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群众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0924
颗粒名称: 第一章 群众文化
分类号: G249.274.2
页数: 7
页码: 918-924
摘要: 介绍文化的机构、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干部培训情况。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群众文化

内容

第一章群众文化
  第一节机 构酒泉市文化馆
  民国15年(1926),安肃道尹魏鸿发(字绍武,甘肃甘谷县人),在酒泉首创社会教育,以鼓楼为馆址,设立酒泉县通俗教育馆,下设图书部、历史文献部,置办图书、报刊供民众阅览,并创办了秦腔“正俗社”,在北水池沿子(今酒泉市二中)修建戏院演出。民国21年(1932),酒泉县通俗教育馆更名为酒泉县民众教育馆。馆址由鼓楼迁至共和街第一小学(今共和街小学)。民国25年(1936),民众教育馆正式迁入文庙(今和平电影院处),先后由吴振河、华恒玉、韩闻善、崔风姿、张裕民任馆长,工作人员3至7名。下设教导组、生计组、国术组;有阅览室、文物陈列室、民众乐园、民众学校、问字代笔处、茶园、讲演台等。同时还负责审查民间戏曲、杂技班社的演出节目。
  1949年10月,酒泉县人民政府接管了民众教育馆,改称酒泉县人民教育馆,馆址重迁至鼓楼,下设文艺宣传、书报阅览两个组。1951年7月更名为酒泉县人民文化教育馆。1953年改称酒泉县文化馆,馆址先后由鼓楼迁至西大街(今鑫利商城处)、东大街(今五金公司东街门市部)。
  “文化大革命”中文化馆并入阶级教育展览馆,称“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9年元月恢复了文化馆建制,配备干部10名,下设美术摄影、文艺辅导、总务3个组。 1985年,干部增加到15名,下设办公室、业务股、经营管理股。1987年12月在鼓楼西南角修建新馆,1989年12月开展活动。
  阶级教育展览馆1965年11月筹建,同时配备19名文艺工作人员组成酒泉县农村文化工作队,隶属阶级教育展览馆。1968年展览馆与文化馆、图书馆合并为毛泽东思想宣传站。
  乡(镇)文化站1958年,由国家拨专款,县文化馆负责筹建、购置设备,在清水乡建起文化站1处,同年10月又在文殊乡建文化站1处。1960年经济困难时期,两个文化站自然解体。
  1980年1月,国家文化部发出《关于加强群众文化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通知》后,酒泉县从1981年4月起先后在泉湖、西峰、临水、三墩、东洞、银达、果园7个公社建起了民办公助性质的文化站,每站配备专干1人。1982年又在屯升、清水、金佛寺、总寨、铧尖、上坝、西洞、怀茂、红山、黄泥堡等10个公社成立了文化站。1983年4月建成丰乐、下河清2个乡文化站,至1989年,全市19个乡(镇)全部建起了文化站,其中10个站已达到文化中心条件,共有专兼职干部37名,其中专职干部22名。
  俱乐部、文化室1956至1959年在城市街道、厂矿、企业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建起俱乐部16个,并设有图书室、读报组、板报组、幻灯放映组等,开展文化学习、宣传活动。1960年以后,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城乡俱乐部全部撤销。1972年,在学习小靳庄的口号下,各社队又办起了文化室,但时隔不久便自然解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乡(镇)文化站的建立和完善,在各村(队)建起文化室,1987年,共建起文化室169个。一般文化室都配有电视机、图书报刊、象棋、扑克,并设有体育活动场地。城市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和部门都建起了俱乐部或游艺室。业余剧团、演唱队建国前,酒泉农村各乡都有戏剧爱好者自发组成的“眉户”戏班,利用节日、农闲、庙会演出,人称“唱小戏”(专业剧团演出叫唱大戏)。其中历史较长、影响较远的有总寨乡魏德佑的“魏家班”,泉湖乡水磨沟村王新年的“眉户班”,铧尖乡小沙渠村王佐亭、冯明信的“风绞雪班”(眉户、秦腔兼唱),屯升乡东二村范玉璋、范玉衡的“范家班”,三墩乡古城村李鸿的“眉户班”等。
  1951至1955年,在原戏班的基础上,相继在河东(包括今屯升、清水、下河清)、河西(包括今丰乐、红山、金佛寺)、总寨、西店、河北、城东(包括今泉湖、三墩、临水)6个区组建了农村业余剧团。1958至1966年,全县业余剧团和演唱队发展到99个。其中中国人民银行酒泉中心支行的业余京剧团;县工会的业余秦剧团;城关镇各街道的文艺演唱队;屯升、清水、临水、总寨、西店、铧尖等乡的业余剧团最为活跃。“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大多数业余剧团自行解散。
  1979年以后,农村业余剧团相继恢复或重新组织,至1989年,农村共有清水镇、金佛寺镇、总寨镇、铧尖乡小沙渠村、银达乡银达村、余新村、屯升乡东二村、泉湖乡沙滩村等8个业余剧团及12个演唱队;城市内组建了群星业余剧团和职工业余剧团。
  曲艺社建国前,评书、曲艺艺人张玉桂、杜玉贵、王天雄、秦玉芳、班松林、徐伯臣、赵宏图相继来酒泉进行曲艺演出,当时私人开茶园者有六七家,在西关(今五金公司西侧)、北市场(今北市街东段)等地搭棚营业。
  民国34年(1945),秦玉书聘请弹唱艺人傅艳秋、傅桂秋等在文庙街(今二粮站对面)开设曲艺茶社,至1949年解散。
  1950年,文化馆将曲艺、评书艺人组织起来,设置固定场地开展活动。1955年成立“红星曲艺社”、入社艺人有谷希云、彭杰云、张兴三、靳绍武、王清保、刘福坤、黄艳秋等,在邮电街、东大街开设两个茶园演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曲艺社解散,曲艺艺人有的改行,有的遣送农村。1982年县文化馆招收2名女青年,由老艺人彭杰云、刘福坤传艺培训,又经著名评书艺人刘兰芳指导,2名学员已能独立登台演出。
  社火会建国前,办社火是逢年过节唯一的文化娱乐活动,城市多以行业或外省旅酒同乡会提倡组织筹办社火、灯会、集贸唱会戏等。农村则由本村庄、本沟分(按渠道划分的地域)群众自己组建社火会。由众人推选三五人负责办社火、唱大戏、过庙会的筹备、组织工作。社火会的会首一年改选一次或三年改选一次,多为当地有名望的长者或晋绅。
  酒泉地区群众艺术馆1975年成立酒泉地区群众文艺工作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7名,下设文艺、美术摄影两个组。1980年7月,群众文艺工作室更名为酒泉地区群众艺术馆,并增加工作人员5名,下设文艺、美术、摄影、辅导4个组,同时创办了《飞天》文艺刊物,后更名为《阳关》(1984年酒泉地区文学艺术联合会成立定为文联的机关刊物)。至1989年底,全馆共有工作人员20名,下设行政、美术、摄影、戏曲4个组和《阳关》编辑部,到1989年底《阳关》共出版发行58期。
  第二节群众文化活动文化宣传建国以来,城乡各类群众文化组织紧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举办展览、放映幻灯片、出黑板报、办专栏、橱窗、组织文艺演唱等。50年代初先后有90个社队建立了幻灯放映组,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英雄模范人物事迹和本村的新人新事。1956年,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县文化馆组织宣传队,在城乡演出了《成福入社》、《人往高处走》、《十二月生产小唱》等节目,受到群众好评;文化馆干部利用自办油印小报《农村俱乐部》、《黑板报材料》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群众称之为“文化货郎”。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文化馆干部深入北山芨芨台和嘉峪关小酒钢,自办油印小报《工地生活》和《钢铁快报》,及时向群众宣传时事政策,并发表工人作品,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文化大革命”期间,除电影以外,其他基层群众文化组织瘫痪,机关、学校、厂矿、社队组建了毛泽东思想宣传队,歌颂“文化大革命”,演唱“样板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基层群众文化组逐步恢复和健全,各乡、镇党政机关除书记、乡(镇)长分管文教工作外,还配备了文化专干,具体负责文化宣传工作。到1989年,各乡镇全部建立文化站、电影队、图书销售点,各文化站根据其条件开展了科普讲座、图书报刊阅览、图片实物展览、民歌演唱会、文艺游艺晚会和体育活动;银达、总寨、铧尖等乡(镇)文化站创办的油印小报《银达科普》、《总寨文化》、《情况反映》等,向农民传授科学知识,提供了致富信息;东洞、果园、屯升、怀茂乡文化站,根据农时季节,举办科技讲座,聘请科技人员讲授科学种田、科学养殖。春节社火演出期间,将计划生育、改革开放等内容利用社火形式宣传演出,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文艺演出建国初,农村业余剧团配合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农业合作化运动,演出了《擦亮眼睛》、《领到土地证》、《自主婚姻》、《不能走那条路》等剧目。1951年,县文化馆组织了教师文工团,下乡巡回演出《秦洛正》、《不上地主当》、《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等剧目两个多月。 1956年举办了酒泉县首届民间文艺调演,参加59人,演出民舞、小戏等34个节目。总寨、银达、三墩、铧尖乡代表队演出眉户剧《张连卖布》、《梅降雪》、民间舞蹈《顶灯舞》、《地蹦子》、《二鬼打架》评为优秀节目,其中《二鬼打架》、《地蹦子》参加了甘肃省首届民间文艺会演并获奖。1959年举办酒泉市群众业余文艺会演,由36个单位、216名文艺骨干参加,演出节目136个;精选出的18个节目分别参加了甘肃省和张掖专区业余文艺会演;《三件喜事》、《织一条手巾送北京》、《地蹦子》等节目,被评为全省优秀节目。1965至1977年酒泉县先后举办4次大型文艺会演,共演出歌舞、眉户、戏曲等节目800多个。农民作者李培喜创作的《双丰收》获酒泉地区会演创作奖。同期又组成文艺宣传队下乡巡回演出,历时8个多月。1981年10月,举办酒泉县首届农村业余剧团会演,有8个农村业余剧团、245人参加演出。共演出《杨七郎招亲》、《破镜重圆》、《血手印》、《发霉的钞票》、《王文玉投亲》、《双罗衫》等剧目19场。1983至1989年共举办了3次全县(市)故事演讲,演讲业余作者创作的新编故事41个,其中周彩人创作的《捉苍蝇》、高正刚创作的《烧酒巷》,获省、地故事创作三等奖。1987年12月,地区群艺馆和市文化馆联合举办家庭、个人参加的“大家乐”业余文艺演唱评奖赛,参加180人,演出160个文艺节目,历时15天,演出26场。198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40周年国庆节期间,全市开展了以大唱革命历史歌曲为主要内容的较大规模的庆祝活动,地市各部门组成15个演唱队,进行表演、比赛;城乡各单位排演节目66个,公演3场,观众达3500多人次。
  春节社火建国前,社火活动多以村庄或沟分活动区域。春节前会首召集群众代表上庙商量,组织社火活动。从正月初五开始活动,到正月十五或十六结束。期间,社火队白天走村串户,晚上定点演唱眉户,谓之“闹小场”。有的乡村农历二月初二、五月十三也办社火,其目的是为了 “酬神祈雨”。
  建国后,社火活动在文化部门的指导下,由乡、村自动组织演出,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农村经济的变化,社火活动已成为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其内容、装扮也在不断创新。1980年城乡共有47台社火在城乡表演,其中城市8台、农村39台。1984年,城乡共办社火142台,其中68台社火于正月十四、十五参加了全县社火会演。1986年春节期间,中共酒泉地委、行署、市委、市政府、城关镇等机关也分别办起了社火、扇子舞、迪斯科秧歌、活动舞台、铁芯子等为群众喜闻乐见。1989年元宵节,城乡62台社火汇集城内献艺表演,形成群众文化活动的高潮。
  展览酒泉最早举办展览是在民国32年(1943)的敦煌壁画摄影展览。民国34年(1945),著名画家赵兰亭在酒泉举办画展。民国36年(1947)著名画家黎雄才、孔素珍、韩少飞、于鹤侣、郭世清、郝进贤先后在酒泉县民众教育馆、酒泉师范、国立肃州师范举办个人画展。
  建国后,文化宣传部门在各个时期围绕党的中心工作,主办或配合其他部门举办各种类型的展览,其中规模较大、影响较深的有:抗美援朝战利品展览;土改胜利成果展览;国民经济建设成就展览;职工美术摄影展览;青年业余书法、美术展览;县宣传部主办的社会主义改造展览、农业合作化展览;县科协主办的技术革命、技术革新展览;政府办公室主办的十年建设成就展览;阶级教育展览馆举办的酒泉县西洞乡地主XXX剥削发家史、李志民(注:李志民,原酒泉县文殊公社河口大队四队人,在甘肃省公安部队服役期间,由于马受惊为避免发生事故而献身。)英雄事迹展览,以及地区群艺馆主办的儿童画展;毛主席、周总理奋斗一生摄影展览;酒泉地区出土文物展览;地区美术摄影展览;酒泉军分区主办的军事战备展览;县生产指挥部主办的工业展览、林业展览;县农业局主办的农田基本建设展览等。1981年以后,各乡(镇)举办的农牧业科技、计划生育、农民书画、剪纸、刺绣等展览。1989年国庆节期间,市文化馆主办了美术、摄影、书法作品展览,共展出作品156件,展出10天,观众达3400多人次。
  第三节群众文化干部培训1953至1955年,县文化馆先后在农村举办了 12期幻灯放映员培训班,培训幻灯放映员248人,配发幻灯机24台,幻灯片65套,建立幻灯放映组12个;分片举办广播收听员、黑板报缮写员培训班12次、188人。
  1956年酒泉县举办民间文艺骨干培训班,参加59人,学习了有关民间文艺的发掘、搜集、整理方面的方针、政策和基本常识。1973至1976年,宣传站先后举办城乡各单位、机关、学校文艺、摄影爱好者参加的文艺创作、美术、摄影培训班3期,有100多人参加了培训。1980年5月,县文化教育局、文化馆在银达公社银达大队举办为期35天的农村业余剧团骨干培训班,参加122人。1982年4月,县文化馆举办青年业余摄影培训班,为期1个月,参加学员124人。同年8月,举办了文化馆(站)干部业务培训班,参加25人,开设文艺理论、民间文艺、群众文化、美术、书法、音乐,戏剧化妆、图书管理等课程,为期1个月。
  1983年10月,地区群艺馆举办的故事员培训班上,酒泉县选派12名男女青年参加了学习。同年12月,文化馆举办民间文学爱好者培训班,参加46人,学期7天。1989年,市文化馆举办城乡文艺辅导、文艺创作等培训班10期,参加培训600多人;1984至1989年,县春节活动办公室和文化馆联合举办了社火骨干培训班3次,每次均在120人以上,时间7至10天。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酒泉市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

全书采用了篇、章、节的体例,分为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和正文四十五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事业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录了酒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