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编 农田水利
第一章农业酒泉县地处祁连山北麓,土地肥沃,绿洲连片,发展农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民国十二年(1923年)地方官僚大开禁烟,在肥沃的土地上大量种植罂粟,罂粟种植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0%〜30%, 一度出现罂粟花遍地的现象,粮食、棉花、油料种植面积大减,农业生产大受影响。民国十八年(1929年),酒泉连遭大旱、冰雹、虫害、暴风,农业收成大减,加上耕作技术落后,农业生产水平很低。据《酒泉县要览》记载: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酒泉县耕地面积为48.68万亩,农产品总产量11.43万吨,小麦、豆类亩产234.86斤。第一节农作物品种酒泉县的粮食作物品种主要有小麦、青棵、豌豆、蚕豆等为夏季作物的大宗。玉米、糜子、谷子、高粱、黄豆、绿豆、桃豆、扁豆等为秋季作物。由于气候干旱缺雨,作物浇灌受水量的限制,故粮食播种面积不能随意增加,大致每年每户夏秋出各占一半,若超限额,便无法浇水而受旱减产。
油料作物主要有胡麻、蓖麻、菜籽、红花等,胡麻则是唯一的食用油料,红花和麓麻则供药用;瓜菜作物品种较多,常种的主要有8科30种,十字花科的有白菜、萝卜、甘蓝、菜花、直莲、芥菜等;葫芦科有黄瓜、番瓜、南瓜、条葫芦,茄科有茄子、番茄、辣椒、马铃薯,百合科有葱、蒜、非、洋葱,豆科有刀豆、豇豆、菜豆,伞形科有芹菜、芫荽、胡萝卜、大小茴香,藜科有甜菜、菠菜,菊科有青笋、洋姜等,瓜类有西瓜、甜瓜、梨瓜、黄瓜等。
第二节农业技术酒泉县地处西北,气候常寒凉,海拔较高,土质荒漠多沙,绿洲作物种植仅可一年一熟。农作物种植时间是根据农历节气为依据而定。春种的具体季节时间,是冬至节过后81天开始播种小麦、豆菽、瓜菜等夏季作物。之后播种谷子、糜子、高粱、玉米等耐寒作物。
春耕播种,按前人的经验和习惯是以农历的第三个节日——“惊蛰”日开始播种春小麦。此时,气温在10°C〜15°C, 土层解冻在10〜15公分,俗有“早上惊了蛰,后晌拿犁别”的农事习俗。小麦、青裸、豌豆首先播种。晚熟的青棵和蚕豆在麦豆种完后犁播或点种,同时种一部分蔬菜,先后延续近1月时间。清明节前后是种胡麻的时间。小麦出苗时种玉米和洋芋。从立夏到芒种,是种谷子、高粱的节令。糜子播种较晚,一般在端阳节前后。
春季气候较凉,农作物发芽慢,生长期相对比内地较长。小麦、豆类种在冻结的土层上,其发芽约在20天。谷子、高粱、糜子等播种时,天已大热,土层湿润,发芽较快。谷子种下4天即生芽,糜子播种较晚,3天即生芽,胡麻发芽最快。
酒泉县南北气候的差异较大。南部沿祁连山纯雪水灌溉片,地势较北部略高,气候偏凉,其播种期一般比北部泉水地区迟晚四五天至一星期。北部泉水地区地势低平,气温稍高,土地也较湿润,作物生长期较长,约在200天左右,夏季作物113天,秋作物139天。洪水地区作物约在185天左右,夏季作物生长期118天,秋季作物生长期134天。
酒泉农具和耕作方法也在逐步改进变化。汉代推广犁耕,实行偶犁耕作,后又创“代出轮作法”。晋代在敦煌推广楼种。民国十八年( 1929年),酒泉建立了农业技术改进推广所,引进良种和农机具,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农业工具对农业犁耕、耙、压、耱的四个过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犁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之一,对于农出开发和土壤性能的改造起着头等重要的作用。自神农氏教民稼穑,改变了渔猎生活方式,发明了农业,使人们从火烤肉食转向以植物果实为食的生活方式。从事谷物种作,使人类生活由狩猎、畜牧开始转入农业社会。河西走廊地带,自西汉开发,已进入铁器时代,使用犁耕。汉代使用直辕犁,其铁犁造型特点是大轮廓略似今之铁犁,犁面较平扁,而犁仓张口不宽,仅若4公分薄厚的夹缝,使土壤翻滚力小,拉引力受到一定的阻塞,这种犁一直沿用至魏晋南北朝。到了唐代,内地推广曲辕犁,而河西人改用木辕新犁,使犁架结构简化,铁犁劈土升高,犁仓变宽,呈箭头形,这种犁前进时,加大了土壤向犁沟两旁的翻动力,减轻了牲畜的拉力。这一改进,使木犁的结构由原来的4件简化为3件:即犁头和犁柄只用1根木料、犁辕、犁尖组成1个简单的几何图形,犁辕以下与犁头之间构成约65度的锐角,犁辕以上与犁柄之间构成约115度的钝角,这个角度符合于拉引的力学原理。老木工师傅从木犁与犁辕交接的准眼关系上研究出了一个简要的口诀:“前七后八、四寸三,不用人扶往地里攒”,由于准眼穿透犁头的厚度约10厘米,前低后高,准眼正面底边距木犁尖为7寸(合22.4厘米),背面底边距木犁尖为8寸(合25.6厘米),而准眼上下长度为4寸3分(合13厘米),这样就构成了拉引所需要的力学角度。犁柄高度约在75厘米,犁辕长度约营造尺5.5尺(1.75米)。这种犁是根据河西荒漠土质地的轻重造成,从唐代一直沿用到20世纪70年代。犁的主要作用是:(1)翻地松土,增加空隙;(2)将阴土翻上来曝晒,增加湿度和肥力;(3)夏日晒死草根,污成肥料,冬日冻死细菌,净化土壤,消灭虫害;(4)保持一定的地墙。所以在土地多的情况下,每年有少量轮歇地,通过曝晒,使土质发暄,增强肥力。民国时期,酒泉人民在庄稼收割后最少每块地要犁抄3〜5次。
耙地是将犁后被埋压的较大的土块用耙搂耙出来,以便粉碎。河西在两汉魏晋之世所用的耙,是在一根木杠上安上一排木齿,名叫“耙”,起初使用时,以单牛拉耙,人跪在耙上以加重压力,用起来很不方便。后来,有人在耙上安装上可以提压的木柄,改进了一步,省略了跪耙的不便。隋唐以后,改用双排耙齿,前后间隔错置,耙面可以压上重物以调节吃入土的深浅,这就是民国时期的木耙。后世的机耕耙,就沿用这种形式而加以改制铁耙。
压地是为了粉碎犁翻后出中的大块僵土而进行的碾压活动。起初,只是以人力用榔头打碎。后来中原创造了碌晴,重力较大,用在西北沙壤地,易发生拥淤。河西地多花岗石,古人乃就地取材,创造了六棱石磙,轻便适宜,还可减轻畜力,故河西普遍用石磙而不用碌碡。田土经过反夏犁耙压碎之后,土已松散匀细,最后犁过之后,耙平耱光即可播种。耱子通常是先做一长方木框,然后用柳枝或榆条编织成排,施用时,上面可以用筐盛土石,加适当重量,使耱子不飘浮。
春耕播种时,先用木制牛车将已翻细发酵后的肥料运往地头,春播前,再用独轮手推车分散成小堆,直行间隔四步(约6.5米),横行间隔两步半(约4米),犁播时用4人,每对牛一人扶犁,一人撒种,两人用木锹溜粪,犁完溜完,不得有剩。在浇水之前,先用铲子除珑间杂草,浇水后禾苗已长高,则用锄锄草。大豆、洋芋、谷子、苞谷等皆用锄,另有刨锄、扒铣则用于宽塘作物。从收割到打场则有大镰、草镰(河西镰刀)、尖担、挑义、石磙、连枷、扫帚、木杈、木锹、铁锹、推板、推杈、杷子、榔头、筛子、簸箕、斗、升、撒子等应有尽有。转运有木轮大车,田间劳动有轮手推车、铁锹、镢头等。播种谷子则普遍使用摆䅹耧。
农作物的播种方法有犁种、楼种、手工点种、漫漾等。犁种是用牛犁开沟条播,一人提筐用手撒种于沟内,两人用木铁锨施肥于沟内。用这种方法种植的作物品种有:小麦、青棵、大麦、豌豆、蚕豆、高粱、糜子、胡麻、大麻等。楼种是用摆楼摆种 用这种方法种植的品种,即各谷子(黍子),一般在农历四月谷雨节前后播种。手工点种是先用牛犁开沟,然后以3至5人,按一定株距点播种子于沟内,再盖上粪土。用这种方法种作的品种有洋芋、玉米等。另外,西瓜、葫芦、白菜、萝卜等,则用手挖窝点种。漫漾法是先将肥料均匀地撒在地面,然后一人手提筐篮,将种子一把挨一把、一行挨一行且走且撒,务使均匀不漏空白,漫漾在地里,然后犁播一次,耙糖平光。这种种法仅用于胡麻和糜子。十字花科和伞形科的部分蔬菜亦可用此法种作。手锄搂种主要用在蔬菜种作上。
酒泉农作物,由于劳动者经济力分微弱,生产技术得不到改进,加上水旱无常,天灾人祸等,各类农作物的亩产量都很低下。夏田小麦、豆类,亩产量为150〜200斤,中等产量为200〜300斤,条件较好的人家,可达到300〜400斤。秋杂粮的产量,比小麦稍差,而糜子收成最低。民国后期,酒泉县粮油作物年总产量为小麦243377石,大麦12640石,糜谷107230石,豌豆9550石,大豆6960石,青棵99000石,养麦200石,洋芋84500石,胡麻约8000石,稻子约200石,高粱3400石。年总产量571657石,约合228662800斤。第二章水利第一节 水利建设酒泉地处河西走廊西部,历来属干燥少雨之区,祁连山连绵数千里,山高道远,严重阻隔了海洋水气,因此河西干旱少雨,季风多而荒漠广,只有几条内陆河滋润着片片绿洲,发展农业,无不以水利为先。
汉武帝初置酒泉郡,就开始了发戍卒屯田河西,凿山引水,徙民实边,展开了大规模农业生产。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之后,朔方、西河、酒泉皆引水及川谷灌田”。酒泉县境内主要水源为祁连山融雪形成的雪水河流,由西南向东北汹涌泻下,最大的为讨赖河(俗称北大河),汉代叫呼蚕水。其次是红水河、丰乐河、马营河。另有两条短小的季节河即红山河与观山河。酒泉北境地势一般较低,祁连雪山的地下潜流,纵向流至北部平原,受北山岩根的阻遏溢出地面,形成众多的沼泽泉流汇集成河,名叫泉水河。北大河常年以泉水为主,夏季补充雪水,水流量较大,是酒泉最重要的一支引灌水源。另一支是清水河,在北大河以北,由西向东平行东流,纳众泉水形成一支灌溉水源。北大河以南的一支名叫临水河,为酒泉城东部沼泽地带形成的泉水河。西汉初置酒泉郡,最先开发的就是以北大河为主的泉水灌区,就近导河开渠,屯垦开发,沿东西交通线,形成农业绿洲,建置了禄福县,汉代曾在丰乐河开辟的屯区,引丰乐河的雪水灌溉,形成丰乐川屯垦区。在沿河东西两岸共开凿九道灌渠,其中的四、五、六坝向北延伸四五十里,开辟了下河清及上河清等两片绿洲,垦出近四万亩,置县叫乐消县。酒泉在魏晋时期,基本沿袭汉代旧制,水随地转,田无常主,民无常居,农业衰败。凉州刺史徐邈命酒泉、武威等郡,广开水田,兴修水利,募民佃种,并开挖盐池,以收夷谷,曾一度使河西人民家户丰足,仓盈粮溢。晋元帝时,四方稍安,便命军队开渠屯田。十六国时期,五凉先后大修水利,教民稼种,社会相对稳定。前凉张轨割据最先,使河西数十载安宁无惊,百姓乐业。后凉吕光、南凉秃发乌孤、北凉沮渠蒙逊、西凉李等都重视农桑,主张“以农养战,保境安民”。前凉“徙石造出,运土植谷”。西凉李大量安置流民,“分其田畴,资其耕稼”,并令军士屯出玉门、阳关,使河西年谷频登,富庶甲于内郡。唐初武德年间,河西屡遭突厥困扰。贞观四年( 630年),东突厥灭亡,河西农业发展较快,置河西节度使,调配强大兵力维护河西社会秩序,保障了农田水利的开发。唐代时,河西充分利用祁连山雪水资源,大力提倡兴修水利,建设渠道,增开农田,汉晋已开发绿洲的基础上,增开新渠,维修旧渠,向戈壁滩扩展耕种面积。当时酒泉北大河、清水河、临水河、丰乐河诸流域已有大渠道40多条,农支渠百数条,敦煌有主要干、支渠37条,农毛渠密度很大。唐代河西灌溉已建立了严格的用水管水制度。各渠坝皆按水程的长短,各支渠地亩的多寡,渠口的先后,依次取用,浇完一片,即令闭口,移水于下一道支渠,不得紊乱。各渠坝皆有管水人员,大渠有渠长,支渠有斗门员直接负责管理各渠的浇灌事宜。元世祖十八年(1554年),正月命肃、瓜、沙三州置立屯田,兴修水利。
明洪武时,肃州千户曹斌率民在城南沿北大河南岸督修黄草南北二坝和沙子坝各长五六十里,开地约4万亩。后又在红水河中创凿东西洞子坝各1条,支渠7条,初开地约4万余亩。此外,嘉峪关创修地湾坝、黄草营坝、野麻湾坝,果园增修新西渠,明沙窝开凿新沟,三墩续开北下沟。嘉靖三十六年(1558年),兵备陈其学督修洪水坝,使总寨、上坝大面积受益,后又开凿东山水坝,使黄草坝与上花寨土地连片。并在长城内外广开水渠,修造了新沟、杨家沟、洪家沟、妥家沟等。清康熙五十七年(1719年),肃州分巡道付使茹凤仪,督修了临水北暗门大渠,人称茹公渠。雍正十一年(1734年)分巡道兼知州童华开辟了九家窑千人坝灌屯出2万亩。
乾隆初年,分巡道黄文炜与军需沈青崖重新整修东西洞子坝,又新开了新地坝等。至此,酒泉有大小渠坝已达50余条,沟坝100多条,水浇地已增至3。余万亩。又在肃州边外的双树墩、夹墩湾开辟了大小常丰渠,王子庄东坝、西坝等地。在雍正、乾隆时期,在整个河西大兴屯田、水利,在武威镇番柳林湖,永昌昌宁湖,高台三清湾,柔远堡皆大兴水利,粮谷大增。又在关外柳沟、玉门、安西、沙洲开渠引水,大造田地,移民垦种,奠定了河西农出水利的基础。明代的水利工作由各府、厅、州、县的正堂负总责,由其副职(同知、州判、县丞、主部等)具体负责管理,分掌水利、屯出、牧马等事。清代规定:“沟洫必访求于乡耆、里长,而总其事于郡守,责其成于县令,分其任于县丞、主部”,无县丞主部,各渠坝乂设农官、水老,管理渠坝维修及灌溉之事。地多、坝长、沟渠多的,又设“总甲”协助农官管理水务。
随着明、清两代的开发,使河西出现了更多的绿洲,各河流两岸大小渠道鳞次栉比。酒泉已有6条雪水河,2条泉水河和其他中型渠道59条,下分支渠农渠计155沟,灌溉土地48.34万亩,其中北大河、清水河、洪水河三片灌溉土地25.27万亩。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酒泉县人口为131924人,平均每人有地4.8亩。民国时期的水利制度,基本沿用明、清两代旧制,各大渠坝皆有农官管水。民国十五年(1926年)正式废除乡约、农官制,改农官为水利(或渠长),负责水利事务,发动户民维修渠坝,按季节放水、修桥、停水,研究确定或改革浇灌制度,处理本地水利纠纷等事宜。并建立水规制度,各地则因地制宜,通常是根据地亩的多寡、渠道的长短,将应浇地亩划分为若干个“昼夜”,每个“昼夜”为一段,所浇地亩有一定数量,从渠首至渠尾若定为15个昼夜浇完后,再从头轮流灌溉。这个制度即称之为“昼夜水”。后又在“昼夜水”的基础上,实行“焚香计时”的办法分配浇灌时间。
第二节水利工程酒泉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分布着片片绿洲,干旱缺水,且分布不均匀。农业主要靠祁连山雪水灌溉。夏季冰雪融化,洪流滚滚而来,讨赖河、洪水河流量最大,正常年景,这两条河流可按节令浇灌田亩。有时天气暴热,祁连山融雪量增大,暴雨倾盆,山洪暴发,形成水灾,淹没两岸出亩村庄和人畜,阻断交通。洪期过后,往往干旱缺水,田禾减收。洪水片许多横断干洪沟的形成,是历代以来洪水为灾的见证,茅庵河滩之河宽10里宽的河床也是由于洪水冲刷而形成的。讨赖河洪水泛滥时,将河床向南冲移5里多,冯候、蒲莱、西峰诸沟沿岸土地付之东流,城北蒲草沟、谭家堡土地化为断崖。因此,酒泉民众历来积极与严酷的自然环境做斗争,用木桩、树枝、石笼、草袋拦河筑坝取水。
1. 洪水坝 洪水区域的东洞、西洞、总寨、上坝是酒泉粮食主要产区。但因处祁连山缓坡地带,地势南高北低,落差大,洪水河水势极猛,流速快,冲击力甚强,历年均有灾害发生,农田受旱。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经协商邀请甘肃水利林牧公司酒泉工程总站拨款,兴修洪水坝。同年四月兴修,六月完成筑坝工程十分之六七。但秋季洪猛发,数段又被冲毁,经昼夜抢修,农田未受太大影响。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又会同河西水利工程总队第五分队,向省上申请修补款。之前酒泉县先发动受益民众,先行整修。秋洪期间,责令水利人员,常年住在工地,专事巡回看护。经第五分队再三勘查被冲原因,认为进水口坡度及宽度过大所致。民国三十六年( 1947年),该队奉令拨款一亿元,重新勘测设计,在险要处用木料制筑。3月购料,4月开工,除民夫由酒泉负责征集外,木工乃由第五分队负责。5月,该队奉令将已做成部分加速整修,6月10日停工,并长派人员居住上游,巡回看护。
2. 鸳鸯池水库 从民国二年(1913年)分县后,水利纠纷不断。民国十一年( 1922年),酒泉县、金塔县两县商定,每年立夏后五日,酒泉、金塔在茹公渠金上坪立案分水,两县各得水五分。分水时两县各派员监分。此后金塔县民公推举赵积寿赴省请愿,省府朱绍良派员来酒泉、金塔视察。但酒泉位居上游,垦殖逐年增多,需水量增大,河水逐渐减少,浇灌境内土地已显不足,实再无余水可分供金塔。时值中央谋划兴修河西水利之事。省府鉴于酒金争水多年,便寻求解决酒金争水问题。于是遣派工程人员在两县交界的鸳鸯池勘查测绘,计划筹修蓄水库一座,积储由酒泉流下的水注入金塔,灌溉金塔土地。呈准中央拨补库款,修建民工由两县征雇,责成甘肃水利林牧公司主持修筑,并在酒泉设立肃丰渠工程处。历时四年,各方合力协修,移山填河,终于修成,两县水案纠纷已告彻底解决。
鸳鸯池水库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9月测量,次年6月兴工,民国二十六年(1947年)5月完工,历时4年。全部工程分为五个部分。
鸳鸯池水库土坝长221米,顶宽4米,底宽189.30米,高30.26米,总计挖沙319377.7立方米,清基31761.26立方米,填土 240000立方,水泥浆砌工 25.91立方米,木板桩182.5平方米。导水墙分上下两道,上导水墙长84米,高9米;下导水墙长79.2米,高4米,总计水泥、白灰8705.98立方。溢洪道宽100米,长182.54米;挖土 32292.5立方,挖石59553.8立方;滚水坝高2米,长38米,挖土 135.88立方,挖石565.27立方,混凝土 272.54立方米。给水涵洞长164米,明槽氏96米,宽3米,高2.5米,顶成圆弧形,总计挖土 505.85立方,挖石4468.22立方,护砌混凝土 375.44立方米。有闸门两座,宽1.76米,高2.6米,重3吨。两闸门之间用水泥浆砌。料石闸墩,高5.5米,宽1米,共用料石28.66立方,钢筋混凝土 83.2立方。
鸳鸯池水库民国二十六年(1947年)5月底完成共计费用16亿元,人工860667 工日,酒泉协助人工387066工日。鸳鸯池蓄水库,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蓄水量为1200万立方米,受益田亩约10万亩。第三章土地与田赋酒泉农业用水资源有南山雪水和北部泉水。南部为洪水灌区,北部为泉水灌区。中部沿甘新公路两侧地带则为泉水与雪水混灌区。北部泉水地区共有3河33坝96沟,土地36.11万亩,南部洪水地区共有5河23坝69沟,土地20.18万亩。全县合计耕地56.28万亩。泉水地区纳粮3813.77老石,洪水地区纳粮2298.57老石,合计6112.34老石。民国元年至三十六年(1911 — 1947年),全县纳粮均按光绪时赋额定制。但因洪水为害,土地淹没,民国时期有地亩更动,赋粮亦有更易。
第一节讨赖河水系的土地与田赋讨赖河南岸有图尔巴、沙子坝、黄草坝等。图尔巴坝口起于文殊山北端山夹之外,引水上崖,绕山坡东流,坝长25里,尽于滚坝与西洞坝地界。此坝支流共分四沟,即二分沟、善家沟、大墙沟、东边沟。二分沟浇水纳粮地2618亩,纳正粮(小麦)43石3斗,丁银2.96两。光绪元年(1874年)清丈后,二分沟原额正粮53石9斗,正草531.6束。清丈后上中下三等地汁4801亩,比原数(2192.2 亩多出2608亩8分。善家沟实浇水地1873亩,纳粮地为正粮34石8斗,丁银8.09两。光绪元年,善家沟原额粮70石8斗,草643束,清丈后,上中下地共4035亩,多出地1816亩。大墙沟约地1793亩"正粮57石3斗,丁银12.66两。光绪元年(1874年),大墙沟原额正粮91石6斗,草716束,清丈后有上中二等地计3460亩。东边沟约地1861亩,纳粮45石零1升,丁银4.48两。光绪元年(1874年),东边沟纳粮57石3斗2升1合,草498束。清丈后有上中下地共计2652亩。
沙子坝在城西南50里,南北龙王庙之间,系讨赖河南岸第二道坝口,与黄草坝及北岸之河北坝并列开口,分水上岸向东北流,长约50里,尽于城东南黄草四坝界。本坝共有冯家沟、侯家沟、司家沟、石头沟、东二分沟、常家沟、仰沟、沙沟、东边沟、官北沟、高桥沟、老君闸、边来沟、中深沟、四坝沟等沟。冯家沟有地3307亩,纳粮68石2斗3升。光绪元年(1874年),冯家沟原额正粮67石8斗,草627束。清丈后,上中下地共计5533亩,查对原册报地4284亩,多地1194亩。侯家沟约地2675亩,纳粮75石零1升,丁银6.61两。光绪元年(1874年),侯家沟原额正粮85石9斗,草856束。清丈过后上中下地共4458亩。司家沟有地854亩5分,纳粮33石2斗,丁银3.13余两。光绪元年(1874年),司家沟原额正粮38石8斗,草388束。清丈后有上中下三等地共1413亩6分。石头沟有地517亩,纳粮26石,地丁银2.5两。光绪元年(1874年),石头沟原粮31石8斗,草318束。清丈后上中下地共988亩。东二分沟有地1429亩,纳粮50石零8斗,丁银10.78余两。光绪元年(1874年),东二分沟原额正粮76石7斗,草770束。清丈后有上中二等地共2045亩。常家沟有地733亩,纳粮31石6斗,丁银9.408两。光绪元年(1874年),常家沟原额正粮50石1斗,草541束。清丈后上中二等地共976亩。仰沟有地1550亩,正粮35石9斗。沙沟有地425亩,正粮20石9斗。光绪元年(1874年),沙沟原额正粮26石3斗,草290束。清丈后有上中二等地共776亩。东边沟有地1406亩,纳粮52石8斗,丁银10.383两。光绪元年(1874年),东边沟原额正粮77石5斗,草835束。清丈后上中二等地共2112亩。官北沟约地1114亩,纳粮49石2斗5升,丁银4.62两。光绪元年(1874年),官北沟纳粮54石2斗5升7合,草544束。清丈后有上中下田地1285亩。高桥沟有地1377亩,正粮62石1斗,丁银4.92两。光绪元年(1874年),高桥沟纳粮73石2斗,草632.5束。清丈后有上中下地2078亩。老君闸属河北沙子坝,约有地1138亩,纳粮38石6斗。光绪元年(1874年),老君闸纳正粮69石9斗,草419.7束,清丈后有上中下地共1822亩。边来沟有地1423亩,纳粮74石4斗,丁银6.46两。光绪元年(1874年),边来沟纳正粮89石7斗,草897束。清丈后有上中下三等地共2095亩。中深沟约有地889亩,纳粮39石3斗,丁银9.62两。四坝沟约有地2484亩,纳粮81石6斗,丁银3.41余两。光绪元年(1874年),四坝沟纳正粮170石,草1016束。清丈后有上中下三等地共计4008亩。
讨赖河北岸有野麻湾坝、新城子坝、地湾坝等。野麻湾坝是讨赖河北岸第一个水口,距城西60里,由河底引水上岸,向正北流至野麻湾(以盛产罗布麻得名),渠长76里,下分小沟4条,灌地3462亩,正粮48石2斗,丁银0.692两。光绪元年(1874年),野麻湾原额粮44石3斗,草336.6束。清丈后有上中地共6167亩。新城子坝是讨赖河北岸第二道水口,在县城西60里,大龙王庙附近。由河底引水上岸后向正北流,渠长7()余里。新城子坝乂分上新城子坝和下新城子坝。上新城子坝灌地5633亩,正粮136石,丁银1.07两。光绪元年(1874年),上新城东、西沟纳正粮39石5斗,草449.2束。清丈后有上中下地共3111亩。下新城子坝北老沟约有地4431亩。光绪元年(1874年),原额正粮64石9斗,草696.8束,清丈后有上中下共5918亩。安远寨坝为讨赖北岸第三个坝口,在城西60里,引水上岸后向东北流,渠长55里。又分为老颓沟、安远沟、老额闸三沟。老额沟有地6785亩。光绪元年(1874年),老额沟纳正粮95石3斗,草865.8束。清丈后上中下三等地共14429亩,纳粮136石9斗。老额闸水口原在河北坝内,后并入安远沟,有地5365亩,纳粮99石8斗。地湾坝1936年划属嘉峪区,位于野麻湾坝以西,距县城西70余里的嘉峪关东南坡下,有地1504亩,纳粮66石8斗,丁银21.017两。黄草营坝1936年划属嘉峪区,在嘉峪关外大草滩泉水,经由石关峡向北流出,长26里,有地1508亩,纳粮15石。讨赖河北岸5坝10沟共有地29856.7亩,纳粮584.13老石。河北坝在城西50里之地,讨赖河北岸开口,与沙子坝、黄草坝并,长60余里,又分沟7道。丁家闸渠长60里,有地4741亩,纳粮101石6斗。光绪元年(1874年),丁家闸纳正粮97石,草961.94束。清丈后有上中下地共11280亩。攀家沟渠长60里,有地1393亩,纳粮34石9斗,丁银2.544两。光绪元年(1874年),攀家沟纳正粮13石3斗,草130束。清丈后有上中下三等地共1561亩,庙学地1987亩。中暖水沟约长62里,有地3562亩,粮73石零6合。高闸沟有地1244亩,纳粮32石。光绪元年(1874年),高闸沟纳粮31石,草311.5束。清丈后有上等地1765亩。北闸沟有地1601亩,纳粮35石5斗。光绪元年(1874年),北闸沟纳粮29石,草295束。清丈后有上中二等地3173亩。黄老沟长68里,有地813亩,纳粮22石7斗,丁银0.46两。光绪元年(1874年),黄老沟纳粮24石,草246.8束。清丈后有上中二等地3224亩。
第二节北大河水系的土地与田赋北大河这是指讨赖河中段,此河自城北横流向东,到临水北纳入临水河,东西长4。里。
北大河南岸有水磨沟、二墩坝、丁家闸、高闸沟、北闸沟、老黄沟、西沟等。水磨沟在城北,是北大河南岸第一道水口。水东南流,长10余里。沿沟左右各湖沼之泉水及黄草坝、沙子坝下余之水皆汇入本沟,至城东北7里,过红桥墩石河,与花寨坝交汇。水磨沟有地3850亩,纳粮74石5斗,丁银7.64两。光绪元年,城东水磨沟纳粮99石,草974.9束。清丈后有上中下地共4847亩。二墩坝由北大河南岸、头墩庙西北之温家柳湾开门,引水微向东南流,又有黄草南坝、北坝的尾水及花寨、水磨二沟的汇入,沟长20余里。此坝在马坊西南分为南、北二坝。二墩南坝又分上、下二沟,有地6009亩。二墩北坝又分北上沟、北下沟,北上沟有地3432亩,其下又分南沟、新沟二沟,共有地3390亩。二墩坝南北4沟有地12831亩,纳粮163石,草1632.3束°清丈后有上中下地共16051亩。南项沟坝在马坊西二墩坝分水,按地亩开小口,沟长7里,东南流,有地6889亩,纳粮100石,有学出粮2斗5升。光绪元年,城东项家沟纳粮20石,草207束。清丈后有上中下三等地共2394亩。石金沟坝由头墩庙东北的北大河南岸开口。长约18里,有地1709亩,纳粮17石。光绪元年(1874年),城东石金沟纳粮17石,草174束。清丈后有中下二等地2919亩。西沟坝为二墩南北二坝的尾水,纳入南北二坝后的串水河,与诸泉水汇流,由西向东汇入临水河。本坝于三墩北下沟之南,在串水河北岸开口,引水上岸先东流,后转向东北,全长15里,灌地2807亩,纳粮52石,丁银0.782两。光绪元年(1875年),西沟纳粮54石,草333束,清丈后有上中下三等地4850亩。北大河南岸6坝11沟,有地35803,纳粮490石。光绪元年(1874年),清丈后有地亩35841亩。
北大河北岸有蒲沟、蒲草沟、蒲谭沟、蒲上沟等。蒲谭沟坝原是河北坝的一个分支,后因河岸被洪水冲毁,便改由城东北8里大河内开口,又下分4沟,即蒲草上沟、蒲草下沟、五分沟、谭家堡。水向东流,灌地6023亩,纳粮65石。蒲草沟包括上蒲、下蒲、五分3沟,有地7632亩,光绪元年(1874年),蒲草沟纳粮67石,草589束。清丈后有上中下地共12355亩。蒲谭沟原名谭家堡,有地1953 亩光绪元年(1874年),纳粮24石3斗2升,草251.2束。清丈后有上中下三等地共2694亩。蒲谭沟1坝4沟,有地9586亩,纳粮92石。光绪元年(1874年)清丈后,总地亩为15050 亩城东花寨铧尖诸坝有花寨坝、铧尖等坝。花寨坝上接讨赖河沙子、黄草二坝水及地下渗出的潜水汇流成渠。清代中叶,此地村村种植鸦片,夏季烟花成海,因名花寨。其沟也称花寨坝,长16里,分上中下3沟,有地6711亩,纳粮88石,丁银0.767两。小沙渠水源系洪水冲刷茅庵河的地下潜水,溢成许多沙泉,汇流成渠,故名小沙渠,渠长10里余,有地1863亩,纳粮65石,丁银6.988两。大铧尖坝水源系境内铧尖湖众多泉流,积聚成湖,引水灌田,坝长10余里,有地1992亩,纳粮69石,丁银4.349两。小铧尖坝水源出自周围草湖场地下渗水,汇聚成渠以灌田,有地2357亩,纳粮69石零6升2合,丁银5.383两。暖水沟水源系讨赖河所属黄草坝、沙子坝水尾及南石河水。水口及地约长六七里,地在小沙渠以西,有3939亩,纳粮125石,丁银8.239两。第三节清水河水系的土地与田赋清水河由城西北10里的老鹳堡南湖内地下潜水溢渗出地面,汇流成河,初甚微细,渐向东流,沿途纳所属各湖沼之泉水,水量渐大,每秒流量在1立方米以上,南北两岸各渠悉赖其利,全长40里,至夹边沟入临水河。
清水河南岸有暖水沟、鞑子沟等。暖水沟按旧志原属河北坝内丁家暖水沟,为清水河南岸的第一道坝口,长2里。原为河北坝之分支,后将水口移入清水河,有地3562亩,纳粮73石。鞑子沟旧志此沟原是河北坝之支流,后来移坝口于清水河南岸,水向东南流,长约8里,分上鞑子沟、下鞑子沟。民国以来,鞑子沟共有地2037亩,纳粮67石,丁银0.105两。
清水河北岸有怀家沟、余家坝、黑水沟等。怀家沟是北岸第一坝,位在边湾滩以东,坝口起于淖泥湖之南,俗名“明水池子”,分为怀上沟、怀中沟、怀下沟(在湖东北)3沟,坝长10里,浇地4495亩,纳粮38石。余家坝在河北岸,水向东北流,约长6里。光绪元年( 1874年),有地3413亩,纳粮17石,草177束,清丈后有上中下地3583亩。夏家沟是清水河北岸的第三口,长约6里。有地3120亩。黑水沟在夏家沟的北面,开口于夏家沟之南,坝长10余里。原有地5517亩,纳粮17石。光绪元年(1874年)清丈后有中下二等地6668亩。新沟全长20余里,是清水河北岸最长的沟,向东北流,灌地1080亩,纳粮9石。光绪元年(1874年),新沟原纳粮6石,草77.7束。清丈后有上中下地1295亩。另有杨家沟长7里,洪家沟、妥家沟各长五六里。3沟共有地3681亩,纳粮33石。光绪元年(1874年),杨、洪、妥3沟共纳粮28石,草152束。清丈后有上中下地共9321亩。两山口沟坝在清水河北,水源是怀茂钻洞湖蓄积的黄水,向东开渠引水10里,下分3沟曰郎家沟、东沟、西沟,共有地2096亩,纳粮27石。
祁家沟是清水河下游南岸分支,水向东流,长6里,灌地1629亩,纳粮18石。南界北大河,北界清水河。光绪元年(1874年),城东坝祁家沟纳粮16石5斗,草165束。清丈后有上中下地共3994亩。下古城坝是清水河下游的大坝,浇灌上古城、常家沟、下古城3沟土地。此坝地处北大河与清水河交汇之地,两面均有水口,北大河水不够用时,引清水河予以补给。坝长约7里,灌地3318亩,纳粮98石,丁银7.964两。光绪元年(1874年),城东古城坝纳粮113石,草636.8束。清丈后有上中下三等地共5234亩。夹边沟为清水河北岸最后的坝。耕地在明长城边墙外,故名夹边沟。沟长5里,西界北沙窝,东临鸳鸯池,有地1315亩,纳粮18石。光绪元年(1874年),夹边沟纳粮17石,草1。6.8束。清丈后有上中下地共1798亩。
另外,在县城20里外还有钻洞湖、淖泥湖,二湖水源起于海马泉湖,向东形成湖泊叫淖泥湖,向东北形成的湖泊叫钻洞湖。
淖泥湖主要补济怀中沟、怀下沟和黑水南北沟。怀黑二沟本是清水河内坝口,因其水有时不足浇灌土地,此地人乃于此湖内筑堤拦坝4道,分段蓄积黄水,以补充不足。第一口补济怀中沟,第二口补济怀下沟第三门补济黑水北沟,又东2里为第四口补浇黑水南沟。钻洞湖在湖南岸由西渐东共开5 口,总名叫闻家坝。第四口叫茂西沟,口开在北岸,拦湖筑坝取水。春潮地下水上升之际,蓄聚成沼泽,渐次放泄灌出,不足时,接老鹳闸遗水以补充。第五口叫茂东沟,也开在北岸,用湖内渗出的水浇地。以上5口总属茂家沟。光绪元年清丈地后,共有地3225亩列纳粮5石,草39.5束。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二次丈地,增加纳粮2石5斗,合计纳粮8石3斗。黑水旧沟是钻洞湖内最先开的沟口,在湖南岸。后在清水河内开口接济浇灌。粮草地亩,载于清水河黑水沟内,不另外计算。
第四节临水河水系的土地与田赋临水河上接红水河,并接纳大小乍华尖、小沙渠、上三沟、头闸、小闸、店子闸诸湖泉水汇流成大河,东北流与北大河、清水河三水相临,故名临水河。
临水坝在中渠堡北起水,沿河南岸东北流,长约20里,下分为下坝、仰沟、上南沟、下南沟、西沟、东沟、北沟等7沟,清乾隆初有地约21123亩,纳粮633石,草6197束。仰沟在临水堡西南4里,有地1240亩,纳粮37石,丁银11.76两,下南沟有地1267亩,纳粮24石。上南沟、东沟、西沟共地2808亩,北沟有地2746亩,暗门地2630亩,下黄泥堡有地1375亩,东下坝有地4975亩,红泉有地1817亩,中渠有地5078亩。临水坝共2坝12沟,有地21123亩,纳粮633石。光绪元年(1874年),清丈后有上中下三等共计24996亩。临水河下游东岸另有茹公渠一道,源流在临水河之水。清康熙五十七年(1719年),兵备副使茹凤仪召民开垦,以灌鸳鸯池田地,约130。余亩。
第五节 洪水河水系的土地与田赋洪水片是指酒泉县境南部依靠祁连山雪水灌溉这地区,因洪水河坝水源经过群山,山有红色土层,经冲刷使水变红,故名红水坝河。本片包括水河上源之新地、滚坝儿、西洞坝、东洞坝四坝,以及中游的上二闸、下四闸,丰乐河东西九坝,马营河千人坝、东西二坝、南山二坝等地,共23坝69沟。
红水坝河,在酒泉城南25里,源流出自南山中,积雪融化,夏流冬涸,下分渠坝9支,浇灌县城东洪水片,包括东洞子坝、西洞子坝、滚坝儿、新地。洪水坝下游,又分上3闸、下4闸。上花儿坝内分西沟、直沟、东沟计3沟。中花儿坝内分四沟曰:树林东沟、树林西沟、新红沟。下花儿坝源流是红水河及沿途源诸泉水。沟分7道,即东三沟、闸渠沟、火烧沟、砌石头沟、前所沟、红庄沟、崔家沟。红水坝有七道闸,叫头闸、小闸、店子闸,店子闸又分郎家沟、北沟、新沟、沙沟。
红水河西岸有新地坝、滚坝、西洞坝等。新地坝是红水河西岸的第一道水「1,河坝在悬崖陡壁上,遇山洪暴雨,河坝决堤。清乾隆初,直录州牧童华报靖开凿,引水上崖,长约10余里,又分头、二、三、四分沟,共长20余里,水向北行,灌地3857亩,纳粮40石。光绪元年,红水坝西坝庄子纳粮40石,纳草244束。清丈后有上中下三等地共15614亩。滚坝是西岸第二水口,水依山势西北流,与讨赖河图尔坝东边沟接壤,长20余里。有地1572亩,纳粮21石。光堵元年(1874年),滚坝纳粮21石,草127束,清丈过后有上地4719亩。西洞坝也是红水河西岸的水口,由河底引水而上。为明代千户曹斌所修。水向西流长约30里,有地共4354亩,纳粮106石,丁银0.91两。光绪元年(1874年),西洞坝纳粮110石,草665束。清丈过后有上中下三等地共11389亩。
红水河东崖有东洞子坝、大洪水坝、上花儿坝等。东洞子坝是红水河东崖第一道水口,是凿碉穿洞引水上崖,稍远改为明渠,长60余里。东洞子坝是明景泰年间千户曹斌率民凿修,内分南、北2条支渠。北为旧沟,南为新沟,新沟内又分南、北2沟。全坝合计灌地5108亩,纳粮88石。光绪元年(1874年),旧沟纳粮46石,草276束。清丈过后有上中下地共5885亩。洪水河上源4坝10沟,共有地14891亩,纳粮256石,丁银0.91。光绪清丈后有地亩37609亩。
红水大坝此坝又名红水下四闸,为红水河诸坝中最大的坝。河下尾与红水上三闸并列分水。明嘉靖三十六年(1558年),副使陈其学率军修通,总长70余里。此处面积最大,土质亦佳。红水大坝又分四闸。单闸内分3沟,单西沟灌地1306亩,纳粮66石,丁银5两。光绪元年(1874年),单西沟纳粮93石,草560束。清丈后有上中下地共3508亩。单长沟灌地2183亩,纳粮76石,丁银1两。光绪元年(1874年),单长沟纳粮79石,草474束。清丈后有上中下地7970亩。单东沟灌地1212亩,纳粮35石,丁银8.6两。光绪元年(1874年),单东沟纳粮73石,草440束。清丈后有上中二等地共3842亩。双闸内分3沟,灌地1354亩,纳粮42石,丁银3.78两。双王沟灌地1300亩,纳粮38石,丁银0.32两。光绪元年(1874年),王家沟纳粮63石,草380束,清丈后有上中下三等地共3608亩。双崔沟有地1494亩,纳粮36石,丁银1.42两。光绪元年(1874年),双崔沟原粮43石,草259束,清丈后有上中下地共3777亩。柳闸是北闸内的一闸。内分2沟,柳上沟灌地3103亩,纳粮95石。光绪元年(1874年),柳上沟纳粮96石,草576束。清丈后有上中下地共16265亩。柳下沟灌地3103亩,纳粮95石,光绪元年(1874年),柳下沟纳粮59石,草356束,清丈后有上中下地共12565亩。南闸内分5沟。新上沟灌地2469亩,纳粮68石。光绪元年(1874年),新上沟纳粮68石,草409束。清丈后有上中下三等地共8663亩。新下沟灌地1955亩5分,纳粮31石,丁银0.24两。光绪元年(1874年),新下沟纳粮31石,草180束。清丈后有上中下地共10097亩。新王沟灌地1420亩,纳粮36石。光绪元年(1874年),新王沟纳粮36石,草219束。清丈后有上中下地共5692亩。新小沟灌地1797亩,纳粮25石。光绪元年(1874年),新小沟纳粮27石,草162束。清丈后有上中下地共13335亩。新新沟灌地3090亩,纳粮82石。丁银1.09两。光绪元年(1874年),纳粮83石,草498束。清丈后有上中二等地15433 亩。
红水大坝四闸共13沟,有地25786亩,纳粮731石,丁银21.4两。上花儿坝俗名沙河堡。光堵元年(1874年)清丈土地后,共有上中下地共8117亩,纳粮118石,草711.7束。上花儿坝又分支渠3道,叫西沟、直沟、东沟。据光绪元年(1874年)清丈土地,有地共9935亩,纳粮95石,草573束。民国时实有地1871亩,纳粮70石,草420束,丁银0.65两。上花儿坝还有一支渠内分头闸、小闸、店子闸、乱古堆。头闸灌地6209亩,纳粮107石,草644束。小闸灌地1639亩,纳粮76石,草458束。店子闸内分支渠4条,叫郎家沟、北沟、新沟、沙坡沟。光绪元年(1874年),店子闸有上中下三等地共8117亩,纳粮118石,草711束。中花儿坝渠口当红水河下游,与下四闸并列开水,内分子渠4道曰:新红沟、树林沟、树林东沟、树林西沟。4沟合计灌地9588亩,粮287石零2升9合1勺,草1720.2束。依现报地4997亩,纳粮147石,草887束,丁银10.152两。下花儿坝辖中渠堡、东三沟等地,源流在红水河,并汇铧尖、集泉、店子闸等附近的泉水。沟分7道,下花儿闸渠沟有地2521亩,纳粮73石,丁银1.43两。东三沟有地1919亩,纳粮52石。下花儿坝灌地1282亩,纳粮33石。下花儿有地共2095亩,纳粮38石。下花儿前所沟有地4280亩,纳粮76石。下花儿坝上三沟有地3331亩,纳粮66石。洪水大坝总计7坝36沟,共地61216亩5分,纳粮1642石。
第六节丰乐河水系的土地与田赋丰乐川坝在城东南边沿山一带,水源在雪达坂东西两侧,东源有玛苏河,西源有浪头沟河,二源汇合后北流丰乐川,河流出山口后筑坝灌田,坝长150里。东西两岸共9坝。
丰乐河西岸有头坝、二坝、三坝等。头坝长20里,灌金佛寺附近田土地5261亩,纳粮195石。二坝灌红寺堡土地,与金佛寺相连的土地也用此水。三坝浇红寺堡与上河清永清堡土地。四坝浇灌永清堡西、南、北三面土地。下河清坝灌溉下河清土地,六坝最早水常不及。乾隆时,有地约6500亩,纳粮65石,草845束。
丰乐河东岸有河东头坝、二坝、三坝等。河东头坝在丰乐川东,水向东流浇灌清水堡所属之大庄、半坡二堡土地。民国时期,大庄头坝有山地2396亩,纳粮98石,草684束,丁银7.88两。大庄二坝有地2301亩,纳粮96石,草752束,丁银2.51两。半坡有地2706亩,粮59石,草381束,丁银18.23两。河东二坝浇清水堡所属大庄、中截二堡土地,纳粮68石,草437束,丁银12.19两。中截村有地1746亩,纳粮86石,草504束,丁银12.43两。中截二堡有地412亩,纳粮36石,草300束。河东三坝属清水堡。有地10936亩,纳粮9726石。第七节 马营河水系的土地与田赋马营河,又名“仙人河”,明代是军马放牧之地,后遂以马营为地名,其河也称马营河。此河以祁连山中金龙河为主源,纳诸沟雪水成为巨流,是酒泉最东的大河。出山后,水流湍急,两岸切割很深,水低田高,取水困难。明代曾创凿千人坝。清雍正十至十三年(1732—1735年),肃州知州童华,凿山开渠引水上岸,整修大坝2条,在河西的叫千人西坝,在河东的叫千人东坝。
千人西坝水向西北流,主干渠长30里,坝分5支,灌屯升、上寨、中寨、盐池、清水堡一带土地。屯升渠浇灌九家窑新开荒地。雍正十二年(1734年)有地20000余亩,初为屯田,乾隆三十五年(1757年)评等定级升为科田,交纳粮草,故名屯升。
千人西坝纳粮4000余石。上寨渠有耕地5000余亩,上盐池渠有地1500 亩,纳粮30石,中寨堡有地约5000余亩,清水堡有地约4000余亩。
千人东坝长20余里,浇灌马营、沙山2村土地。马营渠在马营河东岸。乾隆时有地1800余亩,纳粮37石。沙山村渠接马营之水。明代,居民本住草沟井,有泉水接济,后来田为风沙所埋,居民便移居沙山,开发耕地2000余亩。
第八节 南山诸口坝的土地与田赋河东三口坝指丰乐河以东、马营河以西、源出于南山的3个坝口。共纳粮23石,草138束。黄草坝河在清水东南,坝长24里,夏秋有季节水,浇灌山口田地约100余亩,纳粮1石1斗,草6束。榆林坝河在清水正南里,河长30里,出山口开渠二道,灌地约2500余亩,共纳粮11石,草66束。涌泉坝旧称干坝口,有藏民种地约6600 亩。
河西六山口包括起龙山口、观山河、红山河、野九坪、瓷窑口东山、瓷窑口西山、卯来泉诸口山泉。关山河因山内有观音寺而得名,内有藏民住牧,山内有泉水,源出南泉,常年细流30里,出山口分三沟,浇灌观山口观山堡及金佛寺、红山等土地。灌地约1万亩。观山西坝共纳粮144石,草1083束。
红山河由东沟、西沟二源汇流成河,长10余里,夏流冬涸,出山后分为三沟,浇灌红山堡、上下西湾,西寨等处土地2万多亩。山口内有藏民耕种,纳粮1石1斗,大草6.6束。
瓷窑口山口内有泉水,有住牧藏放牧种地,瓷窑口东山有小沟庄,西山有青裸地,皆可种早熟作物,有藏民约70户。共纳粮1石7斗,草15束。
野韭坪离城70里,山口内有泉水,有藏放牧种地,纳粮1石6斗,草10束。藏民报请种地,遇旱则涸。
卯来泉口介于洪水河与北大河之间,位于县城西南百数十里,以松达板山为中心,各沟分散在大坂的西北、正北、东北、东南4个方向,南面是黑水河脑雪山,内分泉儿沟、干坝沟、骗马沟、大火烧沟、小火烧沟、羊蹄沟、脑皮沟、松达坂沟、大直沟、柴枣沟、三岔沟共12沟,共有藏民120多户,除放牧者27户外,其余皆开垦种田,过着半农半收、以牧为主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