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戏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0952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戏剧
分类号: G249.274.2
页数: 7
页码: 945-951
摘要: 内容包括:演出团体、剧种、剧目、演出活动、著名戏剧演员。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戏剧

内容

第三章戏 剧
  第一节演出团体
  清道光二十年(1840)曾有宁夏吴忠“魁盛班”来酒泉演出,光绪十八年(1893),秦腔艺人刘升年来酒泉与傅姓秦腔爱好者合伙成立“福盛班”,募集过往秦腔艺人为庙会酬神演出,是酒泉的第一个固定戏班。
  光绪二十九年(1903)山西万荣县蒲剧艺人张兴海带领蒲州梆子“全盛班” 30多人来酒泉,演出20多年后,人老艺旧,班社衰败,张兴海的长子张西廷、次子张云廷、三子张兴三为挽救残局,拜秦腔艺人杨三保为师,改学秦腔。此后又拢集葛正兴等三十余人振兴“全盛班”,在河西各县串演40多年,故有“张家老班子”之称。
  民国初年,陕西同乡会从西安接来黄海青、阎凤鸣、德风子等人的“秦舞台”,在酒泉红极一时,一次在玉门花海子演出,适逢地震,庙台倒塌,大部分演职人员死于灾祸。显赫一时的“秦舞台”从此解体。
  民国15年(1926),安肃道尹魏鸿发招收家境贫寒、无力就学的男童30余名,聘请秦腔艺人培训,购置服装;在中山公园(今市二中)修建戏院,成立“正俗社”,这是酒泉第一个官办戏剧演出团体。到1949年解放前夕,在酒泉固定演出的戏剧班社有:李芳轩的晋新社(山西班);国民党91军所属“乐乐秦腔剧团”;国民党191师所属“力行京剧团”;国民党工兵第七团的“华岳京剧团”,“新兴秦剧社”以及常香玉的“香玉豫剧团”等。
  建国后,先后建立专业机构、恢复、发展戏曲事业,组织老艺人,培养年青演员,开拓了戏曲事业的新局面。
  一、酒泉秦剧团1949年9月酒泉解放后,将“新兴秦剧社”更名为“酒泉人民秦剧社”,时有演职人员50多名,为自负盈亏的集体所有制专业戏剧团体,演职人员实行供给制,除衣食外每人每月发给津贴费3至5元,有眷属者按人口供给口粮。1954年更名为“酒泉县祁连秦剧社”,下设演员、音乐、舞美、学生4个队。1956年,转为国营文艺团体,演员实行固定工资制,同年6月在五省会馆(在今东大街街心花园处)馆址新建祁连剧院,剧场能容纳观众1200人。
  1959年元月,随着行政机构变动,酒泉祁连剧社和金塔红旗秦剧团合并,称“酒泉市祁连秦剧团”。时有演职人员120人。1962年张掖专区和酒泉专区分设后,“酒泉市祁连秦剧团”更名为“酒泉专区秦剧团一队”(敦煌县秦剧团和安西县秦剧团合并为二队)。1965年酒泉专署对所属文艺团体进行调整,将酒泉专区秦剧团一队改为“酒泉专区陇剧团”,1969年5月,秦、陇两团合并为“酒泉地区秦剧团气1971年秦剧团和酒泉地区文工团合并,称“酒泉地区文工团革命委员会”,下设戏剧队、歌舞队、乐队、舞美队。
  1979年恢复了 “酒泉地区秦剧团”的建置,1984年9月,酒泉地区秦剧团移交酒泉县管理,更名为酒泉秦剧团,1989年8月,酒泉市秦剧团实行承包,定为全民定额补贴单位,有正式职工74人,下设行政办公室、业务办公室、编导办公室、演员队、乐队、舞美队。止年底,共完成演出100场,完成计划的166.7%,完成总收入2. 68万元,纯收入0.56万元。
  二、 越剧团1959年从上海“大世界”永乐越剧团接来50多名演员,成立“酒泉越剧团”,在西大街(今酒泉影剧院)建成能容纳1000名观众的剧院,供越剧团演出。1962年更名为“酒泉专区越剧团此后,由于演职人员不服大西北气候,酒钢下马,越剧观众减少,部分演员思想动摇,于1963年去苏州、杭州巡回演出期间,被同剧种剧团招聘,同年冬越剧团遂告解体。
  三、 酒泉专区七一秦剧团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三军文艺工作团二队秦腔演员集体转业,改组为“酒泉专区文艺工作团”,在东大街工人俱乐部(今市武装部)演出。1953年更名为“酒泉专区七一秦剧团”,1954年修建“七一”剧院,时有演职人员80多名,其中辛兴安、苏育民、王定乾、刘茂森、杜玉燕、王毓芳、赵文章等名角,在酒泉群众中颇有影响。四、酒泉地区文工团1964年8月,筹建酒泉地区文艺工作队,从兰州、山东、陕西、天津、上海、北京等地招收演员54名,1965年元月定名为“酒泉专区民族文艺工作团(简称文工团),下设团委会、演员队、舞美队、乐队、共有演职人员56名。同年11月,秦剧团并入文工团,演职人员增加到140名,1979年恢复了酒泉地区民族文艺工作团的建置,1984年,重建酒泉地区文工团。1988年9月,文工团实行经营目标责任承包,到1989年底共有职工63名,下设演出团、多种经营舞会、影剧院。
  第二节剧种、剧目一、剧 种秦腔:又叫“乱弹”、“桃枇”。是流行在西北地区的地方戏,为酒泉人民所喜闻乐见,尤其在农村,人们闲来无事或行路、干活中随意哼唱,名曰“喊乱弹”。据老艺人张兴三回忆,秦腔传入酒泉于道光二十年(1840),至今约14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它虽然几经波折与兴衰,但仍为当地人民所喜爱的剧种之一。
  眉户:又名“小戏子”、“眉户子是广泛流行在当地民间的地方戏,其唱腔、曲调多达20余种,其中的“金钱”、“背丐”、“苍龙海”、“老龙哭海”诸调称为眉户戏中的大调。在酒泉农村,眉户几乎成为众多熟知的曲子剧种。建国后,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为老剧种赋于了新的内容,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等已成为普及城乡的文艺活动形式。
  陇剧:又名“陇东道情气是流行在庆阳、平凉一带的民间小调,主要用来演唱“皮影戏”,1958年正式搬上舞台,1960年传入酒泉,“文化大革命”中曾成为农村宣传队演唱“样板戏”的主要剧种。
  蒲剧:又名“蒲州梆子”。酒泉人称“晋腔”,是流行在晋南一带的地方戏。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传入酒泉。
  京剧:又名“京戏”、“平剧”、“皮簧戏气民国34年(1945)至38年(1949),有“力行”、“华岳”两个京剧团在酒泉固定演出,1958年中国人民银行酒泉中心支行成立业余京剧团,曾演出不少剧目。
  碗碗腔:又名“华剧”。 1960年传入酒泉,“文化大革命”中消失。
  二、剧 目酒泉各戏曲剧团历年所演剧目,据统计有800多本(折),有传统戏、新编历史戏、现代戏,按传统剧目,移植改编剧目及创作剧分述如下:(一)传统剧目:(有代表性的)《秦香莲》、《游西湖》、《游龟山》、《白蛇传》、《黄河阵》、《回荆州》、《大报仇》、《葫芦峪》、《白玉楼》、《杜十娘》、《八义图》、《清河桥》、《金沙滩》、《天河配》、《三滴血》、《双明珠》、《窦娥冤》等79本。 (二) 移植、改变剧目《拜月记》、《家庭痛史》、《西狼关》、《真假知府》、《争肥》、《有这样一个姑娘》、《算命记》、《光复台湾》、《状元与乞丐》、《孔雀东南飞》、《王昭君》、《野火春风斗古城》、《八一风暴》、《苦菜花》、《夺印》、《人往高处走》、《钢铁战士》、《革命自有后来人》、《收租院》等58本。
  (三) 创作剧目《惊钟》、《厂社之间》、《油厂初春》、《把关》、《炮声隆隆》、《我们都叫京生》、《红雨飞浪》、《三姊妹》、《风雪摧春》、《养猪姑娘》、《探闺女》、《戈壁新花》、《全家满意》、《双丰收》、《杨七郎招亲》、《两件衣》、《挡车》、《女乡长》、《支农新歌》等27本。
  第三节演出活动建国前,戏剧演出分“唱卖戏”和“唱会戏”两种。
  唱卖戏是在城市剧场或庙院售票营业。一般由一名艺人主唱,配以其他艺人的本戏和折子戏,由剧社(班)根据售票情况安排;唱会戏是在庙会酬神演出,一般三至五天,多则七天,根据节日来由决定演出剧目。正月初九上九会多唱《财神图》、《富贵图》;四月初一至初八则唱《黄河阵》、《摘星楼》等;五月端午唱《白蛇传》、《游西湖》;七月初七必须唱《天河配》。
  建国后,在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指导下,戏剧演出活动多以配合党的中心工作,排演宣传时事、政策的剧目。建国初期为配合减租反霸、±地改革,各专业、业余剧团巡回演出《擦亮眼睛》、《白毛女》、《刘胡兰》、《穷人恨》、《血泪仇》等剧目。
  1953年8月,中央文化部组成以酒泉“七一”剧团为主的赴朝慰问团到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回国后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1955年祁连秦剧社改编演出的《秦香莲》参加甘肃省第一届戏曲会演,获剧本、导演、音乐、舞美二等奖。1960年6月,酒泉市祁连秦剧团、酒泉市越剧团组成酒泉代表团参加甘肃省第一届青年演员会演,秦剧团演出的秦剧《三姊妹》、《拜月记》和越剧团演出的《双枪陆文龙》分别获得剧本创作和集体表演奖。1964年7月,甘肃省第三届现代戏会演,酒泉专区秦剧团创作的《惊钟》获表演、舞美二等奖。
  1966年,酒泉专区陇剧团创作的《厂社之间》、《油厂初春》参加甘肃省第四届现代戏观摩演出。同年6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来酒泉视察,观看了陇剧《东海小哨兵》、《一心为革命》,给予赞扬。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被禁锢了十多年的历史剧目重见光明,专业、业余剧团恢复上演了大量的传统历史剧,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1987年7月至9月,酒泉地区文工团配合旅游旺季,参加酒泉地委宣传部举办的第二届“敦煌之夏”活动,演出了创作歌舞《金钢舞》、《毛元鼓舞》和改编的民歌演唱《拉骆驼》、《十对花》、《凉州舞曲》等节目,7月7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胡乔木和夫人观看了演出,并和全体演职员合影留念。
  第四节著名戏剧演员建国前,酒泉秦腔著名演员有“大花脸”田德年、魏积福等。田德年人称“活包公”,他在《铡美案》、《打銮驾》、《锄八王子》等戏中扮演的包公,做派稳健庄重、唱功浑厚,为观众称道。花旦王菊香、王素琴、须生唐宝生(人称唐绺子),都很有名气。蒲剧著名演员有旦角筱兰香、小生朱全盛,工于做戏,身段、架子、舞姿、唱功功底扎实,他们二人合演的《花换布》、《麦红灌》、《天河配》等戏在群众中颇有影响,须生李芳轩、张盛义、狄隆山等唱腔、拉架子、变脸为舞台一绝。著名京剧演员有马最良、郭永利、盖宝义、齐兰秋、李妙龄、兰月春等。
  建国后著名演员有:白彦卿:男,陕西省人,陕西“三易社”甲班学生。1949年应招来酒泉,1958年因病去世。擅长须生、小生、工唱腔、做派、演、导兼能,文武兼长。他在《白玉楼》中扮演的张彦、《易水曲》中的荆柯、《周仁回府》中的周仁等角色,最为得心应手,为观众称道。
  都守中:男,甘肃兰州人,1945年应张西庭“全盛班”的邀请,来酒泉与田德年、吴俊卿等同台共艺,并在酒泉定居,1983年逝世。擅长二花脸,工于做戏、唱腔,尤其擅长表演现代戏,曾在祁连秦剧团、酒泉专区陇剧团任导演,他扮演《刘胡兰》中的大胡子连长、《白毛女》中的穆仁智,可谓形声毕肖,为观众称道。
  胡海民:男,陕西长安人。幼年学艺于西安三艺社,1952年来酒泉,擅长大花脸,音域宽,嗓门大,吐字清楚,人称“大嗓子”。他在《秦香莲》中扮演包公、《斩单童》中扮演单童及其他大花脸角色,以其声音宏亮、做戏逼真,博得观众好评。
  梁玉凤:女,甘肃兰州人,票友出身。以扮演小旦出名,擅长做戏,工于身段、唱腔。尤其长于表演现代戏,他在《白毛女》中扮演喜儿、《刘胡兰》中扮演刘胡兰、《家庭痛史》等剧目中扮演角色,形象毕肖、唱做感人,剧中人的悲欢离合尽寓演员于一身,被观众称之为“真喜儿”、“活胡兰气姜能易:男,陕西邠县人,擅长须生,工于唱腔口条。幼年学艺于西安易俗社(来河西时间不详)。先就艺于玉门市秦剧团,1964年随剧团机构合并来酒泉定居。他以须生行当闻名河西,1985年7月,甘肃电视台为他演出的《祭灵》录了像,并选段播放。
  王新民:男,陕西人。须生行当,善作戏,长于身架唱腔,且擅长导演,他在《周仁回府》、《白玉楼》、《辕门斩子》等戏中扮演须生,其功底扎实、唱腔浑厚、人物形象维妙维肖。在河西戏剧界颇有声誉。
  贺吉庆:男,陕西长安县人。1949年随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三军文工团来酒泉,初就艺于“七一”秦剧团,后转酒泉县祁连秦剧团。先演小生,后扮三花脸。工做戏,善表演,尤其擅长翎子、稍子功,他在《鸿鸾喜》、《赵飞搬兵》、《苏三起解》诸戏中扮演的角色,往往逗得观众捧腹大笑。王景民:陕西人。1949年应招来酒泉,在玉门市秦剧团就艺,1964年随剧团机构合并定居酒泉。他的腰、腿、架子功扎实,吹火、耍獐牙更为得心应手。唱腔粗犷,擅长二花脸,他在《回荆州》、《水淹七军》、《淤泥河》等戏中扮演二花脸角色栩栩如生,被誉为“活周仓”。
  左振华:男,陕西西安市人(来酒泉时间不详)。青年时代以花旦擅长,后改演小生、须生、工做戏,善表演,且长于导演,他的拿手戏是《黄河阵》中的三霄娘娘和《西厢记》中的红娘。
  周桂兰:女,甘肃酒泉人。1952年学艺于祁连秦剧团,工唱腔、善表演,以扮演正旦出名。她扮演《梁红玉》中的梁红玉、《祝福》中的祥林嫂颇有影响。1972年,甘肃广播电台为她在《红灯记》中扮演的李奶奶录了唱段,并时有播放。
  刘光俗:男,甘肃敦煌人。1964年随剧团机构合并来酒泉定居,从艺于酒泉专区秦剧团。工口条、纱帽翅、唱腔,属须生行当。他在《金沙滩》、《金麒麟》、《下河东》等戏中扮演须生角色,给观众留下较深的影响。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酒泉市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

全书采用了篇、章、节的体例,分为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和正文四十五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事业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录了酒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