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商贸流通服务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1408
颗粒名称: 第六篇 商贸流通服务业
分类号: F724
页数: 105
页码: 551-655
摘要: 本篇介绍了张掖市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情况。包括商业、旅游业、服务业、供销合作、交通运输、邮政、对外贸易等几方面。
关键词: 商品流通 张掖市

内容

西域诸多宝物,诸国多至张掖互市,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炀帝乃命吏部侍郎裴矩驻 张掖 “监诸商胡互市”。
  ——《隋书·食货志》第一章
  商业
  1996年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商贸流通效率加快,领域拓宽、规模扩大。国有商业除国家 垂直管理,专营专卖的食盐、烟草、医药、石油制品批发企业外,地、县市属国有商业企业 通过出售、破产、分立、租赁、承包等形式全部改制为非公有制经济。各类集贸市场、批发 市场在实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得以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国道沿线、人口密集的农村集贸市 场得到较大发展。2015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62亿元。
  第一节 集贸市场
  1996年,张掖地区有各类集贸市场136处,以农副产品交易为主。市场交易种类相对较少, 配套设施不够完善,功能区划不够清晰。至2015年,全市有各类市场76个,其中果蔬交易 市场6个,县乡集贸市场47个,家具建材市场15个,机动车交易市场4个,再生资源集散市 场4个。部分设施简陋、妨碍交通、影响城乡发展、交易数量较少的小型简易市场逐步被设 施完善、定位明确、交易繁忙、聚集效应明显的市场取代,市场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管理 更加规范,交易种类日益丰富。
  一、甘州区南关蔬菜果品批发市场
  南关蔬菜果品批发市场,始建于1985年,是甘肃河西地区规模较大的产地型专业批发市场和 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市场紧邻国道227线,南距连霍高速公路1000多米,地理位置优越, 交通便利。1996年以后,立足当地丰富的蔬菜资源,面向全国培育市场。旺季组织当地蔬菜 大量输出,淡季吸引外省市名优蔬菜瓜果进入市场,使市场呈现品种齐全、四季繁荣的景象 ,成为甘肃河西地区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经几次改造扩建,占地 面积达5.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总资产1493万元。市场主要经营蔬菜、瓜果 、干鲜调味品、肉禽蛋。有蔬菜、瓜果、贩运大户100多户,经营摊位4000多个,从业6000 多人,每天进入市场交易的人员达2万多人次。市场年交易量45万吨,交易额3.6亿元。市 场内公用设施齐全,管理严格,运作规范,吸引全国各地客商,交易辐射青海、新疆、四川 、山东、广东等20多个省 (市)自治区。多次被评为国家及省、市文明市场。2006年,被 国家商务部列为全国 “双百市场工程”示范市场之一;2007年,被国家城市农贸中心联合 会评为全国农产品综合批发百强市场,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第十三批定点市场。
  二、高台县景隆农产品批发市场
  始建于1992年3月,前身是高台巷道农产品批发市场。地处高台县城东南,高火公路与巷蓼 公路交会处,是农业部 “定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全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单位、甘肃省农业 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主要经营蔬菜、瓜果、畜产品等农副产品,是河西走廊较大的农产品 集散中心。
  2006年成立高台景隆市场建设服务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融资3301.4万元,硬化地坪3.5万 平方米,安装钢屋架拱形交易大棚6座4500平方米,建成全封闭式交易大厅4840平方米、电 子信息中心楼1823.25平方米。市场占地面积9.76万平方米,建成电子结算系统、电子监控 系统、LED、综合管理系统、信息基础平台、数据交换系统、网上拍卖系统、农产品检验检 测中心等经营管理体系,冷冻、仓储、市场管理中介经营等配套机构和设施完善齐全。日均 有3500多户菜农和2000多辆运销车批发交易,日均交易量1600吨,年交易量58万吨,年交 易额7.5亿元。市场组建有完善的农产品运销协会,拥有300多人组成的运销队伍,产品辐 射新疆、青海、内蒙古、宁夏、陕西、河南等省 (市、区)。
  三、临泽县东关农贸市场
  临泽县东关农贸市场始建于1989年,后经扩建改造,由临泽县明华实业有限公司经营管理, 是临泽县规模最大的集散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市场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有蔬菜、瓜果、水 产贩运大户50多户,经营摊位512个,从业3000多人。市场年交易量18万吨,交易额1.4亿 元,辐射兰州、青海、新疆、酒泉、嘉峪关等省市和周边市县。
  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市场
  张掖市废旧物资回收主要由各级供销社负责,各县区供销社乡、村级分销点均设有废旧物资 回收点。各分销点回收到一定数量后,统一运送至县级供销社集中回收点。1991年4月,张 掖地区物资局金属回收公司更名为物资再生利用公司,1995年再生利用公司建立 “张掖物 资商城”。2004年,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管理由商务部门负责。2009年,市上制定 《关于张 掖市再生资源回收交易站点推行集中经营和统一管理的通知》,明确交易站点集中经营和统 一管理的范围,鼓励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承建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市场。2015年,全市共有 再生资源回收企业19户,回收网点245户,再生资源集散交易市场4个。共回收废旧钢铁、 有色金属、塑料、纸、橡胶及其他废旧物资24.91万吨。其中废旧钢铁、有色金属回收利用 率100%,塑料回收利用率74.5%,纸回收利用率75%,橡胶回收利用率87%。
  五、县乡集贸市场
  20世纪90年代,农村部分乡镇农民自发在乡镇所在地沿街摆摊交易农副产品,农村集贸市场 雏形渐显。2004年,各级政府引导和规范乡镇集贸市场秩序,提倡各乡镇每月固定日期为农 民赶集交易日。在前期各乡镇试行的基础上,2006年,甘州区规范各乡镇赶集时间,同年, 甘肃省县乡农贸市场 “退市还路”工程开始实施。张掖市自2006年开始实施县乡农贸市场 标准化改造项目,至2015年,共改造建设标准化县乡集贸市场35个。
  第二节 商贸流通
  20世纪90年代,全区商品零售城区主要以百货公司、饮食服务公司、五金公司为主,农村以 各县 (市)供销社、分销店为主,个体经营的商店、门市部数量较少。销售商品以日用百 货、五金、民用化工品及副食为主。1998年,全区255户国有商业企业改制,占国有商业企 业的80%以上。成立于1988年的河西商场,经营面积1.1万平方米,从业500余人,经营商 品46大类4万多种,年销售额3000万元,年上缴各项税费160多万元。2001年改制后更名为 博盛商厦。1998年3月,甘肃新乐集团公司开设连锁超市,首次将开放式售货模式带入张掖 。2007年,新世纪商厦和国芳百货投入运营20092012年,国美电器、华润万家、苏宁电器 等全国知名连锁企业陆续入驻张掖,全市核心商业区形成,各类专业品牌店、特许经营店等 高端商品落户张掖。
  一、城镇商贸流通
  1996年,全区有商贸零售网点15722户,其中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类商贸流通企业1839 户,个体商户13883户,从业人员35011人。至2015年,全市有商贸零售点35593户,其中企 业3231户,个体经营户32362个;商贸批发网点5333户,其中企业1102户,个体经营户甘肃 新乐集团公司 1998年3月在甘州区新乐小区创建新乐副食商场,2000年6月成立张掖新乐超 市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6月成立甘肃新乐连锁超市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7月成立甘肃新 乐集团公司。至2015年建成以连锁超市经营为主,兼营现代物流、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 金融业为一体,拥有5家分公司、37家连锁超市、2个服装商场、2个专业市场,营业面积6 万多平方米,从业2600多人,总资产1.8亿元,经营3万多种商品的跨区域、跨行业民营企 业。
  临泽县新合作百惠商贸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7年10月,注册资金800万元,员工32人。2011 年公司被省商务厅确定为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企业。投资3500万元,建成物流配送 中心1处,仓储面积2200平方米;建成1500平方米日用品仓库1座,库容2万吨恒温保鲜库4 座,5000平方米的果蔬精选交易市场1处;改造新华镇商贸中心1处;建成新合作购物广场 ,占地面积1450平方米;购置配送车辆3辆,信息化管理设备配备完善。
  山丹县华东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1500万元。主要经营包装食品、散 装食品兼乳制品、化妆品、服装、鞋帽、日用百货、针纺织品等,是山丹县境内最大的商贸 流通骨干企业。有自营店4家,直营店25家,商品配送网店50家,累计营业面积1.6万平方 米,从业360人。2011年营业额2亿元。公司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仓储面积1.1万平方米, 展示大厅500平方米,配送车辆10辆,建有配套设备完善的商品配送中心。经营网络覆盖全 县城乡,年配送额1120万元。先后与国内50多个厂商建立稳固业务关系,年销售额居全县 零售企业前列。
  民乐县荣昌糖酒副食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1年,是民乐县最大的商贸流通企业之一,下属荣 昌副食超市、荣昌服装综合超市、荣昌生活馆及荣昌生猪定点屠宰厂等企业。有直销网点10 个,营业面积近8000平方米,主营糖酒副食、服装针织、洗涤化妆、家电五金及生猪定点屠 宰。公司有职工280人,总资产3100万元,年实现利税204万元。2011年建成日用消费品配 送中心1个,仓储面积1.2万平方米,配送商品1.2万多种,配送车辆10辆,商品下乡配送初 具规模。
  二、农村商贸流通
  2006年,张掖市开始实施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各县 (区)先后有甘肃新乐连锁超市 有限责任公司、张掖市新大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民乐县荣昌糖酒副食有限责任公司、高台 县百货公司、高台县丰盛公司、临泽县天鼎家电有限责任公司、临泽县新合作百惠商贸有限 责任公司、山丹县福乐购物广场、山丹县华东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承担 “万村千乡”市场工 程农家店改造建设任务。2014年 “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结束,全市共改造建设标准化农家 店1470个,乡镇商贸中心6个,标准化农家店乡镇覆盖率100%,村级覆盖率达80%以上, 农村小商店、门市部逐步被开架式售货的小超市替代。三、酒类商品流通
  2006年,全市有白酒生产企业33家、葡萄酒生产企业2家,酒类商品批发企业130家,白酒 产量10万吨。2007年,酒类商品流通实行随附单制度、零售备案制度和不向未成年人销售 酒类商品等法规,全市酒类商品流通秩序逐步规范。2008年全市有白酒生产企业34家,葡 萄酒生产企业2家,酒类商品批发企业169家,白酒产量达1.5万吨左右。2010年全市有白酒 生产企业23家,葡萄酒生产企业2家,酒类商品批发企业191家,白酒产量2万吨左右,葡萄 酒产量8000吨左右。2012年成立张掖市酒类行业协会,市酒类行业协会牵头开展 “放心酒 示范店”评选活动,组织评选出2013年市级 “放心酒示范店”15家。至2015年,全市有酒 类生产企业26家,酒类批发企业325家,酒类零售企业6400家,从业8500多人。全市白酒生 产企业年产量达2万吨左右。形成1626.67公顷、年产量近5.6万吨的优质葡萄酒原料基地, 培育出年生产能力1.5万吨的祁连酒业和国风酒业2家现代化优质葡萄酒加工企业。张掖市甘 肃滨河食品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由1984年成立的滨河酒厂的基础上组建而成。2003 年跻身中国白酒工业100强、甘肃省工业企业100强。该集团的核心产业是白酒和葡萄酒, 年生产能力均为1万吨。在甘肃张掖、四川蒲江共建有3个酿酒基地,具备同时生产酱香、浓 香、清香、九粮香、芝麻香等优质白酒和优质葡萄酒的工艺技术和实力。产品主要有滨河九 粮液、滨河九粮春、九酿滨河、陇派白酒系列及国风赤霞珠系列干红葡萄酒等。至2015年底 ,总资产8.6亿元,员工1019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5.4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0.89亿元 ,上缴税金10.03亿元,产品销往北京、天津、上海、深圳、甘肃、陕西、青海、新疆等全 国30多个省区市,并出口韩国。2015年下半年开始,着手将厂址在民乐县城的白酒厂、张 掖东北效工业园区的葡萄酒厂迁建至民乐生态工业园区,并以此为龙头驱动,将原有农、林 用地和工业用地打造成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生态、科技、文化内涵丰富,观光旅游功能 完善的现代产业园区。园区规划占地面积1.11万公顷,预算总投资25亿元,计划分三期完 成。2015年,整个园区项目前期考察、规划设计等工作均已展开或完成,万吨白酒厂项目的 迁建工作进入全面施工阶段。滨河集团先后获“全国轻工行业做出突出贡献先进集体”“甘 肃省优秀企业”“甘肃省政府质量奖”、首届“甘肃省履行社会责任示范单位”“全国质量 和服务诚信优秀企业”等200多项殊荣。集团旗下的甘肃滨河九粮酒业公司为“中华老字号 企业”,“滨河”“滨河九粮液”和“滨河九粮春”商标为甘肃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 。甘肃祁连葡萄酒业公司 成立于2002年2月,是一家国有控股的葡萄酒生产、销售企业。 公司酿酒葡萄基地祁连庄园面积1.2万亩,先后培育出蛇龙珠、梅鹿辄、佳美、赛美容、贵 人香等世界名贵酿酒葡萄品种近20种。引进法国、意大利高标准现代化生产线,拥有专业灌 装线2条、6000平方米的地下酒窖1座,年生产能力1万吨,储酒能力2万吨。与中国农业大 学合作,研制生产的冰白葡萄酒、冰红葡萄酒被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填补了国内空 白,工艺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冰红、冰白等品牌葡萄酒先后获得多项殊荣。2004年“ 祁连传奇”冰红、高级干红葡萄酒在甘肃省酒类产品质量鉴评会上被评为优质产品;2006年 “冰葡萄酒研制技术”被北京市人民政府评为“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2008年祁连传奇 蛇龙珠干红葡萄酒获“克隆宾杯”第二届烟台国际葡萄酒大赛三等奖;2011年祁连传奇至尊 贵人香冰白葡萄酒获“克隆宾杯”第五届烟台国际葡萄酒大赛金奖;2014年在中国河西走廊 第四届有机葡萄美酒节华夏酒报国际葡萄酒大赛中,祁连传奇蛇龙珠干红葡萄酒获“最具风 格葡萄酒金奖”等4个奖项。2015年,公司总资产达16793万元,生产的“祁连传奇”品牌 葡萄酒有冰白、冰红、干红、干白、白兰地5大系列共110多个品种,营业收入3600万元。
  第三节 烟草专卖
  一、烟草购销
  (一)卷烟经营 1992年6月,甘肃省烟草公司张掖分公司成立,辖区卷烟二级调拨由武威 改归张掖,由张掖分公司按省烟草公司下达的计划,向全国烟草工业企业组织货源,实行辖 区内三级公司调拨。各县(市)烟草公司分别负责本县(市)的三级批发。2001年6月,全 区批发网点由32个调整为21个。2002年6月,在城区网点实行访送分离、访销送货机制,对 各批发网点实行定时间、定人员、定车辆、定区域、定路线、定客户、定责任的“七定送货 制”。2005年4月,将城乡卷烟批发网点整合为15个,在全市推行“电话订货、访送分离, 集中配送”网络运行模式。2006年4月取消所有城乡卷烟批发网点,实行“集中呼叫、统一 订单,集中物流、统一配送,集中营销、统一结算,集中管理、统一信息平台”的“四集中 四统一”网络运行模式。2008年构建以市烟草公司为营销主体,以“电话订货、网上配货、 电子结算、现代物流”为特征,以“机构扁平化、分工专业化、流程科学化、服务规范化” 为目标的现代卷烟销售网络模式,形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优质高效、经济适用的卷烟销 售网络;推行“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工商信息共享、协同培育品牌以及把握市场的能力 逐步提高。2009年推进以网上订货、电子结算为主的电子商务建设,优化卷烟营销业务模式 。至2015年,网上订货零售户比例达99%,网上订货成功率99%。
  (二)实现利税 1992—2015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90.61亿元,利润8.06亿元,各项税金 8.23亿元。甘肃省烟草公司张掖分公司被甘肃省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命名为“2003— 2004年度甘肃省纳税信用等级评定A级单位”和“A级纳税人”。2008—2014年,连续7年入 选甘肃省纳税百强企业。
  二、专卖管理
  1993年开始,每5年对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进行一次统一换发,至2015年底,全市有持证经 营户6673户。全市烟草系统加强与市、县工商、公安等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定期开展卷烟 市场专项检查,加大打假打私和案件查处力度,共查获卷烟违法案件18783起,查获违法卷 烟39885.85件(1件等于50条),涉案金额4098.2万元。
  第四节 盐业经营
  1996年,张掖地区盐业管理职能和业务由各县(市)糖酒公司履行和经营。是年5月,国务 院颁布《食盐专营办法》,明确国家对食盐的专营政策,强化食盐专营管理,食盐运输证制 度在张掖地区开始实施,食盐市场逐步纳入依法治理轨道。1998年4月开始,盐业管理独立 运营。各县(市)盐务管理业务从所在的糖酒公司分出,成立县(市)盐务管理局、盐业公 司,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隶属县(市)政府领导,独立运营。各县(市)盐务管理局 (公司),按照国家、省、地盐业管理有关规定,开展清理、整顿,严格食盐准购证、食盐 准运证、食盐零售许可制度,初步实现食盐专营专卖。1999年10月,根据省政府《关于进 一步加强食盐专营,落实碘盐供应分配制意见的函》,食盐管理实行垂直管理体制,各县( 市)盐务管理局(公司)整体上划,归属省盐务局、省盐业集团(公司)统一领导,分级专 营管理。张掖地区各县(市)盐务管理局(公司)由设在金昌市河西堡的河西盐务分局(分 公司)直接领导。盐业管理上划后,各县(市)盐务管理局按照省局(公司)的统一安排, 以规范食盐市场、完成食盐加碘为重点,认真落实盐业法规和食盐专营政策,实行“政府行 为、部门职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先后和地区工商、质检、食药、公安等部门,开展 联合整顿和规范食盐市场的流通秩序,强化盐业市场管理。2014年,甘肃省政府确定甘州区 盐业公司库房为国家储备盐库,是年10月颁发国家储备盐库铜牌,要求正常的食盐储备不少 于300吨。通过落实碘盐供应,开展碘盐普及示范村活动,消除碘缺乏病危害。至2015年, 实现年人均4千克碘盐的供应目标,全市碘盐覆盖率、合格率、计划完成率均达100%。
  一、盐政管理
  盐务部门坚持以查促销、净化盐业市场为重点,确保全市人民都能吃上合格碘盐。1998— 2015年,甘州区共查处各类盐业违法案件1124起,查获私盐335吨,收缴罚款32万元。盐政 稽查采取路查、城乡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对道路、重点企业进行督查。群众举报查获私盐贩 销148起,查获私盐76吨。
  二、盐业销售管理
  (一)购进计划管理 1998年4月张掖市盐业公司成立,根据《食盐专营办法》和河西盐务 分公司每月下达的食盐、工业盐购进计划,及时确定销售目标,落实碘盐供应分配责任制, 加强购销存计划管理。1999年开始,河西盐务分公司对各县(市)盐务公司实行目标管理和 跟踪考核制度。食盐的购销管理以计划管理为核心,落实《业务管理试行办法》,对业务环 节进行严格规范,精细盐购销超过食品加工用盐、工业用盐,入口食盐销售网络全部健全。
  (二)销售目标考核 每年初各县(市)盐务公司与分公司签订当年盐产品销售经济计划目 标管理责任书,年底进行考核。1996—2015年,甘州区盐务公司累计销售小包装食盐3万多 吨,2001年张掖市实现碘缺乏病防治的目标。为保证农村市场食盐的按时供应,先后设立6 个食盐代批点,签订《食盐代批点协议书》,规定和明确双方责、权、利以及盐款结算等有 关事宜。2001—2013年,农村6个食盐代批点累计销售食盐1.2万吨。
  (三)工业盐销售 1996—2013年,工业盐销售实行计划管理,盐务公司独家经营。为确保 食盐市场安全,1993年3月,甘肃省人民政府颁布《甘肃省实施盐业管理条例办法》,对工 业盐的销售实行计划管理,购进、销售、价格按照计划管理模式运作。每年年初,盐务公司 对所有生产、生活锅炉用盐以及饲料、皮革腌制用盐摸底调查,登记造册,签订《工业盐供 销协议》,盐务局执法人员跟踪检查,保证工业盐专盐专用。盐务公司每年销售工业盐800 ~1000吨。2014—2015年,全市注册4家工业盐销售公司,工业盐销售开始市场经营。但工 业盐冲击食盐市场的违法案件时有发生,两年工业盐冲击食盐市场案件达28起。由盐务、公 安、食药、工商质检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城乡餐饮、食品加工、酱醋加工等重点行业 进行突击检查,查处违法案件12起。
  第五节 石油经营
  1998年6月,张掖地区石油公司及所属单位随甘肃省石油总公司整体划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 团公司管理。1999年8月完成重组改制,2000年4月改制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下 属的区域性销售分公司。省公司对各地市实行二级管理模式,石油价格、配送、调运由省公 司直接管理,加油站、油库由各地市管理,取消县级公司。
  一、品种
  张掖区域供应的成品油主要有汽油、柴油、润滑油3类12个品种。其中汽油有70号、90号、 93号3种,柴油有0号、﹣10号2种,润滑油有机械用油、变压器油、汽轮机机油、压缩机油 、冷冻机油、汽缸油6种。1999年6月,按国家规定取消70号汽油的供应。2014年7月6日开 始,正式向市场投放M15甲醇汽油。
  二、成品油经销
  1992年9月,国家全面放开计划外油品的价格,打破成品油由石油公司独家经营的格局,形 成多渠道流通的新体制。1995年,张掖地区石油公司固定资产总值1868.28万元,成品油销 售31752吨,较1992年下降33.8%,其中汽油1.83万吨、柴油1.29万吨、润滑油0.19吨、 煤油276吨。基本形成以国营石油公司为主渠道,集体和个体经营为辅渠道的成品油经销新 格局。1996年,全区共销售各类成品油32614吨,获利润286万元,上缴税金12.84万元。 2000年重组改制后,强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油品购进物流体系,经济效益逐年提升。 2005年全市成品油销售量14万吨。2015年,销售各类成品油24.48万吨,实现利润6019万元 ,上缴税金2337万元。
  三、油库、加油站
  (一)油库 1992年,张掖有成品油库1处,2.2万立方米。油库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 2004年7月进行自动化改造,11月验收投产,接卸油品实现液压潜油泵、滑片泵,使油品接 卸快速、安全、干净;在发油设施上采用PLC机柜、多功能电液阀、自动付油系统(软件) 、罗茨流量计、溢油静电保护装置、防爆显示仪,实现定量付油、管理安全,储存能力达 1.68万立方米。至2006年底,张掖油库年吞吐量约30万吨。2007年5月,西部成品油管输张 掖分输站正式投运。2012年9月,该油库上划中油甘肃销售仓储公司统一管理。投资1.3亿 元,对油库进行大规模扩容改造,提高吞吐能力和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水平。扩容后的油库 库容增加到6.6万立方米,成为全省最先进的智能化油库。山丹、民乐、高台、肃南4县石油 公司于20世纪90年代各建油库1处,2000年10月关闭。高台县石油公司油库1998年7月收归 张掖公司管理,2006年7月关停。
  (二)加油站 1998年,石油公司运营加油站32座。2001年以来,先后收购37座,新建21座 ,使加油站总数由2000年前的48座增加到106座,购置流动加油车9辆,组成强大的终端销 售网络体系。通过持续优化和布局调整,至2006年底,有运营加油站87座,其中甘州区31 座、山丹县16座、民乐县10座、临泽县10座、高台县12座、肃南县8座。至2015年,中石化 在张掖收购、建设加油站7座(甘州鹰达加油站、甘州三道桥加油站、高台正远加油站、高 台暖泉加油站、山丹经销公司加油站、山丹霍城加油站、山丹运输公司加油站)。中石油张 掖油库修建库区铁路专用线1条137.26米、接卸栈桥和2个3000立方米的金属立式储油罐, 年吞吐量8万吨。营运加油站78座,有社会加油站13座,其中加盟中石油加油站6座。
  第六节 燃气
  一、液化气
  20世纪80年代初期,城镇居民开始使用石油液化气,主要由各单位以液化气瓶安排车辆从玉 门拉运供给。1992年起,张掖城郊先后建起石油液化气站5处,分属石油公司和地区水电处 管理。各石油液化气站的进货渠道为玉门石油集团总公司,少量气源来自新疆。2014年,液 化气销售量达6462吨,用气人口45.1万人,燃气普及率稳定保持在100%。至2015年底,有 城镇石油液化气站19个,其中甘州区10个,山丹、民乐、临泽、高台4县各2个,肃南县1个 ,储气能力达1262吨。
  二、天然气
  2009年,张掖市天然气城市管网建设工程开工建设,由张掖中石油昆仑燃气有限公司负责建 设运营。近期设计供气规模0.75亿标方/年,远期设计供气规模1.75亿标方/年,概算总投 资1.05亿。至2015年,累计投运中压管网90.4千米(含小区庭院中压管道),投运小区庭 院低压管道87千米,投运阀井388座,置换通气居民小区162个、通气点火居民用户4.6万户 ,投运公服用户92户(其中锅炉用户18户),转供CNG加气站2户、小型工业用户1户。
  第七节 医药经营
  1996—2001年11月,张掖地区药品监督职责由地区卫生处、各县(市)卫生局依法履行。 2001年12月地区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开始履行地区药品监督管理职责。
  2001年全区共有药品生产企业9户,医疗机构制剂室9户,药品批发企业10户,零售药店132 户,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375户。至2015年12月,全市有药品生产企业12户,医疗机构制剂 室2户,药品批发企业13户,零售连锁企业2户,零售药店513户,医疗器械经营企业45户,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377户。
  一、药品生产
  1996年,全区有甘肃省河西制药厂、张掖市中药提炼厂、临泽县葡萄糖厂3户医药生产企业 ,完成工业产值268万元,工业增加值710万元,实现利税112万元。拥有固定资产532万元 ,全员劳动生产率2.9万元/人,生产中成药188吨、普乐安3158万片、葡萄糖1575吨。2000 年3户生产企业完成工业产值3564万元、工业增加值927万元,实现利润9.9万元,拥有固定 资产4512万元,生产葡萄糖2360吨、中成药160吨、前列康片1896万片、普乐安4435万片。 2001年3月张掖市中药提炼厂通过公开拍卖,转为私营企业,组建甘州区众兴制药公司。 2003年临泽雪洋葡萄有限责任公司停产,甘肃河西制药厂由省上下划市政府管理。至2003 年底,全市只有甘肃河西制药厂和甘州区众兴制药公司生产,完成工业产值3403万元,拥有 固定资产2404万元,生产中成药208吨、前列康片2978万片、普乐安片11327万片、板蓝根 颗粒325万袋。
  2010年,全市有甘肃河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甘州区众兴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民乐永正药业 公司3家医药生产企业。其中规模以上医药生产企业1户:甘肃河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至 2015年共有药品生产企业1户,药品原料生产企业1户,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生产企业9户,医 用氧生产企业1户,医疗机构制剂室2户。
  甘肃河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其前身为1960年3月建立的省属企业甘肃省河西制药厂。是省内 中药制剂主导企业和省科技厅、财政厅、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4部门首批联合认定的高 新技术企业。2003年7月一次性通过国家GMP认证。2004年11月经产权制度改革重组成立甘 肃河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拥有药品批准文号214个。有国家三类新药2个,中药保护品种3 个,正在申报的三类新药1个。主导产品有普乐安片、前列泰片(糖衣片)、肉蔻四神丸、 首乌丸、妇女养血丸、健肾生发丸。自主研发品种有妇女养血丸、前列泰丸、独一味滴丸、 断血流滴丸、地榆升白胶囊、前列泰片(薄膜衣)、护肝片、雷丸片、荡石片、安尔眠胶囊 ,独家品种有妇女养血丸、安尔眠胶囊、前列泰片(糖衣片)。年产值5000万元,经济效益 在本省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张掖市广泰中药材有限公司 2006年6月成立,面积23330平 方米,生产区面积14365平方米,有普通饮片生产、毒性饮片生产2条生产线,主要从事中 草药种植及中药饮片加工,获批生产加工品种349种,年加工中药材2000吨,精制中药饮片 1800吨,年产值1500多万元。
  张掖市恒利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位于甘州区张火公路4千米处,2004年11月成立,占地6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主要从事中药饮片加工,获批生产加工品种225种,年生产 中药饮片300吨,年产值1000万元。
  张掖市宝华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2008年12月成立,占地面积13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 方米,主要从事中药饮片加工,获批生产加工品种294种,年生产中药饮片60吨,年产值 200多万元。
  张掖市金盛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2009年9月成立,占地面积1780平方米,建筑1000平方米, 主要从事中药饮片加工,获批生产加工品种202种,年生产能力50吨,年产值200余万元。
  张掖市银杏林中药饮片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12月成立,占地15286平方米,建筑面积 6112平方米,主要从事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生产加工和经营,获批生产加工品种248种, 年生产能力2000吨,种植基地133.33公顷,是集种植、生产、经营为一体的综合性医药加 工企业,年产值1000多万元。
  民乐县宏泰中药饮片有限责任公司 2014年4月成立,占地33336平方米,建筑面积4937平方 米,建设666.67公顷中药材种植基地,主要从事中药饮片生产加工,获批生产加工品种268 种,年生产能力2000吨,年产值600多万元。
  甘肃省和顺元中药饮片有限公司 2013年8月成立,占地9900平方米,建筑面积3488平方米 ,主要从事中药饮片生产加工,获批生产加工品种352种,年生产能力1000吨,年产值1500 多万元。
  高台县众信制氧有限责任公司 2011年1月成立,厂区面积5341平方米,主要从事医用氧气 的充装、检验和销售,年销售医用氧1万瓶,年产值80多万元。
  张掖市医疗机构制剂室 至2015年12月,有张掖市人民医院、高台县中医医院2家医疗机构 制剂室,生产医疗制剂29个品种,年产值60多万元。
  二、药品批发
  2015年张掖市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3家,年销售总额2.19亿元。
  甘肃河西三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2004年由张掖医药采购供应站改制更名,下属张掖市康泰 医药保健品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制剂、生物制 品、麻醉药品、第一、二类精神药品、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及医疗器械,经营品种1500 多种,年销售额4000多万元。
  张掖市银杏林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2005年6月成立,系集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 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制剂、生物制品、蛋白同化制剂、医疗器械等零售、批发、配送为 一体的综合型医药批发企业,仓库面积2340平方米,经营品种6000多个,年销售额3000多 万元。山丹县同济药业有限公司 前身为2002年成立的山丹县济民药业有限公司,2014年11 月更名为山丹县同济药业有限公司,系集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 制剂、生物制品、医疗器械等批发、配送为一体的综合型医药批发企业,仓库总面积922平 方米,经营品种2800多个,年销售额1000多万元。
  兰州强生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张掖分公司 2005年5月成立,是集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药 制剂、抗生素制剂、生物制品(除疫苗)、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第二类精神药品、医 疗器械等批发、配送为一体的综合型医药批发企业,仓库面积2350平方米,经营品种3600 多个,年销售额3200多万元。
  民乐县祁民医药有限公司 2004年成立,为集药品批发、零售和医疗为一体的综合经营企业 ,主要经营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生物制品、医药用毒性 药品、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及医疗器械,经营1800多个品种,仓库面积1099平方米, 年销售额2400多万元。
  甘肃陇邮医药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张掖分公司 2013年11月成立,是一家集中药饮片、中成药 、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制剂、生物制品等批发、配送为一体的综合型医药批发企业 ,仓库面积560平方米,经营品种500多个,年销售额500多万元。
  甘肃中瑞医药有限责任公司张掖分公司 2013年9月成立,是一家集中药饮片、中成药、化 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原料药、抗生素制剂、生物制品(除疫苗)等批发、配送为 一体的综合型医药批发企业,仓库面积681平方米,经营品种4000多个,年销售额2000多万 元。
  甘肃太和堂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前身为成立于2003年4月的张掖市金泰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2008年12月改制更名,是一家集中药材(国限品种除外)、中成药、中药饮片(含药用罂 粟壳)、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制剂、生物制品(除疫苗)、蛋白同化酶制剂、 肽类激素、医疗器械等批发、配送为一体的综合型医药批发企业,仓库面积1.5万平方米, 经营1000多个品种,年销售额2000多万元。
  甘肃省临泽县医药公司 1956年12月成立,是一家集中药材(国限品种除外)、中药饮片、 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制剂、生物制品(除疫苗)、医疗器械等批发、 配送为一体的综合型医药批发企业,仓库面积1020平方米,经营品种2800多个,年销售额 350多万元。
  兰州新光药业有限公司临泽分公司 2007年9月成立,是一家集中药材(国限品种除外)、 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制剂、生物制品(除疫苗)等批发、配送为一体的 综合型医药批发企业,仓库面积630平方米,经营800多个品种,年销售额1000多万元。
  甘肃三叶银杏医药零售连锁有限责任公司 2004年成立,主要经营中药材(国限品种除外) 、中药饮片(含药用罂粟壳、医疗用毒性药品)、中成药、化学药制剂(含第二类精神药品 )、抗生素制剂、生物制剂(除疫苗)、医疗器械等,仓库面积1099平方米,经营品种 1000多个,年销售额2200多万元。
  临泽忠信堂医药零售连锁有限责任公司 2003年成立,主要经营中药材(国限品 种除外) 、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制剂、生物制品(除疫苗)及医疗器械,仓库面 积1096平方米,经营品种1300多个,年销售额250多万元。
  三、零售药店
  1995年,张掖、山丹、民乐、临泽、高台、肃南6县(市)共有国有药店32家,
  2001年达132家,属市、县医药公司管理。2005开始,全市191家国有医药企业陆续改制为 民营药店。其中甘肃金叶医药连锁有限责任公司下属药店36家,张掖市灵德堂医药连锁有限 责任公司下属药店37家,临泽忠信堂医药零售连锁有限责任公司下属药店40家,民乐县三叶 医药零售连锁有限责任公司下属药店34家,山丹县康民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下属药店20家,肃 南裕固族自治县医药公司下属药店10家,高台县医药公司下属药店14家。改制后全市所有医 药企业,包括药品生产、批发和零售药店均成为民营企业。至2015年,张掖市零售药店由 2001年的145家发展到513家。
  四、销售网点
  2015年,全市有各类销售网点1903家。其中药品批发企业13家,零售连锁企业2家,零售药 店513家,其中连锁门店118户(农村34、城镇84)、单体店395户(农村226、城镇169), 认证通过连锁47户(农村2、城镇45),单体32户(农村13、城镇19)。药品使用单位1377 家,其中县级以上医疗机构25家,乡镇卫生院75家,村级卫生所(室、站)858家,城区个 体诊所及厂矿企业和学校医务室419家。
  五、医疗器械经营
  1999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00年4月
  1日起施行。张掖地区药品监督管理局成立后,依法履行医疗器械监管职责。2015年全市有 医疗器械批发企业18家,医疗器械经营(专营)企业27家,医疗器械兼营企业(零售药店) 513家,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各级各类医疗机构)1377家。
  第二章 旅游
  张掖市旅游资源丰富,人文、自然资源兼备。张掖大佛寺、焉支山森林公园、张掖丹霞国家 地质公园、马蹄寺风景名胜区、张掖国家湿地公园、高台月牙湖、大湖湾风景区、大野口自 然风景区、平山湖大峡谷等融南国秀色与塞外风光为一体,独具特色。至2015年,全市拥有 A级以上旅游景区25家(AAAA级15家),二星级以上旅游宾馆饭店41家,星级农(牧)家乐 161家,旅行社及分社47家。是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05.75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收入76亿 元。
  第一节 旅游资源
  一、资源类型
  至2015年,全市有旅游景区(点)629处,涵盖地理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气候 、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8大主类、26个亚类、60个基本类型,旅游资 源数量、种类丰富多样。从旅游资源主类的类型结构看,遗址遗迹类资源占40%,建筑与设 施类资源占25.3%,自然景观资源占16.2%,人文活动服务资源占18.5%。
  (一)自然景观资源
  生物旅游资源 辖区有陆栖野生动物285种,分布有高等植物1044种,昆虫1300多种,还分 布有较多的低等动植物。珍稀保护动植物种类多样。分布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裸果木、半日 花、星叶草、绵刺4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桃儿七、瓣鳞花、黄芪、蒙古扁桃4种;被列入《 野生动植物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兰科植物有16种。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4种,二 级保护动物39种,是全国和全省雉鸡类集中分布区,被誉为西北濒危物种基因库。
  地貌旅游资源 ①冰川地貌。主要有七一冰川、八一冰川、冷龙岭冰川、摆浪河21号冰川。 在冰川冰舌前源常形成冰碛湖、冰碛垄等冰川地貌。②侵蚀地貌。肃南县白银乡分布着侵蚀 地貌景观。③丹霞地貌。集中分布于祁连山北麓的临泽、肃南县和甘州区境内,面积在700 平方千米以上。七彩丹霞景区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高度复合区,有“中国 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全球最刻骨铭心的22处风景之一”和“ 全球25处梦幻旅行地之一”等美誉。④张掖国家沙漠体育公园。位于甘州区城南15千米,东 西宽4.8千米,南北长11.4千米,总面积35平方千米。张掖境内地形地貌丰富,雪山、冰川 、草原、绿洲相映成趣,森林、湿地、沙漠、戈壁和谐共生,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富有塞上 风情,为群众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提供绝佳场所。
  (二)人文景观资源
  文化遗址和宗教寺院 ①文化遗址:肃南县有榆木山和祁林黄草坝大坂的古岩画等。②古建 筑、古石窟和宗教寺院:著名的有肃南县马蹄寺石窟群和文殊山石窟群及其建筑群,大湖滩 石佛崖石窟、小口子石佛崖石窟和景耀寺石窟。③古墓葬、古城址:主要有骆驼城墓群、许 三湾墓群、八卦营墓群、黑水国墓群、甲子墩墓群等;汉明长城及城障烽燧、骆驼城故址、 黑水国南(北)城故址、许三湾城故址、草沟井城遗址等。④其他:包括各县馆藏文物及其 他历史文物陈列馆。
  民族风情 生活在辖区的有裕固族、藏族、回族、土族、满族、壮族、东乡族和保安族等37 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汉文化圈和藏文化圈交融的祁连山文化圈,包括 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民间歌舞、民族服饰、婚丧习俗、酒文化、时令习俗、饮食文化、民 族体育活动和民族社交礼仪等,内容丰富多彩。
  红色文物有载入中国工农红军史的著名会议“石窝会议”纪念碑、红湾寺镇的“西路军纪念 馆”、高台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临泽梨园口战役纪念馆、甘州区高金城烈士纪念馆 、山丹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河西解放纪念馆,红军鏖战的西牛毛山、马场滩和山丹之战等 战场,构成张掖红色旅游的基础。
  二、资源分布
  至2015年底,全市A级景区有25处。其中AAAA级景区15处,占全省20%;AAA级景区7处, AA级景区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约占全省20%;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7处, 约占全省30%;国家级文化产业基地1处,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拥有具备世界知名景区 潜力的特品级旅游资源1处(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具有国内知名景区潜力的优良旅游 资源32处。
  三、AAAA级景区选介
  焉支山森林公园 位于走廊蜂腰地带的山丹县东南40千米处。焉支山,又叫胭脂山、燕支山 。东连“银武威”,西接“金张掖”。山上重峦叠嶂,松林密布,总面积680平方千米,海 拔2919米。主峰毛帽山海拔3978米。整个区域被葱郁茂盛的原始森林所覆盖。登高望远, 山上林海松涛,碧波无际;山下沟壑纵横,清泉淙淙;腹地獐鹿、獾羊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峡谷两侧崇山峭直、奇石罗布。夏秋之际,这里气候凉爽湿润,景色秀丽迷人,有“小黄 山”之称,是消夏、避暑游览的好地方。焉支山有迷人的景色,也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让人 神往。
  张掖丹霞地质公园 是国家级地质公园,地处祁连山北麓,东距张掖39~56千米,海拔高度 2000~3800米,约510多平方千米。景观区主要包括彩色丘陵和丹霞地貌两大景观区。彩色 丘陵区主要分布在临泽县倪家营乡,丹霞奇观区主要分布在肃南县康乐乡、白银乡。张掖丹 霞被国内丹霞地貌权威黄进先生誉为“张掖窗棂状宫殿式丹霞地貌中国第一” “张掖彩色 丘陵中国第一” “张掖丹霞地貌是中国发育最好的地区之一”,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评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景观之一,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月牙湖景区 景区位于高台县城西郊1千米处,由月牙湖公园和垂钓园两部分组成,占地 37.33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2.4公顷。景区原为一片沼泽苇湖湿地,是野鸭、鱼鹰等野生鸟 类生长栖息的场所,自古就是“高台十景”之一,素有“湖映月牙”的美誉。1992年中共高 台县委、县政府决定利用天然湖塘建设公园。至2015年先后建成中华湖、生态园、仿古四合 院、老干部活动中心、九龙砖雕、天宝度假村,形成四湖、五岛、九桥、十六亭的功能布局 。并新建体育公园、民俗珍藏馆、观景厅各1处。
  大湖湾文化旅游风景区 位于高台县城以西6千米处,总面积1066.67公顷,其中水域面积 500公顷,植被覆盖率达95%,是一处集水产养殖、农业灌溉、旅游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 的自然湿地景区。景区所辖的水面湖区地处高台农业腹地,地势低洼,水量丰富、土壤肥沃 ,适合各种植物生长。优越的自然环境适于多种鸟类栖息繁殖,景区呈现出鸟语花香、生机 盎然的自然迷人景象。水面湖区建有水上龙宫、乘船码头、度假别墅、小广场、环湖观光路 和多处钓鱼台,配备画舫、快艇、皮艇、摩托艇、水上降落伞、龙舟、三人自行车等多种游 乐设施。连续多年举办“端午游湖”龙舟赛、自行车环湖赛等活动,是集文化旅游、生态保 护为一体的水上生态乐园。为提升景区品位,建设大湖湾湖心岛、崇文楼。湖心岛位于景区 东南角,占地2.4公顷,空中俯瞰外形酷似一只飞鸟,又称鸟岛,主要建有9座木屋别墅、网 球场、羽毛球场、沙滩浴场、九曲拱桥、亲水平台等设施。2014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 。
  祁连玉文化产业园(玉水苑) 位于张掖市滨河新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金张掖滨 河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精华所在。整个园区结构以“雪莲花开”立意,空间布局分“一核 一带五园区”,即国际玉文化论坛区、水韵商业街区,五园为红玉园、碧玉园、彩玉园、白 玉园、墨玉园。产业园区以祁连玉为主题,集玉石加工、产品展销、学术交流、文化传播、 旅游观赏等功能为一体,综合建筑、美玉、山石、绿水、植物等自然景观,形成山水美玉相 互辉映、人文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园区,展现山水之园、湿地之园、美玉之园、人文之 园、艺术之园的独特魅力,成为集休闲、度假、购物、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胜地和西部 玉石产业的集散地。
  中华裕固风情走廊景区 以康乐特色旅游文化集镇商业水街建设工程为起点,沿榆康公路经 万佛峡、马场滩、牛心墩、柏杨河、孔岗木、海牙沟至县城,全长近80千米,是肃南县发展 旅游产业重点打造的精品景区,也是最能体现“山水肃南·裕固家园”特色品牌内涵的精品 旅游线路。风情走廊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标准规划,遵循以自然为舞台、历史为线索、文 化为视角的总体设计理念,把祁连山自然原生态与裕固族文化原生态紧密结合,将丁零、回 纥等裕固族先民悠久的历史文化元素镶嵌于自然风光线上,形成以康乐白银旅游文化特色集 镇景观为主的裕固印象片区,以万佛峡、高车穹庐等景观为主的裕固历史片区,以裕固乐园 、裕固王府、裕固部落以及东迁史纪念碑、生态木屋、自驾游营地等景观为主的裕固风情片 区和以县城大经轮、裕固风情街、红湾寺等景观为主的裕固盛世四大片区,是自然风光与人 文景观、历史文化、民族风情高度融合的综合性特色旅游文化景区。
  扁都口生态休闲旅游区 位于民乐县东南部,地处祁连山腹地,自古就是甘青咽喉要冲和丝 绸之路重要通道,历史文化深厚,自然风光独特,是一处融关隘文化、自然风光、户外运动 、休闲度假为一体的高原生态旅游区,主要景观有万顷油菜、高原牧场、大斗拔谷、石佛岩 画、娘娘坟、黑风洞、诸葛碑等。旅游区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国道227线贯穿全境, 兰新铁路客运复线和张掖机场可连通东西、沟通南北,初步成为张掖、兰州、西宁等周边地 区的自驾游黄金节点,是张掖及周边市县久负盛名的休闲度假、避暑游览、户外运动的理想 之地。
  第二节 旅游产业发展
  一、发展历程
  开发起步阶段(1990—2000年) 20世纪90年代初,辖区旅游产业开始起步。1992年以后, 地区和张掖市(今甘州区)、山丹、肃南等县相继成立旅游管理机构,启动马蹄寺旅游景区 开发工程,设立马蹄寺旅游区管委会。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优先对大佛寺、木塔、艾 黎文物陈列馆进行维修保护和建设。1994年建成马蹄寺卧龙山庄;1995年建成甘泉公园新 建童心园;1996年后完成大佛寺藏经殿建设,建成明清一条街、大佛寺购物一条街、马可· 波罗街、黑河山庄、森林公园,扩建维修大佛寺、万寿寺、总兵府、甘泉公园等。2000年, 完成大佛寺周边佛城建设,马蹄寺风光旅游区的登山梯道、卧龙山庄、民族歌舞演艺厅和动 物园等,山丹焉支山森林公园接待设施、长城景点、佛山公园等。其他县也对景区景点进行 开发建设,形成一定的旅游接待规模。年内到张掖旅游的国内、海外游客分别达50万人次和 800人次。
  全面发展阶段(2001—2010年) 市委、市政府提出“工业强市、产业富民、推进城镇化进 程和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把旅游业列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程,制定出 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张掖市旅游业管理暂行办法》,为旅游业 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依据。2002年以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精心培育旅 游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市场营销,启动“旅游创优”工程,旅游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 势。2010年到张掖旅游的国内、海外游客分别达187.41万人次和2.5万人次。
  持续高速发展阶段(2011—2015年) 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旅游大景区建 设的意见》《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2011年、2015年分别召开全市旅游 发展大会。实施“三大建设”(大景区、大产业、大旅游),采取“四大行动”(大型景区 晋等升级、产业链打造、服务管理提升、全民宣传),培育“五张名片”(中国地貌景观大 观园、暑天休闲度假城、丝绸之路古城邦、户外运动体验区、西路军魂传承地)。5年内全 市旅游开发总投资突破80亿元,年均投资建设的旅游项目达30项以上。至2015年,全市A级 旅游景区、星级旅游饭店和旅行社及分社分别达到25家(4A级15家)、41家(4星级8家) 和47家,分别比2010年增加15家、20家和22家。旅游综合收入达76亿元。以旅游业为主的 第三产业在GDP增量中突破20.3%。
  二、旅游产业开发
  1996—2003年,共投资1.7亿元,用于张掖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马蹄寺风光旅游区、湿地 风景旅游区和临泽双泉湖、高台大湖湾、民乐海潮坝等景区共上百个项目建设,初步形成以 张掖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心,以山丹、肃南为两翼的旅游产业格局。按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 则,张掖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区投资近亿元,建成明清一条街、大佛寺购物一条街、马可·波 罗及森林公园、绿色山庄,扩建维修大佛寺、万寿木塔寺、总兵府、甘泉公园;在肃南马蹄 寺风光旅游区,铺筑高标准的登山梯道,铺设金—马公路的砂石路面,架设程控电话,维修 部分石窟,修建卧龙山庄和民族歌舞演艺厅和动物园;山丹风景旅游区重点开发建设焉支山 —花大路及景区部分道路铺油罩面工程,改造焉支山森林公园接待设施,开发建设长城景点 、佛山公园;其他县也投资对景区景点进行开发建设。仅2003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61万 人次,其中接待海外游客7800人次,分别比1995年增加4倍和近20倍,旅游收入由180万元 增加到1.6亿元。
  2004—2010年,先后投资12.5亿元,重点建设张掖大佛寺、石岗墩农业观光园、二坝水库 、焉支山、骆驼城、高台烈士陵园、文殊寺、长城景区、大湖湾、扁都口、香古寺等150多 个景区(景点)项目。开展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城市现代旅游服务功能和旅游环境 得到全面优化,城市交通、通信明显改善;红色旅游项目建设快速发展。
  “十二五”期间,总投资130亿元,开发实施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 玉水苑景区、甘州府城、山丹焉支山、山丹大佛寺、高台大湖湾景区、中华裕固风情走廊、 平山湖丹霞、冰沟丹霞、扁都口等重点项目180多项,建成张掖大佛寺文化广场、张掖宾馆 等项目。
  三、旅游业绩
  1996年接待游客6.38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6.2万人次,海外游客1800人次。旅游综合收入 1800万元。2005年共接待游客79.8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78.25万人次,海外游客1.55万 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86亿元。2015年共接待游客1505.75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1493.7 万人次,海外游客12.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76亿元,比2005年净增73.14亿元。是年 ,旅游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人数分别达3.77万人和18.83万人。
  第三节 项目建设与投资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辖区内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1996年开始逐年进行维护和修缮。2002年起,不断加 大投入,先后投资5.2亿元,对通往主要景区的道路拓宽、修缮和铺设,至2010年先后完成 花大公路、后寺石、平羌口、永民公路、花寨至焉支山景区、军马总场—窟窿峡、元山子— 肃南明花海子公路、山丹县—焉支山、山丹—军马场、祁连山腹地公路、甘州区—平山湖等 旅游公路12条、550千米,其中新修8条、250千米。
  至2015年,先后建成张掖城区—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临泽丹霞大道、焉支山森林公园等重点 景区5条旅游交通专线,长180千米。焉支山森林公园和丹霞地质公园购置16辆旅游观光车 ,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和临泽大沙河景区购置20辆电瓶车投入运营。并完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 ,在国道、省道、市区主干道和县(区)通往各景区道路沿线设置旅游道路交通标识牌和导 游标识牌184块,导览标识牌200多块。
  二、重点项目及招商引资
  1996—2015年,旅游开发建设总投资145亿元,完成旅游建设项目288项。其中百万元以上 项目55项,上千万元以上167项,上亿元以上66项。2002年全市完成旅游开发投资2.065亿 元,重点建设完成马蹄寺景区的道路工程、供排水工程和生态环保三大工程建设、大佛寺旅 游一条街、土塔照明工程、精品陈列室、贵宾接待室的装修工程,甘州欧式一条街、民乐公 园、甘泉公园建设,甘州石岗墩高科技示范园农业旅游建设;临泽葡萄基地、金池庄园等田 园风光旅游区开发建设。其中通过招商引资、景点自筹、社会募集等形式,启动民间资金 700多万元。
  2010年,实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0多项,总投资近10亿元。重点开展祁连山彩虹霞谷 景区建设、马蹄寺世行贷款、高台红西路军纪念馆基础设施和陈展整改、临泽县大沙河水域 景观带建设、山丹县焉支山景区建设、大佛寺景区建设、张掖黑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张掖 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皇城夏日塔拉景区建设、文殊寺接待中心建设、张掖大佛寺文化广 场建设、神沙窝城市沙漠公园建设、祁连玉水苑建设等10余项。“兰洽会”上签约6个项目 ,引进资金5.77亿元。
  2015年,旅游总投资43.87亿元。先后开工建设甘州府城、丹霞七彩镇、湿地生态文化产业 园、丹霞民俗文化村、丹霞景区基础设施改造工程、旅游厕所提升工程等重点旅游项目73项 。完善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库,储备总投资103.77亿元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36项。总投资15 亿元的丹霞华夏牡丹观光园文化旅游项目、总投资12亿元的新加坡生态城花海文化旅游区项 目、总投资4.8亿元的方舟温泉水世界项目等一批投资上亿元项目落地张掖。
  第四节 旅游线路
  一、市内旅游线路
  1.一日游
  A.张掖大佛寺—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冰沟丹霞—中华裕固风情走廊
  B.张掖大佛寺—张掖国家沙漠体育公园—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平山湖大峡谷
  C.张掖大佛寺—焉支山森林公园—山丹皇家马场
  D.张掖大佛寺—民乐扁都口—马蹄寺
  E.张掖大佛寺—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甘州府城—玉水苑—平山湖大峡谷F.张掖大佛寺—张掖 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高台大湖湾
  2.二日游
  A.张掖大佛寺—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冰沟丹霞—中华裕固风情走廊 —中华裕固风情园
  B.张掖大佛寺—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山丹大佛寺—焉支山森林公园—山丹皇家马场—民乐扁 都口—马蹄寺
  C.张掖大佛寺—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平山湖大峡谷—张掖国家沙漠体育公园—张掖丹霞国家 地质公园—冰沟丹霞
  D.张掖大佛寺—张掖国家湿地公园—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高台大湖湾—文殊寺—七 —冰川
  3.三日游
  A.张掖大佛寺—张掖国家沙漠体育公园—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平山湖大峡谷—山丹大佛寺— 焉支山森林公园—山丹皇家马场—民乐扁都口—马蹄寺
  B.张掖大佛寺—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平山湖大峡谷—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冰沟丹霞—中 华裕固风情走廊—中华裕固风情园—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高台大湖湾
  C.张掖大佛寺—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张掖国家沙漠体育公园—平山湖大峡谷—中国工农红军 西路军纪念馆—高台大湖湾—文殊寺—七一冰川
  二、省际旅游线路
  1.宁夏沙湖、沙坡头—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张掖平山湖大峡谷—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张掖 大佛寺—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民乐扁都口—山丹皇家马场—青海湖
  2.兰州—青海湖—民乐扁都口—山丹皇家马场—张掖大佛寺—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嘉峪 关长城—七一冰川—敦煌莫高窟
  3.宁夏沙湖、沙坡头—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内蒙古海森础鲁怪石林—东风航天基地—额济 纳胡杨林—嘉峪关长城—敦煌莫高窟—张掖大佛寺—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山丹皇家马场 —兰州
  三、旅游航线航班
  2010年,张掖军民两用机场建设投资3.14亿元,完成航站楼、航管楼、办公楼、供热制冷 站等项目工程。2011年11月张掖飞机场旅游航班通航。至2015年,张掖飞机场共开辟航线8 条,旅客吞吐量8.4万人次。
  第五节 旅游管理
  一、旅游监督管理
  (一)旅游市场监管 1996年以后,对旅行社、A级旅游景区景点和星级宾馆饭店进行集中 检查,重点整治超范围经营、安全隐患、无证上岗、服务不达标和旅行社落实导游委派单、 旅行行程计划、旅游服务质量评价表不到位及旅游合同制定不规范等问题,逐步规范旅游市 场。
  (二)旅游安全监管 2000年以后,旅游管理部门逐步健全旅游行业安全制度,建立旅游安 全责任制。在小长假、“十一”黄金周及七、八、九月旅游旺季,层层联动,加大检查力度 ,消除旅游安全隐患,为游客提供安全放心的旅游环境。2014年,由张掖市旅游局牵头,联 合安监、质监、消防、交通、食药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金源电力国际 旅行社、张运旅游汽车运输公司、天域国际酒店、湖心岛休闲度假酒店等6家A级景区、3家 旅行社、3家旅游汽车公司、3家旅游星级饭店、2家星级农家乐开展旅游安全生产督查。对 部分企业消防安全隐患和安全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17份,责令其限期整改。
  二、旅游执法管理
  2005年6月,市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执法支队)成立,及时处理旅游者的投诉,做到有诉 必理、有理必复。2012年以后,受理处理各类旅游投诉纠纷200多起,结案率100%,游客 满意率98%以上。对全市47家旅行社及分社进行大检查,重点检查旅行社合同使用、档案管 理、行业自律等,处罚违规旅行社9家,其中经济处罚4家、停业整顿1家、警告4家。2013 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颁布,进一步加强旅游执法机构队伍建设,加大旅游执法 检查力度,有效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游客满意度。
  第三章 服务业
  第一节 传统服务业
  一、住宿业
  1996年以前,全区住宿业以承担政府接待任务的宾馆、招待所及一些车马店为主。1996年 后,随着国有企业改制,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的住宿行业得到快速发展。2010年以后,随着 旅游产业的发展,住宿业迎来发展高峰期,社会资本大量进入住宿行业,行业硬件设施档次 迅速提升,七天、汉庭、如家、速8等全国连锁酒店陆续在张掖设立直营店和加盟店。随着 顾客消费需求升级,住宿业经营范围日趋多元化,部分宾馆、酒店涵盖住宿、餐饮、娱乐、 洗浴、旅游服务等多种服务种类。2015年全市共有住宿业网点516户,其中企业93户、个体 经营者382户、星级宾馆41户,从业22780人。
  二、餐饮业
  1996年以前,全区餐饮业以国有饮食服务公司经营的餐厅和承担政府接待任务的宾馆、招待 所为主,个体经营户处于发展起步阶段。饮食品种相对单一,主食以臊面、包子、炒面、烩 面片等面食为主,炒菜和凉菜品种以本地菜品种为主,口味偏酸辣。1996—2000年,除承 担政府接待任务的地区及各县(市)宾馆(招待所)外,大部分国有饮食服务企业改制。部 分饮食服务业从业人员在企业改制后重操旧业,集资入股开办个体餐馆和餐饮企业,餐饮业 进入发展高峰,火锅、川菜等品种大量涌入本地餐饮市场。2010—2015年,随着全市旅游 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群体个性化需求,餐饮业向品牌化、连锁化、精细化发展,火锅加盟店 、西式连锁快餐,牛肉面、米线特色小吃加盟店,附带娱乐、休闲设施的茶餐厅、火吧等经 营品种填补了饭店、酒店经营空档。2010年10月张掖市饮食服务业协会成立,2012年6至7 月开展张掖市地方特色名优小吃评选展示活动,评选出特色小吃56个。2013年8月组织临泽 县福荣大酒店、高台县新世纪大酒店、山丹县伊品山庄、山丹王记炒拨拉店、民乐县清真烤 饼店5家餐饮企业参加全省名优风味小吃酒泉展销会。展销期间,经省上专家评委现场评审 ,山丹县伊品山庄展销的“羊肉面卷子”、山丹县王记炒拨拉店展销的“铁板炒拨拉”获“ 甘肃特色名优小吃”称号。
  1996年全区共有餐饮业经营网点3079户;2015年达5842户,其中企业163户、个体经营户 5679个,从业34586人。
  三、美容美发业
  改革开放以后,美容美发业从最初的单纯理发行业发展成涵盖理发、美发、护发,皮肤护理 、美容、养颜、祛斑、减肥等众多服务内容。随着人们享受生活、享受美的需求逐步扩展, 从业人员的称谓也发生变化。过去称呼的“剃头匠”“理发员”被“发型设计师”“美容师 ”等称谓取代。行业店名从过去的“剪发店”“理发店”演变为“发屋”“美发店”“美容 美发店”“发型创作室”“美容会馆”等。2015年,全市有美容美发营业网点624个,全部 为个体工商户,从业1300多人。
  四、人像摄影
  随着数码技术的日益普及,摄影器材更新换代突飞猛进,数码技术取代了胶卷技术。摄影行 业呈现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趋势,市场划分更细,婚纱摄影、儿童摄影、人像艺术摄影、写 真等发展迅速。彩色扩印点、各类婚纱、艺术影楼不断涌现。人像摄影业由传统的照相馆提 升和分化为证件照、婚纱摄影、儿童摄影、艺术写真、广告摄影、相片冲印、器材销售和修 理等多种经营业态,经营网点逐步向农村延伸,城乡多层次网络体系逐步形成。随着婚纱摄 影、艺术摄影发展,摄影业从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修版、着色、暗房等原有工种逐渐被专 业的影楼化妆师、数码设计师、专业礼服师、摄影助理、化装助理、企划设计师等专业人员 所替代。2015年,全市有人像摄影营业网点153户,从业800多人。
  五、沐浴业
  20世纪80年代及以前,大澡堂是满足洗澡洁身需求的主要形式。规模普遍较小,服务单一, 收费低廉。90年代初,国外浴种开始陆续引入本地,如芬兰桑拿浴、土耳其浴、泰式按摩、 SPA等。90年代末,现代服务、休闲和保健理念开始融入现代沐浴业。沐浴行业经历了由清 洁向休闲功能的转变。沐浴费用也从原先的单一低廉发展到高中低共存的局面。与此相适应 ,所有制形式由过去单一的国有制向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外资经营等多种形式转变。许多 优势沐浴企业还实行连锁经营。2015年全市沐浴业有营业网点71家。
  第二节 现代服务业
  一、广告经营
  1999年,张掖有广告经营单位29家。2000年有广告经(兼)营单位29家,办理临时户外广 告登记14户。2008年全市有广告经营单位83家,2012年有84家,2015年有129家。
  广告活动的日常监管按照广告媒介的类型分类实施,2008年制定下发《张掖市工商局广告监 测制度》,明确市、县(区)工商局和工商所三级部门在广告监测中的职责权限,突出分级 监测、属地监测、责权挂钩三项原则,深化不定期抽查、日常督促检查和年终目标责任总考 核机制,重点监测广播、电视、报纸三家主要媒体。甘州电视台授权由甘州分局监测监管, 各县工商局负责监测本辖区广播、电视、报纸等主要媒体广告。
  二、家政服务业
  1996年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家政服务业迅速发展起来。
  2000年8月,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家政服务员国家职业标准》,张掖开始逐步将 家政服务纳入规范性发展轨道。家政服务企业的运营模式集中表现为中介型家政服务企业、 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和会员制家政服务企业三类。家政服务企业运营模式主要以中介型家政 服务企业、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为主。家政服务涵盖家庭保洁、衣物洗涤、烹饪、家庭护理 、家电维修清洗、家庭空气治理、搬家、婴幼儿看护等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有居家服务(保 姆)、钟点工、计件工等。具有综合服务能力的家政服务公司应运而生。2015年,全市有家 政服务营业网点125户,其中家政服务企业35户。
  三、礼仪婚庆业
  2005年,礼仪婚庆业开始起步,服务范围包括婚礼策划、花艺布置、司仪督导、婚礼造型、 婚庆礼仪、会务会展、婚庆服务、摄影、摄像、会场布置、婚庆策划、礼仪服务、广告策划 、拱门搭设、专业化妆、婚车扎花、设备租赁、舞台搭建、户外拓展、活动策划等内容。至 2015年全市共有礼仪婚庆经营网点69家。四、典当拍卖业
  (一)典当行业 典当行业的发展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2005年新的《典当管理办 法》实行,2006年张掖第一家典当行批准设立。其后,相继于2008年批准设立1家,2011年 设立3家,2012年设立2家,2013年设立1家,2014年设立2家。2015年,全市有典当行10家 ,注册资本金1.718亿元。
  (二)拍卖行业 至2015年,全市有2家拍卖企业。张掖市诚信拍卖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 12月设立,2015年该公司共举办各类拍卖活动25场,累计成交额10015万元,其中房地产 9350万元、财产权利成交额915万元、动产成交额650万元,全年上缴税金7.85万元。甘肃 嘉通拍卖有限责任公司于2014年12月成立,2015年该公司主要承担完成市、县区公共资源 交易中心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以及相关单位入围和资质备案工作。年内,有3起拍卖业务均 因标的物不符合竞买入要求而未能完成整个拍卖流程。
  五、信息中介服务
  改革开放初期至90年代初,张掖境内的中介服务主要以婚姻介绍、信息服务为主。1995年 起,一些政府职能部门先后注册审计事务所、税务咨询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会计师事 务所、产权交易所和环保产业服务部,开展相关业务信息技术咨询及中介服务等,并逐步延 伸到安全事故鉴定、证券金融服务等领域。2015年市内的中介机构类型主要有审计、会计、 法律服务,资产、土地、矿产资源、安全、房地产、建设项目环境、森林资源资产等评估, 检测、检验、认证咨询、监理、拍卖,信息、信用、技术、工程、市场(商品)调查等咨询 ,职业、人才等人力资源服务,证照、广告、商标、税务、招投标、因私出入境等代理,保 险、证券、担保中介等30多种,从事信息中介咨询共100多家,为社会各行业之间公平竞争 良性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第四章 供销合作
  1996年前,甘肃省供销合作联社张掖地区办事处是省供销合作联社的派出机构,受张掖地区 行政公署和省联社的双重领导。1996年9月,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 的意见》,张掖地区办事处更名为张掖地区供销社,属张掖行政公署直属管理机构,接受省 供销合作联社的业务指导。下辖张掖、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6县(市)的县级供 销联社。2002年11月地区供销社更名为张掖市供销社。
  第一节 供销体制改革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精神,1995年10月开始,在高 台县供销社进行深化供销社体制改革试点。1996年8月,张掖地区行署在高台县供销社召开 全区供销系统改革试点现场会,总结了改革经验。高台会议之后,全区供销体制改革全面铺 开。各级供销社从清理股金、兑付红利入手,发动农民入社入股,全区社员股金总额累计 2394万元,比1995年增加1029万元,全区入社农户15.79万户,占农户总数的67.5%。在 扩股的基础上,5县(市)分别召开社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的理事会、监事会。63个基 层社有57个召开社员大会,选举产生理事会;高台县的9个基层社还选举产生社员监督小组 。
  1997—1998年,基本完成县(市)社属公司的改组改制。全区县(市)社属公司共30户, 除承担政策性经营业务的生资、棉花公司外,其余23户企业经县(市)政府批准全部改制。 其中改为股份有限公司的1户,改为有限责任公司的12户,改为股份合作制的5户,被系统内 兼并的2户,托管、重组分立和破产的各1户。2000年全系统有13户基层供销社进行以产权 制度改革为核心的改制,1户宣告破产,1户社属企业整体出售,3户公司实行部分出售。 2001—2003年,各级供销社确定企业改革重点,从建立新的劳动用工制度入手,从机关减 员做起,加大职工身份置换力度,建立能上能下、去留自由的用人机制。全系统85户企业参 与改制,其中产权整体出售给个人的21户,依法实施破产的14户,进入破产程序的8户,以 资抵债整体划归银行的3户,自行解体的3户,改为有限责任公司的2户,以专业合作社改造 基层社的17户,县联社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2户,并入强社租赁经营的7户,向建立中心社发 展过渡的4户,托管的1户,剥离分立的1户,实行承包经营的2户。在改革中共置换职工身份 1644人,占1999年末在岗职工人数的81%。至2003年底,全市供销社系统总资产2.86亿元 ,总负债2.65亿元,较1999年的3.87亿元减少1.45亿元。
  2004年,对全市县(区)级供销社的职能和体制问题开展全面系统调研。2005年市政府下 发《关于加强供销工作的意见》,要求把解决改制中遗留的拖欠职工“三金”等问题作为稳 定系统内大局的重点工作。全系统清退社员股金1172.9万元,为离退休职工交纳医疗保险 178.5万元。全市供销社系统筹资368万元购回原抵顶值7197万元的资产,使原供销社的大 部分网点、土地、设施重新归供销社,巩固经营服务阵地,县级社人员供养问题得到妥善解 决。清理核定政策性财务亏损挂账2361.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挂账369.7万元,省财政挂账 1290.3万元,县(区)挂账701.6万元。
  2005年市上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供销社工作的意见》,6县(区)社工作人员工资全部纳 入财政预算。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甘肃省人民政 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下发后,张掖市人民 政府于2010年下发《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意见》,全市供销社系统从理顺体制、 社企分开和开放办社入手,职能由单纯管理向管理经营服务转变,由单一指导向互动服务转 变,构建起新型的服务载体。
  第二节 供销经营
  在供销社体制改革以前,供销社系统以化肥、农膜、农药、小农机具等为主要经营业务, 1996年完成商品销售总额5.84亿元,上缴税金812万元,利润40.1万元。1998年全系统社属 企业基本完成改组改制。全系统完成商品销售额4.24亿元,比上年下降24.3%;减少费用 2110.2万元,同比下降36.6%,盈亏相抵后全系统亏损590.1万元。
  1999年,全区供销社系统拓宽为农服务领域,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将棉花、啤酒大麦等作 为重点扶持发展的骨干产业,与棉农签订产销订单5031份,调入良种1.5万千克,落实种植 面积1533.33公顷,收购籽棉361.5万千克,收购值1181万元。全系统共亏损520万元,同比 下降11.92%。2000年全系统完成商品销售总额1.96亿元,农副产品收购0.34亿元,商品销 售额跌入历史最低点。2001年,供销社系统以农村专业合作社组建、农副产品推销体系的完 善和推销队伍的培训为重点,逐步建立起以养殖、种植为主的基地10个,面积319.93公顷 ,建起以食品、棉花为主的加工企业13个,年产值2700万元。2003年全系统扭亏为盈,实 现利润15.2万元,农副土特产品收购值实现7250万元,社办加工业完成产值2800万元,落 实订单农业1.08万公顷,发展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龙头企业7户,销售100万元以上专业合 作社25个,争取国家、省列项目2个,成立县级企业协会3个。
  一、农资连锁经营
  2000年,农资市场呈现出以供销社农资经营企业、化肥生产企业、农业“三站”(农技推广 站、土肥站、植保站)为主的多元化经营格局。根据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新特点,采取总经 销、总代理,代储、代销等经营方式,加大化肥等农资商品的调运和储备工作。充分发挥供 销社农资经营的主渠道作用,把传统农资流通产业、流通方式、经营方式与连锁经营业态、 连锁配送经营方式有机融合,以市农资协会为依托,农资配送中心为龙头,以基层供销社、 农资专业合作社和综合服务社为基础,按照“延伸农村、拓展周边、形成网络”的发展战略 ,采取加盟、挂靠等方式,建起上联厂家,下联终端,立足本地,辐射外地,横向连片的县 (区)、乡(镇)、村、社四级连锁经营服务网络体系,保证全市农业生产的需要。至2015 年,全系统发展农村配送服务中心21个,直营、加盟连锁店390个,年购进化肥24.3万吨, 销售化肥22.94万吨,占全市化肥需求总量的71.68%。
  二、龙头企业发展
  至2015年,培育和发展甘州绿涵、新合作农资、玺峰养殖等年销售额上亿元和金花寨小米、 临泽百惠、百信等上千万元的龙头企业10多家。联合村“两委”以合同形式约定服务内容, 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收益权的状态下,参与土地流转托管服务。全系统流转、托管服务土地面 积达1.47万公顷,涉及托管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32个、企业6家。2010年,张掖市供销社 独资成立担保公司、物业管理服务公司各1家。2015年完成贷款担保业务1.28亿元。与中石 油签订合作协议,将成品油服务向农村运销大户、产业化基地、涉农企业延伸,建设经营农 村加油站6座,年销售成品油1万多吨,完成油品销售额8900万元。整合社属企业收益,设 立张掖市供销合作发展基金,制定基金管理办法,注入资金170多万元,用于扶持社属企业 ,开展特色产品种植、养殖、加工、销售。成立县(区)级供销电子商务公司5家,社有企 业和专业合作社开设网店16家,完成销售额834万元。采取股份制合作的方式与张掖市发年 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大华汇丰果蔬保鲜有限责任公司、甘州区玺峰养殖有限责任公司3家 企业签订联合合作协议。引进浙江粤发等强势企业入驻张掖,组建张掖惠牧农贸供销有限责 任公司,新建供销冷链物流及大宗农产品交易中心。与农业银行张掖分行签署《搭建农村电 子商务平台、金融服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借助农业银行“四融”(融通、融资、融智、 融商)平台,全市供销社系统建立集存取款、费用缴纳、农产品收购销售、信息发布查询、 农业科技服务、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咨询交流、在线交易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 台213个。
  第三节 项目建设
  一、“新网工程”建设
  2006年,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新网工程”、2007年中央财政“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 络工程”专项资金启动,全市供销社系统整合资源,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构建现代流通服务 网络体系。至2015年,全市供销社系统共争取“新网工程”建设项目18个,争取中央财政 扶持资金1912万元,带动项目投资2亿多元。初步构建了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农副 产品、再生资源交易四大现代流通服务网络体系,为供销社发展壮大提供项目支撑。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
  按照国家培育壮大供销社系统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增加农产品 有效供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张掖市供销系统组织实施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负责实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项目于2010年启动实施。至2015年,全市供销社系统共 争取农业综合开发项目12个,其中流通类5个、种植类3个、加工类2个、养殖类1个、农业 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1个,共争取项目资金1533万元,培育出张掖市花寨小米种植专业合作 社、张掖市绿涵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 业化骨干龙头企业,增强了供销社的经济实力和示范带动能力。
  第四节 基层组织建设
  坚持“先易后难、扶优扶强、以强带弱”的原则,抓好供销系统基层组织恢复改造和规范建 设。至2015年底,共完成55个基层站的恢复改造,累计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54个,新 增24个;累计发展农村综合服务社540个,新增30个;累计建成配送中心21个,新增7个; 超市累计92个,新增4个;农家店、便民店累计710个,新增10个;全市80%以上的村级综 合服务社得到改造升级,便民服务网点行政村覆盖率达90%以上;建成再生资源交易市场4 个,乡镇社区回收站49个,村级回收站94个;完成培训农民4000人次,农产品经纪人1680 人次。
  第五章 对外经济贸易
  第一节 进出口贸易
  一、外贸改革
  1996年,张掖外贸将原来直属省外贸专业公司的地方分公司下放移交地方管理,原来的甘肃 省土畜产进出口公司张掖分公司、甘肃省粮油进出口公司张掖分公司、甘肃省五矿化工进出 口公司张掖分公司、甘肃省包装运输进出口公司张掖分公司全部变为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实 体,面向市场经营。同时,进一步放开外贸经营权,允许生产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外贸业 务。在全行业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核定出口收购、出口调拨、经济效益指标3年不变;实 行超亏自负,减亏增盈留成;外汇按比例分成,取消出口补贴。市场全面放开,允许个体工 商户、其他流通企业经营收购各类出口商品,地方外贸公司允许交叉经营相同产品。县(市 )先后新成立各类外贸公司10余家,由过去主要的畜产、农副土特产品,拓展到化工、医药 、轻工、工艺、机械等八大类90多个品种。全市主要出口商品柠檬酸、番茄酱、脱水菜开始 出口供货。至2000年,全区先后有5户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经营权,分别是甘肃甘绿脱水蔬 菜股份有限公司、甘肃省轻工机械总厂、临泽雪晶生化有限公司、张掖糖厂、滨河集团公司 。2000年,地区外贸公司代理张掖市农业局进口以色列大棚设备10.49万美元。与中国海外 贸易进出口公司配合,完成甘州区利用加拿大政府混合贷款建设8万吨城市供水项目的设备 进口业务,投资金额466万美元。1997年地区外贸公司当年自营出口4万美元,甘绿脱水蔬 菜公司至2000年累计自营出口36万美元。
  二、外贸发展
  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张掖的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至
  2015年,全市获得自营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达120家,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21家(临泽雪 晶、高台中化、山丹同翔、张掖老寺庙番茄酱、甘绿脱水菜、张掖凯美达脱水菜、民乐银河 集团、民乐爱味客、张掖有年马铃薯、张掖勤园工贸、张掖绿丹脱水、张掖瑞真、张掖九发 、张掖云鹏生物、张掖四通、高台金康、民乐锦世化工、张掖东南种业、临泽康裕种苗、民 乐富源化工、临泽天润汇丰),占全市进出口企业总数的18%。2001—2015年,全市累计 实现自营出口额20869万美元。
  (一)国际市场 2001年全市自营出口120万美元,2003年达630万美元,2004年936.3万美 元,2005年1001万美元,2006年1175万美元,2007年2502万美元,2008年4005万美元, 2009年4400万美元,2010年5922万美元。
  (二)出口产品 出口产品主要有柠檬酸、番茄酱、脱水蔬菜、硅铁、铬酸酐、玉米淀粉、 马铃薯雪花全粉等。其中柠檬酸年生产能力达到4万吨,脱水蔬菜年生产规模达1000吨,番 茄酱年生产规模7万余吨,马铃薯雪花粉年生产规模2万吨,硅铁等铁合金年生产能力近9万 吨,铬盐、硫化碱年生产能力5万吨,形成了较强的出口发展后劲。出口国由“九五”期间 的德国、日本等拓展至美国、韩国、波兰、智利等十余个国家。
  (三)出口基地 以甘绿脱水菜公司、银河食品集团公司、金康脱水蔬菜公司等为龙头的脱 水蔬菜加工出口产业链,每年出口青红椒、洋葱、四季豆、番茄、菜花等脱水蔬菜6000多吨 ,带动基地面积0.4万公顷;以张掖有年金龙马铃薯雪花全粉食品公司、山丹瑞达全粉有限 公司、民乐爱味客马铃薯全粉食品公司等为龙头的马铃薯加工出口产业链,年出口马铃薯全 粉5万多吨,带动基地面积1.33万公顷;以高台中化番茄制品有限公司、老寺庙番茄制品有 限责任公司、甘肃屯河番茄制品公司为龙头的番茄出口产业链,年出口番茄酱7万吨,带动 基地面积0.67万公顷。加上花卉、蔬菜制种等特色产业,全市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初步形 成。
  2015年,张掖市绿涵农产品有限公司在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投资建设甘肃农产品展厅、10 万吨农产品加工储运生产线及保鲜仓储、冷链物流、农残病虫检测等功能为一体的农产品出 口中转储运中心项目,该项目投资3.2亿元。支持张掖市发年、云通等公司在中哈霍尔果斯 国际边境黄金口岸设立窗口及农产品加工储运中心。2015年,云通公司在哈萨克斯坦阿拉木 图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蔬菜、水果直销点,银河集品集团公司、发年农产品公司、云通农副 产品进出口等公司实现对中亚等新兴市场国家自营出口1916万元。张掖绿涵、泽源、奥林贝 尔等公司,通过代理出口将张掖部分优势产品成功打入中亚、俄罗斯等市场,每年向中亚代 理进口商提供的货值达1亿元人民币以上。
  至2015年,全市出口产品形成规模的企业有18户,年生产能力114.9万吨,年均出口产品 19.65万吨。其中高台中化番茄制品有限公司出口方式主要为给外省企业供货间接出口,其 他企业均为自营出口和间接出口。
  第二节 外资企业
  1996年开始,通过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全市外商投资企业从无到有,规模不断扩大。至 2015年,累计审批外商投资项目18个,分别是甘肃馨业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张掖绿色食品 有限公司、甘肃滨河酒业有限公司、甘肃金盛化工有限公司、肃南县祁连兴矿业有限公司、 张掖斯丹纳酒花有限公司、张掖祁连山酒花种植有限公司、甘肃共享化工有限公司、甘肃科 瑞特筑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张掖市大弓农化有限公司、甘肃慧亨药业有限公司、甘肃开洋 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甘肃中昌纸业有限公司、甘肃天业节水器材有限公司、甘肃爱味客马铃 薯加工有限公司、中种迪卡种子有限公司、甘肃宝纳有年金龙林业有限公司、甘肃夏瑞沙产 业有限公司。2015年,有11户外商投资企业先后停业或注销。正常运营外商投资企业6户, 总投资31409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6789.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865.2万美元。外资来源 主要是新加坡、荷兰、美国等国家。
  甘肃共享化工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1年,由宁夏共享化工有限公司(中日合资企业)在甘州 区独资建设,投资总额1500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15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为工业醇、 醛、酮,工业糠醛,生物菌,有机肥料、有机一无机复混肥料等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
  张掖市大弓农化有限公司 成立于2004年,由文莱国投资商LIEWTHIAMKAI (中文名刘天凯 )、南昌巴菲特工贸有限公司、南昌市远方商贸有限公司、江西扬升植保科技有限公司共同 投资建设,投资总额2100万元,注册资本1530万元。主要从事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 杀虫剂、杀菌剂等农药的生产销售,复混肥、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
  甘肃爱味客马铃薯加工有限公司 由荷兰爱味客集团与民乐县凯翔马铃薯食品工业有限责任 公司于2007年在民乐县合资建设。公司投资总额9858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
  6363.6万元人民币。主要经营马铃薯淀粉、马铃薯全粉、薯条、薯片和其他马铃薯产品的 生产、加工及销售。项目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1.5万吨马铃薯全粉,于2008年3月正式投产 。
  中种迪卡种子有限公司 是经农业部和外经贸部批准、国家工商局注册、由中国种子集团有 限公司与美国孟山都公司合资兴办的中国第一家经营玉米等大田作物种子的中外合资种子企 业。2000年8月成立于北京,注册资本1亿元人民币。2011年公司变更注册地址到临泽县。 2013年增加注册资本并进行股权变更,由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和孟山都新加坡公司共同经 营,投资总额为144846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48282万元人民币。主要经营玉米、油料、蔬 菜、花卉、草坪种子和苗木的科研、生产及自产种子销售。
  甘肃宝纳有年金龙林业有限公司 由张掖市有年金龙石岗墩农业高科技示范园有限责任公司 与美国宝纳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于2014年在甘州区合资建设。公司投资总额
  5000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5000万元人民币,主要经营林木种植、育苗、销售。
  甘肃夏瑞沙产业有限公司 由宁夏吴忠市夏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美国蓝天资本有限公司于 2014年在高台县合资建设,投资总额18476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6200万元人民币。主要经 营中药材种植、甘草深加工及销售。
  第三节 国际经济合作
  一、境外投资项目
  1998年,甘肃轻工机械总厂与吉尔吉斯斯坦国巴卡依糖业联合股份公司合资创办中吉巴卡依 —英霸克有限公司,总投资146.4万美元,建成年产1000万条塑料编织袋生产线。至2004年 ,累计实现利润88万美元,带动国内原辅材料出口240多万美元,成为中吉经贸合作的典范 。2005年9月,企业追加对该合资公司的投资,生产规模由年产1000万条塑编袋增加到年产 1700万条塑编袋。2009年,受境外合资公司人员管理及市场销路等不稳定因素影响,企业 效益逐年下滑,甘肃轻工机械总厂转让合资公司中方股份,撤出全部投资。
  二、国际经济援助
  2003—2015年,全市共执行国际多边双边无偿援助项目3项,分别是: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人 民医院利用日本利民工程无偿援助资金改善医疗条件项目,受援资金7.35万美元;民乐县王 什小学利用日本国利民工程无偿援助资金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项目,受援资金9.7万美元; 张掖市妇联利用新西兰驻华大使馆发展基金开展贫困妇女技术培训项目,受援资金2.1万美 元。
  三、境外劳务合作
  2010年,经省商务厅核准,甘肃宇泰劳务输出有限公司获得境外劳务输出资格,成为全市第 一家有资质的境外劳务合作企业。该公司先后为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派遣劳务1000多人到 印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主要从事天然气管道工程和道路工程建设。2013年9月 ,张掖市第一家、也是全省首家对外劳务合作服务中心——山丹县对外劳务合作服务中心成 立,对全市规范境外劳务输转、促进劳动力就业发挥重要作用。
  第六章 招商引资
  1996—2000年,张掖地区招商引资工作以“三引两出” (引资金、引技术、引人才,输出 劳务、输出产品)为重点,先后签订各类招商引资项目548项,落实到位资金8.58亿元,引 进国内外先进生产技术174项,引进交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724人次,输出劳务58.1万人次 ,输出地方产品销售额41.2亿元;与省内外47个县市区、153所科研机构和大中型企业建立 友好协作关系。至2015年,以建设“一带一路”为契机,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招商战略 ,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探索招商引资发展新路径,签订各类招商引资项目2187项,落实到位 资金1406.5亿元。
  第一节 投资环境
  一、优化投资环境
  2005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中共张掖市委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 若干意见》,从降低投资者用地成本、税收优惠政策、优惠规费收取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吸 引投资商来张掖兴业发展。其中规定对引进资金新建项目的中介入和中介机构根据标准给予 有偿引资奖励:(1)凡引进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的企业,投资在3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 ,项目建成后,按实际到位资金金额的5‰给予奖励;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建成后 ,按实际到位资金的6‰给予奖励。(2)一般性独资企业,按照实际到位的投资额分段计奖 。引进投资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按2‰奖励;1001万元至5000万元,按3‰奖励;5001 万元至1亿元的,按4‰奖励;超过亿元的,按5‰奖励。(3)为社会公益事业项目建设引进 无偿资金的,由项目所在地政府按到位资金的10%给予一次性奖励。
  2012年,市委、市政府下发《中共张掖市委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 实施意见》。《意见》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市政府每年对 各县(区)、市直各相关部门、单位招商引资完成情况进行督查和考核,年底进行评比、奖 励。政府每年对引进的政策性项目和重点招商项目进行奖励,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 等奖7个,分别奖励人民币50万元、20万元、10万元。对引进到位资金1亿元以上的机关工 作人员,授予“引资功臣奖”。同年,颁布《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张掖市工业园区建设 优惠政策的通知》,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级工业园区、“园中园”3个层次和土地 、税收、环保、收费和人才、金融、行政服务、项目产品使用等8个方面对投资工业园区的 项目给予政策支持;《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张掖景区(点)和旅游项目招商引资运作模 式及优惠政策的通知》,从重点景区经营权转让运作模式、优惠政策两个方面入手,围绕市 上提出的十大景区拍卖招商活动,推进重点景区经营权转让。
  2013年,市政府出台《关于印发张掖市招商引资项目推行全程代办制暂行规定的通知》,从 项目代办的适用范围、代办原则、代办范围、代办内容、代办单位、代办程序、代办制度及 纪律监督等方面做出规定,要求相关职能单位为投资项目代办从立项至开工建设所涉及的所 有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以及供电、供水、供气、通信等公共服务事项,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 提高行政效能,为招商引资项目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服务,形成中心协调、部门协助、 上下互动的招商引资项目办理模式。
  二、项目库建设
  建立招商项目库。先后储备招商引资项目3000多项,总投资达5000多亿元,形成储备一批 、推介一批、洽谈一批、签约一批、落实一批、补充一批的动态管理新格局。分年度编印中 英文对照的《张掖市招商项目目录》和《张掖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册》,利用“投资甘肃” 网站,吸引国内外企业来张掖投资开发。至2015年,项目库中优选推介的招商项目288个, 总投资1297.24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项,总投资60.33亿元;石油化工项目8项, 总投资238.9亿元;矿产资源开发项目22项,总投资113.23亿元;新能源项目13项,总投资 231.71亿元;高新技术项目4项,总投资12.05亿元;装备制造项目50项,总投资167.77亿 元;农业产业化项目79项,总投资171.15亿元;生物医药项目14项,总投资11.9亿元;文 化旅游项目66项,总投资192.06亿元;商贸物流项目11项,总投资67亿元;其他类项目11 项,总投资31.14亿元。
  三、对外宣传
  1996年2月,由兰州发往广州的126/127次直快列车冠名“金张掖”号。1996—1997年,组 织企业在“金张掖”号列车上召开新闻发布会、旅客座谈会及地方产品展示会,签订意向性 协议24项。先后编辑出版《张掖投资办事指南》《投资张掖》《张掖市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办 事指南》等书籍,全方位宣传外来投资企业办事程序、优惠政策、优势产业、投资发展环境 、大型重点骨干企业和地方名优新特产品。编印《张掖市旅游景区景点(项目)经营权转让 招商手册》,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制作宣传张掖旅游资源的专刊。通过中国招商网、 甘肃招商网、金张掖信息港等网站向全国推介,在甘肃省广播电视台举办高端访谈《对话甘 肃》张掖招商引资项目专场推介活动。把兰洽会作为重要的宣传载体,每年精心设计制作张 掖特装展厅,以视频、图片、文字、实物相结合的形式,展示张掖特色优势产业、投资环境 、特色产品、文化旅游等内容,制作《生态张掖·宜居之城》《丝路明珠·生态张掖》《空 中看张掖》等宣传片,在中央电视台、甘肃省电视台、兰州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进行宣传 和报道。
  第二节 招商引资
  一、“走出去”招商
  1996—2015年,市县两级累计组织举办出外考察招商和参与各种大型经贸活动招商1316批 次,13082人次,签订各类招商项目1544项。1996年,组织开展出国考察、学习交流77人次 ,赴外省考察485人次,并同以色列、新西兰、美国、加拿大等国签订引进技术、设备、资 金的合作合同或意向书,签订各类意向性协议134项,协议资金4.6亿元,引进各类人才744 名;与105个县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建立了友好关系。
  2000年,张掖地区分别与甘肃黑河电力开发公司、酒泉港丰机电公司等单位就总投资19.15 亿元的肃南西流水水电站、小孤山水电站、冰沟水电站和峡口水电站建设项目达成合作协议 ,并相继投入建设。高台县引进河北中化股份有限公司资金5000万元建成年产1万吨番茄酱 生产线,引进白龙江林业局投资8000多万元建成葡萄酒生产及酿酒葡萄基地。张掖甘绿脱水 菜集团引进外资250万美元建成1万吨脱水蔬菜生产线。是年3月,张掖地区投资环境发布暨 对口项目洽谈会在上海举行,全市18个对口洽谈项目企业负责人与美国未来趋势国际集团企 业的42名代表进行项目对洽,其中7家企业的8个项目分别与外商签订合作协议,总投资额达 2660万美元。
  2010年5月,市上组织招商团队赴浙江、上海、江苏等地考察,先后引进江苏金双喜实业发 展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湿地公园高档住宅小区开发项目、浙江天使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投 资6.6亿元建设大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及房地产开发项目、浙江天使集团投资5亿元建设润泉湖 景区及平山湖旅游影视基地项目、内蒙古阿右旗大山矿业公司投资1.29亿元建设滨河新区热 源厂等项目。
  2015年,组织全市赴外大型招商活动5次,组织专场项目签约5场,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8项 ,总投资124.45亿元。1月16—18日,赴上海举办“张掖市旅游文化、现代农业项目推介暨 签约仪式”,邀请上海知名企业代表180多人参会,签约项目6项,签约资金38亿元。3月31 日至4月3日,分别在广州、深圳举办“张掖市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仪式”,共签约项 目23项,总投资47.2亿元;张掖市先后与广州市白云区、深圳市福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甘州区与福田区缔结为友好区。5月23—25日,在西安举办“张掖市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 暨签约仪式”,签约项目8项,总投资15亿元。7月18—25日,组织张掖市代表团赴乌鲁木 齐参加2015年第三届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合作发展论坛暨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食品展览交易 会,组织6家企业对本市12大类、38种地方名优新特产品进行展销;举行“张掖市招商引资 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仪式”,邀请知名企业集团代表150多人参会,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 24.25亿元;张掖市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合作发展论坛理事会的理事和秘书长单位,并 被乌鲁木齐市授予“友好城市”荣誉。
  二、节会招商
  1996—2015年,招商工作依托“兰洽会”平台,吸引投资者来张掖创业发展。1998年兰洽 会期间,临泽县与北京奥瑞金种子公司签订3万亩荒地开发及玉米制种合作项目,引进资金 3500万元,至2003年已发展成为制种集团公司,带动了全市制种业的发展。与甘肃省电力 建设投资开发公司及甘肃小三峡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张掖龙首电站建设项目,引资 3.47亿元;张掖市脱水蔬菜总厂与西班牙食品技术工程公司合作,引进西班牙先进生产技术 及资金250万美元;高台粮油加工厂从台湾华裕工程公
  司引进资金1500万元;地区经协办引进深圳中财元事业公司投资50万元,与临泽鸭暖农工 商总公司合作开发红枣系列产品。2002年第十届兰洽会期间,共签订各类招商项目69项, 项目总投资98.4亿元,合同协议引资59.5亿元。2003年第十一届兰洽会期间,全市签约招 商引资项目26项,引资69.7亿元。通过“引强入张、引优入张”战略的实施,成都大业、 西部草业、奥瑞金种业、东亚种业、中种集团、草原兴发、海辰乳业、新疆天业等一批大型 知名企业进驻张掖投资开发。2009年,第十五届兰洽会签约项目37项,总投资44.85亿元; 第十六届兰洽会签约项目36项,总投资82亿元;第十七届兰洽会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6项, 总投资332.71亿元;第十八届兰洽会签约招商引资项目88项,总投资695.35亿元;第十九 届兰洽会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08项,总投资1029.89亿元;第二十届兰洽会签约招商引资项 目124项,总投资1059.75亿元;第二十一届兰洽会签约招商项目260项,总投资1298.4亿元 。
  三、“请进来”招商
  1996—2015年,先后邀请867批次、12016人次国内外投资商分别就文化旅游、生态工业、 现代农业、农副产品加工、装备制造、新能源和矿产品深加工等项目及投资环境进行实地考 察。2000年利用“金张掖招商会”,邀请客商来张考察,促成美国杨林公司投资220万美元 投资万头肉牛养殖及深加工项目、金安利公司投资280万美元年产5000吨变性淀粉等项目。 通过张掖·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第二届湿地之夏·金张掖旅游文化艺术节、甘肃·张掖丝 绸之路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高层论坛、绿洲论坛、丝绸之路国际生态产业博览会暨绿色 有机产品张掖交易会等节会平台邀请国内外知名投资客商来张掖考察观光、投资洽谈。2012 年开展“中国十大商帮重走丝绸之路”大型商贸文化考察活动,邀请浙商、闽商、徽商、川 商、沪商、晋商等知名企业家40多人在张掖考察,开展交流座谈,推介洽谈项目。并邀请江 苏17家投资企业来张掖考察洽谈新能源开发项目,开展交流洽谈、项目推介,达成合作意向 ,收到良好效果。2015年紧盯中国500强企业,主动出击,先后邀请万达集团、红星美凯龙 集团、光大集团、碧桂园集团、北京东旭集团、中国网库集团等知名企业集团和“徽商陇上 行”企业家、中荷统筹城乡混合体(国家)创新中心考察团等共计20多批次300多人次来张 掖进行项目考察,达成多项合作意向,其中与万达集团、红星美凯龙集团、碧桂园集团、中 国网库集团签订投资协议。邀请深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的100多位企业家在张掖召开“深 圳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四届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深圳市连锁经营协会二届四次会员代表大 会”,宣传推介张掖优质农产品、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创业创新比较优势,达成一批合作意向 。
  第七章 粮油管理
  1996年,张掖地区粮食管理机构有行署粮食处和张掖、山丹、民乐、高台、临泽、肃南县粮 食局,粮食系统共有独立核算企业108户,从业3840人。其中政策性企业78户,经营性企业 30户。经营性企业中商业企业19户,粮油加工企业5户,饲料加工业4户,运输业2户。2002 年12月地区粮食处更名为张掖市粮食局。2006年粮食部门政企分设。2015年,市粮食局直 属事业单位2个:张掖市粮食稽查支队、张掖市粮食局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中心;直属企业3个 :张掖市粮食局直属粮库、张掖市军粮供应站、张掖市恒丰商贸公司。
  第一节 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1996年,执行国务院关于定购任务完成后实行按保护价敞开收购政策。同年,全区实行以政 企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新老财务账目分开,完善粮食价格机制为 重点的“四分开一完善”改革。2000—2002年,重点推进“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即按 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加快国有 粮食企业自身改革。在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中,重点是实行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主营业务 与附营业务分开以及富余职工下岗分流。国有粮食企业的亏损挂账现象得到遏制,企业包袱 有所减轻,为粮食企业适应购销市场化改革奠定了基础。
  2004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决定全面放开粮食收购 价格和收购市场,取消粮食定购任务,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终结了农民交“皇粮”的 历史。张掖将原来通过保护价形式向农民提供的补助改为直接兑现给粮农。同年,国家发改 委、国家粮食局等五部门下发《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 知》,提出企业改革的重点是:妥善解决企业历史包袱,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开展 粮食产业化经营,继续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2006年,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改 革要求,张掖市政府出台《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关 于进一步深化全市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 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对全市国有粮食企业进行以“明产权、转机制、变身份、增效益 ”为主要内容的改革。2007年末,全市粮食系统实现政企分开,解决“三老” (老人、老 粮、老账)问题,改革产权制度,调整企业布局,创新管理机制,全面完成国有粮食企业改 革任务。全市原有的82户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全部改制完成,2319名职工置换身份,2.26亿 元历史亏损列入省级财务挂账,销售处理“老粮”6亿多千克;重新组建山丹县恒达、民乐 县东乐、甘州区荣兴、临泽县裕丰、高台县兴粮、肃南县工贸等10户国有独资和国有控股粮 食购销骨干企业。
  2007年,成立张掖市粮食局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中心,代表出资人加强对粮食企业国有资产的 管理。企业内部岗位管理实行定岗、定员和聘任制。同时建立管理人员竞聘上岗、能上能下 的人事制度,职工择优录用、能进能出的用工制度,收入能高能低的分配制度。按照“责任 明确、奖罚分明、宽严相济”的原则,推行经营业绩目标考核激励机制。
  第二节 粮食储备
  2004年,国家实行中央和地方分级粮食储备制度,采取储备粮吞吐、委托收购、粮食进出口 等多种经济手段和价格干预等行政手段,加强对粮食市场的调控。2006年市政府决定,用3 年时间建立起24000吨市、县(区)两级粮食储备。2007年市政府决定将原定粮食储备提前 到2008年全部收储到位。2009年建立市、县(区)级成品粮储备。2010年市政府下发《关 于下达市县粮食储备规模指导性计划的通知》,新增市、县(区)级粮食储备14000吨和市 、县(区)成品粮油储备,规定市、县(区)级储备粮贷款由地方财政据实补贴,管理费用 和轮换补贴参照省级储备粮标准执行(即管理费用每千斤0.08元、轮换补贴每千斤0.02元 ),储备粮贷款利息、管理费用、轮换补贴均列入地方年度财政预算,并按时拨补到位。
  2010年,市政府出台《张掖市粮食应急预案》,确立粮食应急采购、加工、供应和储备系统 ;同时制定粮食经营者最低和最高库存标准,粮食经营者按要求保持一定量的合理库存,增 加社会存粮,提高粮食安全系数。至2015年,全市共建立市级储备小麦14000吨、成品面粉 400吨、成品大米100吨、食油150吨,县(区)级储备小麦24000吨、成品面粉1607吨、成 品大米415吨、食油370吨。
  第三节 粮食购销
  一、粮食收购
  1996—2003年,执行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按照国家政策和等级标准,准确计价,随到随 收。2004年甘肃省取消保护价收购政策,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张掖市按照购得进、销得出 、有效益的原则,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优势,采取上门收购、设点收购等方式,改善收购条件 ,开展粮油收购,化解“卖粮难”问题。2006—2015年,粮食市场全面放开,国有粮食企 业与其他经济成分的粮油经营者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二、粮食销售
  1998年,国营粮食企业实行顺价销售。全区粮食系统“以收储企业为单位,按照定购粮和保 护价粮加权平均计价,加上首期合理费用和最低利润”的作价原则,及时捕捉市场信息,开 拓省内外销售市场销售粮食,减少企业政策性亏损。2000—2002年,国有粮食企业采取销 售额与工资收入挂钩的办法,调动职工销售的积极性。2004年受市场价格影响,全国小麦价 格上涨,张掖市按照“顺价就销、有利就销、应销尽销”的原则,大量销售库存余粮。2006 —2015年,国有粮食企业除做好政策性粮食销售外,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销售规模逐年扩大。
  三、军粮供应
  2002年10月,经原兰州军区联勤部和省粮食局批准成立张掖市军粮供应站,承担全市驻军 军粮管理和供应任务,下辖1个军粮供应站、4个代供点。2002—2015年,全
  市粮食部门把军粮供应作为政治任务,树立“以兵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健全制度、规 范管理、完善设施,全面完成军粮供应任务。2009年张掖市军粮供应站被兰州军区和甘肃省 政府表彰为“全省军粮供应管理先进单位”。2012年被国家粮食局授予“全国百强军粮供应 站”,被省粮食局授予“十佳军粮供应站”称号。张掖市军粮供应站资产由建站时的15万元 ,至2015年资产近2000万元,拥有2000吨成品粮库1栋、储油罐9个,存储能力达500吨。
  四、退耕还林补助粮供应
  2002年,省上下达张掖市退耕还林还草任务1.2万公顷,2003年核定任务1.7万公顷。市县 粮食部门积极行动,建立供应粮账、表、册。2002年、2003年两年累计兑现退耕还林还草 补助粮4136万千克。
  第四节 仓储管理
  1996年,辖区内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库存粮食较多,粮食系统把“一符四无”(账和物相符, 无虫、无鼠雀、无霉变、无事故)活动作为仓储管理工作的中心,认真执行多项储粮管理制 度,确保粮食储得住、管得好、调得出、用得上。2006年,市政府出台《张掖市市级储备粮 管理办法》,对储备粮实施依法管理。按照国家和省局要求,统一制作仓房编号牌,填写更 新储备粮油和商品库存粮油专卡。实行“两牌”(保管员或化验员持证牌、粮油专卡牌)、 “三簿”(粮情检查记录簿、粮食熏蒸记录簿、机械通风记录簿)规范管理,做到专仓存粮 、专人管粮、专账记载。认真执行粮情检查制度,严格坚持五日一小查,十日一大查,风雨 雪后及时查,每季度一次粮情分析会的粮情检查制度。推广应用微机控制、机械通风、环流 熏蒸、双低储粮、绿色储粮等先进仓储管理技术,至2015年,张掖市国有粮食企业90%安 装了机械通风、环流熏蒸以及粮情监测系统,为确保粮食储藏品质提供了技术保障。
  1996—2015年,每年开展春、秋两季粮油普查,在粮库机械通风、降温、监测、检(化) 验等方面都配置高科技设备,采用电脑控制,自动监测粮食水分、温度等指标,连续23年保 持“一符四无”粮仓市称号。
  第五节 市场监管
  一、监管机构
  2004年5月,国务院颁布《粮食流通管理条例》。2007年按照《条例》规定,市级粮食行政 机关成立监督检查科,建立张掖市粮食稽查支队。县(区)粮食局落实监督检查工作职能、 机构、人员。各县(区)粮食局设立了粮食监督检查股、室,依法监管粮食流通市场。
  二、制度监管
  根据国务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甘肃粮食流通监督检查暂行办法》,张掖市先后制定《 张掖市粮食市场监督管理实施细则》《张掖市市级储备粮管理办法》《张掖市粮食流通监督 检查实施办法》《张掖市粮食局重大或复杂自由裁量案件集体讨论决定制度》《张掖市粮食 局行政执法责任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等规范性文件,粮食流通监管制度不断完善,监管程 序不断规范。2012年全市粮食系统开展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专项行动,制定《行政处罚自由裁 量权实施办法》《关于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公开制度》《行政处罚说明理由制度》《行 政处罚自由裁量审核制度》制度,使粮食执法配套制度进一步完善。2012年下发《张掖市粮 食局粮油市场价格监测和报告管理办法(试行)》,规范粮油价格监测行为。实行日监测周 报告制度,指定专人定点采集市场粮油供求价格信息,及时准确地实地监测小麦、玉米、面 粉、大米、菜籽油等主要粮油品种的市场供应和价格情况,按时上报粮油价格数据。对出现 异常情况及时提出保供稳价的意见和措施,适时调控粮油市场。加强日常监管,定期不定期 地开展粮食流通各环节的监督检查,加强对粮食收购资格的审验发放,在节假日期间对粮油 批发市场、超市粮油库存量、储藏条件和台账进行检查。
  第六节 仓储建设
  1996—2003年,张掖粮食连年丰收,仓容紧缺。粮食部门争取省上支持,筹措资金新建了 张掖地区粮食处直属粮库、临泽新华庄粮库、高台梧桐泉粮库等一批科技含量高、设施设备 完善的粮食仓库。
  一、重点粮食仓储建设
  地区粮食处直属粮库 1996年建设,由省粮食局贷款100万元,粮食系统自筹240万元,地区 财政投资60万元,1998年竣工投入使用,占地37500平方米。2002年粮库自筹资金安装了计 算机粮情监测系统。2006年投资新建仓容5500吨的高标准仓库2栋,提高了储粮能力。
  临泽新华庄国家粮食储备库 是国家发展计划委和国家粮食局批准立项的粮食仓储项目, 2001年开工建设,占地面积10.36公顷,投资1080万元,2002年10月竣工交付使用。2009 年9月整体移交中央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高台梧桐泉国家粮库 1998年在原库区进行扩建,新增库容0.9亿千克,1999年完成主体工 程,2000年12月交付使用。
  甘肃河西粮油中心批发市场 由张掖地区粮食处投资130万元,2000年开工建设。中心的主 要业务是利用辖区内的粮油资源优势,合理开发和配置粮油资源,收集、发布粮油供求信息 ,开展粮油批发交易,搞好中介服务。2007年机构撤销,人员分流至张掖市粮食局直属粮库 。
  2013年10月,山丹县级中心粮库建成投入使用。2013年11月,张掖市主食产业园项目一期 工程正式启动建设。2014年肃南县中心粮库建成投入使用。2015年争取到10.5万吨粮食仓 储设施项目,涉及甘州、临泽、高台、民乐4县(区)中心粮库和市军粮供应中心建设项目 ,落实项目前期手续和项目用地,1890万元的中央资金全面到位,各项目都开工建设。启动 “粮安工程”危仓老库维修改造项目,省上下达危改项目16个库点(仓容1.2亿千克)完成 项目审核审定。
  二、农户科学储粮仓建设
  2010年,由国家发改委、粮食局和财政部联合实施。按照“政府引导、农户自愿、共同出资 ”的原则,中央和地方各配套30%,农户自筹40%,在全市实施容量1吨的小型彩钢储粮仓 专项建设。该项目从2010年开始,至2015年连续实施5年。2015年底,全市共推广应用农户 科学储粮仓7.6万个,每年减少粮食损失4400多吨,为农户增收1000多万元。
  第八章 交通运输
  1996—2000年,张掖地区紧紧抓住中央财政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西部大开发机遇, 加大投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迈出较大步伐,农村公路建设实现从少到多、从干线到支线、 从单线到网络的渐进式发展。2000年,全市列养县乡公路1009.65千米,其中主要列养公路 318.56千米。
  2001年实施通县油路工程,2003年实施县际和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2010年全市农村 公路总里程达8603.38千米,其中县道905.2千米,乡道1166.23千米,村道6376.59千米, 专道155.36千米,全市60个乡镇全部通了公路,提前实现农村公路“十一五”“部省共建 ”建制村通达率达100%的建设目标。
  2011—2015年,按照“县县通高速、乡镇通国省道、县道对接干线节点”的原则,对辖区 内公路网规划进行相应调整。调整后张掖市境内有国道6条828.518千米,省道13条1267.4 千米,县道74条2053.9千米。比调整前分别增加国道3条236.796千米,省道12条1267.4千 米,县道39条1147.9千米。调整后占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比例分别为国道6.63%、省道 10.15%、县道16.45%。至2015年,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0809千米,公路网密度由“十一五 ”期末的24.27千米/百平方千米提高到26.44千米/百平方千米,全市县(区)均实现二级 以上公路通达,甘州、临泽、高台、山丹4县(区)通了高速公路,全市所有乡镇通了油路 ,91%的建制村通了硬化路。
  第一节 公路工程建设
  一、县道
  20世纪90年代起,各县(市)不断加强县道新(改)建工作,至2005年,全市共有县道26 条860.56千米,2010年有26条905.2千米,2015年达30条791.5千米。
  二、乡道
  1995年,张掖地区(市)有乡道57条759千米,2000年有57条854千米,2005年有70条1140 千米,2010年有70条1166.23千米,2015年达70条1160.168千米。
  张掖市2015年乡道建设情况一览表
  表6-24
  三、村道
  1990年前,张掖地区(市)境内仅少数公路沿线村社通油路,农村公路建设等级低、密度小 、通行能力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加强通乡、通村道路建 设,每年采取民工建勤的办法铺垫砂砾路面和土路面,群众出行条件逐步改善。2000年以后 ,快速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路等级标准和通达能力明显提高。2010年,全市有村道 2737条6377千米。通过实施通畅工程,至2015年底,全市有村道2774条7696.16千米。
  四、专道
  至2015年,全市有农村公路专道155.36千米,其中民乐县2条77.035千米,高台县4条70.4 千米,山丹县1条7.925千米。高火路 北起高台县城东关,南止高台火车站,全长12.04千 米,二级公路。1988年由砂砾路改建为沥青路面,2005年完成重铺改建,由张掖公路分局 高台公路段负责养护管理。
  萤石矿路 南起张罗线合黎乡六三村,北至合黎山七坝泉(宏源矿业公司),全长16.4千米 ,路基宽11米,砂砾路面。
  元错路 北起G312线红沙河路口,经红沙河村、黑达坂水库至错口煤矿,全长54千米,路基 宽6米,砂砾路面。
  四满口路 北起G312线,南止原四满口煤矿,南华公路段养护管理2千米,砂砾路面。
  五、桥梁 隧道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张掖地区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对部分较大桥梁进行拆除改建和维修加固 。2010年全市农村公路桥梁317座6354.97延米,桥梁主要有拱桥和简支梁桥两种结构形式 。2015年,全市农村公路桥梁448座8812.65延米。
  1995—2015年,张掖市仅肃南县修建隧道。肃南县陶莱峡隧道位于珠龙关至陶丰公路9千米 加891米处,新建隧道全长367米,全宽6米,高5米。项目于2005年4月开工,2005年10月竣 工,由酒泉三元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投资修建,投资678.95万元。
  第二节 县乡公路养护管理
  一、公路养护
  20世纪90年代,公路养护的主要路段由道班养护工分段包干、固定养护,一般路线实行季节 性养护,县乡道路以“民工建勤”“以工代赈”方式进行养护。肃南县道路养护主要以雇用 “亦工亦农”农民工进行季节性养护。
  2010年后,逐步在全市各乡镇成立乡镇交通管理站,行政村成立村民管养小组,县、乡、村 三级管养职责得到强化。县乡道路由县(区)乡公路管理站进行经常性养护,村道由各乡镇 交通管理站负责,组织各村管养小组进行季节性养护。2007年11月省政府下发《甘肃省农 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按照“有路必养、确保质量”的要求,张掖市出台《 农村公路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乡镇交通管理站、行政村村民管养小组不断完善和加强 ,初步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养护管理体系,基本实现机构、人员、资金“三落实”。
  2011—2015年,全市把养护管理从“以建为主”转换到“建、管、养”同步推进、协调发 展上来。探索创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理顺管理权限,逐步建立“县乡道县管县养,村 道乡(村)管乡(村)养”责权明确、管养并重的养护体制和“以县为主”的责任体系。在 临泽县开展社会化养护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通过公开招标专业化养护公司进行道路养护,交 通部门负责跟踪检查验收,形成了政府监管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农村公路养护新体制。在 试点基础上,市政府印发《张掖市农村公路社会化养护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全面推进 社会化养护,农村公路的综合养护水平明显提升。至2015年,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10147 千米,优良率达75%以上。
  二、路政管理
  1990年,各县(市)陆续成立路政管理机构,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农村公路路政工作。随着国 家公路建设的提速和农村公路里程的增加,县(市)路政管理机构职能从最初的法规宣传、 公路巡查、清理路障逐步拓展到以保护路产、维护路权、保障道路通畅和安全为中心工作, 具体职责涵盖侵害路产案件的查处、依法收缴路产赔补偿费、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管理、公 路交通标志标线和非公路标志牌管理、公路涉路项目的许可审批,以及依法查处各类违反路 政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等。2005年,为保护农村公路免遭大吨位货运车辆的破坏,超限超载 车辆的治理纳入路政管理工作内容。在县(区)政府的主导下,交通路政和公安交警、交通 运政等部门加强沟通、协作配合,通过交警路查、路政巡查等发现查处问题,重点路段重点 时间实行交警、路政、运政24小时联合执法,不定期开展集中整治等行动,打击违法超限超 载车辆行驶农村公路的行为,遏制超限超载增长势头。
  “十二五”期间,全市建立“政府负责,部门主导,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路政管理体系 ,市县路政管理部门按照“五无一畅一通”的标准,加强重点路段巡查,加大公路违章建筑 、乱开道口、打场晒粮等现象治理力度,农村公路保持着“畅安舒美”的形象。
  第三节 站场建设
  一、客运站场
  1995年张掖地区(市)有等级客运站6个。1996年建成民乐县公用型客运站(二级),1997 年建成临泽县兴盛站务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二级),1998年建成肃南县公用型客运站(三级 ),2000年建成高台县新星站务运营公司汽车西站(二级),2006年建成肃南县皇城客运 站(四级),2008年建成高台新星站务运营公司汽车南站(三级),2009年建成张掖市张 运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民乐汽车北站(三级)。
  2015年,张掖市有等级客运站14个,其中一级站3个(张掖市张运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张 掖汽车站、张掖市昌运公司南关汽车站、西运集团汽车东站),二级站5个(临泽县汽车客 运站、高台县公用型客运汽车站东站、高台县新星站务运营公司汽车西站、高台新星站务运 营公司汽车南站、张掖市张运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南华汽车站),三级站5个(山丹县汽 车西站、张运司山丹汽车站、民乐县公用型汽车客运站、张掖市张运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民乐汽车站、肃南县公用型客运站),四级站1个(肃南县皇城客运站)。同时,加快建设 张掖市客运中心站、张掖西站综合枢纽、高台客运站、丹霞景区客运站等。
  张掖市张运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于1961年10月,原名张掖汽车站。1996年,有客运 车辆144辆,年客运量477万人次,客运收入2680万元,缴纳税金206万元,实现利润146.7 万元。2002年改制为国有参股民营企业。1998年4月,根据《公司法》要求,成立张掖地区 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9月,按照地委《关于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公司进行第二轮企业体制改革,由公司在岗职工和管理层人员自愿出资入股,进行公司产权 重组,适当保留国家股,用企业国有净资产置换职工身份。公司产权重组后,继承重组前债 务,所经营的客运线路为国有无形资产,作为国有股投入公司,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接受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管理。2003年1月,改制工作全部完成,步入 政企分开、权责明确、产权明晰、管理科学的发展轨道。2008年3月由公司董事会收购国有 股,转为股份制民营企业,注册资本747.5万元,总资产10074万元,企业安全储备金达300 余万元,具有二级道路旅客运输经营资质。主要经营项目有:班车客运(省际、市际、县际 )、包车客运(省际、市际、县际)、旅游客运(省际、市际、县际)、汽车站站务服务、 汽车维修、汽配销售、汽车检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等。2004年,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标 准,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国家认证公司审核,获得认证证书。2015年,有客运车 辆204辆,年客运量125万人次,客运收入2304万元,缴纳税金110万元,实现利润5万元。 公司运营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汽车修理、驾驶员培训、旅游车辆服务等综合项目均取得良 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3—2015年,按照甘肃省运输管理局下达乡镇客运站、行政村停靠站项目建设计划要求 ,投资3528.6万元,先后建成74个乡镇客运站(包括工业开发区、旅游景区)、525个行政 村停靠站。乡镇客运站完成率100%,行政村停靠站完成率62%。
  二、货运站场
  1996—2015年,张掖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辐射省内外的综合运输网络渐具规模,公路 、铁路物流运输网络基本建成,交通运输硬件设备和技术装备水平显著提高,物流基础设施 得到较大改善,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适应市场需求,私人购买货车进行道路货 运经营的业户迅速增加,以进行货运信息配载的信息部和以长途客运捎带零担货运的车辆开 始自主开展多种形式的运输业务。主要有:张掖物流中心(张掖市金运物流中心)、甘肃西 运运输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货运站、高台县陆通货运站务有限责任公司、临泽货运站 等。
  第四节 运力运量
  一、运力
  旅客运输 旅客运输以班线客运为主,出租客运、公交客运为补充。1991年,全区共开通班 线91条,以县际客运为主。当年申请开通兰州、武威、酒泉客运班线。1996—1997年开通 嘉峪关、金塔、玉门镇客运班线。2000—2007年开通互助、乌鲁木齐客运班线。2008年开 通西宁、大通、俄博客运班线。2009年开通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客运班线。2010年开通 银川、祁连客运班线。2010年,全市有道路一类旅客运输企业5户,开通客运班线342条, 其中省际班线26条、市际班线46条、县际班线94条、县内班线176条,年完成出入客运量 2347.06万人次、客运周转量98606.57万人/千米。2015年,全市有客运企业24户(其中出 租车公司12户),拥有班线客车750辆(高级客车320辆、中级客车351辆),客运班线383 条(省际客运班线16条、市际客运班线33条、县际客运班线94条、县内客运班线240条), 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170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76500万人/千米。
  货物运输 1993年以前,张掖地区货物运输主要以公车公营为主,呈现“运距短、运力小、 市场散”的特点。1993年后,个体货运车辆增速加快,企事业单位车辆转为个体承包经营或 出售给个人挂靠经营。2000年后,货运市场体制改革,原有公车公营逐步转化为个体经营模 式。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货运车辆由大中小型车辆组成,大型、重型车辆主要在全国范围 内从事货物运输,其中临泽“板桥货运”享誉省内外。中型、小型货车主要在省市县内从事 中短途货运,进行中转作业。2010年,全市登记在册营业性货运运输车辆18394辆,货运量 1092万吨,货运周转量137495.81万吨/千米。2015年,全市登记在册营业性货运运输车辆 28682辆,其中重型载货汽车4043辆,专用载货汽车549辆,货运量2666万吨,货运周转量 235525万吨/千米。
  二、运量
  第五节 运输市场管理
  一、客运管理
  1998年,根据《甘肃省汽车客运站收费实施细则》,规范各县(市)8家客运站售票候车站 点,杜绝站外500米揽客难题和“三品”上车。2000—2005年,对客运企业资质、运输车辆 技术等级、客运班线服务质量、驾驶员从业资格、乘务员持证上岗等情况进行严格清理审核 ,共清理整顿客运班线64条,注销空头班线41条。
  2010年,拥有班线客车982辆(高级客车152辆、中级客车240辆),客运班线342条(省际 客运班线26条、市际46条、县际96条、县内176条),日发班次1284个。全年完成公路客运 量2347.06万人次,旅客周转量98606.57万人千米;货运量1092万吨,货运周转量 137495.81万吨/千米。
  2015年,道路客运基本建成分工明确、衔接顺畅、保障有力、安全高效的城市、城乡、镇村 、包车客运四级客运网络,城乡客运车辆卫星定位装置安装率达100%。全市拥有班线客车 750辆,其中高级客车320辆、中级客车351辆;开通客运班线383条,其中省际客运班线16 条、市际33条、县际94条、县内240条,道路运输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2015年,全年完 成公路客运量1700万人次,旅客周转量76500万人/千米;货运量2666万吨,货运周转量 235525万吨/千米。
  二、货运管理
  2010年,全市登记在册营业性货运运输车辆15691辆,其中重型载货汽车1388辆、专用载货 汽车250辆。2015年,全市登记在册营业性货运运输车辆28682辆,其中重型载货汽车4043 辆、专用载货汽车549辆。
  2015年,全市机动车维修企业发展到813户,其中一类维修企业4户、二类79户、三类维修 户(含摩托车维修户)730户。对辖区内维修行业结构进行调整、资源整合,对长期处于“ 基本合格”业户下达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开展机动车维修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实施二级维 护抽样检查,杜绝买单卖单、只收费不维护、压减维护作业项目等违规行为。加大车辆二级 维护检查力度,定期对维修的车辆质量进行抽查,促使客车二级维护率达100%,货车维护 率达96%,质量投诉率低于2‰。
  三、驾培市场管理
  2004年实行培考分离,驾驶员培训业务移交市道路运输管理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 运输条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实行日常监管。按照《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资 格条件》《机动车教练场要求》,各驾校设立龙门骨架吊杆、连续障碍、单边桥、直角转弯 、侧方停车、上坡定点停车与坡道起步、限宽门、百米加减档、起伏路、曲线行驶等训练科 目。2010年,全市有二类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机构6家,分别是河西学院汽驾中心、张运司驾 校、安通驾校、文礼驾校、盛达驾校和平安驾校。2015年,全市有驾校24家(二级8家、三 级16家),教练员955人(理论教练71人,实操教练884人),教练车836辆(B2教练车48辆 ,C1、C2教练车788辆)。
  四、维修检测市场管理
  加强维修检测市场监管,开展机动车维修测检行业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专项整治,维修检测 市场健康发展。至2015年,全市机动车维修业户达813户,其中一、二类维修企业分别达4 户、79户,形成以一类企业为骨干,二类企业为基础,三类企业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分布广泛、内容齐全的汽车维修网络。与此同时,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业同步发展。20世 纪末,全市仅有1家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年检测能力仅1万辆次,至2015年,全市机动 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达4家,年检测能力达3万辆次以上。
  五、出租汽车管理
  张掖市出租汽车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前身是人力三轮车(俗称黄包车)、两轮 摩托车、三轮摩托车。后来,城区陆续出现私家车从事出租客运经营的情况。1995年昌河、 松花江、夏利等面的类小客车开始从事个体出租客运,全区出租车143辆,人力三轮车逐步 退出市场,车费自行议价。1996年成立出租车行,实行规范文明经营,当年新增出租车123 辆。1997年三轮摩托车、出租车迅猛增长,当年新增出租车73辆。12月建设部、公安部发 布《城市出租车管理办法》,对城市出租车的规划、经营、管理、服务进行规范,明确规定 出租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理,具体管理委托客运管理机构负 责。张掖地区交通行业管理部门按照客运车辆审批程序对出租汽车进行行政许可,成立出租 车管理所,隶属张掖市交通局管理,为980辆三轮摩托车、320辆出租车办理了营运证。
  1998年开始,政府对迅速发展的出租汽车数量进行总量控制,全区共有出租汽车500辆, 2000年发展到855辆,人力三轮车完全退出市场。2003年全市各县(区)相继成立出租车公 司,开始出租汽车行业以公司集约化经营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全市1463辆出租车全部纳入公 司化经营。至2015年,全市有出租汽车公司14家,其中甘州区6家,山丹县3家,民乐县2家 ,临泽县、高台县、肃南县各1家。出租汽车1973辆,其中甘州区1225辆、民乐县265辆、 高台县147辆、山丹县183辆、临泽县70辆、肃南县83辆。全市以租赁方式经营的出租车577 辆,以挂靠经营的出租车1379辆。出租汽车从业2155人,大部分是企业下岗职工、郊区失 地农民及周边乡镇村民。
  六、公共交通行业管理
  1997年,张掖地区组建第一家张掖市城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高台县安信汽车 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公交分公司成立;2008年山丹县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公交分公司和民乐 县甘肃西运运输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交客运分公司成立;2010年临泽县昌源运输有 限责任公司公交分公司和临泽绿岛公交公司成立;2011年张掖市张运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 甘州区城乡公共交通分公司成立,还有张掖市张运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甘州区城乡公共交 通分公司、张掖滨河新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高台县安信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公交分公司 、甘肃西运运输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交客运分公司(民乐县城市公交客运)、山丹 县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公交分公司、临泽县昌源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公交分公司、临泽绿岛 公交公司等。
  2015年,全市城乡公交线路62条,公交车282辆,公交总里程1038千米,公交班线覆盖全市 19个乡镇,覆盖率31.7%。按区域运力分布:甘州区公交线路30条,公交车187辆;山丹县 公交线路2条,公交车14辆;民乐县公交线路24条,公交车31辆;临泽县公交线路2条,公 交车14辆;高台县公交线路4条,公交车36辆。
  张掖市城运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 1997年之前,张掖市只有“市区—火车站”班线上的20 辆中巴车。线路从最初的市区至近郊、景点然后延伸到乡镇,初期有3路、4路、5路35辆公 交车,年客运量33万人次。1998年新开通6条线路,115辆公交车,年客运量达331万人次。 1999年新增公交车12辆,客运量增至424万人次。2005年,市城运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以 企业集贷方式投入1800万元,达到185辆公交车和20条公交线路的经营规模。2006年新开通 康宁、老寺庙、红沙窝公交专线。2007—2008年,相继新增1路、2路、上头闸、上寨、普 家庄、园艺场公交线路,公交线路达到27条,公交车178辆。2009—2010年,投资45万元, 对所有公交车安装GPS定位和语音报站系统,设立GPS监控平台,对公交车运行实行动态监 管。至2010年,张掖公交经营资产规模2300多万元,公交线网总里程391.3千米,线路28条 、公交车187辆,日发班次1321个,运送旅客4.5万人次。全年运营1150万千米,客运量 1500万人次。张掖公交覆盖以城市为中心、辐射35千米以内的乡镇,服务人群涵盖全区城 乡人口的四分之三以上,城市公交万人拥有量达9辆,公交分担率占城乡总出行的18%。 2011年,开通市区至滨河新区至湿地公交观光线路,投入2辆公交车运营。2013年,新开通 市区至工业园区1路附线公交路线,投入2辆公交车实行无人售票,并首开行车记录和全程监 控服务功能,所有公交车陆续改装为无人售票公交车,张掖公交进入无人售票和刷卡乘车时 代。2015年7月,实行城区65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车。2011—2015年,推进公交优先战 略,投资3500多万元,开通公交线路28条,公交车187辆,运营里程350千米,停靠点(往 返)538个,日发班次1316个,线网覆盖面积1400平方千米,辐射12个乡镇、91个行政村, 日送旅客3.5万人次,受益群众46万人。
  七、规费征收
  1996—2008年,交通部门征收的规费有拖拉机养路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运附加费3 种。征收指标由省交通厅下达,征收的规费按时全额上缴交通厅,由交通厅按一定比例控制 下拨,严格监督使用。2004年后客运附加费移交交通征稽部门征收。自2009年1月起国家实 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取消原在成品油价外征收的公路养路费、公路运输管理费、公路客运附 加费和货运附加费。
  拖拉机养路费 由各县县乡公路管理站征收,征收范围为农用和营运性三轮运输车、农用和 营运性拖拉机,主要用途是人员经费和公路养护经费。1996年前,地方交通部门只征收拖拉 机养路费,1997年省交通厅将原来由张掖交通征稽处征收的三轮车养路费转交地方交通部门 征收。1996年厂矿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运输户的农用三轮车、农用运输车征费标准 为每月每吨150元,农民自用的三轮车和运输车每月每吨75元,拖拉机每月每吨60元。1997 年4月起,厂矿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运输户的农用三轮车、农用运输车征费标准为 每月每吨160元,农民自用的三轮车和运输车每月每吨80元,拖拉机每月每吨65元。1999年 9月起,厂矿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运输户的农用三轮车、农用运输车征费标准为每 月每吨190元,农民自用的三轮车和运输车每月每吨95元。为鼓励车主包交规费,按《甘肃 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甘肃省农路养路费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规定,农用简易运输车、 农用三轮车全年包缴不低于8个月,从事季节性运输的大中型拖拉机按5个月计征,小拖拉机 按照3个月计征。
  公路运输管理费 由县级运管机构征收。货运车辆按每月每吨12元计征,大型客运车辆按每 月每座1.2元计征,中型客运车辆按每月每座1.3元计征,小型客运车辆按每月每座1.4元计 征,农用汽车按营业收入的0.7%计征。
  公路客运附加费 1996年,根据甘交《关于调整公路客运附加费的通知》征收。具体收费按 旅客乘车里程每人每公里征收,采取客票附加的办法,9千米以下征收5分,10千米以上按实 际里程计算。客运附加费根据甘肃省物价局、财政厅规定,营运客车每人每公路征收0.01元 ,非营运客车每月每吨征收30元。
  第六节 铁路运输
  一、张掖火车站
  位于甘州区三闸镇境内,中心里程位于兰新线自兰州西站起514千米302米处,隶属于兰州 铁路局武威南车务段管辖,是河西走廊中段一个二等区段站,也是兰新铁路中段一个较大车 站。主要担负甘州区、民乐、山丹、临泽、肃南、高台及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及周边地区的旅 客、行李、包裹运输和货物发送、到达业务。
  张掖火车站于1956年建成使用。主要办理接发(通过)客货运列车,担当上、下行摘挂列车 整编作业和部分直达、直通货物列车的整编、成组甩挂作业,以及货场、张掖机务作业区、 工务线、石油、捷安物流、酒精、粮食、电厂专用线、战略装车线(机5线)货物作业车的 取送作业;货物列车本务机车摘挂、列尾作业,始发列车、岔线出入车辆的技术检查。车站 站场布局为单向横列式。张掖车站归属河西堡车务段,1987—1988年,河西堡车务段改建 为金昌车务段。张掖车间隶属于金昌车务段。2003年铁路系统改革,将武威分局撤销,金昌 车务段与武威南车务段合并为武威南车务段,张掖车站再次被划分至武威南车务段。
  张掖车站最初主要设备为6502联锁设备。张掖车站改建,车站主要行车设备更新为先进的电 气化计算机联锁设备,车站作业效率有很大提升。2011年进行第三次改造,原来旧式车站候 车室改建为全钢架玻璃透明候车室,确保旅客候车更加舒适、方便。车站配备DF5型内燃调 车机2台(由嘉峪关机务段乘务员担当作业),共衔接7条专用线(油库线、捷安物流线、酒 精线、粮库线、电厂专用线、西屯飞机场专用线、战略装车线)、2条段管线,有到发线11 条、调车线8条、牵出线2条、道岔100组、基本站台2个。客运班组设有自动广播语音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电子导向系统等服务设施。
  货运业务 2014年9月“西部货物快运列车”正式开行,为客户办理零散货物运输业务,向 客户提供门到门、门到站、站到门、站到站等多种运输方式,客户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 择,铁路部门实行货物快运“一站式”服务。
  客运业务 车站昼夜办理客票发售、行包到发业务。随着铁路快速发展,经过6次提速,旅客 运量不断提升,由1996年13万多人次、日均300~400人次发展到2015年100多万人次、日均 300~400人次。旅客列车由20年前每天10列旅客列车发展到2015年每昼夜为70列左右。 2015年4月,以“时代列车·丝路情怀”为主题的Z6207/8次“金张掖号”品牌列车正式开 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发展。
  二、兰新高铁张掖境内车站
  兰新高铁2009年11月奠基开工,横贯中国西北甘肃、青海、新疆3省区,是中国《中长期铁 路网规划》重点项目,2014年12月26日开通试运营。兰新高铁东起兰州西,途经青海省, 穿越祁连山山脉,进入甘肃省河西走廊西行,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被誉为 通往欧亚的“钢铁丝绸之路”,线路正线全长1785.398千米,其中甘肃省799.089千米。张 掖市境内东起兰州局和青藏公司局界1944千米926米处,西至张掖市与酒泉市交接的清水北 站下行进站信号机2254千米644米处,管辖里程309.718千米,开通运营时速200千米/小时 。
  武威南车务段在张掖西站设立车间,管辖范围东起张掖市山丹县境内的军马场车站,西至张 掖西车站,管辖里程214.562千米,管理军马场、民乐和张掖西3个车站。
  嘉峪关车务段管辖张掖境内临泽南站、高台南站,东起临泽南站,西至清水北,管辖里程 95.156千米。
  张掖西车站 位于张掖市甘州区兰新墩镇境内,本站中心里程位于兰新高铁自徐州站起2124 千米939米处,隶属兰州铁路局武威南车务段管辖,技术性质为中间站,业务性质为客运站 。车站共有3座站台(长度500米),7股道,建筑面积9937平方米,候车室分两层,面积 4818平方米。张掖西站在兰新高铁线上的作用和业务范围:办理动车组、旅客列车到发、会 让、通过,办理直通、管内旅客发送等业务。担负着张掖市的旅客及行包运输任务,是“金 张掖”的服务“窗口”单位。张掖西站开通运营之初,日均接发列车18列,2015年7月1日 调整列车运行图后日均接发列车42列,其中张掖西站办理客运业务33列。截至2015年12月 底,累积发送旅客85.32万人次。
  军马场车站 位于张掖市山丹军马二场境内,本站中心里程位于兰新高铁自徐州站起2007千 米568米处,隶属兰州铁路局武威南车务段管辖,技术性质为中间站,业务性质为越行站。
  民乐车站 位于张掖市民乐县境内,本站中心里程位于兰新高铁自徐州站起2061千米764米 处,隶属兰州铁路局武威南车务段管辖,属高铁客运站。车站设2个站台(长度500米),每 站台设200米长的雨棚1座,4股道,车站站房建筑面积3499平方米,候车室面积1005平方米 。民乐站在兰新高铁线上的作用和业务范围:办理动车组、旅客列车到发、会让、通过,办 理直通、管内旅客发送等业务。2015年7月调整列车运行图后日均接发列车21对,办理客运 业务列车8列,担负着民乐县的旅客运输任务,是民乐县的服务“窗口”单位。截至2015年 12月底,累积发送旅客13.2万人次。
  临泽南车站 位于张掖市临泽县境内,本站中心里程位于兰新高铁线徐州站起2160千米199 米处,隶属兰州铁路局嘉峪关车务段管辖,属高铁客运站,车站设2个站台(长度500米), 每站台设200米长的雨棚1座,4股道,车站站房建筑面积3499平方米,候车室共1层,面积 1005平方米。临泽南站在兰新高铁线上的作用和业务范围:办理动车组、旅客列车到发、会 让、通过,办理直通、管内旅客发送等业务。2015年7月调整列车运行图后日均接发列车21 对,办理客运业务列车6列。至2015年12月底共发送旅客4.97万人次,日均发送136人。
  高台南车站 位于张掖市高台县境内,中心里程位于兰新高铁线徐州站起2196千米514米处 ,隶属兰州铁路局嘉峪关车务段管辖,属高铁客运站,车站设2个站台(长度500米),每站 台设200米长的雨棚1座,4股道,车站站房建筑面积3499平方米,候车室共1层,面积1005 平方米。高台南站在兰新高铁线上的作用和业务范围:办理动车组、旅客列车到发、会让、 通过,办理直通、管内旅客发送等业务。2015年7月调整列车运行图后日均接发列车21对, 办理客运业务列车5列。至2015年12月共发
  送旅客6.95万人次,日均发送180人。
  第七节 航空运输
  张掖军民合用机场又名张掖甘州机场,位于张掖市区东南,距市中心24千米。由原空军张掖 航校机场扩建而成。2010年5月11日奠基,2011年11月1日落成通航。机场占地201.7公顷, 跑道长3000米、宽55米。张掖军民合用机场是列入《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的重要机场 之一,是国家产业政策允许和大力支持的支线机场,是甘肃省开通民航业务的第二个机场项 目。张掖军民合用机场项目在原空军张掖航校军用机场的基础上建设,由中国民用航空局、 甘肃省机场投资管理公司、张掖市政府共同出资建设,总投资3.134亿元。
  一、机场建设
  旅客登机场景
  2008年11月,张掖市政府向省政府上报关于启动张掖军民合用机场建设项目的请示并获同 意,市发改委委托兰州空军勘察设计院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3月,省政府向 国家民航局上报《张掖军民合用机场建设的请示》。8月,国家民航总局出具《行业审查意 见》,并上报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家发改委、总参上报国务院、中央军委同意军民合用的 意见;张掖军民合用机场项目可研报告送审稿编制完成。9月,张掖军民合用机场得到国务 院、中央军委立项,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批复文件(国务院、中央 军委《关于同意空军张掖机场实行军民合用的批复》)。10月,张掖市人民政府与甘肃省机 场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张掖军民合用机场联建框架协议》,《张掖机场可研报告》评审会在 北京召开。11月,取得中国民用航空局《关于张掖机场军民合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意见 》。2010年1月,张掖军民合用机场项目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召开。3月,张掖军民合用 机场总体规划暨改扩建工程初步设计评审会召开,《张掖军民合用机场项目可研报告》获国 家发改委、总参谋部正式批准。5月11日正式开工建设,2011年11月1日落成通航。
  2011年,张掖机场改建西跑道3000米,新建航站楼4126平方米,建设航管综合楼、民航灯 光变电站,新建配套的民航生产业务和生活用房及供电、供水、排水、供热、供油、消防等 工程,总投资3.134亿元。该项目2010年8月15日通过初步验收,8月27日顺利通过校飞。该 机场能满足波音737和空客320等机型的起降,规划飞行区等级为4C级。2011年10月14日, 甘肃省张掖军民合用机场试飞组宣布机场顺利通过试飞。
  二、航空运输
  张掖军民合用机场(甘州机场)以2020年为目标年,按满足旅客吞吐量24.3万人次、货邮 吞吐量1723吨设计,规划飞行区等级为4C级,改建3000米长的西跑道,可满足波音737、空 客320等系列大机型起降,先期开通张掖飞往兰州、西安、北京、成都和乌鲁木齐等地的航 线。
  2011年10月,张掖军民合用机场(甘州机场)正式通过试飞,基本完成通航前的各项准备 工作;10月26日,由民航监管局、空管、通讯导航、安检、场务、运输等部门组成的验收组 ,对张掖机场进行验收和评审。经验收,张掖机场符合民航机场运行标准,张掖机场设计为 4C类机场,跑道承载最大机型为A320和737-800以下机型。至2015年12月,共飞行航班 3663架次,客运18.26万人次,货邮行1159.4吨。
  第九章 国省干线公路各管理
  张掖公路管理局隶属于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垂直管理。1998年6月张掖公路总段成立,1999年 12月张掖公路总段被确定为全省公路养护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单位,养护组织实行大道班养护 ,全区30个道班合并成立13个养管站,生产管理实行“四制”(合同制、招投标制、监理制 、计量支付制)。2001年9月,全省公路养护管理工作会议确定张掖公路总段为全省公路养 护改革试点单位,进行“一分局四实体”改革试点。2002年3月,由省交通厅调研组指导制 定的与“一分局四实体”改制方案相配套的13个办法完成,按照方案和相关配套办法在全区 公路系统实施。至2002年12月,“一分局四实体”的框架基本形成,将张掖公路总段改制 为张掖公路分局,组建甘肃省天地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公路养护工程公司)、路政支队、收 费公路管理处、金达路业有限责任公司(第三产业)4个实体单位,建立精干高效、权责一 致、分级管理、运转协调的公路管理体制和与此相适应的新型财务资产管理体系、劳动用工 体系、职工保险体系和实体运行体系,实现管理企业化、经营市场化。分局对4个实体只作 宏观指导和控制,不参与实体经营。2014年1月,根据甘肃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核定全 省公路系统机构编制的通知》精神,张掖公路分局更名为张掖公路管理局。
  2015年,张掖公路管理局承担张掖境内国道30线高速公路山临和临清段、国道312线、国道 227线、省道213线、省道220线等20条共1025千米公路的养护管理任务和国道22线扁张路、 省道213线张肃路、县道224线东双路3条二级公路的通行费征收工作。管养的公路中,国道 30线连霍高速公路山丹至清水段196.5千米,国道312线张掖境内路段197.983千米,国道 227线西宁到张掖公路93.208千米,省道213线张掖到肃南公路140.411千米,省道220线元 山子到白庄子公路52.945千米。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196.5千米,二级公路448.855千 米,三级公路187.824千米,四级公路138.488千米,等外公路53.273千米。
  第一节 公路养护管理
  1996年,张掖公路管养实行公路养护经济责任制,地区公路总段、各县公路段、道班层层签 订责任书,总段对各公路总段实行“四定、五保、一包干”和节约分成(或留用)的办法, 公路段对道班实行“四定一包”,即定养护路段、定人员编制、定材料消耗、定生产任务、 包养路经费。1999年底,改革养护组织,推行大道班养护,将全区30个道班合并为13个养 管站,公路养护步入市场化运作,实行养护工程招投标制、养护管理合同制、定额考核计量 支付制、养护监理制“四制”管理。把创建文明样板路作为公路养护工作的重点来抓,2000 年7月,国道312线甘肃段经交通部验收,定为部级文明样板路;2000年5月,省公路局把国 道227线扁张段确定为省级文明样板路创建目标;2012年5月,将国道227线、省道213线创 建为示范工程路段,2015年8月通过省交通运输厅验收。2001—2015年,坚持科学养护为第 一要务,以建设“平安公路”为主线,按照省公路局提出的“普通干线公路养护科学化、支 线公路养护标准化”的目标,坚持高速公路养护和普通干线公路养护协调发展,日常养护和 养护维修工程有机结合,全面养护和重点养护紧密部署,矫正性养护和预防性养护共同实施 ,路、桥、涵、附属设施养护同步推进,公路综合服务水平得到新提升。
  1999年。养护实行管理合同制、招投标制,由招标方和中标方签订《公路养护承包合同》, 由总段监督实施。养护模式基本为重点路段养护+人工粗放型养护。2014年,推进公路养护 管理体制和养护运行机制改革,推进高速公路养护市场化、普通干线公路养护专业化和农村 公路养护社会化,逐步形成“日常养护+专业施工”的养护组织模式和“1+1”(养管站+ 专业化养护队)的养护作业模式。应急抢险保障中心承担公路养护维修工程、路网结构改造 工程及公路水毁、冰雪灾害、道路保畅等突发事件应急抢险任务;各公路管理段在现有养管 站的基础上,建立和做实专业化养护队,推行通过优化养护组织模式,充分发挥专业养护队 伍及专业施工队伍的技术、机械优势,公路养护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按照“中心带动、合 理布点、权限辐射”的思路,投入资金建设甘州养护工区,完善山丹清泉、高台南华、肃南 青龙养护工区功能,基本满足生产需求,养护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
  第二节 路网改造和通行费征收
  一、路网改造
  1996年前,张掖过境国道等级以二、三级公路为主,省、县际间公路等级以三、四级为主。 1997—2011年,先后进行国道过境公路4个路段的建设和省道过境路段及际间公路建设,对 国道312线永昌至山丹一级公路、国道312线山丹至临泽高速公路、国道312线临泽至清水高 速公路、国道227线扁都口至张掖段、省道213线张掖至肃南段、甘州至民乐县际公路等重 点民生和旅游通道进行建设和改造,促进了管养公路的提档升级。2013年,对省道220线、 县道224线高崖险坡、事故易发路段实施安保工程。至2015年,管养公路中二级以上公路里 程达642.975千米,占管养里程的62.7%,国道(含高速)中二级及以上公路比重达70%以 上,消除国省干线公路中的等外路,比“十一五”末增加59.87千米,全市6县(区)均通 二级及以黑河大桥上公路,形成张掖主城区到5个县城“1小时经济圈”。
  二、通行费征收
  1996年,张掖境内共有收费公路56千米,其中国道312线平河段分别在火车站和市区入口处 建有收费站,由平河张火公路养护管理所统一管理。1997年1月张火公路火车站收费站撤销 。9月,平河段改建工程竣工,收费路段延伸,太平堡、黑河桥收费站分别迁到G312线706 千米加600米处和2736千米加800米处。1999年12月国道227线扁张段竣工,在平河张火段公 路养护管理所的基础上成立张掖公路总段收费公路管理处,下设平河段收费公路管理所和扁 张段收费公路管理所,分别管理太平堡、黑河桥、民乐和党寨收费站,设立2个稽查队。同 时,撤销张火公路城区入口处收费站,张掖境内的收费公路总长度达到153千米。2010年12 月,张掖北大门第一条快捷通道——东乐至双窝铺公路通车,同期建立东双公路收费管理所 。2012年1月17日黑河桥收费站停止收费,2014年8月S213线张肃公路收费移交张掖公路局 管理,成立张肃公路收费管理所。是年9月30日太平堡收费站停止收费,张掖公路管理局收 费公路管理处平河收费所随之撤销,保留收费公路管理所扁张所。“十二五”期间,张掖公 路管理局所辖二级公路共征收车辆通行费1.3亿元,全额上缴省财政,共为符合条件的 10.96万辆(次)绿色通道车辆减免通行费762.51万元,在法定节假日为59.48万辆(次)7 座及其以下小客车减免通行费265.67万元。G30高速公路共征收车辆通行费7.21亿元,全额 上缴省财政。政策性减免“绿通”车辆19.63万辆,在法定节假日为36.9万辆(次)7座及 其以下小客车减免通行费。
  第三节 路政管理
  1996年,张掖公路总段路政工作由路政管理转入路产路权的全面管理,由季节性管理转入常 年性、预防性管理。1997年,《甘肃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颁布 实施后,路政管理纳入法治轨道。2001年,按照“增强力量,提高素质,理顺关系,目标考 核”的路政管理建设思路,把路政管理职能从养护单位分离出来,成立路政管理支队行使公 路管理行政执法职能。2009年1月1日,国家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交通征稽人员实 行转岗安置全部转为路政执法人员。2011年11月,按照省编委批复成立公路路政执法管理 处。张掖管理处管辖公路总里程1049.09千米,其中1条高速(G30线)公路共计196.7千米 ,2条国道(G312线、G227线)共计295.8千米,2条省道(5213线、S220线)共计207.5千 米,4条县道(X201线、X202线、X203线、X224线)共计81.5千米,8条专用道路共计 204.6千米,1条乡道(Y913线)23.7千米。
  路政体制改革后,张掖路政部门加大路政巡查力度,强化公路动态监管,及时发现和处理各 类涉路案件,案件查处率逐年提升。1996—2015年,共查处各类路政案件5359起,查处超 载超限车辆20659辆。其中查处制止违法建筑63928平方米,损坏、侵占公路案件2946起, 查处损坏公路附属设施案件3348起,查处埋设管道、非法设置广告牌案件3631起,路政案 件查处率占99.5%,结案率达98.1%。
  第四节 基础管理
  1996年开始,张掖公路管理局全面推行科学化决策、精细化养护、规范化管理、民主化用人 、人性化工作、绩效化考核“六项机制”,优化升级智能公路建设综合办公系统,实现“省 局—管理局—局属单位”三级联网;在具备条件的重点线路和特殊路段上增设LED电子情报 板6块,在5213线黑河大桥及G227线特殊路段设置3处固定实时监控系统。应用推广废旧油 皮再生应用技术、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和就地热再生技术。加强路面材料循环利用,路面旧 材料回收率达100%,利用率达85%。在管养路段全线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整治,保护和提升 管养公路绿色生态环境。打造文化公路特色品牌,突出一路一特色,在G312线、G30线打造 丝路新风,在G227线打造生态人文特色,在5213线打造民族风情。在日常养护中,广泛应 用灌缝胶灌缝、稀浆封层、碎石封层等技术;在养护维修工程中,推广应用微表处、同步碎 石封层、SMA沥青路面、Superpave高性能沥青路面、开普封层、全深式水泥就地冷再生等 19项新技术;在桥涵养护中,探索完善桥梁无缝伸缩缝处置技术、公路桥梁伸缩缝快速修复 技术等桥涵养护新技术10余项。养护一线职工结合实际,发明了路面吹扫机、液压校正机等 25项成果。加快信息化建设进程,以重点路段桥梁、施工作业现场、工区站点、办公场所为 主要实施区域,安装视频监控;健全完善网站发布、规范收费站点、养管站、工区窗口平台 ,全方位、立体式地发布路况、天气等信息,为公众出行提供及时、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 。在养护、桥梁、交调管理系统和路况评定系统中,及时、准确地采集所需的各种数据,实 行动态管理、数据共享,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力度,以服务公众安 全便捷出行为目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齐抓共管责任制,层层分解落 实安全责任。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加强养护施工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应急机构 ,完善公路突发事件、桥梁、地震、冰雪灾害等应急预案和信息发布及报送制度,成立应急 抢险保障中心;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和应急抢险突击队,配置专业抢险设备,储备抢险应急 物资,开展公路中断抢修、道路交通事故、收费站火灾救援等百余次防灾抗灾应急演练,公 路、路政全力配合多次有效应对了冰雪、水毁、强风等特殊天气下的公路突发事件。1996— 2015年,共投入6740.97万元对公路段(中心)、收费站(所)、养管站进行“双化”建设 ,完善硬件设施,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共进行安全专项培训1.6万人次,投入安全经费 2678万元。
  第十章 通信言网络
  第一节 无线电管理
  一、无线电管理机构
  1997年1月,成立甘肃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张掖管理处,为省无线电管委会办公室的 派出机构。2000年6月,张掖管理处移交甘肃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垂直管理。张掖无 线电管理处主要负责无线电监测、检测、无线电台站的审批、电台执照核发、频率指配、干 扰查处、行政执法等工作,负责维护辖区无线电通信环境和电磁波秩序。其主要任务是管频 率、管台站、管秩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建设,服务党政机关,突出做好重点无 线电安全保障工作。
  二、无线电台(站)
  1984年以后,设立地方和军队两大无线电管理系统。管理机构的性质和任务由过去的“少设 严管”为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变为改革开放时期为经济建设服务。1992年后,随着台站和设 备数量以平均每年20%的增长速度持续发展,业务种类由单一的中波通信、短波通信、广播 电视发展到卫星、雷达、微波、通信、广播、电视、射电天文、航空导航、遥控、遥测、遥 感、无线电报警、自动化控制、科研、医疗等40余种。无线电通信向大容量、高频段方向发 展,数字化技术被广泛采用,无线扩频技术、无线本地环路、公众数据移动通信等无线电新 技术纷纷出现,数字音频、视频广播逐步走进百姓生活。无线电管理从主要依靠行政逐步转 变到行政、法制、技术和经济综合管理的轨道。至2012年,全市有广播电视台、卫星地球站 、数传通信、GSM、CDMA和小灵通等各类无线电台站31.99万个,无线电通信广泛运用于社 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频率资源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公众移动通信、 广播电视、航天航空、铁路运输、公路和水运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气象、教育等领域以及 重大抢险救灾、重大工程建设、重大赛事和其他重要活动、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 作用。
  第二节 电信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张掖分公司是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在张掖市境内的全资子公司,其 前身是张掖地区邮电局。1998年9月邮、电分营,张掖地区邮电局分为张掖地区电信局和张 掖地区邮政局。张掖地区电信局具有电信管理和经营的职能。1999年7月张掖电信、张掖移 动开始独立运营。2000年9月张掖地区电信局更名为张掖地区电信分公司。2002年12月,张 掖地区电信分公司改称甘肃省电信公司张掖市分公司,后又改称甘肃省电信有限公司张掖市 分公司。2004年5月,更名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张掖分公司。
  一、电信营销
  1996年,张掖地区邮电局主营的电信业务包括电报、传真、固定电话、长途电话、城市电话 、住宅电话、农村电话、无线寻呼等业务。1998年9月起,地区电信局主营业务包括国内、 国际长途电话、数据业务、本地电话、移动电话、无线寻呼、公众电报、传真、分组交换通 信、会议电话、公用电话、160、168声讯电话,还有数字数据、国际互联网、磁卡电话、 出租长途电路、本地网出租电路等新增业务。1999年7月起,张掖电信和张掖移动独立运营 。移动业务从张掖地区电信局剥离,寻呼业务由张掖地区电兴寻呼有限责任公司承担。重组 后主营业务包括国内电报、传真、分组交换通信、国内、国际长途电话、会议电话、住宅电 话、公用电话、无线市话(小灵通)、宽带(ADSL专线)上网、窄带上网、电子信箱、分组 交换拨号、来电显示、数字数据网、帧中继、互联互通电话、港澳台电话、网元出租等业务 。2006年,主营业务包括电话业务(含本地网电话、国内长途电话、国际长途电话、程控电 话新业务功能、会议电话、IP电话直拨和基于固网的号码百事通、彩铃、短信等业务)、互 联网数据业务(含商务领航、全球眼、ADSL宽带接入、VDSL宽带接入、专线接入、IDC等业 务)、电话卡业务(含IC电话卡、200卡、IP电话卡、201本地电话卡)、企业数据通信业 务(电子商务、DDN、帧中继、ATM、分组交换、光纤接入和网元出租等业务)四大类。重 点抓好宽带、号码百事通和商务领航三大业务,促进综合信息服务业务快速发展,加大宽带 接入和互联网应用发展力度,拓展信息化市场。全面启动农村宽带业务市场,积极开展农村 用户上网培训。
  2008年5月,启动新一轮电信重组,结束长期以来固定和移动分业经营的局面。10月1日中 国电信张掖分公司正式承接CDMA移动业务,由此开始固话、宽带、移动业务在内的全业务经 营。2009年,主营业务包括固定电话、移动3G、互联网接入及应用、系统集成、数据通信 、卫星通信、视讯服务及综合信息服务。2009年1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中国电信颁发 CDMA20003G牌照。以客户品牌经营为统领,面向政企和家庭客户推广“商务领航”和“我 的e家”两大品牌,加强各单位网站、办公自动化、商务短信、单位总机等联合新产品,建 立和巩固号码百事通信息搜集整理的长效机制,搜集与市民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生活信息查 询,方便了广大用户的信息查询需求,为用户提供多样的电信产品与服务。2013年,开展 3G智能手机终端引领和融合套餐专项营销,促进城市、农村移动、宽带用户规模发展和价值 双提升。
  2015年,坚持以4G融合为抓手,使智慧家庭和电信电视知晓度不断提升。大力推行会议营 销、内购会、闭店营销等新模式,创新炒圈炒店方式,引入资源穿透、PK竞赛、龙虎榜等竞 争机制,激发基层活力和创新力。创新终端订货会方式,提高终端订货数量和档次。启动张 掖公众号微信运营,新增粉丝1.1万户。全面落实提速降费政策,分3次对符合提速要求的所 有宽带用户进行免费提速,使用户最低宽带接入速率由4M普提至20M。从当年10月1日起, 面向按流量计费的电信手机月套餐客户推出套餐内流量当月不清零服务,并提供流量及流量 不清零结转查询服务。至2015年底,张掖电信公司主要经营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 基础电信业务包括800MHzCDMA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CDMA2000第三代数字蜂窝移 动通信业务和LTE/第四代数字蜂窝移动通信业务(TD-LTE/LTEFDD)、固定网本地电话业务 (含本地无线环路业务)、固定网国内长途电话业务、固定网国际长途电话业务、IP电话业 务(限于Phone-Phone的电话业务)、卫星国际专线业务、因特网数据传送业务、国际数据 通信业务、公众电报和用户电报业务、26GHz无线接人业务、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5GHz 无线接入业务。增值电信业务包括国内甚小口径终端地球站(VSAT)通信业务、固定网国内 数据传送业务、无线数据传送业务、用户驻地网业务、网络托管业务、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 处理业务、国内因特网虚拟专用网业务、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语音信箱业务、传真存储转 发业务、X.400电子邮件业务、呼叫中心业务、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和信息服务业务(含固 定网电话信息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和移动网信息服务)等。
  二、电报传真
  20世纪90年代,张掖地区电报业务由张掖地区及1市5县邮电局经营。电报业务种类有天气 、水情、公益、政务、新闻、普通、汇款、公电8种电报。特别业务有特急、加急、邮送3种 。国际电报种类有有关人命安全、气象、政务、普通、书信、公电6种电报,只开放加急特 别业务。1996年起,随着固定电话等通信方式的迅速发展,使用电报的用户逐年减少,电报 电路网络和设备逐年老化,数量逐年减少。1996年以后,相继开办鲜花礼仪、请柬、庆贺、 慰问、吊唁等电报业务。随着固定电话、无线市话的普及,电报业务使用用户大幅减少,直 至退出市场。
  三、无线寻呼
  1992年8月,张掖电信局开通数字无线寻呼业务。1995年,开通无线寻呼数字、汉字和省内 漫游业务。1996年6月,张掖126、127自动寻呼工程建成开通,无线寻呼完成从人工到自动 的转变。1998年7月,对无线寻呼业务剥离改制,成立独立运营的张掖地区电兴寻呼有限责 任公司,当年发展无线寻呼用户17460户,较1996年的5236户增长233.46%。完成收入 166.48万元,较1996年的111.49万元增长49.32%。2000年12月,电兴寻呼台建成开通。 随着无线市话(小灵通)的出现,选择无线寻呼业务的用户大幅锐减。至2003年末无线寻呼 用户减少至983户。2004年3月20日张掖电信寻呼业务正式退出市场。
  四、固定电话
  1996年1月,张掖—民乐、张掖—肃南两条二级光缆传输干线工程竣工,肃南县2000门程控 电话开通,全区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电信传输数字化,标志着以张掖为中心的本地通信网 正式建成,张掖全境实现光通信覆覆盖,电话号码由6位升为7位。张掖固定电话通信能力和 业务发展由此走上持续提升和快速发展之路。
  (一)市内电话 1996年,实施张掖局建本地电话网、市话交换改制、引进西货程控和引进 程控交换设备四大重点工程。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36864门,杆路长度149千米,电缆长度 272.6皮长千米。电话业务发展呈现逐年快速增长趋势。全市电话用户为22801户,本地电 话业务总量(市话)完成1330.23万元,收入2984.6万元。1998—2000年,先后组织实施 张掖地区局市话交换扩容,张掖地区1万门市话扩容,山丹、民乐、临泽、高台4个县局各 2000门市话扩容及配套线路扩容和户线,张掖市局和肃南市话交换扩容,张掖S1240交换机 升级扩容等重点工程。至2000年底,张掖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11748门,较1996年增长 2.03倍;杆路长度702千米,较1996年增长3.71倍;电缆长度3737皮长千米,较1996年增 长12.71倍;全市电话用户63786户,较1996年增长1.8倍。本地电话业务总量(市话)完成 5743.72万元,收入4224.39万元。2001—2005年,先后组织实施张掖1市5县市话交换扩容 ,张掖市和民乐市话线路改造,临泽和山丹市话电源改造,张掖市和临泽、民乐、山丹、高 台市话交换,临泽和民乐市话交换扩容等重点工程。至2005年底,张掖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 289664门,全市电话用户412863户,本地电话业务总量(市话)完成1.79亿元,收入完成
  6049.31万元。2006年全市固定电话用户年末数达442782户,随后由于无线市话和手机的普 及,固话市场逐步趋于饱和。固定电话用户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仍始终保持在26万户以上。 2015年全市固定电话用户为27.99万户。
  (二)农村电话 1996—2003年,相继组织实施张掖地区局农话交换传输,张掖市农话交换 ,肃南和民乐、临泽、高台、山丹农话交换扩容,张掖地区公司农话交换,民乐和临泽、高 台农话交换,临泽建行和张掖小满、高台南华、民乐永固、山丹位奇等46个农话交换点扩容 ,张掖市农市话交换扩容等多项重点工程,农话基础设施条件大为改善。1997年5月,随着 梁家墩、乌江、三闸、老寺庙程控电话的开通,张掖地区共有36个行政村通上程控电话。 1998年农话交换机总容量由1996年的3940门增加至24834门,增长5.3倍。2000年农话交换 点总数由1996年的37处增加至183处,增长3.95倍。通电话的行政村总数由1996年的157个 增加至795个。农话收入由1998年的545.68万元增加至1907.03万元。2003年农话年末到达 数由1996年的1552户增加至148109户,农村电话普及率由2000年的6.21部/百人增加至 14.4部/百人。
  (三)公用电话 张掖公用电话包括IC卡电话、磁卡电话、投币式电话和有人值守电话。 1996年开始公用电话,2000年全区公用电话点数量由1999年的812处增加至1033处。2006 年全市公用电话达到34700部。
  张掖长途电话的传输方式以光缆为主。1996年起,进一步加大长话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发展 力度,通信能力和收入逐年攀升。
  五、无线市话
  无线市话俗称小灵通(英文缩写PHS/PAS),是以无线方式接入固定电话网的可移动的市内 电话,是对市内固定电话的补充和延伸。作为个人手持电话系统,因为它是数字信号,实行 单向收费,具备呼叫转移、上网、浏览、收发短信功能,速率达32Kbit/s,且费用低廉, 深受中低收入人群和年轻人的青睐。
  1999年底无线电话网络开始规划建设,2000年3月正式开通无线市话业务。当年发展用户 9674户。2003年,完成用户收入1774.95万元,用户总数达52474户。2005年,投资 2212.36万元用于无线市话网络建设,全年新增无线市话基站245个。开展无线市话“达标 提质”活动,无线市话基站可用率达98%以上,小区渗透率达73%。年末用户总数达 120969户,网络接入容量139714线,在网运行基站1148个,信道5836个。2006年实施无线 市话网络优化工程,提高全网信道可用率和话务处理能力,确保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和覆盖面 。年末在网用户总数127507户,接入容量158815线,在网运行基站1313个,信道6923个。 2007年,用户总数82881户。2008年,随着中国电信3G牌照的发放,是年末用户总数减至 59543户,2010年末用户13762户,2012年末用户1926户,2013年逐步被手机替代。
  六、移动电话
  张掖电信移动通信历经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转变,2G向3G再到4G迈进的发展历程。1995年 张掖局开通蜂窝式移动电话。1996年有移动电话用户557户。1997年6月肃南、山丹、高台 县电信局开通移动电话。12月全区各市、县移动电话全部开通。1998年10月,张掖移动电 话从10位升为11位,5县1区及周边部分地区的数字移动通信网全面建成。移动电话年末数 4600户,移动电话通话量1274.29万分钟,移动电话业务总量1418.96万元,移动通信收入 887.11万元。2008年,中国电信张掖分公司正式承接CDMA移动业务,由此步入移动通信基 站和业务的阶梯式快速发展期。移动用户在2010年超过21万户,2013年超过48万户,2014 年达到高峰。3G网络覆盖6县(区)的城区和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及旅游景区,农村乡镇 覆盖率90%以上,行政村和人口密集区域覆盖率87%以上。2014年末,移动用户达549275 户,较1996年增长985.13倍。2015年完成358个4G基站的安装和310个4G基站的开通。4G网 络覆盖所有城市区域、乡镇所在地、景区、工业园区等重点区域。4G网络下行速率最高达 150M,移动用户年末数为48.14万户。
  七、数据通信和多媒体通信
  (一)数据通信 1996年开始,张掖分组交换设备和业务进入持续稳步发展阶段。1998年分 组交换网由覆盖1市4县扩大到1市5县,2001年达到高峰,之后随着需求量减少,设备端口 总数和收入逐年下降。
  1996年,全区6县(市)进入数字数据网,数字数据用户(DDN)8户,完成国内数据业务收 入20400元。1998年张掖市开通帧中继业务。2000年数据数字网用户端口总数90个,帧中继 /ATMPVC用户总数4个,数据通信业务总量211.37万元,国内数据通信业务收入210.96万元 。2005年数据网长途电路17条,省内DDN节点机端口数915个(实占218个),帧中继/ATM端 口数104个(业务用户端口总数3个),VPDN业务用户79户。数据通信业务总量1211.88万元 ,基础数据收入1211.28万元。2010年基础数据业务用户端口总数150个,DDN业务用户端口 149个,帧中继业务用户端口1个。省内DDN节点机端口数801个(实占90个),帧中继/ATM 端口数105个(实占10个)。有IDC用户107户,VPDN业务用户192户,总机服务(VPN)客 户数9314户。2013年省内DDN节点机端口数718个,帧中继/ATM节点端口数105个。
  (二)多媒体通信
  1.新视通新视通是集音频、视频、图像、文字、数据为一体的多媒体通信方式,利用多媒体 技术在中国电信宽带互联网上传送可视图像、语音和数据等信息,可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点 的视讯传输,可使不同地点的人进行话音、图像和数据的交流。2010年全市新视通用户总数 56户。
  2.计算机互联网(因特网)1998年,张掖局开通互联网业务。因特网路由器总容量120户, 共发展因特网用户97户。2002年,因特网拨号用户达7286户。
  3.宽带网络和IP城域网2000年张掖先后完成本地网SDH自愈环工程和基础网DDN网扩容工程 建设。2001年组织实施张掖ADSL宽带接入工程,开通宽带数据网。首批开通校园201电话 600部,并在校舍内布设第二条宽带电话线,为师生上网进行远程教学创造了条件。2002年 组织实施张掖ADSL宽带接入二期工程。2003年甘肃电信省内骨干网扩容完成,张掖电信业 务进入信息化时代。联合张掖有线电视台开通互动娱乐频道,首期开通电视电话互动游戏业 务。互联网窄带接入用户9000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500户。2004年全市政府上网工程 启动,甘州区有20个乡(镇)政府、临泽县2/3的乡(镇)政府、民乐县所有乡(镇)政府 接入电信宽带,山丹、高台两县乡(镇)政府宽带接入达60%以上。甘肃省首家教育信息网 ——临泽县教育信息网建成开通,网络覆盖率达96%。12月全市教育网建设全面启动。
  2005年,完成全市100所城市中小学和120多所乡镇中学的宽带接入工作,实现与张掖市教 育局教育网千兆级互通。高台县率先建起全县电力系统账务集中处理网。完成高台、山丹、 临泽光纤城域网,西水梯级电站通信光缆延伸工程建设和农村宽带开通工作。年末,IP城域 网中继电路总数达135个。2008年11月固网软交换NGN网络建成,第一台ONU(光网络单元) 上线,实现语音、宽带等多业务光纤承载,网络开始由传统的铜缆网络向光网络发展。实施 张掖农村宽带提速光缆建设,全面提升农话宽带接入网带宽,促进了农村宽带业务发展。投 资303万元加强城市光纤接入层建设,将引入层用户光纤接入距离缩短在200米以内。实施 农村“光进铜退”工程建设,推进网络宽带化演进,C网运行维护指标不断提高。全市网络 早晚忙接通率达98%以上,全年平均障碍处理及时率达91.92%。累计签约249所学校,校 园信息化程度大幅提高。建成开通张掖市医保刷卡VPN网络,甘州区各医院、诊所和零售药 店共199个点实现联网接入。与甘州区卫生局合作,建成开通甘州区171个行政村农村合作 医疗刷卡网络。建成张掖职业培训网、张掖特色医疗网平台、山丹农村信用社办公自动化系 统、山丹公安局“平安城市”全球眼22个点的建设。以网站嵌套OA自动化办公的临泽“平川 模式”和临泽“电脑+宽带+电视”的党员远程教育接入方式,实现了乡村联网、政务公开 、信息发布和无纸化办公。整合农村综合信息门户网站信息内容,方便农户获取各类涉农信 息。
  2009—2010年,投资2500万元加强城乡光纤接入建设,稳步推进基础网、业务网和IT支撑 网,完成宽带用户2M带宽全覆盖和全市农村50%乡镇光进铜退改造,实现用户接入线路距离 在1KM内和乡镇以上EVDO网络覆盖,提升3G网络覆盖,加强高速公路、国道、铁路、风景区 、矿区的网络覆盖,全面提升农话宽带接入网带宽。至2010年末,光纤行政村通达率达100 %,宽带入户率0.06部/百人。2011—2012年,加强光网建设,县级以上城区接入带宽实现 4M全覆盖,全市宽带端口总容量达40.96万个。2013年着力推进城市光进铜退、接入网优化 、C网优化、农村信息点建设、政企行业信息化建设和农村下户线整治,宽带速率和业务发 展能力显著提升。完成对LTE县区城市网络整体规划和LTE配套IPRAN及城域网的设计及建设 。完成1439栋楼房的驻地网建设,新增宽带端口1.2万个。完成IP城域网宽带接入服务器优 化扩容工程,对县(区)54个机房IP接入网带宽进行扩容。推进接入网和C网优化进程,实 现光接入管理与质量、移动网络基础维护和优化四提升。全市农村接入网主要OLT出口带宽 达到2G,光网资源清查完成率达80%以上。农村新增宏基站34套,城市DO扩容至三载波占 比达60%,城市所有基站开通12个2M,农村71个基站开通8个2M。完成政企客户建设项目6 个,完成98%的乡镇及自然村的下户线整治。
  2015年,推进4G和光网建设,网络能力快速提升。甘州区平安城市二期项目通过验收,扩 大平安城市报警监控系统的覆盖范围。10月,张掖分公司完成城区光网改造,建成全省首个 “光网城市”。12月,张掖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张掖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创建方案的通知 》和《关于印发支持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建设推进网络提速降费政策措施的通知》印发实施, 为宽带和电视业务发展创造便利条件。
  4.电视电话会议 1996年6月建成张掖电视电话会议工程。1997年12月可视电话会议实现联 网。用户通过张掖电视电话系统与国家、省电视电话会议联网,可召开地域性或参加全国、 全省性会议,可以点对点、点对多点或与国外实现图像通信,并可向各地电视电话会议系统 进行会议扩展。全市共有电视电话会议终端13套,其中张掖分公司7套,市政府、市政法委 、市卫生局、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质检局各1套。传输信道采用长途光纤 传输网的基群信道(E1信道)。所属5县均与大网连接。
  5.重点互联网应用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应用范围不断拓宽,主要有全球眼、翼机 通、无线抄表、旺铺助手、天翼对讲、综治e通、翼校通、班班通、农技宝、掌上医疗、居 家养老、手机看店等。
  6.电信电视(IPTV)电信电视是一种基于电信宽带网,通过机顶盒接入宽带网络,实现数 字电视、时移电视、互动电视等服务的网络电视。电信电视除具有基本的电视直播功能外, 还可实现随心点播直播、时移回看和娱乐互动等功能。2011年8月电信电视(IPTV)业务在 张掖开通,开启家庭融合发展之路。当年发展IPTV用户11487户,2012年达63337户,2015 年净增IPV用户4.75万户,电视对宽带渗透率80%。
  第三节 移动通信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甘肃有限公司张掖分公司成立于1999年8月,是根据国家信息产业部《关 于组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指导意见的通知》及甘肃省邮电管理局关于印发《甘肃移动通 信业务与固定通信业务分营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张掖地区移动通信业务与固定通信业务分 营实施意见》组建成立的。
  一、经营服务
  张掖移动公司主要经营移动电话2G、3G、4G通信业务(包括语音、数据、多媒体等)。 2013年12月国家颁发固定电话和4G牌照,拥有“全球通” “动感地带”和“神州行”三大 客户服务品牌和中国移动综合业务品牌,推出和家庭、和娱乐、和阅读、和生活、和彩云等 丰富的新业务品牌。移动公司相继推出车务通、农信通、食E通、校讯通、集团专线、固定 业务接入(IMS)等集团业务产品,提高各个领域的管理和执行效率,推进了张掖经济和社 会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二、客户发展
  1999年,张掖移动公司成立时只有1万用户,2003年客户总数突破10万户,2004年突破20万 户,2007年突破30万户,2008年突破40万户,2009年超过50万户,2012年超过60万户, 2015年超过70万户。
  三、网络建设
  至2015年,张掖移动2G基站955个,3G基站492个,4G基站1882个。城区4G网络覆盖率达 99.1%。兰新高铁线张掖境内共建设2G基站113个、4G基站196个,铺设光缆274千米,是唯 一一家实现兰新高铁甘肃段全覆盖4G网络的运营商。4G下载速率43.63Mbps,LTE覆盖率 97.92%,LTE网络驻留比98.27%,传输骨干网达2725千米,本地网达12455千米,驻地网 达1254千米。全市共建成FTTH模式有线宽带信息点24.56万个,县区宽带建设均已实现全光 网。移动通信本着客户至上的宗旨,不断优化和补点网络盲点,提升用户感知度,客户满意 度始终保持全省前列。至2015年,张掖移动公司分营以来,累计缴纳各类税款上亿元,安置 就业近600人次。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村通”基站100多个,解决了偏远农村近20 万人通信难的问题。实施“移动惠万家,助建新农村”工程,共建成60多个信息化示范乡( 镇)、村;投资100万元,积极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为2万户补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费 ”。
  第四节 联通通信
  中国联通张掖分公司成立于2000年10月,是中国联通甘肃分公司的分支机构,主要负责张 掖地区联通综合业务的经营发展。2008年7月中国联通张掖分公司和中国网通张掖市分公司 融合成立中国联通张掖市分公司。2015年下设12个部门、2个营销服务中心、5个县级分公 司。
  一、业务经营
  2001年2月张掖联通GSM数字移动通信网络建成,第一个130移动手机号码问世。2002年1月 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CDMA移动通信网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营。2003年,GSM八期工程、CDMA 三期工程竣工,共建成GSM基站81个、CDMA基站77个,敷设光缆1100KM,工程总投资近3亿 元,网络总容量17万户,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覆盖盲区每年以20%的速度缩小。
  2004年提高CDMA手机的上柜率和第一推介率,以城市、县乡两个市场和CDMA、GSM、增值三 大业务为重点,不断提高增值业务的市场认知度和用户渗透率。2005年拥有GSM数字移动通 信用户5.5万户,CDMA数字移动通信用户4.5万户,开通165互联网、193长途、IP电话、视 迅电话、198联通秘书、联通无限等业务。年业务收入4000多万元,利税130多万元。
  2010年1月WCDMA业务正式投入商用。着眼于提高3G业务销售、服务、维系和精准营销能力 。是年拥有GSM数字移动通信用户25万户,固网用户1.4万户,互联网用户0.4万户。年业务 收入8000多万元,利税200多万元。
  2015年通过4G引领,增存量并重有效发展以及沃易购和省终端平台,逐步优化渠道结构, 提高渠道产能,建立全面的产品、佣金、维系、评价4个体系。充分发挥4G全国套餐合约 A/B模式,开展阶段性终端合约促销推广,解决用户消费需求,增加用户粘性;推进示范性 行业应用拓展项目,在公交车、班线车及货运车等项目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宽带为重点, 积极推进融合业务发展,采取移动业务与固网业务捆绑、固网融合业务推广的方式,建立长 期有效的稳定代理渠道;加大宽带融合业务发展力度,有效提升宽带业务市场规模。积极推 进“光改”工作,促进固网、移动全业务发展,逐步提升用户ARPU值,增强用户粘性;不断 提升网上营业厅销售能力,确保实体和电子渠道业务量双提升。是年底全部电话用户实名率 达95%以上,新发展用户实名率100%。
  二、网络建设
  贯彻落实中国联通“两新两高一综合”(建立新体制、建设新网络、采用高技术、实现高增 长、发展综合业务)发展战略,提出“三年工程,一年完工,重点突出,分步实施”的工作 思路,采取GSM先行,CDMA随后,两网协调,逐步完善的发展方针。2004年建成GSM基站26 个,CDMA基站21个;2005年建设GSM基站19个,CDMA基站28个,建成覆盖全市6县(区)城 区、主要乡镇、国道、风景旅游点的GSM数字移动通信网络和CDMA数字移动通信网络。
  2006年建设GSM基站42个、CDMA基站11个,覆盖全市6县(区)城区、主要乡镇、国道、风 景旅游点的GSM数字移动通信网络和CDMA数字移动通信网络进一步完善。2010年建设并投入 运行WCDMA基站47个,各县城及部分热点区域3G网络覆盖质量明显改善。完成GSM基站建设 61个,新增载频334块,新增无线网络容量1036.4Erl,新增用户容量4.5万户,新建光缆线 路312.6千米,网络容量得到较好提升。2012年向省分公司争取投资10061万元,全力推进 3G精品网络建设,加强广度覆盖,确保县城及以上地区、90%的乡镇以及重要旅游景点、铁 路公路沿线的网络覆盖。县(区)城区以上区域全部开通HSPA+,无线上网速度达到21M, 提高数据业务吞吐量,保持3G网络优势。当年新增3G基站99个,达到243个;新增2G基站85 个,达到390个。GSM网和WCDMA网掉话率分别为0.3%和0.09%,系统接通率分别为96%和 96.7%,宽带装移机及时率达99%。
  2015年建设W基站151个,U900基站40个,LTE基站194个。新增分组网设备116端,接入光 缆411千米、主干光缆221千米。结合省份优化集采项目,有效开展2/3/4G网络的持续优化 ,对全区300个住宅小区和200个商城、校园、酒店等公众场所进行深度覆盖和优化,并对 G30高速、兰新普铁、兰新客运专线等交通干线开展专项优化。扩容3G基站传输带宽,提高 网络承载能力。加大IPran分组设备入网比例及规模,将全区乡镇以上3G基站传输带宽扩容 至21M以上,市区和县城重点区域基站完成双载波扩容,双载波基站开通DC功能,并将其升 级至42MHSPA+网络,全面提升用户对3G网络的感知。根据现网资源,继续调整网络结构, 提高基站集中拉远比例,有效降低断站率。分阶段实施环网改造,基站传输成环率达40%以 上。
  “十二五”期间,张掖联通资产总额达5亿多元,资产保值增值率达91.83%。建成局房4所 ,4G基站319个,WCDMA基站843个,GSM基站414个,传输网及本地网光缆线路4354千米, 固定宽带网端口2.4万个,建成新一代OTN和分组传送网络,实现市到县40GE以上的接入能 力。至2015年底,分公司出账用户达25万户,其中移动宽带用10万户,2G用户12万户,固 定宽带用户1万户,4G/3G一体化套餐用户2万户。第五节 铁路通信
  2001年3月,铁道部将铁路通信部分整体改制,由铁道部出资控股,其他相关企业以参股的 形式成立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铁通公司,在主要维护铁路专网通信的同时面向 社会开展固定电话及相关增值业务服务。按属地化原则在张掖成立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 司张掖分公司,正式进驻张掖电信市场。
  一、经营业务
  铁通张掖分公司成立初期,主要以铁路周边为网络建设区域建立固定电话模块局,2001— 2002年先后在甘州区火车站、西大街、河西学院、东北郊、马神庙及山丹、临泽、高台、民 乐4县建立固定电话模块局,装机总容量3万户,布防光电缆0.2万千米,初步形成放号规模 。至2005年累计发展固话用户1.2万户。是年铁通公司由铁道部移交国资委管理,更名为中 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张掖分公司,成为和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并驾齐 驱的国资委管理的电信业务运营商。并在经营固定电话业务的基础上增加建设互联网宽带接 入网1万线。
  随着电信市场发展的不断变化和人们对信息化服务要求的提升,固话用户逐年减退,铁通将 业务发展重点转向家庭宽带。2003—2005年,公司多次对既有网络进行更新改造,在市区 及各县沿街商铺、公用电话亭大力推广铁通计价器公用电话,同时在张掖通信三站、山丹部 队、河西学院、张掖医专等地开设话吧,为广大流动人口、服役军人及在校学生提供便捷的 通信服务,累计发展公用电话800台,开设话吧6处,职能卡公用电话逐步替代计价器公用电 话。张掖铁通在东大街、西大街、马神庙街等人行道旁设立智能卡无人值守公用电话亭80多 个,解决了部分流动人员的随时性通信需求。及时与教育部门沟通,在甘州区各个学校接入 “校校通电话”,先后接入学校12所,布放公用电话亭400多个。2008—2010年,随着移动 通信的普及和手机功能的增多,固话业务逐步滑落,铁通公司大力发展宽带与固话捆绑业务 。2015年,新增固话1099台,累计达17977台;新增宽带2295户,累计达5369户。
  二、业务转型
  2008年,随着国家对电信企业的整合,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并入中国移动集团公司,成为 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仍经营固定网络业务及增值业务。共服务固定电话及移动无 线座机用户2.5万户,互联网用户0.5万户,为工商银行、新乐超市等50余户集团客户提供 数据专线、互联网专线及增值业务。随着家庭宽带业务及带宽要求,张掖铁通对原有0.5万 户电话线接入的家庭宽带用户进行光缆改造,解决电话线接入带宽提升空间小、网速慢等问 题。2013年,张掖铁通接管张掖移动公司光缆、基站设备的维护工作,成为张掖移动的专业 维护公司。至2015年,共维护移动光缆15126千米,基站1590站。第十一章 邮政
  张掖市邮政局前身是张掖地区邮政局。1998年8月邮、电分营,张掖地区邮政局分设为张掖 地区电信局和张掖地区邮政局。张掖地区邮政局具有邮政管理和经营的双重职能。2002年7 月张掖地区邮政局更名为张掖市邮政局。2012年8月成立张掖市邮政管理局,2013年1月张 掖市邮政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政企分设后,邮政企业部分职能被调整,2014年2月成立甘 肃省邮政公司张掖市分公司,2015年3月邮政集团公司的管理体制由母子公司两级法人体制 改为总分公司一级法人体制。4月,甘肃省邮政公司张掖市分公司变更为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张掖市分公司。
  第一节 行业管理
  一、乡镇邮政机构补建
  2012年,张掖市邮政管理局对全市邮政快递网点进行摸底调查、梳理建档。至2014年,全 市补建空白乡镇邮政局所14处,在全省率先移交运营。2015年市邮政管理局被国家邮政局 授予“全国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先进单位”。
  二、邮政普惠业务建设
  政企分开后,张掖市邮政管理局按照国家加快邮政快递发展、快递“向西向下”发展和“快 递下乡”战略,邮政快递业务在2012年后出现井喷式发展。2015年,全市有邮政普服网点 92处,村邮站200个,快递网点143个,达到“乡乡设所”的目标,将服务网络延伸到村社 一级。全市邮政业务总量5996.18万元,邮政业务收入8713.45万元,其中快递业务总量 87.94万件,快递业务收入2832.71万元,累计投递量完成558.53万件。
  三、快递市场监管
  2012年,按照国务院完善省级以下邮政监管体制精神,市级邮政管理局成立,负责市级及以 下邮政快递市场监管,邮政三位一体监管体系建立。快递企业经营模式分为直营、加盟模式 。以顺丰为代表的直营模式,公司内部建立完备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对各分公司、营业 部实行有效管理。以四通一达、天天为代表的加盟模式,由于体制不顺,管理水平相对低下 。2014年按照国家邮政局要求,快递行业逐步实施改制,主要涉及四通一达、天天快递,直 营成为未来快递企业经营模式。第二节 邮政业务
  一、经营业务
  (一)邮政储蓄 1996年开办活期储蓄异地通存通取业务,1998年余额达1.81亿元,相继开 办代收电话费、代发工资、代发养老金、代办保险等业务。2001年开通绿卡网点16处和电 子汇兑网点8处,余额达3.26亿元,2004年余额达9亿元。随着业务的拓展,邮政金融服务 逐步形成商业银行的雏形。2008年3月邮政体制改革,邮政储蓄银行独立运营,实行邮政代 理邮政储蓄银行业务体制,同时开办对公业务,2011年余额达12.1亿元。2013年开办网上 银行和手机银行业务,余额达14.33亿元。2015年余额达11.92亿元。
  (二)函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原有的函件业务急剧萎缩。 为做好函件业务转型发展,先后推出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邮政贺卡、商函广告、账单、 DM广告等业务。1992年发行邮政贺年(有奖)邮资明信片,2007年后通称为中国邮政贺卡 。2007年成立函件局,实行函件专业化经营,同年开办数据库商函业务。2009年与市交警 支队和高速公路巡警支队签署协议,寄递交通违法告知信函。2013年完成函件业务量66.68 万件,2014年109.35万件,2015年33.96万件。
  (三)报刊发行 1999年实行订阅和零售并重发展,全面推行“收投合一”,2002年增加报 刊订阅种类,加强报刊亭和零售网点建设。2005年加强私费订阅力度,全市订销报刊4560 种,累计发行982万份。2008年报刊大收订流转额完成1404万元,累计发行1240万份。2013 年订销报纸杂志6404种,累计发行1879.51万份。2015年发行1890.45万份。
  (四)包裹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业态的兴起,人们通过互联网购物打 破了原有的地域限制,具有服务灵活周到、时间短等特点的快递业务随之兴起。邮政企业的 包裹业务迅速流向快递业,业务量随之急剧减少。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决定对部分邮政业务 资费由政府定价改为市场定价。
  (五)代办业务 1998年邮电分营后,邮政先后开办代办电信业务、代收话费、代办保险、 代办航票、火车票等业务。2005年成立邮政业务代理中心,7月开办代售火车票业务。2010 年1月开办供电公司电费代收业务,同年开办代售航票业务。
  (六)分销业务 2004年成立农村管理中心,利用农村邮政局所网络优势,开始配送化肥、 农药、液肥、生活用品等。2005年加快网络建设,在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共建立“三农 ”网点267个。2006年建立“三农”网点429处,配送大化肥2200吨、叶面肥12.5吨、农药 1200件。2008年配送大化肥7200吨。2009年以后配送量逐年下降,2011年配送量1300吨, 2013年720吨,2015年440吨。
  (七)机要通信 全市各级党政军部门机要文件、资料的收寄和投递,2013年总计16830件 ,其中进口11430件、出口5400件,收入10.73万元;2014年总计14890件,其中进口10092 件、出口4798件,收入9.72万元;2015年总计17650件,其中进口
  9450件、出口5500件,收入10.98万元。
  二、邮路
  邮路按等级分为干线邮路、省内邮路、县际邮路和市(县)内邮路及农村邮路五类。干线邮 路指兰新铁路兰州至乌鲁木齐,全长1948千米,山丹、张掖、临泽、高台东西路进出口邮件 由T295/296承担运邮,2013年5月停运。省内邮路指兰州至酒泉快速邮路,兰州至酒泉、嘉 峪关、张掖间互寄特快全部达到“次晨递”或“次日递”。县际邮路共4条,分别为张掖至 山丹,张掖至临泽、高台,张掖至民乐,张掖至肃南,分布于国道312线、国道227线,省 道213线,往返总长度620千米。县内邮路有县(区)邮路7条,往返总长度460千米。农村 投递段道159条,日均投递里程78千米。
  第三节 快递业务
  一、民营快递
  2006年申通、联合快递进驻张掖,开始进行快件派送和少量的收件业务。其后,全市快递企 业不断发展壮大,行业规模、业务总量、业务收入年均增速均达40%以上。2012年邮政监 管体制建立,快递业纳入政府监管范畴,市场秩序不断规范。2015年,全市有快递品牌23 个(含EMS),快递企业27家,快递网点143个,快递网络覆盖全市县(区)和部分乡镇。
  二、邮政EMS
  1984年4月开办国内特快专递业务。1997年开办邮政代收货款业务。2000年开办身份证速递 业务,设立礼品鲜花服务中心,开办定时专递、鲜花礼品专递等礼仪上门收寄服务。2001年 开办国内快递包裹业务,开展定时服务、鲜花礼品专送等同城礼仪服务。2005年普通投递网 与特快投递网分离,在甘州区公安局实行派驻制办理速递身份证业务,与市法院和区法院签 订法院专递投送协议,与铁路部门签订火车票代售协议。组织开展“中秋节思乡月”营销活 动。2007年开办经济快递业务、同城“次日递”业务,加大张掖至兰州、酒泉物品类“邮急 递”和张掖至各县的“限时递”业务发展力度。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在重点城市实行速递专业 市、县一体化经营改革,2008年10月开办车主自编自选号牌寄递业务,12月中国邮政速递 物流公司成立,张掖为非一体化地区,实行代理速递物流业务体制。2009年启动省公司开发 的残疾人二代证更换项目。2012年与区法院签订执行文书投送协议,拓宽和延伸了法院专递 业务。2013年甘州区普邮、速递两网整合后,甘州区投递段道划分为28条电动三轮车普邮 、速递混合投递段道,4条汽车大客户投递专段,共计32条混合投递段道,减少投递重复, 服务范围缩小。

知识出处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张掖地区志》续志,上限为1996年,下限为2015年。本志遵循事以类聚原则,分篇、章、节、目(子目)层级,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全志由序言、凡例、大事记、概述、专志等组成分七个篇章,以述、记、志、传、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