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自然灾害与地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1254
颗粒名称: 第四章 自然灾害与地震
分类号: X432
页数: 4
页码: 128-131
摘要: 本章内容包括:自然灾害与地震。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自然灾害

内容

第四章自然灾害与地震
  第一节自然灾害
  酒泉的自然灾害包括旱灾、风灾、霜冻、干热风、大沙暴、雹灾、雪洪暴、水灾等。
  干旱 是酒泉主要的灾害,丰乐河流域和洪水河一带,是旱情最严重的地方,土地面积广而水量小,常受灾。俗有“三年一小旱,卜年一大旱”的谚语,同时又流传着“一旱三年穷,一收吃三年”的说法。干旱每年在不同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现,洪水地区,出现次数多,危害也较严重。
  霜冻 在春秋两季容易出现,每年农历四月初一前后和八月十五前后是霜冻的惯例时节。春季的晚霜冻对越冬和春播作物的出苗、抽穗、开花和蔬菜、瓜果的幼苗生长影响很大。秋季出现的早霜冻,对玉米、棉花及生长期较长的蔬菜成熟也有影响,严重时造成减产。
  干热风 酒泉境内外,戈壁沙漠广布,六七月份降水稀少,空气干燥,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加上东南风越过祁连山,下沉增温,就形成一股干热的气流,俗称“热东风”。干热风袭来时,气温高、湿度低、蒸发快,往往导致农作物萎蔫、干枯或死亡,造成小麦、胡麻未饱先枯而“青枇”,大面积减产。
  大风和沙尘 春季二三月间,温度转热,往往多大风,强风卷起沙尘、土粒,由西北方铺天盖地而来,刹那间,天地由黄变红,由红变黑,一片昏暗,形成大风暴。大风扬沙击石,吹走地面表土、肥料和已播种的籽种,影响农作物的幼苗,大风暴往往使行人失踪、牲畜沦没、沙丘移动,压埋农田、填塞沟渠,破坏农业生产,并带来病菌、传染疾病,造成流行性疫情。
  雹灾 雹虽不是经常性灾害,大凡有雹必成灾。夏秋之际,热极生风时或冷热气流变化加剧,发生暴雨,随着暴雨骤变为雹,落在哪一方,哪方庄稼必受灾,这种偶发性的自然灾害,至今尚无防控良法。
  水灾 河西气候变化剧烈,冬日严寒多雪,夏季酷暑,祁连积雪,有时受到猛烈曝晒,积雪消融甚速,时或山洪猛发,冲击河床,形成数丈高的洪峰,从各山口猛烈喷来,摧毁堤坝,冲压田亩,淹没庄稼,形成巨大水灾,甚或冲走人畜、房舍、桥梁。水灾之后又出现旱灾,庄稼歉收,构成灾荒。
  狼灾 民国之世,每因水旱灾后,伴随着出现豺狼横行,三五成群,窜入畜群或田间,损伤人畜,成为民间大患。
  第二节地震
  酒泉位于祁连山北麓褶皱地带的山前坡地,接近于南山昌马震原以及北山地震线附近,所以,时有地震发生。两汉魏晋时期,这一带曾经是主震地区。地震时,山崩地裂,天飞黄沙、地涌黑水,败坏城郭、居民移徙。唐、宋、元、明、清及民国,均有地震发生,绝大多数系地质构造性地震,震级一般不高。明嘉靖二十五年四月初十日(1546年5月9日)“肃州地震,有声如雷,果木树皆枯”。嘉靖二十九年十月十四日甲戌(1550年11月22日)“肃州卫地震”。
  嘉靖三十五年冬(1556年)“彗星见,是年冬,肃州地震”。
  明嘉靖三十六年十月十五日甲午(1557年11月5日)“肃州地震有声”。
  嘉靖三十九年七月六日(1560年7月28日)“庚午,陕西行都司、山丹卫、肃州卫、镇夷守御千户所、高台守御千户所同日地震有声” 。
  万历二十二年三月二十四日(1594年5月13日)“三月壬寅,肃州卫地震”。
  万历二十二年六月九日(1594年7月26日)“丙辰,临汾、襄陵、翼城同时天鼓呜,肃州卫地震”。
  明万历三十七年六月十二日辛酋(1609年7月12日广甘肃地震,肃州红崖、清水等堡军民压死者840余人,边墩摇损870里,东关地裂,南山一带崩,讨赖等河绝流数日”。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六月十一日夜,酒泉东南地带,忽有猛风起,地大震,所坏城垣墙室庙宇,塌死人民物类难以尽述,迨后,沿门闭户,人生斑疹。
  清乾隆五十年三月十日(1785年4月18日)“肃州,玉门东北地震”。
  清道光十二年七月( 1832年8月),肃州西南、玉门昌马地震,地动山摇,毁坏昌马下洞石窟及诸村房屋。
  清同治十二年正月二十六日1873年2月23日)“黎明、肃州地震”。
  清光绪三十年八月二十一日丑时(1904年9月30日)“肃州地震有声,树鸟啼噪,室屋震响,人呼犬吠”。民国十六年农历四月二十三日(1927年5月23日)晨5时40分,以武威、古浪为中心,发生7.75级强烈地震,震波东至兰州、西至敦煌以东各县,酒泉较轻微。酒泉、清水、营尔、嘉峪关、野麻湾等地,旧房裂口,间或有倒塌者,西城门垛口摇落,弥陀寺大塔顶摇倒,地无裂口,人畜未伤亡。
  民国十八年冬(1929年冬)“酒泉地震,有声如雷,房屋大摇动,倒塌不多,人不能立,惊起床,有男着女衣者,有赤身跳出者”。(酒泉耆老座谈会)民国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 1932年2月25日),“酒泉、高台、临泽、金塔、鼎新、安西、玉门各县剧烈地震,城垣房屋倾圮倒塌,死伤人畜”。
  民国二十三年八月二十八日(1934年10月6日)酒泉地震。
  民国三十八年正月( 1949年2月),酒泉、嘉峪关西南29公里的大黄沟一带地动。煤矿井内掉煤渣,人感摇动。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民国酒泉县志》

出版者:甘肃民族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民国时期酒泉(肃州)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将帮助人们认识、了解这一时期酒泉的自然地理、民族宗教、文化教育、风土人情等。

阅读

相关事件

肃州卫地震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相关专题

干旱
相关专题
霜冻
相关专题
干热风
相关专题
大沙暴
相关专题
雹灾
相关专题
水灾
相关专题
雪洪暴
相关专题
大风和沙尘
相关专题
地震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