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图书馆
肃州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肃州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裕固族风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112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裕固族风俗
分类号:
K892.442
页数:
2
页码:
1044-1045
摘要:
介绍裕固族风俗的情况。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裕固族风俗
内容
第二节裕固族风俗
一、家庭。多为父母与子女结成的两代人家庭,也有几代同堂的大家庭。家中妇女操持家务,从事放牧,捻毛线,织褐子;男子从事狩猎、割草等。解放后,这种分工有了变化,男子也从事放牧。在农区,男子多从事耕种。
二、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分为包办和戴头两种。解放后,废除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青年男女获得婚姻自由的权利,可以同其他民族通婚,同户族、不同辈份的不能通婚。婚姻一般要经过定婚、送亲、打尖、猜情、婚礼等过程。解放后,这些过程多已简化。
三、服饰。裕固族男女均穿高领长袍;男子系红、蓝腰带,戴圆筒平顶镶缎边的毡帽或礼帽,穿高腰皮靴,腰带上挂有腰刀、火镰、火石、小佛像、酒壶、鼻烟壶或旱烟袋;妇女外套坎肩,束红、紫、棕色腰带,腰带两端垂于腰后两侧,腰带左侧还系几条各色手帕,衣领和袖口上绣有色彩鲜艳的花边,头戴喇叭形红缨帽,帽沿上有两条黑色丝条边,后沿微翘,前沿平伸,帽顶上缀有红线穗子,有的还饰有各种花纹。未婚少女梳五条或七条发辫,并在宽沿圆筒平顶帽上加一圈红色珠穗。已婚妇女佩戴长带形头面,头发梳成三条大辫,一条垂于背后,两条垂于胸前,头面也分为三条系于发辫上,每条又分三段,用金属环连接起来,上面镶有银牌、珊瑚、玛瑙、彩珠、贝壳等饰品,构成美丽的图案。现在这些服饰已不多见,只在节日、喜庆的日子才能见到。平日穿制服的人比较多。
四,饮食。解放前,富户才能吃到白面、大米、肉食。解放后,这些食品已成为家常便饭。节日有油炸果子、手抓羊肉、饺子等。一般不吃驴、骡、马、鱼等尖嘴圆蹄动物之肉。裕固族热情好客,用丰盛的手抓羊肉、青稞酒等款待客人。
五、用具。解放前,一般牧民家庭只有铁锅、木碗、木勺、木盆和羊皮袋等用品,富户有讲究的马鞍、缰绳、灶具等。解放后,用具增多,炕上有毡、毯、褥、被,屋内有桌、凳、箱、柜、铁锅、铝锅、高压锅、瓷碗、玻璃茶杯、保温杯、暖水瓶等。
六、节日。裕固族的节日主要有春节,祭“点格尔罕”,节前也有祭祖守岁的,节日要做酥油花,互送礼品,以示祝贺。还有一些宗教节日。
七、丧葬。黄泥堡裕固族,实行土葬,仪式同汉族相似。
八、风尚。裕固族十分尊重老人,遇有婚礼,必须有老人主持,每逢喜庆节日聚餐和待客,必须把老人让在上座。有良好的勤劳俭仆、耿直诚实、热心公益劳动,尊老爱幼等道德观念。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
全书采用了篇、章、节的体例,分为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和正文四十五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事业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录了酒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
阅读
相关地名
黄泥堡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