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图书馆
肃州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肃州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汉族风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111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汉族风俗
分类号:
K892.442
页数:
6
页码:
1039-1044
摘要:
介绍汉族在酒泉生活的风俗。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汉族风俗
内容
第一节汉族风俗
一、 家庭。原先家庭规模较大,讲究“四世”、“五世”同堂,小家庭也在7 口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家庭规模缩小,据1990年第4次人口普查,由夫妻及其子女组成的2代户为多数,占72.98%, 3代户占16.25%,4代户与单身户占5. 6%, 1对夫妇户占5.17%。4至6人户为多数,占55.13%, 1至3人户占40.18%, 7至9人户占4.53%, 10人以上户占0.16%。1980年以来,在城乡开展五好家庭(1.爱国家、爱集体,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处理好;2.学文化、学科学,勇于改革,完成本职工作好;3.实行计划生育,教育子女,遵纪守法好;4.讲文明,讲科学,建立新的生活习惯好;5.尊老爱幼,民主和睦,邻里团结互助好)活动,使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礼貌待人,讲究文明,逐步形成风气。到1993年,共评出五好家庭39922户,占总户数79694户的50. 09%。1993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180元,比1985年增加1. 2倍。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1764元,比1985年增加1.3倍。职工平均工资3056元,比1985年增加1.6倍。吃、穿、住、用水平普遍提高。
二、 婚姻。旧社会,由于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制度的束缚,男女婚姻没有自由,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终身。大夫小妻、小夫大妻、一夫多妻均能合法存在,婚后感情不合,寻短见者屡见不鲜。成婚一般还须经过提亲、定亲、过礼、结婚等繁琐程序。
提亲。由男方考虑与女方门当户对,辈份相当,托媒人到女方家中提亲。若女方父母应允,便提供女儿生肖诞辰。男方以男女年庚,请术士推合。无忌讳时再经媒人来往撮合,即可“许亲”。
定亲。择吉日,由媒人领男方,带礼品、首饰,到女方家订亲。富豪人家须带手镯、金耳环、戒指、绸缎、布匹、银等财礼。确认婚姻关系。
过礼。临近婚期,男家再备酒、肉、币、帛、服饰及胭脂、木梳、篦子、镜子等送往女方家中。在女方父母基本满意的基础上,根据男女年庚择“利月”,确定娶亲日期。男方随之作结婚准备。
结婚。结婚前10日,男方请媒人带礼品到女方家商酌会客事宜,双方议定后由男方送去请帖。至娶亲日,婿必亲迎。富者彩轿鼓吹俱备。贫者以车、马相迎。男家请女宾赴女家“娶亲”,女家请数人随车、马赴男家“送亲”。娶亲车、马行至男家门首,举酒鸣炮,互相问好,曰“迎亲”。新娘下轿后,亲友手捧五谷、制钱等播撒新人,以除晦气,称“打煞”。随后新郎、新娘入庭院拜天地,入洞房。女方父母以衣服、鞋袜等针工嫁妆摆于男家桌面,叫“摆桌”。男家设酒席,款待亲朋,叫“会亲”。晚上男家亲朋“闹洞房”,多为青年人。次日清早新娘拜见公婆,赠以针工。并引导拜见全家长幼,曰“分大小”。婚后3日,新人双赴岳母家,称“回门”。
旧时,有童养媳之陋习,成年后行“圆房”。寡妇改嫁不举行礼仪,且在下午迎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实行婚姻自主,自由恋爱,婚事新办。男女双方以爱情为基础确定婚姻关系。多数青年自由择偶。若素不相识者,经介绍人牵线,男女双方基本同意后,男方到女方家“相亲”。然后再经一段时间相互了解,建立爱情,确立婚姻关系。订婚习俗有的仍有保留。嫁娶习俗已经简化。娶亲用汽车。出现了集体婚礼、新婚舞会、旅行结婚等形式。也有一部分人操办婚事追求奢侈,铺张浪费。有的索要高额聘礼,不堪重负。
三、 服饰。民国时期,农民多穿土布或毛褐。夏季男服多为对襟,女服为大襟,穿大裆裤。冬季,男着对襟棉袄,女着大襟棉袄,穿棉裤。男子外出干活,多穿羊皮袄,富者穿搭面子皮袄。城镇居民、职员、富商多为洋布长衫,有的着丝绸、呢料长衫。新中国建立后,服饰不断变化,衣料由土布、卡叽变为化纤、棉毛混纺和毛织品,服装制做由手工变为机械,样式增多,有军便服、中山服、西服、夹克、牛仔服、裙装、各种针织外套等。
四、 饮食。喜面食,以小麦面粉为主,兼食杂粮。面食做工讲究,花样繁多,有碱面、拉条、揪片、杏壳篓、搓鱼、泡仗、麻什、蒸馍馍、蒸月饼、包子、饺子、油饼、麻花、烫面烙饼、烧壳子等。风味小吃有酿皮子、凉粉、面筋、米糕。喜食“手抓羊肉”。饭菜盐淡,喜酸、辣。食油以胡麻油为主。饮食习惯,一日三餐,过去一般人家早吃小米饭,午吃汤面条,晚吃粥或蒸馍。现在农民家一般早吃粥和白面馍,午吃长面、拉面,多有炒菜,晚吃汤面。城市居民一日三餐花样更多。每逢节日或家中有重大事情,多有邀请亲朋相会的习惯。长辈、年老者或社会地位较高者为首席。酒席,过去一般以菜数定名,如“四碟八碗席”、“十全席”。近年,以头道菜名定名,如鸡肘席、海参席。主人在上头道菜时敬酒。每上一道菜,由坐首席者招乎后方可随便食用。解放前,逢丧葬、敬佛,多有烹调素席的习惯。盛饭以满碗为诚意。喝酒以白酒为主,喜猜拳豪饮。近年,喝啤酒、汽酒、甜酒者增多。
五、 居住。新中国建立前,居住多有较浓的防范色彩。集中居住的筑有村堡,分散居住的设有屯庄。村堡城头有垛口炮眼,庄墙备卵石、滚木。庄内盖四合院,分上房(堂屋)、下房(倒座)和东西厢房。房屋为土木结构,均不盖瓦,上覆草泥。富户盖木框架房屋,贫者多为简易房。院门向南者居多。院口门窗处搭天棚。四合院前为庄院,内盖牲畜棚、圈。居室内陈设简单,睡土炕,炕上置炕桌,一家人坐在炕上吃饭或聊天。冬季在炕上置火盆,烧柴、炭或煤块取暖。富户盛衣服用针线柜或箱子,箱子架于炕头床桌之上,竖柜上放零碎杂物,下盛粮食。另有集桌、帐桌、方桌等。贫者盘土台为桌。
新中国建立后,住房和家具用器发生明显变化,农村以村组统一规划,统一建房。一户一院,分“丁字型”、“半工字型”等,以土木结构居多,有的为砖木结构,城郊已有砖混住宅楼。一般房屋宽敞,住房向阳。年轻人多改为睡床,用煤炉取暖。室内家具不断更新,沙发、席梦思床、组合式家具、收录机、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等已逐渐普及。牧畜圈、棚设在后院。城市住房由土木结构平房到砖木结构平房,正向砖混楼房普及。
六、 节日。传统节日较大的有春节、端阳节、中秋节。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为民间最隆重的节日。节前,各家打扫卫生,拆洗衣被,缝制新衣,洗澡理发,杀猪宰羊,购置年货,准备食肴。张贴春联、门神、剪窗花、挂年画,张灯结彩。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称为“除夕”,下午合家吃臊子长面,入夜,放迎神炮,燃昼夜香,祭祖祀神,“打醋炭”(将烧红的炭火放进醋内,意在驱除屋里院内秽气)。长者给晚辈散钱,谓之“压岁钱”。晚辈给长辈叩头问安。大人们多准备正月初一的早餐——包饺子。燃放鞭炮,全家彻夜不眠,谓之“熬年”或“守岁黎明前,合家吃饺子,取“岁昔团圆”之意,拂晓,更换新衣,向亲戚邻里拜年问好。从正月初二起,访友走亲,相互“拜年”。旧时,初五以前,妇女不得出门拜访邻里。从初一开始,打扫屋内尘土堆于门后,至初五,拂晓送往户外,有扫除穷困之意。正月初五,农户将牲畜结彩赶到地头,烧香放爆竹,谓之“出行”。正月初七,城乡开始闹社火,直至正月十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春节放假三至五天,节前搞卫生,进行拥军优属活动,开展体育比赛,举办新春茶话会、团拜会等。节日期间,组织社火、灯展、文艺演出等。
端阳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阳节,传说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之日。各家扫庭院,燃艾香,佩“香包”,蒸米糕,包粽子,炸油饼。在院门插柳,屋内插沙枣花,饮雄黄酒,以辟邪除疾。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各家备月饼、瓜果,是夜,摆设桌案,陈瓜果(西瓜切为月牙状)、月饼于庭院明月下,合家团聚赏月。
此外,还有一些节日,如元宵节等。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叫观灯节。多数人家门悬花灯,燃放鞭炮。旧时吃包子,80年代后吃元宵。社火进入高潮,在城乡演出。夜晚,居民竞点花灯蔚为壮观。乡下人也进城看社火,观花灯。
惊蛰。各家吃油煎鸡蛋,并给耕牛灌鸡蛋、清油、大黄(中药),称“清肺”。
清明。称“鬼节”,各户上坟祭奠故亲。还有农历七月十五,称“中元节”,为祭祖日。农历十月初一,称“寒食节”上坟焚纸“送寒衣”。50年代以来,清明作为祭奠先烈的传统节日,组织广大青少年扫祭烈士陵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是佛诞日,文殊山等处寺庙举办大型庙会,男女到寺庙进香游览。
六月六。农历六月初六,气温最高。拂晓,妇女结伴到田间散步、拔薄荷等药材,谓之“拌露水”。有腰腿痛者,中午太阳灼热之时,到黄沙滩喝乌鸡汤、饮黄酒后,用沙埋腰腿,(头部遮荫,以免中署),在烈日下曝晒,有一定效果。
冬至。为一年最寒冷季节。有的人家吃“杏壳篓”饭,有的吃“麻什子”或臊子面。所食饭中均有肉,谓之“荤冬节”。
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各户多食用各种豆子及其他杂粮做成的“腊八粥气农户撒献冰块、食粥于田间,以祈丰年。这天食物皆为素食,谓之“素腊八”。祭灶。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旧称为送灶神回天宫的日子。为让灶神“上天言好事”,百姓给灶神(画像)供奉灶糖、“灶干粮”。晚上,拿下一块糖糊住灶神爷的嘴巴,祈求他“回官降吉祥”。
建国后,新节日有元旦、“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植树节(3月12日)、“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中国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八一”建军节、教师节(9月10日)、“十一”国庆节。举行集会、文艺演出等各种纪念活动。
七。 丧葬。旧时人死后多殓棺入土,唯年满15岁以上的未婚女子须火葬。人去世后,子女哀嚎户外,在门前烧纸,谓“指路”。后将死讯告知亲友,谓“报丧”。报丧一般由亲友一人带领孝子前往。孝子头戴孝帽,手持丧棒,每至亲友家门,跪于门外一侧,由带领者进门告知。孝服有长、短之别。长孝前可掩面,后垂至足。短孝前不掩面,后不下颈。凡子女(包括侄子女、已嫁女)为父戴白布长孝,孙为祖父戴蓝布长孝,为同辈则戴白布短孝。死者遗体待母舅、娘家人检视后放置棺木叫“入殓”。棺木用柏木、松木或杨木制做。殡葬前,设灵堂,孝子、孝女轮侍灵侧,谓“守灵”。亲友来吊,孝子跪迎跪送。丧礼为盘馍,称“供养”,取“供奉侍养”之意。已嫁女宰鸡奉祀,称“祭祀”。一般灵柩停放3天。出殡日,丧家以烩菜和盘馍相酬来客。亲友齐至后,举行丧仪,致祭文。然后打开棺木,亲友瞻仰遗容,再将衣服、食品放入,盖棺钉牢。出殡由8人抬棺,长子抬头,其他子女和亲属相送,到坟地安葬。沿途扔撒纸钱。一般夫妻先后同穴合葬。陪葬品有瓶、盆、碗、筷等。葬后3日晚,孝子孝女带纸钱、食品到坟地祭祀,谓“复三”。此后每7天烧纸祭祀1次,至49天释孝。百日还须祭坟,周年设祭进行追念。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提倡移风易俗,丧事从简,用开追悼会,戴黑纱、白花以及花圈等代替旧时葬俗。60年代后期城市开始推行火葬。农村土葬仍较普遍。
八。 喜庆。过去礼仪繁多,新中国成立后,常见的有:满月。孩子出生满一月之日,邀请亲友祝贺,亲友给小孩送衣服、食品、布料等,主人以好饭好酒招待。
生日。小孩一周岁时,邀请亲友相会,亲友送礼物,主人做长面,祝贺“长命福贵”。以后,每年生日那天,家长给孩子做好的吃,以示庆贺。
祝寿。6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有的比较隆重,邀请亲友为之祝贺,亲友送寿桃(面做)、寿糕、衣料等。主人备酒席款待。
盖新房或乔迁新居请亲友相会贺喜。
九。风尚。旧时,民间敬神、跳神、看风水、择吉、算卦、相命、赌博等到处可见。建国后,随着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深入,旧风尚逐步革除,尤其60年代通过学雷锋、80年代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见义勇为、舍已救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尊老爱幼等新风尚日益发扬光大。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
全书采用了篇、章、节的体例,分为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和正文四十五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事业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录了酒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
阅读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相关实物
文殊山
相关实物
黄沙滩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