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交通运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1445
颗粒名称: 第八章 交通运输
分类号: F294.3
页数: 18
页码: 614-631
摘要: 本章介绍了张掖市1996年到2000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情况。
关键词: 交通运输 设施建设 张掖市

内容

1996—2000年,张掖地区紧紧抓住中央财政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机遇,加大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迈出较大步伐,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从少到多、从干线到支线、从单线到网络的渐进式发展。2000年,全市列养县乡公路1009.65千米,其中主要列养公路318.56千米。
  2001年实施通县油路工程,2003年实施县际和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2010年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8603.38千米,其中县道905.2千米,乡道1166.23千米,村道6376.59千米,专道155.36千米,全市60个乡镇全部通了公路,提前实现农村公路“十一五”“部省共建”建制村通达率达100%的建设目标。
  2011—2015年,按照“县县通高速、乡镇通国省道、县道对接干线节点”的原则,对辖区内公路网规划进行相应调整。调整后张掖市境内有国道6条828.518千米,省道13条1267.4千米,县道74条2053.9千米。比调整前分别增加国道3条236.796千米,省道12条1267.4千米,县道39条1147.9千米。调整后占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比例分别为国道6.63%、省道10.15%、县道16.45%。至2015年,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0809千米,公路网密度由“十一五”期末的24.27千米/百平方千米提高到26.44千米/百平方千米,全市县(区)均实现二级以上公路通达,甘州、临泽、高台、山丹4县(区)通了高速公路,全市所有乡镇通了油路,91%的建制村通了硬化路。
  第一节 公路工程建设
  一、县道
  20世纪90年代起,各县(市)不断加强县道新(改)建工作,至2005年,全市共有县道26条860.56千米,2010年有26条905.2千米,2015年达30条791.5千米。
  二、乡道
  1995年,张掖地区(市)有乡道57条759千米,2000年有57条854千米,2005年有70条1140千米,2010年有70条1166.23千米,2015年达70条1160.168千米。
  张掖市2015年乡道建设情况一览表
  表6-24
  三、村道
  1990年前,张掖地区(市)境内仅少数公路沿线村社通油路,农村公路建设等级低、密度小、通行能力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加强通乡、通村道路建设,每年采取民工建勤的办法铺垫砂砾路面和土路面,群众出行条件逐步改善。2000年以后,快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路等级标准和通达能力明显提高。2010年,全市有村道2737条6377千米。通过实施通畅工程,至2015年底,全市有村道2774条7696.16千米。
  四、专道
  至2015年,全市有农村公路专道155.36千米,其中民乐县2条77.035千米,高台县4条70.4千米,山丹县1条7.925千米。高火路 北起高台县城东关,南止高台火车站,全长12.04千米,二级公路。1988年由砂砾路改建为沥青路面,2005年完成重铺改建,由张掖公路分局高台公路段负责养护管理。
  萤石矿路 南起张罗线合黎乡六三村,北至合黎山七坝泉(宏源矿业公司),全长16.4千米,路基宽11米,砂砾路面。
  元错路 北起G312线红沙河路口,经红沙河村、黑达坂水库至错口煤矿,全长54千米,路基宽6米,砂砾路面。
  四满口路 北起G312线,南止原四满口煤矿,南华公路段养护管理2千米,砂砾路面。
  五、桥梁 隧道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张掖地区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对部分较大桥梁进行拆除改建和维修加固。2010年全市农村公路桥梁317座6354.97延米,桥梁主要有拱桥和简支梁桥两种结构形式。2015年,全市农村公路桥梁448座8812.65延米。
  1995—2015年,张掖市仅肃南县修建隧道。肃南县陶莱峡隧道位于珠龙关至陶丰公路9千米加891米处,新建隧道全长367米,全宽6米,高5米。项目于2005年4月开工,2005年10月竣工,由酒泉三元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修建,投资678.95万元。
  第二节 县乡公路养护管理
  一、公路养护
  20世纪90年代,公路养护的主要路段由道班养护工分段包干、固定养护,一般路线实行季节性养护,县乡道路以“民工建勤”“以工代赈”方式进行养护。肃南县道路养护主要以雇用“亦工亦农”农民工进行季节性养护。
  2010年后,逐步在全市各乡镇成立乡镇交通管理站,行政村成立村民管养小组,县、乡、村三级管养职责得到强化。县乡道路由县(区)乡公路管理站进行经常性养护,村道由各乡镇交通管理站负责,组织各村管养小组进行季节性养护。2007年11月省政府下发《甘肃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按照“有路必养、确保质量”的要求,张掖市出台《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乡镇交通管理站、行政村村民管养小组不断完善和加强,初步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养护管理体系,基本实现机构、人员、资金“三落实”。
  2011—2015年,全市把养护管理从“以建为主”转换到“建、管、养”同步推进、协调发展上来。探索创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理顺管理权限,逐步建立“县乡道县管县养,村道乡(村)管乡(村)养”责权明确、管养并重的养护体制和“以县为主”的责任体系。在临泽县开展社会化养护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通过公开招标专业化养护公司进行道路养护,交通部门负责跟踪检查验收,形成了政府监管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农村公路养护新体制。在试点基础上,市政府印发《张掖市农村公路社会化养护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全面推进社会化养护,农村公路的综合养护水平明显提升。至2015年,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0147千米,优良率达75%以上。
  二、路政管理
  1990年,各县(市)陆续成立路政管理机构,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农村公路路政工作。随着国家公路建设的提速和农村公路里程的增加,县(市)路政管理机构职能从最初的法规宣传、公路巡查、清理路障逐步拓展到以保护路产、维护路权、保障道路通畅和安全为中心工作,具体职责涵盖侵害路产案件的查处、依法收缴路产赔补偿费、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管理、公路交通标志标线和非公路标志牌管理、公路涉路项目的许可审批,以及依法查处各类违反路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等。2005年,为保护农村公路免遭大吨位货运车辆的破坏,超限超载车辆的治理纳入路政管理工作内容。在县(区)政府的主导下,交通路政和公安交警、交通运政等部门加强沟通、协作配合,通过交警路查、路政巡查等发现查处问题,重点路段重点时间实行交警、路政、运政24小时联合执法,不定期开展集中整治等行动,打击违法超限超载车辆行驶农村公路的行为,遏制超限超载增长势头。
  “十二五”期间,全市建立“政府负责,部门主导,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路政管理体系,市县路政管理部门按照“五无一畅一通”的标准,加强重点路段巡查,加大公路违章建筑、乱开道口、打场晒粮等现象治理力度,农村公路保持着“畅安舒美”的形象。
  第三节 站场建设
  一、客运站场
  1995年张掖地区(市)有等级客运站6个。1996年建成民乐县公用型客运站(二级),1997年建成临泽县兴盛站务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二级),1998年建成肃南县公用型客运站(三级),2000年建成高台县新星站务运营公司汽车西站(二级),2006年建成肃南县皇城客运站(四级),2008年建成高台新星站务运营公司汽车南站(三级),2009年建成张掖市张运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民乐汽车北站(三级)。
  2015年,张掖市有等级客运站14个,其中一级站3个(张掖市张运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张掖汽车站、张掖市昌运公司南关汽车站、西运集团汽车东站),二级站5个(临泽县汽车客运站、高台县公用型客运汽车站东站、高台县新星站务运营公司汽车西站、高台新星站务运营公司汽车南站、张掖市张运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南华汽车站),三级站5个(山丹县汽车西站、张运司山丹汽车站、民乐县公用型汽车客运站、张掖市张运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民乐汽车站、肃南县公用型客运站),四级站1个(肃南县皇城客运站)。同时,加快建设张掖市客运中心站、张掖西站综合枢纽、高台客运站、丹霞景区客运站等。
  张掖市张运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于1961年10月,原名张掖汽车站。1996年,有客运车辆144辆,年客运量477万人次,客运收入2680万元,缴纳税金206万元,实现利润146.7万元。2002年改制为国有参股民营企业。1998年4月,根据《公司法》要求,成立张掖地区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9月,按照地委《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公司进行第二轮企业体制改革,由公司在岗职工和管理层人员自愿出资入股,进行公司产权重组,适当保留国家股,用企业国有净资产置换职工身份。公司产权重组后,继承重组前债务,所经营的客运线路为国有无形资产,作为国有股投入公司,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接受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管理。2003年1月,改制工作全部完成,步入政企分开、权责明确、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发展轨道。2008年3月由公司董事会收购国有股,转为股份制民营企业,注册资本747.5万元,总资产10074万元,企业安全储备金达300余万元,具有二级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资质。主要经营项目有:班车客运(省际、市际、县际)、包车客运(省际、市际、县际)、旅游客运(省际、市际、县际)、汽车站站务服务、汽车维修、汽配销售、汽车检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等。2004年,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标准,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国家认证公司审核,获得认证证书。2015年,有客运车辆204辆,年客运量125万人次,客运收入2304万元,缴纳税金110万元,实现利润5万元。公司运营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汽车修理、驾驶员培训、旅游车辆服务等综合项目均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3—2015年,按照甘肃省运输管理局下达乡镇客运站、行政村停靠站项目建设计划要求,投资3528.6万元,先后建成74个乡镇客运站(包括工业开发区、旅游景区)、525个行政村停靠站。乡镇客运站完成率100%,行政村停靠站完成率62%。
  二、货运站场
  1996—2015年,张掖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辐射省内外的综合运输网络渐具规模,公路、铁路物流运输网络基本建成,交通运输硬件设备和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物流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适应市场需求,私人购买货车进行道路货运经营的业户迅速增加,以进行货运信息配载的信息部和以长途客运捎带零担货运的车辆开始自主开展多种形式的运输业务。主要有:张掖物流中心(张掖市金运物流中心)、甘肃西运运输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货运站、高台县陆通货运站务有限责任公司、临泽货运站等。
  第四节 运力运量
  一、运力
  旅客运输 旅客运输以班线客运为主,出租客运、公交客运为补充。1991年,全区共开通班线91条,以县际客运为主。当年申请开通兰州、武威、酒泉客运班线。1996—1997年开通嘉峪关、金塔、玉门镇客运班线。2000—2007年开通互助、乌鲁木齐客运班线。2008年开通西宁、大通、俄博客运班线。2009年开通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客运班线。2010年开通银川、祁连客运班线。2010年,全市有道路一类旅客运输企业5户,开通客运班线342条,其中省际班线26条、市际班线46条、县际班线94条、县内班线176条,年完成出入客运量2347.06万人次、客运周转量98606.57万人/千米。2015年,全市有客运企业24户(其中出租车公司12户),拥有班线客车750辆(高级客车320辆、中级客车351辆),客运班线383条(省际客运班线16条、市际客运班线33条、县际客运班线94条、县内客运班线240条),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170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76500万人/千米。
  货物运输 1993年以前,张掖地区货物运输主要以公车公营为主,呈现“运距短、运力小、市场散”的特点。1993年后,个体货运车辆增速加快,企事业单位车辆转为个体承包经营或出售给个人挂靠经营。2000年后,货运市场体制改革,原有公车公营逐步转化为个体经营模式。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货运车辆由大中小型车辆组成,大型、重型车辆主要在全国范围内从事货物运输,其中临泽“板桥货运”享誉省内外。中型、小型货车主要在省市县内从事中短途货运,进行中转作业。2010年,全市登记在册营业性货运运输车辆18394辆,货运量1092万吨,货运周转量137495.81万吨/千米。2015年,全市登记在册营业性货运运输车辆28682辆,其中重型载货汽车4043辆,专用载货汽车549辆,货运量2666万吨,货运周转量235525万吨/千米。
  二、运量
  第五节 运输市场管理
  一、客运管理
  1998年,根据《甘肃省汽车客运站收费实施细则》,规范各县(市)8家客运站售票候车站点,杜绝站外500米揽客难题和“三品”上车。2000—2005年,对客运企业资质、运输车辆技术等级、客运班线服务质量、驾驶员从业资格、乘务员持证上岗等情况进行严格清理审核,共清理整顿客运班线64条,注销空头班线41条。
  2010年,拥有班线客车982辆(高级客车152辆、中级客车240辆),客运班线342条(省际客运班线26条、市际46条、县际96条、县内176条),日发班次1284个。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2347.06万人次,旅客周转量98606.57万人千米;货运量1092万吨,货运周转量137495.81万吨/千米。
  2015年,道路客运基本建成分工明确、衔接顺畅、保障有力、安全高效的城市、城乡、镇村、包车客运四级客运网络,城乡客运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安装率达100%。全市拥有班线客车750辆,其中高级客车320辆、中级客车351辆;开通客运班线383条,其中省际客运班线16条、市际33条、县际94条、县内240条,道路运输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2015年,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170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76500万人/千米;货运量2666万吨,货运周转量235525万吨/千米。
  二、货运管理
  2010年,全市登记在册营业性货运运输车辆15691辆,其中重型载货汽车1388辆、专用载货汽车250辆。2015年,全市登记在册营业性货运运输车辆28682辆,其中重型载货汽车4043辆、专用载货汽车549辆。
  2015年,全市机动车维修企业发展到813户,其中一类维修企业4户、二类79户、三类维修户(含摩托车维修户)730户。对辖区内维修行业结构进行调整、资源整合,对长期处于“基本合格”业户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开展机动车维修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实施二级维护抽样检查,杜绝买单卖单、只收费不维护、压减维护作业项目等违规行为。加大车辆二级维护检查力度,定期对维修的车辆质量进行抽查,促使客车二级维护率达100%,货车维护率达96%,质量投诉率低于2‰。
  三、驾培市场管理
  2004年实行培考分离,驾驶员培训业务移交市道路运输管理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实行日常监管。按照《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资格条件》《机动车教练场要求》,各驾校设立龙门骨架吊杆、连续障碍、单边桥、直角转弯、侧方停车、上坡定点停车与坡道起步、限宽门、百米加减档、起伏路、曲线行驶等训练科目。2010年,全市有二类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6家,分别是河西学院汽驾中心、张运司驾校、安通驾校、文礼驾校、盛达驾校和平安驾校。2015年,全市有驾校24家(二级8家、三级16家),教练员955人(理论教练71人,实操教练884人),教练车836辆(B2教练车48辆,C1、C2教练车788辆)。
  四、维修检测市场管理
  加强维修检测市场监管,开展机动车维修测检行业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专项整治,维修检测市场健康发展。至2015年,全市机动车维修业户达813户,其中一、二类维修企业分别达4户、79户,形成以一类企业为骨干,二类企业为基础,三类企业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分布广泛、内容齐全的汽车维修网络。与此同时,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业同步发展。20世纪末,全市仅有1家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年检测能力仅1万辆次,至2015年,全市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达4家,年检测能力达3万辆次以上。
  五、出租汽车管理
  张掖市出租汽车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前身是人力三轮车(俗称黄包车)、两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后来,城区陆续出现私家车从事出租客运经营的情况。1995年昌河、松花江、夏利等面的类小客车开始从事个体出租客运,全区出租车143辆,人力三轮车逐步退出市场,车费自行议价。1996年成立出租车行,实行规范文明经营,当年新增出租车123辆。1997年三轮摩托车、出租车迅猛增长,当年新增出租车73辆。12月建设部、公安部发布《城市出租车管理办法》,对城市出租车的规划、经营、管理、服务进行规范,明确规定出租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具体管理委托客运管理机构负责。张掖地区交通行业管理部门按照客运车辆审批程序对出租汽车进行行政许可,成立出租车管理所,隶属张掖市交通局管理,为980辆三轮摩托车、320辆出租车办理了营运证。
  1998年开始,政府对迅速发展的出租汽车数量进行总量控制,全区共有出租汽车500辆,2000年发展到855辆,人力三轮车完全退出市场。2003年全市各县(区)相继成立出租车公司,开始出租汽车行业以公司集约化经营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全市1463辆出租车全部纳入公司化经营。至2015年,全市有出租汽车公司14家,其中甘州区6家,山丹县3家,民乐县2家,临泽县、高台县、肃南县各1家。出租汽车1973辆,其中甘州区1225辆、民乐县265辆、高台县147辆、山丹县183辆、临泽县70辆、肃南县83辆。全市以租赁方式经营的出租车577辆,以挂靠经营的出租车1379辆。出租汽车从业2155人,大部分是企业下岗职工、郊区失地农民及周边乡镇村民。
  六、公共交通行业管理
  1997年,张掖地区组建第一家张掖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高台县安信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公交分公司成立;2008年山丹县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公交分公司和民乐县甘肃西运运输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交客运分公司成立;2010年临泽县昌源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公交分公司和临泽绿岛公交公司成立;2011年张掖市张运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甘州区城乡公共交通分公司成立,还有张掖市张运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甘州区城乡公共交通分公司、张掖滨河新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高台县安信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公交分公司、甘肃西运运输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交客运分公司(民乐县城市公交客运)、山丹县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公交分公司、临泽县昌源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公交分公司、临泽绿岛公交公司等。
  2015年,全市城乡公交线路62条,公交车282辆,公交总里程1038千米,公交班线覆盖全市19个乡镇,覆盖率31.7%。按区域运力分布:甘州区公交线路30条,公交车187辆;山丹县公交线路2条,公交车14辆;民乐县公交线路24条,公交车31辆;临泽县公交线路2条,公交车14辆;高台县公交线路4条,公交车36辆。
  张掖市城运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 1997年之前,张掖市只有“市区—火车站”班线上的20辆中巴车。线路从最初的市区至近郊、景点然后延伸到乡镇,初期有3路、4路、5路35辆公交车,年客运量33万人次。1998年新开通6条线路,115辆公交车,年客运量达331万人次。1999年新增公交车12辆,客运量增至424万人次。2005年,市城运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以企业集贷方式投入1800万元,达到185辆公交车和20条公交线路的经营规模。2006年新开通康宁、老寺庙、红沙窝公交专线。2007—2008年,相继新增1路、2路、上头闸、上寨、普家庄、园艺场公交线路,公交线路达到27条,公交车178辆。2009—2010年,投资45万元,对所有公交车安装GPS定位和语音报站系统,设立GPS监控平台,对公交车运行实行动态监管。至2010年,张掖公交经营资产规模2300多万元,公交线网总里程391.3千米,线路28条、公交车187辆,日发班次1321个,运送旅客4.5万人次。全年运营1150万千米,客运量1500万人次。张掖公交覆盖以城市为中心、辐射35千米以内的乡镇,服务人群涵盖全区城乡人口的四分之三以上,城市公交万人拥有量达9辆,公交分担率占城乡总出行的18%。2011年,开通市区至滨河新区至湿地公交观光线路,投入2辆公交车运营。2013年,新开通市区至工业园区1路附线公交路线,投入2辆公交车实行无人售票,并首开行车记录和全程监控服务功能,所有公交车陆续改装为无人售票公交车,张掖公交进入无人售票和刷卡乘车时代。2015年7月,实行城区65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2011—2015年,推进公交优先战略,投资3500多万元,开通公交线路28条,公交车187辆,运营里程350千米,停靠点(往返)538个,日发班次1316个,线网覆盖面积1400平方千米,辐射12个乡镇、91个行政村,日送旅客3.5万人次,受益群众46万人。
  七、规费征收
  1996—2008年,交通部门征收的规费有拖拉机养路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运附加费3种。征收指标由省交通厅下达,征收的规费按时全额上缴交通厅,由交通厅按一定比例控制下拨,严格监督使用。2004年后客运附加费移交交通征稽部门征收。自2009年1月起国家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原在成品油价外征收的公路养路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运附加费和货运附加费。
  拖拉机养路费 由各县县乡公路管理站征收,征收范围为农用和营运性三轮运输车、农用和营运性拖拉机,主要用途是人员经费和公路养护经费。1996年前,地方交通部门只征收拖拉机养路费,1997年省交通厅将原来由张掖交通征稽处征收的三轮车养路费转交地方交通部门征收。1996年厂矿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运输户的农用三轮车、农用运输车征费标准为每月每吨150元,农民自用的三轮车和运输车每月每吨75元,拖拉机每月每吨60元。1997年4月起,厂矿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运输户的农用三轮车、农用运输车征费标准为每月每吨160元,农民自用的三轮车和运输车每月每吨80元,拖拉机每月每吨65元。1999年9月起,厂矿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运输户的农用三轮车、农用运输车征费标准为每月每吨190元,农民自用的三轮车和运输车每月每吨95元。为鼓励车主包交规费,按《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甘肃省农路养路费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农用简易运输车、农用三轮车全年包缴不低于8个月,从事季节性运输的大中型拖拉机按5个月计征,小拖拉机按照3个月计征。
  公路运输管理费 由县级运管机构征收。货运车辆按每月每吨12元计征,大型客运车辆按每月每座1.2元计征,中型客运车辆按每月每座1.3元计征,小型客运车辆按每月每座1.4元计征,农用汽车按营业收入的0.7%计征。
  公路客运附加费 1996年,根据甘交《关于调整公路客运附加费的通知》征收。具体收费按旅客乘车里程每人每公里征收,采取客票附加的办法,9千米以下征收5分,10千米以上按实际里程计算。客运附加费根据甘肃省物价局、财政厅规定,营运客车每人每公路征收0.01元,非营运客车每月每吨征收30元。
  第六节 铁路运输
  一、张掖火车站
  位于甘州区三闸镇境内,中心里程位于兰新线自兰州西站起514千米302米处,隶属于兰州铁路局武威南车务段管辖,是河西走廊中段一个二等区段站,也是兰新铁路中段一个较大车站。主要担负甘州区、民乐、山丹、临泽、肃南、高台及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及周边地区的旅客、行李、包裹运输和货物发送、到达业务。
  张掖火车站于1956年建成使用。主要办理接发(通过)客货运列车,担当上、下行摘挂列车整编作业和部分直达、直通货物列车的整编、成组甩挂作业,以及货场、张掖机务作业区、工务线、石油、捷安物流、酒精、粮食、电厂专用线、战略装车线(机5线)货物作业车的取送作业;货物列车本务机车摘挂、列尾作业,始发列车、岔线出入车辆的技术检查。车站站场布局为单向横列式。张掖车站归属河西堡车务段,1987—1988年,河西堡车务段改建为金昌车务段。张掖车间隶属于金昌车务段。2003年铁路系统改革,将武威分局撤销,金昌车务段与武威南车务段合并为武威南车务段,张掖车站再次被划分至武威南车务段。
  张掖车站最初主要设备为6502联锁设备。张掖车站改建,车站主要行车设备更新为先进的电气化计算机联锁设备,车站作业效率有很大提升。2011年进行第三次改造,原来旧式车站候车室改建为全钢架玻璃透明候车室,确保旅客候车更加舒适、方便。车站配备DF5型内燃调车机2台(由嘉峪关机务段乘务员担当作业),共衔接7条专用线(油库线、捷安物流线、酒精线、粮库线、电厂专用线、西屯飞机场专用线、战略装车线)、2条段管线,有到发线11条、调车线8条、牵出线2条、道岔100组、基本站台2个。客运班组设有自动广播语音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电子导向系统等服务设施。
  货运业务 2014年9月“西部货物快运列车”正式开行,为客户办理零散货物运输业务,向客户提供门到门、门到站、站到门、站到站等多种运输方式,客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铁路部门实行货物快运“一站式”服务。
  客运业务 车站昼夜办理客票发售、行包到发业务。随着铁路快速发展,经过6次提速,旅客运量不断提升,由1996年13万多人次、日均300~400人次发展到2015年100多万人次、日均300~400人次。旅客列车由20年前每天10列旅客列车发展到2015年每昼夜为70列左右。2015年4月,以“时代列车·丝路情怀”为主题的Z6207/8次“金张掖号”品牌列车正式开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
  二、兰新高铁张掖境内车站
  兰新高铁2009年11月奠基开工,横贯中国西北甘肃、青海、新疆3省区,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重点项目,2014年12月26日开通试运营。兰新高铁东起兰州西,途经青海省,穿越祁连山山脉,进入甘肃省河西走廊西行,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被誉为通往欧亚的“钢铁丝绸之路”,线路正线全长1785.398千米,其中甘肃省799.089千米。张掖市境内东起兰州局和青藏公司局界1944千米926米处,西至张掖市与酒泉市交接的清水北站下行进站信号机2254千米644米处,管辖里程309.718千米,开通运营时速200千米/小时。
  武威南车务段在张掖西站设立车间,管辖范围东起张掖市山丹县境内的军马场车站,西至张掖西车站,管辖里程214.562千米,管理军马场、民乐和张掖西3个车站。
  嘉峪关车务段管辖张掖境内临泽南站、高台南站,东起临泽南站,西至清水北,管辖里程95.156千米。
  张掖西车站 位于张掖市甘州区兰新墩镇境内,本站中心里程位于兰新高铁自徐州站起2124千米939米处,隶属兰州铁路局武威南车务段管辖,技术性质为中间站,业务性质为客运站。车站共有3座站台(长度500米),7股道,建筑面积9937平方米,候车室分两层,面积4818平方米。张掖西站在兰新高铁线上的作用和业务范围:办理动车组、旅客列车到发、会让、通过,办理直通、管内旅客发送等业务。担负着张掖市的旅客及行包运输任务,是“金张掖”的服务“窗口”单位。张掖西站开通运营之初,日均接发列车18列,2015年7月1日调整列车运行图后日均接发列车42列,其中张掖西站办理客运业务33列。截至2015年12月底,累积发送旅客85.32万人次。
  军马场车站 位于张掖市山丹军马二场境内,本站中心里程位于兰新高铁自徐州站起2007千米568米处,隶属兰州铁路局武威南车务段管辖,技术性质为中间站,业务性质为越行站。
  民乐车站 位于张掖市民乐县境内,本站中心里程位于兰新高铁自徐州站起2061千米764米处,隶属兰州铁路局武威南车务段管辖,属高铁客运站。车站设2个站台(长度500米),每站台设200米长的雨棚1座,4股道,车站站房建筑面积3499平方米,候车室面积1005平方米。民乐站在兰新高铁线上的作用和业务范围:办理动车组、旅客列车到发、会让、通过,办理直通、管内旅客发送等业务。2015年7月调整列车运行图后日均接发列车21对,办理客运业务列车8列,担负着民乐县的旅客运输任务,是民乐县的服务“窗口”单位。截至2015年12月底,累积发送旅客13.2万人次。
  临泽南车站 位于张掖市临泽县境内,本站中心里程位于兰新高铁线徐州站起2160千米199米处,隶属兰州铁路局嘉峪关车务段管辖,属高铁客运站,车站设2个站台(长度500米),每站台设200米长的雨棚1座,4股道,车站站房建筑面积3499平方米,候车室共1层,面积1005平方米。临泽南站在兰新高铁线上的作用和业务范围:办理动车组、旅客列车到发、会让、通过,办理直通、管内旅客发送等业务。2015年7月调整列车运行图后日均接发列车21对,办理客运业务列车6列。至2015年12月底共发送旅客4.97万人次,日均发送136人。
  高台南车站 位于张掖市高台县境内,中心里程位于兰新高铁线徐州站起2196千米514米处,隶属兰州铁路局嘉峪关车务段管辖,属高铁客运站,车站设2个站台(长度500米),每站台设200米长的雨棚1座,4股道,车站站房建筑面积3499平方米,候车室共1层,面积1005平方米。高台南站在兰新高铁线上的作用和业务范围:办理动车组、旅客列车到发、会让、通过,办理直通、管内旅客发送等业务。2015年7月调整列车运行图后日均接发列车21对,办理客运业务列车5列。至2015年12月共发
  送旅客6.95万人次,日均发送180人。
  第七节 航空运输
  张掖军民合用机场又名张掖甘州机场,位于张掖市区东南,距市中心24千米。由原空军张掖航校机场扩建而成。2010年5月11日奠基,2011年11月1日落成通航。机场占地201.7公顷,跑道长3000米、宽55米。张掖军民合用机场是列入《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的重要机场之一,是国家产业政策允许和大力支持的支线机场,是甘肃省开通民航业务的第二个机场项目。张掖军民合用机场项目在原空军张掖航校军用机场的基础上建设,由中国民用航空局、甘肃省机场投资管理公司、张掖市政府共同出资建设,总投资3.134亿元。
  一、机场建设
  旅客登机场景
  2008年11月,张掖市政府向省政府上报关于启动张掖军民合用机场建设项目的请示并获同意,市发改委委托兰州空军勘察设计院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3月,省政府向国家民航局上报《张掖军民合用机场建设的请示》。8月,国家民航总局出具《行业审查意见》,并上报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家发改委、总参上报国务院、中央军委同意军民合用的意见;张掖军民合用机场项目可研报告送审稿编制完成。9月,张掖军民合用机场得到国务院、中央军委立项,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批复文件(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同意空军张掖机场实行军民合用的批复》)。10月,张掖市人民政府与甘肃省机场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张掖军民合用机场联建框架协议》,《张掖机场可研报告》评审会在北京召开。11月,取得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张掖机场军民合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意见》。2010年1月,张掖军民合用机场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召开。3月,张掖军民合用机场总体规划暨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评审会召开,《张掖军民合用机场项目可研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总参谋部正式批准。5月11日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11月1日落成通航。
  2011年,张掖机场改建西跑道3000米,新建航站楼4126平方米,建设航管综合楼、民航灯光变电站,新建配套的民航生产业务和生活用房及供电、供水、排水、供热、供油、消防等工程,总投资3.134亿元。该项目2010年8月15日通过初步验收,8月27日顺利通过校飞。该机场能满足波音737和空客320等机型的起降,规划飞行区等级为4C级。2011年10月14日,甘肃省张掖军民合用机场试飞组宣布机场顺利通过试飞。
  二、航空运输
  张掖军民合用机场(甘州机场)以2020年为目标年,按满足旅客吞吐量24.3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723吨设计,规划飞行区等级为4C级,改建3000米长的西跑道,可满足波音737、空客320等系列大机型起降,先期开通张掖飞往兰州、西安、北京、成都和乌鲁木齐等地的航线。
  2011年10月,张掖军民合用机场(甘州机场)正式通过试飞,基本完成通航前的各项准备工作;10月26日,由民航监管局、空管、通讯导航、安检、场务、运输等部门组成的验收组,对张掖机场进行验收和评审。经验收,张掖机场符合民航机场运行标准,张掖机场设计为4C类机场,跑道承载最大机型为A320和737-800以下机型。至2015年12月,共飞行航班3663架次,客运18.26万人次,货邮行1159.4吨。

知识出处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张掖地区志》续志,上限为1996年,下限为2015年。本志遵循事以类聚原则,分篇、章、节、目(子目)层级,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全志由序言、凡例、大事记、概述、专志等组成分七个篇章,以述、记、志、传、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