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图书馆
肃州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肃州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十二篇 文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1056
颗粒名称:
第四十二篇 文物
分类号:
G812.742
页数:
18
页码:
1005-1022
摘要:
内容包括:古文化遗址、古城堡、古建筑、古墓葬、公园与胜迹、馆藏文物、文物保护与管。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文物
内容
第四十二篇文 物
第一章古文化遗址
酒泉市境内有古文化遗址11处,重点保护遗址5处。
第一节重点保护遗址下河清遗址 位于酒泉城东41公里下河清农场三支渠北,面积约2平方公里。1956年发掘出土长柄石斧、环形石锄、石手磨盘、磨棒、石凿、石网坠、刮削器、细砂红色陶片等20余件。据考证,属新石器时代马厂文化类型文化遗址,距今约4000年左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干骨崖遗址 位于城东南65公里丰乐乡大庄村8组附近丰乐河东岸。1972年发现。1987年发掘清理出细泥红褐色彩陶、灰色陶器、青铜器、人骨骸、兽骨等物,距今约3700年左右,系古西羌部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四坝类型文化。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赵家水磨遗址 位于城北2. 5公里果园乡高闸沟村5组,讨赖河北岸土崖断壁上,东西长300米、厚度一米左右,呈带状灰层,1956年发现,灰层中有兽骨、木炭、灰红褐诸色陶片、骨匕、石臼、残石斧、石纺轮等物。距今约2200至3700年之间,属新石器晚期𩦐马类型文化。是西羌、乌孙、月氏等游牧部落的文化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坟滩遗址 位于金佛寺镇上河清村3组,1987年发现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约200米的地段内散布较多的红陶片、彩绘陶片、灰陶片,并采集到石锹、石手磨盘各1件。属新石器晚期四坝类型文化。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西河滩遗址 位于城东78公里清水镇中寨村西北双疙瘩河东岸,1987年发现。在南北长1公里,东西宽200米的地段内散布有细泥红陶、粗砂陶、灰陶、彩绘陶片等,采集到石刀、石纺轮、陶纺轮等物,属马厂类型文化,距今约4000年左右,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节边湾等遗址边湾遗址 位于城北10公里边湾机校附近。总面积20万平方米,地面散布有新石器晚期夹砂红陶片、陶纺轮、松绿石珠、骨珠、骨贝、石刀、石坠、石刮削器。有两处灰坑,内堆积灰炭、兽骨等。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在遗址覆盖层下原始沉积中发现野牛、野马、野骆驼、鹿等古脊椎动物牙齿、脊椎骨、腿骨、肋骨化石等300余件。这些文物表明:距今2万至6万年前全新世时代,这里林木繁茂,草肥水美,是古脊椎动物的栖息场所。
夹梁子遗址位于丰乐乡二坝村西端。高苜蓿地遗址,位于丰乐乡大庄村;大树台子遗址,位于丰乐乡涌泉村;高疙瘩滩遗址,位于金佛寺镇红寺村;新城林场遗址,位于新城林场水库西。大都范围较小,遗物较少,具有同类型文化特征。第二章古城堡酒泉市市境内有古城堡,长城、烽燧遗迹78处,重点保护古城堡10处。
第一节历史文化名城酒泉城位于河西走廊西部,祁连山北麓讨赖河下游之南岸。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开辟河西,设酒泉郡,立禄福县。元鼎二至六年(公元前115至111),始筑城障,称禄福城。晋改称福禄城,隋唐以后称肃州城。据《十三州志》记载,汉代禄福城为地震摧毁,荡然无存。《西河旧事》载,东晋穆帝永和二年(346)前凉张重华封谢艾为福禄伯,任酒泉郡太守,重新筑城,东西宽约630米,南北长约950米,面积0.6平方公里,设东、南两座城门,即今日之西半城,东门在今鼓楼位置,南门尚存遗迹,城垣全为土筑。公元405年西凉武昭王李暠由敦煌迁都福禄城,修酒泉宫,造恭德殿,立群臣功勋碑。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指挥佥事裴成,向东扩展城池,形成“周围八里三分,城墙高三丈五尺,厚二丈许”,新筑东、南、北三座城门,皆有月城,改建旧城东门楼为鼓楼。城内面积1.3平方公里,城外四周建护城河。成化二年(1466),巡抚徐廷璋增筑东关,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542米,城墙高7米,厚3. 3米,开东、南、北三座哨门,并筑环城池。正德十三年(1518),兵备陈九畴增置敌楼和敌台。万历二年(1574)兵备孙坤、参将姜显宗用青砖包砌肃州大城。清雍正七年(1729),整修城楼,砖包鼓楼台基。同治四年(1865),城遭兵乱破坏。光绪年间复加整修。至今尚存西南角城墙200米、福禄城南门、鼓楼、清真寺、药王官和酒泉公园古建筑群等历史遗迹。1990年,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第二节长城烽燧遗址汉代长城遗址 据《汉书》记载,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平定西羌,筑高台镇夷堡以南,沿西行大道与北大河北岸边塞。镇夷堡至酒泉暗门属沙漠盐碱土壤不宜筑边墙,掘壕代墙,俗称边壕。此段壕长约60公里,为汉长城。自暗门筑边墙,经临水河、沿北大河北岸至安远沟,今墙基已毁灭殆尽。
明代长城遗址 酒泉市境内的明代长城,位于城北30里处,明弘治十一年至十三年(1498至1500)筑,西起文殊山脚,向北经嘉峪关、野麻湾,折东抵新城堡、边湾滩、两山口、明沙窝、上古城、下古城,跨临水河,至暗门,与汉代边壕相接,长约66公里。另一段长约60公里,隆庆年间(1567至1572)筑,起自下古城大墩至夹边沟,跨临水河,经鸳鸯池入高台,与镇夷堡长城相接。这两段明长城共长126公里,经过400多年风雨侵蚀,仍有残垣断壁遗存。
据酒泉博物馆1983年勘查,从边湾农场西北部,至怀茂中学以西一段,长约7. 5公里,残壁断续相连,遥望宛然如城;怀茂中学以东至夹边沟水库大墩,长约13. 5公里,墙垣倾圮殆尽,唯见高大的土梁,横似长龙;夹边沟水库以东,至长城林场路口一段,长约5公里,墙垣虽已断裂,但仍然林立如线。其他地段,仅存残迹。以上各段分别为省级或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清烽燧遗迹 酒泉市境内原有明、清烽燧317座,分5路拱卫着昔日酒泉西塞重镇。这些烽燧因年久倾倒,或被人为拆除,较完整者仅存43座。主要有:北闸沟墩,位于城北果园乡北闸沟村,墩高14米,为酒泉5路烽火之首墩。墩南有堡,南北24丈,东西21丈,名为王参将堡,俗称镇远堡。北闸沟墩得到各路烽火信息之后,便向县城角墩发出信号,由肃州卫指挥使发布军事行动。该墩是收集肃州诸路烽火信息的总枢纽。墩、堡于1958年拆除,残迹尚存。鸳鸯烽燧,位于城东北37公里讨赖河下游鸳鸯池水库东岸高阜上,是明代由金塔、天仓至肃州长途烽火线路的中继烽火。嘉靖二十六年(1547)参将刘勋添筑,高11米,底径13米,有墩院,面积达700平方米,土墙已残破,墩体尚完整。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梧桐墩,位于城北怀茂乡西北部的沙山上,墩高7米,四面用土坯砌成,为明代肃州与金塔的分界墩,东南与沙岗墩等为一路烽火,墩体较完整。将台墩,位于清水镇北17公里的沙漠中,共有土墩9座,较大的3座,高6米,底径8米〜10米,西北有土堡残迹1座,为戍兵驻地。
第三节古城堡遗迹皇城遗迹 位于酒泉城东南50公里下河清乡皇城村境内。据唐《元和郡县志》、《新唐书》等记载以及对古城四面密布汉墓与出土文物的考究,应当为西汉乐涫县古城遗址。唐武德二年(619)于此置福禄县,重修古城。现存残墙为唐代用土夯筑,高3至7米,厚3米,东西长344米,南北宽291米,呈长方形,面积10万平方米,城四角有角墩,城外西南角和东南角各有瞭望台一座。相传,此城曾为蒙古王子所居,故俗称皇城。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清城堡遗址明、清时期,酒泉境内构筑了诸多军事防御设施和村寨城堡,有遗址可查者计45座,较著名者有屯升堡、清水堡、金佛寺堡、红寺堡、红山堡、永安堡(位于红山乡观山村,又名观音山堡)、东洞子堡、沙河堡、永定堡(位于总寨镇,又称总寨堡)、紫金城(位于下河清乡紫金村,原称中河清堡)、临水堡、上古城堡、下古城堡、两山口堡、三墩堡、二墩堡、头墩堡、中渠堡、大铧尖堡、小铧尖堡、小沙渠堡、西店堡、乱古堆堡(位于总寨镇三奇堡村,又称三奇堡)、谭家堡、黄泥堡等,多为明代修筑,战时集中堡寨,联堡防御。民国改为民堡。城堡已拆除,遗迹残存无几。第三章古建筑酒泉古建筑包括楼阁、寺庙、白塔等20多处,保存10多处。
第一节酒泉鼓楼位于酒泉古城中心的鼓楼,原系东晋永和二年(346)酒泉太守谢艾修建福禄城的东城门楼。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扩展城垣,将原东城门留于城中央,穿通四条大街,改为鼓楼。在基座上部建木楼,置大鼓,驻戍卒打更。清雍正三年(1725)整修城楼,砖包鼓楼台基。清同治四年(1865)鼓楼毁于兵火。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建鼓楼,下座为青砖包砌台基,高7. 5米,底边长24. 3米,周长97. 2米。台下为砖砌十字形相交通道,贯通四条大街,券顶中心为穹窿顶,倒悬伏羲八卦。券门高4. 2米,阔3. 4米,四门楣有砖雕斗拱与门额,分别为“东迎华岳”,上雕“二龙戏珠”;“南望祁连”,上雕“龙马负图”;“西达伊吾”,上雕“丹凤朝阳”;“北通沙漠”,上雕“八仙庆寿”。楼基东侧有砖砌阶梯式漫道,道门横额:“云路先登”。台基上为正方形三层木楼,一楼每面三开间,金柱12条,楼内四根粗壮的通天柱直贯三楼,楼外围以20楹柱,斗拱挑檐,巍峨壮丽,一楼东门悬挂1985年11月现代考古学家罗哲文题联:“两千年前往事忆上心头,想当年,金戈铁马,翩翩勇将,英俊少年,风华正茂,捷奏河西,气宇轩猷,谈笑间,美酒倾杯碧玉流,与十万健儿同饮唱,如此高风统帅,赢得兵民嘉尚,无人不赞霍将军;八百里外阳关似在眼前,看那边,玉砌银雕,皑皑祁连,起伏奔腾,叠嶂重峦,红妆素裹,无比娇艳,更有那晚霞浓抹嘉峪关,给中华大地添风彩,这般壮丽河山,招徕远人游子,众口同夸酒泉好”。南门、北门分别悬挂1905年聂吉儒撰,1985年郭炬、童德成补书的楹联:“嘉峪西临气势偕雄关并峙;雪山南耸叠障与檐牙争排”;“虽非近水楼台应先得月,直对山关门户可以观人”。二楼为单檐三进间,彩漆板壁,每面有12个雕花窗扇,嵌于12柱间,外有回廊、眺望栏,可依栏远眺。东面悬清光绪年间聂吉儒书“声震华夷”(1985年复制)巨匾;西面悬苻瑞书“气壮雄关”(1980年复制)巨匾。三楼为单间,单檐四出,四角高挑,四面开窗,窗外有回廊护栏,楼顶正中装置琉璃聚宝瓶。鼓楼结构精巧,造型舒展,总高24. 3米,登楼远眺、沃野田畴、城池楼榭尽收眼底,祁连雪峰、讨赖河水更添诗情画意。现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节药王宫建筑群药王宫建筑群分布在酒泉中学院内。前院马路东药王宫两座建于明代。前殿光绪五年(1879)重修,台基长25. 5米,宽16米,高0.9米,建硬山顶三间四楹砖木结构大殿,前后卷棚,七彩变形斗拱,着青绿彩绘。后殿宣统三年(1911)重修,台基长17米,宽16米,高1.8米,建三间四楹硬山顶大殿,宽11米,进深13米,前置卷棚,七彩变形斗拱,着青绿彩绘。
前院马路西有古建筑两座,靠北一座为五圣宫,建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台基长24米,宽24米,高1米,建五开间六楹砖土木硬山顶大殿。靠南一座无台基,五开间硬山顶,二道花牙,绘以金黄云纹,结构较简,建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传为关帝庙。
前院正中北端为玉皇阁,原建于西城门内,1940年因开西城门而移建于此。台基长15米,宽15米,高1.6米,建正方三层木楼,均四面坡,攒尖顶,楼高13米许。
第三节清真寺酒泉清真寺,最早在西城外。明嘉靖时建于城东北隅(今市二中内)。清代迁东关北后街。民国六年(1917)翻建,1921年完工。主体工程有大殿一座,讲堂二座,宣礼楼、寺门等。大殿为歇山顶,建筑面积536平方米,系土木石砖结构,前后殿紧密衔接为一个整体。殿前有前檐,殿后有经堂,经堂顶上耸立着四角高亭。大殿前是庭院,南北各有五间讲堂,东西纵深20米,南北宽15米。庭院东面是山门,上有15米高的宣礼楼,盘旋楼梯,全系木质结构。山门之外有院落,有沐浴大、小净的水房。整个寺院占地1440平方米。“文革”中,殿内匾额、地板、廊檐下的木栏、讲堂、宣礼楼、山门、水房被拆除。1979年,恢复了教民活动。1980年以来,清真寺管理委员会自筹资金修建浴室、接待室等6间;政府和有关部门拨款1.9万元,进行大殿维修和寺门、宣礼楼的修建。1984年9月,公布为县级重点保护单位。1992年6月至1994年10月,重建宣礼楼和寺院前门。共用资金33万元,(其中省、地、市拨款5. 5万元,回民群众捐助27. 5万元)。第四章古墓葬酒泉汉、晋、隋、唐时期的古墓葬遍布各地,据调查得知的就有150多处,3000多座,重点保护古墓葬10多处。
第一节 丁家闸墓葬位于酒泉城西北7至8公里处的果园乡丁家闸村石滩上,共有魏晋墓葬110多座,1977年5月发掘5座,分别编为一、二、三、四、五号墓。一号墓为砖筑单室墓,附有耳室,随葬品被盗,遗白骨一具、木质彩绘武士俑多件、砖刻墓表一件,刻“镇军梁府君之墓表”八字彩绘复瓣莲花纹藻井方砖一块(色彩鲜艳,保存完整,存省博物馆)。墓主姓梁,官位是镇军将军。二号、三号墓都有砖砌照墙,镶嵌有斗拱、兽面、守门卒等砖雕画,地铺火焰形云气穿壁纹大方砖,两墓皆被盗空,仅遗灰陶罐一件。四号墓砖壁已倒塌,淤满沙石,未发现任何遗物。五号墓位于丁家闸村二组陶家庄,是较典型的东晋十六国大型壁画墓,被誉为“地下画廊”。墓门向东,有33米长的斜坡墓道,由照墙、墓门、前室、过道、后室组成,全用青砖砌成,墓底距地表12米。前室为方形覆斗顶,有象征性的院落和台阶。四壁及顶部为彩色壁画,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个境界,天景绘有龙首、红日、月轮、庆云、东王公、西王母、三足鸟、九尾狐、羽人、白鹿、神马等。人间绘有墓主人燕居行乐图,有乐伎、舞伎、杂技、眷属出行图,农耕图,以及园林、采桑、畜牧、家禽、椎牛、屠猪、肉架、庖厨等。地下绘有神龟与房舍等。后室为长方形券顶,后壁有壁画,绘有庆云、奁盒、拂尘、弓箭、丝束、绢帛等。棺置后室,墓主人一男二女,中为男性,左为正妻,右为小妾。据壁画考证,墓主的官位为三公一级,残存随葬器物为五铢钱、木梳、铜镜等。壁画构图严谨,层次分明,布局活泼,造型生动,用墨娴熟,对研究魏晋历史、美术史、音乐史等方面都有重大的参考价值。1978年,省文化部门拨款2万元进行维修加固。1980年10月,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节东关墓葬位于酒泉城东关厢内外的东关墓葬群,东西长2. 5公里,南北宽1公里,原建有孤魂庙、清泉寺、白骨塔等,俗称“孤魂滩”。早年,俄国人曾于此盗掘。1957年以来,先后清理墓葬130余座,结构为砖券拱形单室墓和前室覆斗、后室拱形双室墓。出土陶器有仓、壶、罐、奁、灶、甑、釜、井、桶、碗、盘、勺、滑车等;铜器有羽觞、碗钵、剑、刀、灯、镜等;漆器有盆、钵、羽觞等;装饰品有耳珰、骨镯、金银首饰等;货币有五铢钱、货泉、大泉五十等。依其特征,概属东汉中晚期墓葬。1957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节下河清墓葬位于城东43公里下河清农场境内的下河清墓葬,1956年发掘24座,结构为三室墓(大型)、二室墓(中型)、一室墓(小型)3种,均为砖墓。1号墓分前、中、后三室,“回”纹方砖铺地。18号墓用灰色长方条砖与子母砖砌成拱形墓室,呈长筒形,墓内砖砌腰门,分为二室。23号墓,只有一室。出土器物有陶罐、铜炉、铜匕首、铜环、铜弩机、铜独角兽、仓、井、盘、碗、筷、饭叉、炉灶、羽觞、五铢钱等。依其特征,为汉代墓葬。1956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邻近农场的还有四坝河汉墓群、烽火台汉墓群、东滩汉墓群、石庙子滩汉墓群、紫金城汉晋墓群、南滩汉晋墓群,均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节 单墩子滩墓葬位于清水镇东北8公里荒滩上的单墩子滩墓群,1987年发掘砖墓一座,墓门向东,有4米高的砖雕照墙。为三室墓,长11米。前室和中室为盝顶,中室略施彩绘,四角半壁有砖雕龙头,后室为券顶。有褐色漆棺一具,棺底有丝绸朽灰,棺外两侧刷绘图案花纹和线刻人物坐像,棺盖底面彩绘东王公、西王母,人首龙身,怀揣日月,手执简板,作舞蹈状于八朵庆云之间,庆云亦袅娜如人舞形状,宛然一幅天神娱乐升平图。墓主人为女性。墓被盗,尸体移入中室,随葬品仅存灰陶罐12件,多为绳纹,线刻弦纹和垂帐纹。墓内有杂粮种子。据考证为三国曹魏墓葬。1987年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节崔家南湾墓葬位于城东12公里总寨镇三奇堡村与西店村之间的崔家南湾墓群,长宽各约2公里,有墓100多座,封土堆明显,有方形、圆形,当地人称为“石古堆”。1973年发掘墓葬3座,1号、2号墓为斜坡墓道,有砖砌照墙,高9. 7米,绘有彩色翼虎、朱雀、飞廉、守门卒,砖雕斗拱、兽面等。砖筑墓室分为三室,前室为覆斗顶,中、后室为券顶,地面铺有“云气穿壁”纹方砖和四神纹方砖。3号墓为土洞二次葬,卵石封门。墓中器物被盗,出土的仅有碎陶片、陶仓、陶灯、铜尺、铜熨斗、铜针、铁剪、银饰、黄泥饼,无文钱2枚、裨将军印章” 1枚等。据考证为晋墓,1981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节西沟墓葬位于城西北9公里果园乡西沟村6组黄沙地墓葬,1988、1993年发掘5座,1号墓为砖砌双室墓,长5. 23米,深2. 46米,墓壁用模印画砖砌成,墓室共镶嵌模印乐伎砖52块,骑士砖70块,柱础砖9块,守门卫士砖4块,墓葬为仿木斗拱式建筑风格,覆斗型墓顶,后室后壁下砌有棺床,高0.3米,宽1. 4米,床前沿下镶六只束腰型床足,床面和地面通铺模印莲花纹饰方砖100余块,属盛唐时期的墓葬。2号墓、3号墓为砖砌单室墓,长5. 3米,深3. 2米,墓门高大,墓室略呈方形,四角作圆弧状,四角有柱,穹隆形墓顶,墓门外两侧、墓道、墓室四壁镶嵌模印彩绘画砖190余块,地铺模印八瓣梅花纹饰方砖,穹隆顶下镶嵌砖雕以十二生肖和骑士为内容的模印彩绘画砖,属晚唐时期的墓葬。4号墓、5号墓为砖砌双室墓和三室墓,通长分别为7. 7米和12. 24米,占地1200平方米。均有高大的照墙,镶嵌雕砖门阙、斗拱、彩画砖等,内容有鸡首人身、牛首人身、青龙、白虎、蛙人、兽面、龙首。墓室内镶嵌彩绘砖画160余幅,地铺火焰纹饰方砖,画像主要有农桑、畜牧、林园、饲养、放鸟、家禽、出行、牛车、车舆、穹庐、屠宰、滤醋、庖厨、侍女、舞伎、丝束、妆奁、牍册等,属晋代墓葬,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五章 公园与胜迹酒泉是我国西部古文化繁衍区域之一,有气势雄浑白雪皑皑的南山,也有苍茫辽阔浓茵丛生的绿洲;有碧波荡漾的公园,也有潺潺流碧的金泉;有浓荫覆地的左公柳,也有历史悠久的夜光杯。
第一节酒泉公园位于酒泉公园路东端北侧,距鼓楼1.9公里,以公园内有古“酒泉”而得名。明代曾有水榭遗迹,泉水兴旺,芦苇遍生,野鸭成群,清静可观。清乾隆元年(1736),甘肃分巡道黄文炜驻肃州期间,在泉的四周进行修建,“垒土辟池,前建楹,中置亭,后树轩,回廊耳室,鳞次周列”,为公园奠定了基础,并作《酒泉记》留世。此后,吏部尚书、陕甘总督刘於义驻节肃州,见泉上建筑精美,大为赞扬,遂写“澄镜”二字,刻悬前楹,谓之“澄镜山房”。军需观察沈青崖,亦资助修建湖心亭,取名“可酌”,悬额亭前,后来称酒泉亭。黄文炜自题后轩(即湖北岸的庙堂)曰:“玉照”。乾隆二十七年(1762),肃州知州徐浩又作修整,在泉前增置楼台、月门、牌坊等。同治四年(1865)至十二年(1873),肃州遭兵火,公园颓废。光绪五年(1879),陕甘总督左宗棠复修,置清沥楼,上悬“大地醍醐”匾额,周围古杨参天;二重门为牌楼,上层塑佛像三尊,檐前悬“古酒泉”竖匾,旁有对联云“甘或如醴,淡或如水;有则学佛,无则学仙”。三重门(约今之月门)上题“饮之令人寿”。门内石碑一块,上书“汉酒泉古郡”。宣统三年(1911)肃州兵备使者陆廷栋树有“西汉酒泉胜迹”石碑。民国以来,园内古建筑屡遭破坏,匾额题识均已不存。仅存光绪年间所建的文昌阁、佛祖庙、月洞门、“西汉酒泉胜迹”石碑。民国32年(1943),国民党四十二军军长杨德亮派驻军整修泉池、亭台,挖湖筑路,广植林木花草,历3年竣工,命名为“泉湖公园”。新中国成立后,多次修整,挖湖筑路造假山,建亭修桥置长廊,新辟动物园、游乐场,培育林木、花坛等,公园面貌焕然一新。1962年,恢复原名“酒泉公园”;1993年,公园扩建规划已经省旅游局批准,面积由204亩,扩为300多亩,将建为侨胞中华民族故土园甘肃园。
第二节 “酒泉”胜迹古酒泉,曾叫“金泉”。《西河旧事》载:古时,有人到泉边取水欲饮,见有金色从水中出,取而得金,故曰金泉。《汉书•地理志》应劭注云:“其水如酒,故曰酒泉”。民间传说:西汉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击败匈奴,武帝赠御酒一坛,犒赏有功将士,酒少人多,霍去病倾酒于泉中,与众共饮,故谓此泉为酒泉。据史书载,泉本三眼,其水清冽,碧澄如酒,冬暖夏凉,冬不结冰,水气蒸腾,状如云烟,泉中常有气泡上升,类似金珠串线,蔚为大观。汉、唐以来,酒泉之名称誉朝野,文人墨客多有吟颂,李白《月下独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杜甫《饮中八仙歌》:“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清宣统三年(1911)肃州兵备使者陆廷栋书“西汉酒泉胜迹”石碑立于泉边。现存泉一眼,喷涌如注,一汪泼翠,惹逗游客抛币掷银,兴味盎然。
第三节左公柳清光绪五年(1879),军机大臣、陕甘总督左宗棠在整修酒泉公园时,沿湖边、泉边广植柳树,至今110多年,尚存3棵。有一棵3人才能合抱,高约25米,树冠覆盖面积上百平方米,柳枝倒垂,浓荫覆地,清风徐来,婀娜多姿,给公园平添了几多诱人景致。触景生情,不由人想起左宗棠之友杨昌𣿰的著名诗作:“大将筹边尚未还,湘湖子弟遍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第四节夜光杯传统工艺品一一酒泉夜光杯,历史悠久,享誉国内外,早在周穆王时,西域曾向朝庭献“夜光常满杯”,“杯是白玉之精,光明夜照”(汉东方朔《海内十州记》)。唐代诗人王翰的《凉州词》中就有“葡萄美酒夜光杯”的佳句,使酒泉夜光杯在中国文化史上焕发耀眼的光彩。据传,远在唐代酒泉有玉石作坊30多家,产品行销中外,到明、清仍有作坊10多家,民国年间产品销路不畅,夜光杯生产衰落。新中国成立后,玉石业获得新生,1956年成立夜光杯厂,生产规模扩大,产品产量增多,同年11月叶剑英元帅来酒泉视察,参观夜光杯厂后写了 “风雪关山访古来,评泉品酒看光杯,班超不解安邦计,定远端从睦远开”的诗句。1958年改为工艺美术厂,1971年工厂产值突破10万元,达到12万元,1980年增为36万元,1990年达到70万元。年产夜光杯2至4万只。产品选料严格,玉石采择于祁连山主峰附近河源地带,质地坚硬,色泽以黑、白、黄、绿为佳,经精工细琢而成的夜光杯,晶莹光洁,玲珑剔透,耐火耐寒,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第六章馆藏文物建国以来至1988年,酒泉市文物工作者通过普查、采集、发掘和群众捐赠等途径,积累文物1101品,加上以前旧存文物278品,共计馆藏文物1379品,4000多件。
第一节出土文物出土古生物化石有全新世时代的古脊椎动物牙齿、脊椎骨、腿骨、肋骨、象牙、珊瑚化石等300多件;出土和采集新石器时代石刀、石坠、石刮削器、石斧、石镰、石锄、石凿、石磨、石纺轮等石器和彩陶器、双耳、四耳夹砂粗红陶罐、陶碗等陶器20多件。汉至魏晋陶水器、陶饮器、陶酒器、陶容器、装奁器、镇墓兽等陶器700多件;出土金银首饰,铜镜、铜兵器、铜制生活用具、铜印章、铜钱范、铜量度器、铜马、铜兽、铜佛,汉代铁斧、铁剪、铁刀等金属器200多件;汉晋铜货币2600多枚;出土北凉造像石塔5件、北魏造像石塔3件、北凉石佛1件、元明清石碑9件。
1969年出土程段儿石塔,系北魏太延二年即北凉永和四年(436)所刻,系程段儿为父母报恩立愿之塔。石塔为圆锥形,通高42. 8厘米,底径12厘米,塔底无榫头。由基座、经柱、覆钵、塔颈、相轮、宝顶六个部分组成。基座线刻八供养人像,每面一尊,四男四女。四男上身裸体,下著短裤,腰系长绦,手执供物。四女身著圆领对襟上衣,下著长裙,头冠宝缯,飘带自胸后沿两肩绕臂而下,手执花作供献状,神态各异。经柱刻发愿文及经文28行,250字,隶书线刻。覆钵周开八座供龛,有龛楣,浅刻火焰宝珠,上缘饰十六瓣覆莲,龛柱平方形,斗小,略与柱齐,龛中造像面型略长,发髻较小,佛像为高浮雕,结跚跌座于莲台之上,有身光。塔顶高1.6厘米,七层相轮环突,半圆球形,顶上有圆心孔,周围颔下刻锯齿纹。
1964年收集于原钟楼寺北凉石佛为“释迦”像,身著红袈裟,右臂半袒,双手平叠于腹前,结珈跌座,石胎泥衣,石佛高98厘米,肩宽60厘米,胸厚23厘米,两膝部缺,按泥补总长110厘米。据《太平御览•沮渠茂虔传》载,“初,虔为酒泉太守,起浮图于中街,有石像在焉”,蒙逊灭西凉之后,茂虔为酒泉太守,在当时的酒泉中街,即今小西街南段造寺雕石佛,后毁,其后又有人掘得石佛,就地建起了石佛寺,故稽考此佛系北凉石佛。后大约于北魏太平真君五年即北凉承平二年(444),毁经灭佛,石佛遂埋于地下。后又被掘出土,供于钟楼寺内。
酒泉市博物馆收藏元代“肃州路达鲁花赤世袭碑”,长236厘米,宽44厘米,厚29厘米,系回鹘文与汉文两面镌刻,碑文记述了自元太祖二十一年(1226)至元顺帝至正二十一年(1361)举立沙及其后辈世袭肃州路达鲁花赤(即地方最高行政长官)6代、13人、135年的过程,颂扬粉饰之词,溢于言表,和当时当地人民苦难事实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回鹘文是元代官方通用文字,此碑是全国保存较少的回鹘文石刻之一,为研究酒泉地方史及西夏民族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酒泉市博物馆自1980年起长年展出历史文物300多件,展出丁家闸五号壁画墓临摹画19幅,为当地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提供了教材,为中外学者提供了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研究资料。
第二节重要传世文物酒泉市博物馆收藏唐代汉文写经16卷,唐、元、清代藏文写经24卷,元、明、清名人书画90余帧。保存完好,较为出名的书法有:乾隆大字中堂一幅;清代翁方纲、刘石庵、成亲王、铁保四人书法屏各一条;左宗棠大字中堂,楷书、行书对联三帧;康有为草书八条屏一帧;清拔贡聂吉儒草书屏条四幅;史可法对联一幅;清吏部尚书陆润庠楷书对联一幅;民国甘肃省长潘龄皋楷书对联一幅;民国甘肃省参议长杨思楷书中堂一幅。古画有清代悍寿平没骨牡丹中堂,清钱慧安人物故事画,清宋伯鲁溪山清远图中堂,清明福出猎图,清张志石雪山远眺,清杨汝淮水墨牡丹屏.清袁翰章花鸟屏,清杨海汝福寿图。
市博物馆收藏明、清时期制造的瓷花瓶、瓷碟、瓷碗、瓷盘、瓷盒等瓷器30多件,彩绘瓷立体佛像11尊,明代铁盔甲一顶,清代绣锦盔甲一付。第七章文物保护与管理第一节文物保护到1989年,全市有文物古迹260多处,建国后至1994年,国家、省、地、市先后拨款100多万元对鼓楼、晋代福禄城门等5处古建筑、丁家闸5号壁画墓等6处古墓葬进行了维修与加固;对26处重点保护单位设置了保护标志;组建了65人的专兼职文物管护队伍,完善了田野文物与馆藏文物的维修管护制度,使文物保护工作逐步得到加强。
第二节文物管理与研究明、清时期,由文庙保存文物。民国25年(1936),民众教育馆成立,负责文物管理,至1949年9月收藏文物200多件。新中国成立后,1978年以前由文化馆管理文物,1979年1月,博物馆成立,编制11人,从事文物发掘、保管、展览、普查等项工作。1980年,选择有代表性的文物300多件,举办了出土文物展览,1981年,举办了以酒泉建置沿革、自然地理、人物、名胜为主要内容的人文地志展览。1984年,选出古旧书画和碑帖170多幅加以整理装裱,举办了《古旧书画碑帖》展览。1985年,举办了以宣传贯彻《文物保护法》为主要内容的小型图片展览。1986年,精选有代表性的彩色照片70多幅,举办了《酒泉地区风光名胜古迹彩色摄影展览》。1984年以来,整理出版了《重修肃州新志》(乾隆本),民国时期(1912至1949)酒泉县38年大事记;整理、编写了《酒泉历代屯田录》、《酒泉地震资料》、《酒泉名胜古迹》、《清同治肃州大事年鉴》;写出考证文章1。多篇。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
全书采用了篇、章、节的体例,分为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和正文四十五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事业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录了酒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