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崖引水渠与马营干渠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唯一号: 292135020220000682
作品名称: 白石崖引水渠与马营干渠
文件路径: 2921/01/object/PDF/2921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907.pdf
分类: 建筑
创建时间: 1966年
分类号: TV61
主题词: 水利枢纽-水利工程

作品简介

白石崖引水渠与马营干渠是上引下灌密切相关的引灌渠道。上游为白石崖河,中游为马营河。早在〔明〕〔清〕时期就多次疏浚白石崖引水渠,给马营河输水。1950年以来,曾多次兴修这一引水工程,在李桥水库几度兴建加固的同时,水库以下相继建成马营总干渠、东西干渠和东一分干渠。在水库以上有头、二、三坝渠,浇灌花寨子、大马营乡农田;以下灌区辖李桥、位奇、陈户、清泉4乡和国营山丹农场等单位,灌溉面积12.5万亩。1956年3~7月,工程由张掖专署水利局勘测设计,山丹县组织施工,用红胶泥、胡麻草、干砌石衬砌31.4公里,引水流量每秒5.5立方米,并建成临时性渠首及其他建筑物17座。经过6年的运行,因原设计纵坡大、断面小,不少渠段被冲毁。1962年山丹县申请另建引水渠,1964年省水利厅、专署水利局分段进行勘测设计,由山丹县组织施工,采用浆砌石衬砌,1966年建成。新建干渠全长28.68公里,引水流量每秒12立方米,建成永久性渠首及其他建筑物28座。经运行20多年,工程老化,渠坡裂缝,过水量减至每秒仅4立方米。为缓解马营河下游缺水问题,1993年9月,地区水利勘测设计队完成《山丹县马营河流域水利规划》。1994年1月,省水利厅批准《规划》,首先改建白石崖引水渠。是年5月地区水利勘测设计队完成《山丹县白石崖引水渠改建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设计引水渠全长28.95公里,沿原渠线改建,采用石块浆砌;设计流量每秒6.5立方米,加大流量每秒8.5立方米。8月,省计委、省水利厅、省“两西”指挥部批准立项建设,由山丹县组织施工,8月开工,工期3年。总投资1040万元,其中国家投资650万元,地方自筹390万元。改建后新增保灌面积1.5万亩,每年给祁家店水库调水200万立方米。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