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篇 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0888
颗粒名称: 第三十七篇 教育
分类号: G527.42
页数: 40
页码: 878-917
摘要: 内容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教师、教育经费 、劳动教育和勤工俭学。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教育事业

内容

第三十七篇教 育
  第一章初等教育
  第一节幼儿教育
  一、建置民国28年(1939),国立河西中学小学部附设幼稚园,入园儿童10多名,有保教员2名。民国31年(1942),国立肃州师范学校开设幼稚园,入园儿童10多名,有保教员2名。
  1953年8月,在东文化街设立了酒泉县幼儿园,招收5岁〜7岁儿童75名,分大、中、小3个班,配备园长1名,教养员5名。从1955年开始,企、事业单位陆续开办幼儿园,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城乡大办幼儿园,至年底,全市共办幼儿园576所,入园(托)儿童24732名,其中农村办571所,在园幼儿24220名,城市教育部门、工矿企业、机关团体、街道办5所,在园幼儿512名,保教员1014名。此后,由于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大部分幼儿园停办,到1962年,全市只剩3所幼儿园,入园儿童235名,保教员25名。1975年,农村又兴办幼儿园,至年底,农村共办幼儿园、托儿所452所,入园幼儿9537名,次年春全部解散。
  1982年9月在原共和街第二小学改建设立了酒泉县第二幼儿园,招收幼儿480名,设12个班,配备教职工47名。到1989年,全市共有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1377名,其中:教育部门办2所,在园幼儿1123名,企业、机关团体3所,在园幼儿135名,乡镇办4所,在园幼儿119名。城乡小学共开设学前班172个,入园(学)儿童4815名。
  二、课程设置民国年间,幼儿教学主要开设唱歌、游戏、故事、语言、识数等课程。1953年,县幼儿园开设语言、美工、音乐、体育四门课程,1962年秋增设了计算、常识课。“文化大革命”期间,幼儿教学以背诵毛主席语录、唱歌为主。
  1983年以后,课程设置调整为语言、常识、计算、音乐、体育、美工等六门,使用全国统一编写的幼儿教材,按年龄分编为大、中、小班。大班每周上课12节,每节课25分钟〜30分钟;中班每周上课10节〜11节,每节20分钟〜25分钟;小班每周上课6节〜8节,每节10分钟〜15分钟。1985年,学前班开始使用甘肃省教育厅编印的教材,课程设置与幼儿园教材相同,其深度有别。
  酒泉市第一幼儿园 位于东文化街22号,筹建于1952年10月,1953年8月建成使用,名为酒泉县幼儿园,面积5150平方米,共有教职工7名。1958年实行教育“一条龙”体系,该园与酒师附校并列,由酒泉师范领导,统一管理。1961年直属酒泉县文教局,1982年改称酒泉县第一幼儿园,1986年县改市后随之易名。到1989年,入园幼儿达到748名,分设大、中、小班3个平行教研组和14个教学班,有教职工50名,其中专任教师41人。教学设备有幻灯机、收录机、手风琴、脚踏风琴、电子琴、电视机等,园内设有保健室、食堂,定期对幼儿进行体检,以及食堂卫生检查,每日对幼儿餐具消毒一次。1986至1989年,连续被评为省、市先进幼儿园。
  酒泉市第二幼儿园 位于共和街44号,1982年由原共和街第二小学改建而成。1989年,入园儿童达到757名,设14个教学班,有教职工70名,其中专任教师54名。
  建园以来,在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制度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改革,充分利用自制主体教具、玩具,以及电化教学等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及形象性;坚持自力更生、勤俭办园的原则,自1986至1989年,共自筹资金12万元,修建了 200平方米的音乐活动室,购买了办公用具、玩具和电化教学器材。到1989年底,共有手风琴、脚踏风琴、电子琴、幻灯机、录像机、电视机、录音机等教学器材30多台(件),有室外大型玩具14套,藏书6357册,园内设有医疗保健室、幼儿食堂,定期对幼儿进行体检,并坚持每日对幼儿餐具进行消毒。该园1989年被 评为酒泉市模范文明单位,园长杨秀娟获甘肃省园丁奖,王丽姝被国家教育 部、人事部、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洒泉市(县)幼儿园设置一监表 单待,所、人项 目 幼儿园数 在园幼儿数 教职工数 总 计 其中:保教员1939 1 13 2 1942 1 12 2 1953 3 75 7 51955 4 100 9 71957 9 370 24 161958 576 24732 1014 10091962 3 235 25 191966 2 255 23 201975 456 9957 540 5341978 4 605 47 401982 4 1248 105 981984 5 1276 111 1021985 5 1356 110 1021986 6 1415 118 1061987 7 1658 124 1081989 9 1377 123 121第二节小学教育一、建置明末,酒泉城内设有酒泉书院,后改贡院,专供秀才学习:县文庙设县书院。清代,负有初等教育任务的社学、义学和私塾已很普遍。城内陕西同乡会馆、直东会馆、娘娘庙、三义庙都曾设童蒙学馆,农村的临水堡、清水堡、金佛寺堡等地都设有社学、义学或私塾。清光绪年间维新变法后,废科举,设学堂,酒泉始兴办近代小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肃州直隶州设高等小学堂1处,有学生40名,教职工2名,设初等小学堂54处,教师54名。辛亥革命以后,改学堂为学校。民国8年(1919)清水堡初级小学改为酒泉县立第二高等学校,是全县农村创办的第一所高级小学。民国9年(1920),甘肃第九师范学校开设附属小学,此后又设立了县立第三高级小学(怀家沟小学),在东下街创办了肃静女子小学。到民国32年(1943),酒泉县共办小学142所,在校学生7932名,其中男生7402名,学龄儿童入学率51.84%,有教职工236名。到1949年酒泉解放时,全县共有小学134所,在校学生6344名,教职工269名,学龄儿童入学率23.4%。
  建国后,对旧有学校进行了整顿、改编,同时撤并和新办了部分小学,到1957年全县共有小学160所,在校学生达到24733名,教职工总数达到643名。1958年,在“大跃进"运动中,要求办学要“高指标”,力争“高速度”,一年中新增小学36所,到年底学校总数达到196所,在校学生达到34061名,教职工798名。
  1960年开始,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逐步压缩学校,学生数量减少,到1962年,全市有148所小学,学生减少到11033名。1963年国民经济逐步好转,在“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指引下,大力兴办耕读小学、民办小学,到1966年上半年,全县小学总数达到504所,在校学生31121名,教职工1014人。“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被否定,小学教育处于混乱状况,教学秩序被打乱,致使学生辍学,不少学校停办。1969年,根据“甘肃省中小学教育革命座谈会”精神,将大部分农村小学改为民办,并在小学附设了初中班,或转为九年一贯制学校,挤占校舍,抽调教师,严重地影响了教学工作。
  1976年以后,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对学校进行了清理、整顿,撤并附设在小学的初中班,恢复正常的升留级制度,1982年,农村19个公社确立中心小学19所,大队或生产队办的教学点服务半径不超过5华里,为学生就近上学提供了条件。
  到1989年,全市共有小学195所,在校学生26837名,其中农村小学184所,在校学生21272名;有教职工1807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
  二、 学制清末,依照《钦定小学堂章程》规定,初等小学堂招收7岁以上儿童入学,修业5年。高等小学堂收初等小学堂毕业生或同等程度者,修业4年。
  民国2年(1913),小学修业改为7年,初等小学4年,高等小学3年,入学年龄降为6岁。民国12年(1923),实行四、二分段,修业6年,即初小4年,高小2年。建国后仍沿用6年制学制,入学年龄又改为7岁。1952年试行小学5年一贯制,1953年仍恢复6年制。1958年,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和省委、省政府的决定,酒泉县大部分小学试行5年一贯制,部分小学仍实行6年制,到1962年底,小学全部实行6年制。1969年全县小学全部实行5年制,并改秋季招生为春季招生。1978年恢复秋季招生。1981年,西大街小学、酒师附小实行6年制学制后,城镇其他小学先后实行6年制,到1989年,城镇有17所小学实行6年制,农村178所小学则仍实行5年制学制。
  三、 教学活动清末以前的社学、义学、私塾等初等学校,对学生进行逐个教诵、讲解、点批作业的教学法。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酒泉所设初、高等小学课程设置除“四书”、“五经”以外,增加了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授课形式逐步改变为集体上课,县城内小学一般能照章开展教学,农村小学教学方式则与私学无异。
  民国初年,废除“讲经读经”,初小开设修身、国文、算术、手工、图画、唱歌、体操等7门课程.高小增设历史、地理、理科,设10门课程,三年级以上的年级算术课加授珠算。
  民国12年(1923),把国语作为鉴定小学教员的主要科目,督促其学习运用,在国语教学中推行了注音符号,以正方言;学生作文提倡脱出“八股”模式,推广白话语体文。
  建国后,对旧的教育制度、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革。
  1950年取消了 “童子军训练”和“公民”课。开展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废除打骂、体罚学生的管理方法,逐步建立尊师爱生的新型师生关系。
  1953年,在教学工作中学习苏联经验,推行“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的五环教学法,实施“五级分法”,同时开展了公开教学、观摩教学,互评互查,经验交流等活动,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1957年大搞勤工俭学活动,增加师生的体力劳动,忽视了课堂教学,教学质量有所下降。
  从1962年开始,组织教师探讨“少而精”、“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积极开展“五认真”教学活动,即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认真教学、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在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推行表解分析法,抓“读、讲、练”的综合运用,在低年级推广“集中识字法”,收到良好效果。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正常的教学秩序和体制被打乱,原有教材停止使用。上课以讲毛主席语录、“老三篇”为主,其后又实行开门办学,学校办工厂、建农场,以劳代教,冲击了教学。
  粉碎“四人帮”以后,逐步恢复了学校的职能和正常的教学秩序。1978年使用全日制十年制教材以后,各学校年级教研组和学科教研组开展了教材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学习推广“偿试教学法”、“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八字教学法”。在教师中开展转变教学指导思想的探讨活动,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在城关学区部分学校试办电化教学,自制幻灯片58套。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JIP”(即全面提高小学质量)实验,酒泉市做为重点实验地区,到1989年,全市共有12所小学进行了 “JIP”教学实验。
  酒泉师范附属小学 创办于民国9年(1920),位于酒泉城东南隅,原“千总衙门”处,今东文化街1号,占地约9600平方米,隶属甘肃省教育厅,时有学生50多名。学制实行“四、二”制,课程设置:低年级设国语、算术、常识、体育、唱游、美术、劳作等,高年级增设公民、历史、地理、自然、英语、童训等,对学生的生活管理以童子军训育为主,校纪严明,教学严谨。为酒泉师范应届毕业生的实习基地。主事最早为王振家、杨进崇,继任校长庄应桂、崔风斌、朱志渊、吕凤鸣、郇向荣、杨镛。
  建国后于1949年11月设联合补习学校,1950年春改设酒泉县第二完全小学,1952年改称东文化街小学,1954年恢复为酒泉师范附属小学。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改名为继抗小学,1973年正名酒泉师范附属小学。1978年省教育厅决定酒泉师范附属小学为首批省级重点小学之一,隶属省、地双重领导。1989年底,全校共有学生749名,分设15个班,当年毕业生96名,升学率100%;共有教职工43名,其中专职教师40名,其中大专学历的6名,中专学历27名。
  近几年来,学校认真贯彻“三个面向”方针,端正办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学质量逐步提高。自1985年以来,先后荣获省级“少儿教育先进学校”、“建设大西北主力军先进集体”等称号。
  酒泉市西大街小学 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位于文庙街(现共和街二幼处),名为肃州高等小学堂。民国7年(1918)改为肃州第一高等小学校。民国18年(1929)迁至西大街(现址),改名酒泉县第一国民学校。民国21年(1932)改名酒泉县西大街小学。此后又相继改为酒泉县中山镇中心国民学校、酒泉县中正国民学校,校长魏明德。建国后于1950年改称酒泉县第四完全小学,1952年恢复酒泉县西大街小学校名。“文革”期间曾改名为酒泉县跃进路小学,1977年正名酒泉县西大街小学。1987年筹资新建3475平方米的教学、办公大楼,可容纳24个教学班。1989年,全校有教职工59名,其中专任教师59名,其中大专学历1名,中专及高中学历28名,在校学生1328名,共分设25个教学班,当年毕业生228名。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智能主旨”的原则,积极探索掌握学生的认识规律,根据不同年级、学科,设计不同结构形式的课堂教学方法,积极提高教学质量。1988年开始“JIP”计划的实验,积极开展电化教学,使教学手段现代化、课堂教学直观化、趣味化、形象化、儿童化,各年级双科合格率提高到92%以上。1986年定为甘肃省百所业余体育学校之一。
  酒泉市共和街小学 创建于民国15年(1926),校址在东大街,原名酒泉县肃静女子小学,由酒泉县劝学所所长李春茂兼任名誉校长。民国21年(1932)迁至文庙街(现址),改名为酒泉县文庙街女子小学,民国29年(1940)改为酒泉县中山镇女子中心国民学校,历任校长曹国顺、芦积德、张怀倍、庄应桂、朱志先,吴攀月任至解放前夕。1950年改称酒泉县第三完全小学,1952年改为共和街第一小学,“文化大革命”中曾改为红旗街第一小学,1973年复名共和街第一小学,1982年教学、办公大楼建成后,遂将共和街第二小学撤并,改称酒泉县共和街小学。1989年,在校学生670名,分设14个教学班,有教职工38名,其中有大专学历的2人,中专学历的17名。
  在教学工作中,推行教育体制改革;“狠抓双基,培养能力,提高质量,全面发展”,体育教学中,贯彻“普及与提高”的方针,加强体育教学,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省传统项目小足球保持9年三届的资格,体育达标率达到85%。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组织了科技、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摄影、集邮、刺绣、语文创作、趣味教学等兴趣小组,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能力;积极开展勤工俭学,自制教具和体育器材。铺设操场,购置桌椅、蓝球架,粉刷教学楼等。到1989年,学校配备有教学挂图、投影仪、幻灯机,并配有一至六年级语文、算术幻灯片,以及电子琴、手风琴、录音机和体育教学器材500多种,藏书7000多册。1983年获“少年报”社举办的“快乐的小队”活动优秀奖,1986年在省少工委举办的“在准备着,做二十一世纪开发大西北的主力军”活动中,被评为“主力军”集体,1988年电化教学获全省二等奖。
  酒泉市东关街第二小学 由酒泉清真寺创建于民国35年(1946),名为甘肃省回教教育促进会酒泉县分会长城回民子弟小学(现东关街第二小学校址),校长马明轩。学校房产由酒泉绅商张积德捐献。在校学生110多名,分设4个班。学生为回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子弟,开设语文、算术、常识,同时每周开设4小时的阿文课,教学生学习阿语及回教教义基础知识。建国后,学校由人民政府接管,规模随之扩大,其他民族学生也随之入学学习。1952年改名为酒泉县东关街第二小学,1954年,被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列为民族学校,学生发展到500余名,少数民族学生有200多名。1968年改称酒泉县东风路第二小学,1977年复名酒泉县东关街第二小学,1989年有教职工29名,在校学生542名,分设12个教学班。
  1958年以后,由于极“左”路线的影响,“反对宗教特权”运动的扩大化波及到学校,校长、阿文教师被割职,教学秩序被打乱,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怕受株连而纷纷退学奔外地务农。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落实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学校的教学工作逐步走向正规。
  酒泉县共和街第二小学 其前身为1945年山西同乡会私立建国小学(原山西会馆),校长先后为王道平、张志升、杜明洲。1949年10月由人民政府接管,1952年9月改为公办,定名为酒泉县共和街第二小学。1968年“文化大革命”中改称酒泉县红旗街第二小学,1977年复名酒泉县共和街第二小学。1982年撤并,改建为酒泉县第二幼儿园。
  酒泉市实验小学 其前身为民国32年(1943)陕西同乡会的私立西秦小学(原陕西会馆),校长先后由刘春和、王振亚担任。1952年改为公办,定名为民意街小学,1968年改名为酒泉县东方红小学,1977年恢复原名,1984年改为酒泉县实验小学。1989年有教职工33名,在校学生595名,分设13个教学班。
  1988年全面实施JIP计划实验以来,学校应用JIP的宗旨和原理,不断更新观念,端正教学指导思想、明确培养目标、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开展了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加速课堂结构改革,确立教学研究课题,探讨幼小中衔接等教研活动。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展了爱党、爱国、爱军的“三热爱”活动;建立了兴趣小组,创办了家长学校,使学校的教学质量显著提高,1989年毕业班双科合格率达到100%。
  酒泉市北关小学 民国26年(1937)建立,名为酒泉县北关保国民学校,民国29年(1940)改名为酒泉县北关国民学校,校长荆礼。解放后定名为酒泉县北关小学,1968年改名为酒泉县红旗路小学,1977年恢复现名。1985年投资36. 9万元修建教学楼1座,建筑面积1467平方米,使用面积1076平方米。1989年全校有教职工28名,在校学生486名,分设13个教学班。
  酒泉市南关小学 民国24年(1935)在南关“龙王庙”建立,名为酒泉县南关保国民学校,校长程鼎。1950年改称酒泉县南关小学,1968年改名为酒泉县解放路小学,1977年恢复现名。1988年集资修建教学大楼1座。1989年,全校有教职工27名',在校学生490名,分设12个教学班。
  酒泉市东关街第一小学 创建于民国21年(1932),名为酒泉县东关初级小学。民国29年(1940)改名为酒泉县交通镇中心国民学校,校长丁近仁。1950年改称酒泉县第一完全小学,1952年定名为酒泉县东关街第一小学。1968年改称酒泉县东风路第一小学,1977年恢复现校名。1989年有教职工24名,在校学生384名,分设10个教学班。
  酒泉市银达乡余新小学 民国13年(1924),由地方绅士任文炳、张益堂倡议怀家沟、余家坝、黑水沟等十大沟募捐小麦100石,作为建校基金,创建酒泉县第三高级小学校,首任校长曹克明。民国23年(1934)改称嘉峪河北联立中心学校,两乡学生前来求学者甚多,但因校址狭小,校舍破旧,于民国33年(1944)另辟新址,修建校舍65间,改名为酒泉县河北区怀家沟中心国民小学,校长祁世昌。解放后,校名遂改为酒泉县河北区怀家沟完全小学。50年代初,学校在坚持课堂教学的同时,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开展社会宣传活动,利用节假日或课余时间,自编自演了反映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等内容的新秧歌《兄妹开荒》、《夫妻识字》、《钟万成起家》、《张成退出一贯道》、《模范妯娌》、《新事新办》等。并于1952年冬开办速成识字班,村干部、民兵积极分子、青年骨干40多人参加了学习,由于扫盲工作效果显著,成绩突出,校长祁世卿出席了西北军政委员会举行的扫盲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受到表彰奖励。1962年,在怀下片附设了教学点。1971年增修校舍13间,增置桌凳100套,并附设了初中班。
  1984年,根据原校址不适中,教学点偏远的状况,筹措资金16. 8万元(群众捐款12万元,乡政府拨款8000元,市教委拨款4万元),另选校址,修建了1319平方米的教学楼1座,教师宿舍9间,校园面积8040平方米,开创了农村小学校舍建设的新格局,定名为酒泉市银达乡余新小学。1989年,有教师11名,学生267名,分设7个班;主要教学设备有:录像机1台、电视机1台、投影仪2台、录音机2台,图书2000册。
  酒泉市清水镇中心小学 民国7年(1918),晚清举人阎毓善(酒泉丰乐人)受县政府委托,在清水堡都司衙门旧址创办了酒泉县第二高级小学校,占地3000平方米,有校舍50多间,首任校长吉积儒。民国24年(1935)改称酒泉县清水堡小学,有教师5名,学生90名,分设6个班。民国34年(1945)更名酒泉县清水乡中心国民小学,1949年8月,有教职工10名,学生143名。解放后,校名几经更改,1985年底正式定名为酒泉市清水镇中心小学,有教师17名,学生307名,校园面积1.3万平方米,有校舍70多间、1300平方米。1989年有教师18名,其中大专学历1名,中专学历13名,在校学生336名,分设8个教学班,拥有各种教学器材319件,价值2.78万元,校舍建筑面积增加到1645平方米,其中教室660平方米。酒泉市(县)历年小学状况统计表 单位:所、名 项 目 学校数 在校学生 当年毕业生 教 职 工 总 计 专任教师1906 年 55 290 1913 年 57 1943 年 142 5405 212 2121949 年 134 6344 269 2491950 年 129 6373 199 1871951 年 125 8040 261 1952 年 136 13494 302 1953 年 136 13101 322 1954 年 139 13549 328 1955 年 141 15400 423 1956 年 150 23381 577 1957 年 160 24733 643 1958 年 196 34061 789 1959 年 194 38468 863 1960 年 192 5364 890 1961 年 147 14399 642 1962 年 148 11033 530 1963 年 160 14146 499 1964 年 218 20873 625 1965 年 411 28540 866 1966 年 504 31121 1014 10101967 年 264 24300 784 7791968 年 266 25750 819 814续表 项 目 学校数 在校学生 当年毕业生 教 职 工 总 计 专任教师1969 年 159 22909 819 8161970 年 267 21546 804 7991971 年 219 24971 865 1972 年 398 29263 1068 10481973 年 255 32801 1102 1974 年 254 36397 1192 1975 年 383 44246 4127 1221 11861976 年 267 46622 5585 1278 12481977 年 247 46800 6947 1313 12731978 年 250 49264 6193 1354 13371979 年 234 50427 6296 1500 14491980 年 239 50335 6120 1529 14811981 年 227 48135 6395 1648 15921982 年 234 44301 6308 1678 16131983 年 229 37459 6549 1599 15491984 年 203 35810 5666 1654 16001985 年 200 34162 6826 1724 16611986 年 200 37885 7019 1868 17391987 年 203 29702 6493 1852 17311988 年 199 28067 5797 1739 16501989 年 195 26837 4963 1807 1690第二章中等教育第一节 普通中等教育一、建置清光绪三十年(1904),肃州直隶州将酒泉书院改设为肃州中学堂,时有教师1名,学生19名,是甘肃省开办最早的三所中学堂之一。
  民国14至18年(1925至1929年),酒泉师范设初中班,招收初中班三届学生85名,此后,普通中等教育在酒泉中断。
  民国25至32年(1936至1943),肃州师范设中学部,共培养初中毕业生305名,高中毕业生69名。
  民国28年(1939),中央庚款董事会在酒泉设立河西中学,到1949年酒泉解放前夕,共培养初中毕业生10。。多名,高中毕业生240多名。1950年5月将河西中学、酒泉师范、肃州师范合并为酒泉中学。1956年新建酒泉县第一初级中学(现市一中),有教师15名,当年招收学生310名。1957年,清水、金佛寺、总寨等乡小学附设了初中班,当年在校学生达到1966名,教职工129名。1958年在“大跃进”运动中,西峰、银达、新城、泉湖、西洞、中所、临水、怀茂、果园、下河清等乡和城关镇开设民办中学11处,全县共有中学14所,在校学生3508名。
  1959至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采取撤、并、散的办法,缩减学校。止1962年底,普通中学减少到3所,在校学生1198名,教职工169人。1964年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好转,又逐步恢复和创办普通中学,止1966年,普通中学增加到20所,在校学生2896名。
  1969年实行“厂办校,两挂钩”,大力创办普通中等教育,同时提出“高中不出公社,初中不出大队”,农村部分小学附设中学班,到1976年,全县中学(包括小学附设中学班)达到64所,在校学生14246名。单一普及中等教育的势头一直延续到1980年,由于中等教育的失控发展,造成了中小学生比例失调、设备差、师资缺、质量低的状况。在“合理控制高中,调整好初中、充实加强小学”的原则指导下,从1981年开始停办了部分公社中学的高中部,将部分公社的完全中学转为初级中学,将31所小学附设的初中班并入附近中学。到1989年底,全市共有普通中学20所,其中酒泉中学、酒泉市一中、二中、临水中学、总寨中学、清水中学、下河清农场中学为完全中学,初级中学13所。在校学生共有15767名,其中高中学生3276名,教职工1394名,其中专任教师1059名。
  二、 学制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肃州中学修业四年。民国11年(1922),中学学制为三、三制,初、高中各修业3年,入学年龄:初中不超过12周岁,高中不超过15周岁。
  建国后继续实行“三、三”制,1950至1953年改为春季始业,1953至1966年改为秋季始业。“文化大革命”期间:1967至1968年中学停课,1969年实行“二、二”制,初、高中各修业2年,1977年改为春季始业,1978年又恢复秋季始业,并将初中修业期改为3年,1981年高中修业期也恢复为3年,到1989年底,临水中学、总寨中学、清水中学等几所农村中学完全实行5年制,市内其他学校实行6年制。
  三、 教学活动1951至1954年,全面学习苏联经验,采用“五环教学法”组织课堂教学,推广“五级记分制”,分科设立教研组,教师认真编写教案,教学方法逐步改进,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但由于完全照搬外国方法,忽视自己的经验,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
  1955年贯彻教育部《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指示精神,适当减少了学生作业量和考试次数,注重平时考察,增加了课外活动。1957至1959年,学校大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兴办校办工厂、农场,加强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劳动教育,放松了基础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学习,影响了教学质量。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推行“开门办学”、“厂办校,两挂钩”,克服“三脱离”现象;批判“智育第一”、“分数挂帅”、“师道尊严”,文化课以学习毛主席著作和毛主席语录为主,取消考试制度,学生随意停课、侮辱教师的现象时有发生,正常的教学工作遭破坏,教学秩序被打乱。教学质量降到建国后最低水平。
  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以后,教学工作逐步走向正规。课堂教学和文化课的学习又居于教学工作的主导地位,开展教学改革,推行教学岗位责任制,设立教学改革专项奖;广泛开辟第二课堂,组织兴趣小组,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打破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方法,从1987年在初中进行“JIP”实验,使教学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酒泉中学 位于西大街35号,其前身为1935年国民党创办的中央政治学校肃州分校,隶属于中央政治学校本部,设中学、小学部和简易师范。1938年包头分校并入,改称中央政治学校附设边疆学校肃州分校。1941年由教育部接管,改名国立肃州师范学校。建国后与中央庚款董事会河西中学、酒泉师范以及玉门油矿职工子弟学校中学班合并,1950年5月建立酒泉中学,1962年被确立为省属重点中学。“文化大革命”期间改名为东方红中学,1978年恢复酒泉中学校名,并定为省、地双重领导的重点学校。1989年,全校共有33个教学班,1882名高初中学生,专任教师111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108 名。
  50年代,酒泉中学即被列为省属重点中学,在进行正常的教学工作的同时,建立了党团、工会、学生会、少先队等组织,广泛开展以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心内容的政治思想教育,1956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的先进单位。叶剑英视察河西时,亲临酒泉中学,勉励师生“学好本领,建设大西北”。1958年7月,朱德委员长参观酒泉中学校办工厂时称赞“酒中很好,勤工俭学是全国的榜样”。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遭到严重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酒泉中学被列为全省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整顿完善了各级群众组织,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招收肃北、阿克塞的少数民族学生,创办民族班,培养少数民族人才,1982年被评为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单位。
  1983年以来,学校提出“振奋精神、振兴酒中”,积极贯彻三个面向,并规定了 “坚定、求实、严谨、创新”的校风;规定了各年级的教育主题。初一年级:“迈好入学第一步,做一个光荣的中学生”;初二年级:“人生意义在给予,迈好青春第一步”;初三年级:“听从党的召唤,争做合格毕业生”;高 一年级:“确立革命人生观,誓为四化献青春”;高二年级:“掌握唯物辩证法, 奠定科学世界观”;高三年级:“听从党的召唤,迎接祖国挑选。” 大力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积极创办农业、工业、服务业,增加资金积累, 改善办学条件。1984年以来,共投资204万元,修建了教学、教研楼、住宅 楼、学生食堂、锅炉房等,总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 酒泉中学1985至1993年度高考录取一览表 单位:名项目 总 计 其 中 大 专 录 取 中专录取 合 计 重 点 本 科 专 科 占考生 % 参加外 县考试 录取 录取 人数 占考生 %1985 年 270 190 54 73 34 43 29 80 211986 年 211 161 47 34 60 42 20 50 151987 年 208 156 42 36 62 41 16 52 151988 年 194 157 46 31 53 39 27 37 111989 年 267 192 42 40 74 47 36 65 201990 年 178 143 30 32 50 34 31 35 111991 年 204 162 44 29 66 30 23 42 81992 年 170 123 43 27 45 35 9 47 151993 年 276 172 34 36 66 37 36 89 24酒泉市第一中学 位于酒泉城东南隅,占地6万多平方米。建于1956年, 名为酒泉县初级中学,招收学生310名,设6个班,有教职工15名。1958年 改称酒泉市第二中学。1960年与酒泉中学合并,1963年分设恢复酒泉市第二 中学校名。“文革”期间改称为酒泉县“五七”中学。1972年设立高中部,实 行“二•二”学制。1977年改名为酒泉县第一中学,1978年被确定为酒泉县重点中学。到1989年底,全校共有学生1958名,分设28个教学班,其中高中15个班,初中13个班,有教职工124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72名。当年共培养高、初中毕业生675名,考入大专29名,中专16名。
  初建校时建成教室6栋,办公室、实验室、图书室、宿舍、饭厅等使用面积200平方米。此后,随着学生的逐年增加,校舍几经修缮、扩建。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1983年以来,学校面貌转变较大。相继建起教学楼、办公楼,以及教师家属楼、大礼堂和水暖供应设施,同时,对篮球场、路面进行了整修,铺设了沥青。1989年学校总建筑面积达到13360平方米。
  1958年在勤工俭学中,兴办了小型钉子厂、水泥厂、被服厂、粉笔厂等。1975年校办工厂制做的电焊机销售市场,享有盛誉。近几年,对教育、教学进行了改革,普遍采用“读读、讲讲、议议、练练”的课堂教学法,试行了“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和以练为主线的“导学法”,以及“少而精”的课堂教学原则,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临水中学 《肃州志》载:“明嘉靖二十八年,肃州社学被焚,仅存基地。副使天津张愚,又令各堡择选童生,命生员贫寒者训蒙以作养之。但军民贫苦,顶派差粮,今已久废,惟临水有之。”据此临水堡办学校已有500余年的历史。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时,将临水堡社学改为初等小学堂,有校舍10余间,学田10多亩,莲花、盐池、铧尖、下古城的学生,多到此寄宿求学,学生达30多名,教师2名。民国16年仰沟庙义学并入此校,学生增加到60多名。民国28年(1939)改建为临水堡小学,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学生增加到120多名,教师7名,由李鸿文任校长。民国30年(1941)培养出第一届高小毕业生21名。民国34年(1945)更名为酒泉县临水堡中心国民小学,时有学生160多名。解放后改称酒泉县临水区中心小学,1958年附设了初中班,1965年实施中小学二部制,学生增加到600多名,有教职工22名。1970年又附设了高中班,至此,该校已成为由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的九年一贯制学校。1971年,小学部迁出另设后,该校遂成为1所完全中学。1989年有教职工44名,其中大专学历5名,在校学生773名,分设16个教学班。当年初中毕业生243名,高中毕业生94名,考入大中专3名。
  酒泉市第二中学 位于人民街,原为民国21年(1932)建立的酒泉县北斗官初级小学,民国29年(1940)改名为酒泉县交通镇东北街中心国民小学,校长李敦皋任职至解放。1953年改名为八一子弟小学,1957年改为酒泉县东 北街小学,1968年改称酒泉县人民街小学,1971年归县砖瓦厂管理并改称为 炼红小学。1973年改建为酒泉县第二中学,1989年有教职工96人,在校学 生1100多名,设高中8个班,初中16个班。校舍建筑面积达到6000多平方 米。
  酒泉市(县)1906至1989年普通中学情况一览表 单位:所、名项目 学 校 数 在校学生数 毕 业生 数 合计 完全中学 初级中学 合计 高中 初中 合计 高中 初中1906 年 1 19 19 19 191925 年 35 35 35 351927 年 34 34 35 351939 年 2 2 264 35 1946 年 1 1 320 104 216 1949 年 1 1 368 118 250 1950 年 1 1 421 1951 年 1 1 453 1952 年 1 1 436 1953 年 1 1 618 1954 年 1 1 732 1955 年 1 1 991 1956 年 2 1 1 1381 1957 年 5 1 4 1966 1958 年 14 1 13 2784 1959 年 14 1 13 3508 1960 年 13 1 12 3240 说明:1957至1960年表中数字包括“戴帽”中学数 续表 项目 学 校 数 在校学生数 毕 业生 数 合计 完全中学 初级中学 合计 高中 初中 合计 高中 初中1961 年 4 1650 1962 年 3 1198 1963 年 4 1471 1964 年 4 1748 1965 年 3 1890 1966 年 20 2896 1967 年 20 1 19 2863 1968 年 20 2969 996 77 9191969 年 45 3542 1970 年 59 10 49 8072 478 7594 1971 年 8054 3843 1972 年 5 9087 1973 年 37 12 25 9429 3742 5682 5434 1741 36931974 年 36 12 24 9443 1975 年 42 9 33 11036 3778 7528 3076 999 20771976 年 64 10 54 14192 4553 9 4850 1981 28691977 年 86 15 71 18123 6048 12075 5837 2027 38101978 年 40 25 15 18391 5551 12840 6813 2148 46651979 年 37 25 12 18185 5617 12568 8365 2878 54871980 年 50 24 26 18007 3109 14898 2297 80 22171981 年 45 12 33 15724 1633 14109 6437 2432 40051982 年 26 12 14 15188 2405 12763 3269 533 27361983 年 31 8 23 13581 2418 11163 2900 546 2360续表 项目 学 校 数 在校学生数 毕 业生 数 合计 完全中学 初级中学 合计 高中 初中 合计 高中 初中1984 年 29 7 22 17717 2364 15353 3844 1079 27651985 年 29 7 22 17705 2656 15049 3347 589 27581986 年 31 7 24 17278 3021 14257 3984 776 32081987 年 29 7 22 19673 3218 16455 5432 880 45521988 年 28 7 21 17596 3098 14498 5465 958 45071989 年 28 7 21 15676 3276 12400 5584 1039 4275说明:1975至1989年表中数字包括戴帽中学数字第二节中等专业技术教育一、中等师范教育民国6年(1917),甘肃省政府拨款筹资于民国7年(1918)在酒泉书院 处创办甘肃省立第九师范学校。民国31年(1942),将中央政治学校肃州分 校改为国立肃州师范学校,至此酒泉县内有中等师范学校2所,到1949年酒 泉解放时,共培养师范毕业生1368名。
  1950年酒泉师范、肃州师范、河西中学合并为酒泉中学,内设师范部,办 中师2班、初师1班,共有学生128名。1953年酒泉师范学校恢复。1959年, 把1958年办的酒泉大学班、县幼儿园并入酒泉师范。1982年,酒泉县教师进 修学校成立,重点培训在职公办、民办小学教师.修业期满,承认中专学历。 1989年,酒泉师范学校和市教师进修学校共有学生847名,教职工144名,内 有专任教师67名。
  甘肃省酒泉师范学校 位于东文化街47号。其前身为明成化三年 (1467)都御史徐廷璋创办的酒泉儒学。民国6年(1917)留学日本明治大学 的金塔县人赵世英经多方周折,积极筹备,由甘肃省政府批准,于民国7年 将举院改名为甘肃省第九师范学校,同年3月18日正式招生开学,首届招生53名。民国27年(1936)更名为甘肃省立酒泉师范。1949年酒泉师范、肃 州师范、河西中学合并为酒泉中学,附设中师班。
  1953年恢复酒泉师范,从1918至1993年6月共有54届、9698名学生 毕业。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酒泉师范学校在开展文化课学习的同 时,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育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人 才。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酒泉师范学校把最重要的是端正办学思想,最 关键的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最紧迫的是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最 根本的是稳步改革、强化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总 体思路。坚持教学为主,德育为首,育人为本,全面发展,提出了 “敬业、严 谨、求实、创新”的八字校风,建立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逐步提高了教学 质量和管理水平。1995年,学校占地面积达4001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 10053平方米。有教学楼、办公楼、职工住宅楼、学生宿舍楼和礼堂等大型建 筑8幢,并有理、化、生实验室、语音室、电教室、微机室、美展室、练琴 房等教学设备。图书馆藏书3. 6万册,阅览室备有报刊百余种。在校学生873 名,分设中师、幼师、民教3个专业21个教学班。有教职工121名,其中专 兼职教师84名,其中有高级讲师13名,讲师25名。
   师范教育情况统计表 单位:所、名项目 学校数 在校 当年毕 教职工 备 注 学生数 业生数 总数 专任教师 1918 年 1 53 53 1919 年 1 41 41 1920 年 1 41 41 1921 年 1 48 1922 年 1 48 48 1923 年 1 44 1924 年 1 44 1925 年 1 79 续表项目 学校数 在校 学生数 当年毕 业生数 教职工 备 注 总数 专任教师 1926 年 1 79 1927 年 1 113 79 1928 年 1 97 29 1929 年 1 84 34 1930 年 1 100 1931 年 1 100 50 1932 年 1 115 1933 年 1 116 50 1934 年 1 94 1935 年 1 94 30 1936 年 1 78 25 1937 年 1 85 1938 年 1 140 29 1939 年 1 183 44 1940 年 1 200 66 1941 年 1 216 70 23 6 1942 年 2 262 72 1943 年 2 305 46 1944 年 2 320 33 1945 年 2 465 60 1946 年 2 47 1947 年 2 680 147 1948 年 2 677 125 项目 学校数 在校 学生数 当年毕 业生数 教职工 备 注 总数 专任教师 1949 年 2 318 135 47 30 1950 年 112 1951 年 72 1952 年 278 1953 年 1 26 15 1954 年 1 223 81 26 17 1955 年 1 201 92 26 17 1956 年 1 449 113 29 22 1957 年 1 495 158 36 25 1958 年 1 408 178 33 21 1959 年 1 404 254 34 22 1960 年 1 499 193 42 26 1961 年 1 548 87 31 19 1962 年 1 265 88 32 19 1963 年 1 196 144 30 17 1964 年 1 110 57 30 17 1965 年 1 356 180 35 19 1966 年 1 417 131 34 22 1967 年 1 286 117 42 28 1968 年 1 169 169 49 28 1969 年 1 44 26 1970 年 1 514 314 48 27 1971 年 1 239 239 47 27 续表项目 学校数 在校 学生数 当年毕 业生数 教职工 备 注 总数 专任教师 1972 年 1 298 103 59 29 1973 年 1 248 92 53 29 1974 年 1 404 178 60 30 1975 年 1 454 178 69 37 1976 年 1 391 250 70 39 1977 年 1 304 230 77 39 1978 年 1 430 164 85 34 1979 年 1 542 203 80 43 1980 年 1 621 228 82 45 1981 年 1 751 230 97 50 1982 年 2 836 156 119 64 1983 年 2 1049 160 134 70 1984 年 2 1022 312 134 72 在校生中有代培生157名1985 年 2 1006 275 155 71 在校生中有代培生57名1986 年 2 960 279 160 78 1987 年 2 936 316 154 68 1988 年 2 242 131 57 1989 年 2 767 311 144 67 二、中等专业教育1958年,酒泉县建立工校、卫校,1959年增设林校,1960年增设财校。
  1961年以上四校全部撤销。
  1975年,建立酒泉地区业余体校以后,从1985年开始又掀起了兴办中等专业教育的高潮,先后兴办了酒泉地区财税学校、体育运动学校、农业学校、工业学校、卫生学校等。1989年,共有中等专业学校5所,在校学生1172名,教职工282名,其中专任教师140名。
  酒泉地区农校 位于城北约3公里处,在1968年建立的酒泉地区“五七”干校基础上,于1986年7月确定一校挂双牌,即:酒泉地区农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和酒泉地区农民中等专业学校,简称酒泉地区农校,系县级事业单位。从1985年开始正式招生,设有果树、蔬菜、农业气象等三个专业,学制为三年,毕业后国家承认其中专学历。
  各专业共设文化课6门,果树蔬菜专业课为:植物与植物生理、土壤与肥料;农业气象专业课为:果树、蔬菜遗传育种、果树培养、蔬菜培养、果树病虫害防治、果品贮藏加工、蔬菜贮藏加工、农业经济与管理。
  在办好正规中专的同时,学校还举办短期农业技术干部培训班,为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发展商品生产培育了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1989年,全校有教职工50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13人,在校学生151名。学校占地面积2. 2万平方米,有实验基地,农场用地共40亩;教学楼1幢,校舍总建筑面积3890平方米;有土化实验仪器6000多台件,图书馆藏书4000余册。从1979到1989年底,共举办全区农、林、牧、工、商等各种专业技术培训班47期,参训人员达2166人。
  酒泉地区财税中等专业学校 地处酒泉西北郊、讨赖河北岸。1981年筹建,1982年为酒泉地区财贸学校,1985年7月定名为酒泉地区财税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县级事业单位,属地区财政处。学校占地4万余平方米,教学楼等校舍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1989年底有教职工40名,专任教师36名,其中大专学历以上的26名,在校学生284名,分设9个教学班,设有财税、商业财会、粮食财会、财务会计等4个专业。各专业根据现代经济管理体制开设课程;商业会计开设的基础课有语言、数学、英语、体育;政治理论课有政治经济学、哲学、中共党史;专业课有商业会计、商业企业管理、商业企业财务、商业经济分析、管理会计、审计六门。
  酒泉地区工业学校 位于酒火公路5公里处,与糖厂为邻。1984年7月筹建,1985年7月经省教育厅、省计委批准为酒泉地区工业职工中等专业学校,1986年11月转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从1987年秋季开始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学制为四年,同时兼办职工中专,承办短期培训、轮训班。1989年,有教职工63名,其中专任教师36名,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在校学生217名。有教学楼1幢4025平方米,有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各1个,有实验台20个,经纬仪、水准仪、嘎玛仪、激光测像仪等教学仪器价值14万多元,有大小机动车4辆。1984至1986年间,省财政厅、行署、各厂矿为学校筹措资金109. 6万元,为学校基建、购置教学设备、增加图书资料和体育器材提供了条件。
  酒泉地区体育运动学校 建于1975年,原址位于人民广场内东侧,名为酒泉地区业余体育学校,1982年更名为酒泉地区体育中学,1985年又改称酒泉地区体育运动学校,属县级事业单位,校委会下设办公室、教务处、训练处3个科室。1989年有教职工50名,其中教练员16名,有大专以上学历的15名,在校学生150名;有3000平方米教学、办公综合楼一座,1100平方米的室内训练房1处,32靶位射击场1处,有地、市合用的近2. 5万平方米的训练场地,各种体育训练器材达300多台(件)。1988年在城北部另辟新校址,到1989年底已完成400米跑道及田径场及其配套设施,并建成1500平方米的职工住宅楼一幢,其它工程也已初具规模。酒泉地区体育运动学校主要为省体育运动队培养后备人才,为本地区培养小学体育教师和其他中级体育人才。招收15岁以下具有初中二年级以上文化程度的学生,修业4年,毕业后国家承认其中专学历,纳入统一分配计划。1975至1981年,共培养业余体育少年班5班、150名,1982至1984年培养学生161名,其中有128名为本区中小学体育教师,有32名选为省体训队运动员。
  酒泉地区卫生学校 位于城东北郊约2公里处(泉湖乡泉湖村8组)。原为1958年建成的酒泉地区职业病医院(又称地区疗养院),1983年行署决定在其院内设酒泉地区卫生人员训练班,时有专职教师1名,行政管理人员2名。1985年4月,成立酒泉地区卫生学校,属县级事业单位,由地区卫生处、教委双重领导。1985至1984年,共举办医护、药剂人员培训班7期,参训人员327人。 1985年7月招收三年制医士班1个班,学员47名,均为在职职工,1986年开设护士班,共有学员60名,1987年开始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共招收学生57名。1989年,全校有教职工47名,其中专任教师16名,具有大专学历9名,在校学生273名,分设6个教学班,当年毕业学生77名。三、职业教育1958年,先后在各农村人民公社创办农业中学35所,1960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相继停办,到1962年仅剩银达农业中学。1980年10月,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下发后,酒泉县根据外地经验,于1983年决定将酒泉县第三中学、上坝中学、东洞初级中学分别改为职业中学和农业中学。1986年,市政府成立职业教育办公室,主管职业教育。同时,市劳动局在雄关路北大桥畔建立职前培训学校,市教育局又在泉湖中学、西峰中学、市二中开设了职业高中班。到1989年底,市内职业中学达到5所,教职工203名,在校学生649名。
  酒泉市银达职业中学 位于城东北郊银达乡境内,距城约8公里。创建于1958年5月,名为酒泉县银达农业中学,其后校名多次变更,到1987年定名为酒泉市银达职业中学。
  建校初,从各乡、社选送的100名学员中选留44名分为农学、园艺两班开展教学,经过全体师生员工的勤俭建校,艰苦创业,到1959年后,逐步实现经济自给,工人口粮工资由学校供给,学生免收学费、伙食费、医药费和书本费。办学中,遵照中央“关于有步骤地实行勤工俭学和半工半读制度”的办学方针,坚持学习和劳动并举,采用半天学习、半天劳动的方式,课程设置按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中学教学计划》的决定,另开设《作物栽培》、《土壤》、《肥料》、《植物及植物的生理》、《种草种树常识》、《家禽家畜饲养》等课目。“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专业课教师调动频繁,专业课无法开设,农业中学实为普通中学。1982年以后,专业教师逐步充实,课程设置科学系统。1958至1984年的26年中,共培养拖拉机手、畜牧兽医、财会、水利、农技人员449名,高中生510名,初中生722名。到1989年底,全校有教职工35名,其中专任教师22名,在校学生558名,有农业实验基地82亩,渔池75亩,图书2400册,以及价值3万多元的实验器材。
  酒泉市职业中学 其前身为酒泉县第三中学,1983年改建后,被列为甘肃省20所重点职业中学之一。校址位于小西街,占地面积2. 81万平方米,1983年有教职工76名,在校学生941名(其中高中财会、电工两个职业班学生82名)。
  1985年,又增加了文档、服装、建筑、幼师等专业,教职工增加到92名,另从外单位聘请工程师、会计师等专业教师15名,充实教学工作,在校学生达到1031名。
  专业班学制为3年,课程设置除开设普通高中文化基础课以外,各专业均根据其特点增设专业课。
  1989年,全校有职工101名,其中专职教师60名,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43名;在校学生1044名,其中高中12个教学班、10个专业,应届高中毕业生228名,初中毕业生121名,考入大专6名。第三章高等教育酒泉兴办高等教育始于80年代。
  1982年初,中共酒泉地委和行署筹建酒泉教师进修学院,于次年9月,酒泉教师进修学院成立。并相应地成立了学院教务和行政两处室,并招收了第一批学员,时有教师3人。从1984年开始,采取选调、招聘、进修的办法,充实师资队伍,到1989年底,学院有教职工95人,专职教师54人,其中:副教授8人,讲师22人,助教17人。另有图书馆员1人,医师1人。
  学院创建时,借用酒师附小电教室和学前班的三间教室共400平方米,边教学、边筹建。1983年4月,省政府拨款12万元,修建了容纳400名学员的宿舍楼,1984年又修建了职工家属楼.1985年修建了教学楼及水暖配套设施,到1989年,省、地共投资192万元,完成各类建筑面积1. 12万平方米。
  学院按照“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德育放在学院工作的首位”,“体现师范性和服务性”,“重视教学、研究和实践”,“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业务水平,强化教师专业能力培训,提高教育质量,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办学效益”的办学宗旨,改革单一的学历培训模式,采取师训和干训相结合,学历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卫电自学考试辅导和专业合格证考试培训相结合等主体交叉的办学方式,为酒泉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培养了合格人才。从1985至1989年,先后有四届671名学员分别从中文、数学、英语、生化、地理、政治理论、电子计算机、党政干部专修班毕业,同时培训中学教师254人。
  1986年11月,学院正式成立了学报《丝路论坛》编辑部,到1989年共刊出6期,发往全国各院校、教育科研单位和全区中学、教育行政部门等单位。第四章成人教育第一节农民业余文化教育建国前,酒泉县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困苦,劳动人民及其子女无力上学,造成文盲众多。如民国36年(1947),全县有文盲88460人,占总人口的84.4%,从1950年冬开始,人民政府兴办农民业余文化教育,在河北、嘉峪、河东等5个区试办冬学35班,有1434名男女青壮年参加了学习。为了巩固扫盲成果,提高学员文化程度,将冬学中的8班、458名具有初小文化程度的学员转入常年民校,组织业余读报组,帮助农民识字。
  1952年,设立了酒泉县扫盲委员会,主管全县成人业余文化教育。9月,在县文化馆的河北完全小学(今银达乡怀家沟小学)试办速成识字班2个,共80人参加了学习。为了扩大受教育面,利用寒、暑假期培训教师357人,到1954年,冬学、民校发展到224个班,共有学员16455人。1955年,酒泉县农民业余文化教育高潮时期,银达乡80%的青壮年摘掉了文盲帽子,成为甘肃省扫盲教育的典型,曾派代表出席了 1958年全国群英会,介绍其事迹的《酒泉县银达乡是怎样进行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一文,被选入《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毛泽东主席还亲自加了按语:“本书谈文化工作的篇幅不多,这一篇算是好的。为了要在七年内,即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内,基本上消灭文盲,适应农业合作化的迫切需要,一九五六年各地就要做出全面的安排,并且完成第一年的计划。” 1974年《人民日报》发表《中国农村教育革命的一面红旗》的社论,1975年甘肃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喜看今日银达乡》约10万字的报告文学集,为此,银达乡成为全国著名的文化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进一步建立、健全了业余文化教育机构,按照“一堵、二扫、三提高”的原则,实行村乡包干,专人包教,使农民业余文化教育步入正规。从1982到1989年,累计脱盲人数达到19713人,参加省农业应用学校学习的4606人,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学习的742人,农村仅有文盲1767人,占青壮年的1. 45%。
  第二节职工教育民国25年(1936),在文庙(今共和街二幼处)成立民众教育馆,因市民生活贫困,多数人无心读书识字。于民国36年(1947),强制办了两班妇女识字班,共88人,但时办时停,收效甚微。1950年11月,酒泉市总工会和职工教育委员会联合组织工人、干部和社会上的青壮年参加文化学习,以识字扫盲为重点,并进行时事政策教育。
  1952年,县总工会基层委员会在工人中组织扫盲识字班6个,学员260人。同年,酒泉县成立了扫盲委员会,组建了酒泉地区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县工会举办干部业余文化补习班8个,其中高小3个班139人,初中5个班238人,县委和县政府办党政干部文化补习班1个,学员46人,县扫盲委员会办公室办速成识字班22个,配备教师12人,学员达到950人。从1953至1958年共扫除职工中的文盲3654人。
  1960年以后,职工业余文化学习基本停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酒泉县职工业余文化教育事业重新受到重视,部分企事业单位调抽教师,组建业余文化补习班。1978年11月,全县共办职工业余学校34所(班),学员1530人,办短训班8期,学员720多人。
  1982年,酒泉县职工教育委员会恢复成立,商业、粮食、水电等系统相继设立了职工教育股,配备专职干部12人,兼职干部83人,办起职工业余学校3所;全县制定了 1982至1985年职工“双补”规划,“双补”对象采取业余学习和脱产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办职工文化补习班78个,参加补习职工3675人(次)。1986年举办高中班5个,参加学习职工247人。截止1989年底,职工文化补习课合格率达80%,技术课应补人数8532人,经培训合格人数达3885人,合格率占应补人数的45.5%。第三节成人电视教育一、 广播电视大专教育1980年,酒泉县在肃园街小学内开办英语、物理、化学、数学4个单科大专班,其业务由地区教育处电教队主管,招收对象以中学教师为主,共有140人参加学习。其中只有英语班的33人学完全部课程,领取了结业证书,其他3个班学习一年后自行解散。
  1982年,广播电视大专班在酒泉县正式招生上课,1983年在地区财校设立商业企业管理、工业企业管理、财政学3个电大专业班,参加学习的63名学员,修完规定课程,领取了结业证书。
  1984年,甘肃省广播电视大学酒泉地区分校正式成立(简称电大工作站),负责办理全区电大业务工作。下设玉门、敦煌、金塔3个分站。到1990年底,酒泉电大工作站设广播电视大专班4个,学员261名,设中专班9个,学员347名,有教职工19人,其中专职教师8人,有卫星地面接收站1个,电视放像设备3台(套),图书馆藏书1万余册,自建校至1990年共培养大专毕业生609名,中专生470名。
  二、 卫星电视业余教育酒泉市的卫星电视业余教育开始于1986年2月,其招收对象为在职中、小学教师,分设大专班和中专班,进行分点闭路电视教学,修完规定课程后,参加全国统一成人大专考试,成绩合格者,可领取单科结业证或本专科毕业证。1986年,招收英语、数学2个大专班、学生78名,中师班6个、学生325名。到1989年底,共设教学点22处,有中专班22个,学生599名,有卫星电视接收器1台,闭路电视教学设备22套,录像带581盒。第五章教 师第一节教师队伍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酒泉有小学教师56人,中学教师1人。1949年酒泉解放时,全县有教师302人,其中小学教师249人,中学教师53人。
  建国初,将原中、小学教师进行了登记,整编。留用原小学教师187人,中学教师24人,截止1952年,小学教师增加到302人,中学教师增加到30人。1956年,从上海支边青年中培训150人补充到各小学任教,农村小学从回乡的高、初中毕业生中选拔126人为民办教师。
  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全县有149名教师被划为“右派”和坏分子、违法乱纪分子。1959至1962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教师精减下放,到1963年初,共精减小学教师150多名,辞退民办教师260名。1964年以后,大中专及师范院校毕业生逐渐成为教师的主要来源,教师队伍得到充实。
  “文化大革命”中,部分教师再次遭到揪斗、批判和处理。1976年粉碎“四人帮”以后,逐步落实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纠正和平反了历次政治运动中的冤假错案,教师队伍逐步得以稳定和发展。1978至1987年,除师范院校分配人员外,又从符合条件的民办教师中分5批,将322人,经过文化测验和业务考核吸收为公职教师。先后从四川、河南等地招聘教师64人,充实了中等学校和教育学院的师资力量。到1989年底,酒泉市区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 3811人,其中教师3080人,其中有大专院校教师54人;中等专业学校教师189人,普通中学教师1059人,小学教师1690人,幼儿教师88人。
  第二节教师培训建国前,酒泉没有专门的教师进修、培训机构,师范毕业生为教师的主要来源。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师资培训工作。1952年寒假期间,集中全县中小学教师学习时事政策及教学业务,并抽调部分小学教师到甘肃师范大学和教育学院离职进修。1957年以后,教师培训中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师资培训得到了重视,1977至1981年,县文教局在寒假、暑假期间分别举办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外语等学科讲习班。1982年以后,相继成立了酒泉县教师进修学校、酒泉教育学院,为提高教师素质,培养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创造了条件。同时采用离职进修、高校代培、电大学习、函授进修、自学考试等形式培训教师。1989年,全市中学教师中有112人参加了离职进修。
  第三节教师待遇一、 政治待遇建国前,教师地位低,尤其是农村教师倍受歧视,被称为“娃娃王”。
  建国后,人民教师政治地位逐步提高,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1951年组织教师参加了土地改革,1952年,有4名教师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文化大革命”中,把以广大教师为主要对象的知识分子污蔑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或“臭老九”,当作革命对象。
  1976年以后,纠正了历次政治运动所造成的冤假错案,制定政策,保护教师的正常权益,教师真正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护。市、乡历届人民代表大会及市政协均有适量教师代表和委员。1986年,有1人当选为省政协委员,16人为市人大代表或市政协委员,中小学教师中,不少优秀教师被推荐到各级领导岗位上。1985至1987年,有236名教师被吸收为中共党员,教师中党员总数达到724人。从1985年开始,每年9月10日教师节,市委政府及市属各部门,驻酒各企事业单位,组织人员慰问教师,对稳定教师队伍、安定工作情绪,产生了积极影响。
  二、 生活待遇民国25年(1936)以前,酒泉师范学校校长月薪60元,教师月薪40至50元,职员月薪30至40元,工人10元左右;酒泉师范附属小学校长月薪26元,教员20元左右;城镇其他小学教师待遇略低于酒师附小,每人每月15元左右。民国34年(1945)以后,县属城镇小学及农村中心国民小学校长年薪小麦10石,教员8石7斗,保国民小学教员年薪小麦5石。
  建国后,教师的生活待遇得到逐步改善。1950至1952年仍沿用中小学教师月薪6至10斗小麦的实物配给制。1953年元月起实行“工资分"制,“工资分”以小米计价,1分值2市斤小米。1分内含小米1市斤,白面0. 2市斤、清油0.02市斤、白洋布0.1市尺、盐0.03市斤、煤1.5市斤的价值。1955年4月,酒泉县小学教师“工资分”平均130分,中等学校教师平均170分。1956年实行工资制,小学教师月平均工资50.69元,师范学校教师月平均工资61. 4元,中学教师月平均工资73元。1963年对教师工资进行了调整,小学教师月平均工资44. 6元,师范学校教师月平均工资66元。1972年,城关学区小学教师月平均工资增加到48. 35元。1977和1979年先后对1978年以前参加工作的教职工调整了工资,同年11月实行了中小学公办教师班主任津贴,按学生数多少划分三个等级:中学班主任7元(51人以上),6元(38人〜50人),5元(38人以下);小学班主任津贴6元(51人以上),5元(38人〜50人),4元(38人以下),1983年以后,中小学民办教师开始享受班主任津贴。1985年在教师每人晋升1级工资的基础上,实行了教龄补贴和书报费、卫生费、大肉补贴和老职工补贴。1986至1989年连续四次对教职工工资进行了调整,到1989年底,幼儿教师月平均工资为213元,小学教师月平均工资226元,中学教师月平均工资218元。第六章教育经费第一节 清代、民国时期教育经费清末,兴教办学。酒泉书院之教育经费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乾隆元年(1736),甘肃分巡道黄文炜署肃州知州,十分热心文教建设,以一人薪资,捐银修缮校舍,兴复文庙,购置书文,始渐完备。” “前州牧童君华,捐俸四百五十金,购得兔儿坝崔姓之田,种九石,择老成人以司佃种,计岁收获,除司佃薪水外,余以为两师馆谷。”“民人刘芳,承垦王子庄东坝之田,种五石,岁可得京斗粮五十余石,费工力二百金,厘出以为之备。”又载“素又空舍,为贾人侨寓,岁可赁资三千余金,向为衿士中饱,余备诸生就试需。”可见,当时的教育经费来源是以开明官员捐俸,垦田收租,房产租金等维持。
  乾隆二十九年(1769),在野猪沟开垦文渠学田,变置各村社仓旧粮,作为筹建社学经费及师资薪水。
  民国时期,酒泉县教育经费为普通预算和特别预算。普通预算以学田收入为大宗,各种附加费和学费次之;特别预算包括中央及省筹拨款项,农村学田课租和田赋粮附加费。民国2年(1913),肃州高等小学校以旧“书院之学田”作为经费,农村初级小学校则自筹学费办学。民国18至22年(1929至1933),酒泉县划拨农村学田,征收租麦;城镇划给庙产、公房作为教产,收缴租金。据查,全县有学田1000多亩,年收租小麦250多石;城市房产200多间,年收租金折麦200余石。民国34年(1945),国立河西中学月支经费为法币42000元;国立肃州师范月支经费法币36359元;省立酒泉师范月支经费法币16000元。
  第二节建国后的经费1949年10月,酒泉县教育经费列入国家预算,由财政拨款,为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有地方自筹资金、学杂费收入、集资办学资金等。1953至1957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教育经费支出由23.87万元增加到1957年的73. 33 万元,五年内增长2倍,教育经费支出每年平均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17.2%。
  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后,由于反“右”派斗争和国民经济困难时期,虽 然教育经费比前五年有所增加,但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却很少。1959年教育 经费支出88.97万元,只占财政总支出的3.6%。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经费 最多的1974年为101. 27万元,最少的1970年为56. 16万元,占财政总支出 的8.4%, 10年间,教育经费支出平均每年占县财政总支出的9%。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酒泉市教育经费逐年增加,1978年教 育经费支出为170万元,占市财政总支出的11%,1987年教育经费支出509. 8 万元,占市财政总支出的21.6%, 1989年教育经费支出759万元,占市财政 总支出的15. 6%。
  酒泉市(县)历年教育经费支出一览表 单位:万元项目 财政总 支出 教育经 费支出 教育经费支出 占财政总支出 (%) 项目 财政总 支出 教育经 费支出 教育经费支出 占财政总支出 (%)1953 年 104 24 23.07 1972 年 644 87 13. 501954 年 92 21 22. 82 1973 年 787 86 10. 921955 年 109 31 28. 44 1974 年 959 101 10. 531956 年 222 63 28. 37 1975 年 966 110 11. 451957 年 208 63 30. 28 1976 年 1012 116 11. 461958 年 547 60 10. 96 1977 年 857 127 14. 811959 年 760 80 10. 52 1978 年 1271 157 12. 351960 年 1146 102 8. 90 1979 年 1434 170 11. 851961 年 898 94 10. 46 1980 年 1164 180 15. 461962 年 246 35 14. 22 1981 年 1061 220 20. 73续表项目 财政总 支出 教育经 费支出 教育经费支出 占财政总支出 (%) 项目 财政总 支出 教育经 费支出 教育经费支出 占财政总支出 (%)1963 年 360 41 11.38 1982 年 1128 235 20. 831964 年 478 51 10. 66 1983 年 1283 267 20.811965 年 578 52 8. 99 1984 年 1836 357 19. 441966 年 531 69 12. 99 1985 年 2049 394 19. 221967 年 365 66 18. 08 1986 年 2281 453 19. 851968 年 268 52 19.40 1987 年 2361 510 21. 601969 年 543 54 9. 94 1988 年 3885 631 16. 241970 年 577 56 9. 70 1989 年 4868 759 15. 591971 年 715 80 13. 50 第七章劳动教育和勤工俭学第一节劳动教育建国初,酒泉县大部分校舍均系庙堂、古刹代替,且陈旧、简陋。全县师生自力更生,维修校舍,至1953年,共维修、翻新校舍800余间,同时自制蓝球架、排球架、几何模型、动物标本、简易教具等。
  1958年,遵照毛泽东主席提出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号召,酒泉中学、酒泉师范和县初级中学近2500名师生5月份在黄泥堡开垦荒地3700多亩。7月,全县抽调小学三年级以上的中小学生和教师1396人投入“大炼钢铁”运动,搬红砖、运焦碳、砸矿石,劳动100多天。同年,劳动课正式列入教学计划,每周2节,实际劳动时间远不至于此。
  1963年,全县各中学按照《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坚持学生每年分散劳动30天的制度,在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校内外劳动的同时,加强了农业基础知识方面的教学。
  文化大革命中,学校停课劳动,以实干代教学,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1982年,执行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初中学生每学年劳动2周,每天按4课时计算,3年共144课时,高中学生每年劳动4周,每天6课时,3年共计432课时。
  第二节勤工俭学1954年,酒泉县开始组织勤工俭学活动。酒泉中学在劳动建校活动中,组织了电工、化工、植物栽培等18个课外小组。至1956年,又组建了铁工、缝纫6个小型工厂。同时,对学生进行生产技艺的训练,组织学生打土坯、拆旧房、维修校舍,收到了勤俭建校、节约开支的效果。
  1958年,全市学校落实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学校开办工厂”的指示,共办小工业和农场490个,植树166. 83万株,勤工俭学总收入达到184万元。同年7月,朱德总司令来酒泉参观了酒泉中学校办工厂后,称赞:“酒中很好,在中央提出勤工俭学以前,他们就开始办工厂,中央提出勤工俭学后,他们又大发展了”。8月,酒泉中学被树为全省勤工俭学的红旗。文化大革命期间,酒泉县各级学校的勤工俭学在“开门办学”、“厂校挂钩”和建立学农学工基地口号下,超负荷发展,整个教学活动失去平衡,教学质量明显下降。
  粉碎“四人帮”以后,端正了勤工俭学思想,把勤工俭学列入教学计划。酒泉市各级学校主要在学农基地上开展勤工俭学活动,搞经济收入,同时将勤工俭学纳入责任书,作为验收考核的一项具体内容。
  1986年,全市各学校勤工俭学总收入18. 31万元,平均每个学生3.73元,1987年,勤工俭学总收入增加到25. 3万元,平均每个学生5. 47元,超过地区“七五”规定。
  1987年以后,勤工俭学主要以校办小农场、工厂为主,兼办工商服务、废旧物品收购和房地产出租等。止1989年底,全市共有校办工厂5个,校办农场188个,有学校土地3086亩,当年勤工俭学收入达到53万元。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酒泉市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

全书采用了篇、章、节的体例,分为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和正文四十五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事业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录了酒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