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公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0521
颗粒名称: 第一章 公路
分类号: F512.742
页数: 16
页码: 487-502
摘要: 介绍了酒泉的公路情况,包括:干线公路、桥梁、交通工具等情况。
关键词: 甘肃省 酒泉市 交通

内容

第一章 公路
  第一节 古道
  酒泉道路交通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大约在四五千年以前,酒泉就有了道路交通的雏形,酒泉同中原有了物资交流。夏至秦,民族间的征战和迁徙,形成了相当规模的运输活动,以酒泉为中心,东到张掖,西达西域,南至青海柴达木,北抵居延漠北的道路畅通。西汉开拓“丝绸之路”,在酒泉置驿站,设都尉,建烽堠,筑长城,使酒泉与西域的交通繁荣,从事贸易的商贾和中外使团络绎不绝,西汉王朝到西域各国的使者每年多则数十批,少则五六批,每批多达百余人至数千人。隋唐时期,酒泉等地的交通发达,西域27国的商人、使者,经酒泉大量进入内地;长安诸县和西北诸郡的商贸物资转输塞外者,每岁钜亿万计。元至清代,酒泉等地的驿道网络逐步形成,道路走向已基本固定,通过酒泉的主要驿道有3条,即由兰州经河西走廊,通往新疆的甘新驿道;由纳怜(在内蒙古境内)经额济纳旗,通往青海的纳怜站道;由酒泉经金塔,沿弱水至额济纳旗的甘漠大道。清光绪元年至二年(1875至1876),左宗棠发动沿路民众整修甘新驿道,道路两旁栽植杨柳,将大本营由兰州迁到酒泉,组织大车5000多辆,畜力34500多头,从河西运送进疆粮食1980万斤。光绪三年(1877),左宗棠平定了阿古柏叛乱,收复了新疆,巩固了祖国的统一。民国16年(1927),整修了酒泉经临水至高台、酒泉经三墩至金塔、酒泉经八圪塄至金塔、酒泉至玉门镇的大车道4条,长295公里,使之能通行汽车。
  第二节 干线公路
  民国24年(1935)至民国33年(1944),修建兰州至酒泉、酒泉至玉门油矿、玉门至星星峡、酒泉至金塔汽车路。干线公路的畅通,为国际援华抗日物资东运和玉门油矿石油东运发挥了作用。
  1949年10月,酒泉解放后,人民政府组织群众抢修甘新公路、酒金公路,为人民解放军西进新疆作出了贡献。1951年铺筑甘新公路酒泉境内砂砾路面71公里,铺筑酒金公路砂砾路面40公里。1955至1958年,修建嘉峪关至镜铁山、酒泉至大黄沟煤矿、嘉峪关至西沟、嘉峪关至黑山湖等矿山公路5条,长166公里;建酒泉至火车站公路,长14公里;甘新公路下河清至总寨铺油25.5公里。1966至1976年,改造甘新公路水毁、泛浆、弯曲路段27公里,改建酒泉至建国营公路112公里,修建二只哈拉战备公路109公里,建甘新公路马营至下河清油路、酒泉至火车站油路、酒泉至飞机场油路,长75公里。1977至1985年,改造甘新公路25公里、酒金公路40公里,新建甘新公路煤焦油路面60公里。1985年,干线公路175公里,其中铺油140公里、砂砾路面35公里。
  1986年以来,对市内312国道和214省道分段进行改造,裁弯取直,加宽增高路基,重新铺油。至1991年,312线路面宽度增为10米,等级由3级提高为2级,里程由111公里,减为107公里,缩短4公里;214线鸳鸯池至酒泉城40公里路面宽度增为10米,铺油17公里;214线酒泉城至火车站14公里路面宽度增为10米,全部重新铺油。
  1991年干线公路技术状况单位:公里项 目 通车里程 等级公路里程 有路面里程 小计 其中二级 三级 小计 其中次高级 中级小 计 161 161 107 54 161 138 23312国道 107 107 107 107 107 214省道 54 54 54 54 31 23
  第三节 县乡公路
  1950至1955年,整修各乡马车道。1956至1957年,修建酒泉城通往银达、怀茂、果园、西峰、泉湖等公路14条,长116公里。1958年,修建通往新城、西坝、中渠、铧尖、黄泥堡公路5条,长74公里,40个乡均通汽车。1963至1965年,县乡公路全面进行整修,9条建为砂砾路面,长103公里;拓宽土路5条,长64公里。1970至1976年,建上坝至红山、红山至肃南祁连、牌路至清水公路3条,长90公里;铺酒泉至西峰、酒泉至泉湖油路2条,长25公里。1977至1985年,建酒泉至黄泥堡公路27公里,铺酒泉至文殊水毁油路、酒泉至新城、泉湖至沙滩、酒泉至怀茂、银达至沙滩、牌路至东洞等油路6条,长95公里。1985年,县乡公路20条,长316.6公里,内晴雨通车里程294.1公里,晴通雨阻里程22.5公里。1986至1991年,拓宽酒泉至黄泥堡公路,重新铺油15公里;新建下河清乡至肃南明花区油路、牌路至漫水滩油路、东洞至清水油路、上寨至屯升油路、酒泉火车站至新地油路5条,长78.4公里;重铺酒泉至新城油路、酒泉至怀茂油路,长24.8公里。1991年,县乡公路20条,长316.6公里,全为晴雨通车里程。等级公路由1985年282.6公里,增为300.9公里,其中三级由97.15公里,增为155.7公里,四级由185.45公里减为145.2公里;等外公路由34公里,减为15.7公里。油路由94.9公里,增为173.3公里;砂砾路由185.2公里,减为142.8公里;土路由36.5公里,减为0.5公里。
  1991年县乡公路技术状况单位:公里项目 全长 等级公路 有路面里程 土路 小计 三级 四级 小计 其中次高级 中级 小 计 316. 6 300. 9 155. 7 145. 2 316.1 173. 3 142. 8 0. 5酒泉至新城 9. 3 9. 3 9. 3 9. 3 9. 3 酒泉至怀茂 15. 5 15. 5 15. 5 15. 5 15. 5 续表项 目 全长 等级公路 有路面里程 土路 小计 三级 四级 小计 其中次高级 中级 酒泉至黄泥堡 27. 1 27. 1 15 12.1 27. 1 15 12. 1 酒泉至文殊 10 10 10 10 10 上坝至祁连 20. 7 16. 5 16. 5 20. 2 20.2 0. 5下河清至明花 12 12 12 12 12 清水至祁林 8 8 8 8 8 牌路至漫水滩 21 21 21 21 21 牌路至清水 69 69 69 69 69 火车站至新地 10 10 10 10 10 银达至沙滩 28 28 7 21 28 7 21 上寨至屯升 4. 5 4. 5 4.5 4. 5 4. 5 三坝至涌泉 18 18 18 18 18 上坝至金佛寺 17 10 10 17 17 上坝至东洞 10 10 1. 7 8.3 10 10 银达至果园 8 8 8 8 8 三墩至临水 5 5 5 5 5 临水至上三沟 13 8. 5 4. 5 4 13 13 临水至阔门 4. 5 4. 5 4.5 4. 5 4. 5 中渠至临水 6 6 6 6 6
  第四节 桥梁
  境内讨赖河等山水河流均发源于祁连山,系内陆、季节性河流,出山入境后,岸宽水浅;清水河等泉水河流,流量小;降水较多年份,洪水下泄,河水暴涨,修路必须建桥。桥梁分布在酒泉城北、城南、城东等处。明清时期,在北大河(讨赖河出山进入市境称北大河)、清水河等处建有桥梁9座,结构单一。桥型有木柱木梁桥、木板桥、石板桥、石台木架桥等。
  古桥一览表桥 梁 名称 修建朝代 桥 址 桥 型楚坝桥 明 酒泉北 大河 土木 桥南 门 桥 明 酒泉南 门外 木 桥公 济 桥 明 酒泉 境 内 木 桥清 水 桥 明 酒泉城北 清水河 石台木 架桥天 生 桥 清 酒泉北 大河 土木 桥晋 恩 桥 清 酒泉南门 夕卜2里 木 桥红 桥 清 酒泉城 东5里 木架 桥大 桥 清 酒泉城 东南 木 桥永 固 桥 清 酒泉城 东北 木 桥民国28年(1939),修建被洪水冲毁的酒泉城东木桥,修建甘新公路酒泉北大河木构大桥,50孔,长220米,单车道,汽车载荷10吨。民国34年(1945),加固北大河桥,在河道用耐火砖砌桥墩台11个,桥桩和木梁用铁件连接,更换部分木面桥板。民国36年(1947),建甘新公路茅庵河滩木桥1孔,跨经4米,全长4.3米;建酒金公路临水河木桥,民国38年(1949),甘新公路酒泉段有木桥31座,长276米。
  1950至1954年,在甘新公路酒泉段建中型木桥8座,小型(桥长5米以下)木桥11座。1955至1965年,在甘新公路北大河、讨赖河北干渠建钢筋混凝土永久性桥梁大型1座、小型3座。1967至1975年,建甘新公路茅庵河等处永久性桥梁大型1座、中型3座、小型4座;建酒金公路临水河中型桥梁1座;建酒火公路南干渠、南一支渠小型桥梁2座。1976至1985年,在甘新公路中截河、野猪沟、马营河等处,建大型桥梁1座、中型2座、小型12座;在酒金公路石河、黄水沟等处建小型桥梁4座;建酒火公路解放河桥(小型)1座。1991年,干线公路有永久性桥梁35座,其中大型3座,长491. 2米;中型6座,长349. 16米;小型26座,长397. 1米。
  1991年干线公路大中型桥梁简况表一干线名 桥 名 桩 号 桥长 (米) 孔数 (孔) 跨径(米) 桥面净宽(米) 桥高 (米) 原桩号 新桩号 小计 9 840. 36 53 312线 马营河桥 649 2864 163. 5 8 20 9 6. 75312线 中截河桥 675 2891 37. 32 4 8 7 2. 45312线 野猪沟桥 708 2924 62. 9 2 25 7 6. 33312线 茅庵河桥 725 2941 53. 16 4 10 7 3. 05312线 茅庵河桥 726 2942 43. 03 3 10 7 3. 05312线 茅庵河桥 728 2944 121. 5 6 17.5 7 4. 56312线 茅庵河桥 729 2945 49. 15 4 10 7 3312线 北大河桥 737 2953 206. 2 14 17. 2 7 4. 8214线 临水河桥 27 362 103. 6 8 11. 4 7. 5 5. 831991年干线公路大中型桥梁简况表二干线名 桥 名 结 构 桥梁载荷 建成年份 类别 上 部 下 部 汽 (吨) 挂 (吨) 312线 马营河桥 预应力箱梁 双柱式桥台 15 80 1981 大型312线 中截河桥 钢筋混凝土实版 浆砌片石桥台 15 80 1976 中型312线 野猪沟桥 钢筋混凝土双曲拱 浆砌片石桥台 15 80 1977 中型312线 茅庵河桥 钢筋混凝土二饺版 浆砌卵石桥台 13 60 1974 中型312线 茅庵河桥 钢筋混凝土二铉版 浆砌卵石桥台 13 60 1974 中型312线 茅庵河桥 坦肋微弯版 浆砌块石桥台 13 60 1972 大型312线 茅庵河桥 钢筋混凝土二皎拱 浆砌卵石桥台 13 60 1972 中型312线 北大河桥 钢筋混凝土悬臂梁 双柱式桥台 13 60 1955 大型214线 临水河桥 钢筋混凝土斜版 重力式桥台 13 60 1966新建 1975重建 中型县乡公路桥梁 1969年以前,县乡公路多建临时性木桥和部分混凝土涵洞。1969年后,开始修建钢筋混凝土永久性桥梁,取代木桥。至1987年,在酒泉至新城公路讨赖河北干渠建小型桥梁1座,长9.3米;在酒泉至怀茂公路北大河建大型桥梁1座,长206米;在酒泉至黄泥堡公路中渠河建大型桥梁1座,长120米;在牌路至漫水滩公路铮尖小河等处建小型桥梁2座,长37米;在牌路至清水沿山公路丰乐河等处建大型桥梁1座,长62.5米,中型桥梁3座,长97.6米。小型桥梁11座,长192.7米;在上坝至东洞公路建小型桥梁1座,长7.6米。以上6条公路,共有永久性桥梁21座,长732.7米,其中大型3座,长388.5米;中型3座,长97.6米,小型15座,长246.6米。1987年县乡公路大中型桥梁简况表一公路名称 桥 名 桥长(米) 孔数 (孔) 跨径(米) 桥面净宽(米) 桥高(米)酒泉至怀茂公路 北大河桥 216 12 17. 5 7 4酒泉至黄泥堡公路 中渠河桥 120 5 20 7 5牌路至清水公路 丰乐河桥 62. 5 1 40 7 8. 4牌路至清水公路 桶灌河桥 31. 4 1 20 7 3. 6牌路至清水公路 东洞白沙河桥 34 1 15 7 2. 5牌路至清水公路 红山河桥 32. 2 2 10 7 2. 81987年县乡公路大中型桥梁简况表二桥 名 结 构 桥梁载荷 建成 年份 类别 上 部 下 部 汽(吨) 挂(吨) 北大河桥 工字梁微弯版 重力式桥台 钻孔灌注桩 13 60 1969 大型中渠河桥 双曲拱 重力式桥台钻孔灌注桩 18 80 1987 大型丰乐河桥 双曲拱 浆砌石桥台 15 60 1975 大型桶灌河桥 坦肋微弯版拱 重力式桥台 13 60 1985 中型东洞白沙河桥 双曲拱 浆砌石桥台 13 60 1975 中型红山河桥 石拱 重力式桥台 13 60 1975 中型
  第五节 公路养护
  干线公路养护 民国27年(1938) 4月,设酒泉等3个工务段,8月缩编为2个工务段。民国29年(1940),始设养护道班。民国32年(1943),设养护处(后改为工程局),辖2个工务总段与6个工务段。民国34年(1945) 7月,缩编为2个工务所与4个工务段。民国35年(1946) 3月,工务所撤销,改为工务段,管养甘新公路与酒金公路。
  1950年1月,酒泉工务段辖酒泉等3个工务分段。酒泉工务分段管养甘新公路140公里,酒金公路53公里,设固定道班8个,机动道班1个,共有职工138人。1951年4月,改工务分段为工务段。1952年12月,改工务段为养路段,改道班为工区。1952至1954年,组织“民工建勤”劳动工日数万个,采备养路砂砾,整修路基路面,使土路变为晴雨无阻的砂砾路面,行车时速提高到35至40公里。1956年2月,改养路段为公路段,革新养路工具,推广使用两柄刮砂板、畜力刮路耙、畜力刮路车等工具,处治泛浆、水毁、搓板、坑槽等路面,公路等级提高。1961年10月,酒泉公路总段成立,辖酒泉等4个公路段,1963年,恢复“民工建勤”制度,公路养护力量加强,处治水毁、泛浆路段42公里,铺筑松散保护层路面2公里。养护周期由原来的1至2天延长到3至4天。1966至1976年,“文革”期间,养护机构受到冲击,公路建设停顿,养护力量削弱。1969年,机构、人员逐步恢复,改造了旧路,发展了油路,新建了一批永久性桥涵,路状改善。1976年,酒泉公路段在甘新公路设置马营、清水、下河清、茅福地、茅庵河、丁家坝6个道班,有道工31人,管养道路111公里;在酒金公路设阍门、石河桥2个道班,有道工20人,管养道路40公里;在酒火公路设营房道班,有道工1人,管养道路14公里。1985年,总段机关设科室10个,职工86人。下辖工程队、筑路机械修配厂和7个公路段,有职工1268人。酒泉段下辖清水、下河清、茅福地、北大桥、阎门、石河桥、营房7个道班,有职工166人,其中道工119人,管养道路164公里。1991年,酒泉段下辖清水、下河清、茅福地、酒泉、阍门、石河桥6个道班,有职工175人,管养道路161公里,好路率为84.1%,公路两旁植树2.87万株,绿化标准路段17公里,下河清、茅福地等道班种植果树30亩,育苗23. 5亩,种苜蓿28亩,开荒造林100亩。酒泉公路段干线绿化和植树种草取得显著成绩,受到省交通厅和酒泉市的表彰奖励。
  县乡公路养护 1951年7月设县交通科,区、乡设交通委员会,管理县乡公路,农闲时抽调农村劳力进行公路整修和养护。1965年,实行“民工建勤”代表工,公社定线、大队定段、生产队定点的办法,使县乡公路得到常年养护。1973至1976年,在铧尖、下河清、泉湖、红山等乡建立养路道班8个,建勤代表工33人。1983年,道班增为17个,建勤代表工增为63人,拉运、撒铺养路砂料4354立方米,平整路肩、路面128万平方米,清理边沟长13万米,刮路1070万米。“民工建勤”投入劳动工日14万个和车工12.7万个,养护道路234.9公里,好路率为45.3%。1991年,道班增为19个,有养路工73人。“民工建勤”投入劳动工日23. 5万个和车工8.4万个,运铺养路砂石料30.53万立方米,养护道路212.5公里,好路率为82.3%,公路绿化里程达到170公里。1991年,酒泉市被省交通厅授予“全省民工建勤先进单位”称号。
  第六节 交通工具轿子 又称肩舆,为古老交通工具。分为客轿、花轿。客轿多由2人抬行,通常为有钱有势者代步之用。花轿多由4人肩抬,作迎娶新娘使用。民国时期轿子逐渐消失。
  独轮人推车 短途运输工具。木制车架,草编车帮车底,单轮,用人力推拉。多用于推小量物品和农村推土推粪。1958年后,将木轮改为滚珠轴承车轮。
  牛车 短途运输工具。木制车箱、车架、两侧装木轮2只,轮大箱小,有牛搭直牵和毛驴搭偏牵,称“大枯辘车”。解放前,为农村主要运输工具之一。1958年后,逐步淘汰。
  马车 解放前为城乡主要运输工具。分为木轮、铁轮、胶轮。用马、骡、骆驼等牲畜拖拉,有单套、双套、三套、四套之分。富户人家有制作精制,装饰华丽,专供乘人的铁轮轿车。1958年后,农村逐步使用胶轮大车(滚珠轴承)。1970年,农村胶轮大车2111辆。1986年,达到9232辆。1989年,减为6635辆。
  人力车 短途运输工具。分为两轮人力推拉与三轮脚踏。1952年引进架子车,主要用于农村短途运输。1958年,农村有架子车356辆。:1969年,增为10540辆。1985年,达到50922辆。1989年,减为46584辆。自行车,民国22年(1933)始有自行车,数量较少。解放后增多,至1991年,全市自行车达13.5万辆。
  机动车 机动三轮车,以汽油或柴油作燃料,用于少量货物运输和短途客运,近年增加较快。摩托车,出现于60年代,大多用于公务,80年代个人购车大量增加,1991年已达2800辆。拖拉机,1958年始有拖拉机,1969年大中型拖拉机达到28台,手扶拖拉机7台,80年代成为农村主要运输工具,1988年农村有大中型拖拉机905台,1991年减为552台;手扶拖拉机由1988年8207台,到1991年增为9155台。汽车,1991年达到2580辆。
  第七节 运输汉代以前,骆驼、驴、马用于运输。汉至北魏,马车、牛车成为军事征战和民间运输的主要工具。隋代,使用骆驼拉车。光绪三十三年(1907),酒泉出现汽车。民国24年(1935),酒泉开办汽车客货运输。民国28年(1939),推行胶轮大车。民国29年(1940),酒泉靠胶轮大车、铁木轮大车、骆驼和其他驮畜运送苏联援华抗日军用物资1947吨,数量仅次于兰州和武威。民国35年(1946),国民政府交通部公路总局在酒泉设运输分处,管辖河西11个运输站,有营运汽车124辆。民国38年(1949) 9月,酒泉有私营汽车27辆。
  1949年9月下旬,酒泉地区解放后,酒泉、玉门、安西3县和甘新公路沿线区、乡动员民工1600人抢修甘新公路,动员6820人参加支前运输,在1个月内组织畜力大车3419辆、驮畜332头,运送军粮1200万斤、面粉900万斤、草料200万斤,保证人民解放军顺利进军新疆。1949年11月,酒泉军管会接受酒泉运输分处等单位职工220余人,汽车99辆,柴油发电机、钻床等设备价值约百万元,组织人力整修公路,抢修车辆,为全面恢复公路运输创造了条件。
  国营运输 1951年1月,西北区运输总公司酒泉业务所成立。12月,改为甘肃省运输公司酒泉业务所,管理河西12个运输站,有营运汽车70余辆。1953年10月,甘肃省运输公司酒泉分公司成立,公司设股室6个、车队2个、汽修厂1个、运输站12个,有职工293人,汽车76辆,营运酒泉至兰州、哈密、敦煌等路线5条,长1667公里。1954年6月,改为甘肃省酒泉运输公司,设科室8个、车队4个、修理厂1个、运输站16个、代办站2个,职工911人,汽车168辆,1954年客运量15.92万人,货运量5.7万吨。1955年,省交通厅调入汽车300辆,为支援新建的天水运输公司,调出货车100辆,年底酒运司有营运汽车411辆,职工2000余人。1953至1957年,酒运司为玉门油矿东运石油28.8万吨,还承担了调入新疆支边人员与新疆、青海、西藏物资的运输。1958年6月,酒泉运输公司撤销,改为张掖交通运输管理局第一运输大队,有汽车120辆,职工547人,承担山丹至峡东客货运输。1960年,汽车增为146辆,完成货运量40. 8万吨,货物周转量300万吨公里。1961年10月,第一运输大队和酒泉市交通运输管理局、玉门市交管局合并成立泄泉运输公司,公司设科室10个、车队3个、车站10个,有客车6辆、货车180辆,承担酒泉专区的客货运输。1960年6至8月,组织公路交通部门音运汽车,驻酒部队、机关、企事业汽车129辆,赴平凉、天水调运救灾粮食8633吨。1960年12月至1961年5月,抽调公交部门营运汽车50辆,机关企事业汽车77辆,酒钢汽车139辆,部队汽车1000辆,共1266辆赴新疆伊宁、巴楚、喀什、英吉沙等地调运救灾粮食2.5万吨,为酒泉人民渡过饥荒做出了贡献。1963年2月,张掖汽车运输公司并入酒泉汽车运输公司,所属汽车88辆,职工163人,编为酒运司第四车队,仍驻张掖。1965年,将武辰汽车运输公司驻玉门东站支援酒钢的车队交酒运司。1965年,酒运司营运汽车增为253辆,线路增为26条,日发客车37个班次,客运量达81万人,货运量达38万吨,盈利75万元,扭转了连续两年亏损的局面。1967年6月至1968年,酒运司抽调40辆营运货车承担驻酒某部基建土石方及原材料50万吨的运输任务,保证了基建工程的需要。1970年2月,酒运司新组建第车队(原二车队1969年1月移交张掖地区),配备货车50辆。1975年11 )新建第五车队(原五车队1969年1月移交嘉峪关市),配备货车46辆。承安西双井子铁矿、金塔北山铅矿等矿石的运输。1976年,酒运司营运汽在为278辆,客运路线30余条,长1774公里,日运旅客4370人次,矿山专路线1254公里,主挂车车吨年产量5.22万吨公里。1981至1983年酒运司调货车100多辆,赴白龙江林区拉运木材。1983至1985年,酒运司抽调货 126辆,承担进藏物资的运输,完成货运量4.4万吨,货物周转量5476万公里。并采取更新车辆、跨区运输、新辟路线、增加客运班次等措施,扭亏增盈200多万元。1985年,公司设科室14个、车队4个(一车队、二车队驻酒泉,三车队驻敦煌,四车队驻玉门市)、汽车站8个,汽车265辆,职工1300人。
  酒运司一车队 原为甘肃省运输公司酒泉业务所一车队,1951年建立,驻酒泉汽车站。1953年10月,改为酒泉运输分公司一车队。1954年6月,改为酒泉运输公司一车队。1958年6月,改为张掖交通运输管理局第一运输大队一车队。1961年10月,改为酒泉运输公司一车队,日发客车20个班次,承担支农物资、进藏物资等运输。1986年,货车调出。1991年,有职工286人,营运客车68辆,日发客车96个班次,客运量154万人,旅客周转量15450万人公里,实现利润136万元。
  酒运司二车队 1978年重新组建,驻酒泉城西,有职工240人,营运货车90辆,承担河西堡、金塔等地矿石,酒泉火车站下站物资,白龙江林区木材外运等任务。1984至1986年,进入青海格尔木,承运援藏物资。1986年为酒钢等企业运送煤炭、矿石。1990年货运量3.8万吨,货物周转量1100万吨公里。1991年亏损12万元。
  酒泉市汽车运输公司 原为酒泉县汽车队,建于1958年8月,由张掖交通运输管理局第一运输大队支援货车16辆、客车2辆,职工28人。1958年9月,汽车队与县胶车、搬运、驼运3个运输合作社、公路段合并,组成酒泉县交通运输公司。12月改为酒泉市(地级)交通运输管理局汽车队。1960年,省交通厅调拨汽车30辆,营运汽车增为88辆。1961年10月,市交管局撤销,汽车队人员与车辆大部调入酒泉汽车运输公司。1962年3月,从城建局、砖瓦厂、搬运队抽调汽车6辆,人员28名,组成酒泉县汽车运输组,承办酒泉至火车站客运业务,1963年,新增汽车2辆,抽调人员13名,充实县汽车运输组。1963年10月,改为汽车运输队。1964年8月至1967年,新增汽车8辆,机械厂修理车间并入汽车队,财政拨款5万元,修建房屋53间,增加酒泉至怀茂的客运业务。1969年,汽车队有职工48人,货车11辆、客车8辆,完成客运量2.41万人、货运量1.5万吨,盈利10万元。1976年,汽车增为26辆,(其中轿车9辆),客运路线增为15条,客运量增为68.3万人,货运量增为2.4万吨,1986年,改为酒泉市汽车运输公司,并逐步调整为以客运为主。1991年,有职工191人,客车增为48辆,日发客车56个班次,完成客运量149万人,旅客周转量7842万人公里,运输收入352万元,利润31万元,上交税金12万元。
  玉门油矿酒泉运输处 1953年10月成立,驻酒泉城南石油新村,有汽车497辆。1954年,汽车增为810辆。1957年,车辆达到1153辆,承担玉门油矿成品油和原油东运任务。1957年,兰新铁路通车玉门,石油东运由铁路承担。1958年,玉门油矿酒泉运输处迁驻敦煌,车辆、人员全部从酒泉调出。1953至1957年,玉门油矿酒泉运输处、酒泉运输公司等共完成石油东运72.68万吨。
  集体所有制运输 1956年3月至1957年2月,对从事胶轮大车、驴拉车、驮运、搬运等私营运输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组织起运输合作社3个,入社人员601人、股金28.4万元、胶轮大车124辆、驴拉车115辆、人力架子车236辆、骡马247头、骆驼803峰、毛驴182头。用积累添置汽车、三轮机动车、胶轮大车、牲畜等,使运输能力逐步扩大。1958年9月,3个运输社合并,转为地方国营酒泉搬运公司。1963年7月,搬运公司撤销,恢复为集体所有制性质的胶车社。1966年,改为运输合作社,增购货运汽车7辆,由人力、畜力运输转为机动车辆运输,完成货运量22万吨,比1956年增加10倍,运输收入63万元,比1956年增加2.7倍。1971年,扩建为石棉制品厂,兼营汽车运输,保留运输合作社名称。1991年,有职工274人,固定资产原值达300万元,自有奖金60万元,营运汽车5辆,自用汽车3辆,石棉制品工业产值530万元,运输收入17万元,上交税金11万元,利润12万元。
  私营与个体运输 1951年9月,对注册的私营汽车27辆,由酒泉运输联合管理支会实行统一管理。1953年酒泉私营汽车队成立,有汽车27辆。1955年初,改为甘肃省私营汽车6队,参加石油东运。6月,调武威运盐,再未返酒。1980年,有个体运输业户1户,营业收入0.3万元。1980年后,黄泥堡乡农民罗世忠、西峰乡农民黄积财购轿车各1辆,从事客运业务,劳动个体运输业逐步发展。1985年,个体运输汽车达160辆,其中大中型货车152辆,小型货车2辆,客车6辆。
  民间运输 1950至1952年,参加营运的胶轮大车100多辆、人力车200多辆,年货运量9.6万吨,货物周转量92万吨公里。1953至1957年,参加营运的胶轮大车145辆,人力车300多辆,年货运量12万吨,货物周转量120万吨公里。1959至1968年,参加营运的胶轮大车保持在100辆至180辆,年货运量10万吨左右。1969至1973年,民运车辆减少为30至80辆,年货运量为10至17万吨。1974年后,拖拉机运输兴起,传统的畜力、人力运输工具被淘汰。
  出租汽车 1985年18辆,1991年增为24辆。
  公路运输 旅客发送量1975年为62万人,1985年为190万人,1991年达到480万人。货物发送量1975年为24万吨,1985年为118万吨,1991年降为92万吨,第八节 交通管理民国30年(1941) 3月,西北公路管理处在酒泉设交通管理站。民国35年(1946) 4月,改为第七区公路工程管理局酒泉交通管理站。民国36年(1947) 1月,设酒泉汽车监理所,7月改为车辆监理所。开展安全管理、养路费征收,车辆检验、考发驾驶执照等业务。
  1950年4月,西北公路局在酒泉设立交通管理站,编制6人。1950年11月,酒泉汽车监理所成立,编制4人。从1951年起,汽车监理所和交通管理站进行汽车年检审验和驾驶员考核,建立行车管理、定点检查制度,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制定安全措施,纠正驾驶人员违章行为等工作。1956年7月,交通管理站与公路段合并。1958年6月,酒泉汽车监理所迁张掖,酒泉汽车监理工作由玉门市汽车监理所承办。1961年11月,撤销玉门市汽车监理所,恢复酒泉汽车监理所,交通管理站与公路段分设,改由监理所领导。恢复了对车辆和对驾驶员年检审验,对1958年以后考取驾驶执照的驾驶员进行复考.建立了路检、路查、行车登记制度和车辆、驾驶员档案,对各种违章行为给予严肃处理。1965年,酒泉汽车监理所辖酒泉等6个交通管理站,有职工29人,通过安全评比,百日无事故等活动,公路交通安全状况逐步改善,机动车肇事次数,由1958年219次,到1965年减为68次,伤亡人数由66人减为32人,经济损失由8.44万元减为3.26万元。1966年底,因“文化大革命”开始,年检审验、驾驶员考核等项工作停止。1969年后,逐步恢复行车登记制度、机动车和驾驶员年检审验等工作。1976年,酒泉汽车监理所辖酒泉等8个管理站,有职工56人,通过贯彻执行新颁布的交通管理规则和对交通安全工作的整顿,使一度混乱的交通秩序,有了明显好转,平均每百辆机动车肇事由1969年3.3次,降为2次;死伤人数由0.49人,降为0.23人;经济损失由1928元,增为3254元。1978年9月,酒泉汽车监理所改为酒泉交通监理所,管理站改为交通监理站。1984年,酒泉地区农机监理所与各县市农机监理站成立,农机监理从汽车监理业务中分出,实行专门管理。1985年,酒泉交通监理所辖酒泉等7个交通监理站,职工85人。路检、路查车辆3. 98万辆次,纠正违章4139件,安全宣传18.77万人次。1987年8月,交通管理划归公安部门。1991年,由酒泉市交通警察队审验汽车驾驶员4500人次,培训驾驶员300人次。由农机监理站检验拖拉机8329台,审验拖拉机驾驶员7716人,换发驾驶证7610个,安全宣传5700人次。
  养路费征收 1961年,酒泉汽车监理所征收养路费227万元。1963年5月,汽车养路费由月吨45元,提为50元;畜力车月吨7.2元;机关、团体、学校车辆,按月减半计征。1964年,征收养路费363万元。1966年1月,汽车征费由月吨50元,提为60元;畜力车月吨仍为7.2元;按次征费的汽车,每次(4天)每吨征费10元,超过4天按增加1次计算;公交部门的营运汽车按营运收入的10%征费;参加营运的农业胶轮拖拉机,按每月营运收入总额10%中的40%征费;非农业胶轮拖拉机,按月吨60元征费。1970年,征收养路费338万元。1971年,养路费实行“一年一定,超收分成”(50%)的办法,征收工作加强,在费率、费额未变的情况下,每辆机动车征收的养路费由1970年1226元,1974年增为1607元,每辆增收381元。1974年,征收养路费379万元,比1970年增加41万元。1975年,取消超收分成办法,费率提高,汽车每月每吨70元,挂车35元,拖拉机、机动板车每月每吨30元,畜力车大套每月4元,小套2元。1976年,征收养路费597万元,比1974年增218万元。1985年2月,费率再次调高,交通部门营运车辆、出租汽车,每月按营运收入13%征费;企事业车辆、个体和联营车辆、交通部门非营运车辆,按月吨计征,汽车月吨征费95元,挂车月吨征费45元;机动板车、拖拉机月吨征费36元;畜力车大套每月征费5元;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学校自用汽车、拖拉机按月减半计征。1985年,征收养路费1405万元,比1976年增808万元。1991年,由酒泉养路费征稽所征收养路费1014万元。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酒泉市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

全书采用了篇、章、节的体例,分为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和正文四十五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事业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录了酒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

阅读

相关人物

左宗棠
相关人物
阿古柏
相关人物
罗世忠
相关人物
黄积财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兰州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玉门
相关地名
金塔
相关地名
新疆
相关地名
嘉峪关
相关地名
西沟
相关地名
鸳鸯池
相关地名
酒泉市
相关地名
马营
相关地名
清水
相关地名
茅福地
相关地名
茅庵河
相关地名
丁家坝
相关地名
下河清
相关地名
红山乡
相关地名
哈密
相关地名
敦煌
相关地名
青海
相关地名
西藏
相关地名
山丹
相关地名
峡东
相关地名
酒泉专区
相关地名
平凉
相关地名
天水
相关地名
伊宁
相关地名
巴楚
相关地名
喀什
相关地名
英吉沙
相关地名
张掖
相关地名
张掖地区
相关地名
嘉峪关市
相关地名
武威
相关地名
黄泥堡乡
相关地名
西峰乡
相关地名
玉门市
相关地名
银达
相关地名
怀茂
相关地名
果园
相关地名
西峰
相关地名
泉湖
相关地名
新城
相关地名
西坝
相关地名
中渠
相关地名
铧尖
相关地名
红山
相关地名
肃南
相关地名
清水公路
相关地名
东洞
相关地名
下河清乡
相关地名
上寨
相关地名
黄泥堡
相关地名
漫水滩
相关地名
金佛寺
相关地名
三墩
相关地名
柴达木
相关地名
长安
相关地名
河西
相关地名
额济纳旗
相关地名
八圪塄
相关地名
玉门镇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甘新驿道
相关作品
甘漠大道
相关作品
甘新公路
相关作品
酒金公路
相关作品
金公路
相关作品
312国道
相关作品
214省道
相关作品
黄泥堡公路
相关作品
酒泉火车站
相关作品
楚坝桥
相关作品
南门桥
相关作品
公济桥
相关作品
清水桥
相关作品
天生桥
相关作品
晋恩桥
相关作品
红桥
相关作品
大桥
相关作品
永固桥
相关作品
马营河桥
相关作品
中截河桥
相关作品
野猪沟桥
相关作品
茅庵河桥
相关作品
北大河桥
相关作品
临水河桥
相关作品
中渠河桥
相关作品
丰乐河桥
相关作品
桶灌河桥
相关作品
东洞白沙河桥
相关作品
红山河桥
相关作品
酒泉公路
相关作品
石河桥
相关作品
北大桥
相关作品
酒火公路
相关作品
轿子
相关作品
独轮人推车
相关作品
牛车
相关作品
马车
相关作品
人力车
相关作品
机动车
相关作品
胶轮大车
相关作品
拖拉机
相关作品
出租汽车
相关作品
畜力车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星星峡
相关实物
镜铁山
相关实物
黑山湖
相关实物
讨赖河
相关实物
祁连山
相关实物
清水河
相关实物
北大河
相关实物
白龙江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