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火、灯会和地方小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1359
颗粒名称: —、社火、灯会和地方小戏
分类号: G127.42
页数: 5
页码: 256-260
摘要: 酒泉的社火以沟为单位各建春社,各有名称,如“春光社”“灯光会” “社火会”等。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民国 灯光会

内容

—、社火、灯会和地方小戏酒泉的社火以沟为单位各建春社,各有名称,如“春光社”“灯光会” “社火会”等。其形式包括地蹦秧歌、磨盘秧歌、铁芯子秧歌、高跷、旱船、狮子、龙灯、春官倒骑驴、竹马子、跑驴(站娘家)、太平车、霸王鞭、大头和尚戏柳翠、二鬼打架(贼打鬼)、鹬蚌相争等。社伙的演出,主要在每年春节初五“出行”以后至元宵节的十天时间。二月初二,奉祀出园土地之神,盼望丰收,城乡都举办社伙,并唱大戏。举办社伙是为了欢庆丰收,以奏乐鸣炮、跳丰收秧歌、祷神、禳灾,村社联欢,正如一首秧歌曲词唱道“一来避瘟疫,二来活地脉”。白天走村串户,为各家拜年,红旗飘扬,锣鼓喧天,夜晚演唱眉户小戏,灯烛辉煌,热闹非凡。社伙的由来甚早,最初约起始于原始社会渔猎时期,母系氏族部落在收获之后的群体狂欢舞蹈,经过漫长的历史岁月,演化而来。肃州嘉峪关黑山岩画的群体舞蹈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西部民族的舞乐景象。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律诗《西凉伎》描写了中晚时期河西陷于吐蕃的情景,表演者为西凉人,以狮子舞的形式在长安等地演出,舞蹈结束时,狮子抖毛高立,大声悲呼。呼吁官军起兵收复凉州。张兴粮编《中西交通史》记载,明代前期,国力极盛,永乐十七年八月下旬,西域哈烈国国王沙哈鲁派其子阿哈马及使者盖耶素丁来中国进贡,行至玉门古城(今赤金)留宿,玉门人开欢迎晚会,演出节目有“鹬蚌相争” “拉骆驼”等欢迎外宾,表现了西部群众文化的多样性、现实性和寓言性。清乾隆《重修肃州新志》第六册风俗篇,引录旧志所载:“正月元旦拜节,好好书门,元夕以前,家神香烛不绝,元宵前后三夕,张灯巷陌中,或矗木坊,或起高楼,蒙以佛幢,内燃油灯数百盏,照耀如同白昼。间有扮演秧歌者,大约皆秦、晋间客民也。”证明酒泉大多数人民皆来自秦、晋及北方诸省,故其民俗及地方文化,多属秦、晋之风。“地蹦秧歌”又称“老社火”,为酒泉社火的主体,十分普遍,古时,有人在地面蹦跳,俗称“地蹦秧歌”。旧时,河西五州,多为西秦之人,将“歌”读作“羔”,其伴奏乐器主要为打击乐的锣、鼓、钗。演员主要由十五人组成,以“膏药匠” 一人为全场核心领导,“四个鼓子”由四个青年男子扮演,身着铠甲,腰系战裙,头戴桃尖帽,脚登弯钩凌云鞋,左手持小鼓,右手执鼓扦; “四个拉花姐”打扮为汉族村姑,头披长辫戴花,身着小袄,腰系彩裙,足穿花绣鞋,左手持小锣,右手持打最后是“四个和尚”以儿童扮之,僧衣僧帽,两手各持棒槌一对,此十二人为内场演员,按:鼓子第一、拉花第二、和尚第三为序,分为四组,以头鼓子和三鼓子拉场变花样;外圈有傻公子、丑婆子各一人,围绕场边往返扭跳,构成圆圈轨道,以滑稽癫傻为特点,逗人发笑。秧歌舞动作简单,鼓子以提膝屈腿,左右变换跳动为主,花姐以碎步行进,双手上下移动并击响手锣,在拐弯抹角处,腰身柔软似鱼穿莲,如风摆柳,婀娜自若,颇有可观。四个小和尚以跳步行进,双手击棒槌。全场鼓声、锣声、棒槌声叮当作响,而以大堂鼓作节奏,构成一团色彩鲜艳、乐舞协调的热闹景象。尤其桃尖帽和弯钩鞋,表现出上古时代的特别风采。秧歌舞的跑跳花样,汁有24种,其名称如:十字梅、剪子股、白马分崇、黑虎掏心、三环套月、四门斗地、蜻蜓点水等。盘场紧凑,节奏鲜明。有时,跳过几个花样后,膏药匠摇铃入场,(12人拉成圆圈)卖几段膏药(说“大实话”或“顺口溜”);有时,唱出四句点歌词,最后两句是:“这一个小曲子该谁唱?四鼓子引花唱上来”,膏药匠退出场。男女二人任选一段秧歌词唱罢,大鼓起点,继续拉场。演出结束时,膏药匠摇铃入场,排队道谢,另走别家。地蹦秧歌中,鼓子的装束有的穿阴阳褂子,反映了汉代服饰遗风,而头戴桃尖帽,又近似吐蕃装束。又有和尚,表明佛教已在中国盛行,僧人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可见地蹦秧歌起源于上古、兴于汉、盛于唐,来源久矣,民国时,此秧歌已陷于衰落。铁芯子秧歌,清代及民国初期就有。具体是做一大型花树架,以三两小儿化装,固坐在铁架树枝上,以示丰收硕果,花树固定在盘座上,或以人抬,或以车载,可以旋转,小孩上身可略作舞蹈动作,围观者以为稀奇可爱。民国晚期,唯铧尖有这种秧歌。
  磨盘秧歌出于凉州,酒泉亦有之。具体是做转盘形如大石磨,中心柱上饰以观音、美人或民族英雄,周边以三四个小儿化装为《西游记》《白蛇传》等故事,以铁架固定在假磨盘上,磨盘转动时,小儿各做所演动作,围观者甚众。
  春官倒骑驴以一人化装春官,倒骑在驴背上,随着社火队走乡串村,神采奕奕,威风凛凛,可以扬善惩恶,被视若真神。民国前期城乡皆有此活动。后期,唯屯升、清水等地有扮演者。其余高跷、旱船、狮子、龙灯、霸王鞭、竹马子、太平车、跑驴等等,与各地大同小异,城乡都有之。
  灯会以取乐为主,也叫“九曲黄河灯”,主要在元宵节前后展出,先在集镇或堡寨选一广场,门前扎牌坊式高架,遍插松枝,上供佛像香案,布以灯烛辉煌,挂以黄幡宝盖,香烟缭绕,一如佛国。凡观灯者,无论官绅士民,皆得从此门而入,然后才可进入灯场正门。灯场长宽各27米,共用361盏纸糊花灯,排成纵横各19行,每灯固定在1根2米多高的灯杆上,并栽立成行,中央总灯杆高5.5米,四角杆高4.5米,灯距1.5米,门高1.8米,然后用麻绳按画好的图样挽系灯杆,灯杆绊成迷宫式,行人从进口进入灯场,可通之路拐弯抹角走完全场才可出去。灯上有诗、画、谜语,观灯者还可猜谜语,赏诗画,游兴颇浓。灯会在唐宋时代已很兴盛,帝王将相、公侯庶民皆可参加。九曲黄河灯米用迷宫游戏,老少咸宜,是一项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颇为人们所喜爱。县城在教场、农村在中心集镇或佛寺广场,往往设置黄河灯。清水、屯升、金佛寺、总寨、二墩屯庄、文殊山等处,每年都有此活动。屯升东三村八十多岁的老艺人壬大录曾贡献出灯场迷宫图样一张,留传后世。
  地方小戏河西地方小戏,俗称“眉户戏”,因出于西秦,也叫“秦声”,是农民群众业余演唱最喜爱的形式。它的曲调流畅、曲名繁多,流传剧目不少。曲调有岗调(又分花音岗调、平音岗调、慢岗调)、月调(又分软月调、硬月调、月头、月尾)、勾调、银纽系、山茶花、剪剪花、采花调、太平年、西京调(又分紧西京、慢西京)、东京调、西凉调、紧诉、慢诉、打莲香、哭五更、阴司五更、长城调、琵琶调、琵琶义子、十里堆、打黄羊、大十片、断凄凉、五更鸟、金钱调、老龙哭海、龙滚调、背宫等20余种。曲牌有四合四(工尺谱调名)、纱帽翅、菠菜根、苦柳青、八谱儿、满天星、大红袍、山坡羊。唢呐曲有将军令、钻烟洞、尾声等。剧目有王大娘钉缸、张良卖布、小放牛、下四川、闹书馆、李彦贵卖水、花亭相会、花园扎枪、三堂会审,两亲家打架、打面缸、砸烟灯、顶嘴、十里亭、二姑娘害相思、小姑贤、王婆子骂鸡、拣柴、三娘教子、大赐福、怕老婆顶砖、阴功传、老兵浪巷子、当皮袄、绣鞋记(又名包柱子借当)、王进宝借当、刻财鬼变驴、贼打鬼(俗称二鬼打架,来源于“庄周大劈棺”盗墓一折),秦雪梅吊孝、刘海戏蝉撒金钱、曹福走雪(又名“走雪山”)等30余种。
  所用乐器与秦腔乐器相同。文场以板胡领衔,二胡、三弦、笛、等,武场用锣、鼓、钵、干鼓、小堂鼓、梆子、瓦子等。地方小戏的组织,由农村各沟(庙)的社伙会领导。各沟社都有农民戏曲爱好者,自发组织的演唱组,或眉户小戏班。历史较长、活动范围较广、影响较深的有总寨魏得佑的“魏家班”,泉湖乡水磨沟村王新年的眉户班,铧尖乡小沙渠村王作亭、冯明信的“风绞雪”班,屯升乡东二村范玉璋的眉户班,清水乡李富春的眉户班,三墩乡古城村李鸿的眉户班。他们逢年过节,常在庙堂、庄院演出一些短小剧目,与村民同乐,活跃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民国酒泉县志》

出版者:甘肃民族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民国时期酒泉(肃州)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将帮助人们认识、了解这一时期酒泉的自然地理、民族宗教、文化教育、风土人情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兴粮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西凉伎
相关作品
中西交通史
相关作品
重修肃州新志
相关作品
西游记
相关作品
白蛇传
相关作品
九曲黄河灯
相关作品
眉户戏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