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区图书馆
肃州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肃州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市场价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064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市场价格
分类号:
F726
页数:
1
页码:
633
摘要:
介绍了民国时期酒泉的市场价格情况。
关键词:
甘肃省
酒泉市
物价
内容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市场价格
民国前期,酒泉市场价格随行就市,涨跌不定。
民国26年(1937)下半年,抗日战争开始后,商品流通渠道受阻,货源短缺,物价急剧上涨。以民国26年(1937)10类52种主要商品市场零售价为基数,民国27(1938)年增加1.31倍,民国28年(1939)增加2.2倍,民国29年(1940)增加5.13倍,民国30年(1941)增加12.93倍,民国31年(1942)增加39.06倍,民国32年(1943)增加130倍,民国33年(1944)增加435倍。
民国34年(1945)冬,国民党发动内战,市场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暴涨。有人作过统计,100元法币,在抗日战争前能买2头黄牛,到民国35年(1946)只能买2个鸡蛋,民国36年(1947)只能买1个煤球。
物价飞速上涨,工人、农民“手捧法币难充饥”,连政府职员也怨声载道,叫苦不迭。民国37年(1948)8月,法币贬值到无法使用的地步,国民党政府不得不改用“金圆券”作为市场通货,每元合法币300万元,投放不久,物价继续飞涨,到民国38年(1949)秋,达到顶峰。就米价而言,当时曾有“升满亿足”、“朝担夕斗夜升”之说。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
全书采用了篇、章、节的体例,分为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和正文四十五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事业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录了酒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
阅读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