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科院张掖试验场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唯一号: 292131020220000016
机构名称: 甘肃省农科院张掖试验场
文件路径: 2921/01/object/PDF/2921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768.pdf
地址: 张大公路九公里西侧
前置机构: 甘肃省张掖九公里五七干校

机构描述

甘肃省农科院张掖试验场,位于张大公路九公里西侧,40年代为“甘肃农林实验所河西试验场”。1951年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农场”,1953年交地方经营,改为“马拉机农场”,时有土地20086亩。1962年收归省管,定名“张掖九公里园艺场,”1964年下放专区。1968年收回省上,改为“甘肃省张掖九公里五七干校”。1970年改为“甘肃省农业科技队张掖试验场”,1974年易名甘肃省农科院张掖试验场。1991年全场面积5159亩,其中果园面积2930亩;有职工503人,其中科技人员48人;下设办公室、生产科等7个科室,6个果树试验站、1个大田生产站和子弟学校。1990年果品产量315万公斤,经济收入515.2万元。承担的“苹果和梨属间杂交技术研究”课题,经18年探索,培育出甘金、甘芳、甘大等4个杂交新品系,1990年10月鉴定验收,这项成果为国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果树属间杂交的空白,为育种学说提供新的理论依据。1987~1989年承担的“大面积低产果园变高产技术研究”,采取深翻改土、饱施羊粪、间作绿肥等综合丰产技术措施改造果园,树势转强,平均亩产由开题前的637.1公斤提高到1545.8公斤,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获农业厅技术改进三等奖。“梨树密植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试验幼树三年开花,四年挂果,五年亩产2313.4公斤,为河西灌区发展果树生产提供先进经验。该场生产的苹果色、香、味俱佳,畅销上海、杭州等地,其中红冠苹果被列为“八五”期间全国科研产品出口的惟一水果。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