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图书馆
肃州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肃州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编 人口 民族 宗教 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1264
颗粒名称:
第三编 人口 民族 宗教 民俗
分类号:
C924.25
页数:
26
页码:
133-158
摘要:
内容包括:人口、民族、宗教、民俗。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人口
内容
第三编 人口 民族 宗教 民俗第一章人口第一节清代人口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肃州有31976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肃州人口增加到54260人。光堵十三年(1887年),肃州人口为56592人。光绪十四年(1888年),肃州人口为59051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有5352户60918人。光绪十六年(1890年),有64202人。光绪十七年(1891年),人口为63704人。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人口为65173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人口 65599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人口为65895人。光绪三十二年( 1906年),人口为66113人。
表3-1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酒泉县人口统计表 保甲数 户数 人口 保 甲 男 女 小计中山镇 1() 160 2326 8189 6168 14357交通镇 9 126 2572 6598 5343 11941西南乡 10 88 1634 7102 6146 13248嘉峪乡 7 67 1284 4951 4116 9067城东乡 8 ,74 809 4774 3928 8702河北乡 11 85 1096 5701 5287 10988临水乡 10 86 1274 '5585 4825 10410西店乡 10 103 1321 6927 6331 13258总寨乡 9 102 1497 7225 6851 14076续表 保甲数 户数 人口 保 甲 男 女 小计河西乡 9 99 1581 5771 5185 10956河东乡 10 113 1422 6636 6461 13097祁连直属堡 1 15 214 551 554 1105明花直属堡 1 10 138 315 404 719合计 1()5 1128 17478 70325 61599 131924第二节民国时期的人口民国初期,人口略有减少。民国八年(1919年),酒泉县有10922户54593人。民国九年(1920年),有10851户55026人。比后,酒泉人口逐年增加。民国十一年(1922年),酒泉县人口增加为15874户86933人。民国二十六(1937年),增加为18281户)9819人。民国三十八年(1939年),16402户113509人。此后两年,酉泉人口略有减少。民国三十年(1941年),酒泉人口为17005户106703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有15864户111911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有15584户120986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有14547户120886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有16351户126027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有16351户129227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人口为17478户131924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人口为27500户143600人,其中:男性75600人,女性68000人。
同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酒泉县城人口变化尤为明显。清同治初,酒泉城内约有3万人。清政府平定肃州时,死亡人口较多,加之部分人口外迁,城内仅剩9000余人。此后,开始招民复业,人口逐年恢复,城市25500人,乡村118100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城市人口增加到30976人(其中:1岁以下婴儿1705人,1〜18岁儿童13475人,19〜25岁青年4109人,26〜50岁壮年10466人,50岁以上老年1226人),从事农业的1223人,商业的1344人,矿业的1018人,手工业者14412,交通从业人员1293人,公务人员1906人,自由职业1661人,合计成年职业人员9886人,占全城总人口的31.9%。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酒泉县总人口为126027人。其中城镇人口 22780人,农村118100人。
第二章民族第一节民族民国时期酒泉的民族主要有汉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哈萨克族6个民族。以汉族人数最多,分布全县城乡。回族重点居于县城东关内外,西南乡、临水乡有零散户,藏族散居黄泥堡、达子沟及东滩莲花寺、明海寺一带。
汉族 民国二十五年(1946年),酒泉县有汉族12.8万人。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与北方各省大同小异。但因酒泉属民族杂居区,汉族在服饰方面中也掺杂了少数民族皮、毛毡褐等,在饮食方面,抓饭、奶茶、手抓羊肉等也为汉民所惯用。酒泉天旱少雨,风沙大,气候寒热悬殊,四季多变,人们长期与自然界斗争,植树挡风沙,开渠筑坝,引雪水灌田。浚泉池、筑涝坝,凿井汲水。民情忠直敦厚,吃苦耐劳,尤为所长。酒泉的汉族因生活环境所限,一般都具有一定的保守性。民国前期,有凡家大商号、大财主,经营骆驼链,东走包头绥远、西走新疆,北通河套,往来贩运,商贸繁盛。民国后期,抗战军兴,交通大开,有经营小生意者,亦常往来于东西大道,故在西安、兰州、迪化做生意的日渐增多。民国期末,货币贬值,小商改行,大商倒闭。汉民绝大多数信佛教和道教。民国晚期,也有少数人信奉天主教。
回族 民国以来,河西走廊先后由马步芳、马步青对回民进行控制,派驻酒泉的先后有马德、马步康等。从民国二十三年至民国二十九年(1934—1940年),青海回军才撤出河西。清光绪年间,酒泉有回族约800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有1814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酒泉有回族1956人(男1048人,女908人)。酒泉回族谨严刚直,勤劳勇敢,性多聪慧,大多善于经商。分布在县城东关的回民,多数从事商业或手工业,分布在泉湖水磨沟及临水堡、西南乡一带的回族从事农业。民国时期,回民经商往来于包、绥、迪化,深入祁连山采购皮毛山货,也出现了一些商业名人和从事文教工作的。回族早期用阿拉伯文,后来改用汉文,说汉语,信仰伊斯兰教。在酒泉东关建有清真寺,教徒每星期五做礼拜,诵古兰经。每逢古尔邦节和尔德节,沐浴后着盛装举行会礼,相互祝贺。生活习俗极为讲究,油炸面食,精致多彩,喜食牛羊肉。服饰方面也有其特色,男子喜戴圆形平顶软帽,穿黑、黄对襟服。妇女则头纱,俗称“盖头”。婚姻嫁娶近似汉俗,丧葬须经清真寺洗礼,用白布缠身,挖地为垂洞,然后向西作偏窑,入后再封门封土,送葬哭泣皆同汉人。
撒里维吾尔族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酒泉有回民526人,住东关。第三批为吐鲁番维吾尔部落。清雍正初,吐鲁番维吾尔部落被安插于肃州金塔寺西威虏堡。后因不服水土,生活多贫寒。乾隆十三年( 1748年),肃州、金塔回族也迁往哈密。民国时,留居肃州的是南山哈密维吾尔后裔,留居黄泥堡的为吐蕃维吾尔后裔。清雍正七年(1729年),曾将南山维吾尔驻地另划,东部属甘州,西部归肃州。乾隆时设抚彝厅,管东部甘州梨园营(黄番)五族和西部肃州红崖堡两族。民国三十六年(1937年),实行保甲制度,酒泉撒利维吾尔族成立“明花直属保”,祁连山北麓诸山口成立“祁连直属保”,由县政府直接管辖,选各部落头目任保长、甲长。
裕固族 本以畜牧为生,兼搞狩猎,后因经营惨淡,转向农牧结合。从事耕作,着汉服、学汉语。驻牧于肃州南山及川地的称“尧呼儿”,其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步增添了许多汉语词和蒙语词语,但未形成文字。裕固族人性格豪爽,热情好客,诚恳而英勇,喜饮青棵酒及白酒,不食尖嘴(鸡、鸭等)圆蹄(驴、马等)及鱼类,民族服饰讲究刺绣图案花纹,信仰藏传佛教格鲁教派,也喜歌舞,实行火葬及天葬,近代也采用土葬。
藏族 民国以前,因藏族人居住祁连山北麓各山口,其旗帜、枪缨、帐篷皆为黑色,汉族人称其为“三山口黑番”。在清初,肃州南山藏民分布在3山口 22沟,共有藏民443户,约1400余人。其中卵来泉山口有藏民124户,约500人。金佛寺山口有藏民216户,约700人。干黄坝山口有藏民43户,约有100人。榆林坝山口有藏民21户,约100人。干坝山门有39户,约200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有藏族人1043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有214户1105人,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6月,南山有藏民1824人。
蒙古族民国时期,酒泉县境内蒙古族为数甚少,散居于祁连山北麓及北山道湖、花城湖、嘉峪关外黑山湖、大草滩等地,逐水草游牧,居无定址,生活极为艰苦。根据谷苞所著《甘肃境内的蒙古族》一文记载:“民国十六年(1927年),外蒙古发生政变,反对新党之蒙人,乃相率逸入马鬃山。酒泉和临泽之蒙民,均系由外蒙辗转移入的。”肃北设治局成立时,有蒙古族1036人,敦煌约500人,酒泉50人。蒙古族有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多信藏传佛教的格鲁派。酒泉南山(肃北)有蒙古族4000多人,主要从事牧业和农业。民国晚期,牧区经济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
满族民国时期,酒泉有满族40多人,有的从事教育,有的参与行政等工作,有的是因抗日战争移徙而来。满族原有文字,后用汉文,语言属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的满语支。
维吾尔族 民国三十四年( 1945年),酒泉有维吾尔族536人。
哈萨克族 民国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1933—1934年),新疆维吾尔等族多次起义,都被官方镇压了下去。后又激起了新疆回、维吾尔、哈萨克三族联合起义,又受到盛世才的镇压。北疆阿勒泰、巴里坤、哈密一带的哈萨克族开始了向甘肃河西的安西、玉门、酒泉等县的大迁徙。甘、青两省原来并无哈萨克族,1928年至1936年间,有少量哈萨克族牧民游牧于马鬃山一带。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新疆北部阿勒泰、巴里坤等地的哈萨克族部落,大批哈萨克牧民向甘肃迁徙。最先来的是在1936年春,由阿都巴依率领565人,进入甘肃境内。1937年夏,由艾里斯罕率领890余人,进入酒泉地区。同年秋,又有扎依甫率来2570人。1939年春,由努尔哈力等率领7665人,相继进入酒泉。停留在马鬃山一带的,有帐篷200余顶。已先后散布安西、玉门、酒泉、金塔、高台、临泽、张掖等县的哈萨克牧民,共有帐篷1680顶,人员9284人。哈萨克牧民散居酒泉、张掖地带后,国民党甘肃省政府指定祁连山北麓、讨赖川、疏勒川为其主要放牧场。由于人无安居处,畜无好草场,1938年春夏间,阿都巴依率部众由当金山口进入青海,次年5月,爱力斯罕也率部入青海,接着扎依甫也于6月率部入青海,留居酒泉的仅有努尔哈力一部及其他零星哈萨克牧民。据青海《德令哈县志》记载:“哈萨克族自1934年起,向甘、青两省迁移,首批约200户,迁到青海西部的茶卡。1939年又有900户,由头人沙布鲁巴依率领,迁到青海茶卡。原先留居酒泉的哈萨克族也于1939年至1941年迁到茶卡、尕寺、马海等地。1940年,酒泉有哈萨克族约250户,渐次移向敦煌当金山、玉门鱼儿红以及张掖南山的大马营一带放牧。自哈萨克民众入甘以后,部分哈萨克民众常发生抢劫汉民牲畜之事件。民国二十八年至三十一年(1939—1942年)间,先后派遣大员办理安抚业务,发放粮款,巡视抚慰,将哈萨克民众安置于张掖、玉门及敦煌南山。此时,由敦煌县发粮供给,散居在玉门鱼儿红山谷地带的374户,由玉门县按月发粮;散居张掖南山梨园口、康龙寺等地的哈萨克牧民153户675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盛世才离开了新疆,甘、青各地哈萨克族牧民纷纷上书,要求返回故乡。经政府同意,酒泉、张掖、临泽、青海哈萨克牧民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先后迁回新疆。哈萨克族原有文字是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拼写而成的。后又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信仰伊斯兰教,主要从事畜牧业,后逐步转向定居游牧。散居酒泉县境的哈萨克族多从事工商业。
表3-2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酒泉县少数民族人口统计表 人口数 男 女 备注回族 1956 1048 908 1947年6月数维吾尔 526 指清代迁入者撒里维吾尔 719 其人为明代迁入藏族 1824 866 958 元代初期迁入蒙古族 141 98 43 1927年迁入第二节宗教酒泉是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各民族信奉着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宗教。汉族多信奉道教。民国后期,酒泉有少部分人改信了基督教。裕固族、蒙古族、藏族则信仰藏传佛教格鲁派。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则信伊斯兰教。
佛教 民国时期,在酒泉县境内保存的佛寺有救生寺、吉祥寺、石佛寺、弥陀寺、接应寺、金佛寺、西沟寺、转轮寺、清泉寺、新添墩庙等150多处。1945年,酒泉城乡有佛教徒1356人。
道教 民国中期,酒泉尚有道士数十人。文殊山寺、定湘王庙均有出家道人。民国晚期,酒泉道教已濒临衰落,王三峰为最后一届道长。道教支派有师公、巫婆(酒泉称“灵善”),除信奉张天师,还有黑虎王灵官。另外还有一支被称为“甘肃的吉普赛人”,住在屯升西坪村一带,他们自称为“蛮婆子”,每三年出门流浪一次,以“算命”为职业,他们信奉的是“周公的八卦”,以八卦定吉凶,然后用“桃花娘娘”之法,给人算命禳解,与道教相类似。1949年前,这些巫婆、“蜜婆”还在各地有活动。
伊斯兰教1945年,酒泉城内有伊斯兰教徒2694人。
基督教 民国时期,酒泉部分民众又信天主教,在仓后街建有天主教堂。同时在大众巷建有福音堂和医院。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酒泉城内天主教徒有193人,基督教徒有195人。I第三章民俗民俗,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人民在长期的发展活动中,所形成的风尚习俗,亦谓之民俗。酒泉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各民族风俗各民族习俗各具特色,丰富多彩。
第一节 婚嫁风俗民国以来,承袭明清旧制,男女求婚大多数为父母包办,少部分由自己选择,然后由父母承办的。男婚女嫁有一整套程序。
第一,说媒。旧婚姻制度中,男女有别,双方不易见面,须通过媒介,俗有“无媒不成婚”之说法。父母为儿女求婚,是由男方先请一媒人,探求对方父母之言,如经允许,先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开列纸条,请阴阳先生按双方的干支“四柱” “八字”及属相推算其相生相克,如果其结论“互为相生,无刑克”,即可成婚,如果是“相克相斗”,有凶然,即不能成婚,可作罢,另选善者。此谓之“合婚”。俗语说:“只为白马怕青牛,羊鼠相交一旦休,蛇虎配婚如刀铿,免儿见龙泪交流,金鸡玉犬难躲避,猪与猿猴不到头”,就是指合婚犯大忌,不可成婚的一套说辞。
第二,定亲。在“合婚”中,二性相生不相克的,就算合上了,可以成亲。如果是互相见过面的,互相看得上,就可以直接通过媒人择吉定亲。如果双方从来没有见过面,也可以先来一次“背看”,用假托某事,使双方相遇见面,如果男女看上,即可择吉“正看”(定亲)。定亲时,对方各请姑父、舅舅、姨娘、姐夫等主要亲属四至5人,在约定的日期,使男女双方正式见面,亲戚表示庆贺,媒人在场,征求双方有无异议,焚香于炉,就算婚事成立,酒宴款待,男女双方馈赠礼物,两家结为姻亲。
第三,下聘。就是男方娶亲之前送聘礼到女家。清代肃州有下聘农帛表里12套之说。民国时,富裕人家仍依旧制,贫寒人家为10套、8套、6套,由双方通过媒人商定,为此,女方也须请一媒人,便于商定聘礼之多少,聘金之高低,有的是男方给女方只送衣料面子,里子由女方陪贴,并须陪送衣柜、皮箱、铺盖、灯、碗筷之类。这一切都是通过双方媒人商议裁决。
第四,择吉娶亲。“择吉”就是选择吉日,把婚事办得顺顺当当,夫妻婚后过得美满幸福。这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选择月令好、季节好,油肉蔬果丰富,天气好,阳光充足,无阴云风雨之时;其二是选择天时运转,五行顺利,趋吉避凶的“黄道吉日”。按中国古代的干支历法中,日有黄道、黑道之别,有用“建、除、满、平、定、执、破、成、收、危、开、闭” 12个字,每天占1字,依次排列,每12天循环一次,其中12天中有6个吉日,6个不吉之日。俗语说:“建满平收”黑,“除危定执”黄,“成开”有大用,“闭破”不相当。阴阳、道士,就根据“除危定执”这4个日子是黄道吉日和成日、开日两个吉祥日子,都可定为结婚的吉日。结婚顺应天时,是人们共同的愿望,故选择吉日之礼仪,不可草率马虎。后世人只选择双日、晴日也是取成双配对、双喜临门之意。《诗经》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说的是春季三月桃花盛开之季节,正是男女婚嫁之时。第五,嫁娶。即按择定的吉日,双方做好嫁与娶的准备,发喜帖,请亲友。男方亲友送礼贺喜,谓“敬礼”,女方亲友给姑娘送礼贺喜,谓之“添香”。酒宴款待后,并参加男方娶亲车来时的送亲行列,一并送姑娘到婆家参加婚礼,摆宴会亲。新妇上桥之前,要吃离娘肉,别离母亲时,还需一场“离娘哭”(现在无此规矩,但哭娘者仍有之)0男方娶亲者,备以彩车,车上挂筛子、弓箭等辟邪之物,聘一女为陪娘乘车,新郎与陪郎乘马,到女方家,送上双份礼品,由陪娘催新妇梳妆打扮,用一红布盖头,由一中年男子将新妇抱上车,名日“上轿”(抱轿人、陪娘、陪郎都要用三相人,即属相相近的人)。
男方并将女方针线绣物与各种陪嫁品一并携带于车上,并请女方亲友送亲上车。娶亲车到了男方家门,众亲友鸣炮迎接,新妇仍由原先的中年男子从车上抱出送至新房。这种抱上抱下的过程,谓之抱轿”。据说是新妇进门,不能脚踏婆家门上的土地。否则,侵犯了 “土煞”,新妇必死。一些颇具刺绣技艺的新妇,在男家款待酒宴之后,女方亲友还要给新妇“摆针线”,即将新妇所作陪嫁衣物、枕头,鞋帽、披巾、手绢、笔袋、绣花荷包等缝纫刺绣之女红,摆列案上,让双方亲友展览夸赞其工艺精巧,以及陪嫁品之丰厚。以取得男方父老的厚待和重视,莫要轻看其女。
第六,开脸,新妇初到婆家,第一件要做的就是开脸上妆,由请好的老年妇女(或中年),用备好的红线,在新妇脸上绞去童年的汗毛,再把当姑娘的发式重新改装为成年妇女的发式,这是由青年变为成年人的标志。开面之后,额前不能留“刘海”,面部可以涂上脂粉,头上戴花。
第七,新房布置。酒泉地方寒凉,旧时普遍在房内做有土炕,冬天要把炕烧热,炕上除铺崭新结婚床铺被褥外,门窗、炕洞都糊上红纸,墙上不准挂人物和禽兽之画,门上贴婚联和喜字,这是表示喜庆之意。另外,还要炕上方放一小桌,桌上放斗(量器)斗中装满粮食,谓之“宝斗”。供一纸写的土神牌位,秤杆、尺子、剪子插在斗内四角,中间献上盘供,并点燃一盏长命灯通宵不熄。新房门外檐前挂一筛子插上三支弓箭,并挂上一面铜镜(或玻璃镜),取其避凶辟邪,防止鬼怪作祟之意。
第八,禳房和铺床。民国时期,一切习俗因袭旧制。男女成婚之夜,新郎须在亲友宴罢告退之时,主动请一些青年男友到晚间参加禳房(后来称为闹房)。这是由于新郎新娘在平素旧礼教的限制,很少见面,突然居于一房,难免有些生疏怕羞,通过许多人的语言挑逗,使之启发其青春与性爱关系,解除羞怯,产生感情,这是古代人留下的禳解之法,故日“禳房”。更深夜静,客人要回去,新夫妇必须二人携手并肩向客人行“团拜礼”送客。待禳房结束后,由事先请好的中老年妇女(姑母、姨母、舅母均可)为新婚夫妇铺床,她们把两床被子落在一起铺展,被子的四角、中间还放以荔枝、桂圆等。他们一边放,一边念着:“荔枝掺桂圆,生下的娃娃穿兰衫(意为读书做官),桂圆加荔枝,生下的娃娃有志气”,“炕上放个箱箱儿,生下娃娃是双双儿,地下支个柜柜儿,生下孩子是对对儿”等祝愿之语。让新婚夫妇睡下后,吃这些干果,预祝他们早生贵子。新婚之夜怀孕生下的孩子,被称为“抢床儿女”。
第九,祭祖、参灶、拜公婆。结婚第二天,新夫妇黎明即起,梳洗上妆之后,亲属中的长辈引导他俩入家堂焚香拜祖,尔后参拜公婆以及亲朋长辈,甚至阿伯、阿叔、姑娘相与见礼,表示新妇到夫家正式入籍入户,承认新妇是家族中的一员。其次是参灶。民国时期,酒泉也和全国一样家家供灶神,敬奉灶君、灶神为誓“东厨司命”之主,新妇进门,必须参拜灶君(意为取得灶君认可)以后好在厨房工作。
第十,“三日下厨”与“回门”。新娘进门后的第三天就要下厨房,公婆姑嫂要尝尝新媳妇的口味,考考新娘的手艺技巧。如果新媳妇在娘家勤学苦练,学得一手好手艺,做出羹汤饭菜口味好,就会得到一家人的好评,也给丈夫大长光彩;如果手艺粗糙,口味不好,就会受到窃窃私语的非议。是故,唐人有“未知公婆味,先遣小姑尝”的诗句。做完早饭,敬奉公婆毕,夫妇二人便备好回门的礼物,骑驴或乘车,到娘家回门去了。“回门”时(这是婚后首次回娘家),女方家习惯以包饺子招待女婿,其中有四五个饺子包有酸、甜、麻、苦、辣五味,意思是让新郎吃了,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骂人家的女儿,名曰“捏嘴饺子”。饭后即归,不能久留。意为此次久待,以后姑娘就爱回娘家,并长住不走,养成依赖性,但事实也并非完全如此。
第十一,结婚后的第八天,按习惯即由亲戚(姑、姨、姐)或娘家人把姑娘接回去住上8天,以便休息,俗称“站8天”。最后,到结婚满1个月,即由丈夫送其回娘家(近者步行,远者骑驴、马)住上1个月,俗称“站对月”。早年,必须站够一月,后来,逐渐有所改变,有站10天、20天就回来的,或因婆家门上有事而通知回的。至此完成结婚规程,投入夫妻正常生活。以后,只是逢到端阳节或其他节日,趁间“归宁”。但中秋节和大年除夕必须回到婆家合家团圆。
第十二,谢媒。媒人是成婚的媒介,俗称“月老”或“冰爷”。结婚后的两三天内,就要由新郎备足礼物,亲自到媒公家敬礼谢媒,以示感谢媒公辛劳。
至于少数民族婚姻习俗,各有不同,兹不赘述。汉族中有钱人可讨妾,寡妇也有改嫁者,弟亡兄守弟媳,兄亡弟纳嫂者,虽说极少,但亦有之。
第二节丧葬习俗酒泉人民,自古至今是以土葬为主。(从酒泉东关内外出土的许多汉代墓葬可以为证,官吏富户多为青砖墓,平民则土堆墓,儿童则有陶制瓮棺葬,但都是埋藏在地下。)《肃州志》云:“明、清时代,肃州葬礼,士人(读书人)家,多不用浮屠(佛家),羽流(道士),至亲近族,小疏即来襄事慰恸,踊者三日来吊,送孝帛或巾或带,止用布五六尺,丰盈之家,逢’七’必祭。亲友成集,哭奠如仪。”民国以来,酒泉葬仪仍因袭明清旧制,并普遍请用僧、道,主持葬仪,诵经忏悔,选择葬地,安排葬式。
第一,酒泉民间,如父母(或祖父母)去世后,必须首先由家人(或请老年邻居)为死者洗脸梳头或洗脚之后,先穿好寿衣、鞋袜,在堂屋地下铺以谷草,把死者先抬放在谷草上临时停放,谓之“落草” 。第二,报丧。父母过世,儿子必须身着孝服,通告亲属和邻友。但须请一位邻友引到各户族亲戚、邻友家门通报丧事,谓之“报丧” 。孝子切忌亲入其门。每至一处,孝子须跪在街门外叩头,由陪同之人进入其家,告知死者的原因及时间,并说于某日正式吊奠,对直系血亲有关人员,须请及时到家,料理棺敛等急切事宜。
第三,入殓。如事前没有备下棺木,应先筹做棺木,比较讲究些的以柏木棺为上乘,其次是沙枣木或松木、桂皮杨木均可。如果死前已备好棺木被褥者,即由主要的几家亲人,抬榇棺柩、铺陈完好,将死者衣帽穿戴整齐后抬殓棺中。并视死者若双目未闭合,意为死者心有牵挂,须加劝说劝慰之言,以手闭合其目。若微张着嘴,人们意为老人含饥而去,等待“含饭”或以口中喂以炒鸡蛋、米饭,或喂些砂糖。有钱人家,则放以小形金银器或珠玉之类,然后盖棺。
第四,吊奠和跪草。老人去世后,若亲属朋友都在近处,棺柩衣物齐备者,再决定次日即为吊奠之正日,亲友成集,送上礼物供品,烧化纸钱,慰问家人。其有富家大户,还悬挂幡幢制作金山、银山、博格达山(灵山)请来高僧高道,日夜轮番诵经忏悔,以超度亡灵,早登天界。中等人家也要诵经,夜间念“十报恩”之经,第三日早晨舁榇上坟掩埋。若亲属有在外地者,一二日不能到来,则确定,第二、三两日吊奠,僧道鼓乐吹打,钟磬和鸣,至第五日清晨出棺上坟。在吊奠期间,姑、姨、儿媳等,须在棺两侧跪草哭泣,每来吊奠者,号哭之声传彻庭院。谓之“跪草”,亦曰“哭棂” 。第五,棺木与土穴。贫寒之家,仅做本色棺木,已觉费尽艰难,不画不油;中等人家,棺木或涂以红色足矣,稍宽裕者,则请画工彩绘,传统画法是两帮画以龙纹,名日“螭虺”,棺四边,绘以五彩图案画,前档绘牌位及停从(童男童女),后档绘以莲花,俗曰“头顶美人,脚登莲花”。死者若是文墨、有学历的士人(知识分子)则棺通身五面用黑油漆漆之。谓之“一顶墨”。也有过于贫寒之人,木植缺乏,其棺木四帮和盖,仅作平板(不起鼓),称之曰“金匣”,邻里稍事慰藉,仅能埋葬而已。贫富差异,形于眉睫。土圹,即埋葬死者的土穴,在出棂的前一天就要请几位中壮成年人(已婚者)到墓地按教会师傅所看好的方向,动土打穴,一般长7尺(2.30米),宽4尺5寸(1.5米),深1.5米左右,棺木小者,亦可约略缩小。河西干旱少雨,人民多半贫苦,丧葬之仪不论贫富,成只一棺而已,未有用椁者,埋葬不用墓志,坟上不修庐舍。但亦有墓碑,有“明堂”。全县仅清代三墩郭举人(一家出四举)坟上有石人、石马、石羊,有墓道表和阡袁,其余均不用“表”。其次是三墩萧家、榆林坝杨家,有龙头碑、石羊等物。
第六,掩棺。就是让家中的平辈和晚辈成年男女对死者再望一眼,以示诀别。为了防止殃气扑人,观者须口含烧酒(或戴口罩),在打开棺盖后稍停一分钟,再上前围观,看看死者仪容,勿令小孩围观。然后把准备好的随葬品:饮食罐内装桂圆、红枣、糖等干果及馍、饼之类;白面一碗,米一碗;干发酵面一块,取其仪后人升发之意;读书人家还放一些书及文房四宝,武官放刀剑,以及老年用的拐杖等物(一般人只用前三项)放置棺中两侧。盖好被单及面罩,由中年男子呼喊驱散妇女,立即将棺盖盖好,众子弟抬棺上坟。掩棺是在埋葬目的地天将破晓及阜进行,不得延误到日出。
第七,安葬。将灵柩抬到坟地,即行下葬。家中除留一两人打扫房舍庭院,其余成员及亲友全部随行,由一小儿(或孙子)手执“引魂幡”前行,抬棺者及穿孝服的次之,僧道诵经者居三,楼儿纸、金银山、童男女又次之,众亲友排列,手执幡、盖、宝幢向坟地行进,沿途各户人家,均在各自门前放火送行。到坟地后,抬棺者即在前一日已挖好的土穴前用绳索木椽将棺木下入穴中,僧道诵经不息,在众人培土掩埋时,亲人儿女皆号啕大哭,难割难舍,最后攥起一本坟堆,烧钱献供、奠酒,诵经,并将所有幡幢、纸搂、纸车、纸马,花圈、金银山、灵山、童男童女一应纸物全部放一堆烧送给死者,全体向死者叩头告别。在埋葬后的当天晚上,家中还要盛酒肴饮食到坟上祭奠。意思是死者初入冥籍,要请客、请祖先及地方乡邻里正。名曰“赴三”。因死者绝大多数是第三天掩埋(别家)。
第八,“过七”。即从死后的第七天算为头七,每隔七天必祭,直到七七四十九天为“尽七”,做最后一次祭奠。亦有请僧道诵经者。凡亲戚大小戴孝者(分辈分有孝衣、孝帽、孝箍、孝带等)即可除孝。并将新亡者的牌位送入宗祠供奉。七祭的i的是迎候死者亡魂回家探望。也有说是死者亡魂游历幽冥世界,每七天要过一关口,做祭是为死者过关顺利等等迷信说法。总的来说是活着的人为怀念死者所做的一种追悼方式。七祭之后,即随每年固定的四大祭日祭之。
第八,“百日祭”。死后百日祭祀一次,这是河西各县普遍的习俗。有些少数民族则有四十日祭俗。
第九,“周年祭”。据说是活人与死者最后告别的一次纪念活动,富裕之家还请僧道诵经,是一次大祭。也有些人家还做两周年、三周年的扫墓祭奠。现在大多数只作一周年祭,以后就是三月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腊月三十,这四个传统的日子进行扫墓祭祀。西北少数民族的丧葬,古代藏族多用天葬与火葬,近世亦有渐采用土葬者。裕固族大体与藏族之葬法略同。古时也有水葬者,缚大石于身,丢之江河,喂了鱼鳖,近世亦多用土葬。回族丧葬须送死者到清真寺洗涤,脱去衣服,用白布3丈6尺裹尸,放在木架上(上有布套遮盖)抬往墓地,采用土葬,其法先挖一直圹再向西掏一偏窑,把死者放置其中,必须面向西方圣地,下葬后,每人抓一把土,放在死者身上,就算与死者告别,最后作以封土,名人亦有立碑的。回族、维吾尔、哈萨克、撒拉、东乡、乌孜别克、塔塔尔、土族、保安族等,皆信奉伊斯兰教,其葬仪大同小异,皆用土葬。
蒙古人的丧俗,父母死亡以后,家中男女哭泣尽哀。请喇嘛7人,左右诵经,移尸于帐门内左侧,以白色褐单盖之,诵经三四日后,以皮绳缚尸于牛背,尸体出门以数碗牛乳泼于门外。烧柏树枝以熏帐房表示消毒除殃,然后将尸驮至山后,置于挖就的坑旁,打开坑门置尸于坑内,以柴火焚之,待化为灰烬,上覆盖以土,取与地平,不起坟堆,在上面插以木杆,挂上写着经文的布旗。每逢吉日,请喇嘛诵经七日(或五日),以示追悼,而永不上坟。其服孝的方式:男女各解发辫,也不带珍珠玛瑙,反穿衣服一日,而后恢复正常。
第三节节日民俗节日风俗,是民族文化风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酒泉人民有酒泉的节日风俗,现摘其要者以记之。
春节 酒泉在春节前半月(腊月下旬)就已开始春节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家家户户做一次大扫除,名曰“扫房”,然后是陆续购买肉食蔬菜等过年用品,农家多杀猪宰羊、烧馍馍、捞油食(包括敬神用的供品)忙个不停。腊月二十三祭灶,三十日贴对联,晚上,各家香火明烛,迎回灶神,敬奉家神,在此之前,首先要“清宅子”。
(甲)除夕“清宅子”。“清宅子”的做法是:由一男子事先从野外选择一个小碗大的圆石头,持回家来,名曰“请醋碳神”。然后将石头洗净,放在灶火中烧得通红,入夜,取出放置于一把马勺之中,上面浇上半碗上好的黑醋,勺里立刻咝咝作响,并放射出大量石炭酸的气体,家中须有二至三人同时行动,一人手持火把在前引路,开房门进各房,掌勺人紧跟在后,在每个房中搜罗四角转一圈,使满室散满碳酸烟气,出门时须在门槛上倒一点醋,第三人手提灯笼,紧跟掌勺人之后,出一个门,就关住一个门。三人一行,快步而走,如搜捕之势,其实是怕石头冷得快,不冒烟,最后送出大门,将石头送还原来的地方。这个做法,名曰“打醋炭”。它包含三种意义:一是驱除藏在家中的妖邪;二是劝走闲逛的外神,安顿家神,各个归座,接受敬奉;三是驱杀灾病细菌,逐出污浊殃病之气体,免除病患。这一行动虽出于迷信思想,但因石炭酸有驱秽杀菌的作用,却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近来,笔者偶遇甘肃的“吉普赛人”(酒泉俗称其为“古浪婆”)来酒泉化缘,她们自言敬奉的是“桃花娘娘”。酒泉春节习俗中,贴对联也是重要的一环。大致都以迎新春、辞旧岁的喜庆之语为联,用玫红纸书写。不论贫富人家,都以贴对联为过节的直观标志。多数人家都在腊月三十日做完清洁后,就在自家各门户张贴对联及门神、门花。有的妇女还剪纸贴窗花,红艳艳、亮闪闪,增加一片新春景象。读书人家,除重视对联的书法笔墨气势外,更是讲究对联的内容,用以表达自己的文学才气。还有在“门方子”上画以水墨钟馗像,以驱除妖邪鬼。富贵人家也有悬中堂、挂屏条,散发一室书香风雅之气。
正月初五日,俗称“破五”之日。黎明即起,扫除庭院,习惯将污屑倒在庄外十字路心,让车马行人践踏,名曰“除灾殃,送穷土”。然后举行“出行”(即出门行动的意思)仪式,首先焚香一次,院中烧纸祭奠家神祖先,再把堂屋供桌上的供品收了。又到大门外空地上分别东、西、南、北、中放五堆柴火,按五方神住焚香献供,燃起火堆,烟火通天,和远古祭天神的方式一脉相承。全家不论男女老少,一齐出来参加“出行”。由一男子分别在五个方向的地面上,各挖一铲土,就像剪彩一样,算是破土动工了。全家人都向五个方向叩头,送五方神灵各归原处,鸣放鞭炮以示庆贺。与此同时还要把生产工具、农具一起拿到火堆旁,用黄表纸点火,一一燎过。并把家畜成群赶出,撒上干草和豆料,让牲口吃草撒欢,也用表纸燎烧一番。还要把碾、磨、车辆等各个都要转动一下,这样才算“出行”完毕。送走神,人行动,以保人畜安全健壮,使用工具、农具不出工伤事故,全年大吉大利。另外,年节有许多禁忌。诸如:不得修房盖屋,禁忌修造动土,男子不宣上地干活,女子禁忌穿针引线,勿做针工。女子五天内不得出院门,忌吵嘴骂架、痛哭流涕。除夕之夜,全家人灯烛辉煌,不得早眠,名曰“熬寿”。据说是为了长寿,全家须等初五日“出行”后始能探亲,市民开门营业,农民上地做活,行旅之人开始远征。春节不单是人要过年,老人们传说,家畜家禽也都规定有过年的礼俗和各种禁忌,俗有七“人”八“谷”,动植物各占一天的说法,可谓家喻户晓童叟皆知。这一古传民俗,最早见于《北史·魏收传》引晋议郎董勋所做的《答问礼俗说》文中有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日”,嗣后又有“七人八谷,九瓜果,十蔬菜”的民间流传。按此正月初七日为“人日”俗称“人七日”,这个习俗,至今仍在流传。是故,初一日喂鸡,初二日要优待狗,用白面馍和粗面馍各一个给狗吃,看狗先吃哪一个?如果狗先吃白面馍,预示这一年粮食将会丰收,粮食要跌价;若先吃了粗面馍,则预示粮食歉收,斗价要上涨,显示谷物珍贵(民国以前,粮食交易用斗盘量,不称斤,故称斗价)。初三至初六,猪、羊、牛、马,依次类推,这天不能打骂家畜。初七日是“人日”,可以改善生活,妇女忌做针线活。初八是五谷的节日,也要忌做针工,如果违禁,五谷将受虫蛀,颗粒上开窟窿。初九是瓜果的节日,初十是蔬菜的节日,亦各有讲究。
正月初五出行后,各村即筹办文艺活动,为使春节热闹红火,人们照例举办社火会,组织扭秧歌、舞龙灯、踩高跷、耍狮子、跑旱船等各种文艺活动。旧时过春节,是从古代奉祀天地神灵之习俗演化而来,所以,扭秧歌、跳社火都是为了敬神。酒泉各地村社,都有该地社火会、灯光会等群众团体,办社火都集中在各沟神庙上。尤以“地蹦秧歌”最为普遍,是酒泉传统的地方文化。秧歌曲中有:“叠一来避瘟疫,二来活地脉”之句,又云“古代衣盔现时歌,化化装装扭秧歌,风雨雷电掌正气,四大金刚降妖魔”。其中就包含奉祀天神,保佑平安,希望免除灾疾,人人健康无恙的意思。这与后来的春节活动无论在形式上和内容意义上都有所区别。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即歌咏盛世、祈求太平,活跃人民文化生活。村村社社锣鼓喧天,彩旗飘舞,社社队队相互拜年,互报吉庆,走村入户,庆丰收,报平安,的确欢乐。尤以正月十五,各村社朝会总庙,集中表演各种节目。白天唱戏,晚上还有九曲黄河灯会,摆成大面迷宫形式,供人观灯玩赏。过了正月十五日,才算真正过完年,农工商各执其事,开始生产各经营活动。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元宵节,城乡各地均有庆祝活动,秧歌、社火大会师,争献技艺,比赛风采。白天演大戏,晚上观灯会,热闹非凡。食品、杂艺、肩挑贸易,都来赶集赴会。并有烧秦桧和祭奠岳飞的活动。是日家家吃汤圆以示庆祝。
惊蛰 此日冻土温化,虫蚊蛇蛙苏醒。春雷惊醒蛰居动物,家家吃油炸鸡蛋,芳香开窍,润肺清胃。给家畜啖药汤,或用大油萝卜汤饮牛,喉中打盐,鼻中淋清油,润肺清胃火,开百页,利肠胃。
清明 地上青草出芽,一片嫩绿。各家上坟,烧纸钱祭奠祖先。儿童放风筝。青年男女踏青游野,女子亦有归宁者。
四月初一 城内救生寺、城南文殊山、城东新添墩庙、北山清泉寺行盛大庙会,各族人民上山拜佛、求子、还愿,上布施,演唱大戏。各乡会社,出钱支持庙会。各行业、食品、茶水、物资上山赶庙会,做交易。四月初八 释迦牟尼佛诞辰,浴佛节。从初一至初八日,庙会连续不断,民众上山、上布施,浴佛求福。香烟缭绕,钟鼓齐鸣,颇具一番盛况。
端阳节 天地运行,至此,日照中天,谓之“端阳”。各家门前擎柳枝或沙枣花,食米糕、粽子,儿童用柳枝编帽,戴在头上嬉耍,衬托一份节日气氛。相传此节来源甚早,周代已有之。战国时,楚大夫屈原于此日投汨罗江而死,后遂于端阳节纪念屈原。各家饮雄黄酒,以避瘟疫及预防蛇虫伤人。妇女洗头或归宁省亲,学生给老师送节礼,姑娘做香袋、荷包,佩戴胸前或互赠友人。五月十三日,关帝会,城内山西会馆(今二幼园址)演大戏纪念。若此日下雨,俗称“关公磨刀雨”。
六月初六 家家拔百草、药材,烧汤洗浴儿童。大人河中洗澡,除汗污,以消除疾病。
鹊桥会 七月初七日,天河正南正北,牛郎织女两星居正东正西,称“七夕会”。清晨,有的农民身穿红衣,手持响鞭,在高粱、谷子地里吼赶鸟雀,以免鸟雀伤害庄稼。到了夜间,人们坐在院中观天河,寻找牛郎织女的星象。酒泉城内,在五省会馆或定湘王庙戏台,上演《鹊桥相会》(也称《天河配》大戏)。
七月十五家家上坟,烧纸钱纪念祖先。城隍庙内演戏祭城隍。家中蒸包子过节,食瓜果。
八月十五 因为月儿圆,相比家人团圆,故又称团圆节。晚间各户在院中设案,用瓜果月饼敬献月神,合家坐在院中赏月,有些老人还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站娘家的女儿返回夫家团圆,学生给老师送节礼,亲友间互赠月饼、瓜果、葡萄。十月初一 市民献牲祭城隍,农民普遍上坟祭祖先,烧化纸钱。有的人家还烧化纸糊的寒衣。
冬至节(立冬后45天)各户皆做“杏壳楼”饭过节。传说此日不焚香,如果焚了香,庄稼地里会多生“节节草”(木贼)。
腊月初八俗称“腊八节”。农民套车到河里打冰块,拉回家,在每个屋顶、每块田里或果树上各散一块冰(是根据散冰免难救众生的故事形成的习俗)。城乡各家皆做红豆旗花汤面,称“腊八饭”。人们吃过早饭,又提上饭缸在散出的每个冰块上散一箸饭,儿童口里喊着:“腊八冰、腊八饭,请了田公出母来吃饭,一亩地里打八石(一石为十斗,合四百斤)”。散饭来到花果园子里,由儿童二人,一人手拿鞭子,同喊:“腊八冰、腊八饭,果树吃了结蛋蛋。”持鞭者用鞭子在树上乱打,并且审问:“结果子不结? ” 一个假作树的声音应曰“结呢”。持鞭者又问:“结的稠么稀?”答曰:“猫儿尾巴蒜辫子。”于是再去审问老桃树、老杏树等。相传有一维吾尔族人看见后笑着说:“你们汉族人一吃腊八饭就糊涂了,一直到春节过罢才能明白过来。”除夕 即除旧岁迎新春。各家上坟祭祖,然后焚香献供,送“客神”、迎“家神”,张贴春联、门神,挂书画,放爆竹炮仗、吃“装仓饭”。入夜,迎回灶神后,各家子女齐集老人房中,给老人叩头,名曰:“辞旧岁”,家长给儿孙压岁钱。是夜,老人不睡觉,名曰:“熬寿”。人各长一岁,进入新的一年。天晓,鸣炮过年。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出版者:甘肃民族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民国时期酒泉(肃州)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将帮助人们认识、了解这一时期酒泉的自然地理、民族宗教、文化教育、风土人情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交通镇
相关地名
嘉峪乡
相关地名
临水乡
相关地名
总寨乡
相关地名
西安
相关地名
兰州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古兰经
相关作品
清真寺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