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河

知识类型: 实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唯一号: 292136020220000016
实物名称: 洪水河
文件路径: 2921/01/object/PDF/2921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341.pdf
类型: 河流
分类号: P942.437.7
主题词: 中国-自然地理-河流

实物简介

位于民乐县境中南部,由南向北穿行。〔汉〕名氏水,〔魏〕〔晋〕称“元川”,〔唐〕为“金山河”,亦名“大河”。〔元〕时于大河口老金山下筑关,称“西水关”,故又称“西水河”。〔明〕时甘州巡抚唐泽因其山谷土石皆赤,色如渥丹,而易名为“洪水大河”,俗称“洪水河”。发源于祁连山龙孔岭北坡,源头东起卡登山,西至青羊沟大坂。两岸支流有刺疙瘩、石灰窑、杂尕峡、东道流、西道流、大长湖、正南沟等。由西南向东北流至双树寺出山转向西北,纳玉带河、山城子河,经民乐县城西直至石岗墩滩的干柴墩,与大、小都麻、海潮坝等河汇流为九龙江,在太平堡汇入山丹河。全长80余公里,年径流量1.39亿立方米(含玉带河0.08亿、山城子河0.11亿),出山口以上流域面积680平方公里。 上源有冰川面积3.12平方公里,河源山峭、沟深、坡陡,有少量植被,前山有稀疏灌木分布,山岩多为赤色,易于侵蚀,遇大雨则泥沙俱下,产生赤色洪流。出山后10余公里,河道深切,形成峡谷。洪水河从县城以下古有九大坝引水灌溉。东侧之玉带河、西侧之山城子河亦单独引入渠道灌田,清朝灌溉总面积8万余亩;〔民国〕后期不足4万亩。50年代合并洪水六大坝,改建为益民干渠,70年代建成双树寺水库,玉带河兴修益得渠、山城河兴建鹿沟渠,灌溉面积今已发展至20余万亩。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