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重要兵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0762
颗粒名称: 第五章 重要兵事
分类号: E289.42
页数: 8
页码: 784-791
摘要: 内容包括:清初米喇印、丁国栋领导的反清斗争;回民反清与肃州战役;农民起义;解放酒泉纪略;剿匪平叛。
关键词: 酒泉 地方志 重要兵事

内容

第五章 重要兵事
  清初米喇印、丁国栋领导的反清斗争清顺治五年(1648)四月,在清军任职的回族军官米喇印、丁国栋等对清王朝推行民族压迫政策极为不满,在甘州杀甘肃巡抚张文衡、总兵刘良臣、参议张鹏翼等,宣布起义。起义军迅速占据河西、陇右。清政府派三边总督孟乔芳等率领清军扼守秦州(今天水),并派马宁、赵光瑞等率部援助巩昌(今陇西),与起义军大战于巩昌城外的广武坡。起义军撤离巩昌,防守安定(今定西)、狄道、岷州、沸州、河州。清军分三路进攻起义军。六月,清军攻占兰州,起义军退河西。八月,孟乔芳率清军包围甘州,起义军据城固守。顺治六年(1649)正月,清军对甘州发动强攻,起义军以寡不敌众而失败,甘州城内半数以上回民都被清军杀害。米喇印带领部分起义军退到永昌水泉子时,被清军杀害。丁国栋率余部突围,撤往肃州,立土伦太(哈密巴拜汗之子)为王子,关内外回族群众纷起应之。马宁、齐升等率清军重围肃州。丁国栋带领起义军坚守10个月,直至十一月,肃州城才被清军攻破。丁国栋、土伦太被害,持续将近两年的反清斗争告终。起义被镇压后,不甘屈服的回汉人民逃到青海大通河两岸一带,从事农业生产。
  回民反清与肃州战役清同治二年(1863),甘州提督索文招募猎勇时,马文禄即马四,原系河州籍回民,被分置为肃州赤金峡的猎勇头目,其所率回民猎勇因善于枪法而颇有影响。他开始参与反清斗争。同治四年(1865)三月,马文禄带猎勇入关,在肃州城内秘密约集当地回民共同举事。继而返回嘉峪关,见守关游击外出,乘虚占据关城。数日,肃州城关的武装反清斗争也正式暴发,马文禄恐孤城被围,以投诚“自赎”之名,取得肃州知州陈镭和肃州镇总兵成瑞的信任,进驻肃州,遂招集祁连山各猎户入城,与城关回民联合,声势日益扩大。陈镭等保升马文禄为镇标都司,领勇守城,生杀自由,不听命于官府。来自陕西各地的政治避难者相继投奔其下,新疆部分回民也与之声息相通。知州陈镛自觉被人欺哄,羞愧抑郁而死。马文禄遂成为肃州回民的主要统领。此后,陕甘总督多次调兵遣将围攻肃州,都遭到回民军的沉重打击。同治五年(1866)五月,左宗棠西路军将领黎献、成禄、黄楚澄、杨占鳌、王仁和等接连率兵进攻肃州,为回军大败,亡2000余人。六月,游击马秀、把总王斌率兵围州城,死于回军的刀下。肃州回军东至高台、甘州,西至安西、敦煌,北至金塔、毛目、天仓,往来无阻。同治七年(1868)十二月,杨占鳌领兵12营,会同成禄部围攻肃州城,回军仍战守如故,杨占鳌无可奈何,只得入城与马文禄讲和罢兵。同治十一年(1872)四月,左宗棠派遣徐占彪率军12营与成禄军一同进攻肃州。马文禄调集人马固城坚垒,加强防御,率部主动出击红水坝等清军阵地,前已进驻肃州的陕西回军马长顺等以马队千余在南山阵地往来冲杀,城内主力部队又反复出城突击破阵。徐占彪虽有乡团作为前导,先后在红水坝、乱石墩、东关濠渠内外,摆布“方阵”,反复麋战五六次,但其围剿未能得胜,且被回军杀都司、游击等11人,回军毫无伤亡。五月,新疆、西宁等地回军前来增援肃州之战。六月初,徐占彪与桂锡桢率马队在十里墩一带发动攻势,;回民军主动鸣炮宣战,徐占彪不敢直接应战,便使计诱骗马文禄误入阵,致使回民军伤亡数百,战斗失利,清军两营占据城南三仙洞要隘,距城8里。七月上旬,徐占彪采取“军分十队,合围一堡”、“就地为营”、日夜轮战的方略,全力猛扑塔尔湾各堡,回民军反击失利,肃州城西南塔尔堡、黄草坝等百余墩堡相继失陷。清军乘势进逼沙子坝等地。七月中旬,马文禄率五六千人与清军背城决战,反复冲杀,仍未取胜,城南香庄庙、雷台庙等堡墩陷入清军之手。八月下旬,城北之北崖头等堡失守。八月后,回军重新组织兵马,筑堡掘濠,坚守城廓,接连发动破围攻势,徐占彪虽合围数十次,但始终未能得手,只得请求清政府增援。同治十二年(1873)二月,左宗棠又奏调将军金顺率军21营、陶生林率军5营援徐占彪,皆至肃州。回军出动三四千人,直逼北崖头营地,给予迎头痛击。三月,回军在城西礼拜寺与徐占彪夜战,击杀参将张集昌和千总、把总等10余人。四月,白彦虎率西宁回军经扁都口、高台等地打败陶生林、金顺等两次围攻,到达肃州,回军队伍增至3000余人。肃州回军与白彦虎联合夹攻,激战两昼夜,击杀提督李登弟、都司刘芳海、千总李道修等官兵数百名。徐占彪死守濠渠,并派军偷袭塔尔湾堡寨,白彦虎在反击途中受清军阻截,塔尔湾被清军占据。五月,徐占彪抢占礼拜寺后,修筑墙垒炮台,成为围攻州城的制高点。回军亦添筑炮台,开展礼拜寺的争夺战,相持10多天,未能攻占礼拜寺。六月,湖南提督宋庆奉命率豫军11营,直赴肃州,与金顺、徐占彪等联合围攻,肃州城已陷入清军四面合围的困境之中。回军为避免清军优势炮火,采取设伏游击战术,灵活机智,出没无常。宋庆大摆“梅花方阵”,全力攻剿,屡次败退,后又凭借火器优势,每日发射开花炮100多次,而守城回军旋塌旋补,州城屹立如故。清军又派劲旅缘城攀登,回军日夜浚濠筑坝,渠满水深,无法逾越。八月初,徐占彪、宋庆合围州城月余,损兵折将,主帅徐占彪受伤,久攻未克。十月上旬,左宗棠率清军到达肃州城南,发起强大攻势,清军伤亡500余人,后又连续攻城5次,清军伤亡极其严重。十月底,清政府调遣刘锦棠率湘军和河、湟一带藏、回兵勇,自西宁前来肃州助战,左宗棠一面命令刘锦棠等军增修濠垒,开挖地道,日夜炮轰肃州;另一面又利用“扶回”崔伟、法镜泉等,诱使马文禄投降。回军仍日夜防守,修补城垛,堵塞地道,坚守肃城。十一月四日,城内军民粮尽援绝,迫使马文禄开城缴械求降,向清军送缴武器军械5000余件,战马大半饿死,仅缴70余匹。清军入城后,回军主要首领马文禄、马金龙、马照、马良臣等被左宗棠斩首,回民丁壮遭杀害者难以数计,所留回汉老幼男女仅2000余人,其中900余名回民被递解兰州,强迫迁至各地。延续12年之久的甘肃回民反清斗争与为时将近3年的肃州之战就此告终,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对清王朝统治势力的打击之沉重,都是甘肃史上前所未有的。
  农民起义清宣统元年(1909),河州(今临夏)人祁得隆受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影响,来河西发动农民起义。他以行医为名来往于肃州、金塔、玉门等地,暗中发展哥老会,联络参加革命活动的农民群众6000余人。宣统三年(1911)四月,武昌起义取得胜利后,祁得隆因势利导,秘密组织起500多人的起义队伍,下设5个营,祁得隆为军师,李福明、王正仓、王廷玉、李忠孝等为营长,李福恒(字子久)为文牍师爷。参加起义的农民军,均以黑布包头,额头以大红圆徽为标志,各营均竖起大旗,上书“革命军”三字。以河北乡茂东沟闻家圈(今怀茂乡怀中村一组,距城十公里)为第一据点,进行集会和操练,王家楼庄(今银达乡拐坝村)为第二据点,制造火药、军械。祁得隆借行医之名,潜入城内,联络守城士卒,扩大革命势力。八月间,祁得隆在城内宿店,为官查获,诸同人以医士解,遂释之,从此官家防范更严。起义军决定于腊月三十日黎明利用祀神爆竹之声为掩护,以火为号,先破军火库、扼四道,除官安民。祁得隆又去金塔王子庄组织农民起义军,约200余人,约定腊月二十七日前赶到闻家圈。起义在即,人心振奋。但不幸的是起义决定被混进革命队伍中的地主豪神任炳文、张致有等人密告官府。肃州道台廷栋派人稽查,十二月初官方在农民石养聪家查出火药一包,即将石逮捕入狱,不几天又捕数人,于是人心慌惑。祁得隆为时局所迫,临时决定,提前三日,即腊月二十七日起义。并复奔金塔王子庄联络起义人员与军械,约定金塔起义军于二十五日前赶到闻家圈。但因金塔官府防范甚严,起义队伍一时难以出境,未能如期到闻家圈会合举事。只得先令北乡起义军于二十五日汇集闻家圈方家屯庄,树起五色旗帜,安排各营阵地与作战计划,写出讨伐檄文。腊月二十七日凌晨,肃州州官恩光,兵备使廷栋派出80名精锐骑兵直奔闻家圈包围起义军,又将石养聪绑赴北门外仙姑庙前杀害,把人头悬挂高竿示众。起义军用自制大炮还击官兵,但因新制火药未干,炮不能发。起义军当即奋起用大刀、长矛、五尺棍等兵器与手持洋枪的官兵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生死搏斗。在激战中,许多起义军志士倒在官兵枪弹之下,内奸又在后营(即方家屯庄草圈)纵火,遂使起义军众多志士临阵罹害。起义军从辰时坚持战斗到中午,终因武器不济,死伤惨重,被官兵击溃,阵亡8。余人(前后共牺牲170余人),被俘80余人。附近居民见大势已去,各自遣散。王家楼庄集聚的400多人,得知起义军失利后,当即分散躲避,也被官兵追杀了不少人。金塔起义军200余人正越山而来,半途得知肃州起义军遭失败而返。首领祁得隆、王正仓被官兵枪杀于方家屯庄。清军查获起义军关防一颗、讨伐檄文一张、旗帜数面,武器弹药一批。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起义者的革命精神和革命火种却洒在人们心头,次年(1912),孙中山先生改元民国。
  解放酒泉纪略1949年8月26日,兰州解放,国民党军西北主力迅速土崩瓦解。
  8月27日,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代理长官刘任等率部逃到酒泉。
  9月19日,张掖县解放。解放军2军、3军、4军在张掖会师。9月21日,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新疆警备总司令、河西警备总司令陶峙岳派第8补给区中将司令曾震五为代表,赴兰州与解放军副总司令、第一野战军司令彭德怀谈判和平起义。
  9月22日,临泽县解放。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参谋长、代理长官刘任、120军军长周嘉彬、骑兵学校校长胡兢先等从酒泉乘飞机逃往重庆。91军军长黄祖勋等骑马逃往青海。
  9月23日,第一野战军代表、2军5师副参谋长刘振世与国民党河西警备总司令陶峙岳代表曾震五,在酒泉举行谈判。
  9月24日,高台县解放。国民党甘肃省政府代理主席丁宜中、七区督察专员王维墉等从酒泉逃往哈密。
  9月24日,晚9时解放军代表刘振世由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少将副参谋长彭铭鼎陪同来到河西警备总部,召开起义通电签名会议。彭铭鼎、彭月翔、秦怀玺起草了起义电文,陶峙岳等11人签名,晚12时,起义通电发出。电文是:“兰州人民解放军彭副总司令钧鉴:抗日八年,继以内战,人苦兵劫,渴望和平。峙岳等为革命大义,我西北诸袍泽亟应表明态度,正式宣布与广州政府断绝关系,归向人民民主阵营,在中央人民政府未成立前接受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之领导。谨此电达。陶峙岳、曾震五、汤祖坛、沈芝生、郑壮怀、刘漫天、李焕南、彭铭鼎、彭月翔、田子梅、曹叔希,叩申致印”。
  9月25日,陶峙岳等率部5.8万余人起义。25日凌晨,曾震五、彭铭鼎、汤祖坛(河西警备总部少将参谋长)等调动汽车200余辆,开往清水等地迎接解放军。并率起义将领和部分官佐到南门外迎候解放军。上午10时,解放军2军军长郭鹏、政委王恩茂率5师首先抵达酒泉,接着3军9师进驻酒泉。酒泉宣告和平解放。
  9月26日,解放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复电,对迪化(乌鲁木齐)陶峙岳等将领率部起义,表示欢迎与嘉勉。电文是:“两电均悉。将军等率部起义,脱离反动阵营,甚为欣慰。甚望坚持进步,彻底改造部队,为共同建设各族人民的新新疆而奋斗。”9月27日,第一野战军1兵团司令员王震、2兵团司令员许光达到酒泉。成立了以2兵团司令部副参谋长张文舟为主任,政治部范子喻、后勤部袁光为副主任的起义部队编遣委员会。
  9月28日,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朱辉照任主任,下设8个办事机构。2兵团机关抽调干部组成4个工作组,深入起义部队调查实力、官兵思想动态等情况,对远距离起义部队独立单位派出军事代表。2兵团召集起义部队营以上干部开会,宣布改编原则,责成受编部队维持现状,列具表册听候改编。
  9月28日,肃北、安西、敦煌县解放。至此,人民解放军河西战役胜利结束。
  9月28日,3军9师在酒泉开办青年干部学校,学员是原国民党起义人员中连排级军官和留用公职人员、新收学生。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酒泉3万多军民在东教场举行庆祝大会。酒泉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成立,专员刘文山。辖酒泉、金塔、鼎新、玉门、安西、敦煌6县和肃北设治局,代管宁夏省额济纳旗。
  10月2日,酒泉县人民政府成立,县长华农。
  10月3日,原国民党甘肃省政府秘书长、代理省主席丁宜中,原7区督察专员王维墉等20余人由哈密返回酒泉,向军管会报到,并呈缴印信、档案、金银和汽车。原逃在酒泉的国民党地方军政人员503人也向军管会报到。
  10月5日,彭德怀、甘泗淇、张文舟等由兰州抵达酒泉,陶峙岳、包尔汉由迪化来到酒泉,会谈新疆起义部队改编和人民解放军进疆问题。张治中专程从北京到酒泉参加会谈。
  10月12日,第1兵团的2个军,从酒泉开始向新疆进发。酒泉县人民政府发出为保证部队、机关之供给,向全县预借公粮3万石的第1号指示,并发动城乡人民开展支前活动,为进疆部队做军鞋1.9万余双,磨面粉7千石,筹集军草2百万斤,出动民工1660多人赶修了飞机场,青年学生中有400余人自愿参军参干。有力地支援了人民解放军胜利西进。
  10月15日,由解放军和军管会接收起义人员的整编工作全部结束。9月中、下旬共接收起义人员36022人,其中将级军官36人,校级军官154人。(一)由1兵团接编11848人。原联勤署第8补给区10142人,整编为酒迪运输司令部;原第八补给区医院、卫生器材库445人,编入2军卫生部;原通信第7团团部、第2营、勤务连等611人,编为1兵团直属通信团;原通信第7团下余人员134人,编为2兵团电话连;原工兵19团2营416人,编为1兵团工兵团第4营;原炮兵11团第1营榴炮连100人,编为第2军炮兵团榴炮连。并接收物资、器材一批。(二)由2兵团接编16044人。发给路费,遣送回家458人,其中将级军官11人、校级军官111人;接受改编15586人。原231师、新疆警备总部警卫团、178旅532团、骑兵19旅19团,共5835人,编为第6军独立师(辖团4个);原120军军直、245师、173师,共2179人,编为第4军独立第1团;原91军军直、246师、191师、河西总部勤务营,共1512人,编为第3军独立团;原西北军政长官公署警卫团1496人,编为第4军独立第2团;原河西骆驼兵第1团942人,编为第3军骆驼兵1团;原工兵第7团、铁道兵第2营,共892人,编为2兵团工兵团;原西北军政长官公署、河西警备总部官佐551人,编为2兵团干训队;原宪兵16团484人,编为2兵团警卫营;原通信第7团、国防部兰州电讯训练班、西北军政长官公署电讯检查科,共244人,编为2兵团通讯营;原西北军政长官公署财务处、汽车修理班,共239人,编入2兵团后勤部;原120军山炮营59人,编入第4军炮兵营;原天山剧团33人,编入2兵团文工团;原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军乐队33人,编为2兵团军乐队;原河西警备总部军乐队14人,编为第3军军乐队;原骑兵学校印刷所8人,编为2兵团政治部印刷所;原西北军政长官公署电影队4人,编入2兵团电影队;原骑兵学校238人、警官学校60人,共298人,由西北军区接编;原炮兵11团第1营230人,编入西北军区炮兵教导团;原高射炮5团第1营224人,由西北军区接编;原骑兵学校练习营;勤务连,共309人,由第3军、第4军接编。对部分愿意继续工作的官佐,作了妥善安置,如原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少将副参谋长彭铭鼎,任为2兵团副参谋长;原西北军政长官公署少将副参谋长彭月翔,任第4军副参谋长;原河西警备总部少将参谋长汤祖坛,任第3军副参谋长;原120军少将参谋长宋耀华,任2兵团工兵团团长;原120军245师少将副师长余奇,任第6军独立师副师长;原91军少将参谋长郑壮怀,任第3军副参谋长;原91军246师少将师长沈芝生,任第7师副师长;原西北军政长官公署警卫团上校团长王贡玉,任第4军独立2团团长;原173师517团上校团长吴世武,任第4军独立1团团长;原91军246师上校参谋长曹展志,任第8师副参谋长;原91军191师上校参谋长朱玉清,任第9师副参谋长;原191师573团上校团长陈伯鹏,任第3军独立团团长;原231师692团上校团长陈起鸿,任第6军独立1团团长;原231师693团上校团长丁棣华,任第6军独立2团团长;原新疆警备总部警卫团上校团长毛熙钰,任第6军独立4团团长;原通信第7团上校团长刘荆朴,任1兵团通信团副团长;原178旅532团上校团长彭培根,任第6军独立3团团长;原辎汽3团上校团长王纯军,任1兵团汽车团团长;原铁道兵第2营中校营长严光弟,任2兵团工兵团参谋长;原骆驼兵第1团上校团长贺新民,任第3军骆驼兵团团长;原工兵第7团代副团长陈德琼,任2兵团工兵团副团长。2兵团收缴山炮、高射炮等256门,枪榴筒368个,火箭筒13具,轻重机枪831挺,冲锋枪、步枪、短枪等8274支,弹药193.4万发,汽车41辆。(三)9月中旬,接收、整编投诚人员3130人。原91军191师骑兵团800人,9月11日在永登投诚,编为第6军骑兵团;原91军骑兵团900人、246师骑兵团730人,共1630人,9月17日在武威投诚,由第4军接编;原246师736团700人,9月19日在张掖投诚,由第2军接编。(四)9月下旬,酒泉军管会接收、整编航空、地方武装,公务、技术等人员5000人。
  剿匪平叛1950年,武装土匪在总寨、金佛寺、临水、文殊等地抢劫19次。27户人家遭劫,12人被杀害。经剿匪部队和民兵围歼18次,打死土匪5人、打伤10人、活捉19人,争取土匪100余人投诚,缴获机枪1挺、步枪18支、手枪3支、大刀2把和物资一部分。
  1950年6月,原国民党新疆阿尔泰专员乌斯满和尧乐博斯,受美国原驻新疆领事乌克南和国民党唆使,纠集一些反动头人,在“保教保命”的幌子下,发动武装叛乱,遭到新疆人民解放军的致命打击后,率数百人于6月18日窜至安西、敦煌一带,继续为匪作歹,当地驻军追剿,俘百余人。8月,乌斯满、尧乐博斯等窜至甘、青、新三省(区)交接的海子、召吉乃等地,又煽起2000余人的叛乱。1951年3月,发起三省(区)会剿战役,人民解放军活捉乌斯满,击毙尧乐博斯,受裹协群众得到安置,事件平息。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酒泉市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

全书采用了篇、章、节的体例,分为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和正文四十五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事业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录了酒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

阅读

相关人物

米喇印
相关人物
丁国栋
相关人物
张文衡
相关人物
刘良臣
相关人物
张鹏翼
相关人物
孟乔芳
相关人物
马宁
相关人物
赵光瑞
相关人物
齐升
相关人物
土伦太
相关人物
巴拜汗
相关人物
马文禄
相关人物
马四
相关人物
陈镭
相关人物
成瑞
相关人物
左宗棠
相关人物
陈镛
相关人物
黎献
相关人物
成禄
相关人物
黄楚澄
相关人物
杨占鳌
相关人物
王仁和
相关人物
马秀
相关人物
王斌
相关人物
徐占彪
相关人物
马长顺
相关人物
桂锡桢
相关人物
金顺
相关人物
陶生林
相关人物
张集昌
相关人物
白彦虎
相关人物
李登弟
相关人物
刘芳海
相关人物
李道修
相关人物
宋庆
相关人物
刘锦棠
相关人物
崔伟
相关人物
马金龙
相关人物
马良臣
相关人物
法镜泉
相关人物
祁得隆
相关人物
孙中山
相关人物
李福明
相关人物
王正仓
相关人物
王廷玉
相关人物
李忠孝
相关人物
李福恒
相关人物
任炳文
相关人物
张致
相关人物
石养聪
相关人物
王子庄
相关人物
陶峙岳
相关人物
曾震五
相关人物
彭德怀
相关人物
周嘉彬
相关人物
胡兢先
相关人物
黄祖勋
相关人物
刘振世
相关人物
丁宜中
相关人物
王维墉
相关人物
彭铭鼎
相关人物
彭月翔
相关人物
秦怀玺
相关人物
汤祖坛
相关人物
沈芝生
相关人物
郑壮怀
相关人物
刘漫天
相关人物
李焕南
相关人物
田子梅
相关人物
曹叔希
相关人物
郭鹏
相关人物
王恩茂
相关人物
王震
相关人物
许光达
相关人物
张文舟
相关人物
范子喻
相关人物
袁光
相关人物
朱辉照
相关人物
刘文山
相关人物
华农
相关人物
甘泗淇
相关人物
包尔汉
相关人物
张治中
相关人物
宋耀华
相关人物
余奇
相关人物
王贡玉
相关人物
吴世武
相关人物
曹展志
相关人物
朱玉清
相关人物
陈伯鹏
相关人物
陈起鸿
相关人物
丁棣华
相关人物
毛熙钰
相关人物
刘荆朴
相关人物
彭培根
相关人物
王纯军
相关人物
严光弟
相关人物
贺新民
相关人物
陈德琼
相关人物
乌斯满
相关人物
尧乐博斯
相关人物
乌克南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湘军
相关机构
哥老会
相关机构
解放军2军
相关机构
120军
相关机构
91军
相关机构
2军5师
相关机构
广州政府
相关机构
中央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3军9师
相关机构
军事管制委员会
相关机构
肃北设治局
相关机构
酒泉县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联勤署
相关机构
卫生部
相关机构
第6军独立师
相关机构
第4军独立第1团
相关机构
第3军独立团
相关机构
河西骆驼兵第1团
相关机构
铁道兵
相关机构
2兵团工兵团
相关机构
2兵团干训队
相关机构
国防部
相关机构
2兵团后勤部
相关机构
第4军
相关机构
天山剧团
相关机构
文工团
相关机构
2兵团军乐队
相关机构
第3军军乐队
相关机构
第3军
相关机构
120军245师
相关机构
91军246师
相关机构
第7师
相关机构
第8师
相关机构
91军191师
相关机构
第9师
相关机构
第6军
相关机构
1兵团通信团
相关机构
1兵团汽车团
相关机构
骆驼兵第
相关机构
第3军骆驼兵团
相关机构
91军191师骑兵团
相关机构
第6军骑兵团
相关机构
酒泉军管会
相关机构
西北军区
相关机构
新疆人民解放军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

闻家圈农民起义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甘州
相关地名
河西
相关地名
陇右
相关地名
秦州
相关地名
巩昌
相关地名
陇西
相关地名
广武坡
相关地名
安定
相关地名
定西
相关地名
狄道
相关地名
岷州
相关地名
河州
相关地名
兰州
相关地名
永昌
相关地名
肃州
相关地名
赤金峡
相关地名
嘉峪关
相关地名
关城
相关地名
城关
相关地名
陕西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
安西
相关地名
敦煌
相关地名
金塔
相关地名
南山
相关地名
东关
相关地名
西宁
相关地名
三仙洞
相关地名
塔尔湾
相关地名
塔尔堡
相关地名
黄草坝
相关地名
扁都口
相关地名
高台
相关地名
湖南
相关地名
肃城
相关地名
甘肃
相关地名
临夏
相关地名
玉门
相关地名
包头
相关地名
河北乡
相关地名
茂东沟
相关地名
怀茂乡
相关地名
怀中村
相关地名
王家楼庄
相关地名
银达乡
相关地名
拐坝村
相关地名
肃州道
相关地名
北乡
相关地名
方家屯庄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张掖
相关地名
临泽县
相关地名
重庆
相关地名
青海
相关地名
高台县
相关地名
哈密
相关地名
南门
相关地名
迪化
相关地名
乌鲁木齐
相关地名
肃北
相关地名
敦煌县
相关地名
宁夏
相关地名
额济纳旗
相关地名
北京
相关地名
永登
相关地名
武威
相关地名
总寨
相关地名
金佛寺
相关地名
临水
相关地名
文殊
相关地名
阿尔泰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香庄庙
相关作品
雷台庙
相关作品
礼拜寺
相关作品
仙姑庙
相关作品
枪榴筒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大通河
相关实物
祁连山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