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农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1386
颗粒名称: 第六章 农垦
分类号: F306.1
页数: 6
页码: 495-50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掖市农垦企业的发展历程,内容主要介绍了农垦体制改革、农垦管理等。
关键词: 张掖市 农业 农垦企业

内容

第一节 农垦体制改革
  一、事业单位改革
  2005年7月,根据省机构编制办公室《关于设立甘肃省农垦事业管理办公室派出机构的通知》,将张掖农垦公司事企分开,事业部分改制为省农垦事业管理办公室张掖办事处,为事业性质、县级建制,承担张掖垦区社会保险、教育、国土资源管理等社会管理职责。2011年1月,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等4个实施方案的通知》,张掖办事处更名为省农垦集团公司张掖离退休工作站,与张掖农垦公司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其承担的社会保险、教育、国土资源管理等社会管理职责移交省政府有关部门。张掖离退休工作站不定级别、不核定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也不配备干部,主要承担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管理人员身份不变、待遇不变、财政供给关系不变,作为过渡,暂保留在省农垦集团公司,逐步消化。2015年在册职工31人,其中在职职工2人,离退休人员29人,资产总额119.9万元,总负债36.49万元,净资产83.41万元。
  20世纪90年代以前,张掖勘测设计队在水利设计、规划、试验、农场创建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2004年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建设厅等部门关于甘肃省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精神,张掖农垦勘测设计队实行整体向企业转制的改制,改制后完全置换国有职工身份,注销张掖农垦勘测设计队。改制时有在职职工26人,离退休人员31人;评估资产总额30.04万元,总负债24.8万元,净资产5.24万元。2005年上半年完成改革,职工劳动关系全部妥善处理,人员安置工作与社会保险关系续接工作和失业金发放全部到位,离退休人员全部移交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二、企业体制改革
  1997年,根据中央《关于放开搞活小型国有工商企业的实施意见》,对张掖农垦甘泉饮料厂、消防器材厂、钻井队、综合批发站4家国有小型工商企业进行以产权制度为重点的改革,内部实行“三整体”“一转制”,即整体承担债务、整体承担养老、整体安置职工,国有企业改为股份合作制企业,国有职工身份变为公司股东和企业员工。通过资产评估、职工入股和配股,把企业改造为个人持股、合资合营、共同经营、民主管理、按劳分配、按股分红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国有资产退出。改制后的企业依法经营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
  2008年,根据省政府《关于贯彻深化农垦企业改革实施方案的意见》,公司以产权制度改革和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置换为重点,对直属企业全面改革,12月底前完成经济补偿金发放、养老保险接续、失业手续办理、内退人员生活费发放、各类社会保险金清缴、档案劳动关系代理、失业金申领等工作。公司直属企业甘泉饮料厂、消防器材厂、钻井队、海绵厂、农垦宾馆、商贸公司完成改革后关闭,全部职工妥善安置,企业名称暂时保留。新沟农场按原国有企业体制正常运营。至2015年,公司直属企业有新沟农场和生活服务站2户。
  第二节 农垦管理
  一、企业经营概况
  2003年,张掖农垦公司有直属企业3家。海绵厂停产歇业;农垦宾馆有客房52间、床位120个;新沟农场2001年由省农垦农科院移交给张掖农垦公司管理,有土地120余公顷,大田作物以带田为主。2010年底,公司有职工81人,总资产692万元,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67万元;营业收入482万元,实现利税5.74万元。2015年公司有职工41人,总资产872万元,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30万元;营业收入812万元,实现利税27万元。
  二、协调服务与管理
  1996—2004年,张掖农垦公司在组织宣传、技术职务、国土资源、劳动工资、安全生产、社会保险、财务会计及社会事务诸方面,对垦区各单位进行协调服务和管理,负责协调各单位与地方各部门的联系,履行省农垦总公司和地方政府赋予的各项职能。2005—2010年,省农垦事业管理办公室张掖办事处对张掖垦区社会保险、教育、国土资源管理等进行社会管理。2011年起,农垦张掖办事处对张掖垦区的管理职能终结。
  三、土地管理
  1995年,张掖地区土地管理局在张掖农垦公司设立张掖地区土地管理局张掖农垦公司土地管理分局,代表行署土地管理局对本区域农垦系统的土地和地政工作实行统一管理。2002年省国土资源厅组建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农垦国土资源局,下设张掖分局,与张掖地区土地管理局张掖农垦公司土地管理分局同机构、同建制,分局受双重领导。2005年张掖农垦公司按省政府政企分开的要求进行体制改革,张掖农垦公司由行政单位改制为企业法人实体,新组建省农垦事业管理办公室张掖办事处,承担所分离的行政事业职能。2006年张掖地区土地管理局张掖农垦公司土地管理分局更名为张掖市国土资源局农垦土地管理分局,继续实行双重管理。2010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等4个实施方案的通知》,确定将省农垦国土资源局及其国土执法监察支队划归省国土资源厅管理,继续承担全省垦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张掖垦区有张掖农场、山丹农场、临泽农场、宝瓶河牧场、张掖农垦公司新沟农场5个国有农牧场,分别位于甘州、山丹、临泽、肃南4县(区)。土地总面积42658.17公顷,耕地面积6118.47公顷,基本农田面积5380公顷,职工2500多人,人口7216人,国有农场土地在全市6县(区)均有分布。
  2005年7月,垦区张掖农场、山丹农场、临泽农场、宝瓶河牧场分别设立国土资源所,属企业编制,办公场所及各种费用由所在企业提供。2007年10月,国土资源所全部通过省农垦国土资源局组织的标准化所验收。
  四、劳动工资管理
  张掖农垦公司承担垦区职工工资管理,负责垦区职工调级、升级的申报和退休职工的审批。1996—2004年,负责办理招工99人。1997年起,公司规范统一垦区职工退休办法,垦区职工离退休(职)由各企业审批变为公司审核、审批,至2004年,审批直属企业及各农牧场职工退休465人。
  1998年,垦区为5户参保单位4259名职工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行“统账结合”的核算形式。2001年7月,甘肃农垦社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由原来的系统内部统筹进入升级统筹。农垦社会保险历经“以支定筹,差额上缴”到“全额征缴、全额发放”,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统筹方式。2010年按照省政府关于深化农垦管理体制改革精神,按照省级统筹、封闭运行、省级经办机构承办的原则,省农垦社会保险办公室整建制移交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管理。1996—2010年,张掖农垦社会保险累计收缴社会保险费10296.73万元,支付养老金15005.33万元。
  第三节 张掖农垦公司
  1988年,张掖农垦分公司易名张掖农垦公司,下属张掖农场、山丹农场、临泽农场、宝瓶河牧场。公司对张掖垦区国有农牧场进行协调服务和管理。2005年7月公司注册为企业,与张掖办事处合署办公。2005年7月,省农垦事业管理办公室在张掖设立办事处,经省编办批准,张掖办事处为事业性质,县级建制。2011年1月张掖办事处改为省农垦集团公司张掖离退休工作站,与张掖农垦公司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合署办公。
  甘肃省农垦张掖勘测设计队前身为1956年成立的甘肃省荒地勘测团,历经几次撤并变更,于1993年更名为甘肃省农垦张掖勘测设计队,是一个综合性多学科、设备配套的野外勘测单位。设计队先后完成甘肃省18个国营农牧场的勘测设计规划、开发、建设以及土壤改良等多项基本建设和农业工程任务。1996年后,农垦系统计划内勘测设计任务取消。2004年张掖农垦勘测设计队整体向企业改制,改制后置换国有职工身份,张掖农垦勘测设计队注销。
  甘肃省张掖农垦新沟农场 前身为省农垦农业研究院所属的张掖园艺试验场,2000年底,划归张掖农垦公司管辖。2015年农场耕地面积156.67公顷,固定资产总额1241万元,所有者权益984万元,农业总产值786.64万元,主营业务收入788万元,农场累计实现利润560万元。职工年人均收入5.6万元。
  甘肃省国营张掖农垦甘泉饮料厂 1983年10月建厂,1998年改制为股份制企业,资产总额577.68万元,负债总额307.26万元,净资产270.42万元。2008年完成企业改制,职工领取经济补偿金,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改制后的有效资产由张掖农垦公司所有和管理。
  甘肃省国营张掖消防器材厂 1984年7月创建,1998年改为股份制企业。2008年职工领取经济补偿金,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合同,改制后全部有效资产由张掖农垦公司所有和管理。
  甘肃省张掖农垦钻井队 1974年由原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移交张掖农垦公司(原张掖地区农垦局)管理。1998年改为股份制企业。2008年钻井队改制,职工领取经济补偿金,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改制后钻井队全部有效资产由张掖农垦公司所有和管理。
  甘肃省张掖农垦商贸公司 前身为1980年3月建立的甘肃省张掖农垦综合批发站,1997年更名甘肃省张掖农垦商业公司。由成立初期主要经销百货、五金、农副日杂发展到主营粮油及农副产品等。1998年改为股份制企业,更名为甘肃省张掖农垦商贸公司。2008年改制,职工领取经济补偿金,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改制后商贸公司全部有效资产由张掖农垦公司所有和管理。
  甘肃省农垦张掖海绵厂 原农建二师架线连移交张掖地区后成立机电安装队,1989年1月改建为海绵厂,主要生产高密度海绵兼做海绵制品。1995年后企业停产。2008年改制,职工内部退养。改制后海绵厂全部有效资产由张掖农垦公司所有和管理。
  张掖农垦宾馆1989年6月成立,总占地面积4812平方米,客房52间,床位141张,停车场1100平方米。1998年实行租赁经营,将承担的管理服务工作分离给张掖农垦生活服务站管理。2008年改制,职工领取经济补偿金,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改制后宾馆全部有效资产由张掖农垦公司所有。
  甘肃省张掖农垦公司生活服务站 1998年从张掖农垦宾馆分离出来,为张掖农垦公司创办的非法人企业,专门从事公司直属企业和农垦住宅大院的生产生活水暖电及门卫安全、卫生的管理服务工作。
  甘肃省张掖农垦塑料制品厂 1985年2月建厂,1996年后停产歇业,1998年并入张掖农垦甘泉饮料厂。
  第四节国营农牧场
  一、张掖农场
  国营张掖农场由老寺庙(包括山羊堡)、秺侯堡、头墩3处构成,占地总面积6800公顷。场部老寺庙位于张掖市城东南18千米处,占地5260公顷。秺侯堡滩位于张掖市城东南张青公路15千米处,占地253公顷,南半部机井提取地下水灌溉,北半部引黑河水灌溉。头墩滩距民乐县城24千米。国营张掖农场主要以农业、林果业、畜牧业为主,兼营其他产业。2010年3月企业改制,成立甘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张掖分公司,保留“甘肃省国营张掖农场”牌子。2012年4月,按照农垦集团公司整体改革部署,撤销张掖农场党委,成立甘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张掖分公司党委。1996年,农场主营业收入4489万元,实现利税63万元,上缴税金290万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06%。2015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29亿元,实现利润577万元,全年上交亚盛股份公司600万元。场办企业有老寺庙酒厂、金龙麦芽厂、番茄酱厂、滴灌带厂、建筑工程公司、机械工程公司、金龙宾馆等。2015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985.78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3%,上缴税金65万元。其中番茄酱厂实现年产值600万元,利润48万元。
  二、山丹农场
  山丹农场隶属甘肃省农垦总公司,2010年3月资产重组,成立甘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丹分公司,保留“甘肃省国营山丹农场”牌子。辖四坝滩和青羊口分场。主要以种植小麦、大麦、青稞和牧草为主。全场总面积5166.83公顷,其中四坝分场1732.13公顷,青羊口分场3434.7公顷。有耕地3385公顷,果园58.47公顷,农田防护林133.96公顷,天然草地1737.19公顷。有草原8000公顷,主要放牧点在大青羊口、石井口一线和马莲井、草沟、长沟、三道腰山等18处。1996年牧业总产值41万元。2015年,农牧业总产值8182.67万元,营业收入9426.05万元,实现利润239.4万元。全场有林地面积127.04公顷,其中四坝滩125.38公顷,青羊口11.67公顷,建成高标准日光温室43座,定植红地球葡萄苗木1.2万余株,年产量达65吨。
  三、临泽农场
  2010年成立甘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临泽分公司,保留“甘肃省国营临泽农场”牌子。2012—2013年,按照农垦集团公司的整体改革部署,撤销临泽农场党委,成立甘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临泽分公司党委。2015年,农垦集团公司将临泽天牛草业公司划归田园牧歌草业集团管理,成立甘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临泽分公司和甘肃省国营临泽农场,企业实行“三分开两独立”,即入、财、物分开,业务工作和财务管理独立。该农场主要以农业、畜牧业为主。1996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173.47公顷,农业总产值1224万元,销售收入1949万元,实现利润19万元,上缴税金15万元。农作物种植品种主要有小麦、啤酒花、甜菜等。2005年,扩大啤酒花、牧草和特药种植面积,形成“啤酒原料、特药、苜蓿草”三大特色产业,先后引进板蓝根、金银花、蓖麻、甘草、桔梗、黄芪等中药材品种10多个。2015年,全场各类作物种植面积1503公顷,其中特药409.8公顷,牧草958公顷,其他作物135.2公顷,当年特药主副产品达1217吨,牧草产量10689吨。全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180万元,净利润174万元,累计完成退耕还林262.67公顷。
  四、宝瓶河牧场
  宝瓶河牧场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甘、青两省交界处。南、东、北三面以黑河为界与青海省祁连县相接,土地总面积2.27万公顷。场区气候随海拔高低而变化,海拔27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带可种植春小麦、青稞、蚕豆、豌豆、马铃薯、油菜、燕麦等。草场年产草量每亩约90千克,牧场载畜量为1.4万羊单位。下辖农、牧两个分场。有耕地面积304.67公顷。2000年,在距张掖市4千米处建成高新技术开发区1处,占地6.67公顷,场部机关由护寺台迁至开发区。2014年3月,宝瓶河牧场改革更名为甘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公司宝瓶河分公司,撤销宝瓶河牧场党委,成立中共甘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公司宝瓶河分公司委员会。
  该牧场最初以牧业为主,逐步走上牧业、农业和多种经营相结合的发展路子。多种经营主要以生产“宝瓶河”白酒为主。1996年,全场资产总额1300万元,牧、农、工、商总产值100万元。全场有2个牧业队,养畜1.2万头(只),牧业生产总值90万元。种植作物以牧草、饲料为主,大豆、青稞、油菜等为辅,种植面积73.33公顷,总产量720吨,农业总产值34.9万元。1996年,宝瓶河酒厂年产白酒15吨。2001年,酒厂迁往甘州区新墩镇,占地2500平方米。至2015年,累计改良草场1万公顷,人工种植牧草200公顷,修建标准饲养暖棚1.3万平方米。当年,各类牲畜存栏1.95万头(只),牧业总收入513万元,利润58万元。农业种植面积160公顷,总产量591吨。

知识出处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张掖地区志》续志,上限为1996年,下限为2015年。本志遵循事以类聚原则,分篇、章、节、目(子目)层级,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全志由序言、凡例、大事记、概述、专志等组成分七个篇章,以述、记、志、传、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