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科干渠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唯一号: 292135020220000704
作品名称: 盈科干渠
文件路径: 2921/01/object/PDF/2921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912.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TV61
主题词: 水利枢纽-水利工程

作品简介

盈科干渠位于张掖市西南,从黑河东总干渠引水至上秦乡四角墩,全长25.2公里。灌区辖小满、新墩、长安、党寨、梁家墩、廿里堡、上秦7个乡及东园镇、地区农科所等单位,灌溉面积20余万亩。 1951年开始黑河总口改建,合渠并坝、裁弯取直、疏通渠道。1958年初拟盈科干渠总体规划,改建土渠。70年代建设、衬砌渠道,干渠下游辅以打井提灌。80年代开始,先后建成干渠1条,长25.2公里;分干渠2条,长14.9公里;支渠25条,长124.5公里。灌溉面积由1949年的7万亩发展到19.86万亩。灌区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是“金张掖”的精华地带。盈科干渠第一次改建于1951年,动员2000多人进行合渠并坝、清淤疏渠整治工作,将盈科、大小古浪渠并入东干渠,缩短渠线10公里。齐家渠由盈科渠下段分水,大官、永利渠也并入东干渠。城北三渠,称为“中三渠”,上游并为1条干渠,缩短渠线5公里,整治工程是年完成,扩大灌溉面积2万多亩。1958年进行第二次改建,将中3渠并入盈科渠,由东总干渠从张家寨统一分水,对盈科干渠上段11.5公里改用卵石干砌,修建节制分水闸9座,灌溉面积扩大到13万亩。1973年进行第三次改建,干渠重新选线,全长25.1公里,设计流量每秒25立方米,渠底采用浆砌石衬砌,渠坡上段为浆砌石衬砌,中下段为混凝土预制板衬砌,修建筑物87座,于1975年竣工,国家投资200万元。改建后扩大灌溉面积5.4万亩。干渠下段汪家堡村附近有1.2公里,渠身经过亚黏土地带,挖方较深,农田回归水无法排除,冻胀滑坡严重,阴坡更甚,渠岸坍塌,屡修屡坏。1989年再次改建,采取加厚垫层,预留排水孔等措施,观察运行。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