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业合作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0207
颗粒名称: 手工业合作化
分类号: F127.42
页数: 2
页码: 177-178
摘要: 介绍了酒泉的手工业合作化情况。
关键词: 甘肃省 酒泉市 地方经济

内容

手工业合作化
  1952年6月,由尚秀俊等发起成立铁木器生产合作社,入社38人,年末完成产值3万元。1953年入社人员增至48人,完成产值9万元。1954年,建立缝纫、煤炭等合作社(组)14个,年末合作社(组)达到15个,入社人员增为258人,产值增为48万元。1955年,建立制鞋、自行车修理等合作社(组)7个,年末合作社(组)达到22个,入社人员增为698人,产值增为114万元。1956年,建立织蓆、制毡等合作社(组)13个,年末合作社(组)达到35个,参加社(组)的户数达到744户,占手工业总户数941户的79%,入社(组)人数达到1721人,占手工业总人数1918人的90%,入社(组)资金达到439万元,占手工业资金总额的93%,实现对分散经营小生产者的合作化。1957年合作社(组)调整为31个,从业人员2035人,产值581万元,比1956年增44万元。1958年,城市手工业合作社(组)转为地方国营工业,农村建立公社工业(集体所有制)19个,从业人员719人,产值223万元。1959年,新增街道工业14个,公社工业增为40个,共有从业人员1760人,产值419万元。1960年,集体所有制工业调整为36个(其中街道工业8个、公社工业28个),从业人员1709人,产值511万元。1961年,恢复手工业合作企业14个,集体所有制工业调整为19个(其中街道工业7个、公社工业12个),共有从业人员1590人,产值141万元。1962年手工业合作企业增为21个,街道工业调整为1个。公社工业停办,从业人员减为834人,产值151万元。1963年以后,手工业合作企业稳定在20个左右,从业人员保持在1100人上下,并逐步发展为门类众多,用现代技术装备的二轻工业。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酒泉市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

全书采用了篇、章、节的体例,分为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和正文四十五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事业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录了酒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

阅读

相关人物

尚秀俊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甘肃省
相关地名
酒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