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交通工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0528
颗粒名称: 第六节 交通工具
分类号: F512.742
页数: 2
页码: 496-497
摘要: 介绍了酒泉的交通工具,包括:轿子、独轮人推车、牛车等。
关键词: 甘肃省 酒泉市 交通

内容

第六节 交通工具
  轿子 又称肩舆,为古老交通工具。分为客轿、花轿。客轿多由2人抬行,通常为有钱有势者代步之用。花轿多由4人肩抬,作迎娶新娘使用。民国时期轿子逐渐消失。
  独轮人推车 短途运输工具。木制车架,草编车帮车底,单轮,用人力推拉。多用于推小量物品和农村推土推粪。1958年后,将木轮改为滚珠轴承车轮。
  牛车 短途运输工具。木制车箱、车架、两侧装木轮2只,轮大箱小,有牛搭直牵和毛驴搭偏牵,称“大枯辘车”。解放前,为农村主要运输工具之一。1958年后,逐步淘汰。
  马车 解放前为城乡主要运输工具。分为木轮、铁轮、胶轮。用马、骡、骆驼等牲畜拖拉,有单套、双套、三套、四套之分。富户人家有制作精制,装饰华丽,专供乘人的铁轮轿车。1958年后,农村逐步使用胶轮大车(滚珠轴承)。1970年,农村胶轮大车2111辆。1986年,达到9232辆。1989年,减为6635辆。
  人力车 短途运输工具。分为两轮人力推拉与三轮脚踏。1952年引进架子车,主要用于农村短途运输。1958年,农村有架子车356辆。:1969年,增为10540辆。1985年,达到50922辆。1989年,减为46584辆。自行车,民国22年(1933)始有自行车,数量较少。解放后增多,至1991年,全市自行车达13.5万辆。
  机动车 机动三轮车,以汽油或柴油作燃料,用于少量货物运输和短途客运,近年增加较快。摩托车,出现于60年代,大多用于公务,80年代个人购车大量增加,1991年已达2800辆。拖拉机,1958年始有拖拉机,1969年大中型拖拉机达到28台,手扶拖拉机7台,80年代成为农村主要运输工具,1988年农村有大中型拖拉机905台,1991年减为552台;手扶拖拉机由1988年8207台,到1991年增为9155台。汽车,1991年达到2580辆。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酒泉市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

全书采用了篇、章、节的体例,分为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和正文四十五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事业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录了酒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

阅读

相关地名

酒泉市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轿子
相关作品
独轮人推车
相关作品
牛车
相关作品
马车
相关作品
人力车
相关作品
机动车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