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小康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1370
颗粒名称: 一、农村小康建设
分类号: F327.42
页数: 1
页码: 4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掖市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人的素质3个重点,全面推进农村宽裕型小康建设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 张掖市 农业 农村建设

内容

20世纪90年代初期,全区农村小康建设位列全省前列。1995年,地区组织考核组按照国家确定的农村小康建设的16项指标,对全区6县(市)小康建设考核验收。至1997年底,农村小康综合评价分值达95.6分,累计有81个乡、846个村、22.27万农户达到小康标准,分别占乡、村、农户总数的93.1%、93.8%和91.9%,全区农村整体实现初始型小康。6县(市)分别被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农村小康县(市)。
  1998年,地委、行署出台《农村宽裕型小康建设规划》《关于推进农村宽裕型小康建设的实施意见(1998—2010年)》,提出到2007年在全市率先建成10个左右宽裕型小康村、2010年农村实现宽裕型小康的目标。力争经过10年左右努力,使农村生活资料更加丰富,消费结构更趋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健康水平继续提高,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更加健全,社会治安更加良好,精神文明建设跨上新台阶。
  2000年3月,地委、行署制定《关于推进农村宽裕型小康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农村宽裕型小康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保证措施。2001年初,以组织实施产业富民战略为中心,围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人的素质3个重点,全面推进农村宽裕型小康建设,实行地区领导联系县(市)、地直部门和省属驻张单位联系帮扶宽裕型小康示范村和沿山地区相对贫困村工作制度,确定10个宽裕型小康示范村和10个沿山地区相对贫困村联系帮扶。2003年初,新增2个宽裕型小康示范村,使宽裕型小康示范村达12个。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一规划、分类实施,突出重点、结合实际的原则,高标准起步,搞好农村小康住宅建设规划。12个宽裕型小康示范村经济快速发展,村容村貌改善,共新建村级企业和经济组织9个,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比2002年增加200元;11个沿山地区相对贫困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加快,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2年增加182元。
  至2014年,全市建成小康住房22.87万户,占总农户的85%。其中建成楼房2548栋5.78万户;建成50户以上平房住宅社区94个,入住0.9万户、3.15万人;建成多层住宅社区250个。住宅社区大多以村为主体集中修建,部分乡镇以社为主自建。建成4栋以上农村多层住宅社区。采取燃煤锅炉供热的60个、地源热泵供热的129个,108个小区采用简易污水处理设施,81个小区渗漏排放,生活垃圾基本实现集中收集清运。2015年,农村小康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新农村“四化”示范村建设及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等紧密结合,立足农村实际,加强规划管理,优化农村生活环境,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取得显著成效。开工新建小康住宅4617户(楼房1130户,平房3487户)。建设住宅示范点21个1147户,其中楼房示范点8个898户、平房示范点249户。

知识出处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张掖地区志》续志,上限为1996年,下限为2015年。本志遵循事以类聚原则,分篇、章、节、目(子目)层级,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全志由序言、凡例、大事记、概述、专志等组成分七个篇章,以述、记、志、传、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