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田惟上上厥賦中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禹貢錐指》 古籍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1880
颗粒名称: 厥田惟上上厥賦中下
分类号: K928.62
页数: 4
页码: 禹貢錐指卷第十 三十一
摘要: 本部分為厥田惟上上厥賦中下。
关键词: 厥田惟上上,厥賦中下

内容

厥田惟上上厥賦中下
   傳曰田第一賦第六人功少正義曰此與荊州賦田升降皆較六等荊州升之極故云人功修此州降之極故云人功少其餘相較少者從此可知也王制云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參相得也則民當相準而得有人功修人功少者記言初置邑者可以量之而州境闊逺民居先定新遭洪水存亡不同故地勢有美惡人功有多少治水之後即
  爲此差在後隨人少多必得更立其等此非永定也九州田賦之髙下先儒皆云以人功修不修故人功一以開墾多爲修否則爲不修一以糞多而力勤爲修反是則爲不修雍田第一而賦居第六斯爲人功少之極矣今按詩云奕奕梁山維禹甸之經所謂治梁及岐者是也鄭白之沃皆在焉秦漢資以富饒其西爲岐陽西北爲豳地詩詠太王之遷岐曰周原膴膴堇荼如飴詠公劉之遷豳曰度其隰原徹田爲糧則豳岐之土亦膏腴也此皆田之在渭北者也詩曰信彼南山維禹甸之則田之在渭南者東方朔云豐鎬之間號爲土膏賈畝一金是也史記貨殖傳曰自汧雍以東至河華膏壤沃野千里虞夏之貢以爲上田然則雍地雖大其在中邦之限禹所則壤以成賦者不過方千里其間又有髙山長谷可以爲田者少不若冀之平原曠野一望皆良田又則壤之地居多即令雍他日人功益修亦未能及冀賦之第一由是推之田美而少則賦亦不甚多田惡而多則賦亦不甚少不盡係乎人功之修否也
   九等之賦只就告成時言之疏云在後隨人少多必得更立其等眞通人之見愚謂此不但賦等爲然即貢物之多少他日亦未必盡同也
  或問漢書云自鄭渠成溉舄鹵之地四萬餘頃關中始爲沃野無凶年然則前未有渠時渭北之地皆舄鹵也雍田何以稱上上乎曰此地之爲舄鹵以溝洫廢也禹盡力乎溝洫導谿谷之水以注之田間蓄泄以時旱潦有備髙原下隰皆良田也涇水在其旁禹莫之用豈其智不若後人哉誠無所藉於此也自商鞅壞井田開阡陌而溝洫之制廢矣溝洫之制廢則水泉寫去其地爲鹹鹵五穀不殖秦人患之此鄭國之策所以行也然渠成之後舄鹵仍不少兒寬所謂鄭國旁髙卬之田嚴熊所謂重泉以東故惡地是也故又有輔渠白渠龍首渠之役及後漢都雒諸渠漸廢杜佑云秦漢時鄭渠漑田四萬頃白渠漑四千五百餘頃唐永徽中所漑唯萬許頃洎大曆初又減至六千頃則兩渠之利至唐而益微矣宋人以鄭渠乆廢不可興復唯修三白渠其所漑者涇陽富平等六縣田三千八百餘頃而已熙寧中於仲山旁更穿豐利渠漑田二萬五千餘頃元至正初以新渠堰壞乃復治舊渠口漑田四萬五千餘頃其數不減於漢然未幾亦廢何也則以涇流愈深渠身愈髙水不能入口故也蓋地有髙下勢有順逆濬畎澮之水以距川其勢順而易引川之水以入畎澮其勢逆而難
  順而易者行之萬世而無獘間有小壞修治亦易爲力逆而難者其始雖有不訾之利而其後將窮而無所復歲歲作堰浚渠得不償勞由今日觀之關中沃野徒虛語耳此行所無事聖人之智所以爲大而後世之穿渠溉田者爲智之鑿而不足貴也子因舄鹵之說而致疑於禹貢若雍州之田非兩渠無以成其美不亦過乎

知识出处

禹貢錐指

《禹貢錐指》

本書是我國最早一部科學價值很高的區域地理著作。它從地理角度,將全國分為九州,記述了這九個區劃的山嶺、河流、藪澤、土壤、物產、貢賦以及交通道路,還羅列了我國主要山脈河流的走向和流經。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