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田惟中下厥賦貞作十有三載乃同]集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禹貢錐指》 古籍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1554
颗粒名称: [厥田惟中下厥賦貞作十有三載乃同]集解
分类号: K928.62
页数: 2
页码: 禹貢錐指卷第三 十八
摘要: 本部分為[厥田惟中下厥賦貞作十有三載乃同]集解。
关键词: 厥田惟中下,厥賦貞,作十有三載乃同 集解

内容

傳曰田第六貞正也州第九賦正與九相當正義曰諸州賦無下下貞即下下爲第九也林氏曰兖州之賦必待十有三載然後同於餘州非謂此州治水至十有三載而後成功也果爾則其文勢不應在降丘宅土之下蔡氏曰兖當河下流之衝水激而湍悍地平而土疏被害尤劇今水患𨿽平而卑濕沮洳未必盡去土曠人稀生理鮮少必作治十有三載然後賦法同於他州此爲田賦而言故其文屬於厥賦之下先儒以爲禹治水所歷之年且謂此州治水最在後畢州爲第九成功因以上文厥賦貞者爲賦亦第九與州正相當殊無意義其説非是王氏(充耘)曰兖受患最深水土旣可耕作矣又必寛之十三年待其一紀之後歳星一周天道變於上地力復於下然後使供輸比同於他州蓋因其受患之深所以優恤之至(渭)按林蔡王三説大槩得之而有所未盡韓康伯注易貞勝曰貞正也一也貞訓正兼有一義厥賦貞謂十二𡻕之中賦法始終如一也蓋禹制五畞之稅視
  歳之豐凶以爲多寡而兖獨有異受患最深墾辟不易禹立一至少之則歳以爲常𨿽遇豐年亦不多取而寛以待之至一紀之後第十三載然後賦法同於他州亦視其豐凶以爲多寡也九州之賦唯缺下下兖賦至少固當第九而經不言下下何也兖賦法異於他州言貞則其義見言下下則其義不見故不曰厥賦惟下下而曰厥賦貞也

知识出处

禹貢錐指

《禹貢錐指》

本書是我國最早一部科學價值很高的區域地理著作。它從地理角度,將全國分為九州,記述了這九個區劃的山嶺、河流、藪澤、土壤、物產、貢賦以及交通道路,還羅列了我國主要山脈河流的走向和流經。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