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褐土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唯一号: 292134020220000184
专题名称: 灰褐土
文件路径: 2921/01/object/PDF/2921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351.pdf
专题类型: 土地资源

专题描述

面积180.28万亩,占土壤总面积的2.95%。是发育在以青海云杉为主的针叶林下的半淋溶地带性土壤。分布在东至冷龙岭,西至祁丰前山一带,海拔2650~3200米的祁连山阴坡;大黄山、龙首山亦有大面积分布。成土母质为黄土状物或石灰岩、千枚岩、板岩等风化的残积——坡积物。典型土壤剖面表层为5~12厘米的枯枝落叶层;其下为40~60厘米黑棕色或暗灰褐色腐殖层;土体50厘米以下为碳酸钙聚积层。土壤脱钙较彻底,通层一般无石灰反应。有两个亚类,其中灰褐土亚类115.78万亩,占本土类64.22%;石灰性灰褐土亚类64.50万亩,占35.78%。灰褐土具有发达的腐殖质层,加上其枯枝落叶层和苔藓层,具有良好的纳水吐水能力,它与森林植被共成一体,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功能,是祁连山区的“天然水库”。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