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城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唯一号: 292135020220000879
作品名称: 明长城
其他名称: 边墙
文件路径: 2921/01/object/PDF/2921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638.pdf
分类: 遗址
创建时间: 明朝
分类号: K928.77
主题词: 城墙-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明朝长城又叫“边墙”。山丹、张掖、临泽、高台县(市)境内均有遗存,总长约282.7公里,大都为黄土板筑的墙、烽火台(又名“随墙墩”)、障构成。墙基宽约4米,高约4~5米,墩台底边长8~12米,高10米左右。〔明〕长城的走向和〔汉〕长城相同,在〔汉〕基垣南侧,相距约10~150米,平行延伸,在山丹境内长98.5公里,现存82公里。烽火台(随墙墩)64座。由山丹、张掖交界处的耀牌谷上张掖东大山,利用高山悬崖自然地势,经东山寺口向西北延伸到平山湖乡,向西经平易折转向南过人祖口,向西经靖安乡北入临泽县小口子山谷;依黑河北岸经板桥、平川、三坝、四坝,由贾家墩进入高台县境;循黑河岸经罗城,跨黑河过盐池村,向西北延伸至杨家并土畦墩,进入酒泉市。〔明〕长城在高台县境遗存墙垣12处,长22.1公里。 明王朝建政后的100多年中,朝廷对长城的修筑主要在榆林以东;甘肃镇由金城(兰州)至嘉峪关1000公里之内的长城修筑是在成化元年至二十三年(1465~1487年)以后。成化以前,甘肃镇的军事防御工事主要还是利用汉朝长城。为便于屯兵拒守,在〔汉〕长城里侧(即南侧)约1公里地左右,东西相距10~20公里左右添筑一坞堡驻扎守兵。这种防御设施在山丹境内残存5处。区内〔明〕长城主要是从嘉靖(1522—1566年)中期、隆庆年间(1567~1572年)到万历(1573~1619年)前期约40年中修成。其中几经高山悬崖、深沟大谷之处并未筑墙,而是仿汉朝法,“因山为塞”或“各设壕堑”或“崖柞叠水”。张掖境内45公里基本上利用山险未筑墙,只是在山口险要处设有关隘驻守。由北大山入临泽至板桥一段仍以山险为障筑墙较少。张掖境内,惟高台盐池一段,因沼泽地原因,〔明〕长城未沿〔汉〕长城里侧修筑,而是在〔汉〕长城以北约5公里依地形挖壕筑墩或筑墙。 区内长城还发现一批重要文物,有修筑长城遗留的石杵、石夯;1962年在高台县六坝段长城出土明朝《兵守炮号令》一份,白麻纸木刻板印,长35.7厘米,宽20.4厘米,中为号令全文,4项8行,4周为火焰纹。号令规定:边防营寨发现10名以下敌兵,白天烧柴烟两堆,放炮1个;夜晚举火1把,放炮1个。若发现20~30名敌兵,白天烧烟柴2堆,放炮2个;夜晚举火2把,放炮2个。若发现百骑以上敌兵,白天放柴烟3堆,放炮3个;夜晚举火把3把,放炮3个。若发现敌兵千骑以上,烟柴火炮相连不断,同时“沿塘填传火票1张”,迅速向上级禀报。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