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区图书馆
甘州区图书馆
机构用户
甘州区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導弱水至于合黎]闡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禹貢錐指》
古籍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1942
颗粒名称:
[導弱水至于合黎]闡發
分类号:
K928.62
页数:
8
页码:
禹貢錐指卷第十二 二
摘要:
本部分為[導弱水至于合黎]闡發。
关键词:
弱水
合黎水
闡發
内容
書序云隨山濬川故諸家皆以導山爲隨山導水爲濬川夫導山即隨山之事信矣而以導水爲濬川則大不可何以明其然也水性就下從下而泄故治水必自下始禹之言曰予決九川距四海濬畎澮距川此自下而髙也九州之序首冀次兖青徐揚荆豫梁雍亦自下而髙也說禹貢者無不奉此爲指要獨至於導水而以爲濬川何其與向者之意相背乎誠如所言則治水先弱次黑次河而九州之序當以雍次冀而不以兖次冀矣河先積石而後龍門則壺口之役不得爲第一功矣漢先嶓冢而後三澨江先岷山而後九江則荊不得越
梁而前矣漢先大別而後彭蠡江先東陵而後匯澤則揚不得越荆而前矣淮先桐柏而後泗沂則徐不得越豫而前矣渭洛治之最後則豫又當次雍而居九州之末矣種種悖謬總由不知導水在功畢之後而求合於書序之所言耳林少穎亦知此處有不可通而不能尋究其故遂謂治水之先後不在於九州非惑之甚與
九州所紀諸水是禹施功之次第導水所紀九川是禹循行之次第
蔡傳云水之疏導者巳附於逐州之下於此又派別而詳紀之而水之經緯皆可見矣(渭)按禹乗舟而行核其治否此文蓋紀實爾非爲逐州之下諸水源流不貫又派別而詳記之以相爲經緯也
弱水經不言所出桑欽以爲出張掖刪丹縣鄭康成曰衆水東流此獨西流而水經注無之其所經與所入不可得詳今按近志弱水出山丹衛西南窮石山離騷夕次於窮石即此淮南子云弱水出窮石山也(衛在陜西行都司東一百二十里本漢刪丹日勒二縣屬張掖郡後魏改刪丹曰山丹隋復故元升爲山丹州明改置山丹衛衛西南有窮石山在吐谷渾界十六國春秋乞伏孔子擊吐谷渾覓地于弱水南即此水也元和志弱水在刪丹縣南山下括地志云蘭門山一名窮石在刪丹縣西南七十里十六國春秋云北凉永安元年沮渠蒙遜與從兄男成期同祭蘭門山是也隋志刪丹縣有祀山弱水行都司志祁連山在山丹衛南一百五十里弱水所出蓋皆窮石之異名又按說文㞦山也或曰弱水之所出从山几聲居履切隋志祀山疑即㞦字之誤)北流徑其衞西又西北逕甘州衛北(寰宇記弱水在甘州北二十三里)又西逕
合黎山與張掖河合(行都司志刪丹河在城西源出祁連山西流入張掖河即弱水也西陲今略云此水春夏之間褰裳可涉及其漲也亦可浮舟但土人不知造舟耳自與張掖河合其下通名爲張掖河今俗謂之黑河按此地無舟後人遂以不勝毛芥皮船可渡之說附會於其間並屬虚妄)張掖河古羌谷水也一名合黎水出衛西吐谷渾界北流經張掖縣北合弱水爲張掖河自下通兼弱水之目(漢志張掖觻得縣有羌谷水出羌中東北至居延入海括地志羌谷水一名鮮水一名合黎水一名覆表水今名副投河亦名張掖河自吐谷渾界北流入張掖縣史記正義云合黎水源出臨松縣山東而北流逕張掖故城下又北流至縣北二十三里合弱水明一統志云張掖河在都司城西十里源出擺通州流經祁連山西出合黎山名合黎水入亦集乃界行都司志云張掖河原名黑河自鎭城西南山流出經祁連山積雪消融其流益盛傍合黎山出羌谷口北入亦集乃)弱水又西北逕髙臺所北(所在行都司西一百六十里本漢表是縣屬酒泉郡後漢曰表氏後周廢入張掖縣明初爲甘州衛地景泰七年分置髙臺所所北十里有合黎山行都司志云黑河在髙臺所北二百步即弱水也西陲今略云黑河自所南發源東北流逕甘州復折而西北流入所北環所三面其在甘州尚散漫自板橋西至九壩皆合爲一水深沙浮不可徒涉)又西逕鎮夷所南(所在行都司西北三百里髙臺所西北一百六十里本漢酒泉郡地眀置鎭夷所髙邑李瀠禹門云鎭夷黑水即張掖郡西門外十里之黑水也其水由南山甘峻堡西番地面出來直下趨北山約寬十里北行百餘里匯爲大河西行至鎭夷所出口外水由上岸而下迅疾與沙石偕行土人呼爲黑河其水逺望之黝然而黑掬之實白水也但與黑沙滚行望之若黑水耳此水大小分爲七十二渠溉田數萬頃居民不鑿井皆飮此水其南爲天山西北爲合黎山余於順治戊子之冬曾渡此河比西黄河尤寬上流甚淺可及馬腹下流非浮舟不能渡按黑河之狀禹門以目驗得之最爲詳確然黑河即張掖河自南山流至甘州衛與弱水合則鎭夷之黑水亦弱水矣禹門從韓汝節以此爲界雍之黑水非也)又西北出合黎山峽口(合黎山自甘州衛西接鎭夷所界其峽口即都司志所謂羌谷口也蓋張掖河本名羌谷水經此峽而出因名羌谷口)又東北逕居延故城又東北入居延澤(漢書元狩二年將軍去病公孫敖出北地二千餘里過居延師古曰居延匈奴中地名也韋昭以爲張掖縣失之張掖所置居延縣者以安處所獲居延人而置此縣括地志居延故城在張掖東北一千五百三十里唐志張掖河西北出合黎山峽口傍河東壖屈曲東北行千里有寧寇軍故同城守捉也軍東北有居延海又北三百里有花門山堡又東北千里至回鶻衙帳史記正義云弱水自合黎山折而北流經流沙磧之西入居延澤行千五百里元志亦集乃路在甘州東北千五百里城東北有大澤西北俱接沙磧乃漢居延故城按此城太初三年路博德所築亦曰居延塞非居延縣也班志以澤繫縣下未當)其下流不知所歸據
後漢書東夷傳夫餘國北有弱水晉書四夷傳挹婁國東濵大海北極弱水唐書北狄傳貞觀三年以奚國阿會部爲弱水州則似弱水自居延澤東北流歷夫餘挹婁之北境而歸於東海其所行之逺當亦不下黑水也
合黎山自甘州衛西北綿延而西接髙臺所界又西接鎮夷所界隋志張掖縣有合黎山元和志合黎山俗名要塗山在張掖縣西北二百里括地志云蘭門山一名合黎誤行都司志合黎山在甘州衛北四十里迤邐至鎭夷所石硤口三百里一作合離水經合離山在酒泉會水縣東北注云合黎山也按漢會水縣故城在今肅州衛東北十六國春秋呂光遣呂纂討叚業戰于合離離即黎字之訛也羌谷水北至張掖縣合黎山下與弱水合故因山爲名曰合黎水是合黎水即弱水也經所謂合黎果主水而言則其文當曰導弱水西爲合黎之水矣而經不然傳曰水名非也
程大昌禹貢論曰自西漢以來指言弱水之地其顯著者凡六而班固地志巳三出矣條支一也酒泉崑崙二也張掖刪丹本桑欽說以爲西至酒泉合黎三也自漢志以外賈耽以張掖郡之張掖河當之唐史以小勃律之娑夷河東女之康延川當
之其多如此臣惟取條支嬀水之西入西海者以應經文而他皆不取爲其地望不與經合也經曰弱水旣西桑班賈三家所稱皆不出乎甘肅兩州之間其水未嘗西流故臣深所不據而本漢書初通西域時長老所傳條支弱水以爲經證其水西流注于西海以聲教訖于四海者槩之故敢主其說(按史記大宛傳大月氏居嬀水北其南則大夏漢書西域傳安息臨嬀水是此水歷三國之境而條支無之何以知嬀水即弱水邪)蔡傳云按通鑑魏太武擊柔然至栗水西行至莬園水分軍搜討又循弱水西行至涿邪山則弱水在莬園水之西涿邪山之東矣(事在宋文帝元嘉六年)北史載太武至莬園水分軍搜討東至瀚海西接張掖水北度燕然山與通鑑小異豈瀚海張掖水於弱水爲近乎程氏據西域傳以弱水爲在條支援引甚悉然長安西行一萬二千二百里又百餘日方至條支其去雍州如此之逺禹豈歷窮荒而導其流也哉其說非是(渭)按魏書神塵二年帝討蠕蠕自黑山出沙漠至栗水緣水西行過竇憲故壘次于莬園水去平城三千七百里分軍搜討東至瀚海西接張掖水北度燕然山東西五千餘里南北三千里張掖水即張掖河通鑑所謂弱水者也瀚海與張掖水東西相距五千餘里安得爲近此皆不詳考之過賈耽以張掖河當弱水是也程氏乃以條支
之嬀水爲禹貢之弱水夫黑水入于南海經志之矣向使弱水果與條支之嬀水通爲一川經何不言入于西海而云餘波入于流沙乎游談不根蔡氏闢之當矣而又引柳宗元之說云西海之山有弱水夫西海即條支國之所臨也在柳則以爲然在程則以爲否何義乎
韓氏禹貢詳略曰弱水出自西海之山西海今在西寧衛城西三百餘里窮石之山當在其左右自東而西一千五十里至甘州古張掖地過合黎山又五百一十里至肅州古酒泉地又八百餘里至沙州古燉煌地以上皆雍域也又二萬餘里至條支以入西海蔡傳以此西海爲弱水所出故非之然荒逺之外禹雖未嘗至豈可以其未至而遽疑其非一水哉則夫莬園水涿邪山皆其所經過之地也但逺之外夷無可考其接續之所耳(渭)按柳說本山海經西海之山即崑崙丘弱水即郭注所謂不勝鴻毛者也而林少穎云西海即鮮水王莽置西海郡處韓氏誤承其說以爲在西寧衛西凡塞外得止水則謂之海非眞海也西海本名卑禾羌海亦名青海又名鮮水在漢金城郡臨羌縣西北塞外(詳見導河積石下)隱測其地當在刪丹南數百里然窮石一名蘭門山括地志云在刪丹縣南七十里
去青海尚逺古未有謂此山在青海旁者且青海在湟水之南弱水果出其左右勢不得越湟水浩亹水而北至張掖也韓氏云云蓋由羌谷水亦名鮮水其下流與弱水合爲張掖河故遂以此鮮水爲西海而窮石山亦在其左右耳至其敘弱水之所經自東而西至燉煌又二萬餘里至條支入西海謬妄尤甚夫黑水大川也亘絕雍之西界弱水流至燉煌不滲入沙中則注於黑水矣其能越黑水而西南以至條支入西海乎今黑水旣陻亦不聞燉煌界中有水自流沙入西域者其爲無稽之言審矣且莬園水涿邪山在張掖之東北弱水出合黎峽口入居延澤者之所經也韓氏亦錯認在西域書生不諳地理憑臆而談徒來識者之笑耳韓氏雍產也以雍人言雍水世或謂必得其實故詳辨之
漢志觻(音鹿)得縣下云羌谷水出羌中東北至居延入海過郡二行二千二百里按羌谷水者張掖河之上源也其下流與弱水合則弱水入居延海可知矣過郡二者張掖酒泉也自合黎山至居延海行千五百里遡其源而計之則有二千二百里矣就禹貢言出刪丹者爲弱水之正源出觻得者爲弱水之別源正源主也別源客也志家徇今而忘
古往往主客易位故云羌谷水入居延海而刪丹弱水之下則闕而不言讀者以意會可也
知识出处
《禹貢錐指》
本書是我國最早一部科學價值很高的區域地理著作。它從地理角度,將全國分為九州,記述了這九個區劃的山嶺、河流、藪澤、土壤、物產、貢賦以及交通道路,還羅列了我國主要山脈河流的走向和流經。
阅读
相关事件
沮渠蒙遜與從兄男成期...
相关事件
霍去病公孫敖出北地過...
相关事件
魏太武擊柔然至栗水
相关事件
乞伏孔子擊吐谷渾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山丹衛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