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大事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1204
颗粒名称: 1940年大事记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4
页码: 31-34
摘要: 讲述1940年在酒泉县发生的大事记。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民国 大事记

内容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
  1月1日中央银行兰州分行酒泉办事处正式成立。
  4月12日李上林接任中国国民党酒泉县党部书记长。
  5月20日甘宁区肃州税务分局是日起改名为甘宁区酒泉税务分局,局长王启运。
  是月甘肃开始实施新县制法,要点是:裁撤教育局,在县府设第三科,裁撤县以下的区署,县设指导员,设乡(镇)公所、保公所,地方干部队员的训练设训练委员会。自此,酒泉县以下的行政设置即为乡(镇)、保、甲制。
  是月省政府重新厘定各县等级,全省分六等,厘定酒泉为二等县。
  6月12日空军第一军区司令部派谢超群为酒泉空军第四十七总站站长,兼嘉峪关站站长。
  7月3日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西北办事处肃州收货处,改名为肃州办事处。
  8月酒泉县政府奉命在泉湖公园内兴修“忠烈祠”,纪念酒泉籍抗日阵亡将士。
  10月25日三青团酒泉分团部筹备处主任王鼎极辞职,酒泉师范校长崔崇桂接任主任。12月27日马宁邦任蒙藏委员会驻酒泉调查组组长。
  是月酒泉县政府制定冬防巡察队组织规程,规定全县为总队,由县长兼任总队指挥,乡为大队,由乡长兼任指挥;保为小队,各户担任轮流巡察。小队以10〜15人为限,每晚集中保公所,由小队长带领巡查,主要任务是防共产党、防盗贼。
  是年酒泉县成立卫生院。
  是年又改教育局为教育科。
  是年酒泉货价:黄牛每头值价法币700元,约合小麦6石(2400市斤),马一匹值价1000元,骡子一头值价1300元,毛驴一头值价400元,小麦每斗(40市斤)值价8元。
  是年酒泉、金塔、武威、张掖县,先后设纺织生产合作社11个,共有职工187人,资金总额计法币719000元,新添置了几台多锭的木制纺纱机和木铁合制的织布机。从此,开始宽面布的生产,年产15000匹左右。同时,从外地购来织袜机,用土纱锭织袜子、帆布、毛巾、手套等。
  是年夏季,日本帝国主义飞机空袭兰州、武威、高台。酒泉城内多次拉空袭警报,民众屡去北大河疏散,时称“跑警报”。
  是年改以地命名的小学名称为某乡(镇)中心学校。
  是年酒泉社会义务捐(凡征粮、交款、烟酒、皮毛、牲畜等)均按1%征税捐。此外,还有牛羊皮捐、善捐、人寿保险捐、警察费、保甲办公费、自卫队费、防空费、门牌费、壮丁费、壮丁服装费、新兵安家费、慰劳费、支应费、县府招待费、乡(镇)造产费、车马费、军事招待费、自治费、特别补助费、修路费、种树费、报纸费、司法费、教育费、水闸包封礼金费、柴炭费、权状费、烟灯费、烟糖费、农会费、商会费、传票费、关押费(被关押人员所交的费)、比销费(因交不起粮款而被关押的人员要交“比粮”、比款”,就是挨板子,挨了板子要交比销费)、催粮催款委员膳宿费、茶点费、腰包费等都由老百姓负担。

知识出处

民国酒泉县志

《民国酒泉县志》

出版者:甘肃民族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民国时期酒泉(肃州)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情况,将帮助人们认识、了解这一时期酒泉的自然地理、民族宗教、文化教育、风土人情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李上林
相关人物
王启运
相关人物
谢超群
相关人物
崔崇桂
相关人物
马宁邦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肃州办事处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金塔
相关地名
武威
相关地名
张掖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忠烈祠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