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图书馆
肃州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肃州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机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092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机构
分类号:
G249.274.2
页数:
4
页码:
918-921
摘要:
介绍酒泉市文化机构的情况。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群众文化
内容
第一节机构
酒泉市文化馆
民国15年(1926),安肃道尹魏鸿发(字绍武,甘肃甘谷县人),在酒泉首创社会教育,以鼓楼为馆址,设立酒泉县通俗教育馆,下设图书部、历史文献部,置办图书、报刊供民众阅览,并创办了秦腔“正俗社”,在北水池沿子(今酒泉市二中)修建戏院演出。民国21年(1932),酒泉县通俗教育馆更名为酒泉县民众教育馆。馆址由鼓楼迁至共和街第一小学(今共和街小学)。民国25年(1936),民众教育馆正式迁入文庙(今和平电影院处),先后由吴振河、华恒玉、韩闻善、崔风姿、张裕民任馆长,工作人员3至7名。下设教导组、生计组、国术组;有阅览室、文物陈列室、民众乐园、民众学校、问字代笔处、茶园、讲演台等。同时还负责审查民间戏曲、杂技班社的演出节目。
1949年10月,酒泉县人民政府接管了民众教育馆,改称酒泉县人民教育馆,馆址重迁至鼓楼,下设文艺宣传、书报阅览两个组。1951年7月更名为酒泉县人民文化教育馆。1953年改称酒泉县文化馆,馆址先后由鼓楼迁至西大街(今鑫利商城处)、东大街(今五金公司东街门市部)。
“文化大革命”中文化馆并入阶级教育展览馆,称“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9年元月恢复了文化馆建制,配备干部10名,下设美术摄影、文艺辅导、总务3个组。 1985年,干部增加到15名,下设办公室、业务股、经营管理股。1987年12月在鼓楼西南角修建新馆,1989年12月开展活动。
阶级教育展览馆1965年11月筹建,同时配备19名文艺工作人员组成酒泉县农村文化工作队,隶属阶级教育展览馆。1968年展览馆与文化馆、图书馆合并为毛泽东思想宣传站。
乡(镇)文化站1958年,由国家拨专款,县文化馆负责筹建、购置设备,在清水乡建起文化站1处,同年10月又在文殊乡建文化站1处。1960年经济困难时期,两个文化站自然解体。
1980年1月,国家文化部发出《关于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通知》后,酒泉县从1981年4月起先后在泉湖、西峰、临水、三墩、东洞、银达、果园7个公社建起了民办公助性质的文化站,每站配备专干1人。1982年又在屯升、清水、金佛寺、总寨、铧尖、上坝、西洞、怀茂、红山、黄泥堡等10个公社成立了文化站。1983年4月建成丰乐、下河清2个乡文化站,至1989年,全市19个乡(镇)全部建起了文化站,其中10个站已达到文化中心条件,共有专兼职干部37名,其中专职干部22名。
俱乐部、文化室1956至1959年在城市街道、厂矿、企业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建起俱乐部16个,并设有图书室、读报组、板报组、幻灯放映组等,开展文化学习、宣传活动。1960年以后,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城乡俱乐部全部撤销。1972年,在学习小靳庄的口号下,各社队又办起了文化室,但时隔不久便自然解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乡(镇)文化站的建立和完善,在各村(队)建起文化室,1987年,共建起文化室169个。一般文化室都配有电视机、图书报刊、象棋、扑克,并设有体育活动场地。城市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和部门都建起了俱乐部或游艺室。业余剧团、演唱队建国前,酒泉农村各乡都有戏剧爱好者自发组成的“眉户”戏班,利用节日、农闲、庙会演出,人称“唱小戏”(专业剧团演出叫唱大戏)。其中历史较长、影响较远的有总寨乡魏德佑的“魏家班”,泉湖乡水磨沟村王新年的“眉户班”,铧尖乡小沙渠村王佐亭、冯明信的“风绞雪班”(眉户、秦腔兼唱),屯升乡东二村范玉璋、范玉衡的“范家班”,三墩乡古城村李鸿的“眉户班”等。
1951至1955年,在原戏班的基础上,相继在河东(包括今屯升、清水、下河清)、河西(包括今丰乐、红山、金佛寺)、总寨、西店、河北、城东(包括今泉湖、三墩、临水)6个区组建了农村业余剧团。1958至1966年,全县业余剧团和演唱队发展到99个。其中中国人民银行酒泉中心支行的业余京剧团;县工会的业余秦剧团;城关镇各街道的文艺演唱队;屯升、清水、临水、总寨、西店、铧尖等乡的业余剧团最为活跃。“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大多数业余剧团自行解散。
1979年以后,农村业余剧团相继恢复或重新组织,至1989年,农村共有清水镇、金佛寺镇、总寨镇、铧尖乡小沙渠村、银达乡银达村、余新村、屯升乡东二村、泉湖乡沙滩村等8个业余剧团及12个演唱队;城市内组建了群星业余剧团和职工业余剧团。
曲艺社建国前,评书、曲艺艺人张玉桂、杜玉贵、王天雄、秦玉芳、班松林、徐伯臣、赵宏图相继来酒泉进行曲艺演出,当时私人开茶园者有六七家,在西关(今五金公司西侧)、北市场(今北市街东段)等地搭棚营业。
民国34年(1945),秦玉书聘请弹唱艺人傅艳秋、傅桂秋等在文庙街(今二粮站对面)开设曲艺茶社,至1949年解散。
1950年,文化馆将曲艺、评书艺人组织起来,设置固定场地开展活动。1955年成立“红星曲艺社”、入社艺人有谷希云、彭杰云、张兴三、靳绍武、王清保、刘福坤、黄艳秋等,在邮电街、东大街开设两个茶园演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曲艺社解散,曲艺艺人有的改行,有的遣送农村。1982年县文化馆招收2名女青年,由老艺人彭杰云、刘福坤传艺培训,又经著名评书艺人刘兰芳指导,2名学员已能独立登台演出。
社火会建国前,办社火是逢年过节唯一的文化娱乐活动,城市多以行业或外省旅酒同乡会提倡组织筹办社火、灯会、集贸唱会戏等。农村则由本村庄、本沟分(按渠道划分的地域)群众自己组建社火会。由众人推选三五人负责办社火、唱大戏、过庙会的筹备、组织工作。社火会的会首一年改选一次或三年改选一次,多为当地有名望的长者或晋绅。
酒泉地区群众艺术馆1975年成立酒泉地区群众文艺工作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7名,下设文艺、美术摄影两个组。1980年7月,群众文艺工作室更名为酒泉地区群众艺术馆,并增加工作人员5名,下设文艺、美术、摄影、辅导4个组,同时创办了《飞天》文艺刊物,后更名为《阳关》(1984年酒泉地区文学艺术联合会成立定为文联的机关刊物)。至1989年底,全馆共有工作人员20名,下设行政、美术、摄影、戏曲4个组和《阳关》编辑部,到1989年底《阳关》共出版发行58期。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
全书采用了篇、章、节的体例,分为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和正文四十五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事业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录了酒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