未带家属,仅有科长2人。行止平易不讲派头,在任职期间,做了许多实事。1.狠抓小学教育,振作学风。初展工作就先到城市各小学了解设施和教学情况,解决急待解决的困难,提高教学质量。随后,抽空骑车或乘马到城附近各初小巡视检查,教师们深恐当面批评,都能按时上岗,不敢懈怠。遂使城乡小学大有起色。2.民国初建时期,学生只知读书,不知体育,魏宣传提倡以校为单位举行体育运动会,定期举行,以增进儿童身心健康。在农村小学更谈不到体育运动,魏积极筹划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全县小学体育运动大会,责令教育局筹备召集,年龄在15岁以上的儿童一律来县参加,地址在南门外大教场,由科长张仲吾负责指挥,会期三天,食宿派专人负责,会议期间由地方各界赠送奖品,鼓励学生,这是酒泉体育运动史上破天荒的第一炮。3.整修酒泉县政府,酒泉县府由封建社会到民国,房舍形式陈旧,破烂不蔽风雨,年久失修,不堪办公,魏提交县务会议决定拆修。会后立即纠集民工匠作,动工兴建,并亲自策划设计,不到三月,全部竣工,焕然一新,地方各界挂匾歌颂,“爱留堂舍”“坚苦卓绝”等,措辞尚属公允。魏又选送收音员一人赴南京参加收音训练班,受训期满,发了一台收音机,架设开放,聆听新闻,这是酒泉人第一次见到收音机。4.重视政府人员工作作风。教育干部准时上班处理政务。一次,一科长萧承恩(与魏还是亲属关系)早晨睡懒觉,未上班,魏毫不客气,手提马棒把萧从床上撵起来,萧气愤摔下不干,决计回家,魏又赔情道歉,挽回决裂,足见其对工作的认真负责精神。5.力行“放足、剪发”政策。放足剪发,民国初年就已有规定,历任官员自由放任,多不重视,致使酒泉妇女仍在苦难之中。虽然民国十三年(1924年)进行过一次宣传,仅限于巾城市初小学生在家庭及左邻右舍扩大宣传。但是城市小区、广大农村蓄发缠足仍然原封未动。于是魏亲自出马同两名政警带剪刀,见到蓄发不论老少,立即剪除。当地大户富人家妇女全部出动媷草之机,魏至,立即令脱鞋绽脚,当场检查,毫不留情,甚至命令政警把妇女叫到地埂外跑步。这样到各乡做了重点检查,各地妇女传播,都心惊胆怯,连夜自解自放绽了脚,生怕县长下乡检查,羞愧难当,无地自容。这种做法虽显得粗鲁,但比登台讲话散发传单效果高出百倍。魏不避亲疏,为妇女的解放做出一定贡献。6.提倡植树造林,挡风护沙。魏在全县各乡、保经过宣传,征集到上万株树,栽树苗,计划准备防沙造林,沿公路植树绿化大道。将树苗放在河滩养育,待到清明节时,发动群众栽树。不料被当地驻军马步康(青海军驻酒泉二九八旅旅长)下令全旅官军,不通照会,把全部树苗拿光,栽到了各营房路旁。魏无话可说,计划落空,由此魏和马旅渐生摩擦。马步康曾下令四城门岗哨阻挠魏,不让出城,魏觉十分危险,焦急无法脱险,适有省府视察团来县视察县政,事毕返省,魏借此机会杂在视察团车内,岗哨未曾注意,冲出南门,一气开到清水才把车刹住,但清水农民闻风一拥而上,围车告状,诉说魏县长的暴行,魏在车内听到,火冒三丈,跳出车来脚踢拳打,把群众惊散,仍上车疾驰东去,跳出虎门,再未返酒泉。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民国酒泉县志》

出版者:甘肃民族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民国时期酒泉(肃州)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将帮助人们认识、了解这一时期酒泉的自然地理、民族宗教、文化教育、风土人情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魏洪发
相关人物
魏允芝
相关人物
蒋介石
相关人物
马步康
相关人物
陆洪涛
相关人物
张仲吾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中华书局
相关机构
正俗剧社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甘肃甘谷县
相关地名
酒泉县
相关地名
南京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