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图书馆
肃州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肃州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水利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130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水利建设
分类号:
TV632.42
页数:
4
页码:
189-192
摘要:
1926年正式废除乡约、农官制,改农官为水利,负责水利事务,发动户民维修渠坝,按季节放水、修桥、停水,研究确定或改革浇灌制度,处理本地水利纠纷等事宜。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水利建设
内容
第一节水利建设
酒泉地处河西走廊西部,历来属干燥少雨之区,祁连山连绵数千里,山高道远,严重阻隔了海洋水气,因此河西干旱少雨,季风多而荒漠广,只有几条内陆河滋润着片片绿洲,发展农业,无不以水利为先。
汉武帝初置酒泉郡,就开始了发戍卒屯田河西,凿山引水,徙民实边,展开了大规模农业生产。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之后,朔方、西河、酒泉皆引水及川谷灌田”。酒泉县境内主要水源为祁连山融雪形成的雪水河流,由西南向东北汹涌泻下,最大的为讨赖河(俗称北大河),汉代叫呼蚕水。其次是红水河、丰乐河、马营河。另有两条短小的季节河即红山河与观山河。酒泉北境地势一般较低,祁连雪山的地下潜流,纵向流至北部平原,受北山岩根的阻遏溢出地面,形成众多的沼泽泉流汇集成河,名叫泉水河。北大河常年以泉水为主,夏季补充雪水,水流量较大,是酒泉最重要的一支引灌水源。另一支是清水河,在北大河以北,由西向东平行东流,纳众泉水形成一支灌溉水源。北大河以南的一支名叫临水河,为酒泉城东部沼泽地带形成的泉水河。西汉初置酒泉郡,最先开发的就是以北大河为主的泉水灌区,就近导河开渠,屯垦开发,沿东西交通线,形成农业绿洲,建置了禄福县,汉代曾在丰乐河开辟的屯区,引丰乐河的雪水灌溉,形成丰乐川屯垦区。在沿河东西两岸共开凿九道灌渠,其中的四、五、六坝向北延伸四五十里,开辟了下河清及上河清等两片绿洲,垦出近四万亩,置县叫乐消县。酒泉在魏晋时期,基本沿袭汉代旧制,水随地转,田无常主,民无常居,农业衰败。凉州刺史徐邈命酒泉、武威等郡,广开水田,兴修水利,募民佃种,并开挖盐池,以收夷谷,曾一度使河西人民家户丰足,仓盈粮溢。晋元帝时,四方稍安,便命军队开渠屯田。十六国时期,五凉先后大修水利,教民稼种,社会相对稳定。前凉张轨割据最先,使河西数十载安宁无惊,百姓乐业。后凉吕光、南凉秃发乌孤、北凉沮渠蒙逊、西凉李等都重视农桑,主张“以农养战,保境安民”。前凉“徙石造出,运土植谷”。西凉李大量安置流民,“分其田畴,资其耕稼”,并令军士屯出玉门、阳关,使河西年谷频登,富庶甲于内郡。唐初武德年间,河西屡遭突厥困扰。贞观四年( 630年),东突厥灭亡,河西农业发展较快,置河西节度使,调配强大兵力维护河西社会秩序,保障了农田水利的开发。唐代时,河西充分利用祁连山雪水资源,大力提倡兴修水利,建设渠道,增开农田,汉晋已开发绿洲的基础上,增开新渠,维修旧渠,向戈壁滩扩展耕种面积。当时酒泉北大河、清水河、临水河、丰乐河诸流域已有大渠道40多条,农支渠百数条,敦煌有主要干、支渠37条,农毛渠密度很大。唐代河西灌溉已建立了严格的用水管水制度。各渠坝皆按水程的长短,各支渠地亩的多寡,渠口的先后,依次取用,浇完一片,即令闭口,移水于下一道支渠,不得紊乱。各渠坝皆有管水人员,大渠有渠长,支渠有斗门员直接负责管理各渠的浇灌事宜。元世祖十八年(1554年),正月命肃、瓜、沙三州置立屯田,兴修水利。
明洪武时,肃州千户曹斌率民在城南沿北大河南岸督修黄草南北二坝和沙子坝各长五六十里,开地约4万亩。后又在红水河中创凿东西洞子坝各1条,支渠7条,初开地约4万余亩。此外,嘉峪关创修地湾坝、黄草营坝、野麻湾坝,果园增修新西渠,明沙窝开凿新沟,三墩续开北下沟。嘉靖三十六年(1558年),兵备陈其学督修洪水坝,使总寨、上坝大面积受益,后又开凿东山水坝,使黄草坝与上花寨土地连片。并在长城内外广开水渠,修造了新沟、杨家沟、洪家沟、妥家沟等。清康熙五十七年(1719年),肃州分巡道付使茹凤仪,督修了临水北暗门大渠,人称茹公渠。雍正十一年(1734年)分巡道兼知州童华开辟了九家窑千人坝灌屯出2万亩。
乾隆初年,分巡道黄文炜与军需沈青崖重新整修东西洞子坝,又新开了新地坝等。至此,酒泉有大小渠坝已达50余条,沟坝100多条,水浇地已增至3。余万亩。又在肃州边外的双树墩、夹墩湾开辟了大小常丰渠,王子庄东坝、西坝等地。在雍正、乾隆时期,在整个河西大兴屯田、水利,在武威镇番柳林湖,永昌昌宁湖,高台三清湾,柔远堡皆大兴水利,粮谷大增。又在关外柳沟、玉门、安西、沙洲开渠引水,大造田地,移民垦种,奠定了河西农出水利的基础。明代的水利工作由各府、厅、州、县的正堂负总责,由其副职(同知、州判、县丞、主部等)具体负责管理,分掌水利、屯出、牧马等事。清代规定:“沟洫必访求于乡耆、里长,而总其事于郡守,责其成于县令,分其任于县丞、主部”,无县丞主部,各渠坝乂设农官、水老,管理渠坝维修及灌溉之事。地多、坝长、沟渠多的,又设“总甲”协助农官管理水务。
随着明、清两代的开发,使河西出现了更多的绿洲,各河流两岸大小渠道鳞次栉比。酒泉已有6条雪水河,2条泉水河和其他中型渠道59条,下分支渠农渠计155沟,灌溉土地48.34万亩,其中北大河、清水河、洪水河三片灌溉土地25.27万亩。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酒泉县人口为131924人,平均每人有地4.8亩。民国时期的水利制度,基本沿用明、清两代旧制,各大渠坝皆有农官管水。民国十五年(1926年)正式废除乡约、农官制,改农官为水利(或渠长),负责水利事务,发动户民维修渠坝,按季节放水、修桥、停水,研究确定或改革浇灌制度,处理本地水利纠纷等事宜。并建立水规制度,各地则因地制宜,通常是根据地亩的多寡、渠道的长短,将应浇地亩划分为若干个“昼夜”,每个“昼夜”为一段,所浇地亩有一定数量,从渠首至渠尾若定为15个昼夜浇完后,再从头轮流灌溉。这个制度即称之为“昼夜水”。后又在“昼夜水”的基础上,实行“焚香计时”的办法分配浇灌时间。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出版者:甘肃民族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民国时期酒泉(肃州)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将帮助人们认识、了解这一时期酒泉的自然地理、民族宗教、文化教育、风土人情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曹斌
相关人物
陈其学
相关人物
茹凤仪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茹公渠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祁连山
相关实物
清水河
相关实物
泉水河
相关实物
丰乐河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