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地方病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1007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地方病防治
分类号: R199.2
页数: 2
页码: 984-985
摘要: 介绍地方性甲状腺肿、布鲁氏杆菌病、地方性氟中毒的情况。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地方病防治

内容

第五节地方病防治
  酒泉市流行的地方病主要是地方性甲状腺肿、布鲁氏杆菌病及慢性氟中毒。其中以甲状腺肿发病最广、最严重。
  一、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是酒泉市历史上长期流行的一种地方病,群众称为“大脖子”、“嗦袋子”,中医称“瘦病”。民国37年(1948),县卫生院年报统计,全县甲状腺肿病患者5400人,占总人口的4%。1954年据临水、河东、河西、河北4个行政区的统计,有甲状腺肿患者2090人。
  60年代,商业部门调进海带供应居民食用,医疗单位向病区群众投服含碘食盐片,采用中药、针灸等方法治疗,效果甚微。
  1971年,制定了防治地方病工作规划,使用碘离子透入碘剂痛体注,柳叶膏外敷,“六八一”粉(即盐卤亦称盐根)及含碘食盐片口服等方法治疗。商业部门供应加碘食盐,效果比较显著。1974年,全县进行了第二次地方病普查工作,调查表明,各类水源、水质含碘量低是引起甲状腺肿的主要因素。
  1982年,县卫生局、商业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等7个部门共同转发了《关于加强原盐市场管理的通知》,县卫生防疫站印发了《食盐加碘方法及贮存》的技术指导材料,同时加强了碘盐监测、市场销售和加工管理工作。从1979年7月开始,采用碘油注射及碘油胶囊口服等措施,到1985年,患病率由1972年的22%下降到4. 09%。
  二、布鲁氏杆菌病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酒泉市布病患者89%为隐性感染及亚临床型,证明在历史上为布病疫区。1966年春,对新城公社泥沟生产队发病的45人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畜间亦有流行,经畜间检疫,检出病牛10头,病羊160只,占牲畜总数的31%。同期怀茂公社六分大队布病流行,全大队发病61人,占总人口 9%。疫情发生后,引起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拨专款、增设备,组织医务人员进入疫区,建立临时医院,隔离收治患者,控制了疫情发展。
  1967年4月,省派医疗队与地、县共组织起66人,用2个月时间,对全县19个公社、152个大队进行了普查。经查,只有10个大队无布病患者,各公社均设立临时病院,收治各型病人1589人,采用抗菌素、布氏菌苗、水解素进行了治疗。1971年又组织医务人员和兽医利用70天时间,采用布氏菌104m进行了人群气雾免疫,畜间用羊五号疫苗气雾免疫和猪二号疫苗免疫,免疫各类牲畜达到155605头(只)。到1976年,治疗布病患者4698人(次)o 1979年4月,对全县布病患者再次复查,共查出患者1012人,治愈774人,好转54人,未愈203人,占20%。1980年,省地方病办公室组织验收考核后,宣布酒泉县为布氏杆菌病基本控制县,已达防治规划指标。此后,防治工作即转入定点(三乡、三村、九组)监测,重点在畜间检疫、预防。
  三、地方性氟中毒酒泉是我国富氟环境化学地理带的一部分,是氟中毒流行病区之一,发病者主要表现为牙齿着色、缺损、关节强直、肢体变形甚至瘫痪。据1983年调查,高氟水(超标1. 0mg/L以上),多分布于沼泽地带的临水、泉湖、三墩、银达、怀茂等地,各种类型水源515个水样中,测定水氟超标者60个,受威胁群众4万多人。在11个乡、29个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氟骨症患者132例,患病率为1.32%,初步判定属于地方性氟中毒。
  氟病区致病的主要原因是水氟含量过高,所以改水降氟是根治氟中毒的重要措施,根据调查,局部地区浅水层含氟量高,水质差,但在浅层高氟水的下部,常分布着与浅层水不同化学成份的中氟或低氟承压水,而且有约5米厚的隔离层。因此在氟病区打深井改水降氟,应以第三含水层,深度为80-110米,其水质好、水量大,而且稳定,含氟量为0. 5mg/L士符合我国水质卫生标准,是解决病区人民饮水的主要措施。水利、卫生部门采用打机井,修建降氟过滤水窖、修简易水塔集中供水等。到1989年底已完成38处改水工程,其中改井36处,改涝池2处,在重点病区用“蛇纹石”片(氟宁片)治疗氟骨症患者,收到了一定效果。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酒泉市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

全书采用了篇、章、节的体例,分为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和正文四十五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事业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录了酒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