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地区农业学校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唯一号: 292131020220000010
机构名称: 张掖地区农业学校
文件路径: 2921/01/object/PDF/2921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766.pdf
前置机构: 甘肃省立张掖农业职业学校
起始时间: 1941年8月

机构描述

1941年8月成立“甘肃省立张掖农业职业学校”,借住福音堂,有三年制农艺、森林科各1班,学生80人;1942年改招五年一贯制农、林科各1班,中专性质,借住文庙、民勤会馆;1943年在白塔寺建校,占地80余亩。抗战时期内地知识分子辗转西迁,农校聘用金陵大学毕业生刘生、徐国光、毕孟萍、钱树琼,西北农学院毕业生赵缵统、周治久、邢襄生、刘毓慧,中央大学毕业生李奠邦,英国剑桥大学法学博士、原清华大学外语系主任张素琴,中央地质测量学院李海础等来校任教,提高教学质量和校誉。1943年有五年制农、林科6班,三年制畜牧科1班,学生约300人,1944年易名“甘肃省张掖高级农业职业学校”。1949年全校有农艺科5班、森林科3班,学生232人。〔民国〕8年招学生500多人,毕业学生300多人。 50年代初期在校学生122人,1951年招收三年制初级农艺科1班、林科2班、畜牧科1班;1952年招收4班,学生439人;1953年改名“甘肃省张掖农业学校”,1954年招农作物、造林专业各1班,1955年增设植保专业2班,全校学生9班、334人;1958年6月全校学生10班、348人,教职员69人,其中教师36人。是年毕业学生336人,其中一部分升入大专,一部分分配全省各地。 1958年地委“农业合作化干校”与农校合并,成立“张掖农学院”,设高级班、中级班、初级班和各类培训班,高级班设农学、水利、畜牧兽医、农业机械、林学、植保6个科系,有学生218人;中专班设农作物栽培专业1班46人;初级班设农作物栽培专业9班,学生367人。1959年1月更名“张掖农业专科学校”,1961年11月210名大专班学生毕业分配,恢复“张掖农业学校”。1962年农校停办,部分教师调离;1964年张掖农校复办,归地区管理。1964~1966年招学生7班,农学专业毕业260人。1966年“文革”开始,农校停止招生,1970年10月与地区农科所合并,校舍被解放军某部占用;1974年农校分设,农业厅拨款22万元,购省建工局农场为校址,1975~1978年,举办二年制社来社去农学、畜牧、水电班二届4班,毕业学员162人,多数分配工作。1978年3月迁回原址,新址改为实习农场,是年统招新生75人,设农学专业2班,是年9月改为秋季招生,招农学、林果2班89人;1979年增设植保专业,招生82人。1983年以后,新建实验楼、教学楼、宿舍楼、锅炉房等8600多平方米。1986年改招高中毕业学生三年制为初中毕业生四年制,增设园艺、农产品贮藏加工专业。1991年8月,农业部评估为全国A等三级农校。到1995年,学校有4个专业、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40人,教职工119人,其中教师55人,内有高级讲师5人,讲师19人,助讲29人。校园面积198亩,校外教学试验农场350亩,校舍建筑面积1.2万多平方米;有遗传育种、作物栽培、植物病理等实验室15个,田间试验观测站、植物园等;有500元以上的大型仪器120多台,高级显微镜4台,藏书6.4万多册,各类刊物230多种,实习果园210亩。

知识出处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张掖地区志 远古——1995 上卷》

出版者:甘肃人民出版社

本志共分十编,内容包括综合、地理、经济(一)、经济(二)、经济(三)、政治、文化、社会、人物、文录,记述了张掖地区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张掖,美丽可爱。祁连山绵延屹立南部,合黎山起伏横亘北漠,焉支山酷似一颗晶莹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走廊中部。南北两山之间的平原,广袤而肥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一处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山腹蕴藏矿产资源,山麓密布森林植被;群峰积雪,万壑流水,滋润着宜耕宜牧的丰饶之乡。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