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爲中江入于海]闡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禹貢錐指》 古籍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2023
颗粒名称: [東爲中江入于海]闡發
分类号: K928.62
页数: 8
页码: 禹貢錐指卷第十四下 二十二
摘要: 本部分為[東爲中江入于海]闡發。
关键词: 長江,海洋 闡發

内容

江水至德化縣東北贑水合彭蠡湖從南來注之江水又東北逕湘口縣北又東北逕彭澤縣北其對岸則宿松縣望江縣(湖口在江西九江府東六十里本漢彭澤縣彭澤在府東一百二十里本漢彭澤縣地縣北大江中有馬當山陸龜蒙銘曰天下之險在山曰太行在水曰吕梁合二險而爲一又聞乎馬當宿松在江南安慶府西南二百六十里本漢皖縣地大江在縣南一百二十里縣志云小孤山在縣東南一百二十里舊時峙江北岸與南岸彭郎磯相對江水經此湍急如沸明成化十二年江水忽分流于山北流日益廣自是屹立中流大江澎湃環于四面望江在府西南一百二十里亦漢皖縣地晉置大雷戍即今縣治大江在縣南十五里楊溪河即古雷水也亦曰雷池)又東北逕東流縣西其對岸則懷寧縣(東流在江南池州府西少南一百八十里亦漢彭澤縣地大江去縣一里懷寧爲安慶府治本漢皖縣大江在南門外)又東北逕貴池縣北其對岸則桐城縣(貴池池州府治本漢石城縣大江去縣五里桐城在安慶府東北一百二十里春秋桐國漢置樅陽縣史記秦始皇自雲夢浮江渚下觀籍柯括地志云在同安縣東隋改樅陽曰同安也漢書武帝自尋陽浮江薄樅)
  (陽而出今縣東南有射蛟臺)又東北逕銅陵縣西又東北逕繁昌縣北其對岸則無爲州(銅陵在池州府東北一百里本漢陵陽春穀二縣地大江去縣里許鵲頭山在縣北左傳昭五年楚伐吳吳人敗諸鵲岸即此繁昌在太平府西南一百三十里本漢春穀縣大江去縣五十里赭圻城西臨大江吳所置赭圻屯也縣東北三十里江中有鵲尾洲無爲在廬州府東南二百七十里春秋巢國地漢置居巢襄安臨湖三縣水經注沔水與江合流又東合彭蠡澤又東北出居巢縣南古巢國也湯伐桀桀奔南巢即此江水自濡須口又東左㑹栅口水水遵巢湖東過故東關城又東南流注于大江按州東少南九十里爲巢縣漢居巢縣地巢湖在縣西亦作漅湖又名焦湖方輿勝覽云湖周四百餘里占合肥舒城廬江巢四縣之境納諸水而注之江濡須水在縣南源出巢湖亦曰東關水又按寰宇記江水在含山縣南一百七十里九域志亦云含山縣有大江蓋唐宋時其南境本瀕江自明初割縣南周興銅城梅山等鄉入無爲州而縣界遂無江矣)又東北逕蕪湖縣西又北逕當塗縣西其對岸則和州(蕪湖在太平府南少西六十里春秋吳鳩兹邑漢置蕪湖縣大江去縣五里蟂磯在縣西七里江中中江在縣南一名蕪湖水元和志云蕪湖水在當塗縣西南八十里源出丹陽湖西北流入大江寰宇記云蕪湖在蕪湖縣界長七里縣志以縣東十五里天成湖當之一名天聖湖當塗太平府治本漢丹陽縣牛渚山一名采石山在縣西北二十五里西臨大江渡江至和州二十五里陸游云古來江南有事從采石渡者十之九從京口渡者十之一蓋以江面狹于瓜洲也和州在江南布政司西一百三十里本漢歷陽縣大江在州東南江上有梁山宋大明七年祀梁山大閲江中立雙闕于山上元和志云梁山在歷陽縣南七十里東岸有博望山屬姑孰二山隔江相對望之如門南朝謂之天門山横江浦在州東南元和志云歷陽縣東南二十六里直江南采石渡處烏江浦在州東北元和志云在烏江縣東四里即亭長檥船處)又東北逕江寧縣西其對岸則江浦縣(江寧與上元縣並爲江南布政司江寧府治本戰國楚金陵秦改曰秣陵漢置秣陵縣屬丹陽郡其故城在今縣東南五里寰宇記云大江從江寧縣西一百二十里承當塗縣分鮆浦上田爲界紆回屈曲二百九十三里與和州烏江揚州六合並分中流爲界胡三省曰江水東流自武昌以下漸漸向北蓋南紀諸山所迫陂陁之勢漸使之然也至于江寧江流愈北蓋建康當下流都㑹望潯陽武昌皆直南望歷陽壽陽皆直西故建康謂歷陽皖城以西皆曰江西而江西亦謂建康爲江東建康謂姑孰爲南州京口爲北府皆地勢然也三山在縣西南五十七里一名三山磯又有歷山慈姥山落星山皆西臨大江江浦在府西四十里本漢堂邑全椒二縣地舊志云大江在縣東南三里自浦子口渡江至府城觀音門二十里而近一名安陽渡又云大江自梁山來曰楊子江抵浦子口接六合縣界曰宣化江)又東北逕上元縣北其對岸則六合縣(上元本漢秣陵縣地大江去縣二十餘里有山踞江而出者曰焦家觜又東曰觀音山燕子磯又東歷濤山以接黄天蕩在縣東北八十里胡三省曰大江過昇州界浸以深廣自老鸛觜渡白沙)
  (横闊三十餘里俗呼黄天蕩六合在府東北一百三十里漢堂邑縣地大江在縣東南六合山在縣西北七十五里隋開皇九年晉王平陳於此臨江觀渡兵馬瓜步山在縣東南宋元嘉二十七年魏主燾至六合登瓜步隔江望秣陵纔數十里寰宇記引南兖州記云瓜步山東五里有赤岸南臨江中潮水自海入江衝激六七百里至此岸側其勢始衰按枚乘七發言廣陵曲江之濤曰凌赤岸篲扶桑郭璞江賦云鼔洪濤于赤岸淪餘波于柴桑皆謂此也輿地紀勝云滁河即古涂水源出合肥縣東流逕全椒滁州六合至瓜步入江瓜步之東又有石帆山矗居江中山東即黄天蕩江流至此波濤甚險)又東逕句容縣北其北岸則儀眞縣(句容在府東九十里本漢句容江乘二縣大江去縣七十里龍潭鎭在縣西北八十里逼臨大江儀眞在揚州府西七十里本漢江都縣地唐爲楊子縣縣西二十里宣化鎭有五馬渡晉五王于此渡江故名)又東逕丹徒縣北其北岸則江都縣(丹徒鎭江府治春秋吳朱方邑漢置丹徒縣北固山在府城北下臨長江京峴山在城東五里即秦所鑿泄王氣處吳謂之京口以此蒜山在府西五里有西津渡北與瓜洲對岸舊名蒜山渡金山在城西北七里江中周必大筆錄云此山大江環繞毎大風四起勢若浮動名浮玉山唐有裴頭陀於此開山得金賜名金山焦山在城東北九里江中後漢焦先隱此因名旁有海門二山金焦相望十五里江都揚州府治漢舊縣故城在今府城南四十六里爲江水所侵魏志文帝黄初六年行幸廣陵故城臨江觀兵即此地瓜洲鎭在府城南四十五里有渡以通鎭江元和志云江都縣大江南對丹徒之京口舊闊四十餘里今闊十八里日知録云古時未有瓜洲蔡寛夫詩話潤州大江本與今楊子橋對岸而瓜洲乃江中一洲耳今與楊子橋相連矣以故自古南北之津上則由采石下則由江乘而京口不當往來之道史記秦始皇登㑹稽還從江乘渡正義云江乘故縣在今潤州句容縣北六十里吳徐盛作疑城自石頭至江乘晉蔡謨自土山至江乘鎭守八所城壘凡十一處皆以沿江爲防守之要今江乘去江幾二十里以外皆爲洲渚而渡口乃移于龍潭又瓜洲旣連楊子橋江面益狹而隋唐之代復以丹陽郡移治丹徒於是渡者舍江乘而趨京口宋乾道四年築瓜洲南北城而京口之渡至今因之按楊子江今北去楊州府城四十里唐書齊澣爲潤州刺史州北距瓜步沙尾紆廻六十里舟多敗溺澣徙漕路由京口埭治伊婁渠以達楊子歲無覆舟減運錢數十萬又立伊婁埭官征其入胡三省曰今之楊子橋或是唐楊子縣治所橋以此得名也地理志江都有江水祠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陽入湖即䢴溝也)又東逕丹陽縣北又東逕武進縣北其北岸則泰州(丹陽在鎭江府東六十四里本漢曲阿縣大江在縣東北六十里又東北十里爲包港南接嘉山北通大江又東十里則武進之孟瀆河口也武進爲常州府治春秋吳延陵邑漢置毗陵縣大江在縣北五十里地理志毘陵季札所居北江在北東入海水經注云毘陵縣北二百步有故城本毘陵郡治舊去江三里岸稍毁遂至城下江即北江也泰州在揚州府東一百二十里本漢海陵縣唐爲吳陵縣大江在州南漢志海陵有江海㑹祠)又東逕江陰縣北其北岸則泰興縣靖江縣如皋縣(江陰在常)
  (州府東北九十里本漢毘陵縣地大江在縣北有馬䭾沙與泰興縣分領君山臨江南去縣二里亦名瞰江山泰興在揚州府東南一百四十里唐爲海陵縣地靖江在常州府東北一百十里本唐海陵吳陵二縣地宋爲泰興縣地元改屬江陰縣明成化五年析置靖江縣孤山舊在縣東北二十五里江中成化八年後潮沙壅積轉而成田今山在平陸新志云大江舊分二派繞縣南北天啓以來潮沙壅積縣北大江竟爲平陸因開界河與泰興分界而大江唯經其東南縣遂爲江北之地矣按漢吳王濞都廣陵枚乘説濞曰轉粟西鄉不如海陵之倉臣瓚云海陵縣名也有吳太倉又曰修治上林不如長洲之苑如淳云以江水洲爲苑也韋昭曰長洲在吳東後漢省海陵入東陽縣郡國志臨淮郡東陽下云有長洲澤吳王濞太倉在此然則長洲苑亦故海陵地也今不知在何處竊疑靖江縣大江舊分繞其南北本是一洲蓋即如淳所謂以江水洲爲苑者也如皋在泰州東南一百四十五里本後漢廣陵郡地晉分廣陵置山陽郡有如皋縣隋省唐析海陵縣地置如皋鎭五代時南唐升爲縣大江在縣南)又東逕常熟縣北其北岸則通州(常熟在蘇州府北八十里本漢吳毘陵二縣地大江去縣四十里福山臨江有港東連大海曰福山港通州在揚州府東四百里本漢海陵縣之東境狼山在州南十八里布洲峽在洲南四十里江中黄子鴻曰常熟與通州相對古時縣界闊逺故東北濱海自明中葉分置太倉州之後凡縣境濱海之地已割屬之今江自太倉之七鴉口始折而南是爲大洋其在本縣境者自福山北距通州之狼山水面不過百里止可謂之江尾而非海也)又東逕太倉州北其北岸則海門縣又東入于海(太倉在蘇州府東北一百十里本漢婁縣地梁以後爲崑山縣地明初置太倉衛弘治十年始割崑山常熟嘉定三縣地置太倉州婁江在州南大海在州東北南接嘉定北接通州郟亶水利書云今崑山之東地名太倉俗號岡身朱長文吳郡續圖經云濱海之地岡阜相屬謂之岡身州東北有七鴉浦大江由此入海海中有姚劉沙直江口之東南今爲崇明縣在州東二百八里元時海運從劉家港出海至此放洋海門在通州東一百里本唐海陵縣之東洲鎭五代時置海門縣海舊在縣東十五里有六港皆東通大海潮漲則盈退則涸其地爲海水所侵吞食日廣 本朝康熙初縣治遂淪于海今爲海門鄉併入州境)此東爲中江入于海之所經也
   范成大曰江出岷山其源實自西戎萬山來至嘉州而沫水合大渡河以㑹之至敘州而馬湖江出自夷中以㑹之又十五里而南廣江㑹之至瀘州而内江自資簡等州㑹之至恭州而嘉陵江自利閬果合等州㑹之至涪州而黔江又自黔州合南
  夷諸水㑹之至萬州而開江水自開達等州㑹之夫然後總而入于峽是江自峽而西受大水凡八及出峽而下岳陽則㑹之者洞庭湖所受湖南北諸郡水也又自是而下鄂渚則㑹之者漢口所受興元諸郡水也又自是而下黄州東四十里則㑹之者巴河也又自是而下江州則㑹之者彭蠡今名鄱陽湖所受江東西諸郡水也又自是而下則㑹之者皖水所受淮西諸水也夫然後總而入于海是江自峽而東又受大水凡五略計天下之水㑹于江者居天地間之半其名稱之大而可考者凡十有三故曰江源其出如甕而能滔滔萬里以達海所受者衆也嗚呼問學者可以觀矣
   漢志蜀郡湔氐道下云禹貢岷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東南至江都入海過郡七行二千六百六十里按今江水所過於漢爲蜀郡犍爲巴郡南郡長沙江夏豫章廬江丹陽㑹稽廣陵凡十郡一國而志云過郡七蓋江都在江北據北岸言之故不數南岸之長沙豫章丹陽㑹稽也又水經江水東逕宜昌縣之流頭灘注引袁崧曰自蜀至此五千餘里干寶晉紀云吳孫皓使紀陟如魏司馬昭問吳戍備幾何對曰西陵至江都五千七百里宜昌今宜都也在西陵之東誠如所言則江自岷山至江
  都入海行萬餘里而志云二千六百六十里相去懸絶二千之誤理無可疑閻百詩云自江都至夷陵州古西陵即水道曲折亦不及三千里吳使大言以夸敵耳就令如此亦當有七八千里嘗攷尚書纂言載易氏之説云江源在松州交川縣西北三十里南流二百四十里至翼州翼水縣又六十里至茂州汶山縣又三百七十里至成都府又二百里至睂州通義縣又五百六十里至戎州僰道縣又三百十里至瀘州瀘川縣又七百里至渝州巴縣又三百四十里至涪州涪陵縣又三百五十里至忠州臨江縣又二百六十里至萬州南浦縣又三百里至夔州魚復縣又一百里至巫山縣又三百三十里至歸州秭歸縣又二百里至硤州夷陵縣出峽又三百三十里至江陵府江陵縣又五百七十里至岳州巴陵縣又五百里至鄂州江夏縣又六百里至江州德化縣又五百八十里至池州又七百四十里至鎭江府又三百里至泰州入海以上江水所行自交川至夷陵凡四千三百三十里較袁崧少六百七十餘里自夷陵至泰州凡三千六百三十里較紀陟少二千七十里陟言誠夸謂不及三千亦非也江自松潘至泰州行七千九百六十里自泰州至海門入海又四百里通計
  得八千三百餘里二當作八或是七而先儒釋漢書者曾無一語駮正豈近世傳寫之誤而古本不若是與
   漢志湔氐道下云江水東南至江都入海江都下云有江水祠海陵下云有江海㑹祠皆以北岸言之江海㑹者謂江入海處也毘陵下云北江在北東入海則以南岸言之今泰州泰興靖江如皋通州海門漢時皆爲海陵縣地今武進江陰常熟及太倉瀕海之鄉漢時皆爲毘陵縣地故大江入海在其境班氏所言初無滲漏然北江者大江之正流也而志與中江南江並列而爲三使枝榦不分石城分江水即南江之上源而松江在吳縣南者中江由陽羨入海之道也志更以爲南江使首尾横決此則其所短耳水經依導水之序先沔而後江沔水篇云與江合流東過彭蠡澤又東北出居巢縣南又東至石城縣分爲二其一過毘陵縣北爲北江而不及江都蓋舉其南而遺其北也江水篇叙至下雉縣北東陵鄉之東北而止以是應過九江至于東陵之丈而不知此東陵非禹貢之東陵也自是以下則以爲與沔水同故不復見然沔水篇但云過毘陵爲北江而下文則専敘南江至餘姚入海無一言及于北江遂使志家有錯認北
  江至山陰爲浙江者貽誤不小酈注則又兼用韋昭郭璞庾仲初之説分南江爲二派一自湖口東出爲松江下七十里岐分爲三江口以入海一歷烏程縣南通餘姚縣合浙江浦陽江以入海而總結之曰是所謂三江者也故子胥曰吳越之國三江環之民無所移矣但東南地卑萬流所湊濤湖泛決觸地成川枝津交渠世家分夥故川舊瀆難以取悉𨿽麤依縣地緝綜所纒亦未必一得其實也今按太行恒山之東地平土疏河漳滹沱等水性善徙一朝泛決觸地成川者有之揚州土𨿽塗泥而不甚疏惡時或泛決亦未聞有觸地成川之事其所謂枝津交渠者蓋自吳通渠三江五湖之後日加穿鑿以資灌溉便舟楫遂致故川舊瀆雜亂不明非水自爲之也然此等混淆終無害于禹貢學者但能遵鄭蘇之説以三江爲一派則上自彭澤下至毘陵海陵大江所行禹迹具存按圖而考歷歷可據又何必乞靈于孟堅取裁于善長也哉

知识出处

禹貢錐指

《禹貢錐指》

本書是我國最早一部科學價值很高的區域地理著作。它從地理角度,將全國分為九州,記述了這九個區劃的山嶺、河流、藪澤、土壤、物產、貢賦以及交通道路,還羅列了我國主要山脈河流的走向和流經。

阅读

相关地名

湖口縣
相关地名
彭澤縣
相关地名
宿松縣
相关地名
望江縣
相关地名
懷寧縣
相关地名
貴池縣
相关地名
桐城縣
相关地名
銅陵縣
相关地名
繁昌縣
相关地名
無爲州
相关地名
蕪湖縣
相关地名
當塗縣
相关地名
和州
相关地名
江浦縣
相关地名
六合縣
相关地名
句容縣
相关地名
龍潭鎭
相关地名
儀眞縣
相关地名
丹徒縣
相关地名
江都縣
相关地名
瓜洲鎭
相关地名
丹陽縣
相关地名
武進縣
相关地名
泰州
相关地名
江陰縣
相关地名
泰興縣
相关地名
靖江縣
相关地名
如皋縣
相关地名
常熟縣
相关地名
通州
相关地名
太倉州
相关地名
海門縣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