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图书馆
甘州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甘州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又東爲滄浪之水]闡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禹貢錐指》
古籍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1997
颗粒名称:
[又東爲滄浪之水]闡發
分类号:
K928.62
页数:
4
页码:
禹貢錐指卷第十四上 十三
摘要:
本部分為[又東爲滄浪之水]闡發。
关键词:
滄浪之水
闡發
内容
傳云别流在荆州正義云傳言别流似分爲異水按經首尾相連不是分别當以名稱别流也渭按水經夏水注云鄭𤣥注尚書滄浪之水言今謂之夏水來同故世變名焉劉澄之著永初山水記云夏水古文以爲滄浪漁父所歌也因此言之水應由沔今按夏水是江流沔非沔入夏假使沔注夏其勢西南非尚書又東之文也此辨最爲明晰孔傳實出康成之後以夏水爲滄浪故曰别流(滄浪者漢水之色也非因洲而得名李白襄陽歌云漢水鴨頭綠正所謂滄浪説卦震爲蒼筤竹漢童謡木門倉琅根字𨿽不同而音義則一皆言其色青也)水經注漢水自南鄭縣東南又東逕胡城南(在今城固縣西四十里)又東黒水注之(在城固縣西北五里又東逕城固縣南元和志漢水逕城固縣南去縣二里按今城固縣北有城固北城漢置即大城固也)又東逕魏興安陽縣南涔水出自旱山北注之(蔡傳云安陽今洋州真符縣也按真符在今洋縣東六十里元省入洋州旱山在今南鄭縣東南漢志安陽谷水出西南北入漢師古曰音潛其字亦或從水涔灊古字通或以爲禹貢之潛非是酈注云涔水即黄水也)又東㑹益水(在洋縣西北二十五里)又東至灙城南與洛谷水合(水北出洛谷北通長安按灙城今洋縣東北二十三里興勢故城是也洛當作駱灙谷在縣北即駱谷之南口)又東逕小城固南(州治大城固移縣北故曰小城固漢水東歷上濤而逕於龍下龍下地名自白馬迄此則平川夾勢水豐壤沃利方三蜀矣度此溯洄從漢爲山行之始按今洋縣治即興道故城小城固城在縣東元和志漢水經興道縣南去縣一百步寰宇記云漢水自發源至此屈曲行三百七十里入金州漢隂縣界)又東
逕石門灘(在洋縣東五十里)又東逕猴經灘(山多猴猿好乘危綴飲故灘受斯名)又東逕大小黄金南(水北對黄金谷在洋縣東八十里)又東合蘧蒢溪口(水北出就谷在長安西南其水南流逕陽都坂東又南歷蘧蒢溪而南注于漢按陽都坂蘧蒢水皆在洋縣東北又有子午道在縣東一百六十里元和志云黄金縣有驛即子午道也舊道在金州安康縣界梁王神念别開此路)又東右㑹洋水(水導源巴山東北流入漢隋志西鄉縣有洋水元和志云經縣東八里)又東歷敖頭(水陸嶮湊魏興安康縣治)又東合直水(水北出子午谷東南逕直城西而南注漢按直城西與今石泉縣接界寰宇記云漢水在石泉縣東百步)又東逕直城南(又東至千渡而至蝦蟇嶺歷漢陽潕口而届於彭溪龍竈矣並溪澗灘磧之名也按魏地形志金城郡治直城縣其故城在今漢隂縣西)又東逕晉昌郡之寧都縣南(寧都故城在漢隂縣東七十里晉置屬晉昌郡唐改曰漢隂寰宇記云漢水在漢隂縣南二里今在縣西)又東逕魏興郡廣城縣(沈約宋志魏興郡有廣城縣其故城在今紫陽縣東南漢水在縣南門外)又東得魚脯溪口(舊西城廣城二縣指此谷而分界)又東過西城縣南(又東逕鼈池而鯨灘蜀都賦曰流漢湯湯驚浪雷奔望之天回即之雲昏者也)又東逕西城縣故城南(漢中郡之屬縣漢末爲西城郡魏改爲魏興郡治焉按漢水自紫陽界折而東北流入興安州界州本漢西城縣唐爲金州治元和志漢水去州城百步水出麩金)又東合旬水(謂之旬口在今洵陽縣東南漢志漢中句陽縣北山句水所出南入沔)又東逕木蘭南(左岸壘石數十行爲木蘭塞云吴朝遣軍救孟逹於此)又東左得甲水口(水出秦嶺山東南流逕魏興之洵陽縣又東右入漢水按漢志上雒縣甲水出秦嶺山東南至錫入沔當在今白河縣界白河漢錫縣地也)又東逕錫縣故城北(爲白石灘故春秋之錫穴也錫音陽)又東逕長利谷南(漢志漢中長利縣有鄖𨵿其故城在今鄖西縣西南)又東逕堵陽縣堵水入焉(水自建平郡界東北流逕堵陽縣西而北注于漢在今鄖縣南)又東逕鄖鄉縣故城南(鄖鄉唐屬均州元改曰鄖縣元和志鄖鄉縣漢水西自豐利縣界流入南去縣三里東有澇灘冬即水淺而下多大石又東爲淨灘夏水急迅行旅苦之歌曰冬澇夏浄斷官使命豐利今白河也)又東逕琵琶谷口(梁益二州分境於此故謂之琵琶界)又東北流屈而東南逕武當縣(今爲均州在襄陽府西北三百九十里西去興安州七百里)縣西北四十里漢水中有洲名滄浪洲庾仲雍漢記謂之千齡洲非也
是世俗語訛音與字變矣地説曰水出荆山東南流爲滄浪之水是近楚都故漁父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余按尚書禹貢言導漾水東流爲漢又東爲滄浪之水不言過而言爲者明非他水決入也蓋漢沔水自下有滄浪通稱耳纒絡鄢鄀地連紀郢咸楚都矣以今輿地言之漢水自南鄭縣南又東逕城固縣南(城固在漢中府東少北七十里水去縣四里舊志云縣東二里有飲馬灘每子午二時潮響如雷又五里爲上濤下濤龍亭廢縣在縣東龍亭山下即龍下也)又東逕洋縣南(洋縣在府東南一百二十里水去縣二里)又東逕西鄉縣東北(西鄉在府東南二百二十里)又東南逕石泉縣南(石泉在興安州西二百五十里水去縣五十步)又東逕漢隂縣南(漢隂在州西少北一百六十里水去縣八十里)又東逕紫陽縣南(紫陽在州西南一百八十里州志云有怯灘在縣西十五里水陡如鬬又大力灘在縣西八里兩岸夾石左右有兩石觜最爲舟楫患又石梁灘在縣西當任河水口中宫灘在縣東南一里極髙險中流有柱石怒濤之聲如雷長灘在縣東四里近汝河灘不甚險商舟停集漁火絡繹皆漢水所經也)又東北逕興安州北(州志云州境漢江多灘麩灘串灘二郎灘爲險而神灘尤甚明成化十三年知州鄭福於沍冬時用火燒石疏鑿以殺其勢舟行利焉萬歷十一年漢水溢壊州城公私廬舎皆盡溺死者數千人州東一里有長春隄成化八年爲水衝壞十五年鄭福増築髙堅萬歷二十年復加修築又東逕洵陽縣南洵陽在州東一百二十里水在縣南門外)又東逕白河縣北(白河在州東南二百七十里)又東逕鄖西縣南(鄖西在湖廣鄖陽府西一百四十里水去縣五十里)又南逕鄖縣南(明成化十二年置鄖陽府治鄖縣舊志云漢江自城西遶城南寶蓋天馬諸山皆錯列漢濵)又東逕均州北(均州在襄陽府西北三百九十里水去州四十里)經所謂又東爲滄浪之水者也(自均州以至漢陽皆名滄浪之水故曰是近楚都)
葉少藴云滄浪地名非水名大抵禹貢水之正名而不可單舉者則以水足之黒水弱水灃水是也
非水之正名而因地以爲名則以水别之滄浪之水是也沇水伏流至濟而始見沇亦地名可名以濟不可名以沇故亦謂之沇水乃知聖言一字未嘗無法也渭按水名或單舉或配水字各有所宜如漆沮旣從自不可加水字灃水攸同無水字則不成辭矣如灃必配水導渭何以云東㑹于灃乎弱黒並配水漾單舉沇配水皆屬辭之體應爾非有他義也山海經凡山水以二字爲名者其上必加之字猶此經滄浪之水也亦古人屬辭之體安見滄浪爲地名而非水名乎信如葉言則山海經曰嶓冢之山嶓冢亦是地名而非山名矣
知识出处
《禹貢錐指》
本書是我國最早一部科學價值很高的區域地理著作。它從地理角度,將全國分為九州,記述了這九個區劃的山嶺、河流、藪澤、土壤、物產、貢賦以及交通道路,還羅列了我國主要山脈河流的走向和流經。
阅读
相关事件
鄭福於沍冬時用火燒石...
相关事件
漢水溢壊州城公私廬舎...
相关事件
長春隄爲水衝壞鄭福増...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小城固
相关地名
眞符縣
相关地名
胡城
相关地名
灙城
相关地名
黄金縣
相关地名
直城縣
相关地名
武當縣
相关地名
敖頭
相关地名
城固縣
相关地名
洋縣
相关地名
西鄉
相关地名
石泉縣
相关地名
漢隂縣
相关地名
紫陽縣
相关地名
洵陽縣
相关地名
鄖西縣
相关地名
鄖縣
相关地名
均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