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1377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农业
分类号: F327.42
页数: 16
页码: 425-440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掖市农业的具体情况,内容主要介绍了农作物生产、农业科技推广、土壤肥料、作物保护、农业行政执法等。
关键词: 张掖市 农业 农业经济

内容

第一节 农作物生产
  一、粮食作物
  (一)小麦 小麦是张掖市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1996年,全区小麦种植面积7.47万公顷,总产量42.38万吨,单产6000千克/公顷。2005年,小麦播种面积4.09万公顷,总产量25.71万吨,单产6300千克/公顷。2015年,种植面积4.72万公顷,总产量30.97万吨,单产6561千克/公顷。
  1996年以后,小麦种植以春小麦为主,种植区域主要在山丹、民乐、高台和甘州区,通过引进、试验、筛选、改良新品种等措施,小麦最高单产达11550千克/公顷。主要种植品种有宁春39、陇春26号、陇辐2号、宁春42号。2012年,引进推广小麦宽幅精播技术,2013年在民乐三堡镇示范田测产,单产达11550千克/公顷。借鉴旱作区种植模式,在山丹、民乐、甘州3县(区)冷凉灌区开展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试验,在减少1次灌水的基础上小麦产量不下降(保持在9000千克/公顷左右),为该区域扩大灌溉面积、增加农民种植收入提供技术支撑。
  (二)玉米 1996年,全区玉米种植面积2.31万公顷,产量27.99万吨,单产11321千克/公顷。2015年,玉米种植面积8.55万公顷,产量70.15万吨,单产8205千克/公顷。与1996年相比,面积增加6.24万公顷,产量增长42.16万吨,亩均效益大幅提高。种植的大田玉米品种主要有金凯3号、正德305、兴达1号、金凯265、金源早247、南玉8号、东单11号、中玉9号、富农1号、先玉335、甘鑫2818、兴达3号等。2014年,甘州区玉米高产创建项目选用张掖多成种业公司的中晚熟品种正德305,建立1000公顷的高产创建示范片,亩种植密度达6000株,经省、市专家对正德305青贮生物量现场测产,测得青贮产量为10.09万千克/公顷,籽粒产量平均达1.88万千克/公顷,创张掖历史高产。
  (三)高粱 1996年,全区高粱种植面积80公顷,总产430吨。主要集中在川区的临泽、高台等地。2010年以后,因食用性、商品性差,基本不再种植。
  (四)马铃薯 主要以民乐、山丹、甘州和高台4县(区)种植为主,年种植面积2.67万公顷以上,产量100万吨以上,平均单产3.75万千克/公顷。依托中国西部马铃薯加工及种薯繁育基地建设工程,在850万元产业扶贫项目带动下,形成“脱毒有中心、生产有基地”。1996年,全区马铃薯种植面积3147公顷,平均单产5720千克/公顷,总产1.89万吨。2015年,马铃薯种植面积2.93万公顷,平均单产7.66万千克/公顷,总产22.45万吨。主要品种有大西洋、夏波蒂、布尔斑克、定薯1号、陇薯6号、陇薯8号、LK99、克新1号、荷兰15、甘农薯5号,其中大西洋、陇薯系、克新系列为主要加工型品种。
  (五)谷子 是沿山乡镇干旱地或半干旱地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1996年,全区谷子种植面积1000公顷,单产2428千克/公顷,总产2428吨。通过新品种、新技术和地膜穴播为主的高产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高产田单产达1.05万千克/公顷。2015年,谷子种植面积1667公顷,单产3779千克/公顷,总产6300吨。推广的新品种主要有陇谷10号、张杂谷3号、张谷6号等。
  (六)豆类 1996年,全区豆类种植面积767公顷,产量0.73万吨。2005年种植面积320公顷,产量5700吨。2015年种植面积100公顷,产量900吨。主要以大豆、蚕豆、豌豆为主,种植区域以高台、肃南、民乐3县为主。
  (七)水稻 1996年,全区水稻种植面积1000公顷,总产1.09万吨,单产11670千克/公顷。2005年以后,随着气候变化、种质资源退化及节水农业的发展,年种植面积不足70公顷。2015年全市水稻面积13公顷、总产约140吨。
  二、经济作物
  (一)油料
  1.油菜 6县(区)均有种植。菜籽含油率高,是主要的食用油料。油菜主要以春播油菜为主,集中种植区域为民乐、山丹两县,甘州、高台等地少量种植。1996年,全区油菜种植面积3215公顷,产量8700吨。2001年种植4785公顷,产量1.56万吨。主推品种为青杂3号、青油2号、青油14、华协1号、陇油5号、陇油4号、青杂4号、青杂5号、冠油杂812、圣光401。2015年,全市油菜播种面积6005公顷,总产量1.82万吨。
  2.胡麻 胡麻籽是张掖重要食用油料,麻杆是麻纺工业的主要原料。1996年,种植面积2287公顷,总产3636吨。2001年,种植2750公顷,总产量6600吨。2010年,种植2787公顷,总产量8946吨。2015年,种植1407公顷,总产量4010吨。
  3.油葵 油葵种植时间较长,但面积不大。2010年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用油的品质要求不断提升,种植面积扩大。2015年,油葵种植面积达2033.33公顷,总产3812.5吨。
  (二)瓜类
  1.西瓜 6县(区)均有种植。1996年后,重点种植郑杂3号、郑杂5号、新红宝、丰抗88等,适宜种植早、中、晚熟品种。是年西瓜种植面积670公顷,单产39810千克/公顷。2005年,面积和产量分别为1180公顷和41100千克/公顷。主要集中在甘州、临泽、高台3县(区)。2015年,全市西瓜种植面积715.5公顷,亩收入2896元。品种以金城5号、西农8号、丰抗88号、金星1号等为主。
  2.甜瓜 1996年后,主要种植介于薄皮与厚皮甜瓜之间的品种,含糖量较高,品质和口感较好。2000年起,早春大棚栽培甜瓜面积逐年增大,2005年58公顷。大棚甜瓜主要分布在甘州、临泽、高台3县(区)。2015年,全市大棚甜瓜主要栽培甘甜1号、运蜜1号、红橙脆及沙蜜1号等品种。
  (三)蔬菜
  果菜类蔬菜有辣椒、黄瓜、西红柿、南瓜、番瓜、冬瓜,叶菜类蔬菜有大白菜、菠菜、小白菜、芹菜、莴苣(生菜)、香菜、甘蓝(包心菜),根菜类的有白萝卜、胡萝卜、菊宇,葱蒜类的大葱、大蒜、韭菜,荚豆类的有菜豆、豇豆、豌豆、蚕豆,食用菌类有蘑菇、平菇、香菇,多年生的有黄花菜、香椿等。
  1996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8846.66公顷,总产38.5万吨,亩产不到2900千克,商品率低,生产效益不高,产业化水平低,产业链条短。2015年,全市蔬菜(含黄花菜)种植面积2.88万公顷,总产169.3万吨,其中设施瓜菜1.01万公顷。引进瓜菜新品种200多个,栽培技术50多项,其中太空育种占有一定份额。累计建成高原夏菜标准园、设施蔬菜标准化小区93个,育苗中心16个,认证有机、绿色和无公害蔬菜类产品86个,“三品一标”蔬菜面积达3.4万公顷。按照“统一品牌、抱团发展”理念,统一注册“金张掖夏菜”集体商标,蔬菜产业进入品牌化发展阶段。
  1.黄瓜1996年后,菜农开始选用高产杂交品种。温室黄瓜以津春3号为主,甘丰11号、甘丰8号等品种为辅。2000年起,绿黄瓜主要有富尔系列、津研系列、津科系列和绿亨系列等10多个品种。白黄瓜品种较少,主要有天津白叶三和白条端阳地等。
  2.辣椒 早春大棚辣椒主要品种为山西尖椒、宁夏大羊角,其次为陇椒1号、陇椒2号、陇椒3号。日光温室品种有陇椒2号、猪大肠等。
  3.西红柿 露地栽培主要品种有早丰、强丰、霞光、陇番5号等。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栽培除上述品种外,还有美国大红、佳粉15号、同辉、中疏4号、红元帅、新世纪等。
  4.萝卜 张掖萝卜夏种秋收,果大、产量高。耐贮运的晚熟萝卜主要有大青皮、翘头青、露八分等。早春小拱棚早熟红萝卜品种有一点红、五月红、大红袍等。早春大棚早熟品种有顶上盛夏、招福、幸福、双日等。
  5.白菜 品种有北京大白口、抱头青、宁新青等。早熟大白菜有强势、强春、强生、四季白菜等。
  6.茄子 农户自食种植的茄子以红泡茄居多。温室、大棚茄子以紫长茄和产量较高的牛心茄为主。其他品种有汉中长茄、天秀长茄、快圆茄、黑将军等。
  7.西葫芦 有长蔓型和短蔓簇生型两种,多在院落地头零星种植。大棚温室商品品种均为短蔓簇生型西葫芦,主要品种有早青1代、阿兰、京葫1号等。
  8.油菜 (小白菜)春种油菜多为大棚种植,品种有四月漫、五月漫、绿兴、绿秀、四季青等。
  9.甘蓝 早春种植的早熟甘蓝品种主要为甘21号、京研四季、春甘三号等,多为大棚间作套种选用。晚熟品种有冬秀1号、冬秀2号、苏甘8号等。
  (四)中药材 1998年,中药材在民乐、甘州、肃南等地开始零星种植。2001年,全区种植面积3446公顷,产量0.97万吨。主要种植甘草、孜然、红芪、黄芪、板蓝根、芦芭子、薄荷、生地、丹参、柴胡、白芍、党参、芍药、红花、茴香、防风、黄芪、大黄、王不留行、麻黄、木香、小茴香、秦艽、独活、羌活、山楂、当归、藁本、贝母、知母、决明子、车前子、黄檗、瓜萎、牡丹、银杏、枸杞、菊花、杜仲、荆芥、紫苏、蒲公英、桔梗、黄参、连翘、玄参、白芷、牛膝、射干、益母草、三七、丹参、天南星、木香、白术、百合、葛根、芦荟、芫荽、曼陀罗、菊花、茵陈、萱草根、牵牛子、苦参、莱菔子、麦芽、玻璃菊、肉苁蓉等70多个品种。2015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1.5万公顷,产量达7.99万吨。
  (五)啤酒大麦 张掖大麦栽培历史悠久。主要以啤酒大麦为主,兼种少量的裸大麦(青稞),主要用作制造啤酒的工业原料。1995年,种植面积3133公顷,总产636.6吨。2008年,种植面积19940公顷,总产12.1万吨。2015年,种植面积7160公顷,总产3.78万吨。
  (六)食用菌 1996年,开始零星种植。2007年,山丹县从永昌县引进双孢菇试种取得成功。2015年,有10家大公司、40家小微公司带动2000余农户参与食用菌生产、加工和销售,建成3个省级食用菌平台。栽培种类增加到双孢菇、金针菇、香菇、杏鲍菇、草菇、海鲜菇、银耳等10多个品种,年产量、产值分别达到3万吨和2.5亿元。
  第二节 农业科技推广
  一、新品种推广
  1996—2015年,引进培育玉米、小麦、油菜、马铃薯、谷子等农作物新品种869个,引进培育蔬菜品种838种,适宜推广的品种有418种。
  (一)玉米 青贮玉米品种有豫青贮23、北农208、保玉7号等,大田玉米品种有金凯3号、南玉8号、东单11号等。
  (二)小麦 品种有宁春39、陇春26号、陇辐2号等。
  (三)啤酒大麦 主推品种为甘啤4号、垦啤2号、新甘啤4号和甘啤5号,引进推广甘啤6号新品种。
  (四)油菜 以青杂3号、青油2号、青油14等为主。
  (五)马铃薯 以大西洋、夏波蒂、布尔班克、定薯1号、陇薯6号等为主。
  (六)谷子 以陇谷10号、张杂谷3号、张谷6号等为主。
  (七)大豆 主要品种有陇豆2号、中黄35号等。张掖市宏顺通现代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高级农艺师张大跃于2014年12月主持培育出杂交大豆品种“张豆1号”,2015年9月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证书。
  二、种植技术推广
  1996年开始,重点推广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沟播、平圆椒1号套种高粱栽培、蔬菜尾菜堆肥、尾菜半堆半沤法、尾菜采用沤肥袋处理利用、节水种植等7项技术。
  (一)禾谷类作物 推广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玉米增密栽培技术,适宜推广的玉米品种有先玉335、中单909、良玉88、良玉99、农华101、DL1101、M751、登海618、联创808、M753、正德305等。
  (二)地膜覆盖应用技术 推广马铃薯全膜覆盖双垄集雨沟播技术。2007年以来,在民乐、山丹两县年降雨量300毫米以上区域试验示范,产量达34500千克/公顷,比常规垄作增产17%。推广半膜平铺开沟起垄沟灌节水种植技术,至2015年,累计推广面积3万公顷。推广半膜垄作沟灌间作绿肥高效节水技术,累计推广面积2350公顷。推广垄膜沟灌多种作物间作高效节水技术,加工番茄半膜垄作沟灌间作小麦,增产小麦2228千克/公顷,增收3800元/公顷;马铃薯半膜垄作沟灌间作玉米,增收玉米3000千克/公顷以上,增收4500元/公顷以上;西(甜)瓜半膜垄作沟灌套间作马铃薯,增收马铃薯2.25万千克/公顷,增收2.25万元/公顷;小麦垄作沟灌间作玉米,产小麦3900千克/公顷,产玉米1.2万千克/公顷,效益2.1万元/公顷左右,较单种小麦收入增加1.2万元/公顷以上。
  (三)蔬菜种植技术 推广平圆椒1号套种高粱栽培技术,亩节约成本300元左右,亩增收200元以上。推广尾菜堆肥技术,采取选择堆肥场、尾菜前处理、翻堆、腐熟判断等技术,具有保水性、透气性及渗水性,推广尾菜半堆半沤法技术和尾菜采用沤肥袋处理利用技术。
  三、设施农业
  (一)设施农业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高效节能日光温室引进张掖示范成功。2001年,日光温室累计达2282.8公顷,日光温室蔬菜平均亩产4187千克。先后引进茄子、辣椒、西红柿、黄瓜、葫芦、西瓜六大类新品种600余个,筛选出适宜栽培品种100多个。引进、推广二代节能日光温室建造、温室滴灌、瓜菜嫁接、反季节栽培、立体化种植等技术58项。2008年,市委、市政府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工程”战略,落实优惠政策,强化示范带动,完善配套服务,推广提质增效技术,设施农业得到快速发展。至2015年,全市塑料拱棚、钢架、水泥骨架大棚1.01万公顷,全部投入生产。
  (二)设施农业效益2015年,全市设施瓜菜面积1.01万公顷,产量60.6万吨,产值9.09亿元。其中日光温室6287公顷,产量37.72万吨,产值67899.6万元;钢架大棚3813公顷,产量22.88吨,产值23000.4万元。日光温室每座(1亩)收入1万元以上,钢架大棚(0.5亩)收入3000元以上,种植设施瓜菜的农户年收入8500~10000元,最高达4.5万元,人均收入3500元左右。建成以甘州区为主的韭菜、黄瓜、西红柿种植基地,以高台县为主的西葫芦种植基地,以临泽县为主的茄子、辣椒种植基地,以山丹、民乐两县双孢菇为主的食用菌种植基地。建成18个千亩以上瓜菜生产基地,总面积6334公顷。
  第三节土壤肥料
  一、土壤类型
  辖区内耕地土壤类型包括农业土壤、地带性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三大类区。归纳为21个土类、55个亚类、74个土属。土类为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灰褐土、黑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灰漠土、灰棕漠土、灌漠土、潮土、草甸土、林灌草甸土、沼泽土、泥炭土、盐土、风沙土、龟裂土、石质土。其中农业土壤有灌漠土、潮土、耕灌土。
  二、土壤改良
  1996年以后,总结推广轮作倒茬、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少耕免耕、土壤深耕、拉沙压碱、改良盐碱、种植绿肥、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等新型农业技术,全面提升耕地质量。
  增施有机肥 在日光温室蔬菜、加工番茄等高附加值作物上,施用量为5000~8000千克/667平方米,小麦、制种玉米等作物施用量2000~4000千克/667平方米,实现95%以上的有机肥料还田。
  秸秆还田 推广制种玉米机械收割,实现秸秆还田。在山丹、民乐两县推广小麦、大麦高茬收割,结合秸秆翻压还田。
  种植绿肥 在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5县(区)种植小麦的地块,推广复种绿肥,年均种植面积1万~1.3万公顷。
  山粪滩粪还田 在农闲季节引导农民到牧区拉运山粪和滩粪,使30%~40%的山粪和滩粪还田。
  高温堆肥和大坑沤肥 在蔬菜种植区和日光温室推广使用高温堆肥和大坑沤肥。
  防止土壤盐渍化 主要以增加土壤有机物质和速效养分含量,以防止土壤返盐和次生盐渍化为主。采取增加有机物料用量、秸秆还田、复种绿肥等措施,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土壤;合理灌溉,灌排配套,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实施秋泡和伏泡地,控制地下水位和土壤返盐;因土种植,合理轮作,在盐渍化较重的土壤上种植较耐盐作物,如甜菜、水稻、葵花、棉花、紫花苜蓿等;加强田间管理,推广掺沙压盐碱、中耕除草、伏翻晒地、立垡越冬等田间管理技术;开挖排盐渠道,控制地下水位。
  三、肥料施用
  1996—2005年,全市每年化肥施用总量26.5万吨。其中氮肥14.7万吨,磷肥8.8万吨,钾肥2.5万吨,其他肥料0.5万吨。2005年开始,相继在各县(区)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年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8.7万公顷,配方肥推广面积9.33万公顷,增产显著。
  (一)有机肥料
  1.农家肥 家畜粪尿及人粪尿占农肥总量50%以上。1996—2005年,年均积肥495万~672万吨,施肥面积11万~12.8万公顷,亩均施肥约3000~3500千克。2006—2010年,年均施积肥360万~525万吨,施肥面积8万~10万公顷,亩均3000~3500千克。2011—2015年,年均施积肥300万~420万吨,施肥面积6.67万~8万公顷,亩均3000~3500千克。农家肥主要作基肥(底肥)或种肥,施用方法有撒施、条施(溜施)、穴施3种。大面积推广挖窝埋肥技术,地膜玉米、地膜西瓜、复种白菜等作物栽培种应用较为普遍。
  2.绿肥 境内种植绿肥有两种方式:冬小麦浅耕灭茬时撒种芸芥、箭舌豌豆、油菜、毛苕子、小豆等,伏天深耕翻压作绿肥;紫花苜蓿种植2~3年后翻耕种植小麦、玉米等喜氮作物。1996—2005年,每年平均种植绿肥2.46万~2.6万公顷。2006—2015年,年均种植1.65万~1.8万公顷。
  3.秸秆还田 是指小麦高茬收割和玉米根茬还田。2015年,全市小麦高茬还田4.28万公顷、77.1万吨,玉米根茬还田2.66万公顷、59.85万吨。
  (二)化学肥料 施用的化肥主要有磷铵、硫铵、硝铵、尿素、氯化钾、过磷酸钙、磷二铵及配方肥等。2005年以前,本地产化肥有碳铵、硝铵、尿素、过磷酸钙。年施用量21.2吨,占化肥总用量的74.4%。2005年后,本地化肥厂逐步停产,施用化肥全部从外省区调进。2005—2015年,全市化肥使用总量随着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加呈现稳中有增态势,但单位面积(667平方米)使用量呈现逐年递减趋势。化肥使用总量(实物量)由2005年的27.44万吨增加到2015年29.89万吨,净增2.45万吨;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由2005年的96.45千克降低到2015年的88.68千克,降低7.77千克,其中氮肥减少6.97千克、磷肥减少3.63千克、钾肥增加3.01千克,复合肥减少0.18千克,年均节约化肥投入成本5800余万元。
  1.氮肥 施用的氮肥主要有尿素、硝铵、碳铵、硫铵四大类。1996—2000年,年均施氮肥14.5万~14.7万吨,施用面积18.67万公顷,亩均51.8~52.5千克。2001—2010年,年均施氮肥16.8万~17.2万吨,施用面积25.3万公顷,亩均44.2~45.2千克。2010—2015年,年均施氮肥17.2万~18.2万吨,施用面积25.3万公顷,亩均45.3~48.1千克。
  2.磷肥 过磷酸钙(普磷)占磷肥95%以上,其次为钙镁磷肥。1996—2000年,年均磷肥用量8.5万~8.8万吨,施用面积18.67万公顷,亩均30.14~31.4千克。2001—2010年,年均8.8万~9.2万吨,施用面积25.3万公顷,亩均23.2~24.2千克。2011—2015年,年均8.6万~9.2万吨,施用面积25.3万公顷,亩均22.7~24.24千克。磷肥主要作基肥,播种前翻耕入土。
  3.钾肥 主要品种有硫酸钾、氯化钾两大类。1996—2000年,年均钾肥用量为2.5万吨,施肥面积18.67万公顷,亩施量为8.9千克。2001—2010年,年均3.2万吨,施肥面积18.67万公顷,亩施量为11.4千克。2011—2015年,年均3.8~4.1吨,施用面积20.2万公顷,亩均12.54~13.5千克。
  4.复合肥 主要品种为有机—无机复混肥、缓控释肥、生物有机肥、多元复合肥等。每年施用总量在0.8万~1.2万吨,施肥面积2.67~3公顷,亩均施肥量40千克。
  (三)配方施肥
  2005年,大面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3.3万公顷。方法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包括“测土、配方、配肥、供肥、施肥指导”5个环节。2015年,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9.6万公顷。
  第四节 作物保护
  境内各类农作物病虫草害有270多种,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的有60多种,列为危险性有害生物的有18种,其中病害10种、虫害6种、杂草2种。2011年开始,全市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病虫害预测预报、综合防治、植物检疫、疫情防控逐步系统化、规范化,防治效率、效果、效益大幅度提高。
  一、预测预报
  (一)测报机构 1996年起,地区植保植检站固定1~2名专职测报员,各县(市)分别固定1~3名专职测报员,各乡(镇)配备1名植保专干。至2015年,市、县(区)、乡(镇)三级病虫测报体系健全。有病虫测报站7个,专职测报员12名,配备交通工具和调查监测设备。甘州区、临泽县为国家区域测报站。
  (二)测报制度 1996年开始,贯彻落实“五日一查,十日一报,特殊情况随查随报”工作制度,根据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重新布局监测点,调整测报对象。2003年,市植保站、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与地方电视台合作,制作专题片试行可视化电视预报,扩大情报覆盖面。2010年,市植保站在农业信息网站发布《病虫情报》,采取网络传递信息。至2015年,通过农业区域网、智能手机发布病虫情报,服务对象涉及种子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和农民。
  (三)测报对象 1997年,山丹、民乐两县主测对象为小麦条锈病、田鼠、马铃薯病毒病、环腐病、黑胫病、晚疫病、油菜跳甲,兼测对象为地下害虫、豌豆夜蛾和果树害虫;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以玉米红蜘蛛、地下害虫、玉米瘤黑粉病、丝黑穗病、黄瓜霜霉病、番茄早疫病、番茄白粉病、辣椒疫病、辣椒白粉病、白菜软腐病、果园球蚧、果园红蜘蛛、设施蔬菜病虫害为主测对象。2011年,甘州、临泽、高台3县(区)监测对象调整为玉米红蜘蛛、玉米瘤黑粉、玉米顶腐病、玉米茎基腐、设施蔬菜病虫害、露地高原夏菜、地下害虫、加工番茄白粉病、茎基腐、苹果蠹蛾,兼测玉米丝黑穗病、苗枯病、金针虫、蚜虫。2014年,山丹、民乐两县把马铃薯窖藏病害、设施蔬菜病虫害、中药材病虫害列为监测对象进行系统定点监测。
  二、新增病虫害
  1996年,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改变半年耕种半年闲的模式,形成周年循环栽培方式,加之栽培方式不断改变和玉米制种产业的不断发展,农田生态环境、田间小气候的变化,为农作物有害生物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条件,导致有害生物种类越来越多,危害逐年加重,一些新发危险性病虫害不断发生。
  (一)蔬菜
  1.黄瓜黑星病 1996年黄瓜黑星病传入山丹县,因发现早,控制及时。虽经扑灭,但周边环境再次传入的趋势不容忽视。
  2.潜蝇 1997年美洲斑潜蝇和南美斑潜蝇传入张掖,蔓延传播迅速,发生面积达4666公顷,导致全市蔬菜田发生危害。经多年防治,2015年全市发生面积下降至1100公顷。
  3.蓟马 2010年前后传入高台县,至2013年,在全县普遍发生,甘州区、临泽县部分区域开始发生,面积逐年扩大,2015年发生面积达1833.33公顷。
  (二)玉米
  1.玉米弯孢霉叶斑病 2012年春季植保部门对调入本市的玉米亲本种子复检时发现疑似玉米弯孢霉叶斑病菌带菌种子,通知调入企业进行处理,防止了疫情传播。
  2.玉米早衰 玉米种植普遍存在多年重茬问题,缺乏有效的轮作倒茬,导致土壤板结、通透性差、养分失衡,造成玉米根系不发达、自身抗性差,苗枯病、根腐病等土传病害逐年加重,致使制种玉米普遍早衰10~20天,个别敏感品种提前30天枯死,连作障碍成为影响制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至2015年,玉米早衰发生面积达3.33万公顷以上。
  3.玉米顶腐病 2000年以后,玉米顶腐病在制种玉米上开始发生,危害面积较大。2011年发生面积达4466.67公顷,2015年发生面积达9013.33公顷。
  三、植物检疫
  1996年以后,认真贯彻落实《植物检疫条例》和《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大力开展产地检疫、调运检疫、疫情普查、疫情防控、对外制种疫情监测等工作。
  (一)产地检疫 1996年,逐步建立产地检疫申报制度,至2003年,产地检疫面积4万公顷(次)。2006年1月起,开通绿色通道,在高速公路服务区、火车站设立检疫签证室,实行24小时值班,保障绿色通道畅通。全市设立检疫检查站7个,对过往车辆开展检疫检查,对带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车辆扣押或销毁,杜绝检疫性有害生物外流。2008年,对调入的所有亲本材料均进行抽样检疫,全市共抽取48家企业的129份样品(玉米117份,蔬菜及其他12份)。市、县(区)两级植保植检站会同工商、种子管理等部门开展市场检疫,共抽查门店184个,涉及玉米、蔬菜、豆类及牧草种子72个品种,对没有标签或盗用标签、企业名称及调入手续不全的经营户给予没收和罚款处理。2015年,共抽取检测91家制种企业的亲本1234批次,对申报品种严格按照程序100%实施产地检疫,检疫覆盖面积繁种面积的90%以上。是年,实施产地检疫总面积5.96万公顷(次),占繁种面积的92.6%,办理产地检疫合格证2172份。
  (二)调运检疫 1996年,全区调运检疫1331批次6906万千克。2007年起,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检疫检查站7个,对过往车辆开展检疫检查,对带有检疫性有害生物的车辆扣押或销毁,杜绝检疫性有害生物外流。至2008年,全市实施调运检疫15919批次、8.6亿千克,其中办理“绿色通道”签证1965批次,检疫鲜活农产品2476万千克。2015年,实施调运检疫达5334批次,检疫合格种子1370.59万千克,植物产品1.47亿千克。对传带危险性病、虫、杂草的种苗进行处理,对违章调运种子、苗木的单位或个人,按《植物检疫条例》规定处罚。
  四、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
  1996—2006年,境内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年均发生面积40万公顷(次),其中病害发生面积8.5万公顷(次),虫害16.8万公顷(次),农田草害8.5万公顷(次),农田鼠害6.2万公顷(次)。年均防治面积45万公顷(次),占发生面积的112.5%。其中:病害防治10万公顷(次),占发生面积的117%;虫害防治20万公顷(次),占发生面积的111%;农田草害防治面积9万公顷(次),占发生面积的106%;农田鼠害防治5万公顷(次),占发生面积的80%。挽回各类农作物损失2.1亿千克,实际损失2.4亿千克。
  2013年,全市建成各类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66家,注册统防统治组织36家,拥有队员1363人,配备各类药械723台,日作业能力3800公顷,完成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达7.83万公顷(次),其中小麦400公顷(次)、玉米4.65万公顷(次)、果树1.15万公顷(次)、蔬菜8100公顷(次)、马铃薯2.25万公顷(次)、其他作物800公顷(次)。主要粮食作物专业化防治覆盖率29.83%,占目标任务的119.32%,主要经济作物专业化防治覆盖率42.86%,占目标任务的214.3%,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呈现出“以点带面,市场运作,有序发展”的局面。
  2015年,全市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62万公顷(次),防治面积87万公顷(次),占发生面积的140%。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平均防控效果达84.1%,病虫损失率控制在4.6%。建成统防统治组织75家,工商注册42家。完成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14.3万公顷(次),主要粮食作物专业化防治覆盖率达36%。
  第五节 农业行政执法
  一、农业法律法规实施
  1996—2011年,农业执法主要依托农业系统内的种子、植保、经营单位和土肥站执行。2003年3月,张掖市农业局成立政策法规科,专门负责落实农业政策法规工作。2012年5月,成立张掖市农业行政综合执法支队。至2015年底,张掖市农业局共有法定行政机关1个、法定授权组织3个、行政委托机构1个,有持证执法人员61名。
  1996年开始,地(市)加强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管理与监督,落实国家《农作物种子管理条例》《种子生产经营管理办法》等法规,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对辖区内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进行清理整顿,规范“三证”发放程序和范围,对不符合种子管理法规及种子质量达不到国颁标准的单位和个人限期整改。整顿经营秩序,清理无证经营商贩,规范种子经营活动。
  1998年,种子管理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加强种子市场管理、质量管理和案件查处。严格对种子质量进行检查、检测,在农作物种子田间生长阶段,按照种子质量标准进行质量检查,对收获后的种子进行室内质量检测,出具检验报告。2000年以后,共查处不合格种子240余批25.4万千克,查处套购、倒卖、无证生产经营玉米种子案件16起;查处无证经营门店3个、未审先推种子200千克,包装、标签不规范蔬菜种子213袋7.5千克;查处私留倒卖、抢购套购玉米、蔬菜、食葵等作物种子案件73起,查扣种子201.75吨;查出涉案金额5万元以上种子案件4起,处罚18.76万元。2015年,联合开展种子市场专项整治,检查种子经营门店83家,涉及蔬菜品种100多个、玉米品种20多个、小麦品种6个,查处涉种案件3起。集中查处无证、挂靠生产经营和生产经营假劣玉米种子案件151起,移送公安机关116起;协查案件26起,调处重大农业生产纠纷58起。为农民追回种子款1.28亿元。
  二、农民负担监督管理
  1995年,全区农民上缴国家税金、村提留、乡统筹及社会负担总额10443.5万元,其中税金5305.9万元;乡统筹村提留4271.1万元,占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1%,比国家规定限额低0.9%;社会负担866.5万元,人均8.8元;农村义务工2901.1万个,劳均5.6个;劳动积累工534万个,劳均10个,均低于国家规定的义务工5~10个、劳动积累工10~20个的限额。
  1995—2000年,农民承担的合理负担有村提留、乡统筹和农村积累工、义务工及其他收费。农民承担的税金主要有农业税、农业特产税,按种植面积、核定的常年产量和相应税目税率缴纳;牧民承担的税金主要是牧业税、屠宰税、牧业特产税;村提留、乡统筹按上年农(牧)民人均收入的5%计算收取。1996年,地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抓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通知》,要求今后两年乡统筹、村提留基数超过1500元的按1500元计提,没有达到1500元的按实际数计提。由乡镇按规定的项目、提取基数、比例提出提取方案,报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审批,未经审批及超标准提取的不得向农民提取。每年对乡统筹和村提留的使用情况进行决算报告、审计。建立负担监督卡制度,一户一卡,让农民清楚明白。2000年,国家实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甘州区被列为全省第一批试点县区之一,是年底基本完成试点任务。2001年开始,其他县也相继开展税费改革试点,2002年,全市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完成。税费主要内容是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即取消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
  1996—2003年,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由张掖市农村经营管理站承担。2003年7月起,由张掖市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监管。2005年起,国家停止征收农业税,农业税附加也随之停止征收,村社组织的运转及农村义务教育等支出均由财政转移支付供给。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支持保护补贴。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的重点转到对各项惠农补贴资金的兑现落实、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审批及实施的监督、涉农收费和价格管理、对农民和村级组织涉农收费的监督检查、涉农负担案件的受理查处等。
  通过农村税费改革持续治理,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全市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2002年,农民承担的农业税及附加8893.1万元,其中正税7475.5万元(农业税6361.9万元、牧业税361.4万元、生产环节特产税752.2万元),农业税附加1417.6万元(农业税附加1272.4万元、牧业税附加62.2万元、生产环节特产税附加83万元),人均负担90.2元。与税费改革时的2000年相比,减负额2991.6万元,平均减负率25.2%,按98.4万农民计算,人均减负30元。2005年对种粮农民实行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资料增支综合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对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免除学杂费和教科书费,对家庭困难学生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涉及农村生产、农民生活的惠农政策逐年覆盖,农民生产、生活的环境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15年,全市共兑现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20059.3万元,补助资金通过“一册明、一折统”方式兑付。共审批实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463个,涉及56个乡镇、389个村,受益农民48万人,总金额3.014亿元。争取财政奖补资金1.51亿元,其中省级财政补助资金8574万元,市县(区)配套6515万元。村级筹资1.504亿元,其中农民筹资5896.5万元,筹劳172万个,筹劳折资5729.13万元,以资代劳3210万元,集体出资123万元,社会捐赠79万元。建成村内道路436.69千米、水渠339.87千米、机电井38眼、小型提灌排灌站1座、安全饮水管线382.6千米。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7起,涉及惠农资金落实、土地承包合同纠纷、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

知识出处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张掖地区志》续志,上限为1996年,下限为2015年。本志遵循事以类聚原则,分篇、章、节、目(子目)层级,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全志由序言、凡例、大事记、概述、专志等组成分七个篇章,以述、记、志、传、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