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酒泉市志》 图书
唯一号: 292220020220000041
颗粒名称: 1966年
分类号: K294.23
页数: 2
页码: 50-51
摘要: 记述了1966年在酒泉发生的大事件。
关键词: 地方志 市志 甘肃省 酒泉市

内容

1966年
  2月18至22日,酒泉县委召开民兵工作会议,出席600人,传达西北地区民兵工作会议精神,交流经验,举行民兵军事汇报表演,表彰民兵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组建民兵师。
  2月22日,酒泉县委在“四清”运动后期,制定精简机构方案,经“四清”工作团批准,县级机关由36个,撤并为22个,人员编制由429人减为281人,紧缩编制148人,用于充实基层。
  2月26日,在讨赖河南干渠隧洞施工中,因侧墙倒塌,上坝营尔民工夏尚拓不幸牺牲。
  3月,酒泉县怀茂公社六分大队,新城公社泥沟大队发生人畜共患的布鲁氏杆菌疾,随即组织医疗人员到现场防治。
  4月,酒泉县阶级教育展览馆建成,投入使用。
  5月22至26日,酒泉县召开第二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参加620人,选举产生酒泉县贫下中农协会,选举出席省贫下中农代表大会代表。
  5月中旬,中共中央总书记邓小平,由西北局书记刘澜涛、甘肃省委第一书记汪锋陪同,到酒泉视察。
  6月,酒泉地委派工作组进入酒中和酒师,酒泉县委派工作组进入酒泉一中开展文化大革命,7月派到学校的工作组全部撤出。7月25日,酒泉县委召开为期9天的学习毛泽东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听取有关报告,交流学习经验,把学习毛泽东著作的群众运动推向新阶段。
  8月8日,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各学校开始组织红卫兵,佩戴红袖章,停止上课,走出学校冲向社会进行大串联。
  8月23日,《甘肃日报》刊登首都红卫兵向所谓“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猛烈开火的消息。甘肃各地开始了横扫“四旧”活动,许多文物古迹遭破坏,许多商店、学校、公社被改换名称。
  9月18日,毛泽东等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接见串联到京的百万红卫兵和师生。酒泉各学校师生集会庆祝,逐步掀起了红卫兵运动和“革命大串联”活动。
  10月29日,酒泉县委、县人委在泉湖公社沙滩大队召开现场会议,参加800多人,历时4天,学习交流沙滩五队等改造盐碱地、空崖地和养猪积肥的经验。
  11月7日,酒泉18个公社,除果园、丰乐2社外,16个公社的名称改为带有革命化色彩的名称。
  是年,为支援越南南方人民抗美斗争,新城林场工人王德贵向越南南方捐粮票140斤、现金200元;大黄沟煤矿工人张魁元也捐现金1000元。越南南方驻中国代表团给他们发来了感谢信。

知识出处

酒泉市志

《酒泉市志》

出版者:兰州大学

全书采用了篇、章、节的体例,分为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和正文四十五篇,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事业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录了酒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和时代变革。

阅读

相关人物

夏尚拓
相关人物
邓小平
相关人物
刘澜涛
相关人物
汪锋
相关人物
毛泽东
相关人物
王德贵
相关人物
张魁元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酒泉县委
相关机构
西北局
相关机构
甘肃省委
相关机构
新城林场
相关机构
大黄沟煤矿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酒泉县
相关地名
酒泉
相关地名
甘肃
相关地名
北京
相关地名
越南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讨赖河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