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0899
颗粒名称: 一、建置
分类号: G527.42
页数: 2
页码: 890-891
摘要: 肃州直隶州将酒泉书院改设为肃州中学堂,酒泉师范设初中班,招收初中班三届学生85名,肃州师范设中学部,共培养初中毕业生1000多名,高中毕业生240多名。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中等教育

内容

一、建置
  清光绪三十年(1904),肃州直隶州将酒泉书院改设为肃州中学堂,时有教师1名,学生19名,是甘肃省开办最早的三所中学堂之一。
  民国14至18年(1925至1929年),酒泉师范设初中班,招收初中班三届学生85名,此后,普通中等教育在酒泉中断。
  民国25至32年(1936至1943),肃州师范设中学部,共培养初中毕业生305名,高中毕业生69名。
  民国28年(1939),中央庚款董事会在酒泉设立河西中学,到1949年酒泉解放前夕,共培养初中毕业生10。。多名,高中毕业生240多名。1950年5月将河西中学、酒泉师范、肃州师范合并为酒泉中学。1956年新建酒泉县第一初级中学(现市一中),有教师15名,当年招收学生310名。1957年,清水、金佛寺、总寨等乡小学附设了初中班,当年在校学生达到1966名,教职工129名。1958年在“大跃进”运动中,西峰、银达、新城、泉湖、西洞、中所、临水、怀茂、果园、下河清等乡和城关镇开设民办中学11处,全县共有中学14所,在校学生3508名。
  1959至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采取撤、并、散的办法,缩减学校。止1962年底,普通中学减少到3所,在校学生1198名,教职工169人。1964年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好转,又逐步恢复和创办普通中学,止1966年,普通中学增加到20所,在校学生2896名。
  1969年实行“厂办校,两挂钩”,大力创办普通中等教育,同时提出“高中不出公社,初中不出大队”,农村部分小学附设中学班,到1976年,全县中学(包括小学附设中学班)达到64所,在校学生14246名。单一普及中等教育的势头一直延续到1980年,由于中等教育的失控发展,造成了中小学生比例失调、设备差、师资缺、质量低的状况。在“合理控制高中,调整好初中、充实加强小学”的原则指导下,从1981年开始停办了部分公社中学的高中部,将部分公社的完全中学转为初级中学,将31所小学附设的初中班并入附近中学。到1989年底,全市共有普通中学20所,其中酒泉中学、酒泉市一中、二中、临水中学、总寨中学、清水中学、下河清农场中学为完全中学,初级中学13所。在校学生共有15767名,其中高中学生3276名,教职工1394名,其中专任教师1059名。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酒泉市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

全书采用了篇、章、节的体例,分为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和正文四十五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事业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录了酒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

阅读

相关机构

酒泉书院
相关机构
肃州中学堂
相关机构
酒泉师范
相关机构
肃州师范
相关机构
中央庚款董事会
相关机构
河西中学
相关机构
酒泉中学
相关机构
酒泉市一中
相关机构
酒泉市二中
相关机构
临水中学
相关机构
总寨中学
相关机构
清水中学
相关机构
下河清农场中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甘肃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金佛寺镇
相关地名
西峰
相关地名
西洞
相关地名
城关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