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福利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0837
颗粒名称: 三、福利院
分类号: D674.2
页数: 1
页码: 835
摘要: 介绍福利院收养孤、老、残疾的情况。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福利院

内容

三、福利院
  民国6年(1917),由富商集资筹办,在城内东关南后街设立慈善机构“广济堂”,对难民进行冬令救济。另开赊饭场1处,每天对饥民赊饭100多人(次)。民国9年(1920)“广济堂”自行解散。
  民国15年(1926),由魏洪发主持,在北门外(今北关小学处)开办救宿院,又名救济院。有房屋15间,院内设毡厂,名曰“民生毡厂”。救宿院共收养无家可归的讨饭者60多人。后改为赊饭场,每天吃饭的饥民达300多人。民国19年(1930)解散。
  民国25年(1936),国民党酒泉政府在城北仙姑庙内设赊饭场1处,每日吃赊饭者达300人(次)。
  1960年,先后在城关、西店、果园、陈家花园建起4个儿童福利分院,1963年,4个儿童福利分院合并为酒泉市福利院,地址在县城北门外。1969年福利院迁往丰乐公社二坝大队,共收养孤老65人。1971年秋,将有工作能力的孤儿分配了工作,其余10多名老弱病残者交丰乐公社代管。
  1979年,福利院迁往果园公社屯庄堡大队,1983年又迁往甘新公路737公里处南侧(现址),距城约2公里。新建的福利院占地4710平方米,有房屋35间、700平方米。1989年,院内有工作人员5人,收养孤、老、残疾22人。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酒泉市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

全书采用了篇、章、节的体例,分为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和正文四十五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事业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录了酒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

阅读

相关人物

魏洪发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广济堂
相关机构
救宿院
相关机构
民生毡厂
相关机构
国民党酒泉政府
相关机构
儿童福利分院
相关机构
酒泉市福利院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东关南后街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仙姑庙
相关作品
甘新公路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