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图书馆
肃州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肃州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章 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1313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工业
分类号:
F427.42
页数:
5
页码:
213-217
摘要:
内容分为:手工业与官办工厂。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工业
内容
第一章工业
民国时期,酒泉县的工业主要是个体手工业和私营商业,基础十分薄弱。
第一节手工业
民国以来,酒泉的个体手工业和私营工矿手工业仍分散于城乡各处。其行业主要有木器、铁器、铜器、银器、玉器、编织、缝纫、制鞋、皮革、制毡、土纸、印染、制水烟、粮油加工、食品、酿酒、酿醋、烘木炭、砖灰等业。
这些个体手工业者和私营工厂(矿)或就地生产,或走乡串户代人加工。如木器业的木匠,在城市有固定作坊的共有七八家,在农村则多为承包各家木工活,或地方公共建筑,维修学校、桥梁、庙宇,或季节性的出外,到远乡包工等。铁工多为私营铁器店铺。城乡、集镇、屯堡,都有固定的铁匠铺,主要生产农具、工具、日用家具、钉马掌、建筑用具等,有时也制造一些刀矛之类的兵器,以维持生计。铸工主要在城镇,开办生铁炉铸造铺,铸造农耕器具、犁铧、炉条、火盆、熨斗、灯盏、锅、盆、钟等杂品。铜、锡焊匠,多为小本经营,或有挑炉灶走乡串户,钉锅、制锁、铸造日用杂件。银匠主要在城市设银楼、匠铺制造首饰(镯、戒)、儿童饰品等。印染业主要是土布加工染色,重点是以兰靛为主要原料,县城及临水、清水等集镇有几家私营染坊,承染土布,名曰“靛张布”。抗日战争时期,“提倡国货,抵制日货”,土法印染兴盛一时。酒泉玉石业开发甚早。相传自周代西域于闻国曾向周穆王贡献夜光常满杯。后来因发现酒泉昆仑山、碧玉山皆产玉,为了就近向朝廷进贡玉器,便在酒泉开辟玉石厂,琢磨制造夜光杯。据玉工老师傅王三忠师徒说,在唐代肃州玉石作坊就有30多家。明清时期以夜光杯为贡品。民国时,主要生产夜光杯、笔筒、手镯、茶碗、墨盒、玉砚、装饰品等。民国后期,由于赋税增多,玉器销路不畅,造成停行歇业,酒泉城内玉品作坊只剩五六家。
酒泉地处河西,自古以来,各族杂居,农牧并行。工商频繁,制毡业兴时,皮毛业则是各族互市的大宗,制造毛毡是河西的共同需要。毛毡一般长6尺(2米)、宽4尺(1.32米),俗称“四六毡”。分羊毛和牛毛两种。羊毛毡以绵羊毛制的叫“绵毡”,用山羊毛或牛毛制成的叫“沙毡”。此外尚有用上好的羊毛制成的毡衣、毡帽,用牛毛洗制而成的毡鞋,俗称“毛窝窝”。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此外还有“马替”、马鞍垫等产品。
皮革制品,各户农牧民均有生产,土法“熟皮”,土法“制革”,也是酒泉工业生产的重要方面。主要生产皮大褂、皮背心、皮大衣和短皮袄、皮帽、皮手套等冬季取暖用品。
土纸,又名麻纸,是用废纸、棉麻、破布、马莲等原料,经过沤泡、淘洗、漂白制成。粗纸用作包装,细纸亦可书写。其产地主要在酒泉东关,有白家纸坊等。
酒泉煤炭开采主要是私人经营,最早开采的煤窑为祁连山北大河谷的冰沟以及其西侧的大黄沟、石炭沟等处。窑主聘请技师,选好矿点,雇用民工开凿,全以人力背运出窑。矿工劳动、生活、居住条件都十分差。矿工生活饮食极端简陋,卫生极差,生活极苦。年产量仅能维持县城生活用煤。农村用煤,由用户套牛车上山去拉。城市市民则依靠个体驮户运来,供应市民用煤。
农村各地以修建学校庙宇等公共建筑时,根据需要才造窑烧砖,一般很少以作为常年生意。民国后期,县城建筑事业渐趋发达,在县城近郊有几家私人砖窑。
烧石灰是沿祁连山较近的村镇冬季的副业生产。每逢冬季,东洞、总寨、金佛寺等乡农民便利用冬闲季节造窑烧灰,拉到县城或集镇出售。有时也根据某些单位的需要包揽烧制。食品业、缝纫、补胎纯属手工制作,民国后期,始有缝纫机和补胎行。
各手工业作坊,由于分布分散,个体经营,生产兴衰无常,其生产状况和生产量已无从考查。但从业人员的多寡,却有一些零星记载。民国十六年(1927年),有裁缝铺16家,从业34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酒泉县有矿共1018人,工业1441人,自由职业1661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酒泉总工会共有会员973人,分布于18个行业。其中木业工会会员55人,铁业工会会员132人,皮革业工会会员115人,食店业83人,补胎业18人,制毡业26人,刻字业21人,纺织业35人,玉石业17人,成衣业80人,铜锡业42人,裱画业15人,粮食业21人,食品业46人,理发业32人,茶水业11人,搬运业50人。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全县有酒房58家,从业者170余人。民间榨油农村各乡村都有,主要是胡麻油。城内有6家油坊,从业19人。农村榨油,大部在秋冬季节,常年者较少。
在各行业手工产品中,比较有名气的传统产品有王三忠的夜光杯,毛万山的秤,匡海舟的剪子,尚秀俊的菜刀,侯金贵的银器,苏万海的砂锅,吕鸿福的镰刀、马掌,冯家木梳,罗家灯笼,陈家木桶,王家碱胰子(肥皂),另有维吾尔族某氏的缠头胰子,白家纸坊的麻纸,陆家烟房的水烟等。
民国时期的个体手工业者,只能用落后的工具,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以维持简单的手工生产,利微薄,只能勉强糊口。甚至在官家的苛捐杂税、高利贷的重利盘剥下,生活难以维持,被迫弃业改行或远离他乡。私营工矿,一般也都设备简陋,手工生产,规模较小。所雇人工,少的10余人,多的不过四五十人,生产能力较低。如煤窑工人,全以人力背运煤沫,生活条件极苦。
第二节官办工厂民国十五年(1926年),甘肃省府派遣魏洪发(甘肃甘谷县人)任安肃区观察使,驻酒泉。在酒泉设纺织厂1处,生产白土布。所产土布比原各家所织土布幅宽,且稍细密。魏氏任满调离酒泉,这家工厂因管理不善而停产。
民国十八年(1929年),魏洪发又在北门外开办一所“民生工厂”,收购祁连山藏民等的山货皮毛,并利用县城北关的“洋关公署”的全部房院,开办制皮革、毛纺捍毡等。由于土法生产上马,工效不高,魏氏离职后停办。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酒泉设手工织布厂1处,有职工15人左右。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改酒泉灾童教养所为救济院,内设手工毛织工厂,有手摇毛纺车10部,收容难童10名,残废老弱者64人,生产毛线。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因抗日战争的需要,酒泉才有了一家规模较大、发展较稳定的公办工厂,就是中华民国交通部西北公路运输管理局附设的酒泉汽车修理厂。工厂初设时,有职工1人,工徒2人,工役1人,主要以汽车小修为主。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酒泉汽车修理厂已具有较大规模,有员工145人,其中技术人员11人,管理人员13人,有技工55人,技助24人,艺徒20人,夫役22人;机器设备有车床6台,刨床2台,电动机3台,动力压风机2台,电动洗缸机1台,发电机2台,电动磨洗机1台,电器试验器1台,补胎锅炉1台,立式柴油发动机1台,电焊机1台,软轴铿胎机1台,马达1台。可以进行汽车大修和整修。1949年9月25日酒泉解放时,该厂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政委员会实行军管,后交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展为甘肃省酒泉汽车修理厂。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中旬,中华民国国防部《扫荡报》驻兰州报社的人员和印刷器材,分两批迁至酒泉,落脚于国立肃州师范院内,报社附设有印刷厂,有对开手摇印刷机1台,纸型烘版机1台,浇版机1台,铸字机1台,字模、字架、钢模12付,用于报纸承印。当年9月15日,《扫荡报》在酒泉复刊印刷,至酒泉解放时,共出版3期。后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政委员会军管查封。新中国成立后,该报社印刷厂逐渐发展为地方国营酒泉印刷厂。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出版者:甘肃民族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民国时期酒泉(肃州)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将帮助人们认识、了解这一时期酒泉的自然地理、民族宗教、文化教育、风土人情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魏洪发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酒泉印刷厂
相关机构
甘肃省酒泉汽车修理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甘肃省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土纸
相关专题
酒泉煤炭
相关专题
烧石灰
相关专题
皮革制品
相关专题
相关作品
四六毡
相关作品
夜光杯
相关作品
扫荡报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祁连山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