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河圖第二十八

知识类型: 图表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禹貢錐指》 古籍
唯一号: 292121020220001778
图表名称: 唐大河圖第二十八
起始页: 0061.pdf
结束页: 0061.pdf
图表类型: 圖片
分类号: K928.62;K992.6
关键词: 中國 歷史地圖

内容

唐大河圖第二十八(附每方百里) 此唐歷五代以迄宋初黄河之所行也自後漢明帝永平十三年庚午王景治河功成下逮宋仁宗景祐元年甲戌有橫隴之決又十四歲爲慶暦八年戊子復決于商胡而漢唐之河遂廢凡九百七十七歲 博昌 渤海 武定 臨濟 利津 蒲臺 小山 高苑 陽信 寰宇記云黃河在渤海縣西北六十里景福二年河水移道又云黃河在無棣縣東南六十里東北流逕馬谷小山南東入海葢即景福之改流也無棣今海豐馬谷大山在今縣北六十里小山在縣東南 馬頬河於清豐縣西南首受大河東北流至安德縣南合篤馬河又東北至無棣縣入海 無棣 霑化 樂陵 滴河 濟水 濟南 般 德平 平昌 平原 篤馬河 長清 今東阿 東阿 濟水舊經高苑縣南至博昌縣東北入海不知何時徒從高苑縣東至蒲臺縣東〓口淀合黃河入海故杜佑云舊濟合在博昌縣界今無也及河徒而北濟水自達於海 蕩水 洹水 淇水 清漳 濁漳 絳水 聊城 朝城 臨黃 范 白馬 內黃 王莽河 頓丘 濮陽

知识出处

禹貢錐指

《禹貢錐指》

本書是我國最早一部科學價值很高的區域地理著作。它從地理角度,將全國分為九州,記述了這九個區劃的山嶺、河流、藪澤、土壤、物產、貢賦以及交通道路,還羅列了我國主要山脈河流的走向和流經。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