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农村经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图书
唯一号: 29212002022000136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农村经济发展
分类号: F327.42
页数: 3
页码: 409-4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张掖市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内容,主要介绍了发展概况、结构调整、农民收入。
关键词: 张掖市 农业 农村经济

内容

一、发展概况
  1996年,张掖地区农业总产值达17.56亿元,比去年增长9.5%;农村经济总收入70.8亿元,增长24.2%;乡镇企业总产值58.08亿元,增长50.4%。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粮食总产量9.15亿千克,增产8004万千克,增长9.58%;油料总产量5135万千克,与上年持平;果品产量7647万千克,增长7.3%;肉、蛋、奶产量分别为5.5万吨、1.43万吨和0.8万吨;瓜菜总产量4.2亿千克。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156元,比1995年增加505元,增长30.6%。
  2005年,张掖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8.39亿元,比1996年净增40.83亿元;农业增加值35.75亿元;粮食总产量87.3万吨,比2004年增产6610万千克。其中夏粮、秋粮、油料、瓜菜、果品总产量分别为39264.6万千克、48039.49万千克、4409.9万千克、4.2亿千克、18452.5万千克。牛、猪、羊、禽饲养量分别达45.79万头、165.95万口、305.11万只和1027万只,肉、蛋、奶产量分别达10395.96万千克、1585.68万千克和2125.38万千克。
  2010年,全市完成农林牧渔业增加值62.3亿元,比2005年增加26.6亿元。农作物种植面积20.81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14.8万公顷、经济作物5.09万公顷;粮食总产量10.92亿千克,增加2.19亿千克。粮食单产提高到492千克。全年油料总产量5900万千克,蔬菜产量10.8亿千克,水果2.01亿千克,玉米制种产量4.2亿千克。大牲畜存栏70.5万头,牛、羊和猪饲养量分别达76.16万头、374.68万头和139.08万头。肉、蛋、奶产量分别达10196万千克、1336万千克和4485万千克。
  2015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95.02亿元,比2010年增加32.72亿元;粮食总产量135.5万吨,累计增加26.27万吨,年均增加5.25万吨。粮食种植面积18.8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4580公顷;油料种植面积2.54万公顷,减少73.33公顷;蔬菜种植面积2.88万公顷,增加160公顷;棉花种植面积580公顷,减少1326.67公顷;中药材种植面积1.5万公顷,增加55公顷。粮食产量135.5万吨,比上年增加2.88万吨,其中夏粮产量42万吨、秋粮93.5万吨。主要粮食品种中,小麦产量31.18万吨,玉米70.17万吨。主要经济作物中,油料产量5.62万吨,蔬菜产量169.3万吨,棉花产量0.12万吨,水果产量27.78万吨,中药材产量7.99万吨。年末大牲畜存栏79.66万头(只),牛存栏65.56万头,羊存栏285.9万只,猪存栏70.7万头。牛、羊、猪出栏分别为24.14万头、181.58万只和79.75万头。全年肉类总产量11.7万吨,禽蛋产量1.5万吨,牛奶产量7.44万吨。
  二、结构调整
  1996年以后,在稳定粮食生产规模优势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在粮经比例上有较大突破。2000年,粮经比例由1995年的71.628.4调整为52∶48。农作物播种总面积18.36公顷,其中粮食作物11.25万公顷,经济作物4.7万公顷,其他作物2.42万公顷。
  “十一五”期间,调整作物结构,优化区域布局,全市形成以甘州、临泽、高台3县(区)平川灌区为优质专用粮食、农作物繁制种和优质瓜菜发展的优势产区,山丹、民乐、肃南3县一、二类地区为中药材和啤酒原料发展的重点区域,二、三类地区为优质油料和加工型脱毒马铃薯的相对集中产区。杂交种子、脱水蔬菜、制酱番茄、啤酒原料、脱毒种薯、双低油菜、中药材等一批特色产品初具规模。通过结构调整,高耗水作
  物大面积压缩,优质粮油瓜菜规模化发展,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不断增强,长期交替出现的卖难局面得到好转。形成制种、果蔬、草畜、轻工原料四大支柱产业,基地面积19.33万公顷,建成6.66万公顷玉米制种、2.66万公顷高原夏菜、2.66万公顷加工型马铃薯、2万公顷油料、2万公顷啤酒大麦、1万公顷红枣生产基地。
  “十二五”期间,基本形成以玉米制种、蔬菜为主的两大优势主导产业,以马铃薯、食用菌、中药材、设施农业、小杂粮为主的五大区域特色产业。建成6.66万公顷玉米制种、3.33万公顷“金张掖”夏菜、3.33万公顷马铃薯、2.66万公顷中药材、1万公顷设施农业、660公顷小杂粮等特色产业基地和2.5万吨食用菌生产规模。2011年成功注册“张掖玉米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为全国唯一的农作物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3年,张掖市及甘州、临泽、高台3县(区)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2015年,张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特色优势产业的规模和效益得到明显提升,农民来自特色优势产业的收入占家庭经营性收入的80%以上。
  三、农民收入
  1996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156元,比上年增加505元。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751元,比1996年净增1595元。其中农民工资性收入882元,在本乡地域内劳动收入人均252元,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人均509元,家庭经营收入人均2784元。玉米制种面积4.48万公顷,种子价格由2004年的1.8万元/公顷上涨到2.1万元/公顷;啤酒大麦面积3.07万公顷。农民消费支出稳步增长,农民人均生产费用支出2704元。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41.31%。
  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0823元,比2005年增加7072元,比“十五”末增加5248元。其中工资性收入3855元,增长11.3%,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5.6%,经营净收入5879元,增长10.5%,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54.3%,仍是农民收入主要来源;转移性净收入863元,增长16.9%,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8%;财产性净收入226元,增长23.6%,占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1%。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0年的1.92∶1缩小为1.82∶1。城乡居民收入比低于全国2.73∶1和全省3.43∶1的水平。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527元,增长12.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5.33%,比上年降低1.24个百分点。

知识出处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张掖市志(1996-2015) 上册》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张掖地区志》续志,上限为1996年,下限为2015年。本志遵循事以类聚原则,分篇、章、节、目(子目)层级,横排门类,纵述史实。全志由序言、凡例、大事记、概述、专志等组成分七个篇章,以述、记、志、传、图、表、录为主要体裁,以志为主。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辅以纪事本末体。

阅读

相关地名

张掖市
相关地名