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自然灾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0167
颗粒名称: 第六章 自然灾害
分类号: X432.42
页数: 7
页码: 142-148
摘要: 介绍酒泉的自然灾害,包括:旱灾、虫灾、水灾等7节。
关键词: 甘肃省 酒泉市 自然灾害

内容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旱 灾
  西晋 泰始六年(270) 5月,河西旱,民饥。
  北魏 太和二十年(496) 6月,河西大旱,民饥。
  唐 开元十四年(726) 秋旱,民饥。
  五代后晋 天福七年(942) 大旱,死者甚多。
  宋 大观四年(1110) 3至9月无雨,牛羊无所食。
  宋 绍兴三十一年(1161) 旱,民饥。
  宋 淳熙三年(1176) 7月,旱,民饥。
  元 中统三年(1262) 闰9月,旱,缺粮。
  元 至元三十年(1293) 6月,旱,米价腾贵。
  元 元贞元年(1295) 6月,旱。
  元 皇庆二年(1313) 3月,旱。
  元 延祐三年(1316) 10月,旱。
  元 至治二年(1322) 3月,河西诸县旱,民饥。
  明 天顺元年(1457) 甘肃诸府、卫夏旱,民饥。
  明 成化二十年(1484) 肃州等处大旱,民大饥。
  明 弘治十八年(1505) 肃州大旱,民饥。
  明 正德三年(1508) 肃州大旱,民饥。
  明 万历四十四年(1616) 甘肃全省大旱,民饥。
  清 顺治九年(1652) 受旱抛荒,民饥。
  清 康熙四年(1665) 肃州等地旱,禾歉收。
  清 康熙二十九年(1690) 甘肃全省旱,民饥。
  清 康熙四十二年(1703) 肃州旱,民饥。
  清 雍正十三年(1735) 全省大旱,民饥。
  清 乾隆二十一年(1756) 大旱,麦无收。
  清 乾隆三十三年(1768) 全省旱,民饥。
  清 嘉庆六年(1801) 河西各县夏秋均旱,民甚饥。
  清 同治七年(1868) 河西各县大旱,民大饥。
  清 宣统元年(1909) 河西大旱,民大饥。
  民国13年(1924) 春至夏河西大旱,民甚饥。
  民国17年(1928) 春夏大旱,民大饥。
  民国18年(1929) 全省大旱,民大饥。
  民国21年(1932) 酒泉等44县大旱,收成大减。
  民国22年(1933) 酒泉等16县大旱,田禾枯死。
  民国25年(1936) 酒泉等县春夏大旱,逃亡者甚众。
  民国26年(1937) 全省旱,民大饥。
  民国27年(1938) 酒泉等45县旱,民饥。
  民国30年(1941) 酒泉等6县旱,民饥。
  民国31年(1942) 酒泉等县旱,民饥。
  民国36年(1947) 全省旱,收成大减。
  1953年 夏旱,伴有水灾,受灾农田7.28万亩。
  1954年,夏旱,伴有水灾,受灾农田5. 18万亩,粮食减产166万公斤。
  1957年,夏旱,伴有虫、风灾和霜冻,受灾农田9. 23万亩,粮减产1512万公斤。
  1959年,夏旱,伴有虫、风等灾,受灾农田11.8万亩,粮减产1808万公斤。
  1960年,夏旱,伴有虫、风等灾,受灾农田9. 1万亩,粮减产2130万公斤。
  1961年,夏旱,伴有虫、风和霜冻,受灾农田9. 95万亩,粮减产243万公斤。
  1962年,夏旱,伴有虫、风和霜冻,受灾农田8. 18万亩,粮减产245万公斤。
  1968年,夏旱,伴有虫灾,受灾农田7.56万亩,粮减产980万公斤。
  1971年,夏旱,受灾农田6. 6万亩。
  1975年,夏旱,受灾农田6.43万亩,粮减产131万公斤。
  1979年,夏旱,伴有风、虫、雹、水等灾,受灾农田15. 24万亩,粮减产694万公斤。
  1981年,夏旱,伴有风、虫、水等灾,受灾农田20. 74万亩,粮减产3052万公斤。
  1985年,夏旱,伴有风、虫和霜冻,受灾农田20. 74万亩,粮减产526万公斤。
  1986年,夏旱,伴有风、虫、水灾,受灾农田10万亩,粮减产463万公斤。
  第二节 虫 灾
  西汉 太初元年(前104),夏,蝗伤禾。
  东汉 建武二十九年(53), 4月,蝗伤禾。
  东汉 永平四年(61),大蝗伤禾甚。
  唐 永徽元年(650),河西蝗成灾。
  唐 仪凤元年(676),河西蝗伤禾。
  唐 贞元元年(785),蝗伤禾。
  五代后晋 天福七年(942),蝗伤禾。
  宋 淳熙三年(1176),大蝗起,禾稼殆尽。
  明 弘治三年(1490),大蝗为害甚重,减免税赋。
  明 嘉靖十三年(1534),蝗大起,伤禾甚。
  明 嘉靖三十二年(1553),大蝗起,禾苗殆尽。
  民国18年(1929),全省遭虫灾,民饥。
  民国36年(1947),全省遭虫灾,伴有旱、雹等灾,民饥。
  1957年、1959年、1960年、1961 年、1962年、1968年、1979 年、1981年、1985年、1986年遭虫灾,粮食减产。
  第三节 水 灾
  唐 开元十四年(726),秋,肃州等50州暴雨成灾。
  明 正德十二年(1517), 5月,大雨雹,平地水深3尺。
  明 嘉靖三十年(1551),秋,肃州大雨,漂民房,死狱囚7人。
  明 万历三十二年(1604) 5至6月,肃州大水沸腾,漂流大木无数。
  清 顺治九年(1652),山洪暴发,水淹沙压地亩无数。
  清 雍正十三年(1735),肃州等处大水为患。
  清 道光七年(1827),肃州大暴雨,洪水成灾。
  民国17年(1928),阴雨连绵,山洪暴发,冲没田地、房屋。
  民国18年(1929),洪水成灾。
  民国26年(1937),洪水成灾,冲毁城东大桥。
  民国27年(1938),洪水成灾,东大桥再次被冲毁。
  民国34年(1945),洪水成灾,损失颇重。
  民国36年(1947),洪水成灾。
  1953年,秋,洪水成灾。
  1954年,秋,洪水成灾。
  1971年,7月9日,红山河猛降暴雨,红岭水库垮坝,死35人,损失48. 41万元。
  1979年,6月下旬,降暴雨3次,伴冰雹,死3人,城乡损失813万元。
  1981年,7月31日至8月6日,连降7天大雨,部分地区洪水成灾。
  1986年,7月3日沿山降暴雨,黄草坝、榆林坝水库垮坝,死2人,损失283. 9万元。
  第四节 风 灾
  明 正德十六年(1521) 12月,狂风为灾,毁坏房屋、树木无数。
  明 万历三十六年(1608)1月,狂风逾月,毁树木无数。
  清 道光六年(1826) 5月,黄雾漫天,烈风拔木。
  清 咸丰二年(1852) 5月,狂风大作,拔木近千株。
  民国23年(1934),大风狂作,飞沙走石,成灾甚重。
  民国26年(1937),狂风为灾。
  民国27年(1938),狂风为灾。
  民国36年(1947),狂风为灾。
  1955年8月13日,大风毁麦田1500亩及房屋和树木。1957年、1959年、1960年、1961 年、1962年、1971 年、1979 年、1981年、1985年、1986年遭风灾,粮食减产。
  第五节 霜 冻
  唐 开元十四年(726),秋遭霜冻,伤禾。
  清 乾隆二十一年(1756),霜冻,伤禾。
  民国18年(1929),霜冻,伤禾。
  民国26年(1937),霜冻,伤禾甚重。
  民国27年(1938),霜冻,伤禾重。
  民国31年(1942),霜冻,伤禾。
  1957 年、1959年、1960年、1961 年、1962年、1979 年、1981 年、1985年遭霜冻,粮食减产。
  第六节 雹 灾
  东汉 延光元年(122) 4月,降冰雹大如鸡蛋小如枣,杀伤禾苗。
  元 延祐六年(1319) 6月,河西雹成灾。
  明 正德十二年(1517) 5月,大雨雹,伤禾,民有击死者。
  清 乾隆四年(1739),雨雹成灾,杀禾歉收。
  清 乾隆二十一年(1756),雹成灾,小麦无收。
  清 光绪十六年(1890),雹成灾,打伤禾苗。
  民国13年(1924)秋,冰雹打毁田禾、树木。
  民国17年(1928)夏,冰雹成灾,打伤禾苗。
  民国18年(1929),冰雹成灾,伤禾歉收。
  民国26年(1937),雹成灾,伤禾歉收。
  民国27年(1938),雹成灾,毁禾甚重。
  民国34年(1945),冰雹打毁禾苗,损失甚重。
  民国36年(1947),雹成灾,打伤禾苗。
  1979年6月22日,猛降冰雹,大如杏,5970公顷农田受灾。
  另 明弘治十六年(1503) 4月,晨降大雾,咫尺不辩人物。
  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 2月初2,降大雪,深丈余,禽畜死者无数。
  第七节 地 震
  东汉 光和三年(180) 表氏(今高台)西北地震80余次,官寺、民舍皆倾。
  北魏 大同十年(544) 11月,河西地震陷,有火光出。
  唐 至德元年(756) 11月1日,河西地震,酒泉尤重,地裂陷,坏庐舍。
  唐 大中三年(849) 10月,地大震,房舍有损。
  宋 绍兴十三年(1143) 3月,河西地裂,泉涌出黑沙,逾月不止。
  明 弘治八年(1495) 3月,地震有声;8月,又地震。
  明 弘治九年(1496) 4月,地震。
  明 弘治十三年(1500) 9月,地震。
  明 正德元年(1506) 10月,地震。
  明 正德十一年(1516) 11月,地震有声。
  明 嘉靖十九年(154。)4月,地震。
  明 嘉靖二十年(1541) 6月,地震。
  明 嘉靖二十五年(1546) 4月10日,地震,有声如雷,大树皆枯。
  明 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9月,地震。
  明 嘉靖二十九年(1550) 12月,甲戌夜,地震。
  明 嘉靖三十三年(1554) 3月,地震。
  明 嘉靖三十五年(1556)冬,地震。
  明 嘉靖三十六年(1557) 10月15日,地震。
  明 嘉靖三十九年(1560) 7月,地震有声。
  明 万历十九年(1591) 7月,地震。
  明 万历二十年(1592) 12月,地震。
  明 万历二十二年(1594) 3月,地震;6月,又震。
  明 万历三十六年(1608) 6月11日夜,地大震,死840余人。
  明 崇祯十四年(1641) 5月,地震。
  清 乾隆五十年(1785) 3月10日,地震,民房倒塌10数间。
  明 同治十二年(1873) 1月26日黎明,地震。
  清 光绪三十年(1904) 8月21日丑时,地震,损失甚重。
  民国 9年(1920) 12月16日晚7时,地震。
  民国 16年(1927) 4月23日上午5时,全省地大震,酒泉房屋有损。
  民国 21年(1932) 12月25日8时,地震,房屋倒塌,伤数人。
  民国 23年(1934) 10月6日,地震。
  1954年,地震,窗房发响,屋内器物摆动,人惊逃屋外。
  1956年10月27日8时,发生4. 75级地震,老朽房屋倒塌。
  1962年8月1日23时,金塔发生5级地震,酒泉有震感。
  1974年9月29日10时,金佛寺一带发生4. 3级地震。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酒泉市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

全书采用了篇、章、节的体例,分为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和正文四十五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事业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录了酒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

阅读

相关地名

甘肃省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河西
相关地名
肃州
相关地名
表氏
相关地名
高台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黄草坝水库
相关作品
榆林坝水库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东大桥
相关实物
红山河
相关实物
沿山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