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张掖试验场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唯一号: 292131020220000219
机构名称: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张掖试验场
文件路径: 2921/01/object/PDF/292110020220000004/001
起始页: 0547.pdf
地址: 张掖城西南9公里处
前置机构: 甘肃省农业科技工作队张掖试验场
起始时间: 民国时期

机构描述

位于张掖城西南9公里处。民国时期为“甘肃省农林试验所河西区农林试验场”,1949年9月28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张掖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1951年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军直机关农场”,1953年春交甘肃省农林厅,更名为“甘肃省张掖国营马拉机农场”,1962年由省农业厅改建为“甘肃省张掖九公里园艺场”。1964年改属张掖专区农业局领导。1968年由省革命委员会收回,更名为“甘肃省九公里‘五·七’干校”。1970年干校撤销,成立“甘肃省农业科技工作队张掖试验场”,1974年更名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张掖试验场”。1995年,场党委下设办公室,场部设行政管理和农艺、园林、植保、土肥、良种培育等职能科研单位,职工508人,其中科技人员44人,占职工总数的8.7%,内高级职称1人,中级8人,初级28人。有耕地5159亩,其中果园面积3198亩,有各类果树7.7万多株,保存国内外优质苹果、梨、葡萄品种300多个;建果窖6个,年储量200多万公斤。此外设有图书馆、化验室、职工子弟学校(设初中班),各种车辆和大型农机具30多台(件)。1984年以来,有6项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其中苹果与梨远缘杂交新品种“甘金”,属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所产苹果、梨质量好,畅销全国24个大中城市;“早酥梨”远销新加坡等国。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中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三编,内容包括经济、商业、供销合作、对外经济贸易、粮油管理、物资经营、交通运输、邮政电信、政治、政党、民主党派、政协、群众团体、政权、政法、军事、政事纪略、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物古迹、艺文、卫生医药、体育、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档案,地方史志等。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